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留学生《会计学》双语教学创新研究
高校留学生《会计学》双语教学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全民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与提升,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趋频繁、国际商务交流合作方式的进一步多元化,选择来中国高校留学深造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留学生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应当看到,留学生来中国求学的最大障碍是语言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学习困难。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英语语言交流有着各自地域的语音特色,不同民族也有着各自文化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要想克服这些障碍进行彼此成功交流,需要的是对语言总体思维和深层理解的准确把握。对大量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而言,只有真正融入到所在国家的文化语境和学习氛围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此,《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运用原版教材,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对照我国相关制度与准则,可以增强留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提升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并适应经济活动全球化要求。本文在对江苏大学留学生《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师资要求、授课手段、教材及留学生对中国式文化情境的融入情况等进行定位思考和分析,并创新性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工作。
一、高校留学生《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高校来华留学生《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所大力倡导并强调的是在中英文双语教学氛围中有效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学》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教材使用以及学生评价方式都应围绕此总体目标。江苏大学从2005年起招收成建制学历留学生,目前有海外留学生近200人,分别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加纳、美国等23个国家,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等学科门类,《会计学》双语课程分别在工商管理留学生本科班、国贸留学生本科班及MBA班开设,并因生制宜地制定了详尽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只是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实质趋同的“无差异论”备受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热议,并且,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5)认为,当前的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报告准则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实质性趋同”,而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双语课程都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来进行讲授的,这一点也为《会计学》课程双语授课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二)样本来源 本问卷调查在江苏大学2008、2009、2010、2011级MBA留学生中开展,共收到调查问卷35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在所有有效问卷当中,女生共计18人,男生共计17人。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力量、教材、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对高校来华留学生《会计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二、高校留学生《会计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文化存在障碍:非母语(纯英语)教学中的沟通不畅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用纯英语对其进行正确、生动而传神的讲解和描述,是所有中国教师的首要难题。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像用中文讲课那样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相关学者和教育从业者在寻求此类问题的症结时,往往将其归咎于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高或是发音不够标准,倾向于加强对教师的英语培训,或引入水平更高的教师。这些措施尽管十分必要,但客观而言,由语言文化障碍导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才是师生需要共同克服的首要问题。一般而言,留学生任课教师都有着相当的英文和专业基础,缺乏的是对话题或授课内容进行像母语一样的扩展、驾驭和引领的能力,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尤其是涉及到一些行业术语、成语、歇后语、典故等时,就会导致沟通上存在一定缺憾。笔者作了有关语言文化沟通方面的调查,总结如表1:
从表1中可知,大部分留学生在来华初期,都会安排中文课程,在经历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大都具备相当的中文基础,他们更希望老师的授课内容在中英文双语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申和扩展,以此兼顾师生双方的切实需求,从而降低语言文化沟通障碍。
(二)《会计学》课程知识平台的复杂性:会计英语易引起理解歧义 对于高校来华留学生来说,《会计学》课程的双语学习,首要条件是必须要同时具有会计和英语双重基础,因为在《会计学》课程中,会遇到较多专业术语,且很多会计词汇可能字面意思上与习惯用法并不一样。如,会计英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习惯用法,像持续经营假设,约定为going concern assumption,风险溢价则理解为risk premium;也存在着一个单词多种含义的情况,如stock,该词既可以在商品交易语境中作为“存货”来解释,也可以在金融资产交易语境中作为“股票”来解释;又如fees这一单词,字面意思是企业中的相关费用,但在服务类企业中,fees指的却是提供相关服务所得到的收入,与其字面意思大相径庭;此外,与中文的用法大不相同的是,“however”和“whereas”等表示转折语气的相关词汇在英文中有着比较高的使用频率,但在《会计学》课程的相关英语语法中,由于阅读习惯,通常很容易忽略“however”和“whereas”之后所列举的一些观点。综上而言,会计学相关词汇有着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有着相当难度。笔者在对江苏大学留学生的相关调查中也发现,有80%以上的留学生认为,由于其英语母语基础较好,会计相关词汇的字面意思对他们而言,理解上并不成问题,但如果要从会计学角度,透过字面涵义来理解其潜在的深层次含义,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此,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如果基于教学相长的出发点,能兼顾师生双方各自的优势,用中英文双语来解释,这样,老师讲解得比较透彻,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全面,因此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和渠道。
(三)教学服务配套措施有待加强:教学服务理念和环节不完善 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从纯中文到中英双语的转变,更多包括教学理念(教务安排、学生课外辅导和实践基地、教学文件归档、全英语氛围的营造、图书资料的准备等)的转变,留学生大多以英文为母语,学习经验较为丰富、学习深造欲望较强,要求也相对较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大多在学习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中文基础,因此,针对他们的教学服务配套措施,如学分制和双语选课系统的完善、行政管理文件通知的双语化、图书馆会计专业知识方面的英文藏书量、课外相关讲座和专家指导等,则需进一步加以优化和提升,才能有效契合《会计学》课程的课堂双语教学,从而发挥出较好的效果。
