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学校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农村学校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要:初中理、化、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如何优化农村薄弱学校实验教学方面提出了几点策略:一是情景模拟与创设,激发学习兴趣;二是优化实验教学形式,加强合作交流;三是寓教于乐,发展实验探究能力;四是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强化拓展迁移。
关键词:优化;实验教学;策略
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作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获得实验技能以及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自然条件充裕但其他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而言,如何优化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农村学校优化实验教学方面提出了几点策略供大家交流。
一、情景模拟与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来自于生活,服务向社会,我们身边到处有创设情景的素材,但是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熟悉的,学生熟视无睹便无法引起他们的思考;陌生的,百“探”无一得,又容易使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受挫。只有那些难度适中,学生熟悉又不得其解的问题素材,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兴趣。
【案例】生物实验,在《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课的导入实验是:首先给每位同学发一小片馒头,让他们放一些在嘴里,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回味,有什么感觉?学生经过慢慢回味后,觉得有越吃越甜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感觉很神奇,学习兴趣欲望立即被激发起来,这样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主动探究学习中,为后面的学习做打下埋下伏笔。
还可以合理利用农村便利的自然条件,亲近周围自然环境,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获取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周围的山野上,采集昆虫和植物标本。教师可现场对所采集的植物整体标本进行分类,让学生回忆旧知,重新认识和区别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网状脉、平行脉、直根系和须根系等,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然后带回标本引导学生通过整形、压平、干燥、装贴等步骤将标本进行处理,供课堂教学观摩之用。教师还根据不同季节,指导学生捕捉供蝈蝈、菜粉蝶、蟑螂、蝼蛄等昆虫,经过针插、展翅、干燥、保存等过程制成标本,充实课堂教具。
二、优化实验教学形式,加强合作交流
(一)采用“1+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即一个组长带两个组员,互帮互助式学习。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1+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2”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1+2”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采用创设“实验角”,开展实验区角教学模式
实验区角活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后剩余的时间进行,在区角里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验器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探索和创新。二是在上课前,进行区角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趣的磁铁”,“神奇的浮与沉”等区角实验。
三、寓教于乐,发展实验探究能力
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是生活!观察并理解生活中的现象,感悟和探索生活中的道理,明晰和透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原则,体验生活中真、善、美的情感!
【案例】围绕常规教学内容展开生物活动时,重在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从活动中增进体验,从活动中促进发展。例如讲《人的生殖》一课时,我们组织了《SUPER体验》主题活动:在靠垫中塞入约 9斤重的书,绑在活动者腰间,让学生负重体验日常生活,如:走路、绑鞋带、拖地等,然后用一句话说出体验感受。看到体验者挺着“大肚子”举步维艰的样子,同学们开始都笑翻了天,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想要体验。在谈感受时纷纷表示:当妈真不容易。有一位男同学笑着说:“以后我可得对我妈和老婆好点啊”―――这话看似有些玩笑,但却值得我们欣慰,难道不是吗?!
