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5:2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沈海青

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插图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插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如在教学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时,可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以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利用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如在教学“基数”和“序数”概念时,教材在认识数“4”时安排了“乘客排队上公共汽车”的插图。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进行提问:“共有几个乘客在上公共汽车?谁排在第一?小朋友排在第几?”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数在表示数量多少和先后顺序时所代表的“基数”和“序数”这两种不同的含义。“0”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单凭语言讲解很难使小学生建立起“0”的概念。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组插图的观察比较进行教学:插图中第一个集合圈里有2只杯子,就用数“2”表示;第二个集合圈里有1只杯子,就用数“1”表示;第三个集合圈里一只杯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虽然不要求学生说出“0”是空集的基数,但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到“0”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绘制出实物图、线段图,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说图以及据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学生解应用题的基本功,也是降低应用题教学难度,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比多”、“比少”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插图中上、下两排图形一一对应部分,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从多出或少出的部分,认识到“多”和“少”的含义;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插图,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向小学生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思想。教材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集合图、对应图等向学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在渗透这些思想方法时,不能出现抽象的定义、名称,而只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感受到这些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2+1=3”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渗透并集思想:一个圈内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用小圈圈住),然后把这两个圈用一个大圈圈起来,表示原来的2个小朋友加上新来的1个小朋友,一共是3个小朋友,使学生领悟到把两个部分量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通过如准备课中的“萝卜、白菜图”渗透对应思想;通过如渗透函数思想等。

四、通过几何图形的提前渗透,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长方形、三角形、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教材编入这些几何图形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认数,数数、计算,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渗透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为进一步学习这些几何图形打下基矗例如,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的操作,既让学生学习了数的概念,又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和基本特征。同时,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及早安排了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如第一册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这些几何形体教学与认数、计算和应用题教学同步进行,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充分利用插图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强,教材中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画图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对称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如“从卡片上剪下有关图形,按下图拼一拼。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六、通过孕伏,从实物图过渡到线段图

随着学生认数范围的扩大和计算需要,实物图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须逐步介绍抽象性较强、适应范围更广的线段图。新教材对实物图向线段图的过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实物图;二是趋于线段化的排列图(包括实物和几何图形);三是长方条图形;四是线段图。这样逐步孕伏过渡坡度小,易为学生接受。教学时,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好孕伏过渡的时机,做好从实物图向线段图的自然过渡和衔接。这样,学生学习线段图时就会爬坡不见坡,降低教学难度。

七、充分挖掘插图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课本中的插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插图的形式,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插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中的插图,有很多具有相当生动、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开学图”中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教学生数五角星个数的同时,可告诉学生: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国旗上的四颗小星围绕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通过以上教学,把数学课教学与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插图中还有工人叔叔做工,农民伯伯种田,老红军讲革命传统,小朋友做好事等插图,这些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时机,有机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但注意不要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第二篇: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插图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插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

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如在教学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时,可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以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利用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如在教学“基数”和“序数”概念时,教材在认识数“4”时安排了“乘客排队上公共汽车”的插图。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进行提问:“共有几个乘客在上公共汽车?谁排在第一?小朋友排在第几?”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数在表示数量多少和先后顺序时所代表的“基数”和“序数”这两种不同的含义。“0”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单凭语言讲解很难使小学生建立起“0”的概念。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组插图的观察比较进行教学:插图中第一个集合圈里有2只杯子,就用数“2”表示;第二个集合圈里有1只杯子,就用数“1”表示;第三个集合圈里一只杯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虽然不要求学生说出“0”是空集的基数,但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到“0”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绘制出实物图、线段图,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说图以及据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学生解应用题的基本功,也是降低应用题教学难度,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比多”、“比少”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插图中上、下两排图形一一对应部分,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从多出或少出的部分,认识到“多”和“少”的含义;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插图,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向小学生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思想。教材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集合图、对应图等向学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在渗透这些思想方法时,不能出现抽象的定义、名称,而只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感受到这些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2+1=3”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渗透并集思想:一个圈内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用小圈圈住),然后把这两个圈用一个大圈圈起来,表示原来的2个小朋友加上新来的1个小朋友,一共是3个小朋友,使学生领悟到把两个部分量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通过如准备课中的“萝卜、白菜图”渗透对应思想;通过如渗透函数思想等。

