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05: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

第一篇: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

【教师讲堂】

此文获省蓝天杯论文一等奖 并刊登于《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10期《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

关于教学材料的点滴思考

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孙厚荣

扬中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林桥

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有结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材料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科学材料 有结构 数字化 均衡

新课程标准指出,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兰·本达教授所著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里,对材料有这样的一段论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通俗地说,结构性材料,指的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组合的典型教学材料。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学材料的选取,呈现和使用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相应的策略,笔者想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作一简要的阐述。

问题之一:生活材料随处见 结构材料终难寻

案例:

《预测》一课曾经是这样编排的,把玻璃球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水的位置上升了。目的在于放两个,球沉降,水的位置上升。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孩子能作出放四个、六个等的准确预测,水的位置会上升,上升的高度呈一定比例的增加。玻璃球放入量筒?个人观点,一不小心,量筒会被撞击受损。怎么办?换材料。换量筒为透明塑料杯,贴上纸条,可以让孩子做水的位置记号。玻璃球换成其他一样大小的跳跳球。拿出跳跳球,放入盐,两塑料小匙,可,水的位置上升不明显。再放两小匙,升了一点点。由此看出,有些事情,难以准确预测。再次放入跳跳球,会怎样呢?你能预测吗?根据小球放入水中会沉降的事实来预测,那就会出错了!这里的跳跳球、透明塑料杯、一定量的食盐,就属于典型的材料,而跳跳球则属于典型中的“典型”了。思考:

生活中的材料随处可见,但真正能拿来就用的真的很少。而我们科学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结构性的材料,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指向性的材料,思维活动的彰显需要有层次性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注重积累,从生活原形中,从仪器设备中,选取提炼一些真正对教学有用的材料。关注材料的时候,要选择本质和非本质的正反两方面的材料,选择一些剔除无关属性的材料,选材时“宁少勿滥”,这样,经典也许在不经意间会时常闪现!像跳跳球这样经典材料,就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历了“玻璃球----土豆------橘子-----塑料小球”的思考,反复地揣摩,选取出来的教学材料。

类似的还有,在《一杯水的观察》教学时,教师准备材料时可选“干净的水、镇江陈醋、一杯牛奶”,通过对比,“水是白色的”这一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就会很快突破了。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茎的共同特征时,就最好不要选择松、柏等枝叶繁茂、叶形复杂的植物的枝条,像竹、柳树、莲藕等就是非常好的探究材料。

《神奇的水》一课,认识水的表面张力。从“一块钱硬币----一角钱硬币------大气压力实验杯的底座”的选择,我们在筛选中发现,在实践中提升,一块钱硬币,面积大了点,水滴多会导致延长课堂实验的时间,放于桌面,学生观察它的侧面很不方便,于是有了下面的文章。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实验探究,可行!

问题之二:教学设想有创见 材料浪费不可取 案例:

“城市孩子很富有,乡村老师却贫穷。”这话听起来有点怪味,但这却真的是事实,这是小学科学教学材料中折射的一幕。

2000年,与同仁去宿迁实验小学参加了省级科学教材培训。《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大概花费了材料费200元人民币。也难怪,十二个小组,用的是蜂蜜、豆油、酒精,每组都是200ml、500ml的量筒装液体。往水中依次加蜂蜜、加染色的酒精、加豆油,轻轻振荡,静置,出现什么情况?改变顺序,加染色的酒精、加豆油、加蜂蜜,又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改变顺序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促进孩子去发现液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孩子们玩得够爽的了,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实验完毕,每个小组把残液倾倒于指定的废液筒里面。

可我们乡村小学,课堂上怎么可能那么多的液体呢?听课之余,我在思考,200元一节的科学课,如此昂贵,值得吗?看到那些孩子,只有羡慕的份!因为,我只能用少量的液体,借助很小的量筒,六人一组或八人一组,教学目标其实也一样能达成。

“土豆的浮沉实验”,要整块的吗?看到全国的科学观摩课堂中 有这样的一节课。个人认为是浪费。用小刀切成小方块,用小的烧杯100ml,少量的食盐。其实是这样的,有那么一次,我忘记让孩子带土豆,有学生说,老师,你那不是有一个土豆吗?用刀切开,应该可以够我们实验了。是啊,孩子都能想到,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达到效果,就行!思考:

发掘教材内涵是教师研读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是教师把握教材精髓的提炼。用廉价的实验材料进行并不简单的科学实验,需要教师的智慧,更需要孩子们的热忱,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宰!

例如,《冷热空气》一课,我们的孩子想到了用大一点的方便袋作为实验材料,用四只铁架台的柱子做支架,同样可以探究热气袋上升的秘密。

《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对废旧材料加工改进,做成了“风的形成”学具,对于学生体会风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问题之三:数据获取难把握 硬件材料是缺憾 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好多观察实验都需要数据资料,都需要都跟踪观察。例如,研究小车的运动,在车重、路面等条件不变,仅仅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下,谁快?谁慢?如果做成定性的实验,我们可以用两辆小车,同时进行。如果做成定量实验,获取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的多少,从这来分析,学生用秒表进行时间数据的记录,就很难把握。因为,这里不仅仅是相互配合的问题,更是手感与听觉的配合,脑与手的配合,眼睛与手的配合等等。教室的实验桌面只有那么长,所以,我们不可能借助延长小车运动的距离来获取更准确一些的数据。这就是配合,协调问题。但是,更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测速仪!科学,便捷!从数据中能发现规律!

但是,科学材料中,没有发现这样的设备。最后导致学生的实验数据不明显。因为按秒表有误差,人的协调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思考:

“数字化的科学与生活化、大众化的碰撞”。省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老师,早两年就提出了他的数字化科学的设想。

但是,农村小学科学课堂中,哪里来的数字化设备呢?更别说数字化科学实验室了。正如,测量液体的温度,我们仍然在延续前人的方法,借助玻璃温度计,数格子,看温度,甚至还要估计一下小数点后面的一位数字。看到非典期间的红外体温计,我也想过,能否给学校也配备数字温度计,这样学生获取的数据更准确,更科学,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就可以从定性分析变化为定量分析,那样会更具备说服力!

我们需要一些可以采集到的数据,透过可见的数字,通过记录、比较、计算、分析,这样才是真实的探究,才能从重视知识传授的验证性实验向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实验转变。

在没有现代化的辅助设备的时候,我们只有在实验细节上做文章了,来弥补教学材料的缺憾!

