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学案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能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语句的含意。
2、能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观点态度
3、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二、重点、难点
在实践、整理 探寻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
三、课时:2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二、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1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2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3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 1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我们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19.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分)
20.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1.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 2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 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20.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
22.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三、技巧点拨:
实用类文本各种题型的解题方略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整体阅读,通盘把握
通读全文,对文本作整体认知,明晓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倾向是怎样的„„也就是必须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很多情况下,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处在文本不显著的地方,如果走马观花,贪图省事,不对文本作通盘的阅读审视,很容易造成信息筛选时的疏漏。
2.明确目的,探寻勾取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带着具体的阅读目标,对文本进行删汰性的再次阅读。这时,应把注意力有意识地投放到与题目紧密相关的那些文字上去并用铅笔在相关的文字上作标记,把需要提取的有关文字圈出来。
3.根据要求,整理呈现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圈定之后,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该分解的分解,该合并的合并,该概括的概括,语句不完整的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使之条理化,不明确的使之明确化。
二、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1.辨明文体,注意个性
简明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通俗是传记语言的基本特色。但其类别不同,语言的风格特点的表现也常常各有不同。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所以,分析传记语言,要辨明传记的类别;分析新闻语言,要辨明消息、通讯与访谈的语言风格的个性差异。2.有引有析,述评结合
在分析文本语言时,最忌空洞概括,应从文本中举出典型例句,并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这样分析笔墨集中,有理有据,能避免空洞浮泛。选择典型例句进行分析,最能体现整个文本的主要语言特征,也能窥一斑以见全豹。3.明晓一般,具体分析
实用类文体自有其结构的一般特点,比如消息的常用结构是“倒金字塔”式,但也有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传记多用人物活动的时间先后组织材料的结构方式,但也有事例串连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文章结构的通行方法是:对文章进行归类切割,然后考查这些相对独立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选择一个名词把它概括出来,如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螺旋式、封闭式、双线错出式等等。此外,我们还要分析结构对实现写作意图、凸现中心的积极作用。4.通读全文,抓住关键
概括中心思想就是概括主要内容。这个内容有的还应包括蕴含的作者观点态度以及可能有的社会影响。怎么概括?一是由文本决定的,一是由题目要求决定。因此,我们首先必须通读全文,然后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句。这些词、语、句在实用文本中多属于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找到后,则需抓住那些关键性语句的段落,进行分析探寻,概括出主要意思或作者的主要意图。有时,文章的题目里也会透露出作品主旨的“天机”,如2010年广东卷的《让法律来保护阳光》就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
四、完成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美国纪念孔子背后
焦波
1O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
决议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曲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
决议显示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此外,孔子《论语》中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决议还提到,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的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人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众议员格林认为,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带来了深远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地,都看得到孔子思想的潜移默化。他此前在得州休斯敦的选区竖立了孔子铜像。“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纪念并且赞扬被称为中国最伟大教师的孔子的诞辰,非常合适。”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罗斯·雷提南及其他一些议员认为,很多美国学者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使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更趋于多元,这对科学、法律、医药、工程、艺术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所以美国国会应当通过决议案。纪念中国这位至圣先师。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讨论中认为,重振孔子学说,能够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也正在得到更多认可。孔子已成为中美文化沟通的桥梁。
