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与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与思考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性活动,教学目标功能导向也应体现在变化中。以语文课改指向为依据,从目标确立、目标发展的过程性、目标关联之间的原则与突出点以及目标的模糊与清晰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07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经成为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导向,包括一些教材或教参也都在每节课之前有目标提示,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变化过程,如果教师不考虑实际而死搬硬套教材或教参提供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深度把握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审视语文教学目标,以便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学生发展特征是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特征,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对社会认识的基础不一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自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获得的知识与情感就会不同。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生活在农民家庭的学生,由于对父亲辛苦劳作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父母对子女成长关心的内心慈祥的外化与内涵有深切体会,他们自然就在这种亲情的感染下对父亲的高大形象有着更深刻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因此,用固定的教学目标对他们的学习提出要求显然是不科学的。
实际上,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语文教参,其提出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一种普遍性的目标。教师在利用这些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做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可以采取如降低或提高难度、分层要求、变换容量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放弃自己独断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让目标的呈现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信息掌握上的变化,从而实现学生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在目标的引领下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学生的发展更需要关注目标的过程性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归宿,但是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实现只是教学目标的一个基本要求,从三维目标来看,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关注学生实现知识性目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完成知识性目标的过程,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学会了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是不是很恰当,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特别要提出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在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过程性导向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过程,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通过文本的听、说、读、写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通过文本思想的思考得到情绪的渲染,能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之间的合作带来成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在体现集中原则的同时更应突出重点
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以及通过语言文字渗透思想性的教学活动,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理科的教学目标而言,其教学目标的序列性很不强。例如,单从培养学生对文本思想的情感陶冶来说,虽然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或许能找到一定的层次,但要说到具体方面,确实又很难找到合理的序列,只能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听、说、读、写来培养他们的情感目标。
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要兼顾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是难以取舍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按照集中的原则,以三维目标的内容进行分类集中。但是,由于三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独自的特点,势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做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突出目标重点,即在一节课中,应确定一个主要目标。例如,是学习新知识的目标还是巩固已学的旧知识的目标,不能不分主次的全部兼顾。在确定主目标的基础上再确定一些辅助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规范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主要目标,而通过以上目标的过程性活动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思想情操则是辅助目标。当然,语文教学目标集中但主次分明还需要教师既要考虑一节课中目标的内在联系,还要考虑多堂课之间的目标联系,这就无形中对教师形成挑战,在提高知识的基础上有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语文教学目标的公开与模糊应该结合起来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知道这节课中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等。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明确教学目标只是一般情况下的需要,在许多时候,有些目标还是需要模糊或隐藏的,如情感目标就需要模糊一点,因为不同的学生所受到的文本的情绪感染是不一样的。再如,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时候,就可以不公开这个目标,只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因此,依然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教师应清楚地知道明确、公开的情况。
总之,正确看待语文教学目标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在遵循教学目标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尊重学生差异,灵活运用目标开展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陈剑平)
第二篇: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再学习与再思考
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再学习与再思考
作者: 卫玲 发表时间: 2007-12-12 浏览量: 1546
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再学习与再思考
如今,当我们评价一节教学活动的得失时,首先要了解的必定是教师在此活动中所制定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围绕着目标进行逐一的分析。由此可见,目标制定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整个教学思路以及活动的最终效果。认识到目标的核心地位,同时基于课改的大背景,通过近阶段对目标制定的理论领会与实践尝试。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目标制定时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个纬度,所以我们在定目标时会按照这一模式去做,使得活动目标看上去比较工整。又如:我们会提醒自己目标不能过大过空,所以我们不会再制定诸如“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或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这样的目标。还有,我们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制定目标,因此,在表述的时候就少了“培养„„”、“激发„„”这一类词,而多了“尝试„ „”“学会„ „”“懂得„ „”“知道„„” “能够„„”这样的表达方式。当然,我们更会考虑到目标是否既符合本班孩子的当前水平,又能让孩子跳一跳,是否具有挑战性,体现价值等因素。这一切尽管显示出我们通过学习已经有所成长。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真正要制定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幼儿发展相匹配的精准和完美的目标,有时还是颇费思量,并且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比如:“ 目标挑战性“点”的设定,目标挑战性“度”的把握,有了目标采用何种方式达成等”。带着这些有点“悬”的问题,再次浏览学习了一些有关教学目标制定的文章,发现在理论引领上无外乎我们在幼儿园所接受的那些培训内容,但其中的一个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并且给了我再思考的启迪。即:活动和目标,那个先?