四、通过几何图形的提前渗透,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长方形、三角形、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教材编入这些几何图形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认数,数数、计算,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渗透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为进一步学习这些几何图形打下基矗例如,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的操作,既让学生学习了数的概念,又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和基本特征。同时,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及早安排了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如第一册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这些几何形体教学与认数、计算和应用题教学同步进行,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充分利用插图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强,教材中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画图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对称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如“从卡片上剪下有关图形,按下图拼一拼。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六、通过孕伏,从实物图过渡到线段图随着学

第三篇:充分发挥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

充分发挥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材料。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解释文本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训练语言表达,从而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 插图 简笔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32

最近听了三位同事的课,他们共同之处是都运用了简笔画来辅助教学。简笔画是采用最简单的线条来概括地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具有概括、形象、幽默、简练,成形迅速等特点,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位教师是如何运用的。

案例呈现

第一位教师执教的是《狼和小羊》一文。课前,教师对黑板进行了精心的布置,画上一条弯弯的小溪,小溪两侧还画一些花草进行点缀。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教者又相继在小溪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凶猛的狼和温顺的小羊。寥寥几笔,勾画出两者栩栩如生的形象。可在下午评课的时候,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教者把狼和小羊分别画在小溪的两侧,那狼岂不是要跃过小溪才能吃到小羊吗?”教者快速打开课本,插图中的狼和小羊是站在小溪的同一侧。简笔画再精彩也因为小小的失误而适得其反,文中现成而又准确的插图却被束之高阁了。

第二位教师执教的是《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依次在黑板上画上耸立的大山爷爷,自以为是的小松树,谦逊的大松树和循循善诱的风伯伯。当教者画完简笔画时,一个调皮的小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大声嚷道:“老师,你画的画太好了,跟书上的一样!”我们后面听课的教师都笑了,不知是为这位学生的可爱而高兴,还是为同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喜悦。但静下心来想想,既然书上都有了现成的插图,教者又何必把精力浪费在简笔画上呢?

第三位教师执教的是《詹天佑》一课。课中所涉及的“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人’字形线路”那段文字中包含着好几个方位词,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如果教师只是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来展开教学,反复地读,学生听起来乏味,对重难点还是稀里糊涂地,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是违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只见执教者挥动手中的粉笔,在这里以画代讲,边讲边画,与学生共同商议如何画图。最后,只凭借几幅简图,学生便可以清楚明白地理解这几个问题。

教学思考

我是一名80后的语文教师。回想起自己小学语文学习生涯,那时没有课件,甚至连挂图都少见,教师教学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课文中的一些经典插图却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英勇无畏的形象,伏尔加河上纤夫凄惨的生活场景,列宁与养蜂人亲切交谈的场景……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照片、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我们的印象甚至超过文字所表现的内容。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忽略了这些插图的存在,并没有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插图具备文字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与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那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呢?在执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我就多次结合课本插图来展开教学。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图激趣

刚开始教学时,我就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插图,说说图中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中的插图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有的学生注意到了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有的学生关注到一个小孩子高举着捕蝶网追逐着一只蝴蝶,可淘气的蝴蝶飞进了黄色的菜花中不见了踪影……结合这样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在这里,我充分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所谓表达能力,不是简单地说出图画内容,而是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有组织地用书面语言把插图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表达能力并非通过一两次简单的练习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才得以逐步提高。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低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表达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再到说一段完整的话,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自主是最好的方法,以图释意

在说说诗句意思时,学生们进入了插图所创造的意境中,一个个说得绘声绘色。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品词析句,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综合发展。当一个女生对“疏疏”一词不理解时,另一个聪明的小男孩立即举手告知她是“稀稀疏疏”的意思。我本来以为他采取的是组词理解词义法,谁知他竟指着插图说:“你看,这篱笆上的洞这么大,不就是稀稀疏疏吗?”对“未成阴”的理解也是本首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字面看,可以理解为“没有形成树荫”,可这样的理解太过于抽象。指导孩子观察插图后,他们明白了这是暮春时节,树叶长得还不够茂密。这就是插图辅助功能的作用。当孩子们对“疾走”中“走”的意思是“走”还是“跑”产生分歧时,我让他们观察插图中的孩子,答案便一目了然了。其实,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个开始,我们还可以拓展到利用生活、利用大自然这样的大“插图”来学习语文。