问题之四:材料超市看花眼 呈现方式有偏差

案例:

例如,指导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时,选择的材料就应该注意成分单纯,溶解或不溶解的现象要明显,如食盐、糖、砂等在水中的现象比较明显,目标指向性强。像麦片、洗衣粉、面粉等材料则宜用在巩固认识溶解的概念上。

再如,研究小车的快慢,我们在学生讨论制定方案后,再发给孩子秒表。测量水的温度,懂得怎么操作后,再发给他们温度计。思考:

科学课中如何调控孩子的思维由浅层次、无序性向深层次、概念性方面发展。科学材料的准备、选择与控制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精心选择且巧妙搭配,合理隐藏而有序出示。”

关注材料发放的次序和时间 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还能调控课堂的教学,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建立“溶解”概念时,只能发给食盐、糖、砂三种材料。辨别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水中也能溶解的时候,我们再发给学生洗衣粉之类的材料。

关注材料的收取 兰本达教授说过: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时,我不会把材料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他们永远会对一条蛇或一块磁铁感兴趣),而当全班儿童专心于探究活动时,我也不会去试图对全班进行某种解说。此时的讲解会扰乱他们内在的思维而迫使他们去接收和处理来自教师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当进行研讨或解说时,最好让孩子们远离材料的原因。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我们或者把孩子们围成一圈,离开课桌,或者把材料放在一边,不让孩子们看见。

“探究时不研讨,研讨时不探究”。适当的时候,把材料进行有效的隐藏,哪怕是用一张白纸盖住材料筐,也是好的。不要因材料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问题之五:历史遗留问题多 拨开云雾艳阳见 事实:

1、教育投入的不足 软件硬件上不了台阶 硬件设施严重配备不足,虽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配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但好多与现行的教科书不吻合,材料陈旧,质量偏差,难以充当拿来就用的角色。(科学教师兼职的还很多很多,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研究教材,寻找材料,更多的是希望有拿来能用的东西。)教育软件的更新节奏距离实际还有距离。师资力量欠缺。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2、思想观念在作梗 学科歧视仍发生 学科歧视仍然存在于家长、老师和社会之间。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对象。思考:

小学科学真的没有希望了吗?不!

2010年6月1日胡锦涛来中国科技馆参加了“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说明了总书记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制定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我们要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教育的均衡。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的均衡,重点在西部,在农村!

我们的身边也在发生着变化。

软件上 教师理念在不断更新。教材培训,现在正逐步展开。省级一级培训,市县二级培训。教师的城乡流动,给农村师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硬件上

教学材料的更新。用财政拨款的方式解决理化生实验室配备器材。同时,还加快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的建设。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每一个角落。

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改变自己!在小学科学材料科学的问题上,我相信,只要我们还在努力,只要我们还在坚持,泥泞的山路将会变成一条康庄大道!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主编

3、《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张红霞主编

4、《数字化科学》

卢新祁

第二篇:例谈教学素材的选取

例谈教学素材的选取

作者:刘倩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年7期

字号:大 中 小

显示汉语拼音

教学素材,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学情所组织的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往往包括视频、音乐、图片和软件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操作技能的熟悉、对情感的体验,都是围绕教学素材展开的。因此,教学素材的选取往往非常关键,好的教学素材必将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也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2009年浙江省慈溪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比中,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八年级第二课《牛刀小试——初识Photoshop》。这堂课要掌握三个操作技能:改变图像大小、纠正歪斜图像和纠正扭曲图像。参加评比的林波老师设计了两个任务,使知识点完美地体现在对教学素材的操作中。

任务一:在Photoshop软件中打开D盘“图片素材”文件夹下的“蝶恋花.jpg”图片(如图1),并思考如何将歪斜的“蝶恋花”图片扶正。(度量工具的使用。)

任务二:打开D盘“图片素材”文件夹下的任意一张蝴蝶图片(如图2),使用“编辑”菜单下的“扭曲”和“缩放”命令调整蝴蝶的大小和形状,并将其拖放到“蝶恋花”图片中,产生蝴蝶翩翩绕花舞的意境(如图3)。(改变图像大小及扭曲工具的使用。)

这两个操作任务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林老师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不露痕迹地把三个具体的操作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作品中,使学生在完成操作之后能够欣赏到一幅美丽的图片,不仅对整节课的知识、技能有了较为完整的掌握,也体验到了课堂中的美,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由此回望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对素材的选取并不重视,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或认识误区,最终造成教学效果与课堂预设背道而驰。笔者认为,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具有合理性

我们所选用的教学素材应该服务于课堂学习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配合应自然、贴切,能明确指向相应的知识,杜绝牵强附会或模棱两可的教学素材。

还以这节课为例,在讲解改变图像大小的操作时,教师往往会随便选择一张图片进行演示,比如用教材上给出的素材——蒙娜丽莎的微笑。但事实上,无论对它进行放大还是缩小操作,都没有太大现实意义,因为没有谁规定它一定要有多大尺寸,而且这幅画不管是在放大还是缩小后,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用其作为教学素材,会造成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很难判断什么时候应该使用这些技能。

林老师的设计则很巧妙。她并不直接要求学生将蝴蝶图片缩小,而只要求学生将蝴蝶图片拖动到蝶恋花图片中。由于两张图片的大小是相同的,直接将蝴蝶图片拖动到蝶恋花图片上,会导致蝴蝶遮住整个花丛,因此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对蝴蝶图片的大小进行处理,从而学会了根据需要来决定图片的大小,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指令决定图片的大小。这样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具有整体性、相关性

我们所选用的教学素材要能够自然、贴切地把各个操作整合在一起,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这样,学生就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把学习技术作为终极目标。

有的教师对每个知识点、每个操作技能的讲解都各使用一个素材,且教学素材之间毫无联系,导致学生下课后一关计算机,头脑里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具体的操作技能。

由于这些技术还是在教师的授意下完成学习的,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等到学生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只能举手无措。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容易教授有关软件和工具的具体操作,却常常忽略了引导学生去理解相关的思想与方法;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应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上更有欠缺,造成学生只会针对“题目”完成相关操作,而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道运用哪个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合理地选用教学素材,实现知识点的整合。

三、教学素材的选取要有现实性、针对性

教学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因人选材、因地选材、因时选材,为学生“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以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教学素材中获取知识。而现实中我们不少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事先没有经过精心的准备,上课时只是信手拈来,随意性很大。比如在一次青年教师展示课上,教师在讲到“PPT中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时,随意地从电脑上找了一张图片,再随意地插入了一个艺术字。结果,学生做出来的作品也是“照葫芦画瓢”,完全没有内涵和美感。教师在教学演示时不重视教学素材的作用,只注重技术的罗列,正是我们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会考,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根源。我们的教学过度强调知识点,习惯于把实践转换为理论题、把操作转换为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淡化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特点,弱化了知识的运用。如很多信息技术考题就要求学生写出操作步骤、快捷键或“某个命令在某个菜单下”,但实际上,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记得再牢固,又有什么用呢?

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避免生硬、做作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为了练习相关的操作技能,故意破坏图片素材,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正。笔者认为,这种“人为破坏”的教学素材没有现实意义,不利于学生探究技术的运用。

比如,由于平时很少见到被扭曲的图片,不少教师先故意把图片扭曲,再让学生将其还原。林老师则逆向思维,让学生把原本呆板的蝴蝶标本“扭曲”成翩翩起舞、姿态各异的蝴蝶。同样是运用“扭曲”工具,二者的功力高低立现。在林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学会了用工具、用技术去创造美,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技术而学习。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信息技术教学不应局限于对各类应用软件的培训,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科学原理和思想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挖掘教学素材中蕴涵的静态认知技能,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培军.教学素材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2).[2]于清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B/OL].http://ymsy.qzedu.com.