这是我在“《立足实际,谈目标制定》”一文中首次接触到的发问。文中写到它是教师制定目标时容易发生的几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因为教师往往会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从而丧失了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联系自己的日常教学,也会多多少少发生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更容易出现以上现象。原因是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可供参考的现成美术教案十分有限,很多需要教师自行发掘内容,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这时候,我的程序往往是先自己创作一幅范例,创作的时候我首先会大致考虑画面与主题的吻合性,其次是孩子们绘画技能的发展,(可必须承认这时候自己头脑中的技能点还不是很清晰)。接下来才是根据范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有了活动目标和过程。这样的操作流程使活动目标被画面所控制,而不是由目标来控制所需要的画面。这样的后果往往是一节课或者需要达成的知识点过多,使教师芝麻西瓜都不可得。或者目标对孩子的发展少了些意义和价值。比如:在 “我们的城市” 这一主题活动中,我就设计过“浦江美景”这一美术教学活动。在我创作的画面上有船只,有江水,还有江边的房子,画面中涵盖的技能包括了“大型船只的不同画法,重叠的表现方法,画面的安排等”。随后的目标制定中,我把“重叠的表现方法”作为技能点制定了出来。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先活动,后目标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急于让孩子们掌握画面中所具有的技能点,结果就超越了书面制定的目标,又要讲解这个,又要对那个技能做一下引导,蜻蜓点水式的过程当然就不会有完满的效果了。那么在今后的目标制定时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首先当然是要让目标在先,活动在后了。具体的做法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发觉其实并不太难,其实只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备课习惯即可。再以美术活动为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方面仍要以主题为背景,另一方面,可以参照3—6岁幼儿美术知识技能的阶梯目标,先找到符合本班幼儿年龄阶段要达成的某一条教育目标,根据需要将之加以修改做为行为目标,再挖掘主题内涵,将主题中的情感态度要求化作表现目标。有了以上两点,再设计范例,寻找方法和过程。这样,因为一切都是源于具体的目标而生的,画面,过程与预设目标相匹配,所以在目标的达成度上一定会有所提高。而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会有更清晰的思路,从而能顺畅地引导幼儿去解决活动中关键的“挑战点”。
通过对教学活动目标制定的再学习和再思考,虽然我没有得出轰轰烈烈的结论,但小小的顿悟或许可以改变许多的状况。接下来如果要在目标制定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我觉得可以通过分析大量优秀案例,来寻找制定目标的规律,再通过大量的变式练习,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总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总会有所收获。
第三篇:对目标考核的思考与建议
各公司每年都会对下属单位进行目标考核。下属单位拿到下达的目标计划书,可能也会各有想法,相互比较。如何考核下属单位?如何才能达到公平与公正考核?如何才能激励各下属单位经营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让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统一到公司要求的战略目标和远景目标上来?
