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

时间:2019-05-15 05:1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

第一篇: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

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

摘要:我国教育强调获取知识忽略应用知识,导致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十分淡薄,缺乏专利战略意识。高等院校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成果保护。大部分学生未进行过专利相关知识的培训,不了解专利申请流程,对专利申请望而止步,无法运用专利权保护自身利益。本文通过对高校专利意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专利;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99-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以高智慧、高科技为重要标志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引导世界潮流的时代。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型人才应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高校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备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通过开放创新型实验室、成立创新学生社团,开设创新研究实验班等方式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成果,但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十分淡薄,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1]。学校对学生的创新课题评价主要以发表文章,获得奖项等进行评价,较少以取得专利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缺乏专利战略意识。此外,大学生对专利理解错误,以为专利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只有大专家通过大发明才能够申请专利。大部分大学生没有专利申请经验,对专利申请流程不了解、对于专利侵权诉讼等问题毫无概念,无法应用专利权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高等学校肩负着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科技创新的重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传播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同时,要改革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高校专利意识现状

我国近2000所普通高校中,具有发明专利的仅为7%;1000多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中仅14%提出专利申请[2]。这说明高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忽略了培养学生专利战略意识。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及专利意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专利知识了解欠缺。大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仅少数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先申请专利再投入社会;(2)缺乏专利战略眼光。学生参加创新研究并非基于兴趣有长?h规划,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取得奖励、竞赛荣誉,在专利申请上倾注的时间精力有限。(3)缺少及时有效的引导。高校教师对专利知识熟悉比例不足10%,科研成果主要以发表文章进行评价,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学习专利相关知识产权内涵以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因而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专利申请方面缺乏有效的帮助。(4)缺乏经费支持及奖励政策。专利申请需要缴纳申请费、实质审查费、登记费及专利维持费等,经费问题也是学生对于专利申请态度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申请专利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支付较高费用,高校对专利申请学生的奖励不够,尤其是申请成功后的奖励不够有力,这也是大学生申请专利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二、高校解决专利问题对策

为提高大学生专利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校园内营造学习宣传专利权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了解专利的价值,构建高校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学生专利意识教学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应采取以下对策。

1.提高教师专利素养。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极少一部分教师具有专利申请经验,大部分教师对专利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在指导大学生进行专利申请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因此,首先应提高高校教师的专利素养,指导教师积极学习专利申请、利用、保护等相关知识,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创新又懂知识产权保护,熟知专利申请流程及相关知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学生专利意识的前提和基础[4]。高校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讲解专利申请相关知识,介绍申请的流程及途径,指导学生完成专利申请。高等院校层面应采取措施要求教师进行专利创新培训,专利案例的挖掘学习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护为一体的一整套的创新培养机制。高校应奖励在大学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表彰和奖励对创新成果进行专利申请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层面提高教师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收益,提高教师学习专利知识、指导学生申请专利的热情。

2.开展专利文献检索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专利文献是现代专利制度的产物。专利文献信息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并以新颖性、首创性和实用性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信息资源[5]。专利文献按内容分为专利文件和专利检索工具两大类。专利文件是依据专利制度在专利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专利检索工具指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文摘以及各种查阅专利的目录和索引[6]。大学生自身知识积累不足,对于相关领域知识了解有限,寻找创新研究的切入点较为困难,指导教师应从最初课题设计开始进行全程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检索文献、阅读相关领域最新文献,定期交流文献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及创新思路是否具有可行性分析。选题上选择教师自身研究领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文献学习后的体会及创新思路在指导教师大课题背景下进行选题,通过教师和学生反复讨论,文献查阅及文献学习分析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平台,最终确立创新研究的内容。高校图书馆也应开设相关专利文献检索教学,通过专利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3.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专利咨询机构。专利咨询包括专利文献咨询、申请、转让、侵权咨询、专利事务咨询、解决技术问题的咨询、新产品咨询等等,专利咨询是专利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仅少数高校成立了专利事务所,有专职人员为师生提供专利申请咨询服务,绝大多数高校尚未开展此项服务。为提高广大高校师生专利权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为他们节约时间以便投入到更为有价值的创新研究中,高校应增加相应部门为师生提供专利咨询服务[7]。此外,可通过开设专利知识讲座,聘请具有专利特长的教师讲授,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部门中对专利和知识产权有研究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对高校师生进行专题报告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利素养。