第三篇:中考作文 素材选取

(二)吹尽黄沙始得金——精选素材之技巧

技巧点拨

拿到一道作文题,主题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选材。作文选材的范围很广,正因为此,有些考生反而失去了方向,要么抓耳挠腮,一时不知从何人手;要么选材流于空洞,缺少真情实感。那么,究竟如何选材才能获得高分呢?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选真实的素材。

“感人心者在乎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也就是说,作文要立足于现实,从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事写起,写出切身的体验,说出内心的感悟与震撼,如此,内容才会具体,感情才会真挚,从而感染人。

片段一:

从柜角和墙脚的夹缝中看到两只小爪子,接着,是一对可怜巴巴的眼睛。这是一只小老鼠,它悄悄地出来,小心地嗅着什么。

“姐。它准是饿极了!”

弟弟的话使我心里一动,我竞可怜起这只老鼠来了——饿的滋味毕竟不好受呀!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吃多少?我干嘛非要打死它呢?想到这,我放下火钳子,从弟弟手里拿过丰块饼干,轻轻地放在老鼠刚才露头的地方,走开了。一会儿,只见老鼠咬起饼干慌慌张张地离去„„

过了些天,我拉开抽屉时,惊呆了:抽屉里一片狼藉,崭新的作业本被啃去一角,旁边还有不少老鼠屎。

唉,老鼠,毕竟是老鼠啊!

(选自《灭鼠记》)

点拨: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来写老鼠的可怜与可恶,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赞赏小作者心地善良的同时,也为老鼠的劣习不改而痛恨。

二、选小巧的素材。

据说,宋朝有个姓马的画家,他画山,画水,画庙宇„„总是画其中一部分,从不画全景。然而他的画,山水灵动,人物鲜活,人们干脆叫他“马一角”。马一角的聪明之处在于选材以小见大。其实,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凡文学大家都善于从小口切入,以看似平凡的琐事来反映重大题材,达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片段二:

我从爸爸手里接过针,犹豫起来:怎么挑才好呢?用劲大了,怕妈妈叫疼;用劲小了吧,又怕刺儿挑不出。要是不赶快把刺儿挑出来,妈妈的手指就会发炎脓,那样她会更痛苦。于是,我让爸爸紧紧捏住妈妈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我小心翼翼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总算被我给挑了出来,最后我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

(选自《第一次给妈妈挑刺》)

点拨:亲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小作者就是选取给妈妈挑刺这样细小的琐事来写,通过“我”的心理、动作刻画,彰显了对妈妈的爱。事件虽然细小,但表达的亲情主题却是深刻的。

三、选有趣的素材。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就是每天刻板地工作与学习,许多时候,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于生活中,乐此不疲,老师诙谐的批评,同学善意的嘲讽,朋友无理的取闹„„„诸如此类的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假如我们把这些闲情趣事用生花妙笔记录下来,必会感动每一个生活在平中的人。

片段三:

一日,老政正在讲课,本班男生“老大难”却云游中,嘴角甜笑蔓延,还有口水溢出,真可谓睡得酣畅漓。老政笑眯眯地走下讲台,轻敲“老大难”的脑:“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口气温柔俨然“大”里的唐僧。同学们都已经忍笑憋到内伤,但显然“老大难”未曾感受到老政的温柔,依然酣然梦中,面泰然。只见老政抬起手掌,用尽全力拍了下去,这下去非死即伤,我们都替“老大难”担忧。没想到掌竟然落到了桌子上,声如雷震。“老大难”猛然醒,霍然起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下雨了?这雷声这么大„„”

众人捧腹大笑。

(选自《老政》)

点拨:作者定格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瞬间:“老大难”在课堂上云游梦中,老政最终用“降龙掌”拍打桌面,惊醒“老大难”,从而才有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到此,不得不佩服老政的幽默风趣,文章也因此而生动。

四、选能触发感情的素材。

人是充满感情的动物,并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所以作文要想动人,就要选择那些能触发人感情的素材来写。它可以是一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一个爱意浓浓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一株不屈的小草,一棵摇曳多姿的风景树,一场突如其来的冬雪等,它们有时与人的心境相契合,于是便进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片段四:

每一朵玉兰花绝美得像下凡的仙子,身着一袭洁白的素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她们气质高雅,超凡脱俗,还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如果你深深地吸口气,你会感到那股幽香从鼻腔慢慢地渗入到你全身的血液。每个花瓣静静绽放着,无论开得多么浓郁,散发出来的花香也是清清淡淡的,淡到极致却又沁人心脾,令人闻之欲醉。不管你用多么美丽的词句来形容她,非但不嫌过分,甚至总觉不足。因为她是把一冬的积蓄都化作了美,来装点春日的。

(选自《我爱玉兰花》)

点拨:作者笔下的玉兰花之所以绝美得脱俗,是因为它“洁白的素衣”,它“淡淡的香气”,它的端庄素雅,这些正是作者自我的写照。以玉兰花来言志,是文段的高超之处。

五、选历史经典素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风流人物、志士仁人,更不乏英雄事迹、动人“史诗”。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记》;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岳飞精忠报国,赢得世人景仰;文天祥威武不屈,丹心一颗照千秋;谭嗣同舍身求法,用鲜血为后继者铺就道路„„

这些人和事是生动的教科书,或点燃信心,鼓舞斗志;或激起共鸣,催人泪下;或发人深思,启人智慧。作文时,准确扣住题目要求,生动演绎其中一个或几个精彩故事,以事寓情理,定能让你的作文熠熠生辉。

片段五:

当吴王夫差的人马攻入越都,当五湖大战以越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会稽山上的五千残兵败将令勾践掩面长叹。拔剑自刎欲以死谢罪。但大夫文种苦苦的哀求、贤将范蠡坚定的眼神、五千将士不屈的斗志让他明白:不能轻言放弃。他登高远望国土,那是他祖先的土地、子民的家园啊!回首,他毅然脱下龙袍不顾一国之君的尊严,主动向吴国求和。当他那高贵的双膝跪在冰冷的地上,当夫差的双脚踏在他坚硬的背上,当吴国的士卒把他当奴仆一样地使唤,他心中有恨,眼中有痛,但脸上却挂着笑。

(选自《选择》)

点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向来为大家所熟悉。以上片段就是撷取了其中的一个瞬间,作精彩演绎——越国与吴国交战兵败,在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面前,勾践选择了后者——把我们又带到了那个兵荒马乱、诸侯争霸的年代,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选时事新闻素材。

文章和诗歌要反映时事,为现实生活而作。的确如此,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因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而永垂不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学会从时事新闻中开掘写作素材:我国南方遭受雪灾,汶川遭受地震,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神七”飞天梦想实现,三鹿劣质奶粉事件,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些时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对时事的看法,这样的文章才有看点。

片段六:

就这样袭来,没有任何征兆,灾难就这样笔挺挺地躺在我们面前。瞬间,天堂与人间,白天与黑夜分界模糊不清。那张张惊慌的面孔,那饱含辛酸的泪水.那双双无辜的眼睛,把人们的心拽得生疼,不可名状的痛已深深地植根于汶川这片土地上,更永远地烙在四川人民善良的心田里。废墟、尸体、泪水„„不

知道这痛苦有多深。

温家宝总理来了„„

救援人员来了„„

无数志愿者来了„„

文化艺术界人士来了„„

就这样默默地伸出你的手,把更多的阳光给予那些受难的人们。

我们昂起头,不哭!

