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的本位大全
摘 要:近年来,多元化的创新教育成为当今中学语文教育思想的主流,由于盲目的否定,传统的语文基本教学定位被不少教师淡化、遗忘。面对新课程标准,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回归本位。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的本位
——巴中市恩阳区义兴镇小学 何家兴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 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 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这种方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参考文献
【1】 李银宏:让语文教学回归其本位,平昌县河东小学。【2】 石艳霞:浅析中学语文课堂人本性教学方式,2011 08 【3】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备注: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义兴镇小学 何家兴 QQ:1046059000 联系电话:***
第二篇: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
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
参加网上远程教育培训,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我感受颇深。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清楚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特点,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上获得了不少启示。下面就诗歌教学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代诗歌,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在此新形势下,教师要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真正把诗歌当做诗歌来教,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位。
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学生对诗歌的爱实际上是和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我初中时第一次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诗中的“断肠人”是如此的令我悲怜与同情,以至于这种情感在我内心深处不断激荡与振颤。这说明,诗之永恒就如爱之永恒,可以在顷刻间被感知,根本无须时间检验。真正的好诗是我们看一眼就知道永远也不可能把它忘掉的那种。因此,教师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语言本身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诗的美和意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和诗歌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时,与其要求学生回答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还不如问学生究竟喜欢哪些诗句和意象。学生都是有一定审美敏感的人。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就是要唤起他们的审美敏感,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诗歌语言上。
古人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古人在读诗和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深刻领悟。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就是“诗眼”——“涨”有一种不息上涨的动态感,不仅暗示了夜雨之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宁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具体显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内在性。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
学生要感受诗歌的美离不开朗读。因为,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与声音不可分割,更与诗歌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音乐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诗歌教学与“语感”“语调”和“语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入人心的力量。其实,学习诗歌,学生一时不太懂也没有关系,教师只要多引导他们读,他们就自然会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热爱诗歌。
语文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多读一些现代诗人的作品,如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诗人的诗。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诗歌鉴赏理念进行更新,掌握更多的诗歌鉴赏新知识,才能教好诗歌。
总之,时下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耕耘,不断探索,让诗歌教学之树永远常青,并结出累累硕果。
第三篇:执着的追求 本位的教学
执首的追求
本位的教学
——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校语文教学和教师成长的重视,给予了我们语文组一次宝贵的外出学习、取经的机会。
11月13日到16日,我组的三位教师:夏**、郭**和我,一起前往南京,参加了由江苏教科院和江苏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08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本次大会邀请的专家、学者、开课教师都是江苏乃至全国语文教学界精英级的人物,如:余映潮、黄厚江、李卫东、朱震国、史建筑、盛庆丰等等,他们要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要么是全国、江苏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奖得者。2天半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学术报告3场,精品示范课13节,精彩教学感言6节。学习很累,但收获很大。
这是一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盛宴,由于本人的口拙不能一一道来,在此我只想说一节课、讲一个人。
我要说的这节课,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朱震国老师执教的《白色方糖》。这是一篇讲述博爱的文章,作者一共讲述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在女孩在舞台上唱歌时因为紧张忘记怎么开头时,他勇敢走上台为女孩开头,然后大方地走下台来。女孩听到比自己还难听的歌声后自信大胆地唱起来了。第二个故事是作者亲历,在路上被绊倒后,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拉起来并拍拍自己的肩膀,然后跳上自行车走了,这个人作者素不相识。第三个故事是作者为一个老头泡咖啡,加入了一块白色的方糖并仔细搅拌,这时老头子老泪纵横,因为老头子孤身一人,唯一的女儿嫁到了美国。朱震国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并用简单的12个字根概括了课
文内容,即“歌声响起、骑车小伙、白色方糖”,随即教者并展开了问答活动,首先将学生分类甲、乙两组,让学生自读故事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就三个故事各提三个问题给对方,然后甲、乙两组自由提问每组限两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教者提出每设计一个问题得10分,每回答一个问题得10分,每弃权一次扣5分,每获得一次掌声加5分;能上能下环节属于生与生之间的提高,接下来教者让学者问题转移给其他学生思考并水到渠成的解决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教者向学生的发问。
课堂教学方式看起来很简单,但确实又很不简单,整个课堂似乎都是学生提出问题,又由学生来回答问题,教者似乎很轻松,实则不然,这样的课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和非预设性,因为对于课堂上学生会问出什么样的问题,教者是无法一一预测的,要想上得精彩就需要教者深入文本至每一个细节。这使我想起了黄厚江老师的一句话:精彩的语文课都因教师亲自阅读。
本节课中还有一个极为闪光的地方,那就是教者对文本的有意删除,而是给学生出了3个问题:
1、什么是爱,爱是一种什么情感?