三、投入是最妙的体验,以图悟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要想理解作者的诗,就要走入作者的生活。作者早期的官运还是亨通的,但当被推荐为临安府教授时,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他劝谏孝宗姑且放下不急的政务,专心准备对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宋高宗驾崩,他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的事情,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杨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就辞官归隐,从此不再出仕,朝廷几次召他赴京,他都坚决推辞。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当我们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便可体会到此时的杨万里不再苦苦追寻自己的梦想,而是愿意隐居田园,对乡村田园风光充满了喜爱之情。

四、写作是最后的收获,以图练笔

教学至此,本课的插图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因为这首古诗内容浅显,再加上插图的辅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孩子们将观察课文插图和自身捕捉蝴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文字描绘一幅“儿童捕蝶图”。学生描写的片段如下:

在百花盛开的美好春季,正是蝴蝶们出来采花的时节。这时候孩子们总是想着捕捉它们。我们看到并且常捉的是一些白色的菜粉蝶。瞧,这里有一只正歇在花上的菜粉蝶!哥哥轻踩步伐,以小碎步慢慢走向可怜的蝴蝶,然后趁它不备用两根手指捏住它的白色翅膀。有时,哥哥也在蝴蝶飞舞时捉它们。他或是直接扑上去抓住,或者脱下外套拿去罩住它们……

总之,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它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美丽,更有实效。

(责编 韦 雄)

第四篇:充分发挥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25000)杨婷

[摘 要]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材料。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解释文本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训练语言表达,从而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 插图 简笔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32 最近听了三位同事的课,他们共同之处是都运用了简笔画来辅助教学。简笔画是采用最简单的线条来概括地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具有概括、形象、幽默、简练,成形迅速等特点,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位教师是如何运用的。案例呈现

第一位教师执教的是《狼和小羊》一文。课前,教师对黑板进行了精心的布置,画上一条弯弯的小溪,小溪两侧还画一些花草进行点缀。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教者又相继在小溪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凶猛的狼和温顺的小羊。寥寥几笔,勾画出两者栩栩如生的形象。可在下午评课的时候,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教者把狼和小羊分别画在小溪的两侧,那狼岂不是要跃过小溪才能吃到小羊吗?”教者快速打开课本,插图中的狼和小羊是站在小溪的同一侧。简笔画再精彩也因为小小的失误而适得其反,文中现成而又准确的插图却被束之高阁了。

第二位教师执教的是《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依次在黑板上画上耸立的大山爷爷,自以为是的小松树,谦逊的大松树和循循善诱的风伯伯。当教者画完简笔画时,一个调皮的小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大声嚷道:“老师,你画的画太好了,跟书上的一样!”我们后面听课的教师都笑了,不知是为这位学生的可爱而高兴,还是为同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喜悦。但静下心来想想,既然书上都有了现成的插图,教者又何必把精力浪费在简笔画上呢?

第三位教师执教的是《詹天佑》一课。课中所涉及的“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人’字形线路”那段文字中包含着好几个方位词,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如果教师只是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来展开教学,反复地读,学生听起来乏味,对重难点还是稀里糊涂地,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是违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只见执教者挥动手中的粉笔,在这里以画代讲,边讲边画,与学生共同商议如何画图。最后,只凭借几幅简图,学生便可以清楚明白地理解这几个问题。教学思考

