第一篇:润丽论文
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程润丽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西城高中 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程润丽
陕西宝鸡市高新区西城高中 721300
【摘要 】 试卷讲评课,是执行教学测试常规和全面实行检测功能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分析学生问题的原因并确定讲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讲评前和讲评后的反思,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清问题及其原因,自主解决问题。【关键词 】 试卷讲评 ;有效性 ;学习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上好试卷讲评课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进行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试卷讲评课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从头讲到尾、满堂灌的讲评方式;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录,不会分析题目、思考解题方法。最终学生收获甚少,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师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因而不能达到巩固、运用和提升知识的教学效果。针对试卷讲评课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一、影响英语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轻备课,缺乏精确的统计和分析
有的教师意识不到备课可以为教师的试卷讲评和分析提供重要的依 据。他们根据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去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认为在教学如此繁重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没有必要花时间专门对试卷讲评进行备课。
(二)重讲解,忽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认为一份试卷如果要按学生完成的时间来逐题分析,需要用两节课的时间,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有的教师不会让学生仔细查看试卷中的错误,在试卷下发到学生手中后立即开始讲解。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一言堂,而学生不清楚问题的原因所在,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在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原因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现象。即,有的教师只重视对试卷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三)无重点,学生缺乏兴趣 教师在讲评时没有侧重点,每道题从头讲到尾,使学生陷入被动听、机械记的听课状态,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但教学耗时多,而且学生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思维处于停止状态,教学效率低。
(四)知识过分拓展,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有的教师认为试卷的单项选择题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这部分的分析和讲解上,而且会在未考虑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讲解一些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知识,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二、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策略
(一)、及时阅卷,认真备课 教师应在思想上足够重视试卷讲评课,在课前充分准备。因此,在讲评试卷前,教师应认真分析试卷(认真分析试卷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哪些题是学生见过的、哪些题是学生初次遇的,哪些题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等),认真统计学生,特别是优秀生的答题情况,并结合学生得分和失分情况整理出学生出错的类型,根据学生出错的原因来确定讲评的顺序、重点和方法。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切忌胡乱批评。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应尽量采用多肯定、少责备的方法来总结考试过程中的得失,尽量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端正态度,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
(三)、创设自主合作的讲评模式
众所周知,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试卷讲评课和其他课一样,应该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多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讨论,允许学生犯错误、改正错误,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错误的原因和类型,促使学生自己尝试讲解试卷,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这样教师既可彰显“导师”的风采,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指导学习策略
笔者通过试卷讲评课发现,学生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一次试卷讲评课就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而需要通过大量的复习和巩固来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每次试卷讲评后,教师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学生消化讲评内容,在分析试卷时把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分类整理,记好笔记,编好目录或选好材料,为下次考试中的复现作好准备。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要点,选择典型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归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变能力,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参考文献:
[1] 李霞平.重视英语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效率[J].中小学英语 教学与研究,2007,(6):54.[2] 陈晓端,Keith, S.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
第二篇:论文==王丽
【教学论文·中学语文】
浅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姓 名:王 丽 学 校:振兴初级中学 区 县:阎良区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710089 【摘要】:为了引导初一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提高阅读能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门”;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感和思维的积极活动,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 质疑 创新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自去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语文教材的教法、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略有收获。现就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探讨如下:
一、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另外,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也主要是靠读,而不是靠参考书,那么,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义不容辞的。对于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都毋庸置疑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 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抒写自己在灾难来临时的痛苦,更有对母亲为自己无私的付出的热情讴歌。字里行间浸透着母亲浓浓的爱意,如山似海,给人以悲壮的感染。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指导学法的第一步,我在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朗读感受:“《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散文,但其思路既又有记叙文的特点,又像电影的“蒙太奇”,故事情节在时间、空间上的跳跃、多变令人应接不暇,真是不读不知道,文章真奇妙。”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就这样被我激发起来了。
接下来指导学生初读: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与成语圈画出来。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好字词,当堂消化并吸收。“翻来覆去”、“喜出望外”等成语就这样被学生积累下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继续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我点拨道:只有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篇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优美,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和语言美感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朗读本文,我们应该留心作者是怎样在2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积极修辞、灵活安排结构,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的。同学们,你就是史铁生,说出你生活中的不幸和感激的故事吧!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齐声朗读,终于体味到文章诸多的细节描写的妙处:憔悴、央求──母爱的伟大,暴怒无常──灾难击垮的“我”,絮絮叨叨──母亲因我的同意而喜出望外,诀别──撕心裂肺的悲伤,淡雅、高洁、泼泼洒洒──我会和妹妹一起好好而活„„真是丰富多彩,荡气回肠。正如学生在自己的读后感里所写的那样:如果说这篇散文是一部动人的交响乐,那么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就是释放诗意的优美旋律!当我让学生总结本文主题和学习本文的收获时,好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史铁生在文章最后誓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已经发现一句誓言是对母爱最好的回答而贯穿始终,那不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吗?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门”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眼”入手,让学生带着 问题阅读,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生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最终“泯然众人”。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从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挖掘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问题。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真可谓五花八门,经过筛选,我发现以下问题颇有分量: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4、“受之人”与“受之天”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该是解疑了,在解疑中我尽量启发学生相互解疑,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尾延伸性质疑,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4 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其中,第1问“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学生回答为“三个阶段”时,我顺势问道:“这三个阶段是平均用笔吗?”有学生答道:“不是平均用笔,而是有详有略。”这时,我提醒大家“有没有疑问要解决”,马上有学生质疑道:“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一个阶段──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我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经过几个学生的精彩发言后,我总结道: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人早已懂得作文之法──详略得当。作为今人的我们,更应注意写作文时要巧妙地取舍材料。
当学生质疑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我来了个总结性的发言: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我又结合课堂质疑的效果布置了作业: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 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请写一篇随笔。(500字)
当然,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就我的体会而言,一是在学生质疑遇到困难时,需要点拨;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用设疑引疑的方法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而言之,质疑如同阅读教学的“门”,也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新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的好机会。
刘义庆的《咏雪》,是写谢玄和子侄们咏雪的故事的。目的在于教育子侄辈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咏雪》也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习本文时,6 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大胆创新,从中悟出道理。学生果然有创意,不仅悟出 :“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的才女形象,更体会到语文重在联想,表现生活的真善美。还有要志向坚定,刻苦勤奋,一定会学有所成。还悟出:人不可貌相,古代的才女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在闪烁着她们的光芒„„诸如此类,无不是学生勇于创新的结果。当他们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会在那“半亩方塘”里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篇作品,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时,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如阅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时,我让学生在你读完课文之后,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学生经过创新思索,得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