四、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强化拓展迁移
农村初中虽然实验设施设备落后于城市,却有城区无法比拟的接近自然、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农村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大都参与了农事和家务活动,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如能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完全可以取长补短,确保各科实验顺利进行。
【案例1】物理实验体验。煮汤时需要一段时间,学生们可以应用汽化中沸腾的特点“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只要让锅里的汤沸腾就可以改用小火,不用猛加柴火,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燃料,而且炖出的汤味道鲜美。通过学生将课堂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式,将课堂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案例2】化学实验体验“燃烧的条件”。现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用柴火灶做饭,放学回家学生们力所能及的当起了“火夫”,为使木柴燃烧旺一些,通常把木柴架起来燃烧,而不平放在一起燃烧,这是因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学生能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
【案例3】生物实验体验。农村学生家中都种植了农作物,有很多科用于生物实验教学。如生物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可叫学生带各种各样的种子。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可以让学生带花生、甘薯、青枣、甘蔗、黄花菜、马铃薯、柑橘、小白菜等材料。另外,蚯蚓、田螺、蛐蛐、小鱼、青蛙等小动物亦可布置学生准备,但要注意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不能破坏其栖息环境,实验完毕要将这些小动物放归大自然。
第二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什么是教学策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下建立起来,是教师在研究教材、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诸多因素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和途径。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化课堂教学过程,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生活;呼唤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善于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实施的策略。在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一、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要研究教学方法首先要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概括。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往往包括了五个要素:①理论基础;②教学目标;③操作程序;④实现条件;⑤评价。教学模式的重点是解决怎样教为主的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程序往往最受重视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起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迫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优化选择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式:该模式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它遵循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为“创造情景——定向阅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如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章节采用这种模式,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顾问”和“引路人”。
2、讨论式:该模式有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指导自学——提出问题——点拨小结——反馈练习”。如必修3《区域地理》和选修6《环境保护》部分章节采用这种模式,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是问题的主要设计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体味到辨证。
3、尝试式:这种模式突出学生尝试,让学生在自觉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其程序为“提出目标——自学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反馈练习”。如必修1《自然地理》部分章节采用这种模式,学生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指点迷津,学生在尝试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4、情景式:这种模式突出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各种手段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其程序为“创设情景——组织学习——归纳小结——反馈练习”。如选修2《海洋地理》部分章节,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独立地参与教学。
教学有模,教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是为佳模。在教育与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总用一种模式去否定另一种模式,应寻找适合学生需求,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二、教学方法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才能引领教学方法的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地理教材中有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景观图,有内容各异的专业地图,有反映综合数据的图表,教学中可依据图表的准确性、可读性和艺术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力图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的教学时,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城市功能区的知识收集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分析其交通、商业、机关等位置,绘制出社区的平面图。课中教师展示不同城市功能区的景观图,拓展学生的视野,讲解不同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形成原因,并要求学生展示介绍自绘的社区的平面图;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社区的主要街道平面图,让学生广泛讨论商业服务设施等的位置,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环境;最后,以一个社区拓展延伸到多个社区,形成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课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查阅其他城市的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这样以点带面,完成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的教学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是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在优化教学过程中不是设计教师如何教,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由单一转向多样,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的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现自我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到主动,由个体到合作,由肤浅到深入,不断创设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如何做,怎样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是为佳法。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活化课堂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是情感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教学方案作富有成效的调整,即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例如特级教师的教案随处可见,但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用它上好,原因就在此。那么,如何能“活化”课堂教学过程呢?我们可从多方面去研究,除了上面的活用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究。
(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凭借,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载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深入理解教材和独到处理教材是“活”的教学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能“活”用教材呢?首先要正确深入理解教材,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紧扣并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让学生掌握方法,使有限的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其次要选准突破口,从最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切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取得最佳效果;三是基于学生反馈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四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补充相关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活”用教学语言
活的教学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是机智的,它至少有三个功能:一是激励。教师应追求的是针对学生正确理解的肯定和赞誉,使不同的学生,回答了不同的问题得到的都是不同的而又切当的肯定,让学生把深入思考以期待得到教师独特的赞美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二是引导。当学生出现理解错误时,教师运用恰当语言巧妙引导。三是熏陶。活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一个不断求善的课堂。当学生的语言不规范时,教师应利用专业述语恰当更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活的教学语言,像一束赏识学生的的灵光,充满关爱和呵护,它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渗透学习的策略,传递人文关怀。
(三)“活”用生成资源
所有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有预先的设计,但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教师未所预见的情况,切当而巧妙地应用这些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是教学中“活”的源泉。一是利用学生的理解幼稚。年级不同,或同一个班上学生的年龄以及思维发展状况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许是很幼稚的,教师可巧妙利用幼稚的答案,进行深化。二是利用学生的理解错误。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其实课堂上有许多错误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课堂上遇见错误如果只是简单否定,既无法对出错的学生个体进行有效帮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激发其他同学以及出错的学生本人进 一步思考,会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有效。三是利用学生的独到见解,独特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应设置有让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的环节,对学生表达发有道理的独特见解应充分肯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围绕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心智灵慧,成为一个会学习、会生活、会生存的独立之人、智慧之人。
第三篇:浅谈优化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优化朗读教学策略