我是一名80后的语文教师。回想起自己小学语文学习生涯,那时没有课件,甚至连挂图都少见,教师教学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课文中的一些经典插图却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英勇无畏的形象,伏尔加河上纤夫凄惨的生活场景,列宁与养蜂人亲切交谈的场景„„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照片、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我们的印象甚至超过文字所表现的内容。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忽略了这些插图的存在,并没有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插图具备文字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与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那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呢?在执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我就多次结合课本插图来展开教学。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图激趣 刚开始教学时,我就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插图,说说图中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中的插图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有的学生注意到了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有的学生关注到一个小孩子高举着捕蝶网追逐着一只蝴蝶,可淘气的蝴蝶飞进了黄色的菜花中不见了踪影„„结合这样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在这里,我充分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所谓表达能力,不是简单地说出图画内容,而是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有组织地用书面语言把插图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表达能力并非通过一两次简单的练习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才得以逐步提高。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低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表达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再到说一段完整的话,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自主是最好的方法,以图释意

在说说诗句意思时,学生们进入了插图所创造的意境中,一个个说得绘声绘色。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品词析句,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综合发展。当一个女生对“疏疏”一词不理解时,另一个聪明的小男孩立即举手告知她是“稀稀疏疏”的意思。我本来以为他采取的是组词理解词义法,谁知他竟指着插图说:“你看,这篱笆上的洞这么大,不就是稀稀疏疏吗?”对“未成阴”的理解也是本首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字面看,可以理解为“没有形成树荫”,可这样的理解太过于抽象。指导孩子观察插图后,他们明白了这是暮春时节,树叶长得还不够茂密。这就是插图辅助功能的作用。当孩子们对“疾走”中“走”的意思是“走”还是“跑”产生分歧时,我让他们观察插图中的孩子,答案便一目了然了。其实,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个开始,我们还可以拓展到利用生活、利用大自然这样的大“插图”来学习语文。

三、投入是最妙的体验,以图悟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要想理解作者的诗,就要走入作者的生活。作者早期的官运还是亨通的,但当被推荐为临安府教授时,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他劝谏孝宗姑且放下不急的政务,专心准备对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宋高宗驾崩,他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的事情,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杨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就辞官归隐,从此不再出仕,朝廷几次召他赴京,他都坚决推辞。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当我们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便可体会到此时的杨万里不再苦苦追寻自己的梦想,而是愿意隐居田园,对乡村田园风光充满了喜爱之情。

四、写作是最后的收获,以图练笔 教学至此,本课的插图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因为这首古诗内容浅显,再加上插图的辅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孩子们将观察课文插图和自身捕捉蝴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文字描绘一幅“儿童捕蝶图”。学生描写的片段如下:

在百花盛开的美好春季,正是蝴蝶们出来采花的时节。这时候孩子们总是想着捕捉它们。我们看到并且常捉的是一些白色的菜粉蝶。瞧,这里有一只正歇在花上的菜粉蝶!哥哥轻踩步伐,以小碎步慢慢走向可怜的蝴蝶,然后趁它不备用两根手指捏住它的白色翅膀。有时,哥哥也在蝴蝶飞舞时捉它们。他或是直接扑上去抓住,或者脱下外套拿去罩住它们„„

总之,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它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美丽,更有实效。

第五篇:巧用插图,充分发挥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巧用插图,充分发挥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平定县马山中学

巧用插图,充分发挥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插图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关键词:历史插图教学

历史直观教学

历史教学

历史插图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插图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讲的是过去的事,无法直接看到,也无法再现,教师要使学生有历史的感觉、历史的形象,使“过去”能在学生观念中明显再现,就需要借助历史插图。历史插图是形象化的历史教材,它不仅是教材文字内容的必要补充和历史知识的延伸,而且形象、鲜明,直观性和可读性强,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对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插图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描绘法

这是以图示为主结合语言演示的一种教法。如《受到迫害的犹太人》这幅图体现了犹太妇女、小孩都胆战心惊地举着双手,被纳粹党驱赶、屠杀的惨况,使本来难以理解的“法西斯”这个概念,由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图中犹太人的悲惨境遇,这个晦涩难懂的词一下子就理解了。