1、实现理想要以现实为基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能一味妄想、不计后果,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能丧失理智、迷失自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酿成人生的苦果。
2、出身卑微、普通平凡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在人生的航程中要脚踏实地、正视现实、正视自我,不可好高骛远、妄自菲薄、一味幻想,要正视人生的坐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当然,在学生创新理解的基础上,我仍不忘指出作者的本意所在。布置作业时,我激励学生发挥想像与联想,续写《在山的那边》,与王家新一争高下,题目可另拟。我想,这就算是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任其自由驰骋吧。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力定会让铁树开花!我们不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总之,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综上所述,朗读、质疑、创新既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初一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第三篇:张丽莎论文
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富蕴县双语幼儿园
张丽莎
摘要: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尤其适合幼儿阶段的阅读,针对性比较明显。“绘本阅读”对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极其重要。但目前教师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绘本教学目标模糊,将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和看图讲述;导读过多,缺少幼儿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等问题。
关键词:幼儿绘本;绘本教学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
一、绘本及绘本教学
什么是绘本: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处,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而“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正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也为我们所慢慢熟悉。绘本故事简单易懂,画面又富有童趣,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它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低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园影子实践研究中,每所幼儿园都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段储存了大量的绘本提供给教师、家长及幼儿使用,但在绘本教学中是以集体教学为主。我们观摩了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活动,从教师的准备和教案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剖析绘本时付出的努力,可是当把绘 1
本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时候,更多的幼儿却被绘本的图画所吸引。
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那么,真正有效地绘本教学到底该怎么上?绘本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什么?执教的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应对绘本内容有一个清晰地定位,绘本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而不应该把绘本教学上成“看图讲述”或是“故事教学” 那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故事教学区别何在?教师要深刻了解什么是绘本教学?什么是故事教学?“绘本教学”是以绘本为载体,借用课堂,在师幼有效地互动中,共同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的。而“故事教学”则侧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从中让幼儿感悟一些简单的道理。只有教师理解了两者的含义,才能让绘本给予孩子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陷入了种种误区。
我们共同参与和教师们一起找原因,总结出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对绘本内容剖析的不够透彻。
挖掘绘本隐性价值,读透绘本。对于一些包涵文化象征和隐喻意义的图画书,教师在对它的内容、形式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对绘本的文字和图画进一步深入分析,挖掘隐藏在绘本中的内涵,解读它内在的价值。
文字通常是表达内容的常用手段。的确,通过文字,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这本绘本主要讲了什么,特别是一些文学类的绘本,有可能是故事、散文或者诗歌,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那么,老师需要针对不同体裁的内容仔细分析,反复诵读。对文字的解读光靠一遍两遍还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几遍甚至几十遍的反复阅读,才能发现它的节奏、韵律、段落和隐藏在后面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师对各年龄段的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所以在为幼儿选择绘本上出现误差。
绘本不同于一个故事教学,里面隐含的教育价值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以画面引人,有的侧重语言的熏陶,有的则包含深刻的思想含义。优秀的绘本有很多,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绘本都带给孩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有最多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深刻挖掘绘本的内涵点,然后带给孩子。通常老师
们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定位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认为孩子们应该学些什么,或是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相联系,选择自己比较偏爱的,觉得孩子可能喜欢的内容下手,往往教学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孩子们没有兴趣,无话可说或根本不想说,师幼互动陷入僵局。
(三)注重对幼儿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
在阅读过程中,适宜的、灵活地指导策略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让儿童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打下结实的基础,曾听过许多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教育的大智慧。”一个好的绘本教学,教师除了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分析绘本,挖掘绘本价值,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有意义的,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准确解读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用好绘本。
