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我国古代学者论教育原则
一、老子的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
老子说:“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教学“为道”和知识的学习,既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细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他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无 为 自 化
老 子 要 教 师 做 到 “ 善 言 无 瑕 谪,善 行 无 辙 迹。”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自 觉 性。3.谋 于 未 发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要 “ 为 之 于 未 有,治 之 于 未 乱 ”,对 于 学 生 的 不 良 倾 向 要 善 于 禁 于 未 发。
二、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如一地灵活运用这一教育方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启发诱导
孔子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师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3.学思并重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徐干的《中论·治学》也引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费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4.学而不厌
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论语·公治长》)。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诲人不倦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学以致用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突出德育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由博返约
《论语·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0.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孟子的教学原则
1.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盈科而进
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他说“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累)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启发引导
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度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5.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四、墨子的教学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墨子明确指出:“虽不扣必鸣。”他坚决反对儒家“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的被动式教育方法,并以大量事例说明“强说人”的重要性。2.因材施教
墨子认为.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程度、能力等方面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应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3.察类明故
墨子在教学中注意具体的譬喻及实例,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在教学实践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他说:“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五、荀子的教学原则
1.学贵有恒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殁而后止。”荀子指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2.善假于物
荀子说:“登高而抬,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驾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力行
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正确的学习过程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则”不论是教育方法,还是学习方法,关键在于“行之”,“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六、《学记》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
《学记》写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藏息相辅
《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3.教学相长
《学记》写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启发诱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认为“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为此,教师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5.尊师重道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6.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七、朱熹的教学原则 1.主导主动原则
朱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主动,教师起引导作用。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白放在里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2.启发性原则
朱熹认为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认为“大疑则可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力一始是学”。3.奋发性原则
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煎药、推车。“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4.温故知新原则
他说:“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不温故是间断了。”“温字对冷字,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其温来又好。”“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就温故中见得这道理愈精,胜似旧时所看。”“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5循序渐进原则
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6.博约相济原则
他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 7.笃行原则
朱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八、王阳明的教学原则 1.立志
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 2.学贵自得 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3.启发诱导
王阳明激烈地抨击了当时对儿童教育的各种强制做法:“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图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畏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他分析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4.循序渐进
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他把教学比作种树:“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树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他认为教学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量力而行。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童倾上,便浸坏他了。” 王阳明主张在教学上要讲究少而精,他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因材施教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他打比方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 他说“既已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则不必要使之于庭除之间而学步趋”、“既已能步趋于庭除之间,则不必更使之抉墙傍壁而学起立移步”,“然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 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6.知行合一
他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
九、王夫之的教学原则 1.行先知后
他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 2.教学辩证统一
“夫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学之,则虽教亡益。” 3.施之有序
他说:“知道之序而尽人之材,则因机设教,而人无不可喻者矣。”“量其力所能至而行事焉。”他提出“立教之序”有五:“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 4.因人而进
王夫之认为,“人之有材质也,譬诸草木天乔者一区,而萌茁者又一区也,自然之别也。”学生“质有不齐”,“志量不齐”,因此“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故教者顺其性所以深造之”。他指出:“教道之善,取蒙者之刚柔明暗,悉体而藏之于心,调其过,辅其不及,以善养之。”“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他说:“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并且,他具体指出:“夫教之多术也,或顺而成之,或逆而矫之,或诱之以易从,而生其慕道之切,或困之以难得,而起其奋发之切,盖亦多术矣。” 5.学思结合
王夫之认为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则不持己之聪明,而一唯先决之是效;思则不拘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 6.躬行自明
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恒其教事。”他还说:“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他说:“夫欲使人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不自勉乎?”