描绘法除以爱憎情感感染学生外,对于古建筑工程的插图,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诗文,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宋人杜德源诗“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和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当讲到胡夫金字塔时,老师把放大的彩图挂在黑板上,作为同学们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材料,教师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图的同时向学生解说,宏伟的胡夫金字塔直插天际,它至今还屹立在埃及的尼罗河畔。我们知道,胡夫为建造金字塔,以10万奴隶和农民为一批,每批劳动3个月,前后竟用30年。在当时生产工具很简陋的情况下,要把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垒成那么高的塔,劳动者不仅蒙受了无穷的苦难,而且还有许多人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从而启发学生得出结论:金字塔不但是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奴役的见证,而且是法老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象征。金字塔也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观形象的彩图,加上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同学们不仅受到了生动的教育,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身心愉悦地进人了最佳学习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兴趣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插图的恰当使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

(二)联想法

赵恒烈先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如演示《商代戴手铐的陶俑》时,可引导学生想像当时奴隶们不甘屈服的形象,深刻揭露奴隶殉葬的罪恶。

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此处可联系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讲“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时,引导学生观察图,找到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确定其所在的位置。再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适当补充其它图片资料,想象当时米诺斯王宫的华丽壮观,建筑结构的复杂奇妙,使学生感到克里特文明的繁荣。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三)启发法

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安抚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

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

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又如,以1927年德国漫画《关于危机的预言》来说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组织以下问题来启发学生: ①山下这批人的情形是什么意思?②危崖上那些人悠闲自在地宴会又是什么意思?③这幅漫画影射什么?它跟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有什么关系?

(四)悬念法

历史上颇多难解之谜,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后自己去寻求答案。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四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巨大的石头重达五吨,当时又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他们究竟使用什么工具来进行搬运?

②修建金字塔时,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装置,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如何勘测并平整出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的塔基?

有兴趣的同学平时就会留意这些资料,对历史的奥秘作进一步的探索。

(五)比较法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这种方法适合于复习巩固。

利用《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唐朝对外交通线图》,可比较汉、唐对外交往不同特征。通过《隋朝的运河》、《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比较,可以看出大运河的变迁。

比如在讲《筒车》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三国时期的翻车进行比较,看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劣。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翻车是水槽链叶结构;筒车是滚筒结构。翻车靠人力踏转转轮,带动链叶将水提到高处灌溉;筒车是利用水力推动水筒转动把水提到高处灌溉,其功效比翻车高。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能力便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和《战后的欧洲 》这两幅图可以比较,以理解战后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变迁,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被摧毁,波兰等八个国家新兴。

复习课中可以将《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黄海大战》《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等图进行比较,各图的特点明显体现出了清政府的腐朽,黄海大战中中国军队的不堪一击,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日本的强大,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

如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六)概括法

使用概括法的图示教学,一般都需要教师自绘图画或从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图片。

例如《世界文明古国》这幅画,上面确切标有各国国名、各大河流,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发源的大河流域、地理位置等内容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

讲明朝营造北京城,可以绘制一幅金、元、明三朝京都沿革图,理顺金的中都、元的大都、明的北京城三者之间的关系。

复习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可以绘制一幅五朝迁变图解,使学生学到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予以综合,使之系统化。

学生爱看课本上的插图,尤其爱看扉页上的插图,有的学生还超越教学进度去翻后面的插图,还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用纸蒙在插图上描绘。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状况,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课本上的文字再具体也是抽象的。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现象都是很久以前发生的,学生不曾亲眼目睹,历史又不可以重演。所以在历史课教学中直观教具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史学修养。直观教具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便捷、最常用的就是课本插图。图示教学对于任何学校任何条件的班级,都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课本插图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都有较深的寓意,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新编九年制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这些图画都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平定县马山中学石丽红

2011.11

下载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充分发挥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皮亚杰告诫我们:儿童的数概念不是成人能直接教会的。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幼儿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必须通过对材料的接触,施加动作反复摆弄和探索,积累经验建构......

    浅论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插图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插图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讲......

    浅谈如何发挥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逐步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发挥其主体性。运用插图这一教学手段......

    浅谈课本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5篇)

    浅谈课本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

    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浅谈(yanhao)

    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浅谈 历史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新教材中编排了丰富多彩的插图。如何来有效的运用好这些插图,历史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而且承载着更多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信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本插图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浅谈新教材插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新教材插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生物教材中的插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 具有直观形象、 简明生动的特点, 能表达出丰富的生物学信息, 是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插图,一方面可以为阅读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利用插图可以培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