2、世界上有哪些人需要爱?
3、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对爱的最好回报?要求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写成3句话。这给予了学生无限的遐想,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我喝咖啡从不放糖,但朱震国老师的《白色方糖》却让我的咖啡有了新的味道:首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态”、“心智”、“心弦”,并且要推陈出新,有诗情画意,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有各的感受,而不需要老师在课上把语文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次,“三位”一体全方位关注,一是为了自己寻找定位,老师应该知道“我”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是什么角色,这指备课中达不到的目标不勉强,不必要的环节不干扰,不消化的理解不出口,不相干的作业不要求。二是为文本把握定位。就
是备课要有分寸感,要自然,要融洽,具体有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风格、教学的角度和课型和基调,为学而教不能以教带学三方面。三是为学生度身定位,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感受是教学时的第一手资料。最后,学生“入戏”很重要,一气呵成,了无痕迹,不能让学生“出戏”,出了再入就难,少用专业术语,否则是僵化,就是表演要想尽办法掏出学生的真语,而不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课堂”,尽拣好听的说给老师,而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过程化教学,如抽学生回答问题只是一个过程,老师在学生说话时早就想着下一步我该说什么怎么说,于是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论对错,就是一个“好”字,这个所谓互动就成都市形成而已。
前面说的是一节课,下面我要讲的是一个人,张家港市教研室蔡明主任在评课时是这样概括他的:“山东汉子史建筑:沉稳、智慧、幽默、天生的语文人,忧语文之忧,乐语文之乐”,史建筑老师为老师为我们上的一节题为“多彩的世界”的作文课,课后,为我们作了精彩教学感言,我这就其中的两点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史建筑老师认为好的作文要达到“五言二真”。“五言”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色(文采),言之出新,“二真”即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二、史建筑老师正在做的语文“八项工程”
1、综合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建立班级图书馆,每一个月更新一次,每月一次的“读书笔记”的评选,(刊登“十佳”,每(高中生)周一次的谈话专题(“小石头”)如“奥巴马”“茅盾文学奖”。
2、文本细读——感悟母语魅力
3、师生同写——促进共同发展
4、重读经典——温习心路历程
(周国平、叔本华)
5、课题探究——培养学术意识
6、学本编写——锻造自学能力(教材——学本)
7、对话古典——培养学术意识
8、学习日志——规范学习流程
史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正所谡身教胜于言传。他的行为大大激励了学生阅读和习作的热情。
语文课难上,语文好课更难上。在南京学习的这段日子,每一位名家留给我的都是立足于语文本位的教学和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让我们都能善待学生、鼓励学生、注意方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执着追求,本位教学,为语文教学之路划上绚丽的一笔。
陈
*
2008.11.20
学习感悟
——参加2008初中语文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
郭乃平
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由省教师培训中心和江苏省教育学院举办的“2008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苏教院体育馆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名师精品课展示、学术报告和专家精彩评课三部分组成,其中专家和名师均为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著名特级教师、优秀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专业。我在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同时感受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真可谓精彩纷呈。从整体上看,14节精品充分展示了我们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可概括为:一个人、一堂课和一个学说。他们分别为山东的特级教师朱震国;《白色方糖》和余映潮的教学创意。
首先,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主要载体是课文,他们大多是情与理的统一。浙江宁波东区的语文教研员刘飞耀在讲授《致女儿的信》一文时,通过文中童话部分的重点导读,让学生读中品悟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一颗挚热的心,挚热的爱,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中感悟到应该去珍惜父母及身边亲人的关爱,并试着去关心他人,正如老师最后留给学生的一个思考:爱,你准备好了吗?真正做到了情与理在课堂的完美结合,而这种悟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的。
其次,展示了课文中无穷的“趣”。文中“趣”可以具体现在课文情节的典折,构思的巧妙,描写的生动,语言的准确等方面。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刁勇老师在《伟大的悲剧》导入时这样说道:“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射到南极,到那里曾经上演过伟大的悲剧。”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一番话一下子激
