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相信很多老师都熟悉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后进生有的无动于衷,冷漠得像个局外人;有的瞪着眼睛当听众;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开小差,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不懂也不问,怕被人认为笨,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概括能力差,思维僵化,脑子只想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不再去思维;学习不踏实,怕苦,不是知难而上,而是见难就退,缺乏坚强的意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要求过高,造成他们的压力过大,结果屡试屡败,学习情绪低落,丧失了学习兴趣。
后进生长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原因,一是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掌握好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二是反应较慢,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
1、自卑心理。这类后进生大多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加上学习不得法,缺乏学习动力,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思考。面临问题时,常常产生紧张、自卑、畏惧、焦虑等心理。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自甘落后,认为学习是个苦差事,报以厌倦、懈怠的消极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实在提不出什么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即使提出了意见,万一说错,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长此以往,自卑心理就转化为自弃心理。
2、惰性心理。这类后进生,并不是因为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与其自己动脑,倒不如听听人家的发言,坐享其成。课堂上,学习稀稀拉拉,动作迟缓,边学边玩。讨论问题时他们漠不关心,该想的不想,该说的不说,该动笔时,也懒于动笔,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支照本宣科。
3、逆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自己成绩差遭到同学、家长的冷遇等,导致逆反心理。课堂上扰乱纪律,注意力分散,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装模作样,或闭口不答,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不愿思考,冷漠得像个局外人。
转化后进生这个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甚至我们还要求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在课外是如何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但课堂如此重要的转化后进生的阵地都被丢失了,课外的转化工作又有何意义呢?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接受新知、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主要在课堂。哪么,我们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呢?
一、老师的爱,是鼓起后进生前进风帆的力量之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老师热爱学生,那他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
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了教师对他们的爱,试想,如果一节课老师爱的目光从来没有沐浴过他们,老师的身影从没在他们的身边停留过,老师魔力般的爱语从来没有光顾过他们。当老师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的撒向那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时,这些所谓成绩上的后进生又从哪里去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因此,对后进生的爱是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也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他们就会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到那时,就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那样: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二、在课堂的大舞台上,给后进生更多展示的机会。
本节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关注好学生,回答问题、讲台板演等所有的活动从没有后进生的份。我曾经问过一些老师,有的说后进生什么都不会,问了也白问;有的说课堂容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后进生参与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有的说,上课全凭心情,后进生参与往往会破坏上课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气氛。但我却认为,正是老师们这种忽视,伤害了后进生可能曾经存在的弱小的自信心,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心理,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想法,从而成绩越来越差。所以说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必须给后进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难度和标准。对于后进生一点点好的表现,老师都要大力表扬。这样,后进生才能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从而焕发学习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殊不知,我们这样做不但不会浪费授课时间、破坏课堂气氛;相反,水涨船高,对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因材施教,给每位后进生发展的机会。
后进生学科基础较差,加之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不太好,教学内容教的深了学生听不懂,教的浅了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首先,在上课前我们必须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其次,课堂上分层次教学,把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层次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学习要求,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后进生也不会只停留在原由的基础上裹步不前,甚至越滑越远。
四、实行“低、小、多、快”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薄弱及解决问题时反复失败造成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不足。但他们也同其他的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作为教师,不能再有“教得好不好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应从自己教学方面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针对我校的情况,我采用了“低、小、多、快”的课堂教学方法:
低起点。备课时不仅备大纲、教材,而更应备学生,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减小坡度,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步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每时每刻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机。
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量参与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逐步而得以实现。
快反馈。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个任务,又及时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而后进生,这些教室角落里的花朵,他们也同样渴望阳光和雨露的洗礼。只要我们满怀爱心,充满信心,持有恒心,我相信这些花朵也一定会和其他学生一样开放的花枝招展、灿烂芬芳。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相信很多老师都熟悉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后进生有的无动于衷,冷漠得像个局外人;有的瞪着眼睛当听众;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开小差,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不懂也不问,怕被人认为笨,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概括能力差,思维僵化,学习不踏实,怕苦,不是知难而上,而是见难就退,缺乏坚强的意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要求过高,造成他们的压力过大,结果屡试屡败,学习情绪低落,丧失了学习兴趣。
转化后进生这个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甚至我们还要求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但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接受新知、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主要在课堂。哪么,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呢?