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灾难定会过去。抬头望天,依然是湛蓝湛蓝的。

(选自《昂起头颅,我们不哭》)

点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生动地刻画了温总理、救援人员、志愿者、文化艺术界人士等支援灾区的感人镜头,富有时代气息。

典例精析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一曲《母亲》让多少人热泪盈眶,感怀不已。在你的心目中,母亲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病文展示】

我家的“总管”

一个家庭,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亲朋故友、迎来送往、一家老小,大事小事,千头万绪,琐琐碎碎,总得有一个人来打理,这个人就是家里的“总管”。

我家的“总管”是我妈。事无巨细,她无一不管。

每逢新学期开学前几天,妈妈每晚都管着我,只肯让我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叫我回房睡觉。妈妈说她想让我提早进入学习状态。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爸妈想独享“电视之乐”。想着想着,我进入朦胧状态中,依稀听见爸爸的鼾声,而妈妈却在独“管”电视。

每天晚上,妈妈反复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真行,看一会儿电视都管。”我心想。

“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呀。”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一会儿吧。”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会儿。”真好,我的好爸爸,我心里暗喜。

“唉,我亲爱的妈妈,这下总不要再管了吧!”我的嗓门大了起来。

“嗯——不行。这样吧,明天星期六,放假看电视.好不好?”

“明天?”我又向爸爸投去求援的目光,爸爸也很无奈。

我家的“总管”,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前天一同学过生日,我准备买件礼物送去。但“总管”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让我亲手做一张精致的生日贺卡送给同学。

我家的“总管”忙得很,一日三餐,营养搭配;一年四季,衣服加减;日复一日,卫生清洁„„哪一方面都有“总管”操不完的心,哪一天都有“总管”管不完的事。

在“总管”的教育下,我走出失意的低谷,重新找回自我;在“总管”的严厉批评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让我傲然崛起„„

病情诊断

这篇习作以“我家的‘总管”’为题,从妈妈“事无巨细,无一不管”的角度切入,比较有新意。但是全文读下来,总觉得“总管”的个性特点不够突出,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

一是选材不够精准,不能多角度凸显“总管”的个性特点。文章用较多的笔墨写了“总管”不许“我”看电视这一材料,并以“开学前几天每天只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和“开学后只许我星期六晚上看电视”这两件事为例,来表现“总管”对“我”学习的关心,笔墨过多。为能全面反映“总管”的个性特点,建议删去其中一件事,再从其他角度精选一事来写,例如对家里其他人生活上的“管”,从而突出“总管”关心照顾家人的性格特点。

二是开篇比较哕唆,点题迟缓无力。建议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甚至可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中心人物,并概括揭示其个性特征。

三是结尾稍显拖沓,缺少点晴之笔。文末两段罗列了一些事,虽切题,却给人冗赘之感,有蛇足之嫌。修改结尾,以写好点睛之笔为主,尽量做到言虽少而意无穷。

【成功升格】

我家的“总管”

谁说只有宫廷里才有总管,我家也有一位“总管”。这“总管”就是我妈。(开篇留有悬念)

我家的“总管”那真是名副其实,可谓事无巨细,无一不管:上管“太后老佛爷”——奶奶,下管“七品芝麻官”——我,而且一管就灵,管即有效。(语言风趣幽默)在人们的印象中,谁都招惹不起“太后老佛爷”,但在我们家,“太后老佛爷”却像下了岗一样,没什么特权。

“老佛爷,这个不能吃,已经变质了,应该扔掉啦!”细细一听,又是“总管”与“老佛爷”的对话。“这就不能吃了?扔掉太浪费啦。”

“我的老祖宗呀,这可不是什么浪费,吃下去是要生病的!”

“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啦!”

“老佛爷呀,不是我不听您的话。您老看,这都发霉啦,今天吃下去明天就得去请大夫。您老知道吗?” “总管”真够厉害的,一向说一不二的“老佛爷”还真的不吃剩饭了。我家“总管”说出的话就是“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得照办。

(写“总管”管奶奶吃剩饭)

劝“老佛爷”有高招,管我这个“七品芝麻官”,“总管”同样得心应手。

“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啥都管,看会儿电视都不行,好像“自由”跟我没关系似的。我在心里暗自嘀咕。“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会儿吧,我的好‘总管’。”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小会儿吧。”真好,还是爸爸好,我在心里暗暗感激。

“我亲爱的妈妈,2比l,这下总可以让我再看一会儿子吧!我先发制人。

给同学,说什么从小就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动脑动手的能力。(略写“总管”管“我”送生日礼物)瞧,这就是我家的“总管”。

亮点扫描

升格作文在材料的选择上提升了很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妈妈对老人、对孩子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关心和照料,点面结合,详略有致,使妈妈这个“总管”的形象活灵活现。在写法上,作者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对奶奶就用商量、劝说的语气,表现其对老人的耐心和尊敬;对“我”则果断、坚决、不可通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严厉。作者将这些分寸掌握得很好,使“总管”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升格解密

通过上文的升格实践,我们可借鉴一些写人作文的方法与技巧:

1.选材要巧妙。这类作文看似易写,实则难写。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因此,只有关注这些不同于别人之处,才能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点上,上边的习作做得就很好:在看似令人厌烦的管教和唠叨、看似平常琐碎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含蓄而深沉的母爱。细细体味这种母爱,运用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等手法从反面切入,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

2.形式要新颖。构思时不应拘泥于大众化或模式化的结构思路,而应力求独辟蹊径。或采用倒叙、插叙等,或采用附加题记、后记、小标题等,都可使文章构思更为个性化。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在生动细腻的场面描写中适时进行抒情和议论,为文章画龙点睛,便可营造情溢纸间的效果。另外,巧用修辞手法,灵活变换句式,也可提升文章意蕴,增强文章感染力。

〖佳作平台〗

佳作1

我的视线

上海考生

中考前夜,铭刻在我心中的不是你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进入我视线的是你稀疏的头发,略带散乱,黑白各半。你躺在我身边,像儿时那样轻轻地拍着我入睡,我的父亲。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考场在哪,但你执意要送我前来,家中的短短争执,我的视线看到了你焦急担心的眼神,我同意了。

车棚中,我熟练地打开自行车锁,印入我眼帘的是你为我保养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你弯弯的身子。

父亲的残疾车明显开得比我快,看着他在前方行驶,我默默地在后面跟着,静静地后面看着。反光镜中,是你饱经风霜的面容,虽然面无表情,虽然目视前方,但我依然能感觉到你对我的牵挂。