4.高校加大?ψ?利申请师生的奖励力度。学校可通过实行专项表彰,或在学生综合测评、先进评选、奖学金评选中体现对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此外,学校应拨专项基金,对于进行专利申请的大学生不但专利申请费、维护费进行全额资助,同时给予实弹的表彰及物质奖励。提高大学生申请专利的热情。

三、结语

知识产权的运用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都极其重要。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培养人才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推动大学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进程,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宋剑祥.专利文献检索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9,29(4).[2]刘慧刚.在校大学生专利申请主要障碍及对策[J].高校管理,2015,(12).[3]姜丽芙.大学生源缘何冷落专利文献[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4).[4]王中霞,刘春红,施燕斌.浅谈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116).[5]穆颖丽.论文献检索课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6,(8).[6]张伟.专利信息的价值挖潜[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7]王胜利,李琰峰.论大学生专利意识的提升策略[J].大家,2012,(10).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tent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Research

GUO Yan-jie*,YUAN Jie-li,TANG Li,LIU Yin-hui,LI Ming,LI Hua-jun,WEN Shu

(Department of Microecology,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44,China)

Abstract:In China,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ignore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which lea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students is very weak.Universities encourage student to do research but ignore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ve product.Most of the students did not have patent related knowledge training,misunderstand the patent and do not know patent application process.Therefore they cannot use patents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patent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patent consciousness were proposed.Key words:innovation;paten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培养廉洁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廉洁意识

廉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于“欲海无边,欲壑难填”的繁华,自律,适度。

廉洁,是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于“人生苦短,生命宝贵”的当下,自珍,负责。

廉洁,是一种谦虚的生活态度,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自我,自省,修身。

廉洁,是一种中庸的生活态度,于“物由心转,境由心生”的和谐,自修,坚持。

但如何才能有这样一种积极、感恩、谦虚、中庸的生活态度呢?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培养我们的廉洁意识?

我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正确的信仰,学徒的姿态,永远是一个人在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中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一个人以廉洁的生活方式为追求所应有的能力,更是我们努力奋斗,实现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的基础。

正确的信仰,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

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自然难有分明的立场,也就无法严格要 求自己,从而随大流,不思进取,更有甚者腐败无为,成为社会的负担,更别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环境下,我们大学生应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时刻用党员纯洁性要求来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保持健康的求学心态,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保持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带头遵纪守法。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雷锋、焦裕禄、陈超英、翟树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先进代表人物,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坚定,因此激发出为人民群众服务终身的奉献精神。可是,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党员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忘记了先进性的要求;有的在一时的挫折面前悲观失望,意志消沉,信念动摇;有的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放弃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违背党的纪律,滑进了腐化随落、违法犯罪的深渊。我们需以之为鉴,面对权力,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面对诱惑,要头脑清醒,清心自守。

其次,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对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有时会被急功近利的意识所驱使,干的事不踏实,搞形式主义,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正因为可以 理解我们更应该在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我。大学生必须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辩证看待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团结同学,密切联系同学、老师,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难所急所盼,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大学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通过带头作遵纪守法的表率,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但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自生的,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升华思想境界,才能不断开阔眼界、思路、胸襟,才能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才能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育高超的领导艺术,塑造闪光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时刻以学徒的姿态,谦逊求学、低调处事、高调做人,自珍、自律、自省、自修。

首先,要茁壮心灵。而培养健康情趣,培育茁壮心灵,最有效的方法是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读书明理,以读书益智,以读书修德;最有效的途径是爱好高雅,积极参加健康文体活动,锻炼身心,陶冶情操;最关键的问题是择善交友,培育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气场。所以大学期间,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要懂得利用各种资源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技能,团结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更要懂得感恩,珍惜时间、珍惜机遇、珍惜幸福。其次,要慎独慎微。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正当合理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强自身修养,欲望就会无限膨胀,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所以一个人首先要修德,要崇尚社会公德、讲究职业道德、遵循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二要常思贪欲之害。三要常怀律己之心。律己需慎独慎微。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慎微则要求我们防微杜渐,注意工作和生活中小节,从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谨防积小恶成大恶,谨防因小失大。