三、高校留学生《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一)加强双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沟通 留学生的教育工作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和研究课题。留学生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习俗都存在一定差异,其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作为授课教师,涉及到对外教育,一定要谨慎从事: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政治信仰以及其生活习惯,课堂上或是下课交谈时应避免谈及一些敏感的时政问题;其次,遇到有学生询问一些带有政治倾向的问题时,应谨慎处置,不应擅自发表个人的见解和相关言论,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不愉快甚至纷争;再次,应在留学生面前表现出中国教师整洁的仪表仪态、良好的职业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得体的言谈举止、和善的友爱相助等,通过教师的自身努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这不仅是开展留学生教学的良好开端,更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最后,留学生授课教师应适当区分和熟悉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用双语学习会计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加以引导,特别应对章节靠后篇幅的“补充强调”环节,以及“本章小结与习题”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完整地学习会计学相关知识。
(二)推行培养具有复合型才能人才的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社会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商业机构都采用了 Teamwork(团队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管理目标是由团队(team)而不是个体(single)来达到的。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ECC)则认为,当今世界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的改变也势必给《会计学》课程教学带来一场深层次的变革。结合以往年度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可以尝试将全班学生分成3-5个学习小组,给予每组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每间隔一段时间,授课老师出于协助学习的目的,让各讨论小组将课堂讨论的中心思想、要点、结构总结出来,并通过幻灯片放映以供讨论,每个讨论小组推举出一个学生在班级前面进行详细讲解。其次,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习小组在整个学期的《会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紧密合作,其合作任务包括共同参与课堂的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共同参与课外的实习项目等。具体形式包括讨论问题、计算练习、个案剖析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后作业单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但通过小组学习便可顺利完成。课后作业以小组形式来进行评分,并占到总成绩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最后,可督促学生用三分之一到半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project(计划)以及一个比较大的学期末的会计项目,题目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来自拟,通过表格、PPT等形式表现出来,并由老师定期协助指导完成。
(三)授课方式以启发引导式为主、点面结合 《会计学》课程双语讲授一方面重在让学生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另一方面适当了解我国会计准则相关内容与特色,而不是只会简单机械的会计实务操作。如在2010年加纳MBA留学生班的Accounting(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中,讲述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相关内容时,老师花费较多时间来讨论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进行折旧,哪些性质和类型的资产要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这一会计实践操作遵循了哪项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在此基础上,引申探讨目前我国和西方国家对于折旧尚有争议的一些后续问题,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在这样的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乐于学,老师也乐于教,教学效果相对良好。笔者调查了研究生对现有双语教学效果及满意度,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留学生对所开设的《会计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较满意,介于很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认可度比较高。
(四)拓展案例教学 《会计学》课程所用的英文原版教材是在西方社会经济环境下编撰的,其中相关案例是在西方环境下采用的,但很多并不适合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因此,留学生在进行《会计学》课程的双语学习时,看到这些书本上的案例,再结合我国当前的实践操作,就会很自然产生一定的疑惑,从而产生中西方对比研究的强烈需求。在这种情形下,《会计学》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对案例做进一步的改编,以方便留学生的深入掌握和对中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在选择西方的《会计学》课程原版教材的同时,应当采取“西为中用”的方式来缩编、改编或是拓展英文原版教材,使之既符合我国的教学大纲要求,又能保证英语教学的相对纯正性;此外,应选用国内权威性的教材、案例或教师的自编案例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将其推荐给学生,或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双语探讨;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印制相关讲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0YJC630281)、江苏大学“842”建设项目《会计学》课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和江苏大学“拔尖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篇: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作为中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强化其道德素质、培育其人文素质的同时,将其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深化落实到位,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就业率从数量到质量的总体改善,对满足企业人才战略的要求也意义重大。如何将高校专业发展水平与社会运行的总体趋势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进行专业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将学生打造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共同演进、共同发展的会人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现状分析
(一)教材特点不鲜明,没有和社会发展同步各校使用的财务管理专业教材主要通过两种途
