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 罗薇
[摘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显然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知识本位 育人本位 思维方式 方法论
一、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写字好
写字好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门面”。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因为教师本身有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合乎规矩的,都具有示范意义的。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了这个意义。例如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字不满意时就随手在作业本上写道:“要认真书写!”可是,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字却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他写给学生的这几个字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外,应该还有一个示范意义——像我这样认真写字,教师只想到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一面,而忘了自身示范性的一面,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文字书写漂亮,还能使课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一手好的板书,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眼前一亮——这位老师的字真棒啊!教师就完成了“征服”学生的第一步。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再注意把板书内容设计得既简洁,又醒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一篇文章的精髓,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口才好 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口头表达是基本功。一位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前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方式可以改革,教师可以少讲,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简明、规范
“规范”是说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解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合乎语言规范;不使用自造的词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不说病句和意思不明的句子;说话不千头万绪,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
2、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分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也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回味的时间,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样自然会削弱教学效果。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张弛自如,这样的讲授不仅教师有愉悦感,学生也会从中获得享受和乐趣。
3、富有启发性,激励感
一是话不能完全说透,要留有空间。即说话要含蓄一些,在学生想知而不知时,加以诱导式的解说,不要把问题说尽,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二是适时。恰当地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和反问语,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还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朗读感染,示范性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的方式。不会朗读的教师是不可想象的。朗读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辅助手段。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课堂上,教师动人的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诗歌文章、感受文学魅力、陶冶审美情操的一把钥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教师高水准的亲自示范朗读,会赢得学生的赞叹,而且可能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例如:《少年》这首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激情赞美了少年,抒发了作为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果教师自己朗读水平一般,这节课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起不到激发学生情感的学习效果。
(三)有学识
语文教材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粒尘埃;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音乐方面的,美术方面的,科技方面的;语言的,文化的,文学的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全部的社会生活都跟语文课有关系。因此,语文教学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人调侃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法家、墨家,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杂家’。”这就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问的增长是伴随着教学而来的,是教学相长的。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把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习作,每一项活动的备课都当作自己的学习机会,拓展、深化,更新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文看一遍,把参考书看一遍就行了。教师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对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关的知识等等,做更多的检索、阅读、思考和整合。
教师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学问的,这就使自己的“一桶水”常用常新。学生喜欢知识广博而有见识的教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兴趣广泛。他们要喜欢读书,喜欢逛书店,去图书馆,家里有多本藏书;他们喜欢书法,不一定写得很好,知道欧颜柳赵的艺术特征;他们喜欢文艺,话剧、京剧、歌剧乃至地方戏剧至少喜欢一两种,熟悉里面的故事,甚至唱腔;他们喜欢欣赏绘画、国画或油画,对名画和画家也有所了解;他们对跟文化有关的建筑、饮食、服饰等都有兴趣,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当学生们认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无所不晓的时候,学生对教师不仅是赞叹和敬佩,更多的会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