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中美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李成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在许多公开表态中,美国总统奥巴马、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国务卿希拉里都表示尊重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中国对世界各个领域的贡献,表达出希望以平等方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姿态。这是此决议通过的另一重要背景。
此外,此次国会通过这一决议和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奥巴马内阁有两名华裔部长,这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国会华裔议员也在增多,国会也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
在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国会能够通过这个决议,预示着中美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找到更多共同点。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此事不仅表明中国“软实力”日益增长,也体现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对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还显示出了美国政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尊重。至于实际意义,则包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助于改变历来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对中国人的误解等。
同时,也有人“冷”眼看美国的孔子“热”。“毕竟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本身就很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正是美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文化包括很多文化,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等等。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只是其一。”
还有人认为,孔子被美国人所推崇是“迟早的事儿”。放眼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上自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上层智库和下到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的共同目标。
(选自《中国文化报》2009年11月6日)
17、请分条陈述文中提到的关于这一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6分)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18、新闻评论讲究“一实一虚”,“实”指新闻,“虚”指评论,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实”的主要内容和“虚”所体现的主要观点。(6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一观点带给你的启示。(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种花留与后来人
—— 记陈寅恪先生 王永兴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陈寅恪先生先生备课讲课时,我始终在他身边,为他读通鉴和多种史籍,检视史料;他口授我抄写讲课纲要,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史料。一字之误,他都不放过。每讲完一次课,先生极为劳累,①他用他的生命去做他认为应做之事,他认为是平常事。全中国有几位教师能像先生这样教学,培养青年。先生在一九二九年五月写的题为《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的后四句云: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见《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为人”之典出于《荀子“劝学篇》,荀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人,即读书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自吹自捧,得名得利,得到各式各样的官,头戴各式各样的高帽子。何谓为己,即“读书不肯为人忙”,先生有正确的解释: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先生讲授唐史备课要使用《通鉴》、《通典》、两《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册府元龟》多种史籍文献。前四种书,先生指定他要听读的部分,要我事前准备,后三种书和其他有关的书,需要时先生命我检阅。大书桌旁摆着两件小沙发,我面对先生坐着,我的背后是一书架经常使用的书。先生特别重视《通鉴》,首先听读。我一字一句的读,先生听着思考着。有时,先生命我再读一遍,更慢些。《通鉴》听读完毕,先生提出一些问题,先生口授我写。先生读《通鉴》多次,能背诵。有一次,我读《通鉴》还未到一段,先生突要我停下来,重读;我感到,我读的有错误或脱漏,我更仔细一字一句慢读,果然发现,我第一次读时脱漏一字,我感到惭愧。②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要学先生治学,就要像先生那样一字不苟;要学先生做人,就要像先生那样一丝不苟。
《通鉴》通读完毕,同样听读《通典》、两《唐书》,最后,先生口授,我写下类似讲课纲要也类似一篇文章提要的草稿。这一草稿要不断修改,一次备课要用很长时间。
先生对工作时间很严格,每天早八点开始,十点,休息二十分钟,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阳台上散步,阳台的东头是一丛月季,西头是一丛丁香,东西来回走着,有时先生问我院中花草树木的情况,他心情很愉快。
有几次朋友来访,我侍坐先生之侧,恭听谈论,来访者提出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题向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说,我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先生通晓梵文、希腊文等二十余种文字,但我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6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我从未听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一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子的精神。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东北南下的解放军攻占昌平,国民党败兵有些逃到清河,离清华园不远,清华校内人心惶惶。先生师母都已年老,又都体弱多病。在战火临近之际,只能回避南去。北平城内的胡适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二日内有飞机飞南京,可能是从北平南去最末一班飞机,可以给寅恪先生一家保留座位,要求寅恪先生一家立即进城等待。明日早晨派汽车来接。事情这样紧急。晚饭后,我立即来先生家,在书房里,先生、师母和我商量明晨进城的准备。时间很短,先生吩咐:我协助师母挑出先生要带走的书籍稿件,装满一皮箱。夜深,师母回卧室。我侍在先生身旁,心中感到凄苦,先生南去,不知何时再回清华,不知何时再为先生读《通典》,再为先生写黑板,再陪侍先生散步。先生很平静,问我今后有何打算,如何安排。师母本已嘱咐我不要问先生南去后的计划,免得先生不愉快。我忘记了她的嘱咐,突然问先生,到南京后如何安排?先生看出我心情不平静,不仅未生气,反而平静而慈祥地说:“岭南大学的陈序经校长、王力先生邀我去岭南大学,在南京小住几天,就去广州。广州的天气好,岭南大学的自然环境好,可以久居,不再去别处了。”这是我和先生的最后谈话,但万万想不到,此后就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一九四八年三月,先生和师母在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有诗云:
当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剩取题诗记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见《陈寅恪诗集》)
这首诗很好地记述了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的生活和心情,③“种花留与后来人”更有深意,故取为本文标题。
19.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 分)
20.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并举例说明。(5分)
21.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说说它的现实意义。(4分)
二、(2010年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
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人没有劳动合同。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有13人。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本来紧张的机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的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公益时报》,有改动)5.国内与国际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7.举例法是报告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
8.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绿色的追逐.⑴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⑵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⑶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这口气与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何等的不同。由此可见,陶渊明是懂得夸父的,夸父是不需要一个外在的理由,追日本身是他的目的。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⑷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⑸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真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⑹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⑺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2月,是 9 新沂二中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编写:徐尊科
时间:2011-4-21
课时编号:
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⑻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⑼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⑽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时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节选自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1.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那些具体的凶险威胁?(6分).2文中说:“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作者认为追逐的意义是什么?6 3.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夸父追日的故事?(6分).6.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标题定为”绿色的追逐"?(6分).
第二篇:二轮复习导学案6—论述类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学习贵在坚持!主备人:陈金萍试做人:李秋华审定人:王于
氾水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小二轮复习导学案(6)
课题:实用类文本
活动时间:月日
班级:姓名:学号:
【导学目标】
1.熟知考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2.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解答思路。
【导学方案】
一、诊断练习:实用类文本(18分)
《南方都市报》记者(以下简称“南都”):你最近在香港出了一本《莫言了不起》,你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莫言?
刘再复:1986年读了他的《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中篇写得太好、太动人了!我被它深深打动。因为作家主体的感觉太敏锐、太丰富,才能发现这种在极艰难的环境中又极顽强生存着的生命现象,并用充满色彩的语言塑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形象。
南都:(1)
刘再复:莫言的作品,我之所以‚几乎每部都读‛,不是因为他的‚水平‛超群,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带给我无穷尽的阅读‚至乐‛。读一读莫言的喜剧性作品,就会开怀大笑。林语堂在世时提倡幽默,可惜他未能遇到莫言。而我与莫言相逢了,这真是幸运。
我第一次读《红高粱家族》,觉得语言没有《透明的红萝卜》那么精美,但仍然震撼我。而且让我意识到,莫言在进行‚颠覆性写作‛:颠覆权力叙事,颠覆官方的历史叙事,颠覆教科书的惯性叙事。多年后我读《丰乳肥臀》,更觉得莫言通过宏大叙事在‚解构‛历史,颠覆历史,即用人性的历史解构‚阶级性‛历史。
南都:你对莫言的第一印象如何?
刘再复:他在科罗拉多大学作讲演,第一句话就是‚在座的刘再复先生就是我的老师‛,其坦率与真诚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之后我和妻子把东亚系的一些老师和同学请来,听莫言讲故事。他讲的几乎全是饥饿的故事。离开美国前我送他一顶牛仔帽。因为他在我的心目中,也是一个胆识过人的牛仔。
南都:(2)
刘再复:荒诞喜剧与荒诞小说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确实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但说他属于西方荒诞文学谱系未必精当。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也可能受马尔克斯的影响,但直接师法的还是蒲松龄的‚狐幻现实主义‛。蒲松龄创造了中国的短篇小说的巅峰。莫言很聪明,就在山东的土地上找到自己天才的老师。莫言没有‚贵远贱近‛的弱点。
南都:莫言这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与其作品魔幻性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有关?