径,其一为直接引进原版教材的翻译版本,其二使用国内著名高校编著的教材。两种途径从使用效果来说,各有利弊。从国外翻译的教材虽然从教材的实践性方面更加充实,例如国外财务管理专业教材更加注重从企业的案例提供指引,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但是国外的教材可能不太适应中国传统教学的特点,没有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讲解的更加透彻,学生因此缺乏对理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领悟能力。所以,在学习国外教材时,学生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只能依样画葫芦,不能将所学的案例提升到理论高度,对教材的掌握较为肤浅。而国内的教材虽然从理论导入,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常常出现理论和现实对接不足的倾向,没有给学生提供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平台,即没有将实践工作的指导蕴含于教材中。与此同时,两类教材都没有将学生的迫切要求和企业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编写其中或者做出相应的提示与启示。
(二)教学过程没有贯彻学以致用的思想,没有将培养技能与证书考核有机结合 目前各校在组织日常教学时,树立的教学思想主要是学生的考证及格率以及考证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影响等。因此,在考证工作中,学生只是注重了对考证材料的学习,以及通过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将顺利过关作为考证的主要指导思想。所以,呈现出即使学生顺利通过各种技能考试,但是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死板 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在理论学习方面,因为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导,但是将学生变成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的主动者是当今教师在开展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手段需要加强的目标。当前,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中,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常常形成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按照老师的讲解做笔记的现象,学生没有在教学中形成独立的对课程和财务管理学科规律的总结,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创造能力,学习的效果较差。即便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进行实习时,因为学习的不够透彻,对工作中基本问题的处理也没有把握。教学手段的上传下受,被动接受的局面普遍存在,教学方法的单
一、固化成为当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桎梏。
(四)缺乏真正的实训基地,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现场学习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更需要通过现场训练达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 求。目前高校在实施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工作时,一方面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因为企业自身机密的考虑,往往做表面文章未见实质内容。即使学生有机会到 相应的企业实习,甚至去合作的会计事务所实习,但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做出恰当的实习计划 和规划,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步骤的安排,所以学生实习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而且未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达不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预期目标。
二、协同演化理论对财务管理教学创新的启示
起源于1964 年的协同理论将社会经济与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Norgaard等人认为社会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仅是协同,更重要的是一个演化过程。即社会发展应该通过知识、价值、组织以及技术等互相协调,共同演进。协同演化是一种双向反馈过程,即社会的进步既表现在企业为获取利润而要求更加具有创新和娴熟技能的人才,又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严格遵循社会发展的趋势。重视在学科设置的目标、内容和效果与社会发展的相符甚至应当推进社会演进进程。协同演化理论还认为演化的过程是嵌套且跳跃的,因此,要求不同社会群体在渐进发展中遵循符合社会积极发展趋向的创新原则,在协同发展中尽量提升自身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造创新的条件,为实现社会总体程度的演化积累提供良好的基础。按照协同演化理论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应当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具体为:其一教师应当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社会对财务管理学科的真正需求,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从而为学生储备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其二按照协同演化理论的观点,教授学生的过程是将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过程,实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协同演化。其三,因为协同演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随时按照学生的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训练其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其四,协同演化理论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将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施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各个环节形成均衡发展态势。
三、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思路(一)协同演化理念导入
1.树立教学主客体平等化的观念传业授道解惑是传统习俗对教师职业的普遍认知。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都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独自讲授财务管理的诸多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没有激发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学生大多只会按照教师的讲解去认识和掌握所学课程,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受到教师的影响,未能形成自身对学科的思考和驾驭,很难透彻地理解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精髓。应该将教学的地位平等化,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规律,获得社会的认同和需求。
2.教学流程的开放化教师在教学安排和课堂组织中应该树立开放式的思想,即学生按照教师的预先要求,根据所学内容查找学习的相应资料,采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辩论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使他们逐步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理论知识和现代理念的专业人才,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演化过程有机地协同起来。(二)协同演化过程的构建