转弯处,父亲在反光镜中看了一眼,那一眼现在依然在我心间,充满了关切,就像在台灯旁看着我写作业那样,我不禁愣了一下。

沿着你的车辙,我继续前进,主干道上全是赶考的学子们,瞬间塞满了你和我之间,我努力地昂起头,在车流中寻找你的踪迹,一个熟悉的背影进入我的眼眶。你的背影突然渐小,又渐渐变大,你有些担忧,似乎在寻找着车流中的我的身影。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和酸楚。

好不容易和你的残疾车并列前行,一个不小心,红灯又将我们隔开,看着你在另一端频频回首,我几欲有过去的冲动。红灯的转换,我又看清了你的身影,你看到了我,似乎整个人都松驰了下来,我看到了你,也似乎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考场门口,老师面授机宜,你渐渐远去。看着你,我百感交集,能做的只有等待开考„„

三天后就是假期,就是轻松的日子,看不到你的整日担心,整日焦虑,或许成绩公布后你会带我去旅游,那时我们再好好放松„„

点评:没有华丽词语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你就是用那么淡淡的朴素的文字叙写着父亲陪你去考场途中你的感受,却让我们的心被你深深打动。残疾的父亲默默关怀,懂事的儿子心存感激,父子心意的相通,可以不用语言,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背影就可传递,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父子情哪!全文没有一字“着”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传”情,人物的肖像、心理刻画细致传神,于无声处传真情。

佳作2

我的视线

上海考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对眼睛的赞美,视线常常是我自己的,但我的视线是否明亮,是否明白呢?

雾里看花,水里望月,生活常常是这样模糊,怎么才能还我一双慧眼呢?

古时楚汉之争是历史的传奇,悠悠数千年被人们历代传诵。楚王项羽的气概悲壮千古,虞姬的娴雅美貌举世无双,但他们败了,败在区区刘邦手下。我悲愤了,看着项羽骑着骏马在江边呐喊,看着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而誓死不肯过江东,看着温柔的虞姬陪项羽度过四面楚歌的夜晚而自杀在马背上,江水疯狂地翻滚着,我嘲那金陵之君不过是无耻小儿。

我的视线追随着项羽,爱憎是多么的明显。可是刘邦是赢者,是他,建立起了大汉的壮丽江山;是他,派卫青挥舞着旗子走向沙漠;是他,创造了中华大地的基业,引领了大汉四百多年的辉煌。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种胜利的凯歌是刘邦的高呼,是他胜利的号角,历史郑重地告诉着人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事实。开始时我的视线是模糊的,我模糊刘邦的伟业,模糊了项羽的自负。

跳出爱情,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给我明亮的视线。

视线总是需要调整的,怎样去看做到了,还要明白应该去看什么。我常常会有灰色的心情,总是烦躁,我找不到原因。偶尔看见一个小小的心理实验,决定试一试。拿来一张折纸,中间点一个黑点,你会看见什么?我的答案与许多人一样,有一个黑点。安南的启蒙老师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没有看见,却只盯在一个黑点上呢?接着,他又拿了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看到了一个白点。生活正是如此,当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我的视线不能聚集在黑点上,应该去看到外面大片的白色。而当外面都是黑色,就更要乐观一些去专注那白色。只有这样,生活中才永远是白色。

去观察白色,我的生活从此不同,而不同的视线会有不同的心理,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调整自己的视线。生活,我跳出爱憎,聚焦白色让我的视线更明白。

点评:小小的眼睛,大大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或事,但我们应用怎样的方式去关注呢?本文的小作者就此作了一番理性的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认识,刘邦项羽孰是孰非,“跳出爱憎,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白纸黑点谁主谁次,积极乐观才是良好的人生态度。客观公正的辩证思维,“聚焦白色”的认识方式,这是小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认识,但我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活都会有所启示吧?

〖练习〗

1、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乎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可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珍惜”这一话题作文。④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⑤不得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珍惜”这个话题并不难写。看到这个话题,我们写上会想到珍惜幸福、友谊、生命、青春、爱情、时光等一串可写的题目。但是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一种怎样的立意角度,才能把我们心中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表达得不同凡响。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有些是具体的,有些则是抽象的。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水资源等;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今天等。可以从肯定方面立意,就是从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如:珍惜人生、珍惜青春、珍惜绿色等;可以从否定方面立意,就是着重从鞭挞人、事、景、物的假恶丑的角度立意,如:不要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等。选定立意时,要综合才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新颖、高远、深刻;自己有话可说。

第四篇:中考作文 素材选取(范文)

(二)吹尽黄沙始得金——精选素材之技巧

技巧点拨

拿到一道作文题,主题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选材。作文选材的范围很广,正因为此,有些考生反而失去了方向,要么抓耳挠腮,一时不知从何人手;要么选材流于空洞,缺少真情实感。那么,究竟如何选材才能获得高分呢?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选真实的素材。

“感人心者在乎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也就是说,作文要立足于现实,从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事写起,写出切身的体验,说出内心的感悟与震撼,如此,内容才会具体,感情才会真挚,从而感染人。

片段一:

从柜角和墙脚的夹缝中看到两只小爪子,接着,是一对可怜巴巴的眼睛。这是一只小老鼠,它悄悄地出来,小心地嗅着什么。

“姐。它准是饿极了!”

弟弟的话使我心里一动,我竞可怜起这只老鼠来了——饿的滋味毕竟不好受呀!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吃多少?我干嘛非要打死它呢?想到这,我放下火钳子,从弟弟手里拿过丰块饼干,轻轻地放在老鼠刚才露头的地方,走开了。一会儿,只见老鼠咬起饼干慌慌张张地离去……

过了些天,我拉开抽屉时,惊呆了:抽屉里一片狼藉,崭新的作业本被啃去一角,旁边还有不少老鼠屎。

唉,老鼠,毕竟是老鼠啊!

(选自《灭鼠记》)点拨: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来写老鼠的可怜与可恶,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赞赏小作者心地善良的同时,也为老鼠的劣习不改而痛恨。

二、选小巧的素材。

据说,宋朝有个姓马的画家,他画山,画水,画庙宇……总是画其中一部分,从不画全景。然而他的画,山水灵动,人物鲜活,人们干脆叫他“马一角”。马一角的聪明之处在于选材以小见大。其实,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凡文学大家都善于从小口切入,以看似平凡的琐事来反映重大题材,达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片段二:

我从爸爸手里接过针,犹豫起来:怎么挑才好呢?用劲大了,怕妈妈叫疼;用劲小了吧,又怕刺儿挑不出。要是不赶快把刺儿挑出来,妈妈的手指就会发炎脓,那样她会更痛苦。于是,我让爸爸紧紧捏住妈妈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我小心翼翼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总算被我给挑了出来,最后我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

(选自《第一次给妈妈挑刺》)点拨:亲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小作者就是选取给妈妈挑刺这样细小的琐事来写,通过“我”的心理、动作刻画,彰显了对妈妈的爱。事件虽然细小,但表达的亲情主题却是深刻的。

