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

时间:2019-05-15 05:5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

第一篇: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

整个课堂是真实的,课堂上有学生真心地倾诉、有孩子们天真的回答,毫无掩饰,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烦恼都得到较完全地暴露。整体教学凸显着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转变,教学时效性强。利用课件视频播放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学中枯燥的现象。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孩子喜欢课堂,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明烦恼人人都有,从而引导学生鼓足勇气也说出自己的烦恼。借助医生来告诉学生烦恼多后所带来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有烦恼是正常现象,我们应正确对待烦恼,解决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师生小互动,利用网络让学生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易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课堂气氛更融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不同的事例来培养学生解决烦恼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烦恼,解决烦恼,不为烦恼所困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现场调查、激发矛盾冲突等方法将学生深藏在内心的烦恼充分暴露出来;再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讲授、谈话、激发矛盾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沟通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发泄和转移等一些摆脱烦恼的方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的转变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第二篇: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生活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教学上也没有遍行天下而皆通的妙法。只有融合了别人的优点,发挥个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小组学习在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渐渐归于沉寂。个别教师也只有在同行或家长听课时,才大张旗鼓地把学生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课桌随人动,课桌摆出的样子千奇百怪,有的是不规则的圆形,有的是有棱有角的长方形、多边形……总之,五花八门。为了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有的学生甚至按照教师的要求背对黑板而坐,我们不能不产生疑问:这几个孩子能集中精力于所学的知识吗?这不是在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吗?我们暂时称这种桌椅摆放方式为“圆桌式”。小组合作的架势摆好了,课堂上小组竞争异常激烈、热闹。可随着听课教师和家长的离去,桌椅的摆放又恢复了原样,我们暂且称为“队列式”。

显然,“圆桌式”是给别人看的,“队列式”是自己用的。我们的教师更擅长哪种教学模式不言而喻,哪种方式更适合中国的课堂教学不言自明(当然,笔者无意否定小组教学,只是如何让小组教学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教师的务实做法与认真探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务实的教学思想支配着广大教师选择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哪个不想务实?那么,我们的教师既然不能很好地驾驭“圆桌式”,为什么还费尽辛苦让学生把桌椅搬来搬去呢?原来是务虚的思想支配了教师。是教师喜欢务虚吗?不是,实际工作中就是有这么多的无奈,教师们有太多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不顺应时尚,有的领导认为你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家长认为你跟不上形势。教师们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演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是遗憾、空虚,是时间的浪费,是失去自我,无法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虚假的学习方式中,受伤最深的还是学生,且不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得到的知识有多少,单说教师弄虚作假这种行为本身对学生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就非常恶劣。

一位特级教师曾对做教师的朋友坦言:“可以不客气地说,我现在怎样教学都是对的,因为我是特级教师。与时俱进,可以说我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与众不同,可以说那是我的个人风格。我可以自如地采用我认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你们不行,很简单,因为你们不是特级教师。”是的,这位特级教师道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你不投其所好,就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其”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有专家,有同事,有家长……上公开课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哪个名教师不是通过上公开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否则谁知道你是谁?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导致了教学的虚假;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把课堂变成了表演的舞台;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指挥着教师上着一堂又一堂没有多少价值的公开课。前不久,在广州听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获奖者巡回展示课,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声音富有磁性,他的语言非常华美,他的语调抑扬顿挫。但听完课后总有如鲠在喉的感觉,这位教师是在上课,还是在开朗诵会?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了多少?教师上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可喜的是有许多教师并没有随波逐流,执着地坚持走教学本真的道路,如支玉恒、于永正等,正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务实的教学道路,才走到教学领域的顶峰,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课堂。(不知他们年轻时是否也曾走过教学的弯路?)他们的教学语言或真挚感人,或幽默风趣,学生的内心激情荡漾,听课者也被课堂上洋溢的真情所打动。尽管课堂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像某些公开课那样完美无缺,但那会心的笑声、赞叹的掌声,足以说明大家欢迎这样的课。听这些教师的课成为一种享受。

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的。

第三篇:追求真实的课堂

追求真实的课堂

【摘 要】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小学语文名师鱼利明老师的教学设计、强调不预习、真实有效的评价语、民主课堂氛围等几教学故事,来分析鱼利明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的认识、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认识,揭示其背后的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名师;教学观;研究

初见鱼利明老师,深深被他具有磁性的声音所吸引,爽朗的笑声总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在他身上你总是可以看到一种对教育的热情和情有独钟。