刘再复:莫言在我心目中他是天才,为我们的方块字争得巨大的光荣,他的获奖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方块字写作的胜利,仓颉造字的胜利。
南都:那你如何看待莫言获奖?莫言获奖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刘再复: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各种原因与条件,它变成一个世界公认的权威性大奖,一旦得奖,它便产生巨大的普世性效应。聂鲁达与马尔克斯、略萨的获奖,整个拉丁美洲文学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提高了,至少是影响了我的阅读心理。莫言作品本就被翻译成二三十种文字,获奖后可能
还会翻一倍。因此,莫言获奖肯定会提高中国当代文学整体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吸引更多种族、更多国家、更多心灵、更多语言来关注中国文学。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作家获奖,美国人不会太兴奋,但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则会为
自己的同胞获奖而骄傲。1998年葡萄牙的霍塞〃萨拉马戈获奖,尽管他一直站在共产主义立场反
对政府,但总统、总理一听到他获奖的消息,就立即声明说,现在我们要放下分歧,共同庆祝葡
萄牙语的胜利。葡萄牙政府领导人毕竟有文化,他们知道自己的同胞获奖是一件大事,是关系到
葡萄牙语能否骄傲地自立于世界之林(至少不被西班牙语吞并)的大喜事。
(选自《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10日,有改动)
15.刘再复先生认为莫言作品有哪些特点?(6分)
16.请根据谈话内容,从记者的角度补写出(1)(2)两处的问题。(6分)
17.为什么说莫言获奖“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方块字写作的胜利,仓颉造字的胜利”?(6
分)
二、考点解读
三、知识梳理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
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
+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
证了)+论点
四、学生探疑
人生的爱好者
林语堂
陶渊明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
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陶渊明回归田园,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他少时,以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后又做彭泽令。
他不常和宾客周旋。有一次,郡遣督邮至,县吏说他应该束带见督邮,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于是他便辞职,写了名赋《归去来辞》。从此以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有几次人
家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从此不问政治。有人把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他自己很穷,愿意和穷人一起过田园生活。他有一次曾遣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
儿子的地方去,帮他儿子家挑水取柴;他在给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陶渊明的生活是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种混合中,他的心灵
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他的生活象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陶渊明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彭泽,因为很喜欢喝酒,便命令县公田都种秣谷,而他的妻
子固请种粳,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他一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他和主人不认识,他
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有时他做主人,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有一张没有弦线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有在心境很平静的时候,慢慢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
朋友喝酒的时候,或想玩玩音乐的时候,常常抚这张无弦之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志慕声。‛判史王弘非常钦仰他,要和他做朋友,可是很难碰见他。王弘只好跟一个朋友设计去会见他,这个朋友约陶渊明出门喝酒,走到半路,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心地坦然地喝酒,王弘便走出来和他相见。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
叫左右为他造履。陶渊明便伸出脚来让他们量一量。此后王弘要和他见面的时候,常常在林泽间
等候他。
陶渊明住在庐山之麓,当时庐山的禅宗白莲社,想请他加入,他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在席上喝
酒。这种行为是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可是主人答应了。他刚要签字正式入社的时候,却‚攒眉而
去‛了。那位法师还想跟陶渊明做朋友,便请他和另一位道家朋友一起喝酒。他们一共三个人:
法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朋友代表道教。那位法师曾立誓终生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这
天当他和那位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都走过了桥。三人知道的时候,不禁大笑。
陶渊明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着一生。在陶渊明那部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里,我看见
一种造成和谐的生活的情感与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自然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超
越过他。他才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有删节)
15.作者为什么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6分)
16.作者为什么反对将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6分)
17.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陶渊明的人生的?请加以概括。(6分)
五、尝试练习:
“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