摘 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目前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改善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朗读教学;方法研究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对教学文本有更直观的体会,对文章的意蕴与内涵感受也更深切。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优化朗读教学。
一、根据文本特点,制定朗读教学目标。
个性化朗读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些朗读目标的制定应该参照哪些标准呢?一是要根据文本内容判断选择适合个性化朗读指导的材料。文章的内容不一,他所承载的感情内涵就不一样。有的是平铺直叙的介绍,有的是热烈的褒扬而有的却是激烈的披露。而这些材料中,“褒义”的文本类型就比较适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训练。因为吟咏之间,激发的是学生美好的生活情趣,熏陶的是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二是根据文体选择个性化朗读的方式。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这里指的不仅是学生,学生朗读的文本也是一样,每一个文本有它的特质,有它所适合的场合,知文善用也是善用文本材料的一重境界。三是要依据文本形式,确定个性化朗读的训练点。选择了适合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文本,进行训练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备读。
目前很多老师在备课中根本不备朗读指导的环节,教师对课文的朗读处理心中无数,必然导致了朗读指导的盲 目性和低效率。所以,在备课时强调备读。强调教师的备读,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反复训练,自己 首先读熟、读通、读好课文,进而掌握本文朗读和默读的基 本要求以及具体的技能指标。如语气、语调、情感、停顿、重音、轻声和有效速度的掌握。二是结合所教的学生实际,确定读的训练重点和指导读的方法步骤,力求做到 自己心中 有数,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避免教学 中的随意性和盲 目性。
三、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学生朗读意识,让他们喜欢朗读,热爱朗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采用赏识教学法,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功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朗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想象,使学生和课文产生共鸣,并且深刻地理解课文。还可以通过各种兴趣教学方法,比如导语激趣法、游戏竞赛法、表演辩论法,以及个别读、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较读、配乐朗读等等,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为朗读教学更能体现出这一道理来。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按照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年级以及学情等合理地安排时间。一定要考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正确的朗读训练,要进行有表情、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比如齐读、默读、试读、练读、单读、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等。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读后要让学生互评,讨论,这样会使学生互相提高,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设置有效的问题,使学生的朗读得到迅速提高。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朗读效率
计算机教学已经步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它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朗读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如采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在教学《三峡》这一课时,学生通过看图像、听声音,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与感情,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持续朗读和提高朗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由教师“要我朗读”,变为“我爱朗读”。
总之,在朗读教学中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第四篇: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开 题 报 告
四川省剑州中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07年底确立了《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元月份申报,2008年11月21日由广元市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系四川省普教科研项目,立项为广元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前期长时间的组织和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谨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领导们汇报我们的开题工作,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作开题报告,在本开始,我校课题组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竭诚为教育教学服务。恳请在座的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指导。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
十一、五”我们把“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高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高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剑州中学是一所由师范改制转轨的年轻普通高完中,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师资配备已成功转型,而且短短几年内“一年一台阶,三年一跨越”,业绩辉煌;但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高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子课题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
④、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四)、确立以下子课题(研究机构与组织保障见附件)
1、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3、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4、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5、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6、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7、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8、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9、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
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调查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
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其它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但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高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高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5、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网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汇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执笔整理:梁泽清)
2009年2
月20日
第五篇: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开 题 报 告
四川省剑州中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07年底确立了《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元月份申报,2008年11月21日由广元市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系四川省普教科研项目,立项为广元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前期长时间的组织和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谨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领导们汇报我们的开题工作,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作开题报告,在本开始,我校课题组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竭诚为教育教学服务。恳请在座的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指导。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
十一、五”我们把“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高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高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剑州中学是一所由师范改制转轨的年轻普通高完中,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师资配备已成功转型,而且短短几年内“一年一台阶,三年一跨越”,业绩辉煌;但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高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子课题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
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
④、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 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四)、确立以下子课题(研究机构与组织保障见附件)
1、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3、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4、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5、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6、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7、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8、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9、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调查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
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其它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但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高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高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5、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网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汇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执笔整理:梁泽清)
2009年2月20日
※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讨和改进。这就是研究。
※ 一切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方法很重要);进步即成果。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3.4 行动研究法:
我们在完成前期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适用的是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工作方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它将改革与研究相结合,需要学校、年级通力协作和统一行动,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基本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