鱼老师是一位拥有十六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1999年参加乌鲁木齐沙依巴格区青年教师阅读大赛取得一等奖,2001年参加过全国教育大赛,2004年就频繁的在市上上课。2005年市上成立了首届名师班,鱼老师成为其中的一员,从那以后乌鲁木齐市的教研员宁学慧老师就看上了鱼利明老师,开始栽培他,因为名师班把孙双金老师请过来上课,促成了鱼老师和孙双金老师的师徒关系。

因为拜孙老师为师,2006年鱼老师有机会去南京代表孙老师的徒弟去上课,当时是苏南五校联谊这样的一个活动,有十个老师上课,鱼老师上的是《巨人的花园》。因为其新颖的教学设计,惟妙惟肖的讲解,给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同样是代表孙老师的徒弟参加“现代阅读经典”的活动,上的《伯牙绝弦》这节课,从此,内地的老师们都知道新疆乌鲁木齐市有一个叫鱼利明的小学语文老师,课上的非常好。随后,鱼利明老师不断接到邀请去内地上课。

2008年鱼利明老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获得一等奖,这是全国青年教师最高的一个文体比赛。鱼老师现在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教研员,但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搞研究,他认为“不进课堂你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名教研员,所有老师的带领者,你就得会上课,这样你说出来的话才会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才会被老师们所信服”。

鱼利明老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坚持,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走自己的路,在备课中寻求突破口

鱼老师追求不同寻常的设计,在备课中他不是像大多数老师那样去抄教案,而是立足于文本,研究课文,去查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来寻找教学的点,确定这节课要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样教?正如在访谈中鱼老师所说:

先关注教材,不先关注别人的教案,教材关注完之后就会在我的教材上做很多的批注,(重点)在哪些点上。备《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没有在网上搜任何一篇教案,我搜了八十多页关于《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我就在找到的资料中来找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哪些点是我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可以放大的,可以渗透的,哪些点是我不要的,在这八十页的东西里,不断地往外踢,进行筛选,找我用的东西,把我用的东西与课文进行结合,找交集点,找我要背的地方(关键的段和句背下来),确定主题、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最后再确定我的教学手段等。

教学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考虑“学”的需求。[1]这样备课的观点,鱼老师在他的文章《我的理想课堂》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要想不走寻常路,就需要站在读者、作者、学生的不同角度潜心研读文本,寻找线索,精心设计。例如我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找到原文《自私的巨人》阅读后发现,原文比改编后的课文更加精彩,更具童话的特征。于是我将比较阅读融人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入课,以原文中的“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设疑,猜一猜这句话是谁说的?教师欲擒故纵并不急于公布答案,将问题贯穿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总比机械性地盲从于教师的指挥有效。[2]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关注到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忠实于文本的体裁特点,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选择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来设计课,体现了鱼利明老师比较成熟、稳定的对语文课程整体的把握能力。改变预习方式,让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

大多数老师在课下会要求学生去预习课文,为了迎合老师,获得老师的赞赏,学生会提前准备好老师提问的答案,把它背下来。针对这样的现象,鱼老师提出了不预习课文,学生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鱼老师的话说:“学生才会把他最纯真、最本真的一面释放出来,而且说的话才是符合他年龄的特点”。正如在上《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鱼老师的体会:

鱼:就课文的开头你读完,看看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既然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为什么派晏子去楚国……

学生提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他真正想问的,而我们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完之后,你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结果孩子问了很多的问题不是那么好玩,因为孩子预习过课文了这个问题他知道,孩子会想你问我这个问题是想要干什么?没有预习,他们提出很多问题,这就是带着阅读期待。

忠实于课堂的真实呈现,没有预习,学生们就会真正的投入课文的分析、思考。提出问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整个过程是在一种想要知道结果的期待中进行的。

到后面,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黑板上还是留下一个问题,就是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那这个问题,我就要告诉他,这不是这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虽然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但是比较而言楚国还是要强大一些,两国联合有利于齐国的发展。)

《晏子使楚》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它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鱼老师在课上没有讲,而是留下让学生去百度上查,用鱼老师的话说“语文课毕竟不是历史课”。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是什么的讨论中说,不在“语文活动”本身,而是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人文主题,这种貌似和语文有关,但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是“泛语文”。[3]

这体现了鱼老师对语文课这门课的正确把握,对语文课程有着稳定的认识。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历史课,而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4]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语文课充满灵性活力