① 翻译家王永年精通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他勤于翻译,译著等身,《欧〃亨
利小说全集》《十日谈》《约婚夫妇》,还有《博尔赫斯全集》中绝大部分的篇章都出自他的译笔。
② 王永年女儿王绛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在照顾他的八个月里,讲到自己的生
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生学习。‛在王绛的印象里,父亲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
③ 翻译家赵德明表示,王永年在外语、中文、历史、文化上具有全方位的才学,并能把原文
吃透,译作传神、忠实、精彩,文字也好。尽管因为翻译那些严肃高雅、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王永年得到业界内外的推崇,但他却因为翻译《在路上》,收获了更广泛的关注。英美文学
专家陆建德说:‚听说他翻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很吃惊,这本书年轻人很喜欢,他这样一
个资深译者翻译的多是经典作品,要翻译嬉皮士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挑战,他的勇气和精神令
人钦佩。‛
④ 出版人赵武平回忆说:‚以我看,译文的风格再明显,如果没有以准确为基础,就离原作
比较远。王先生的翻译没有匠气。他的汉语修养很高,翻译最明显的特点是准确、通俗,不会转
文。‛事实上,生前接受采访时,王永年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在路上》,但他还是花了十个月
时间一点一点把它翻译完。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翻译?他表示:‚青菜萝卜各有所
好,我不喜欢这样消极的小说,但可以介绍它是怎么回事。‛
⑤ 有人问他为何翻译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他想了半日,也只是诚实地说:‚为了谋生。‛赵
武平说:‚王先生经历过‘反右’,晚年坦承当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他翻译作品,在特殊
年代里也有一些是‘完成任务’,有些他自己并不满意,但是他能实话实说。‛
⑥ 或许,王永年留给后世的,除了沉甸甸的文学翻译遗产,就是这种堪为典范的职业精神。
在他看来,世上没什么不好翻译的东西。‚反正你看懂原文,你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你就能够表达
出来。‛‚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定时定量,并不累的。‛
(摘自《文学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②段引用王绛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6.从文中看,王永年因翻译《在路上》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因素有哪些?(6分)
17.结合全文,概括王永年在翻译上取得丰硕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六、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一、课前诊断
15.语言精美,充满色彩,幽默,颠覆性写作,宏大叙事,魔幻现实主义。(6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1)你(书中)说(二三十年来)莫言的作品几乎每部都读,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格外关注?
(2)莫言是属于西方荒诞文学谱系的吗?他的创作是否受到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西方荒诞文学)影响?(6分。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
17.莫言直接师法蒲松龄,是中国文学的巨大成功;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了、影响扩大了;莫言获奖会让汉语(方块字)更骄傲地立于世界之林。(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学生探疑1
15.①人格高尚;②热爱田园/生活;③生活简朴/自然;④无忧无虑;⑤心地坦白(其他概括,符合文章亦可);(写对3条得5分;5条得6分)
16.①陶渊明逃避的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②陶渊明热爱生活,有积极生活态度;③陶渊明生活自然清新,无忧无虑;(每条2分)
17.①回归田园/弃官返乡②喜欢喝酒/生活态度③结交朋友/心地坦白;(每条2分)
尝试练习:
15.① 借女儿之口,间接说明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王永年一生的追求。② 再
现王永年生前的活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对王永年的认识。③ 为下文王永年在特殊年代里完成不满意的“任务”而能实话实说做铺垫。(每点2分)
16.① 资深翻译家挑战非经典作品,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② 王永年的翻译准
确、通俗,没有匠气。③ 翻译《在路上》,让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嬉皮士文化。(每点2分)
17.① 深厚的语言素养:精通多种语言,有深厚的中文功底。② 学识全面:不仅精通各种语言,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全方位的才学。③ 治学严谨:翻译以准确为基础,尊重原文,并形成个人翻译风格。④ 勤于工作:定时定量,每天翻译,笔耕不辍。(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6分)
第三篇:2013高考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复习学案
★2013高考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复习学案 设计:徐民东
一、知识储备
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3.传记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二、重要考点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3.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4.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
三、传记作品常见设题方式。
1.传记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传记语言有何特色或传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5.你怎样评价传主?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人物?(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事迹?(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叙事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3.作者态度?(是褒,还是贬?作者是怎样评价的?)4.写作或语言特点?