(四)善写作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讲述人情事理。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会写文章,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写文章,而且要把文章写好。
写作的过程也是练习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具备一种语文能力,更多的不是靠理论,不是靠方法——尤其是写作,知道多少种方法都没有什么大用,主要还得靠不断的写作实践,也就是历练。只有多写,才有可能提升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写文章也是一种体验,是对作文过程甘苦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最直接的源泉。当教师把自己丰富的写作体验跟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学生的感觉是亲切的,真实的,也是很有用的。如果教师说的都是别人的方法,别人的经验,甚至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要领就讲给学生听,一般来讲,这样指导的作用是有限的。
有的教师喜欢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布置给学生一个题目,教师在课堂上也和学生一起写,写完以后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学生听,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心得跟学生交流,让同学们来评论。同学们一方面觉得这样很亲切,师生很平等;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文章当中又能获得启发。这样坚持经常,教师就会对哪些作文题目好写,哪些作文题目不太好写,有了切实地了解。哪些作文题目需要怎样指导更有效,哪些作文需要怎样评价更恰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
在新形式下,我们要拿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献给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三个充满”:即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二)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重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
(三)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在教学中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包括课堂时空向课前开放和向课后开放);二是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造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如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等等);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用好有字之书,主要指教科书、课外书;关注无字之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开发自己的书,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四)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感悟”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做到在感悟中体验(教学的关键词是“诵读感悟”);有利于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在感悟中品味(教学的关键词是“内化积累”);有利于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做到在感悟中提升(教学的关键司是“实践运用”)。“勤诵多背,行文更具文采:腹有诗书,下笔方能生花。”
(五)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探究性语文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品悟新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以“探究式品读”为例,可按“初读感知,探究中读通课文;精读领悟,探究中读懂课文;深读积累,探究中读活课文”三个步骤实施教学。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一是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乐于探究;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善于探究;三是提供探究的时空,促使学生勤于探究。
三、语文老师需要把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老师都明白,在今天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且有些能力的确需要我们老师的着意栽培,这也就是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除了成绩,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
“我至今仍然保持着晨读和做笔记的习惯,这源于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诲,我很受益,我也会把这些教给我的孩子。”一位网友这样说,的确,学生时代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将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财富。
(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他人观点的时候,是一味地接受,还是经过思考再做出判断?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只给孩子知识点的教育是不够的,对于思考过程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三)教师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并对新知识有足够的敏锐度
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会对新事物持一种好奇、开放的心态,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较快掌握新知识的原因。所以,老师们,让自己的孩子对新事物、对未来都保有一种好奇心,是不是也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呢?
(四)教师要以身作责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一定的自控力,合理的时间把控能力,也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让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开各科学习时间、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控制好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可以教给孩子的。
(五)教师要利用课堂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学校,每个孩子都分属与一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团体,在这当中,孩子们会有共同的欢笑、有一定的冲突,如何化解冲突、更好的与同学相处、合作,也是孩子们可以学到的终身受用的技巧。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于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老师奉献精神的写照。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老师精神品质更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第二篇: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高一年级汪文国