起了学生的兴趣,进而学生带着解谜的心理去学习课文曲折的情节,精彩的课文。再如四川重庆实验中学的王君老师在讲授《喂——出来》文中,由文中的“洞”注学生结合课文去展开联想,娓娓道出洞中扔进什么同样大自然也回报什么,告诉人们要善待环境,善待人类自己。而语文专家黄厚江老师在讲授《孔乙己》时,则是将文中孔乙己的“手”从文中提炼出来通过学生找句子,讨论分析及老师合理的指导启发,充分展现了孔乙己爱面子受人欺凌的封建知识分子可悲、可怜的命运。
第三,充分展示了语文实用性,即可以读、写,还可能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上海的特级教师朱震国上《白色方糖》一课时,他首先将学生分为甲、乙两组,由甲、乙及老师三方互相提问一定数量的问题的形式来梳理课文情节,答对的同学一方可加5分(如能获得现场老师的掌声可另加5分),一下子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加上他幽默不失风度的问法及评价,使得这节课气氛活动,学生情绪高涨,用朱老师课后的感言所说:孩子们的眼睛每个都是闪亮的。而老师则像一位指挥家,组织者,课堂节奏有效控制,问题发书收入自发,时间处理恰到好处。加上朱老师一段精彩朗读,俨然是一位演员,语音浑厚有力,磁性十足,用语文专家黄明老师的评价说:“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自己演绎精彩”,可谓个人魅力十足,他的课堂更可谓妙趣横生。(现场的许多听课老师几乎成了他的现场“粉丝”)
其实,这些名师精品课的精彩演绎是在其对课文深入扎实研读的基础上获和的成功,正像著名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听说:教学要有个性,有创意,有讲究角度“新”,思路“简”,语言“活”,设计“实”,而这次精品课的展示就是教者们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上的。
总之,这次南京之行可谓感触颇多,收获颇丰。
第四篇:立足语文本位 追寻有效课堂
立足语文本位 追寻有效课堂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关系着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本文从教师课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课上扎实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和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三方面畅述了如何立足语文本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本位、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是在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造成课堂上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要立足语文本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最适合的就是最有效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制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 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
2.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3.适度: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难易要适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目标过高,通过教学难以达到,学生觉得高不可攀;目标过低,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索然无味。
4.分层: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 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扎实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对大语文观念和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导致了对文本解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漠视文本,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会文”;或错过文本,以浅表的课堂活动代替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弱化了课堂教学中深入的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情感丰富、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少要抓住“读、思、练”这三个环节,通过“读、思、练”的携手合作,学生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同时,不断地运用语言、创造语言。这样,积累促进了运用,运用又更新了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得到了丰富与充实,言语能力也会跟着节节拔高!
1.注重朗读,自主感悟。
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是启迪思维、熏陶情感的不二法门。语文课堂应注重朗读,让学生会读、多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来领悟、体验。
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应该是文本阅读的主人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事实上,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却只顾着自己设计好的教案,其中的程序、环节,常常成为束缚老师手脚的绳索。上课时,不等学生仔仔细细地将文本读深读透,就匆匆忙忙地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进入条分缕析。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是食而不化,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老师的催促,或者有时象征性的读书,也只是一个走过场,学生的读书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惜,由于没有阅读,这些内容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给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机会!