因为,每个下属单位情况千差万别,经营的行业可能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有的单
位可能是市场相对垄断的;有的单位管理的人员比较多,有的单位可能比较少;经营的资产规模可能比较大,有的单位可能比较小;有的单位管理难度可能比较复杂,有的单位可能比较简单;有的单位业务复杂,有的单位业务可能单一;有的单位想多增加一分钱收入也不容易,有的单位稍微努力一下便可以增加很多收入。所以,需要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目标考核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企业目标考核最权威的标准可能是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但该办法中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太繁杂了,不便于操作。笔者愚见中小企业目标考核还是应采用以利润考核为主,其他指标考核为辅的办法。什么是企业?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实现利润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只有企业取得盈利的结果,员工才能有更多的薪水,才能有钱送自己的子女进好的学校,才能买得起房子,生活才可以过的更好。企业才能承担未来的风险,才能在现有行业中求生存,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有长远的发展。政府才可以得到更多的税收。社会才可以得更多的回报。才能实现公司经营理念中的回报股东员工、奉献社会民众的宗旨。相反,当企业出现亏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受到打击,各人的经济收入都将减少,甚至还有失业的危险。
如果,放弃采用实行利润考核这一目标、弱化这一目标,公司可能也就不能称之为企业,也就无法实现其根本宗旨。有人也可能会提出以利润考核太过偏面、有失公平、公正。因为各个单位所处行业不
一、盈利水平也不一等等。这是事实,也是现实,但企业的盈利水平真的只能目前这样了吗?真的没有办法改变了吗?我们身边所有企业都是选择默默地承受?可能也有企业的经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吧。例如从原来的内部培训、发不出工资转变成每年都为公司从市场挣回不菲效益,而且每年的利润均在增加的企业。各公司可能更需要这样的下属单位,可能也更需要这样树立要盈利思想的经营者。所以,要以实现利润为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引导和激励各下属单位。
如何制定出下一年各单位客观公正的目标文秘杂烩网利润?因为,目标利润的多少至少会影响到下属单位的收入,所以,下属单位自己在测算目标计划时希望越低越好,而各公司希望下属单位的利润都能有所增长。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平衡。我们是否可以和下属单位一起共同制定目标,利用制定目标计划的同时来发现可能的增长机会和分析经营环境真正的障碍,更加关注如何才能超越去年的业绩、如何才能战胜竞争对手等等。
另外,对完成利润超出设定目标的给予更高比例的奖励;对收入超出去年或好于同行业的、运量比去年有大幅度提升的、对可控费用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在管理中有创新方法的、为公司创造出更大资产、为公司今后创造出更多利润的做法都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各下属单位,引导各下属单位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第四篇:关于“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关于“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后,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坚决贯彻中央《实施纲要》,制定了《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了“三个贯穿于”的工作方针,即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两权”运行全过程之中。“这是税务系统多年来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工作方针”。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长贺邦靖同志的这句话,揭示了“三个贯穿于”的深刻内涵和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三个贯穿于”的理论研究,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推进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促进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
(一)“三个贯穿于”的提出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三个贯穿于”的提出离不开多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支撑。十多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机地融入到税收工作的丰富实践之中,并与税制改革、征管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了税收中心工作开展。在税制改革方面,取消了临时性个案税收减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减免缓税审批,积极推进完善税制、规范税收政策执行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的工作进程。在征管改革方面,实现了征、管、查三分离及征管、检查两分离,改变以前“一员进厂,各税统管”的征管方式,避免专管员权力集中、缺乏监督和制约,并在稽查系列内部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分解执法权力。特别是2001年以来,积极推进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征管改革,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新征管模式,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逐步实现“以人管税”到“人机双控”转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精简基层机构,推进专业化管理,上收执法权力;深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免程序,并推行了民主推荐、测评、公示、干部试用期、竞争上岗制度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财务管理改革方面,实行了财务县局统管,分局(所)报账制,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撤并银行账户,实行银行账户备案制,并开展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干部离任审计和税收征管等内部审计,强化财务管理和监督。在“两权”监督制约方面,从2001年起,总局在全国税务系统大力推进了“两权”监督制约,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并着力解决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把过去侧重于事后监督,转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丰富实践,都是围绕税收工作全局展开的,都是紧密结合税收管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去实施的,融入了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实践的积累,为“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的提炼和概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个贯穿于”的提出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既离不开实践的基础,也离不开科学的总结提炼;既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求实作风,也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正是在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理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论证分析,对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规律实现真理性的把握,而作出的理性概括。一方面,“相结合”的原则是“三个贯穿于”的理论基点。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倡廉实践中,成功探索并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其鲜明特点是体现了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反腐败倡廉工作实际的结合。