比如,俄国安德鲁·乌萨托夫的绘本《方格子老虎》,讲述的是在一个老虎家庭里,一只小老虎出生了,小老虎刚出生时身上是没有花纹的,必须要爸爸妈妈帮忙画上黑色的条纹。爸爸想让儿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它想画上竖条纹,而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没必要在花纹上与众不同,坚持要画横条纹。双方谁也不愿意让步,吵了起来。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为自己吵架,想了一个好办法: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竖的,又有横的条纹,成为了一只方格子老虎。这是一则幽默、感人的故事: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为它忙前忙后,同时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小老虎用它善良而纯真的本性,融合了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同时这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被具象化为各种条纹,这些条纹本来是属于孩子自身的特征,却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在商店里统一出售,讽刺了父母对孩子教育与期望的商业性、功利性,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还不能理解故事背后这一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教师如果要选用这一绘本组织教学的话,除了要充分解读绘本,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三、绘本教学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对策
(一)抓住绘本本身精彩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而是用图画与文字叙述
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看绘本就像看电影一样,每一页的图画都诉说着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爱不释手。绘本形象的把幼儿们现实生活的生气、害怕等用精炼的文和图表达出来。在幼儿清澈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比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喜悦。由此可见,绘本本身的魅力是无限的。①
(二)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以幼儿为本,充分考虑阅读兴趣,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不同年龄段与智力发展的绘本。教师要学会剖析图书特点,寻找教育因素。教师也许有生疏之感,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找到相关的教育元素,才能跟随幼儿的自主阅读过程给予合适的指导。我通过对中班的幼儿观察分析,发现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而,他们更注意事物表面的属性。同时,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观察到每一幅画面上的人物和背景。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都不太适合他们阅读。所以,教师应该选择画面清晰、形象突出、情节简单、内容健康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如:《好饿的小蛇》、《母鸡萝丝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等。
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寻找到最适宜的绘本,是幼儿爱上绘本的第一步。那么多的绘本,应该怎么分类呢?在实践中实验幼儿园的白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成长需求及幼儿认知经验等方面来进行着手精挑细选的,并提供教师及家长选择适宜幼儿年龄段阅读的绘本。
小班幼儿的选择多以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内容短小、重复的语言较多结局比较完美的。如《好饿的毛毛虫》了解毛毛虫成长到蜕变为蝴蝶历程中所做的积累和努力。体验破茧而出那一刻的兴奋、喜悦的情绪。《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和孩子一起分角色阅读,体会牙医和鳄鱼的心情。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猜测“怕怕......”背后的内容。
中班幼儿的选择要贴近生活的故事内容、情节变化起伏、适合儿童在发现、模仿的基础上深入阅读。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逃家小兔》、《幸运的一天》等。
大班幼儿的选择有悬念和猜想,儿童可以主动探索和想象,富有诗意的审 4
美,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如《老鼠娶新娘》、《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爷爷变成了幽灵》等。
作为教师具备鉴赏优秀绘本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再根据绘本的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并积极加以指导,使幼儿在每个层次的活动中,获取不同的发展。
(三)绘本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这么多的绘本,幼儿怎么读才最有实效呢?尤其面对的是幼儿,怎样才能让他爱上阅读呢?我想教师要不断探索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精心的指导幼儿阅读,这样才能激活幼儿的阅读能力。、故事激趣
教师可以在讲故事时,选择故事高潮或其他适当的时候突然停止。让幼儿想像故事的发展或再讲较长的故事到精彩处突然停下来,让幼儿课后自己去阅读,过几天再继续讲述或由读过故事的孩子讲。
2、巧设悬念
一堂成功的绘本阅读活动,除了教师生动精彩的讲述外,设置悬念也很重要,因为有了悬念,就能紧紧的抓住幼儿的心。如: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毛毛虫)这个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一条毛毛虫从破壳而出到变成美丽的蝴蝶的过程,告诉我们一条毛毛虫经历无数的尝试,才找到了绿树叶这个适合的食物的故事。为了让幼儿都喜欢绘本,展示绘本的魅力,教师在导入时出示了一张又瘦又小的毛毛虫图片设悬念又瘦又小的毛毛虫经历了什么?变成了什么呢?使幼儿产生积极思考激发幼儿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设置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有增强了幼儿阅读的欲望。②
由此可见,悬念的设置是教学的一种技巧、悬念设的好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分析问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绘本情景再现
绘本故事表演是演绎绘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并感兴趣的。因此,在平时的绘本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表演环节,让幼儿能更充分地感受和表现故事。同时,可以在语言区中为孩子创设一个演绎的 5
平台,布置一块“绘本再现”的版面,让幼儿能根据画面回忆起绘本故事内容,并进行表演。在故事表演完后会对孩子的表演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表现,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要求,使每一次的故事绘本演绎让幼儿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
(五)续编绘本故事
故事的续编能让孩子在故事的环境里延续故事的精彩内容,使自己主动投入到故事中,在故事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如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河马的幸福生活》这个绘本时,发现每幅画面上都呈现了大片的不同色彩,于是笔者从颜色及其中隐藏着的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上去挖掘绘本内容,让幼儿尝试运用一句句子:“别难过!我最喜欢x色,它像„„”来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联想、感悟、讲述。有的故事读完了,给人以深思瞎想的余地,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在读完整个故事后进行续编。
(六)续绘绘本故事