要强调的是,只要让学生读书,就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方向和方法一个都不能少。如果缺省了,那就显得茫然无序,没有实效,徒具形式。例如让学生预习一篇新课文,则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标写好段落序号,在此基础上读熟读通文章,对于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最好还要给他更具体的提示,比如,课文要读三遍,生字词的注音标注到行间,文字优美的提示他多积累词语,人文价值不一般的则请他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去品味出深刻内涵,等等。这样让他们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免得自己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会坐在位置上一遍又一遍地从头到尾地傻读,除了重复得让他反感以外别无效果。再如课堂上让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求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的时候,则要求学生能很快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语句,并想想为什么喜欢;精读课文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对这些自己认为的精华部分与同伴分享,再与全班同学共享;品读课文的时候,则要求学生针对课文、作者、老师、同学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不人云亦云,等等。总而言之,每一个读书的环节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遵循学 生的认知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2.启思导疑,放飞思想。
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的话:“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当是只看这节课多热闹,教师讲了多少内容;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始终紧紧地维系着。”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曾听一位老师上《散步》这一课,老师问:“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沉默,老师随口就说:“尊老爱幼嘛。”老师的回答是精彩的,只可惜是老师说的。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需时间慢慢咀嚼反刍的。教学环节过于饱满就会无意识地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和质疑的机会,就无法放飞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永远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永远走不出前人的窠臼,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成为一个车间流水线下来的没有个性的“产品”,思想僵化,缺乏活力,没有创新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高分低能”的学生给我们留下的教训还少吗? 新课程渴望更多的精彩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理论修养都不甚丰厚的中学生而言,期望教材文本短时期内直接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得到美的享受和知识上的教益是不切实际的。调查表明,教师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尤其是一些经典之作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他们常常不知道作品好在何处,应该学习与借鉴什么。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体验与感悟,也往往是凭借直觉,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从认识上来说,远远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这就亟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而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文本主旨,径奔知能关要,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倒不是什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以及答问后的讨论、点拨。即使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给”的永远是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新的源泉。
3.有效训练,夯实基本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重视了学生的体验、感悟,在以往的语文教育中的“训练”,很快遭到了口诛笔伐,似乎以前语文所有的问题都是“训练”惹的祸。现在,人们谈及“训练”一词,往往是讳莫如深,几乎是避而不谈。我们要看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机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的训练,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训练,这其实是矫枉过正的做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犹如游泳,如果不把学生抛入水中去呛几口水,去实际训练,只在岸上指手画脚,任你如何比划,恐怕几年下来,学生还是一个旱鸭子。要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践“三维目标”思想,语文课堂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我们在反对高消耗的应试训练的时候,把语文学习应有的训练也当作一盆脏水一样泼掉了。这真是可惜!比如,有的学生字写得七歪八扭,书读得支离破碎,说话像蚊子嗡嗡叫,作文更是词不达意、别字连篇、语句不通„„这些都必须 要旗帜鲜明地加以训练。否则,语文素养的达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就拿“小组讨论”来说,它可谓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要做到扎实有效首先要设计好“讨论”的程序:(1)出示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或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的贯穿全文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2)学生根据问题各自安静阅读文本,思考。(3)小组展开低声讨论,先由组员轮流阐述自己观点,组长记录,再由组长组织讨论修订代表本组的观点写好发言提纲。(每一次教师只选择其中一组全程参与和指导)(4)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5)教师点评、总结。这当中的论题,应该是有讨论价值的。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是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养成的。其次“说”要“说”得好,先要有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形成个人观点,还要认真倾听,听明白了他人的观点之长才得以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听出了他人的不同理解才得以言之有物地据理力争。再者是“写”,将小组观点有机结合简练概括下来,共同斟酌推敲表述的词句。这一过程要落实到位,至少要用上半节课的时间,而绝非花个几分钟流于形式热烈吵闹一番就能收到合作学习效果的。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一个称职的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细心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最终能够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那么,教学状态才能达到更优化,学生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长征〉节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到警卫员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怀杀马时,由于扮演的同学读得有些生硬变调,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这样的朗读给课堂带来了负面影响。课后思考,如果课堂上多补充搜集到的资料,多引导学生去体会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险惨烈,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怀为了挽救战士的生命欲忍痛枪杀爱马的悲壮气氛。朗读时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总之,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它不可能会一蹴而就的,我们既要为之进行持续不断地努力,又要时刻保持清醒而睿智的头脑。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2006年版。2.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3.余文森;《新课程怎样推进教学的有效性》。4.钱梦龙;《为“训练”正名》、《再为“训练”正名》。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
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
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
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
用心
爱心
专心