“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开展工作的基本经验。“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的提炼,正是以“相结合”原则为基本方法,创造性地把党的反腐倡廉理论与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实际相结合而作出的理性概括。同时,“三个贯穿于”所体现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合,而是以“贯穿”为途径和目标的更紧密的结合、整体的融合、全过程的契合。另一方面,源头治理理论是“三个贯穿于”的理论支撑点。从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实施纲要》中,把源头治腐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的六条基本经验之一,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税务系统实际,解决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这是摆在全国税务系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三个贯穿于”的指导方针,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在源头治腐理论的指引下应运而生的。“三个贯穿于”完全符合源头治理的本质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这就把税务系统源头治理工作置于宏观战略的层面,用大局的观念、发展的思路,从全局上来审视和研究反腐倡廉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中,放到税收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考虑、去实施,做到思路同步谋划,改革同步实施,突出问题同步治理。“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两权’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这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务工作微观结合点、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的关键点,涵盖了税务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源头和关口,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也体现了“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的思想。党的源头治理腐败不仅为“三个贯穿于”的提炼和概括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使税务系统源头治腐的实践经验产生了质的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上的升华,又为税务系统构建惩防体系、进行源头治理新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三)“三个贯穿于”是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的指导方针。革命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引领着实践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三个贯穿于”是税务系统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指明了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方向,即以“三个贯穿于”指导和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全局,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层面入手,强化税收工作大局观念、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监督制约,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切实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思想教育,才能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把“三个贯穿于”融入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反腐败教育和税收工作大局教育,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规范权力运行;通过加强法纪和制度教育,有利于增强税收执法能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通过加强正反典型教育,有利于弘扬正气,鞭挞丑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切实恪守政德底线。二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制度建设,才能建立“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把“三个贯穿于”融入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在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过程中,对是否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行论证,把预防和治理腐败作为有机组成部分考虑进去,做到存利去弊、完善决策、未雨绸缪,制度防范在先,有利于从根本上制约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走上源头治理、制度反腐的轨道。三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两权”监督,才能建立“不敢腐败”的监督机制。把“三个贯穿于”融入“两权”监督制约,通过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挤压随意行使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空间,有效地扼杀腐败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加速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三个贯穿于”将在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必将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和完善。
二、对“三个贯穿于”的实践思考
(一)贯彻“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大局履行工作职责。税务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聚财调控的重要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税收工作大局,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另一方面,在履行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税收职能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这些税收职能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组织收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带队治税的重要保证,是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税务干部依法治税意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组织税费收入,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财力保障。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税收政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是效能建设的应有之意,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税收政策落实的全过程,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执法绩效的考核和监督,强化税收执法责任追究,进一步增强税务干部的法制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升执行能力,确保税收政策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落实。同时,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严格减免税审批,让纳税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确保党和国家宏观调控意图的实现。三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税收服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税收服务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税务部门的作风和行风,强化税务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好文明办税“八公开”、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承诺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 服务、“一窗式”管理、“一网式”办税等,优化发展环境。