再者,要三省吾身。古人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大学生更要经常反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省对学习是否有热情。学习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手段。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讲话就有底气,思想就有灵气、行动就有朝气、工作就有锐气。也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及时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不被时代淘汰。二省对生活是否有激情。激情是干好事业的基础。缺乏激情的人,正如“和尚敲钟,得过且过”,工作没有创新,事业必定无成。三省对他人是否有真情。“与人相交,贵在真心。”只有真诚带人,才能与他人感通,思他人所思,急他人所急,才会关爱互助,和谐相处。

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省”,便是学习热情。学习不仅与个人身心发展,事业前途息息相关,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密切相连。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政党达到所希望的境界的第一步和坚固基础。清代学者黄宗羲把学习与治国联系起来,精辟地 揭明了其关系:“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圣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大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有着更多更高的期待。

要走好“中国道路”,我们必须牢记党的辉煌历史,在经验教训中与时俱进。一是要扎实学习,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将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结合起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二是要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及时总结党的建设新鲜经验,深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深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体系。三是要与时俱进地提高业务工作能力。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冲击,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不断用新的理论、新的业务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和时代的需要,才能为群众和百姓所需要,才能在业务上开创业绩,才能经受改革开放考验和市场经济考验,成功应对能力不足的危险。最后,要始终保有危机意识。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如果在今天,在中国已经进入关键的发展转型阶段,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果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还存在消极腐败,那么就会在发展的洪流中败下阵来。所以,作为党员后备军的大学生必须保有危机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僵化、不糊涂,才能意志坚定,方向明 确。

最后,要淡定豁达。我们讲修身养性,要修身,先修心。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生活幸福的源泉,身体健康的保障。一要有平常的心态。平常心是种很坦然、很优雅、很朴实的心态。有平常心,就能创佳绩而不炫耀,有本事而不张扬;有平常心,就能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有平常心,就能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二要有快乐的心态。快乐是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一个人有了快乐的心态,便能够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求乐。同时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可以感染的。我们要去努力营造一种快乐,乐观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从而推动学业、事业,生活和谐进展。三要有豁达的心态。豁达,就是想得通、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通、看得透,这是觉悟。拿得起、放得下,这是境界。毛主席说过:“放下包袱,才能开动机器。”这就是一种豁达。豁达的男人、女人走到一起,组建家庭,这个家庭就和美;豁达的一群人走到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就和睦;豁达的领导干部组成一个班子,班子就和谐。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豁达的心态,这样才活得轻松,活得愉快、活得大度,活得幸福。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们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是谁,而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大学生,应是一支利箭,一旦毕业,便能快准狠的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这是一种朝气、一种激情、也是一种态度。

我们希望每天都能生活得踏踏实实、坦坦荡荡、健健康康。而真正 想要拥有这种踏踏实实、坦坦荡荡、健健康康的幸福指数,最根本的是“廉洁”二字。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有意识培养廉洁的生活态度,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人修养做起,从小事开始、从小节着眼防微杜渐,看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口,真正筑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所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第三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浅谈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论文关键词:感恩 道德价值 大学

论文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 “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

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

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阉割,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再次,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包含了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方面。作为美德的感恩就伦理关系而言,包含了人与

人、人与社会(组织)和人与自然三重维度。处在这三重关系中的恩惠有大有小,他人物质利益或精神的帮助是原始阶段,是小恩;社会的帮助,自然的给予,是大恩。小恩小惠容易识别,大恩大德反而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识“小恩”报“小恩”,更要认识到社会和自然的大恩,只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大恩大德”,才能识大局,明大义,对自然、社会、生命万物常怀感激之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才能使感恩教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作为道德境界要求的感恩包含了报恩和施恩两个层次。报恩是对他人的帮助给予回报,体现了受惠者的基本道义责任感。《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感恩的底线伦理。大学生懂得报恩的同时,还要善于报恩,即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要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谢意。这种谢意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行动,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也可以是无声的祝福,但求对方能体会到你的感恩之心。“接受恩惠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毫不吝啬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一个人接受馈赠的时候都毫无反应,谁还能指望接受之后心存感恩?”其二是提倡大学生追求施恩道德。