五、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六、解题原则
总原则: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七、传记常见题型
(看分答题、分点答题、力求全面)题型
(一):筛选整合信息要点
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
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
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①意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等;⑥不成因果。问答题:找准位置,认真理解,抓住特点,分点概括。
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题型
(二):鉴赏分析形象
要明确传记的第一主角是传主。任何伟大的人物或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为了塑造传主形象而存在的。
方法:一是抓住主要事件,高度提炼。二是联系社会背景。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 ①抓评议性、概括性的关键词句
②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分析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③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题型
(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重要句子:主旨句、文眼句、总起句、概括句、过渡句、总结句、哲理句、含义深刻的语句等。分析时注意句子所在的文段、前后文。分析可能包括基本含义和深层含义表里两层(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具体方法有: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一是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 二是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 1.位于文章的开头
①点明主旨,领起下文。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④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2.位于文章的中间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衬托作用。③渲染,烘托气氛。④点明主旨。3.位于文章末尾
①总结上文。②呼应上文。③卒章显志。三是从分析表达的感情入手 题型
(四):体会评价选材剪裁
方法:这方面主要从传主的优越品质出发。看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题型
(五):领会把握结构安排
段 落
作用或效果 开头段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中间段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结尾段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首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应该注意);呼应结尾。
(3)从效果上来看:①符合作用体效果的要求。②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小说中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中间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符合作用题统一的思路,但是在结构上主要就是承上启下(2)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末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可能会涉及结尾段的段意,或者结尾段中某一句话或景物的内涵)
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
(4)备用术语: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题型
(六):分析运用表现手法
(人称、顺序、描写、修辞、表达,有首尾呼应、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1.人称:
① 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面对面直接进行感情交流。③ 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
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3.表达方式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楚。倒叙:
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
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3.插叙:
内容上:①(如果是引述的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②深化了文章主题。
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什么。
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拿传主和其他人对化)通过比,衬托出了传主的什么。结构上:⑥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紧凑集中。⑦对什么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采分点与插叙、倒叙同)题型
(七):标题作用
① 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② 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
③ 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
④ 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⑤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⑥ 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⑦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⑧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对比、引用 题型
(八):认识探究问题
1.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有文本意识、“小论文”表述意识、条理意识。(1)有明确的观点,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
(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论证要分点列出依据。
(3)联系社会现实适当展开,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
(4)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5)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2.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第一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第二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
第三步: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3.探究题的考查方向:
(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表达。(2)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
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3)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
第四篇:时评类作文学案
吾爱真理亦爱吾师——致郝同学的一封信
谢文俊
郝同学:
你好!
近日于网上见你番言论,看到你用“垃圾”等词形容他人的学识和人品,我觉得此种做法不妥,甚至可以说是无礼、粗俗的。(简引材料)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话不假,你也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说法。但爱真理,并不代表可以不爱吾师,更不可以借助网络暴力侮辱别人。因此,吾爱真理亦爱吾师。(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你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这是好的。是你优秀的一面,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一面。但是你目无尊长,无礼粗俗的言论却将其挤得荡然无存。故而我想劝你一句:“吾爱真理亦爱吾师”。(明析原因、直指危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都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而这便是老师。而尊师历来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懂尊师的人,才能在其所在的领域愈行愈远,才能为人所称道。(阐明意义)