三、选有趣的素材。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就是每天刻板地工作与学习,许多时候,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于生活中,乐此不疲,老师诙谐的批评,同学善意的嘲讽,朋友无理的取闹………诸如此类的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假如我们把这些闲情趣事用生花妙笔记录下来,必会感动每一个生活在平中的人。

片段三:

一日,老政正在讲课,本班男生“老大难”却云游中,嘴角甜笑蔓延,还有口水溢出,真可谓睡得酣畅漓。老政笑眯眯地走下讲台,轻敲“老大难”的脑:“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口气温柔俨然“大”里的唐僧。同学们都已经忍笑憋到内伤,但显然“老大难”未曾感受到老政的温柔,依然酣然梦中,面泰然。只见老政抬起手掌,用尽全力拍了下去,这下去非死即伤,我们都替“老大难”担忧。没想到掌竟然落到了桌子上,声如雷震。“老大难”猛然醒,霍然起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下雨了?这雷声这么大……”众人捧腹大笑。

(选自《老政》)点拨:作者定格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瞬间:“老大难”在课堂上云游梦中,老政最终用“降龙掌”拍打桌面,惊醒“老大难”,从而才有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到此,不得不佩服老政的幽默风趣,文章也因此而生动。

四、选能触发感情的素材。

人是充满感情的动物,并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所以作文要想动人,就要选择那些能触发人感情的素材来写。它可以是一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一个爱意浓浓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一株不屈的小草,一棵摇曳多姿的风景树,一场突如其来的冬雪等,它们有时与人的心境相契合,于是便进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片段四: 每一朵玉兰花绝美得像下凡的仙子,身着一袭洁白的素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她们气质高雅,超凡脱俗,还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如果你深深地吸口气,你会感到那股幽香从鼻腔慢慢地渗入到你全身的血液。每个花瓣静静绽放着,无论开得多么浓郁,散发出来的花香也是清清淡淡的,淡到极致却又沁人心脾,令人闻之欲醉。不管你用多么美丽的词句来形容她,非但不嫌过分,甚至总觉不足。因为她是把一冬的积蓄都化作了美,来装点春日的。

(选自《我爱玉兰花》)点拨:作者笔下的玉兰花之所以绝美得脱俗,是因为它“洁白的素衣”,它“淡淡的香气”,它的端庄素雅,这些正是作者自我的写照。以玉兰花来言志,是文段的高超之处。

五、选历史经典素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风流人物、志士仁人,更不乏英雄事迹、动人“史诗”。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记》;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岳飞精忠报国,赢得世人景仰;文天祥威武不屈,丹心一颗照千秋;谭嗣同舍身求法,用鲜血为后继者铺就道路……

这些人和事是生动的教科书,或点燃信心,鼓舞斗志;或激起共鸣,催人泪下;或发人深思,启人智慧。作文时,准确扣住题目要求,生动演绎其中一个或几个精彩故事,以事寓情理,定能让你的作文熠熠生辉。

片段五:

当吴王夫差的人马攻入越都,当五湖大战以越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会稽山上的五千残兵败将令勾践掩面长叹。拔剑自刎欲以死谢罪。但大夫文种苦苦的哀求、贤将范蠡坚定的眼神、五千将士不屈的斗志让他明白:不能轻言放弃。他登高远望国土,那是他祖先的土地、子民的家园啊!回首,他毅然脱下龙袍不顾一国之君的尊严,主动向吴国求和。当他那高贵的双膝跪在冰冷的地上,当夫差的双脚踏在他坚硬的背上,当吴国的士卒把他当奴仆一样地使唤,他心中有恨,眼中有痛,但脸上却挂着笑。

(选自《选择》)点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向来为大家所熟悉。以上片段就是撷取了其中的一个瞬间,作精彩演绎——越国与吴国交战兵败,在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面前,勾践选择了后者——把我们又带到了那个兵荒马乱、诸侯争霸的年代,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选时事新闻素材。

文章和诗歌要反映时事,为现实生活而作。的确如此,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因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而永垂不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学会从时事新闻中开掘写作素材:我国南方遭受雪灾,汶川遭受地震,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神七”飞天梦想实现,三鹿劣质奶粉事件,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些时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对时事的看法,这样的文章才有看点。

片段六:

就这样袭来,没有任何征兆,灾难就这样笔挺挺地躺在我们面前。瞬间,天堂与人间,白天与黑夜分界模糊不清。那张张惊慌的面孔,那饱含辛酸的泪水.那双双无辜的眼睛,把人们的心拽得生疼,不可名状的痛已深深地植根于汶川这片土地上,更永远地烙在四川人民善良的心田里。废墟、尸体、泪水……不知道这痛苦有多深。

温家宝总理来了…… 救援人员来了…… 无数志愿者来了…… 文化艺术界人士来了……

就这样默默地伸出你的手,把更多的阳光给予那些受难的人们。我们昂起头,不哭!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灾难定会过去。抬头望天,依然是湛蓝湛蓝的。

(选自《昂起头颅,我们不哭》)点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生动地刻画了温总理、救援人员、志愿者、文化艺术界人士等支援灾区的感人镜头,富有时代气息。

典例精析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一曲《母亲》让多少人热泪盈眶,感怀不已。在你的心目中,母亲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病文展示】

我家的“总管”

一个家庭,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亲朋故友、迎来送往、一家老小,大事小事,千头万绪,琐琐碎碎,总得有一个人来打理,这个人就是家里的“总管”。

我家的“总管”是我妈。事无巨细,她无一不管。

每逢新学期开学前几天,妈妈每晚都管着我,只肯让我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叫我回房睡觉。妈妈说她想让我提早进入学习状态。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爸妈想独享“电视之乐”。想着想着,我进入朦胧状态中,依稀听见爸爸的鼾声,而妈妈却在独“管”电视。

每天晚上,妈妈反复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真行,看一会儿电视都管。”我心想。“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呀。”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一会儿吧。”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会儿。”真好,我的好爸爸,我心里暗喜。“唉,我亲爱的妈妈,这下总不要再管了吧!”我的嗓门大了起来。“嗯——不行。这样吧,明天星期六,放假看电视.好不好?” “明天?”我又向爸爸投去求援的目光,爸爸也很无奈。

我家的“总管”,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前天一同学过生日,我准备买件礼物送去。但“总管”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让我亲手做一张精致的生日贺卡送给同学。

我家的“总管”忙得很,一日三餐,营养搭配;一年四季,衣服加减;日复一日,卫生清洁……哪一方面都有“总管”操不完的心,哪一天都有“总管”管不完的事。

在“总管”的教育下,我走出失意的低谷,重新找回自我;在“总管”的严厉批评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让我傲然崛起……

病情诊断

这篇习作以“我家的‘总管”’为题,从妈妈“事无巨细,无一不管”的角度切入,比较有新意。但是全文读下来,总觉得“总管”的个性特点不够突出,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

