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科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1 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目标: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能指出某一事件是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教学重点:区别随机事件.
教学难点:区分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中国选手甲和乙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
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外国选手”,“明天太阳从西方升起”等都是不可能事件.
思考: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多少?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
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抛出的篮球会下落”等都是必然事件.
思考:必然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多少?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例.请把你的判断填入下表: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random event).
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抛掷1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等都是随机事件.
思考:随机事件发生的机率是50%吗?
议一议: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练习:
判断下列事件是什么事件:
1.用力旋转画有红、黄、蓝、绿四色转盘上的指针,指针会停在红色上;
2.掷一枚正方体骰子,点数不会超过6;
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
4.投一枚硬币四次,有三次正面朝上;
5.检验某种电视机,它是合格产品;
6.买一张得奖率为65%的体育彩票中奖;
7.80把钥匙中,只有一把能打开锁B,任取其中二把,打不开锁B.
二、小结:
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
第二篇:苏科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1 全等图形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图形;
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教学难点:全等图形的识别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我们身边经常看到“一模一样”的图形,比如两张由同一底片冲印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照片,用两张纸重叠在一起剪出的两张窗花等,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一模一样”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展示图片.
二、新课讲解:
1.问题:几何中,我们把上面所列举的“一模一样”的图形叫做“全等形”,那么我们怎么给“全等形”下一个几何定义呢?是:
(1)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
(2)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
(3)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讨论结果: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图形.
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议一议
(1)用复写纸印出任一封闭图形;
(2)把两张纸叠在一起,用剪子随意剪出一个图形.
这样得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征?这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
得出结论: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3.做一做
注意:把划分出的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应重合,通过数小正方形个数可知划分出的图形中应含有6个小正方.
二、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第三篇:苏科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2.知道三角形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会用字母表示.3.了解三角形的分类.4.知道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某些三角形,如三角板;并观察书中的几副图,使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存在.二、探索归纳
1.三角形的定义:
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如右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2.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如右所示:线段AB、AC、BC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顶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交点.如右所示:点A、B、C均为三角形的顶点.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加以一个“△”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在表示三角形时,三个字母之间并无顺序关系.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或△ACB或△BAC等.内角:三角形两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例如△ABC中,∠A,∠B,∠C都是三角形的内角.边BC称为∠A所对的边,或顶点A所对的边,因此边BC也可以表示为a.那么边AB,AC呢?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2)按边分
4.实验室
问: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组成三角形?
答:不是.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请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五条长度分别为3㎝、4㎝、5㎝、6㎝、9㎝的小木棒,现任意取出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成三角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完整得到: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ABC中,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我们有点A到点B,C的距离之和要大于线段BC的长即AB+AC>BC.5.练习:
①在练习本上画出:
等腰锐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钝角三角形.②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1)15cm、10cm、7cm;(2)4cm、5cm、10cm;
(3)3cm、8cm、5cm;(4)4cm、5cm、6cm.
第四篇:苏科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1.三条性质的推导.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
4.学生验证猜测.
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5.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板书.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
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因为a∥b,因为∠1=∠2,所以∠1=∠2,所以a∥b.
因为a∥b,因为∠2=∠3,所以∠2=∠3,所以a∥b.
因为a∥b,因为∠2+∠4=180°,所以∠2+∠4=180°,所以a∥b.
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
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
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
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师:大家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吗?
结合上图,教师启发分析:考察性质
1、性质2的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
因为a∥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
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
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道理.
8.平行线性质应用.
第五篇:华东师大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3 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谈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尝试解决新问题.
问题1:利用一张白纸,且每张纸可做2个盒身,或3个盒底,问1张纸能做成成套的纸盒吗?
活动二
形成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步骤(1):尝试.
问题2:如果给定2张白纸,那么你能做几个纸盒?
步骤(2):发现.
问题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用3~8张白纸做成成套纸盒的问题吗?
问题4:用20张白纸能做成成套纸盒多少套?
步骤(3):交流.
问题5:把你的解法讲给小组同学听,并全班交流.
步骤(4):思考.
问题6:从这些方法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1)找等量关系.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活动三
巩固练习.
活动四
反思与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知道了……;我学会了……;我发现了…….
活动五
分层作业.
必做题(略);选做题(略).
五、教学反思
(一)通过本课的讲解,我深深地认识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使其有感性认识,若能尽量多做课件、教具,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积极的参与课堂,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二)课改以后的教材和课改以前的教材的教学目的大不一样.以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根本不需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只知道知识的结果就可以了;课改以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被学生牵着走,教学内容要侧重动手实践,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备课,因为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其挖掘课程标准,挖掘教材,转变观念,改变思维定势.
(三)课改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要注意课堂中引导的把握程度.例如:本节课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给20张纸分配时,可能会有一题多解,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可能找不到等量关系,列不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课改后,教师的课堂要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四)课改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学生全员参与课堂,大胆实践,互相交流,因此,讨论是课改后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合时机的讨论,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过多的讨论会耽误时间,影响课堂效率.适当的选择讨论的时机,把握讨论的时间,这是给教师提出的又一难题.
总之,教师要重新开始,借着课改的机会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