(二)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六个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税务系统必须坚持制度反腐这一理念,紧密结合税收业务,不断加强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总局《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需要建立责任机制、教育机制、制度保证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惩治机制和预警机制等六个机制。这六个机制涵盖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所有领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也是“三个贯穿于”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和关键。当前,要在抓好现有制度落实的同时,围绕六个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办法,使六个机制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抓好既有制度的贯彻落实。机制的本质说到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六个机制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制度体系构成的,六个机制效用的发挥有赖于这些制度的落实。各级税务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制度落实工作,带头学习和落实有关制度,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制度落实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研究分析党风廉政制度对本部门工作的要求,细化落实办法,并明确责任、分解到人,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对党风廉政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和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制度落实不力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抓好制度的梳理整合。六个机制提出了落实“三个贯穿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要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落实办法,使六个机制的要求转变成各地各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要针对税收工作的发展变化,对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订或整合;对需要细化的制度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或配套办法,使现有各项制度、办法原则性与操作性相统一。同时,要及时掌握研究税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制定和创新法规制度,注重制度功能配套衔接,推动六个机制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扎实有效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三)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权力运行重点环节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它既是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的重要途径,又是“三个贯穿于”方针落实成效的重要体现。要围绕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的重点环节强化监督制约,使权力在监督制约之下正确运行,确保“三个贯穿于”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如,在征收管理方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按照税收征管的内在要求,完善征管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征收、管理、稽查的衔接、配合和制约。建立和完善税务行政许可配套制度,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并逐步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制度,规范税务行政审批行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完善税收管理员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细化税收征管措施,分行业、分税种、分税目制定完善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应用纳税评估软件,在强化税源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弱化税务干部自由裁量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金税工程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将信息应用内容覆盖所有税(费)种、所有工作环节、所有国、地税机关,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建立以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子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税收执法、行政管理,实现机器管人、管事,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稽查执法方面,对稽查系列内部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形成相互协作和制约机制。深化“阳光”稽查工作,加强税务检查的计划管理,建立和完善首查责任制,全面推行案件复查制,规范有关工作流程,扩大稽查结果公开范围,强化对稽查执法的监督。在行政处罚方面,将税务行政处罚与岗位责任制、执法责任制结合起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到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执法检查,认真受理税收行政复议,监督税务行政处罚权的行使;推广应用税收执法责任制、执法考核和执法监察软件,着力建立“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对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从制度上、源头上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在人事管理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推行能级管理制度,采取知识考试和业绩考核为主的方式评定能级,并将能级评定结果与奖惩、提拔任用结合起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在财务管理方面,完善财务统管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对预算编制、资金分配、预算内外资金使用及管理等财务管理决策权和执法权的监控,尤其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从制度上强化了财务监督。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强化对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固定资产和公务接待等行为的管理权的监控,特别是要制定车辆定编配备管理、基建管理、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等制度办法,以制度约束行政事务管理权的运行,并积极研究开发行政管理责任制软件,探索建立“人机结合”的行政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来源于惩防腐败的实践,它又高于实践,是税务系统惩防腐败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发展。