一是选材不够精准,不能多角度凸显“总管”的个性特点。文章用较多的笔墨写了“总管”不许“我”看电视这一材料,并以“开学前几天每天只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和“开学后只许我星期六晚上看电视”这两件事为例,来表现“总管”对“我”学习的关心,笔墨过多。为能全面反映“总管”的个性特点,建议删去其中一件事,再从其他角度精选一事来写,例如对家里其他人生活上的“管”,从而突出“总管”关心照顾家人的性格特点。

二是开篇比较哕唆,点题迟缓无力。建议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甚至可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中心人物,并概括揭示其个性特征。

三是结尾稍显拖沓,缺少点晴之笔。文末两段罗列了一些事,虽切题,却给人冗赘之感,有蛇足之嫌。修改结尾,以写好点睛之笔为主,尽量做到言虽少而意无穷。

【成功升格】

我家的“总管”

谁说只有宫廷里才有总管,我家也有一位“总管”。这“总管”就是我妈。(开篇留有悬念)我家的“总管”那真是名副其实,可谓事无巨细,无一不管:上管“太后老佛爷”——奶奶,下管“七品芝麻官”——我,而且一管就灵,管即有效。(语言风趣幽默)在人们的印象中,谁都招惹不起“太后老佛爷”,但在我们家,“太后老佛爷”却像下了岗一样,没什么特权。

“老佛爷,这个不能吃,已经变质了,应该扔掉啦!”细细一听,又是“总管”与“老佛爷”的对话。

“这就不能吃了?扔掉太浪费啦。”

“我的老祖宗呀,这可不是什么浪费,吃下去是要生病的!” “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啦!”

“老佛爷呀,不是我不听您的话。您老看,这都发霉啦,今天吃下去明天就得去请大夫。您老知道吗?”

“总管”真够厉害的,一向说一不二的“老佛爷”还真的不吃剩饭了。我家“总管”说出的话就是“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得照办。

(写“总管”管奶奶吃剩饭)劝“老佛爷”有高招,管我这个“七品芝麻官”,“总管”同样得心应手。“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啥都管,看会儿电视都不行,好像“自由”跟我没关系似的。我在心里暗自嘀咕。

“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会儿吧,我的好‘总管’。”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小会儿吧。”真好,还是爸爸好,我在心里暗暗感激。“我亲爱的妈妈,2比l,这下总可以让我再看一会儿子吧!我先发制人。给同学,说什么从小就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动脑动手的能力。(略写“总管”管“我”送生日礼物)瞧,这就是我家的“总管”。

亮点扫描

升格作文在材料的选择上提升了很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妈妈对老人、对孩子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关心和照料,点面结合,详略有致,使妈妈这个“总管”的形象活灵活现。在写法上,作者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对奶奶就用商量、劝说的语气,表现其对老人的耐心和尊敬;对“我”则果断、坚决、不可通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严厉。作者将这些分寸掌握得很好,使“总管”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升格解密

通过上文的升格实践,我们可借鉴一些写人作文的方法与技巧: 1.选材要巧妙。这类作文看似易写,实则难写。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因此,只有关注这些不同于别人之处,才能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点上,上边的习作做得就很好:在看似令人厌烦的管教和唠叨、看似平常琐碎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含蓄而深沉的母爱。细细体味这种母爱,运用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等手法从反面切入,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

2.形式要新颖。构思时不应拘泥于大众化或模式化的结构思路,而应力求独辟蹊径。或采用倒叙、插叙等,或采用附加题记、后记、小标题等,都可使文章构思更为个性化。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在生动细腻的场面描写中适时进行抒情和议论,为文章画龙点睛,便可营造情溢纸间的效果。另外,巧用修辞手法,灵活变换句式,也可提升文章意蕴,增强文章感染力。〖佳作平台〗

佳作1

我的视线 上海考生

中考前夜,铭刻在我心中的不是你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进入我视线的是你稀疏的头发,略带散乱,黑白各半。你躺在我身边,像儿时那样轻轻地拍着我入睡,我的父亲。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考场在哪,但你执意要送我前来,家中的短短争执,我的视线看到了你焦急担心的眼神,我同意了。

车棚中,我熟练地打开自行车锁,印入我眼帘的是你为我保养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你弯弯的身子。

父亲的残疾车明显开得比我快,看着他在前方行驶,我默默地在后面跟着,静静地后面看着。反光镜中,是你饱经风霜的面容,虽然面无表情,虽然目视前方,但我依然能感觉到你对我的牵挂。

转弯处,父亲在反光镜中看了一眼,那一眼现在依然在我心间,充满了关切,就像在台灯旁看着我写作业那样,我不禁愣了一下。

沿着你的车辙,我继续前进,主干道上全是赶考的学子们,瞬间塞满了你和我之间,我努力地昂起头,在车流中寻找你的踪迹,一个熟悉的背影进入我的眼眶。你的背影突然渐小,又渐渐变大,你有些担忧,似乎在寻找着车流中的我的身影。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和酸楚。

好不容易和你的残疾车并列前行,一个不小心,红灯又将我们隔开,看着你在另一端频频回首,我几欲有过去的冲动。红灯的转换,我又看清了你的身影,你看到了我,似乎整个人都松驰了下来,我看到了你,也似乎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考场门口,老师面授机宜,你渐渐远去。看着你,我百感交集,能做的只有等待开考……

三天后就是假期,就是轻松的日子,看不到你的整日担心,整日焦虑,或许成绩公布后你会带我去旅游,那时我们再好好放松……

点评: 没有华丽词语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你就是用那么淡淡的朴素的文字叙写着父亲陪你去考场途中你的感受,却让我们的心被你深深打动。残疾的父亲默默关怀,懂事的儿子心存感激,父子心意的相通,可以不用语言,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背影就可传递,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父子情哪!全文没有一字“着”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传”情,人物的肖像、心理刻画细致传神,于无声处传真情。

佳作2

我的视线 上海考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对眼睛的赞美,视线常常是我自己的,但我的视线是否明亮,是否明白呢?

雾里看花,水里望月,生活常常是这样模糊,怎么才能还我一双慧眼呢? 古时楚汉之争是历史的传奇,悠悠数千年被人们历代传诵。楚王项羽的气概悲壮千古,虞姬的娴雅美貌举世无双,但他们败了,败在区区刘邦手下。我悲愤了,看着项羽骑着骏马在江边呐喊,看着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而誓死不肯过江东,看着温柔的虞姬陪项羽度过四面楚歌的夜晚而自杀在马背上,江水疯狂地翻滚着,我嘲那金陵之君不过是无耻小儿。

我的视线追随着项羽,爱憎是多么的明显。可是刘邦是赢者,是他,建立起了大汉的壮丽江山;是他,派卫青挥舞着旗子走向沙漠;是他,创造了中华大地的基业,引领了大汉四百多年的辉煌。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种胜利的凯歌是刘邦的高呼,是他胜利的号角,历史郑重地告诉着人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事实。开始时我的视线是模糊的,我模糊刘邦的伟业,模糊了项羽的自负。