对于孩子阅读的绘本,我们不只是存在于让幼儿掌握,理解这个故事的表面,而是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更深入地去挖掘绘本中潜在可以让幼儿体验,感受,表现其中美的方面,我们通常采用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美术表现,美术表现也是对绘本演绎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平时,我们带幼儿对好多绘本都进行了续绘,如:在阅读了《月亮生日快乐》后,可以邀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布贴的形式表现了绘本故事情节。在阅读了《给天使的一对翅膀》后,孩子们可以绘画,折纸,印染,毛线贴画等方式表现了他们自己想象中美丽的翅膀„„孩子们呈现出一幅幅作品,让人感受到了绘本故事的精彩。同时,他们在表现这些作品时也提高了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是培养孩子欣赏能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情感体验和创造的重要环节,是幼儿学习的启蒙课本,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绘本阅读来塑造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探究新颖有效的方法,使教师能有效全面的开展绘本活动。任何一位喜爱与孩子相处,肯用心和孩子相处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好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问题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最后,它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自主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 惠慧.爱上早期阅读,从绘本开始[J].幼教天地.2012,(39)[2]李鑫.幼儿园绘本阅读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刊.2009,(6)[4]朱滢.小议幼儿园绘本教学[J].早期教育.2012.②
③
第四篇:李丽写字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写字方法
伊宁市第十小学李丽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而正确的写字姿势又是写好字的前提。然而看看现在的学生,写字能力较低,字体潦草,整体布局较差。写字教学的任务是非常艰巨。在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写字方法,浅谈如下几点:
首先要端正书写姿势。写字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预防近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如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在讲解完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后,教给学生一首儿歌《写字歌》:“头摆正,肩放平,挺起胸来两腿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看谁姿势最端正。”在写字前经常让他们念念或背背儿歌,反复提醒和认真检查纠正,养成写字好姿势。
其次是提高学生对写字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每天沉浸在作业堆里,无暇顾及书写的质量。要让写字教学“趣味化”,我认为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我认为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所以有时会让自己的孩子照此方法写字,孩子写字进步很大,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再次态度决定一切!我想写字亦是如此。说一口普通话,写一手规范字”,这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写字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写字问题,往往说起来重要,练起来马虎。我想写字前,要求学生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写字训练也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我想练字贵在精,而不在于多。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这样学生就会写得更好,看着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有愉悦之感。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如一年级所要求写的汉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会意字,而它们与画密切相关,画画是小孩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因此,我把写字教学与画画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乐写、爱写,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兴趣。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多帖小红花,以资鼓励。相信他们在写字训练上会更加努力。
综上所述,我想小学阶段学生书写要达到 “规范、端正、整洁、美观”的要求,老师们必须充分认识写字教学意义,切实落实写字教学要求,认真搞好自身培训学习,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并科学有序地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了,写字教学就会不断地提高。
第五篇:董丽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作文教学更“给力”
大连格致中学董莉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三个维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诱发,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通过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探索发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文教学更“给力”。
一、作文教学中,教师搭设爱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上进,喜鼓励的特点,作文教学中,注入爱的甘泉,密切师生感情,使学生爱上作文课。教师应如何去做呢?要从“爱”字出发,这好比从骨头里挑出“肉”来,在最差的作文中,也要画上几道红波浪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写作成果被老师发现并认可,知道自己的作文被喜欢,就成了这些学生写好作文的内驱力。对学生习作中的佳作佳段要多予以肯定,不责备求全。方法一:诵读。老师诵读佳句佳段,而后宣布,这并非名家手笔,乃是××同学所作,而后传阅该同学习作。学生由凝神谛听而惊讶、羡慕、赞叹,进而跃跃欲试。老师再把片断加以评析,使小作者与同学都沉浸被欣赏与欣赏的喜悦之中,这时教师的爱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全班的写作热情趋向高涨。方法二:多写。即老师要不吝啬笔墨,勤写鼓励性的简短批语,诸如“此段描写恰到好处”、“把学过的词用活了”、“文章结尾画龙点睛好”等,学生会从中看到老师阅读自己作文的认真态度,盼望得到老师的赞许。肯定鼓励的批语成了学生写作点燃热情的“火花”。方法三:展览。即每学期举办学生自编“我的美文集”展评,或将佳作编印成册,进行展览,激励学生向本校校刊《格韵》或报刊杂志投稿。佳作刊登出来,“书”上有名,使学生受到极大鼓
舞,写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二、教师为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老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字,创设写作情境,如:出几条猜本班学生姓名的谜语、有趣的文字游戏、赠送几条富有号召力的名言,进行作文接龙大赛等等,使每一节语文课都保持新鲜感,有悬念,让学生们有所期待。
2、即兴指导,培养兴趣。创设情境中,老师对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场面应即兴指导。在一次语文活动课上,创设这颗星该谁摘的情境时,被选上“勤于练笔之星”的肖硕同学激动得泪流满面。她上台摘星时,我边给她戴星,边向她祝贺,她很激动。这是一个动人的场面,老师当即模仿学生的语气进行场面描写口头作文示范——“老师连叫了两声肖硕同学,可是她没有立刻上前面去摘星。我坐在她的前排,无意中回头一看,她低着头,嘴角在微微抽动着,原来她在悄悄地抹泪。我想,她一定激动得哭了。她的同桌急了,边摇晃她的胳膊边提醒道:‘快!快去呀,快去摘星啊!’„„她终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上讲台,老师就捧起那颗金灿灿的星,笑盈盈地把它戴在肖硕同学的胸前。雪白的夏季校服把那颗星映衬得更耀眼了。老师深情地说:‘祝贺你,肖硕同学!’掌声再一次响起,还有‘调皮鬼’捧起窗台的盆花向她献花,惹得她又抹起了眼泪,哽咽着,向大家鞠躬,再鞠躬„„”