鱼老师强调语文课上老师评价学生尽量用语言的形式,少用肢体语言点头什么的,因为这是语文课。

学生回答的很精彩,老师只是点头或是默许一下,这种评价偶尔给两个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经常用,用肢体的语言来代替语言是不太好的,毕竟这是语文课。有时候你用语言来评价其实反过来又是对你语言的提高,或者说是你这个评价之后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说这个评价的真实和有效太关键了。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有两个功能:一是对这个学生的点评,好在哪,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二是对班里面其他学生是一个导向的作用,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和怎么样表述更合理?鱼老师为当前的课堂十分担心,教师一味模仿名师的评价语,不管适不适合就往上套:

前几日听《乡下人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一男生在朗读完后,教师评价道:“你就像一只大公鸡,更像公鸡中的战斗鸡(机)。”且不说评价是否有效,就真实来看还真不靠谱,因为那个男孩读得平平,毫无精气神可言,倒像一只斗败的小公鸡。但老师总有一种很好的评价语给他,其实这对他是一种误导,他会觉得原来这样回答是如此的完美。

老师的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好的评价语可以对学生起到鼓励自信,引导的作用,但是这种不真实、夸大的引导则会给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教学,所以正如鱼老师所言,老师要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给予适合一定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语言课堂真实幸福

“如果用一个标点符号来结课,你会用什么?我坚信是‘?’”这是鱼老师在访谈中反复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一节课不需要多么的圆满,不是每节课上完就得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产生问题,对学生有价值、有求知的欲望,就是很好的课。这样的课堂离不开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畅所欲言:

我觉得比较成熟的语文课,就是从情感角度上来说的,比较和谐民主的一种氛围在里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刚刚说的一样老师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现在不希望老师站在台前可丁可卯的去讲,从第一自然段分析到最后,而是你能不能走下讲台,这个走下讲台就是老师放下姿态,和学生在另外一种角度觉衡,这个课堂越和谐,你就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大柔和性的渗透进去。

在这里面鱼老师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走下课堂,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和学生交流。在这样的氛围里面,学生才能够去畅所欲言,就像鱼老师所说的“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大柔和性的渗透进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鱼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所坚持的教学观。关于教学观的定义,我国学者高凌飚认为“教师的教学观是指教师从实践的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教师的教学观一旦确定,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到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5]

可见教师教学观的重要性,但是教学观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怎样去鉴别呢?我国郭成等人从教学观念的内容角度,又可将其分为教学本质观、教学价值观、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评价观、自我教学发展观等。[6]

从上面对教学观的讨论来分析鱼老师的教学观,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点:一是语文课程的认识,鱼老师能够很好的把握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不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同时能够根据文本体裁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堂,表现出鱼老师对语文课程比较成熟的认识。二是课堂的真实性,鱼老师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语文,真实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老师的评价是一种真实的,倾听学生后给予的正确引导。三是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老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的和学生对话,让学生真实展现自我,获得发展。总之在教学的过程和设计上,都印上鱼老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痕迹、蕴含在其中的教学思想―一种去浮华存真实的坚持。

【参考文献】

[1]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2]鱼利明.我的理想课堂[J].小学语文教师,2013,11.[3]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新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高凌飚,王晶.教师的教学观: 一个重要而崭新的研究领域[J].学科教育,2003.[6]郭成,徐燕刚,张大均.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责任编辑:丁艳]

第四篇:高效课堂点评材料

高效课堂点评材料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评课记录

酒泉市一中王立胜

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正因为如此,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几个重点知识都能联系学生的实际,语言贴切自然,事例生动。特别是“风云突变”的这个重点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教材的把握,图片列举恰当,学生反映强烈,整堂课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四、课堂语言应用巧妙。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简洁,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

五、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六、注重德育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感情升华,自觉树立起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意识。

七、重点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和突出,难点突破得彻底深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间标志、交战双方、战争进程、性质、后果和影响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迪。

不足之处是课堂气氛略显平静,教师讲解的过多,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总之是一堂非常好的课。

第五篇:还原真实的“课堂管理”

还原真实的“课堂管理”

周彬

在一堂语文课上,学生王武(化名)用纸团砸了后排的李方(化名)同学,上课的张老师生气地让王武站起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阵之后,让王武坐下接着上课。可让张老师觉得尴尬的事发生了,王武不愿意坐下,而是一声不吭地站着不动。面对这种情况,张老师无计可施,反到陷入了被动之中。请问,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有的老师认为,这时候只能强迫王武坐下;否则,不但张老师下不了台,连整堂课也没有办法上下去。哪怕王武觉得委屈,为了班级的课堂秩序,为了别的同学能够顺利地听完课,也必须坐下来。可是,如果王武就是不坐下来,张老师又能够采用什么方式去强迫王武坐下来呢?