1.学生学习目标的主动性与教师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协同在教学伊始,教师先提出自身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事先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修订或者重新制定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目标和计划。然后教师审核后,在与学生达成统一意向后,学生和教师各保存一份目标责任书,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自身制定的学习目标。这种做法能有效地把教师预期目标和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信心,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2.学习体系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符合性相协同 前已述及,无论是国外的教材还是国内教材,在学生学习和社会对接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投融资体系和资本运营过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兼顾学生对课程领悟和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至学业结束,通过专业训练获得社会认可的,能够服务社会的财务管理技能,并随着时间的积累以及在学校养成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逐步提升,成长为一名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3.学习方法的渐进性和实践技能的积累性协同和演化发展 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学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技能性体现在其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发展指导和优化的作用,即资金的获取和资金的最优化 配置对企业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使用等。但是从财务管理专业学习过程来看,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理论知识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成为财务管理是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革新财务管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从专业设置方面配合教学过程的实施成为财务管理知识继承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学习方法的革新体现在从学习思维到学习技巧的多元化和学习的总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过程。财务管理专业因为其综合性的特点,在学习思维方面既要有抽象思维的过程,也应当考虑把诸如米勒模型、琢序理论、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理论如何转换为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和配套方法。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训练学生从理论初步识别至理论适时运用将显得非常重要。在学习技能方面要注重学习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协同性。即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将案例发生和企业现实的问题处理联系起来,形成理论指导为先,案例样本为范,实际处理为准的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与实际工作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共同发展和演化的良性局面。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只有树立协同演化观点,将教学引导过程与社会需要的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演进之路。
第三篇: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研究
郑州大学第六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
高校社团创新建设 营建和谐校园文化
[摘要]
[关键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工作是一个战略任务、系统工程。文化在育人工作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校园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校园和谐文化的支撑。落实科学发展观,营建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文化已成为现今各大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新风、奋发进取、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而且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高校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展开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园地。在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锻炼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创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团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德重要阵地,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德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加强高校社团创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社团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二、高校社团创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
2、培养先进的文化意识
3、构建完善的社团机制
4、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5、增强社团自身的凝聚力
6、引入本科生导师
7、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第四篇: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摘要:我们党历来关心、爱护、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高校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使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十分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笔者认为,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1.重塑德育新理念
1.1德育工作者要有大德育观。在网络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德育的角度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角度去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改进我们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改进教育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自觉自律、心理健康的人。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模式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现象。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抉择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1.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带给人们的主观反映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深刻、全面、由表及里,也有的浮浅、片面、歪曲甚至颠倒。德育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向人们传播科学真理,即帮助人们拨开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真理最客观,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任何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只有真理最具说服力,它不怕诡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真理最实惠,人们一旦掌握它,利用它,便会带来无穷的利益。我们的德育是党的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