一、老师的爱,是鼓起后进生前进风帆的力量之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教师热爱学生,那他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教师有爱心、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是教师对他们的爱,试想,如果一节课老师爱的目光从来没有沐浴过他们,老师的身影从没在他们的身边停留过,老师魔力般的爱语从来没有光顾过他们。当老师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的撒向那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时,这些所谓成绩上的后进生又从哪里去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因此,对后进生的爱是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他们就会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到那时,就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那样: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段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大多数后进生怕吃苦,学习不主动,产生厌学畏难情绪。(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手段)。针对课堂中这群学习自觉性差,又爱面子,怕说错,不敢开口等,我总是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搭建活动的舞台。我在班上开展互帮互促的学习合作小组。“一帮一,一对红”让成绩好的学生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请后进生虚心向组内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后进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后进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后进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在每次单元,期中测试后,我会将成绩有进步的后进生名字当众表扬,并在试卷上批注上激励,鼓舞的语言“你是很有潜力的孩子,再加把劲,你能行!”“愿你和细心交朋友”“努力吧,你会成功的!”让自信扎根于心中。后进生在老师和同学们友爱营造的学习氛围内,学习心态,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而焕发学习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向孩子投入热情,无私奉献,用正确有态度对待工作,用爱心拥抱学生,孩子们的笑容将会是灿烂美丽的,愿这些教室角落里的花朵,会和其他学生一样开放的花枝招展、灿烂芬芳。
第三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首先、关注后进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后进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其次、关注后进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三、关注后进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后进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后进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后进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才会提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关注后进生
【教育叙事案例】
后进生转化需要老师的爱心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常常会遇到许多棘手难办的问题,如我以前在坦埠中学任教,这个学校是以农村学生为主的,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包括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还有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偏差,因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是比较大的,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通过鼓励和爱心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对自己的自信心,“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这也是我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中的一句。尽量把外力变为内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就能不停地前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我所经历的事也让我坚定这一信念——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2008年9月我继任九(1)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该班两级分化很严重,有些甚至是学习差、行为差的“双差生”,这就造成“差生”与“好生”的成绩差距相当大,有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又懒于学习,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有的勉强完成,质量也不高。让他们回去做背单词,有的根本就没背。对于他们,我除了采取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外,主要还是从“爱心”上着手,对他们经常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帮助,让他们树立自信,放大他们的优点,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成绩上逐渐提高。开学近两个月,学校要进行月考。有一天放学后,我找来一名叫潘佳佳同学(他是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走廊上问他:月末的考试你打算考多少分呀?他很自信地回答说:“我想考90分!”因为他的基础较差,又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以前考过的成绩也从未超过80分。所以当听到他有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很高兴地点了点头。刚想开口表扬他的目标时,只听到走过的同班同学,带着嘲笑的口气说:“他还能考及格?老师别相信他。”