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只懂得识恩和报恩是不够的,还应提倡和鼓励他们积极施恩。施恩是主动地付出,相对于报恩是一种更高境界的道德行为。报恩是基于他人恩惠行为的道德回应,回报的是原施恩人,是对道义责任的承担,本质上是“自爱”,体现的是较低层次的道德价值。施恩是境界提升后的报恩,他回报的不是特定的施恩人,而是爱心,是一种开放式的报恩,本质上是“爱人”。所以,施恩应不求图报,它体现着个体的道德修养境界。“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1就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同时还应该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

第四篇: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

摘要: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求万世流芳,千古留名。但每个大学生应该建立自己的事业,要想 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大学生,该具备什么样的资本,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看家本领?去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有公关意识,能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物打交道,在大学期间,要注意自己能力,形象,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公关,资本培养

大学生最终是走向社会的,是以社会为目标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的改革,使得公关人才成为社会的紧俏产品。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有了更多了解感应社会机会,同时,也是校园学生社会化特征的一个表现。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大学生的竞 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怎样才能在众多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不仅要有硬实力,而且还有很强的软实力,我们应该注意我们哪些方面的软实力呢!我们应该往以下几个目标去努力。

一形象美

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反映在对自身的要求上, 那就是要建立美的形象, 形象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 它还表明自身的内涵。大学生美的形象, 就是指表明大学生全部内涵的整体形象。青春朝气

青春朝气是精力充沛 青年的特点, 也是大学生的特点。青春朝气在形体、姿态和表情上最为明显。具有完美的形体,能够彰显大学生个性十足的阳刚之美,能给大学生十足的自信,塑造一个匀称,优美的形体,体育锻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不仅每天要精神饱满,而且还要积极乐观,要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平常要注意外形,姿势自然优美,动作舒展大方,协调连贯,刚劲有力。走路姿势,挺胸收腹,身体挺拔,双肩平衡,2修养风度

大学生要有修 养,要有内涵,千万别被人在背说后,那个人看上去很有气质,但一张嘴脏话连篇,记住,大学生一定不要骂人,那样会毁了你所有的形象,气质由心生,保持自己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一个人的风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合格的大学生要诚恳的待人的态度,要有受欢迎的性格特征,幽默文雅的谈吐,言谈风雅而不随便,因此我们要掌握

一些公关语言。还要有 仪表洒脱的礼节这种魅力不仅表现在长相衣做,更在于气质,素质,礼仪的体现,二口才好

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交中表现的从容不迫,洒脱大度,但是在显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自己感到不自在,别人也不自在,结果气氛凝滞,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怎样练就一个好口才

1,多练,一定要多练,绝对不能放过任何可以发表言论和言谈的机会,尤其是在公众面前单独的讲话,就算你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的,而且,你又少不了什么,他们又不能拿你怎样啊练口才最需要的是勇气

2,其次是细心,多思考多观察了每次别人演讲说话的时候你一定要多留心要注意他们的 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注意他们是怎样配合的3,最后,就是演讲完以后要要回忆一下这次有什么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需要下次借鉴和改进的三技能强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这种能力包括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作为一个大学生,怎样才能锻炼好自己的技能呢?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做好的就是自己的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习, 全面提升自己的的理论功底与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并取得成功夯实基础。同时这也是职业技能的基础。2 为了提高专业能力大学生还应适当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 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格决定着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败,如果将来进入企业,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企业就不会把具有挑战的工作放手交给你去做,你就不会再从众多大学生脱颖而出,你成功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你就会沦落成一个平常的人。