主义真理,宏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职责,坚定不移的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宣传不力学生听起来感到“乏味”,甚至不愿听“大道理””!究其原因恐怕不能一味埋怨学生觉悟低,也不能说“大道理”本身没有说服力,主要还应从德育工作者自身多找原因。
首先,德育工作者自身理论修养的高低,对真理的科学涵义是否弄懂吃透,直接关系着宣传的效果。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更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以使我们宣传的真理更丰富、更具时代性。否则,自己云里雾里,又如何能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宣传真理。阐述真理必须准确全面,说明真理必须实事求是,宣传真理必须有的放矢,坚持真理必须与时俱进。断章取义、老生常谈、形式主义、装腔作势、大而化之、避重就轻,习惯于“放空炮”、“一锅煮”、“一刀切”,对于广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绕开走,只能抵消真理的力量,是宣传真理的大忌。
再次,宣传好真理要注意选择好的表达方式。要讲究“四性”:一是逻辑性。听起来主题鲜明,条理清楚,过度自然。二是真实性。多用接近的、典型的事例、数据说话。避免从原则到原则,从概念到概念。三是平等性。不能给人以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应以平等地位、热情的语调与听者交流。四是艺术性。善于用浅显明白的事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诙谐的语言,把重要、深奥的理论讲清楚,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顺耳,容易接受和理解。
3.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
既然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感情的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就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力量。“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即以自己的言行引起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情为民所系”。作为党的干部,专职从事学生德育,从事人心的转化工作,更应当心系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学生的冷暖,与学生实现情感相通,心灵互动。那种对学生的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凭你苦口婆心,但激不起一丝感情的涟漪,甚至连一点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德育的。所以说,做德育的人首先是个“有情人”,要学会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了解人,是指熟知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心态。要真正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之中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既当有心人,又当知心人,真实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做好思想化解工作。尊重人,是指尊敬和重视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般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同先进学生的感情交流较为容易,同后进学生则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因此,对后进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热情诚恳地对待他们。因为得不到别人重视和尊重的人,不仅自尊心往往最强烈,而且逆反心理最重。只有通过真实情感的双向流动,才能消除思想上的隔阂,使之自尊心得到激发,进而把党的主张、正确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他们的心田,实现其思想的转化和提高。关心人,就是要真诚地关怀和体贴学生,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然,以感情人不等于感情用事和放弃原则。它要求的是情真理切,情理交融,融情与理,以情示理。
4.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
德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叫做典型引路。毫无疑问,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就是德育工作者自身。“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哲理名言,深刻地说明了德育工作者自身思想作风修养,对于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德育工作者良好的人格力量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表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这样大家才会心悦诚服。否则,你不讲原则,不顾及人格,“说起来像钢条,干起来像面条”,不但没有人会听你的,而且会失去你自身,失去你在学生中应有的威望。实践中,我们有些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为教育的内容失当,而多半是因为一些处在领导地位的教育者,缺乏令学生敬佩和认同的人格力量。如说的多,干的少;说和干的不对号;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贪图安逸,害怕艰苦;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推;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已是自由主义;尤其是一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的严重腐败现象,正在严重侵蚀着党的德育的人格力量,动摇着德育的根基,以致形成“台上他说人,台下人说他”的现象,这是当前德育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注重高校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新形势下德育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学生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既要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又要成为党纪国法的模范遵守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既堂堂正正做人,又实实在在干事;既能做到一心为公,又能做到办事公道;这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才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说话办事才有感召力、引导力和说服力。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迟成勇,杨湘红.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2]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 2005.[3]彭永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4] 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7)[5]赵道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赵
[6]杨文华.高职生德育现状及面临的新情况[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1)
第五篇: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5.[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4.[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