第二篇: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
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一)“
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压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广泛的有王回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二)“五经”、“四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汉代以“五经”为课程,宋代以“四书”为课程。
1、“五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的内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特点,决定了集中识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字意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后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巩固,并逐步加深和扩大。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韵语和对偶的使用符合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使用整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使用对偶“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1]。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识字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如《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94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2]。
4、联系日常生活。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足见“
三、百、千”等蒙学识字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也是“
三、百、千、千”等蒙学读物流传于世,成为“恒用之书”的重要原因。
5、激发儿童的兴趣。
儿童喜爱听故事、喜爱看图画,喜爱大声朗诵,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代蒙学识字教材中编入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有时配以插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蒙学读物中的孔融让梨、磨杵成针、击瓮出儿等故事,明清时期蒙学的“歌诗”课程,不仅能教学识字,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树立志向,促进智力和语言发展。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
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练习,不尽是笼统地一篇一篇写去。”[3]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作诗之前,往往要先练属对,先是“一字对”,渐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写议论文,往往要先练习写段落,先练习写“破题”,然后练习写“承题”,直至整篇的文章。尽管格律化、公式化对写作来说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训练扎实,可谓古代写作教学的长处。在写作训练中,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也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5]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代流传着“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谚语,还流传着“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6]。古代的写作教学,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我国古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颇有可取之处,概其要点如下: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7]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小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8]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
3、作文从模仿入手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学之既久,自然纯熟。”[9]这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对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实践证明,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4、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是历代学者主张的写作指导原则。苏轼说:“凡文字少中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10]谢枋得也主张:“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11]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2]《(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年6月17日。[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4]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6]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7]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8]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10]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住简书》。[11]谢枋得:《文章轨范》,第一卷
第三篇: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白石道人——宋·姜夔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温陵居士——明·李贽青莲居士——唐·李白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淮海居士——宋·秦观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庐山居士——宋·张无平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六如居士——明·唐寅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第四篇: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徵忠贞不二。
问.名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著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麼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
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问名后如果卜得吉兆,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致赠礼物,并通知女家决定这门亲事,同时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送给新娘枚金戒子。
纳.徵
俗称大聘或完聘,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纳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
俗称择日,由男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
正式举行婚礼。把新人的八字都写在红纸上,请择日师择定黄道吉日,并由媒人奉送双方同意后,举行迎亲仪式。
第五篇:教育学 我国古代名人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2.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荀子
1、个人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对重新整理儒家经典也有相当的贡献。
2、著作: 《荀子》
3、观点:
1.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2.教育目的: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3.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五经,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4.教学方法: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4、历史地位及评价:
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梁启超
1、个人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等。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2、著作:
其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传世。
3、观点:
1.梁启超认为,教育的作用和宗旨就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特性和品质。
2.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有:变科举、兴学校;兴办师范学校;倡导女子教育;改革儿童教育。
3.论学制。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岁),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宣传家,世所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坚决反帝的旗手以及杰出的教育家。§杨贤江
1、个人简介:
杨贤江(1895-1931)著名教育家,南高师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字英父,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原属浙江余姚),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2、著作: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3、观点: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2.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的批驳:批判“三论”,阐述教育的职能;批判“四说”,阐述教育的涵义。3.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杨贤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家,他的著作《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
§陶行知
1、个人简介:
陶行知(1891—1946)男,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等。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2、著作: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3、观点:
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表达,他以这样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毛泽东的评价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董必武称其为“当今一圣人”。
§苏格拉底
1、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2、著作:
苏格拉底并未留有著作,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
3、观点:
1.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得到改进。2.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内容。关于教育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道德,教人学会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最后,他主张人锻炼身体。
4.教学法。经过长期实践,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4、历史地位及评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成为“希腊三贤”。
§柏拉图
1、个人简介: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他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史的三个里程碑。
2、著作:
《理想国》、《法律篇》
3、观点:
1.政治观和哲学观。柏拉图的政治观是哲学家治国;在哲学观中,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的、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理想国。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男女平等;重视早期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法律篇》中的教育观。首次提出强迫教育;早期教育的规定比《理想国》更加具体;恢复了一夫一妻制,人伦、孝道成了道德教育的内容。4.学习观。学习即回忆。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柏拉图是西方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中,柏拉图也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
1、个人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玄学等。他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著作:
《政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
3、观点:
1.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基础——灵魂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教育的作用是使人的理性得到发展。关于教育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人都应该受一样的教育。
2.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主张应当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初等教育分阅读、书写、体育、绘画四科;高等教育应该与科研相结合。
3.伦理思想。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对幸福、美德等有所论述。
4、历史地位及评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统治过全欧洲,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并称为“希腊三贤”。
昆体良
1、个人简介: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昆体良还兼任律师,这使他有可能以当律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著作:
《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的教育》
3、观点:
1.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2.教学观。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
3.教师观。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教师对学生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 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