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形成 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的形成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的形成 教案》。

第一篇:8的形成 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数学教研课教案

泰安市奥林匹克花园卓雅幼儿园 邓泽英

活动名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8的形成,感知7、8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能正确点数8以内的物体,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活动重点:

知道8的形成,正确点数8以内的物体。活动难点:

感知7、8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活动准备:

1、布置森林场景,环境布置7、8、9个的物品,七个幼儿扮演小矮人、一个老师扮演白雪公主,幼儿身上贴有数字卡片;

2、音乐《一起去郊游》、《七个小矮人》

3、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卡片、苹果卡片、数字7、8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4、操作卡教具一套,幼儿操作卡人手一套;

5、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带幼儿跟音乐《一起去郊游》进入活动室,师幼一起做律动,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师:春天到了,外面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玩儿呀?那我们一起去森林里郊游吧!(师幼一起听音乐做律动)小朋友们玩儿累了,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吧!请小朋友找到与自己身上数字卡片相同的座位休息。(幼儿坐回小椅子:对号入座)

2、七个小矮人随音乐《七个小矮人》出场,白雪公主加入到律动中,引出数学活动。

师:看,小木屋前的小矮人们也在森林里开心的唱歌、跳舞呢!我们数一数,有几个小矮人在玩游戏呀?这时候,白雪公主来到了小矮人的小木屋,和他们一起开心的唱歌、跳舞、玩游戏。

二、展开

1、新授8的形成,让幼儿知道7添1是8。

根据故事情景提问,出示ppt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7添1是8.师:7个小矮人添上一个白雪公主一共是几个人?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往右点数:1、2、3、4、5、6、7、8。7个小矮人添上一个白雪公主是8个人,我们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幼儿初步感知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师;现在,小矮人邀请白雪公主来家里做客了,他们要一起吃饭,7个小矮人用几套餐具 ?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课件数一数),7套餐具用数字7来表示,白雪公主用几套餐具?7个餐具添上1个餐具是几个餐具?8套餐具用数字8来表示。7添1是几?(再次感知7添1是8)

小结:7添1是8。

2、出示ppt课件,认读数字8。

师:8个人、8套餐具,我们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小朋友们认识数字8吗?一起看看数字8像什么?谁想来说一说?(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想到了这么多长得像8的物品,8像两个小圈连在一起,像花生,像葫芦,像雪人...还有很多长大像数字8的东西,小朋友们可以再去发现。

3、游戏操作,让幼儿感知7、8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1)游戏:听音取物,操作苹果卡片。

师:小矮人们刚刚吃过饭了,他们饭后想要吃苹果,老师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苹果,一会儿要请小朋友们一起玩分苹果的游戏。分苹果之前,请你们给7个小矮人和1个白雪公主快速的排好一个横排队伍,一起数出7个小矮人,1、2、3、4、5、6、7,加上1个白雪公主,一共是8个人,用数字8表示,把数字8卡片放在旁边(教师在大操作卡上演示排序,引导幼儿从右往左的顺序摆放)。然后竖起小耳朵听声音,取出和我敲的数量相同的苹果放在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下方,他们每个人都想分到苹果,一个人对应一个苹果,要从左往右摆放整齐并把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旁边表示苹果的数量(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操作)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7、8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师:取好苹果了吗?他们每个人都得到苹果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几个人?有几个苹果?8个人,7个苹果,是苹果多还是人更多?8比7多1。看一看,每个人分一个苹果,需要几个苹果呢?8个,现在有7个苹果,少了1个苹果,7比8少1。那我们怎样把人和苹果变成一样多呢?(请幼儿说自己的想法)小朋友已经想出了好办法,再添上一个苹果。

(3)摘苹果游戏,探索7变成8 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颗苹果树,小朋友们想不想帮他们,让每个人都吃到苹果呀?那你们现在还需要摘几个苹果变成8个呢?你们来摘苹果吧,请小朋友们把摘到的苹果分给他们,再数数人和苹果是不是一样多。

4、玩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数字,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师:小矮人和白雪公主都吃到了苹果,为了感谢你们,想要和大家一起玩好玩的数字游戏。

看数找朋友:老师出示数卡,幼儿看数找朋友。老师出示数字,请身上有与卡片上相同数字的小朋友到前面的圆圈中抱抱,若老师出示的是炸弹,请全体幼儿抱头蹲下。

师:游戏叫看数找朋友,现在我来出示数字卡片,请身上贴有和我卡片上数字相同的小朋友起来跑到前面圈里和好朋友抱一抱。但是,我的数字宝宝里面藏着炸弹,你们可要小心了,炸弹出来的时候,小朋友要抱头蹲下,你们才不会被炸到哦!你们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师出示数字卡片),这几个数字宝宝反应可真快呀,很快就找到了好朋友。我要再考考别的数字宝宝是不是反应也这么快(游戏再次进行),数字宝宝们都这么聪明,都找到了好朋友。不过,你们可要当心啦,炸弹随时都会出现,别忘了保护自己哦!(出示炸弹)你们都藏得很好,现在都起来吧!