“三个贯穿于”作为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方针,必须融入到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三个贯穿于”才能得以贯彻落实。一是要强化贯彻“三个贯穿于”的自觉意识。“三个贯穿于”既是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又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事关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事关税收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税务部门要将“三个贯穿于”的贯彻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各部门贯彻“三个贯穿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惩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制定落实《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要根据《实施意见》对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六个机制确立的工作目标制定细化的操作办法。这个操作办法要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对每个阶段的六个机制建设,分别予以细化,确定2007、2009年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确保2009年前建成税务系统惩防体系的基本框架。三是要抓好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部门。要以“三个贯穿于”为指导,根据实施办法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按、分阶段、分部门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取得实效。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向党组提出惩防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协助党组抓好近期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四是要开展“三个贯穿于”理论研究。“三个贯穿于”作为税务系统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指导方针,是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一次创新,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加强对“三个贯穿于”的研究,适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三个贯穿于”的落实情况,发现实践中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在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同时,丰富“三个贯穿于”理论内涵,完善“三个贯穿于”的实施办法,提高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总之,各级税务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全面落实“三个贯穿于”的要求,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税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篇:对选读课文教学的学理性认识(本站推荐)
对选读课文教学的学理性认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把课文分为三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目光都聚焦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上,对选读课文在教材中是什么地位,要不要老师教,怎样教,普遍感到十分困惑。实际上,选读课文的编排旨在通过选择性组合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关于送读课文如何教学的稿件,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
【摘要】对选读课文教学的认识可从三个方面阐述:对选读课文教学定位的认识;对选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对选读课文教学方式的认识。通过引发对选读课文教学的学理性系统认识,提升选读课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选读课文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把课文分为三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册教材最后均安排了5~8篇人文精神丰富、语言活泼、体裁多样、内容生动的选读课文。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下册共有选读课文81篇。设计和编排选读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一个创举,意义重大。其目的是通过选择性组合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多数教师的目光都聚焦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上,忽视甚至无视选读课文的教学比较普遍。通过对选读课文教学的调查,发现弊病有三:无效选读、放任自读、弃之不读。所以,很有必要对选读课文教学进行一些学理性认识。
一、对选读课文教学定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最后一单元课文结束后有一组课文,是选读课文。这些课文的安排是这样的:第几篇文章对应前面相应的第几单元,与前面该单元主题内容是相呼应的,是对单元主题的补充与拓展,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以丰富单元阅读内涵。这些课文在性质上区别于精读课文,也区别于略读课文。既然课文类型及性质不同,那么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选读课文,既可以教,也可以不教;如果不教,则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如果要教学,那么选读课文的教学要有别于精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一)关于“课文”的定位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经过精心挑选、合理编排的,而且课文具有国家审定的性质,是大家必须遵照执行的。所以,选读课文作为国家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是一定要读的,绝非可读可不读。这是一道“必做题”而非“选做题”。这是对选读课文的基本定位。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努力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之分,而选读课文就是现成的课内资源,它既配套教材、形成体系,又短小精练、文质兼美,是最为优质的、“近水楼台”的课程资源。如果弃之不用,那是对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深化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今天,要十分重视选读课文教学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是一道“难解题”而非“易答题”。这是对选读课文的现实认识。
(二)关于“选读”的定位
课文被命名为“选读”,就要在“选读”上多思考,下功夫。这个“选读”需要整体观照,辩证认识。这个“选”,应该是选择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方式去“读”,而不含有可以“不选”的意思。选读课文教学的精髓在于一个“选”字,选什么呢?选其所重。可以选择一个精到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选择一次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在多姿多彩的“选”学中展现选读课文教学的“活”力。
既然我们选择了“读”,但读什么、怎样读,选读课文教学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既可以单文阅读、互文阅读或群文阅读,也可以教师指导读、学生自主读或学生合作读。
有人用大草原旅游“学骑马”的过程比喻精读课、略读课、选读课的不同定位。学骑马的时候,马夫先把马拴在一根马桩上,让游客骑着马绕着马桩适应一下马背上的感觉;然后,牵着缰绳,沿着固定的马道,让游客感受骑马慢行的感觉;等游客有些熟练了以后,马夫会把缰绳交给游客,让游客在规定的区域内独自骑马,他只负责远远地望着。学习精读课文,好比绕着马桩骑马;学习略读课文,好比沿着固定的马道溜达;学习选读课文,好比在规定的区域独自骑马。这个比喻还是形象而深刻的。
(三)关于“教学”的定位