有的老师认为,这个时候张老师可以把课停下来,让王武把自己的委屈讲出来。这些老师认为,只有张老师把王武和李方之间的纠纷处理好了,王武才能够自觉地坐下去,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这堂课不因为王武的举动而上不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王武不因为这事觉得委屈。可是,如果张老师把课停下来处理王武和李方之间的纠纷,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结束呢?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又做什么呢?

有的老师认为,张老师应该不理睬王武,不管他是站着还是坐着,反正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上课,等王武自己站累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坐下来了。采用这种“自然后果法”,既可以回避课堂因为这次纠纷而乱了秩序,也可以避免张老师和王武之间的矛盾。下课后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王武和李方之间的冲突。

一、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课堂管理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避免或者消除影响班级同学有序学习的事件,我们将它简称为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是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将它简称为促进课堂合作。前者保证课堂教学得以有序进行,后者力求动用集体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管理对课堂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可以把前者称之为消极课堂管理,把后者称之为积极课堂管理。在传统的观念中,都习惯于把课堂管理简单地视为维持课堂秩序,对于促进课堂合作这个更积极的课堂管理目的,却被大家疏忽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任何管理行为,都必须服务于课堂管理目的;可是,一旦教师在课堂中实施了管理行为,往往会陷入此项管理行为之中,反而不顾及甚至会远离课堂管理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通过制止或者批评学生的违纪行为来维持课堂秩序,可最终的结果并不是维持了课堂秩序,而是扩大了学生违纪行为对课堂的破坏力与破坏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当事人,而成了学生违纪行为中的当事人;学生不是听课受了影响,而是学生不再有课可听。据此,我们从课堂管理目的出发,来重新审视张老师和王武之间的课堂冲突。为了避免王武与李方之间的冲突影响到别的同学听课,张老师及时制止王武的违纪行为是非常正确的。但张老师要非常清楚一个事实,他制止王武违纪行为的理由,并不是因为王武在与李方的冲突中有错,而是他们之间的冲突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听课的权利。而且,张老师要制止的,也不仅仅是王武同学一个人的行为,而是王武与李方两位同学;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张老师只是看到了王武同学的违纪行为,但并不清楚王武为什么实施违纪行为,以及王武的违纪行为和李方有什么关联,如果只是制止王武的违纪行为,就会让王武觉得委屈与不公。所以,在课堂上张老师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就王武与李方之间的冲突予以评判,这是课后的事,课堂上只需要制止他们的违纪行为,理由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他们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听课。

张老师单独把王武同学叫起来并给予严厉的批评,这并没有起到维持课堂秩序的目的,反到是挪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中断了课堂教学进程,最终还把自己陷入了王武与李方的冲突之中。本来王武的冲突对象是李方,可由于张老师对他个人的批评而转变成了张老师。这就把王武同学是否坐下的条件,置于张老师是否要在课堂上给王武同学一个“平反昭雪”的机会了。于是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就从张老师的课堂行为上,转变到张老师如何处理他和王武同学之间的冲突上面了,这样的课堂管理不但没有起到课堂管理的目的,反而让王武与李方之间的违纪行为因为有了张老师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的恶劣。

其实,任何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行为,都要回到实施管理行为的目的上来,千万不要教师自己陷入管理行为的是与非之中;即使已经陷入其中,也必须从课堂管理目的出发,让自己尽快脱身出来。当王武不再坐下而是站立时,张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追问王武为什么不坐下,而是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是否有利于其他同学继续听课的角度,来看待王武同学的站立行为。那么,此时决定王武是否应该站立上课的人,就不再是张老师,而是坐在王武后面的同学以及可能会因为王武同学的站立而受到影响的其他同学。当王武同学不愿意坐下时,可能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张老师对王武同学说:不管你和李方同学之间谁对谁错,也不管我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这都可以在课后来分析与处理;从有利于课堂有序开展,有利于其他同学有效听课,请你暂时坐下来。如果在这种情况王武仍然站着,那张老师可以继续说:如果你不觉得站着会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或者其他同学认为你站着对他们听课没有影响,你也可以继续站着。当王武觉得自己对张老师的抵制行为不再有效,反到成了影响众多同学听课效果的行为时,他的放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为何需要课堂管理?