5、说一说,找一找,理解8的实际意义。(1)说一说:理解数字8的意义。

师:8个人、8个苹果、8朵花、都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那数字8还能表示什么东西呢?(小结:所有是8个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2)找一找: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集体验证。

师:那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呢?请你们分组找一找,一会儿,我会请小组长把你们找到的用数字8表示的物品贴上8。现在,请你们开始找一找(幼儿讨论)。找好了吗?现在请小组长来给你们找到的物品贴上数字(组长贴数字)。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贴得对不对,一起数一数(引导幼儿伸出手指点数验证)。

三、结束

一起出去找找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的物体,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第二篇:尿液的形成(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泄的概念,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 2.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察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1.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 2.训练自主学习,分析资料及交流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学生回答。

二、新课 1.排泄

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提问: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总结: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三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的?要想知道答案,必须先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泌尿系统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

过渡:肾脏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3.肾脏

(1)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2)认识肾单位。通过观察肾单位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a.肾小球是由什么构成的?

b.肾小球壁有什么特点,薄还是厚,一层还是多层? c.肾小管有什么特点?它周围存在哪种血管? d.血液是怎样流经肾单位的呢?

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及讨论使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及特点。过渡: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是如何形成尿液的? 4.尿液的形成

(1)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血液中的物质透过肾小球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形成尿液;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回忆以前学过的毛细血管的作用。总结:肾单位有两处毛细血管分布,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结合毛细血管的作用,推测这两处发生了物质交换。(2)分析课本23页小资料

学生思考讨论:血浆到原尿,直至形成尿液,成分有没有变化?哪些变化?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资料的方法。

分析资料中的数据:得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还有多余的水;a.比较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引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比较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变化,引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观看肾单位中尿液形成的动画,加深印象

(4)联系实际:医生在检验病人尿液时发现了蛋白质,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如果发现的是葡萄糖呢?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

一、排泄

二、泌尿系统

三、肾脏 1.肾脏结构 2.肾单位

四、尿的形成:

血液—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

第三篇:风的形成 教案

五年级科学《风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产生的,理解风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能从多方面感受风的存在,并能提出的有关风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利用所学的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探究风的成因,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操作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铁架台、蜡烛、火柴、细线、风的形成演示箱(纸风箱)、蚊香、湿毛巾、实验记录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风)

注:多媒体课件放风的声音。(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并试着解释这一现象。

生:下面的纸条往里飘,上面的往外飘…… 生:风吹的结果……

师:想不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出示课题:风的形成)

二、师生科学探究活动。

(一)首先进行活动一:观察上升的空气

1、下面我么来做一个有关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学生先了解教材提示,教师出示实验提示:①剪一个纸螺旋圈,圈中间系住一根线;②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③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儿再放回原处,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根据观察小组内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3、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这个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4、谈话: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

5、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等。(学生多种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纸螺旋圈动起来的实验,主要是使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参与进来,认识到以上物体的运动是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缘故。

(二)接下来进行活动二:风的形成

1、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纸风箱是怎样的。

2、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教材上的实验提示。(学生自读理解提示)教师强调三点:

①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和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②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 ③纸风箱易燃烧,实验中要小心。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期间学生小组之内可以用图画、文字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

4、学生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师生梳理,重点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a.实验中蚊香的烟流动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b.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有风?

5、(学生在汇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三)、本课小结

谈话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学生一块说)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四)、拓展延伸

1、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能用草图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小组讨论,部分学生谈一谈)

2、查阅有关资料,认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3、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五)、课后作业

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而厨房里的排风扇或室内的空调却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板书设计:

风的形成 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第四篇:教案:卵石的形成

卵石的形成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查找搜集资料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重点:

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教学难点:

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

一.观察:

老师出示带来的碎石和卵石,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块比较,找出卵石的特征;发现有的光滑圆溜,有的棱角分明,有大有小……)

二.生描述后师讲述:

这种石头叫做卵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卵石的一些知识。(板书 卵石)

三.谈话,揭示新课。

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板书的形成)

四、学习新课。

(一)、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

1.谈话:

你们知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卵石?(课件出示河道上、中、下游的卵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卵石采集地的环境特点。认识卵石出在水边,下游卵石较多但个头较小。)

2、师激疑:

你能推想卵石是如何形成的吗?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溜?