教材中对课文的分类,侧重的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考虑。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调整和定位。选读课文教学更是如此。笔者认为:选读课文的教学思路主要有三:(1)基于精读的选读课文教学。对于一些文质精美的选读课文可以按照精读课的要求设计教学,使其起到对精读课教学的巩固作用。(2)基于略读的选读课文教学。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选读课文可以按照略读课的要求设计教学,使其起到对略读课教学的迁移作用。(3)基于整合的选读课文教学。对于一些短小易懂的选读课文可以按照整合课的要求设计教学,使其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自我检测的作用。合理利用选读课文,学生能从里边汲取自己所需的“微量元素”,喜欢朗读的学生读到了语言的美妙,喜欢思考的学生得到了人文的熏陶,喜欢创作的学生积累了佳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各练所需。选读课文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实践的平台和扶手,借以进行课本剧、诗朗诵、过关测试等实践活动。
根据选读课文的不同文本特点,灵活确定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是选读课文的基本教学定位。
二、对选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认识
目标导向,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众所周知:精读课文教学要有精准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逐一展开教学过程。略读课文教学要有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易被人所知晓。选读课文教学也要有自身的教学目标,这就鲜为人所理解了。笔者认为,选读课文教学目标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其个性的教学目标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定。
(一)突出对应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某种意义上,选读课文是为配合对应单元编排的。所以,选读课文教学要有十分清晰的“单元组合意识”,使选读课文与对应的单元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有机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教学目标体系。人教版教材每一单元之前有个“导读”,从中可以清楚地找到单元相应的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的人文性目标是“心灵之歌”,工具性目标表述为“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对应的选读课文是《小抄写员》。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课文,就会发现该文的主题思想、表达方法与单元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教师可以根据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来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即如何通过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美好心灵。又如,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麻雀》与本册第四单元(其课文有《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存在对应性,都是写动物的。这种对应性是确定选读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思路。
(二)彰显课文特色的教学目标
课文的独特价值往往体现在课文的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上。不同的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正是选读课文教学目标所要着力考虑的。如果选读课文教学目标充分彰显了课文的这些特点,那么,选读课文教学就充分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例如,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个故事。作者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生动、精练的语言,叙述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这是一篇记叙文,这种文体要求学习这个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的记叙顺序。这又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所以要指导学生感受这种奇妙的“借物喻人,以物扬志”的表达方法。特别是角色间的“对比”。首先是小麻雀与猎狗的对比,根据这一对比,使我们能更好地走进课文,还能使我们的心揪起来,会担心小麻雀的安危。最主要的对比是老麻雀与猎狗之间的对比。先是体态的对比,猎狗如此庞大,而老麻雀却这么渺小,力量相差巨大;后是情绪的对比,老麻雀紧张害怕,而猎狗一心想吞掉麻雀;然后是精神力量的比较,虽说前两层比较,老麻雀敌不过猎狗,但是最后精神力量的比较,老麻雀却胜过了猎狗。通过这几层对比,逐层分析,我们就能很准确地体会到文章主题,并且心生赞叹之情。这是这篇课文的重要文本表达特点,可以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体现自我检测的教学目标
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活动包括目标―过程―测评―反馈,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测评―反馈”给忽视了。而选读课文在对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反馈矫正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学生可以把选读课文作为检测的材料,验证自己在精读课、略读课中学到的知识的巩固、迁移情况,以及时发现学习的优劣,为反馈修正提供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并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拟出自学提纲或检测题,供学生自读自学自测使用。所以,选读课文教学应把指导学生的自我检测意识和方法确定为其教学目标之一。
例如,二年级下册《特别的作业》,可以设计五道检测题,激励学生自主阅读。
①我会选。小朋友的课桌上,有用水碗盛(shèn?? chén?溃┑淖隙∠恪P±龅淖雷由现挥幸环?画,画的是一朵盛(shèn?? chén?溃┛?的玉兰花。
②我会查。“插”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③我会读。文章中“特别的作业”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④我会填。小丽的作业是(),小龙的作业是(),老师说他们完成得很好,因为()。
⑤我会做。如果我来做这个特别的作业,我会()。
这五道过关题,既有熟练查字典的技能检查,又有联系上下文的语句理解;既有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的共性要求,又有个性表达训练。
三、对选读课文教学方式的认识
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的教学程序和选择的教学方法。选读课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学方式使用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一)单文学习
(1)选读课文精读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不能教成选读课,但是,选读课文可以教成精读课。例如,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五花山》,文质优美,紧扣第三单元教学主题“感受秋的缤纷,描绘秋的美好”,因此,可把本文确定为“精读”。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彭永帆老师的精读设计如下:
①导入,走进“五花山”。看四季山景图,选恰当词语。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②初读,感知“五花山”。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五花山的哪几个季节?
查一查:难读的字、词。课文写了五花山的哪几个季节?(板书:春、夏、秋)
③研读,欣赏“五花山”。
五花山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真是奇妙啊!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了这座山被人们称为“五花山”的主要原因?(第4、5自然段导学)
一是读文。为什么人们称这座山为“五花山”?谁来说说,你看到秋天的山有哪些颜色?(板书:金黄色、杏黄色、紫红、火红、翠绿)