相信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好学生;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学生是越来越少,差学生反到越来越多。而且,好学生总是成绩又好,又听老师的话,同学关系也不错;可差学生就千奇百怪了,有的同学只是成绩差一点,有的同学不善于和他人交流,有的同学是不但自己调皮还带领别的同学调皮。可是,作为一位教师,不管是好同学,还是差同学,只有他进了你的教室,你的课堂就得向他们开放;既然你的课堂向他们开放了,你就得防止有的同学在你的课堂中调皮,你还得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在于,从想做一个好学生,到真正成为一个好学生,其中经过多少挫折,又有多少人从想做一个好学生最终却成为了一个差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才明白为什么需要课堂管理。

如何维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可否认,没有一个学生希望自己成为差生,也没有一个学生希望自己成为调皮生,可当学生入学初期的学习动机没有获得相应的成绩与认可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逐渐消退。而且,在班级中,学生很少用自己前后成绩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而是经常用自己和他人成绩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失败,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加速消退的重要原因。对教师来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就必须维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帮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不但有趣,而且还要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上败下阵来,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自己不想学习,对学习高挂免战牌;二是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阵地上落败。在现实生活中,不想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不知道怎么学习的学生肯定是多数。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既需要维持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与课后的学习中正确地使用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容易简单地把学生学业失败归因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掩盖了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失败。

如何调动学生集体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尽管对学生的考核是个人成绩,但学生获得成绩的过程却并不必然是个人的事。一个积极的学校学习风气,一个令人舒适的班级风气,一个令人上进的课堂氛围,都是个人减轻学习压力,提高个人学习效率的良好途径;可是,不管是校风与班风,还是课堂学习氛围,虽然对学生个人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但都不是单个学生可以决定或者形成得了的。因此,当一个班的同学走进教师的课堂,教师就有着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即如何调动班级集体力量,来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来促进班级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与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提高每位同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如何通过纪律教育形成课堂学习秩序?在一个教室里,总有喜欢读书而且还会读书的同学,也有不喜欢读书或者不会读书的同学,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有序开展下去,就必须在课堂上形成统一的纪律与规范。对于喜欢读书而且还会读书的同学来说,由于自己专注于课堂学习,所以违纪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这些纪律与规范对他们的约束较小;但对于那么不喜欢读书或者不会读书的同学来说,由于他们的精力无处释放,他们违反课堂纪律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是故,对这部分在课堂上富有余力的同学来说,通过纪律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群体规范的必要性,从而有效地抑止自己的违纪行为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如何通过学习诊断减少学生违纪行为?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而且他们的这些活力一定会在课堂中释放出来,要么通过勤奋学习来正常释放,要么通过违纪行为来非正常释放。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在实施违纪行为时,一方面要想着如何制止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还得想着如何把他实施违纪行为的体力与精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制止违纪行为只是消除学生生命活力异动的表象,只有将学生生命活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才可能根除学生生命活力异动,而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治疗,而这远比制止学生违纪行为更为复杂,也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如何避免与诊治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课堂管理最成功的境界,就是发掘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之相应,课堂管理最失败的境界,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无能为力。如果课堂里只有一两个学生有违纪行为,虽然比较遗憾,但至少还可以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地开展下去;如果课堂里有众多学生实施违纪行为,甚至学生动用群体的力量来抵制课堂教学,那课堂教学就没有办法实施下去了。虽然在课堂里出现学生群体失范行为的概率比较低,但对群体失范行为的预防与诊治却是不容松懈的。其实,课堂中对学生群体的管理,不但可以预防学生群体失范行为,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与建构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怎样进行课堂管理?

在大家的印象中,课堂管理总离不开教师的命令,有时候还夹杂着教师的训斥;更有意思的是,往往教师的命令越强硬,教师的训斥越尖锐,离课堂管理的目的反而越远。毫无疑问,教师采用什么方式管理课堂,对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有着质的影响。对教师来说,觉得最委屈的事,就是教师课堂管理的目的特别正确,但学生却丝毫不接受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相信没有多少老师管学生的目的是害学生,可那么多为了学生利益而管学生的行为,却最终却被学生抵制,这本身就值得教师去反省。