跳出爱情,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给我明亮的视线。

视线总是需要调整的,怎样去看做到了,还要明白应该去看什么。我常常会有灰色的心情,总是烦躁,我找不到原因。偶尔看见一个小小的心理实验,决定试一试。拿来一张折纸,中间点一个黑点,你会看见什么?我的答案与许多人一样,有一个黑点。安南的启蒙老师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没有看见,却只盯在一个黑点上呢?接着,他又拿了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看到了一个白点。生活正是如此,当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我的视线不能聚集在黑点上,应该去看到外面大片的白色。而当外面都是黑色,就更要乐观一些去专注那白色。只有这样,生活中才永远是白色。

去观察白色,我的生活从此不同,而不同的视线会有不同的心理,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调整自己的视线。生活,我跳出爱憎,聚焦白色让我的视线更明白。

点评: 小小的眼睛,大大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或事,但我们应用怎样的方式去关注呢?本文的小作者就此作了一番理性的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认识,刘邦项羽孰是孰非,“跳出爱憎,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白纸黑点谁主谁次,积极乐观才是良好的人生态度。客观公正的辩证思维,“聚焦白色”的认识方式,这是小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认识,但我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活都会有所启示吧? 〖练习〗

1、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乎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可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珍惜”这一话题作文。④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⑤不得少于500字。〖思路点拨〗 “珍惜”这个话题并不难写。看到这个话题,我们写上会想到珍惜幸福、友谊、生命、青春、爱情、时光等一串可写的题目。但是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一种怎样的立意角度,才能把我们心中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表达得不同凡响。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有些是具体的,有些则是抽象的。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水资源等;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今天等。可以从肯定方面立意,就是从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如:珍惜人生、珍惜青春、珍惜绿色等;可以从否定方面立意,就是着重从鞭挞人、事、景、物的假恶丑的角度立意,如:不要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等。选定立意时,要综合才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新颖、高远、深刻;自己有话可说。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

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

“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五篇:第一讲 如何选取作文素材

中学生如何选择新颖的作文材

清朝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句名句:“着意原资妙选材”。写叙事的文章,选材是关键的一步。挑选材料时,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我们在生活的事件与生活现象中选取材料时要注重新而别致,这就是指选择新颖的材料。

平时,我们注意观察,积累写作材料,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我们中学生写作文,就应该写自己的生活。我们少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时刻观察、用心体验,往往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新奇的事、新奇的现象。这些会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特别的思考,只要我们把注意现察的许许多多新鲜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写到作文里去,寻求新的立意就能写出新颖的、有深度的作文。

任何一位善于写作的人都会用心地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选择材料,材料选得巧妙,文章就精美得体。材料究竟应如何选择呢?

一、须紧扣主题。

所谓主题,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一篇文章,都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而材料是中心思想的支柱。选择材料首先应紧扣中心思想。俗话说,“量体裁衣”,如果说文章的“体”是中心思想,那么就要选择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关系不密切的须严格筛选,没有关系的应坚决删去,毫不可惜。

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一个民间女子乔装打扮替父从军,应该有很多素材可供描写。光是那历经“十年”的征战生活要让电影导演来拍,拉出个三部曲是丝毫没有问题的。电视剧版的《花木兰》有48集,其中描写军营生活、作战场面就长达24集,足占了一半篇幅!我们再看看课文,军营作战的描写只有一个自然段,仅仅30个字,就写完了木兰“十年”的军人生活。这是何等大刀阔斧的取舍呀!

电影导演、电视剧导演根据市场需求出发,需要拍出符合普通观众观赏口味的大场面、情感戏等等,他如果按照民歌里那样拍,铁定赔死。课文的《木兰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的孝亲、不慕荣利和一颗拳拳爱国心,战争场面军营生活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自然只需要30个字来表达,多则无益。真正表达了中心思想,使中心思想鲜明、突出。

即使写同样的景、同样的物、同样的事、同样的人,由于作者写作意图各异,所选材料也会大相径庭。如同是以“最后一课”为描写对象,都德和郑振铎在材料选择、剪裁上就很不一样。前者通过韩麦尔先生的悲伤、不舍来表现他对法国命运的担忧,希冀眼前这群孩子也能牢记国耻,以待来日反抗侵略。后者同样是上最后一课,则平静、沉稳,看见侵略者立即停课。韩麦尔先生课上拼命讲,恨不得将所有知识都塞进学生脑袋里,郑振铎则多数以沉默应对,情不自表。同样表示爱国情感,途径选材都不同。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他创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严于选材,善于酌取。他曾这样说:“一点多余的东西也不应该有。凡是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都应毫不留情地去掉。”从中我们可深刻领悟选择和剪裁材料的必要性,与主题无直接关系、密切关系的材料,都要舍弃,毫不留情。

二、应选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

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材料并不都能入文章,有时类似的材料比较多,如果都入文章,仍会出现堆砌的毛病,从而影响主题的表达。因而,在有关的材料中还须精选,精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时材料很细小,是生活中的细节,选择时同样要精心,选最为典型的。越典型,越有代表性,越能闪发光彩。《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对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所选用的材料绝妙,可算是匠心独运。文中是这样写的: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严监生是吝啬到极点的人,临死前因家里点“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死不瞑目,选这样的材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吝啬鬼的丑恶灵魂,“两个指头”更是这个材料中的传神之笔。

三、应选新颖的、生动的、富于时代气息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层出不穷。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传递大量的新信息,这些为写作提供了许许多多生动而新颖的材料。中学生不仅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而且要根据写作意图善于从中挑选出富于时代气息的,曲折而有情趣的。例如:改革开放中的新气象,教学改革新篇章,城市建设新面貌,科学技术新成果,文化体育新秀谱,等等。生动的材料数不胜数,选入文章,就虎虎有生气,有贴近感,可读性强。如果文章中用的多是陈谷子,烂芝麻,那就死水一潭,毫无意义。别人用过的材料是不是就绝对不能再用呢?不是。有些材料确实典型,确实有价值,只要能选好角度,推出新意,选入文章,仍然会起积极的作用。

下载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教学素材的选取及其思考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取(精选五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取 学号:164078 姓名:邓文婷 摘要:选取有效的教学素材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优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变革教学模式,充分发......

    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与有效利用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与有效利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西湖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有效选择和利用教学素材,是适应新课改客观要求。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

    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与有效利用(课题研究报告)5篇

    《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与有效利用》课题研究报告 丹凤县商镇中学 内容提要: 关键词:素材 选取 利用 报告 前言:该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从2013年6月开题以来,到今年的6月,研究......

    2018年考研MPAcc写作议论文素材选取的重要性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MPAcc写作议论文素材选取的重要性 考生在管理类联考考试作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材料选择运用的准确性,不可 在文章中随意......

    高中作文教学思考之素材篇

    高中作文教学思考之素材篇湖南省临澧一中陈芳作文能力是高中语文各种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中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摇篮.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

    教学案例的选取与使用

    教学案例的选取与使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籍由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载体,设立一个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分析,集体讨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地理案......

    微素材 微思考 微感动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微素材 微思考 微感动 1.她叫吴桂莲,是新疆昌吉的一位农村妇女,左手先天残疾。她没有上过学,政府颁发的“十佳爱心......

    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取的几点思考

    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取的几点思考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渡性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数学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