把《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呢?(当然,哑语除外。)所以,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想在某一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得掌握这一社会里一切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因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某一个社会之中生活下去,就得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就得和他人交流思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由于方言的存在,到一个不熟悉的方言区去,生活也是极其困难的。据说,一个生活在北方的英国老铁匠,后来搬到南方去居住,结果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寻了短见。
二、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具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让人感受到?靠什么来承载呢?当然,还是语言。因为:
1语言是意识,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人文性,不管怎样理解,说成是人类、文化、文明也罢,说成是人性、修养、情操也罢,总之,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思想活动。它的物质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且,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恩格斯的书信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写的是多种语言的信,因此,我现在就用英语——不,不,我还是用优美的意大利语,它像和风一样清新而舒畅,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里盛开的百花;也用葡萄牙语,它宛如满是芳草鲜花的海边的浪涛声„„”。
2语言存在于自我构建的文化环境里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对它的结构、语法津津乐道,以为这些抽象的规则就是语言,语言在我的分析掌握中。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的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越是生动的语言越难以使人意识到“语言”,因为语言实际存在于它说出的世界里,语言本身构成了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什么?最起码说,这已足以包含语文的人文性了吧。可见,语言存在于人文,人文同样依附于语言。
3语言的无限包容性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语言在我的处置之中,说话是我个人的行为。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无我性,说话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行为。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使用他人不懂的语言,也不可能不期待他人的理解,语言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说话”的本质不是“独语”而是“对话”。语言这种把你、我、他统一起来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工具的属性。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到自己的语言中,因此,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种语言都包含着一部分人类的整个概念和想象方式的体系,这种语言世界观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行动。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实际上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古人说“文以载道”,现代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古如一。说人文性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等。
总之,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
用心
爱心
专心
交际,达到相互了解。语言和思维、思想、精神具有统一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可见,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语言和精神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怎么办?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便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位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一、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并举
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干瘪的空壳。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但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的。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内化和外化兼顾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阅读=阅读教学。
其实,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不然,“教学”二字有何意义?但我们一直在用阅读理论替代阅读教学理论,一直把阅读过程等同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说白了,就是内化,就是意化,或是“得意”。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已经说得很清楚,“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取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即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还有一个外化的任务。
语言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那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同时,还能重点突出,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特殊的葬礼》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我就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岸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斯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中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做一回编剧,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一般说来,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撞击点和理性撞击点。感性撞击点较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撞击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撞击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课文《郑成功》的第二节只有两句话:“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里的“奴役”和“恨透了”就是撞击点,当然也是个空白点。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及时补充关于“奴役”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就“奴役”和“恨透了”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理性撞击点不大容易把握,因为理性的东西较为抽象,内涵较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远。因此,教学中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思考为情感体验,变空洞说教为充实述说,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来建构“哲理概念”。在《抉择》的教学中,围绕“奉献”的话题,我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你由旅行者想到了在你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谁?
生:有一个雨天,我家门前存水,我便捡来几块碎砖铺在水洼里,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我觉得我和旅行者一样。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
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再宋„„”这种方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开头“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让学生试用合适的词去替换“低低地”、“缓缓地”、“安放”等词语。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也是感悟人文情怀的过程。经过一番尝试,他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文本中的这几个词。这就是在消化、吸收,在此后的遣词造句中,他们就会争一字之奇,用一词之妙。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
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
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
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用心
爱心
专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