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
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
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
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
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
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
9、对人的理解和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更为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理解和敏感能够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富有人情味和丰富性,这种情感的丰富性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而且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避免职业倦怠的有效办法)尤其对于学校来说,更应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面向“育人”尽快转型,所有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运行,都应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展开。诚如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所提倡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回归育人本位的教育,才会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第三篇:中国文化本位建设
“中国本位文化论”之重提与新诠
----纪念《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发表70周年 王达三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知名教授联合署名在《文化建设》杂志第1卷第4期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至今已有整整70年。
这个宣言也称“十教授宣言”,或“三五宣言”,或“一十宣言”,文章很是短小。但是,正是这个短小的宣言,引发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出路到底是中国本位还是全盘西化”(以下简称“中国文化出路”)的大论战,仅高峰论战期就持续一年有半,余声则延续至20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中国思想文化界对中西文化比较和鉴选的最后一次,也 是最集中的一次大讨论。
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文化宣言,在其发表70周年之际,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竟然寂落无声,没有任何形式的纪念与反思。这不但令人遗憾,也令人值得玩味。我于之有所不忍,乃撰写此文以示纪念,并大声向疾呼:目前中国尤是迫切需要重提和新诠“中国本位文化论”,并以之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甲部:背景与主张
一、“十教授宣言”之基本背景
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之前,中国思想文化界已经围绕由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20年)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所提出的“西方文明破产”和“回归中国文化”的问题,而爆发了一场同样也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关于“东西文化观”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由于力主中国文化路向的一派与力主西方文化路向的一派在人数以及论战能力上的相差悬殊,特别是由于后者善于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诸多不如意归咎于中国文化头上,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力主中国文化路向的一派呈相对的弱势地位。
“东西文化观”的大论战,主要还是就东西文化进行是非优劣的比较,而“中国文化出路”的大论战则是直接承继这种比较之结果,亦即是西方文化派相对胜出并占据了相当的话语霸权之后,明确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论主张,而引发的一场不仅仅是中西文化优劣比较,更是一场直接关涉到中国文化路向选择和中国文化建设战略实施的辩论。因此,前后两者紧密相关连,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新高潮。
“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的始作俑者并非像后人所了解的那样,是“十教授宣言”,而是由全盘西化论者首先挑起。1929年,在“东西文化观”大论战中出尽风头的胡适在《中国基督教年鉴》上发表《文化的冲突》一文,提出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抗拒;第二种态度是全盘接受;第三种态度是有选择性的采纳。”他武断地宣称,中国已经没有人再坚持“抗拒”的态度。他说:“日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西方文明,结果使日本的再生取得成功。”因此,“让我们希望中国也可能象日本那样实现文化复兴。
让我们现在着手去做日本在五六十年前着手做的事情吧。”尽管胡氏没有明确点出要全盘西化,但实际上是已经打出了全盘西化的旗子。这一点,胡氏在1935年3月发表于《独立评论》第142号上的《编辑后记》中予以明确承认:“我前几年曾在上海出版的Christian Yearbook里发表过一篇The Culture Conflict in China——手头无此册,记不得是哪一年的年鉴了。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论的不可能。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非但如此,他还对当时的吴景超、陈序经等人说他是“文化折衷派”而不是“全盘西化派”表示了失望和不满。但是,由于这篇文章,以及批评胡适全盘西化论调的潘光旦的文章,都是用英文撰写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广,故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大注意。
陈序经说胡适是“文化折衷派”是有其理由的。陈氏1933年12月29日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也认为,中国文化建设的路向有三派:“
(一)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
(二)折衷派——提倡调和办法中西合璧的。
(三)西洋派——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他说:“兄弟是特别主张第三派的,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的西化。”请注意,陈氏在这里提出的是中国文化不但要全盘西化,而且是还要彻底西化。陈氏和胡氏的区别正是在这里。因为胡氏始终认为:“文化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编辑后记》)换句话说,胡氏是把全盘西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实现中国本位的文化。陈氏则不但把全盘西化看作是手段,还把彻底西化看作是必须的、必然的理想结果。
陈序经在中山大学的演讲稿发表于1934年1月15日的《民国日报》上,并由此揭开了“中国文化出路”大辩论的序幕。但1934年上半年的辩论,规模还不是很大,而且其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之交锋也比较浅显。比如,千家驹写有《略论陈序经博士研究中国文化出路之比较方法》一文批评陈氏的全盘西化论;穆超写有《中国文化“全盘西化论”可以行得通吗?》、《再论“全盘西化”》两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同情,主张中西调和,反对全盘西化。与此同时,则有冯思荣写有《关于全盘西化论的比较方法》、吕学海写有《再释“全盘西化”》等文章来论证和支持全盘西化。这些文章都不长,大部分发表于《民国日报》上,影响也不是很大。