3、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同学间展开辩论,最后把意见进行整理、归纳,便于确定探究方向。)

4.师讲述:

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沿着金沙江的上、中、下游河流考察。(播放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环境的课件。)

边看边思考: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各有什么特点?分布有什么规律?

5、师激疑:

河道中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如何变成卵石的?

6、学生分组讨论猜测。

7、生汇报,师小结:河道中的卵石是从河道上游的高山上来的,通过长时的搬运、磨圆而形成的。

8、激疑转入新知:那高山上的岩石又是怎样变成碎石的呢?

(二)、认识岩石的风化

1、课件出示云几张图片:风化的石林、有裂缝的岩石、石缝中的植物。

2、提问:

怎么会这样?(引导学生猜想,是大自然对岩石的破坏。)

3、实验研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①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教材实验一。②汇报实验发现。(石块有裂痕)

③引导学生推想实验与自然中什么现象相似?

④师小结: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4、再引导学生看教材36面中下面的插图,认识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会膨胀,膨胀时会产生一股力量,使岩石的缝隙增大;下雨时,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种子有了水分,适宜温度下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植物。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越长越粗,岩缝就会被撑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大。)

5、综合认识风化作用:

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板书 风化 气温、冰劈、根劈】。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

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

(三)、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

1、讨论:

(1)下大雨或暴雨的时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里,你认为河道中的岩石会怎样?

(2)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引导小结:(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板书 搬运

地球引力

流水力量】。

4、引导学生做碎石在河道中磨圆的模拟实验。(教材实验二)

5、师小结: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了卵石。)【板书 磨圆

冲刷

磨擦

碰撞 】

6、总结卵石的形成过程:

(1)师生小结:卵石形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山上岩石风化、崩塌,第二阶段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这些变化是逐渐的,经过的时间是很长的。

(2)引导学生描述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并将结论写在教材38面的方框中。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四)、拓展讨论:

1、在某些海滩上也有许多的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我们还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

(五)课后延伸:

写一篇以《我的旅行》为题的童话故事来揭示卵石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风化【气温

冰劈

根劈】

卵石的形成搬运【地球引力

流水力量】

磨圆【冲刷

摩擦

碰撞】

第五篇:《土壤的形成》教案

《土壤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是由岩石变化而成的。知道空气、水份、植物、动物等是土壤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陆地的表层。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连续一个月对月相土壤进行观察,把数据记录下来分析。

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土壤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

2、培养学生对土壤和岩石等自然事物产生亲近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1、知道空气、水份、植物、动物等是土壤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陆地的表层。

三、教学难点

1、知道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陆地的表层。

2、理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有关土壤形成原因的课件或动画、文字资料。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覆盖着的除了坚硬的岩石,还有什么呢?让学生思考在地球的表面除了岩石之外,还有土壤。

2、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讲解:

一、活动一:研究土壤的形成

1、提问:你知道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吗?

2、讲述:土壤的形成原因。

大块岩石崩解成小块,小块再变成碎屑,并且逐渐变化为土壤。

3、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土壤的形成原因。

4、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大块岩石逐渐崩解的?

5、播放课件《岩石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观看要求:请你们仔细观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岩石最后能够变成松软的土壤的。

6、通过刚才的观看,谁来汇报一下岩石是如何变成土壤的?

二、活动二:知识拓展

1、出示补充资料: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下载8的形成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8的形成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哺乳动物 形成认识》教案

    《哺乳动物 形成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及“观察与......

    《雨的形成》教案

    雨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凝......

    电流的形成教案

    电流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 (二)教具 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

    山地的形成教案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山地,褶皱,断层的内涵及褶曲的类型、基本形态特征。 2、说出六......

    6的形成教案

    6的形成(初稿)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 3、认识数字6,学习6的形成,理解6的真实含义。 重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6个物体......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平陆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 王圣国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教......

    小班3的形成教案

    活动名称:3的形成 适用班级:小班 设计思想: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班幼......

    《磁现象 形成认识》教案

    《磁现象 形成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