议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君不见,毛泽东不因早年张干的独断专行,不计前嫌地接他到北京不仅给张干分配房子,还为自己当年不尊他,而搞的“驱张运动”而后悔,终成后世佳话。
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 联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君不见,宋濂为求学,而从乡达
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 9 月 1 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 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
“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1.整体看材料 2.专家观点 3.大众反应 4.专谈鲁迅的意义价值
第五篇:3-4复习学案
3-4复习学案
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中引入的概念:
不变量:振幅、周期、频率
矢量:振动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 标量:动能、势能
步调:振动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势能与速度、动能互为异步调。注意:【着重理解振动位移与回复力】【注意理解对称性与周期性】
1、如图5-2所示,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在B、C之间做简谐振动,O是平衡位 置,当振子从B点向O点运动经过P点时: A、振子的位移为负;B、振子的回复力为负; C、振子的速度为负;D、振子的加速度为负。
2、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从O点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到达M点用了0.3秒,又经过0.2秒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A、1/3秒
B、8/15秒
C、1.4秒
D、1.6秒
二.简谐运动的图象:表示某一振动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反映的:(1)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2)振幅A:位移的最大值(3)周期T: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间的时间间隔(4)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5)任一时刻速度方向:斜率为正值时速度为正,斜率为负值时速度为负。1.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t=4×10-2s时,质点速度达到最大值 B.振幅为2×10-3m时,频率为25Hz C.质点在0到1×10-2s的时间内,其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10-2s时,质点的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也为负值
三.单摆:最大摆角α<100,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回复力F回=mglx。,周期公式:T2lg可以用来测重力加速度:2g4lT2
1.对单摆的振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动时,摆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处处相等 B、单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测得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中的()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C.将振次数n误记为(n+1)D.振幅偏小
(2)由实验所得数据画出周期T和摆长的平方根L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直线与横轴的夹角为a,则g=。(3))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 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m以上,用细而不易 的尼龙丝;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角度应小于10°,要在摆球通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3)注意:摆球每经过此位置 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四、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共振: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的现象。
1、.如右图所示,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L1=2米,L2=1.8米,L3=1米,L4=0.5米.现用一个周期等于2秒的策动力,使它们作受迫振动,那么当它们振动稳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四个摆的周期和振幅都相等 B.四个摆的周期不等但振幅相等 C.四个摆的周期相等但振幅不等 D.摆3的周期为2秒,振幅最大
机械波复习
1、波形图的画法:平移、以点带线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10.3-10所示,-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7m,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
A.t=0.9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B.t=1.2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C.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
D.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2、多解问题:方向、周期性
22.如图11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3、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转化
7.如图10.3-8是一列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果波以速率v=0.4米/秒沿x轴正向传播,试作出:①波源0的振
动图像;②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波源0.06米处质点A的振动图像.4、波动与振动
1、如图10.2-15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像,图像上有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质点的速度为零 B.a质点比b质点要先到平衡位置
C.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a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若b质点比a质点先到平衡位置,波的传播方向必沿x轴负方向
2.如果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 ] A.C点的振幅是0 B.BC两点平衡位置间距是λ/4 C.该时刻速度最大的点是A、C、E D.当A振动了一周期时间内,波由A点传到E点
3、如图514所示,为一列横波的图象,在此时刻P的振动速度为v;经过0.2s,P的振动速度仍为v;再经过0.2s,P的振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还是v,从而可以断定()
A.若波向右传播,P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若波向右传播,Q质点比P质点先到达波峰 C.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5m/s D.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10m/s
5、波的衍射:缝与孔的宽度或障碍物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1、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6、波的干涉: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恒定。(同步调或异步调)若同步调加强点满足△S=(2n+1)λ/2,减弱点满足△S=nλ
7、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减小.