1934年下半年陈序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该书是陈氏在1929年留学德国期间写就的长文《东西文化观》和中山大学演讲稿《中国文化之出路》的基础之上修改充实而完成的。在《代序》中,陈氏表示自己是顺着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思考方式来分析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只不过是他与梁氏的结论与主张截然相反而已——“东西文化观”论战和“中国文化出路”论战之间的承继转换关系由此可见一斑。陈氏在书中重申其在中山大学演讲时提出的中国文化建设的三个派别。他从中国近代史上“中体西用”(陈氏认为其是折衷派)失败的事例出发否定了“中体西用”的可行性,认为对中西文化采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静的文化/动的文化”、“人的文化/物的文化”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法是不当的,因为在他看来两者之间存在着通融一体因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换而言之,陈氏否定了中西文化调和折衷的可能性。
陈氏同时也否定了复古办法的可行性,并认为中国人根深蒂固、久长深远的复古思想和保守倾向延缓迟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并直接造成了中国文化和现实的落后。因此,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他认为,这不但能从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态度上有一个从“中体西用”到“西体中用”再到“全盘西化”缓慢转变的过程上得到证明,也能从近代以来中国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面逐渐全盘西化的事实上得到证明。特别是,陈氏还认为:“(1)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2)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即是说,因为中国文化“陈旧落后”,而西洋文化“先进强大”,中国文化就必须要抛弃,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不二法门即是全盘西化,否则中国文化不但不能生存下来,而且是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
陈氏一书,是一通盘整体而又深入细致的文化思考与理论表述,可以说是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中起着类似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东西文化观”大论战中的导火索的作用,因此能造成特别的轰动,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巨大反响,特别是引起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和“温情与敬意”(钱穆语)的学者的强烈反弹。“十教授宣言”即是这种反弹的代表性的立场与表述,并成为“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真正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不难看出,“东西文化观”大论战是由中国文化派宣布西方文明破产和回归中国文化而引发,而“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则是由西方文化派首先挑战中国文化而引发。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仅仅是“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在思想文化场域的背景,或说是导致论战的直接因素。在现实层面,山河破碎、国事陵夷、内忧外患、民生困顿、政治腐败等因素则是触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的深层次原因。换句话说,这场论战的参与者都是怀着为中国找一条新的文化之路以拯救国家民族的危局的用心和情怀而参与其中的。
二、“十教授宣言”之基本主张
“十教授宣言”于1935年1月发表之后。受到了西化论者的强烈批评,因此王新命等十教授又于同年5月10日在《文化建设》第1卷第8期上发表《我们的总答复》一文,算是对全盘西化论者的批评的反批评,以及对宣言内容的补充说明。此外,王新命本人还单独曾于同年4月3日出版的《晨报》上撰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一文。
第四篇:本位咖啡简介
本位咖啡简介
本位咖啡,源于绿城之都—南宁。由有十几年吧台工作经验的高级技师卢先生创办,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经营咖啡店加盟连锁、吧台人员培训、吧台 物料供应及器具批发零售业务。
公司有专业的人士进行专业培训和管理,有效弥补加盟的缺陷,经过不断发展,本位咖啡以独特的经营模式(18元无限续杯,咖啡、奶茶、花茶、冰淇淋任喝)吸引众多人的目光,在短短几年内,各连锁加盟迅速发展,目前在广西已拥有几十家连锁加盟店,成为广西较大规模咖啡连锁加盟公司之一。
淡淡的木质色调,给您带来森林的气息,充满着浪漫,简约的设计风格,充满着休闲与时尚。在这里,已成为都市白领休闲、商务洽谈,朋友聚会的场所。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本位咖啡调出自己独特的咖啡和奶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爱好。
本位咖啡昭平分店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张,位于兴隆街91号(原来福满园蛋糕店),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主要经营原产地单品咖啡、花式咖啡、奶茶、果汁、花茶、冰淇淋以及各种小吃; 本位咖啡昭平分店内设包厢,设备齐全,环境安静。
声明:本店咖啡用咖啡豆磨成粉后现煮,懂得喝咖啡的人都应该知道工作流程,绝非用咖啡粉冲泡。本店吧台出品先上单点,然后逐步再上续杯。顾客多时续杯会慢,希望顾客理解。
第五篇:人本位管理之我见
人本位管理之我见
近段时间以来,我院上上下下都在学习张中南教授的《唤醒医疗》,他先进的管理理念,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临床中选取的鲜活案例使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容易让人引发联想和感悟。
张中南教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近十年时间后,之所以选择回国是“想建立一个新的机制,培训中国自己一流的关节手术医生。”他深刻认识到“一个张中南救不了所有的病人”,他回国的目标是带出一大批更出色的医生。
笔者认为张教授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首先是因为其掌握了国际一流的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手术。病人来到医院的目的很明确:解除病痛。如果和兄弟医院相比,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环境、服务等配套设施再好也不可能有竞争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最好的诠释。技术之外,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生仍然无法大展身手,正是因为国有大医院管理模式上的种种弊端才使得张中南和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联手,开创了他理想中的医院—“以病人为中心”。
技术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我们学习张教授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应从实际出发,着手制定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要改变固化的思维模式,一切以服务临床为中心。忌凡事一阵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