服务于学生群体而非管制学生个体。在数学课上,当老师在努力地讲解例题时,一位学生偷偷地看起了小说。数学老师气急败坏地批判这位学生,可这位学生却平静地说:你讲的我都懂了,为什么我不能用节约出来的时间看小说呢,再说我看小说也没有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呀。数学教师只好回应到:你看小说影响了我上课,自然也就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这位学生慢条丝理地回到:那是你主动受我的影响,又不是我主动要去影响你。教师无语以对,于是一堂课就因为师生间的你争我辩搞得火药味十足,最后是教师上课无心,学生听课有气,其他同学也噤若寒蝉,提心吊胆地听完了这堂课。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一想到课堂管理,很多教师都会想到如何制服那些调皮的学生;尽管大家都在想办法制服调皮的学生,可似乎调皮的学生反而越来越多了。因此,从概率上讲,课堂管理并没有制服调皮学生,反到是造就了越来越多的调皮学生,这也就证明了课堂管理并不应该将过多的精力用在管制学生个体身上。当教师将管理的重心从班级群体转向学生个体时,教师就成为学生个体的冲突对象;于是课堂上充斥着学生个体与教师间的是非之争,而其他同学成了这种冲突的观众。当然,在这样的课堂中,没有一个人是赢家,不管是陷入冲突之中的学生个体与教师,还是作为这场冲突观众的同学群体。是故,课堂管理一定要以维持学生群体的学习秩序与提高学生群体的学习效率为目的,不管是批判还是表扬学生个体,都要以是否有利于营造学生群体学习氛围为标准。寻找调皮的原因而非责备调皮的态度。学生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家庭作业,相信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觉得不开心的事情,为什么老师要为此而不开心呢?因为在老师看来,学生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家庭作业,要么是学习态度不好,要么是对教师个人有意见,而这两者都是教师所无法容忍的。尤其是,当教师发现学生把某些学科的作业做完了,而在自己所教学科上的作业却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这就更让教师生气了:为什么你可以把别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却不做或者没有做完我的作业呢,这难道不是对我权威的挑战吗!其实,如果教师静下心来分析学生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家庭作业的原因,而不是过度地计较学生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家庭作业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许就不再不开心了。其实,学生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家庭作业的原因,包括不想做、不会做、不能做三种情况,不想做是态度问题,但敢不想做作业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人;不会做是能力问题,既然学生不会做,那结果肯定是做不了,如果做出来了也是抄袭,所以不做或者没有做完肯定比抄袭要好;不能做是条件问题,就是没有不具备做或者做完家庭作业的条件,比如作业太多实在做不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选择能做的做,对于不能做的只能无奈地放弃。为此,如果教师把不会做与不能做都归因于学生不想做,那既委屈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因此,不管是为了保护学生,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更愉悦,寻找调皮的原因远比责备调皮学生的态度更有意义。

让学生明白做什么而非禁止学生做什么。每学期教师上课的开场白,就是为学生提出课堂要求,绝大多数的课堂要求都是禁止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什么,但却很少告诉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究竟应该怎么做。最常用的禁止内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准讲话,但我们却很少教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教师交流;于是,当学生的确需要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在没有获得正确的与其他同学交流方式的前提下,他只好采用课堂中的违纪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了。对于课堂上的调皮学生来说,在道理上,几乎没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调皮行为是正确的;可问题在于,他们之所以实施调皮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么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课堂欲望,比如想回答教师的提问,想向其他同学借用学习工具等。我们禁止了一件事情,但并不等于这件事情导致的影响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当学生不再做这些禁止做的事情时,他们还会做什么事情?

下载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关系着教学过程的成败,也决定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利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的范......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

    新时期边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8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5篇)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越来越被重视。以往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优化课堂教学......

    整个20世纪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

    整个20世纪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型。整个社会文化,人们的思考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接受......

    《丰碑》课堂纪实及点评

    《丰碑》课堂实录及点评 海江中心小学 《丰碑》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同学们,在 这红色的十月我们普天同庆为伟大的祖国庆祝生日,而回想50多年 前,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中华儿女......

    诗歌、散文系列课堂点评

    新课程下诗歌和散文课堂教学评价观 第一个关键词:诵读。我们认为诗歌和散文的课堂教学必须强化诵读,一个不善于引领学生读书的课堂,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一个好课。这次......

    音阶歌课堂点评五篇

    二年级音乐课《音阶歌》随堂点评录 沅古坪中心校 吴美虹 今天听了田倩老师上的二年级音乐课《音阶歌》,我不仅陶醉其中,而且受益良多。下面就这堂精彩音乐课,我来谈谈自己的......

    课堂点评技巧初论

    课堂点评技巧初论 里南乡校邓忠 一、注重点评的鼓励性 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