二是感悟。这么多的颜色,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种颜色?读一读,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三是积累。背诵喜欢的描写秋天五花山的句子。
四是运用。再看看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其中金黄、杏黄、火红、紫红这四种颜色,作者是通过什么词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有的„„有的„„)谁能学着这样的句式也说一说呢?先自己试一试,大家也可以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一写。(出示:这些树叶的形状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小朋友的手掌,在向我招手;有的;有的;还有的。)
五是整合。读着读着,背着背着,你脑海中是否已经出现了一座五花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脑海中的山吗?学生畅谈脑海中的山。(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这样的教学,紧紧抓住了着力点,重锤细敲,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熏陶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2)选读课文略读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不能教成精读课或选读课,但是,选读课文可以教成略读课。《拉萨古城》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文,一位教师在备课时只围绕两个问题来设计教学:自己去读书,看看读懂了什么。再读书,并思考还有什么读不懂的。这两个板块设计简约,思路清晰。而教学过程用一封回信串起来,回信一:“读着《拉萨古城》,我想看„„我想看„„我最想看„„”通过这样的练习来检测学生读懂了什么。当然,这中间教师也有适当的点拨、指导。接着继续交流回信二:“读完了《拉萨古城》,我想问一问„„我想问一问„„我还想问一问„„”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阅读思考充分地展现出来。整个过程简约精致,是一种略读课的风貌。
(3)选读课文选择教。小学语文的课文是有序编排的,但并不意味着教学时一定按序进行。可以适当前后调整,适度选择。如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篇讴歌延安精神的新体诗,与本册教材的各组课文都不存在必然联系,只能单独进行教学。最好是将其排在国庆节前进行“选读”,在课内着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精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课外通过对延安资料的收集,了解和弘扬延安精神,这样既抓住了文本特色,又感受了文本精髓,一举两得。
(二)互文学习
(1)精读课文与选读课文比较。把选学内容作为精读课文的衬托,在人文内涵、语言特色等某一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如《草船借箭》与选读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a.求“同”。自由阅读文本,想想《草船借箭》与《孔明智退司马懿》这两个故事有哪些共同之处?b.探“异”。这两个故事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与选读课文比较。把选学内容或整篇或片段作为略读课文的补充教材进行使用。如在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学习中,就可以实施补读教学。a.揭示课题,质疑激趣。拉萨,这座建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城市,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一起走进拉萨,亲近拉萨。b.补读文本,走进拉萨。咱们语文课本中的选读课文里有一篇课文――《拉萨古城》。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拉萨。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拉萨古城的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精读、略读和选读课文只是分类与功能不同,并不代表文本质量的差异。细读文章,你可以发现有些略读课文比起选读课文,反而略显逊色,因此,完全可以进行替换教学。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略读课文是《用心灵去倾听》,选读课文是《小抄写员》。对照单元训练主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前者并无略胜后者之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两篇课文进行替换处理。
(3)选读课文与选读课文比较。选读课文教学可以选择同一册另一篇课文进行比较教学,也可以与不同年级的课文进行比较研读。特别是选读课文与选读课文之间的不同年级的对比阅读。例如,六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看戏》就可以与五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剥豆》进行互文阅读。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都是以心情为线索展开的。前者是“静→动→静→动”,而后者是“慢→快→缓→紧”。两者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在复习《剥豆》的基础上学习《看戏》。这两篇课文的互文对比学习,有助于对人的复杂心情“一波三折”描写方式的深入理解。
(三)群文学习
选读课文的某种不规定性为选读课文教学创造了灵活的组合空间和不同的组合方式,使选读课文发挥了更为有效的整合效果。
(1)一篇精读课文与多篇选读课文整合的群文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教材选配的课文有许多属于小说。但体裁既属于微型小说又是精读课文的,只有五年级下册《桥》一篇。微型小说有哪些特殊的文体特征呢?小学阶段认识微型小说,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呢?仔细研读《桥》,就会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通过《桥》的学习,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典型人物形象突出、重视环境衬托、结尾新奇巧妙等特点。但仅仅靠《桥》这么一篇是远远不够的,编者选配了《一件运动衫》和《丰碑》。当学完《桥》这篇微型小说之后,就可以采用比较式阅读法,让学生自学这两篇选读课文,尝试着去理解、品悟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
(2)一篇选读课文与单元多篇课文整合的群文阅读。例如,深圳市石岩公学特级教师朱瑛对二年级下册选读课文《春的消息》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以及一次春游的实践,让学生自己建立起春天的概念。《语文园地一》提高了要求,让学生说说春天发现,写写春天变化,收集春天词句,以期帮助学生对春天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学习语文园地时,可以穿插选读课文《春的消息》,通过“找春天→读春天→写春天→背春天”的流程,将选文整合进“多彩的春天”单元主题。第一步,在口语交际后请学生自主阅读选读课文,说说在哪些语句中找到春天,交流反馈。第二步,多形式朗读,读出春天带来的消息,并在音乐伴奏下读出春的快乐。第三步,结合展示台,摘抄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语句。第四步,背背自己喜欢的语段,鼓励用到自己的“写一写”里。这样的设计始终把握主旋律“春天”,将选文作为“扶手”有机教学,学生再一次体验了“听说读写”的成长,再一次解读了春天的美丽。尤其是第一步反馈后整理的板书“我们换春装,蝴蝶齐飞翔,雏菊竞开放,枝头吐绿苞,小草来瘙痒„„”既厚实了单元主题,深化了学生对春天的体验,又让学生经历了阅读再创造的愉悦。
(3)选读课文之间整合的群文阅读。这种情况以第一、二学段为多。以二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为例。这册教材后的选读课文由《春的消息》《一次有趣的观察》《特别的作业》《看浪花》《精彩的马戏》和《画鸡蛋》六篇课文组成。这些课文可以与前面相应的单元进行组文教学,也可以各安排1课时进行重新组合,设计成一个群文阅读教学方案。
这些选读课文教学之后可以进行单元性检测:在课堂教学中检测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通过课堂训练、课后作业、课外阅读完成检测。通过课堂小练笔,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检测。单元教学后安排阅读、综合练习,检测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写话,检测书面表达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完成情况。
选读课文之间整合的群文阅读,从数量看,可以是三篇,也可以是三篇以上。从场地看,可以安排在课内辅导阅读,也可以安排在课外自主阅读。
(浙江外国语学院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