此时,教室里掌声笑声交织成欢快的乐曲„„接着,学生受到老师口头片段作文的启发,迅速动笔,成功的再现了刚才的动人情境。连平时写作比较困难的同学,写起来也不感到费劲,也能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场面,把人和事都写活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穿插故事,强化兴趣。关于写作的故事不少,老师有针对性地穿插小故事,讲上三五分钟,虽是“调味品”,却给学生带了乐趣,也给学生带来了启发和愉悦的写作心境。
作文指导是现实的,必须与生活实际“接轨”,尤其是学生的日记“随笔”,不应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能“接地气”,有真情实感。几年来,我利用各种机会,抓住生活契机,即兴指导过“突然袭来的太阳雨”、“考试卷发下来之后”、“拔河”、“摘下红领巾的时候”、“放学路上”“课间十分钟”等作文片段的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进步很快,效果显著。其中有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素材,瞬息即逝的,立即捕捉住写作契机,即兴致指导方能写出佳作。
三、改变教师帮扶过多的状况,启发学生在写作探索中磨炼意志。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心理严重,教师应当教育学生独立作文,不要怕难,写作文磨炼意志。
1、改变教师讲,学生按框框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谋篇”,把情感用在刀刃上。要多让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生活之美的慧眼与慧心,让孩子们说说开心的事、感动的事等等。这样做,学生的精神力量就会焕发出来。
2、改变教师改,学生按老师的意见修改作文,为师生同改,学生自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更要刺激学生自改,这不仅是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写作思路。同时,磨练了学生的写作的意志力和“巧劲”。
3、改变教师写作文评注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写旁批、总评。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修改,同时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改、为什么这样构思、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通过自批自改中过程的自问自答,自我鉴赏,教师给学生在作文的路上设一道“坎儿”,增加一点坡度,从而强化能力,增加学生作文意识。再“扶上马,送一程”,学生的作文意识增强了,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充分的诱发,作文能力就能相应逐步提高。
四、启发学生用激情“打磨”优秀作文。
启发学生用激情“打磨”优秀作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善于观察,积累生活真情素材。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优秀作文必须在内容方面....达到“内容充实具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作文真情实感来自于生活,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用激情点燃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有切身的情感体验,真情实感才有了“源头活水”。将观察到的生活点滴,落在笔端,写在日记随笔中,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的素材库。写作时,先在素材库内进行检索,就避免了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鲜活的生活情境,本身就浸润着真情。如:2010年大连市中考作文题(1)《寸草心》就必须取材于生活中,触动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恩之情,进而产生回报之心,如果没有生活积累,很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2、勤于练笔,锤炼精妙语言及写法。
中考语文作文优秀作文必须表达方面达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
式,语言流畅、生动形象”。“打磨”作文高分,并非一日之功,积累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及写作方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教材课文、阅读的文学名著、课外读物等,均是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的园地。行之有效的做法是,积累与运用同步进行,如做读书笔记时摘抄之后,同时运用所积累语言进行写作或仿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有的同学,只摘抄,不自己动脑“消化”运用,写作能力提高缓慢。如果说积累素材好像“采矿”,那么,积累语言写法就像对“矿石”进行“打磨”。如:课堂上学习了《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后,文中场面描写很精彩,课后可在读书笔记上,仿写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可写班会、运动会、联欢会等,以掌握场面描写的技巧。语言积累运用与写法仿写练习并重,才能使作文的内容与表达共同提高,齐头并进。
3、巧于归类,饱蘸深情修改作文,灵活迁移。
纵观中考作文题及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真情”、“成长”、“读书”、“感悟自然生活”四方面的作文,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的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但必须能够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迁移。如:命题作文《寸草心》,可以用“真情”“成长”方面的作文加工迁移;“成长”中经受挫折站、“感悟生活”等可迁移于话题作文“打磨”。若把新接触的每个作文题目都写,那么,就等于跳进作文的“题海”,只有归类迁移,才能跳出“题海”,有足够的功夫“打磨”高质量的作文。如:考前有的考生将准备的四个方面的作文,改了又改,在内容、表达方面不断“润色”强化,考场上,灵活迁移得心应手。其实,“打磨”高分作文,功在平时,功在跳出题海,同类巧妙迁移。话题作文还要善于拟题,“好题文一半”,拟出精彩题目,也是打造考场高分作文的一道“工序”。
4、真心诚意重视书写,精于书写让文面赏心悦目。
考试时,作文的内容与表达均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而作文却没有得到优秀的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可能由于书写未能达到优秀的水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书写精美”这一“东风”。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从非智力因素启发入手,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书写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占一定的比例,而实际上,文面书写优劣,关乎作文给阅卷教师的“第一印象”,质量相当的两篇作文,书写整洁的作文所得分数,往往会高于书写潦草的作文几分,甚至十几分。因此,练习书写,把字写得整洁、规范,也是“打磨”考场优秀作文的“关节点”。参加语文考试的每位备考者,必须精心书写,使考场作文,技高一筹,获得高分。
埃德加•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启发,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作文知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时,用真情“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生活和阅读的海洋里捕获无穷无尽的素材、构思、写法、语言之“鱼”,能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用美好的心灵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让学生发展,且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