几何光学
1、物理现象:折射、反射、全反射(α≥临界角)、色散(偏向角反映折射率)
1.如图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侧是红光,b是紫光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光的传播速率
2.一束白光从三棱镜一边经过较大的入射角射
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幕P上可以得到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最后屏幕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3、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光学元件,其材料的折射率为n=
2,一
束平行光以45º的入射角射向其上表面,如图所示。求:在图中标出入射光能从其半圆面上射出的范围。
2、做好三方面工作:物理作图--物理规律(sinC=1/n、n=c/v、n=sini/sinr)--几何关系
3、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海市蜃楼、视高视深】
1.如图所示,为一块建筑用幕墙玻璃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该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发生变化。现有一单色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玻璃内部,且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如图中实线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B.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增大
C.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大 D.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
光的波动性
双缝干涉:(1)相干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一般研究同步调或异步调)。(2)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平行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3)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加强,出现亮条纹△S=nλ; 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减弱,出现暗条纹△S=(2n+1)λ/2。(4)相邻两条干涉条纹的间距xLd
薄膜干涉:(1)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是相干光(2)利用叠加后的明暗条纹制成了增透膜 【2d=nλ】与高反膜【2d=λ/2(2n+1)】(3)检查平整度,空气膜变薄明暗条纹变疏/(4)牛顿环从中心向外是有密到疏的圆环。
衍射:(1)障碍物或狭缝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2)图样不等间距(3)泊松亮斑
偏振:(1)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2)反射光是偏振光,在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3)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
激光:(1)利用相干性好,可以用光纤传信息及全息照相。(2)利用平行度好,可以用来测距及测速。(3)利用亮度高,可以用来切割与焊接
1.如图所示,用某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第三亮纹,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做这个实验时,则第三亮纹的位置
()A.仍在P处
B.在P点上方
C.在P点下方 D.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些,屏上才会出现第三亮纹
2.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环是由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B、牛顿环是由透镜上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C、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亮环将向远离圆心方向平移
D、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乙)
亮环将向靠近圆心方向平移
(甲)
电磁场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__。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联系的统一体叫电磁场。3.电磁波
①电磁场的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②电磁波是________波.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介质。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________ ④波速v、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 __________
二、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速度(在真空中等于光速)v=3.00×108 m/s。
3.电磁波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4.电磁波有波的一切特点:能发生反射、折射现 象;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5.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三、1、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是横波,2、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1、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3、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其产生机理
1、在应用电磁波的特性时,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医院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C.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紫外线照相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红外线照相有较好的穿透能力 2.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B.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紫外线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利用紫外线可以进行电视机等电器的遥控
4、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的变化过程电流、电荷量互为异步调,周期公式T=2Π√Lc
5、电磁波发射与接收: 1.电磁波的发射
①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的频率;第二,采用电磁场分散到尽量大的空间.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特点,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待传递信号而改变.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的技术叫调制,常用的调制方法有调幅和调频两种. 2.电磁波的接收
①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②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 .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解调。
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A.12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相对论
1.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就叫做惯性系.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相对论质量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与静止时的质量m0之间的关系
注意:光速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无关。
mm0 v24.质能方程:E=mc2 1(c)
5、广义相对论:
(1)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
理解:由于光速不变,即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那么当另一个惯性系的速度能够和光速相比时,同时性就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2.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即
ll1(v20c)
式中l,是与杆相对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长,l0是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注意:①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
②这种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如果两条平行的杆在沿自己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运动,与他们一起运动的两位观察者都会认为对方的杆缩短了。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上时间进程变慢,tt飞船上的人则感觉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
v2
1()c式中t是与飞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t是地面上观察到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4.相对论的时空观: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相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物质、时间、空间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5.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
1.根据气体吸收谱线的红移现象推算,有的类星体远离我们的速度竟达光速c的80%,即每秒24万公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B.在地球上接受到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C.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D.在地球上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2.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
A.你的质量在增加B.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 C.你在变小D.以上三种变化同时发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也不一定相同 D.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变
4.一大船在平静的大洋中匀速行驶,一个人在其密闭船舱内向各个方向做立定跳远实验,并由止来判断船的航向,假设他每次做的功相等,下列正确的有()A.如果向东跳的最远,则船向东行驶 B.如果向东跳的最近,则船向东行驶
C.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一样远,不能判断行驶方向 D.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不一样远,能判断行驶方向
留言板:
电磁波、相对论(理论上)选修3-4 选择题其中个别选项。若有重要信息不懂 记住
自己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