为了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要站起来能讲,而不是胡

乱的去讲,讲的话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科学性,理论性。能上升的一定的境界,使你的讲话能够像音乐一样,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坐下来能写,我们在学习的期间,要注意我们写作功底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写个工作报告、总结之类的书面文章,能够信手拈来,而不是临时抱佛脚,需要的时候再去看,去学习,但写作的时侯,也一定要注意文采,作为一个大学生,虽然我的文章不能和班固和司马迁向媲美,但文章写得也要写得流畅,而不是词不达意,让人不忍心读下去的感觉。最后我们动手也要能做,面对一件事情,我们要能把它完完整整的做好,每当上级有重要的事情,要让上级第一个想的就是你,不管怎么,我们要做一个站起来能讲—口才,坐下来能写—文采,出去能做—技能。只有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我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情商的高低反映了个人的社会适应性,是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更有效的东西。为什么有的人在学校是个尖子生,进入社会却“泯然众生”呢?为什么面对困难,有的人轻松愉快,若无事实,有的人却情绪沮丧,萎靡沉沦,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情商因素占很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期间,怎么去培养我们的情商呢?1 客服过度的虚荣

虚荣心事实上就是扭曲了自尊心,大学生这种打肿脸充胖子,内心却很空虚。其实全都是欺骗自己,到最后还是足蓝打水一场空,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克服自己的虚荣心,调整心理需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要有自知之明。凡事要多思量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谁都知道,可是冲动起来什么都忘了。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品意气用事,要冷静的想一想冲动所带来的后果,这样才能不会做后悔的事。以后走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冷静的去面对一切事情。不要优柔寡断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总在由于,世界就是喜欢快速行动的人,因此不要拖延,不要犹豫,只要有机会,就要立即行动,行动是你的必要任务,也是你的全部。优柔寡断的人不只是在你反复之间丧失里成功的机会,他给人最大的负担是精神的压力,少一分的犹豫,就多一分的成功,所以大学生在学生期间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软实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将来纷繁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五篇: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21世纪和平的钟声越敲越响,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当前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将来局部战争仍会发生。因此,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建立强大的国防是各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但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的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要加强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安全意识,这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一、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堪忧我国内部的台湾,西藏,东突,东海,中印边界,南沙问题等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安全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在过去的三十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追求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国防现代化是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加强全体人民特别是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的国防教育就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必须要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形势。

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但是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再加上我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掉以轻心。

三、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国防安全的法律法规。

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神圣的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公民的光荣义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教育基本规律的要求。在教育的诸多规律中,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

四、还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就是要把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只有理性的爱国主义,才能铸造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引导,要把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

五、必须做好“军民共建” 工作,密切大学生和人民军队的联系。

作为高等学校来讲,要主动加强学校与军队的联系一方面利用高校知识、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主动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部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与部队的交往中了解国防知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学到部队优良传统,培养国防观念。特别是军训能够使大学生在思想、作风、纪律、道德、学风、自我管理、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六、必须把国防安全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结合起来。

离开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大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光荣就无从谈起。由于全球化的趋势的日趋明显,国家在和平年代的较量已经由军备竞赛变成了经济竞赛。只有接受了较好的国防素质教育,才可能感受到经济机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才可能意识到在同等条件下购买国货对于国家经济的意义、才能理解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较量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作为高技术人才队伍主体和后备的大学生,仅仅是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要在学习知识之余,加强国防意识和素质的积累,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目前来说虽处于和平时期,但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国还面临着很多的内忧外患。把提高以大学生为重点的全民国防意识的培养抓好抓实,这也是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一项长期工作,对于建设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保证我国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维护长期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下载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

    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精神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 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是着重于一种创新活动的行为过程,主......

    演讲: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043111班的许自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价值及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指作......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摘要:公关意识是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必要前提,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备基本素质的核心,它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核心。大学生的公关意识......

    大学生与国防意识

    大学生与国防意识 论文摘要:国防意识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和重要懂的成部分。高校开展国防意识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

    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摘要: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

    浅谈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今天,人们正昂首走向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涌动。与之相伴随的则是悄然兴起的各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历史和现实告诫我......

    大学生职业意识与培养课后感想(共5篇)

    课后感想 本学期我选了苏老师的《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与训练指导》选修课,真是十分庆幸。如今已接近尾声,一学期学下来,感受颇深。起初,我只是为了修满一分才选的这个课程,没有报......

    《大学生专利设计与实践(A卷)》

    《大学生专利设计与实践》试题 (A)卷 姓名:胡传兴学号:2009301360019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课程学号: 50请根据课堂讲解的 40 个创新原理(创新 40 法),选取其中 20 个原理,从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