周围的同学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当时就看这个学生的脸唰的红了,并想反驳,最后还是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看着该学难过的样子,我的心在一瞬间好像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难过起来。当时我赶紧微笑着摸着他的头说:“同学们都不相信你能考到90分,但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争气,努力,有什么不懂的马上问,到时候考个好成绩来向大家证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求上进的学生,好吗?”他抬起头红着眼眶狠狠地点着头说:“嗯。老师,我一定能考及格的!”从那天起,他每天都会把当天我上课的内容在笔记本上整理好交给我,让我帮助纠正其中的错误,作业的质量也高了一些。看着他的努力我很高兴,也更坚信他能考及格,果然月考的时候他考了92分,因此他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第二学期该生在初三第一次模考中还是九十几分,他接到卷子后随手揉乱了扔到书桌里。这一情景恰巧被我注意到,当时我很生气,于是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询问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英语基础太差,跟不上了!” 由于他的语气不好,我把他训斥了一顿,他哭了,哭得很伤心,我问他有什么理由这么伤心,他说:“我这样做不是针对老师,只是很痛恨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就在这一瞬间,我感到我面前站着的这个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意识到自己这种冲动的大声斥责可能是徒劳无益的,同时,我内心产生了一种慈爱之心。于是,我先让他面对墙壁哭个够,免得被别的同学看见,然后让他把眼泪擦干,说道:“你考不好知道生气,说明你很要强。其实你的英语已经有进步了?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呀?” 他点点头。于是我开始指导他如何克服考前压力,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计划给他单独布置每天的学习任务,最后他非常感激地回到教室。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暗暗地观察他的学习状态,发现他更加积极了。一天放学后,我走到二楼楼梯口,他主动走向我说:“老师,我按照你说去做,果然感觉效果良好。” 我说:“只要你有撇开中考负担,尽你所能去学,你一定能行。”
在二模的测验中,他考了一百一十多分,我主动找到他,给他分析试卷失分的原因。又鼓励他说:“看,你其实是很棒的,相信你自己,中考你就一定能考好,中考的题目比这次的简单多了。”他摸摸后脑勺,笑了。最后在中考中他英语考了128分,这对他,一个缺乏自信,在考前情绪低落的学生来说,能走出困境是多么的不易啊!
我对他的认真、执着从内心感到高兴,我与他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关键的不是他的分数,而是在我为人师的过程中,对我的付出的回报。更使我认识到教师的一颗关爱之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我细致耐心的教导和鼓舞,使他从掉队的边缘走向成功;我的几句话,成为他永久的动力。可见,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设法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会关系到学生的一辈子。
由此,我也深深感悟到: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可能存在着羁绊学习的压力与创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理解,给学生的心灵以及时的抚慰。但是,对学生的行为,我们常常是凭自己的感觉去评价,不去体验孩子那一颗颗纯真稚嫩的心,因而有时会曲解他们的言行,使他们受到委屈,而学生由于不被理解也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要解读孩子这本书,需要我们满怀爱心与热情去触摸孩子的心灵,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五篇:关注后进生
关注后进生
【摘要】: 长期以来困扰教育教学的后进生问题,一直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后进生的转化,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表现转化思考
一、后进生的定位: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二、后进生的表现:
后进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有:1.学习准备不足。具体表现在不提前预习,对老师新授内容一无所知;老师进了教室,还沉浸在课余游戏的欢乐中;上课了,还在找书、找笔,找资料。
2、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不够。老师提问后,总能看到部分学生既不讨论也不沉思,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他们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同学或老师的答案,然后一字不落地记在笔记本上。这些同学看似学习认真,实则缺乏思维的互动,学习效果很差。
3、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剪手指,看小说,说闲话,窗外稍有风吹草动就翘首观看,同学的一句无心之语就会引发他丰富的联想。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4、复习不及时,练习不反思。“温故知新”的道理同学们都懂,但作业一多,复习就不及时了。
5、学习没有计划性。有许多同学从不计划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从形式到内容全是被
动式的,老师推一推,他就动一动。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总是先松后紧;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喜欢搞临考突击。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首先是缺少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后进生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往往仅依赖老师上课讲解,课后自己不会钻研、加深,不利于领会知识,理解教材,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其次是作业习惯差。他们往往会在做作业时,一味追求速度,不讲究质量,写字不规范,马虎潦草。这种不良的作业习惯体现了他们不仅学习态度不佳,而且缺少有条不紊、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因而,他们在面对较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时,很难按部就班地把成绩搞好。
三、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可以归纳为后进生对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学得好。老师在后进生形成错误学习习惯和态度上负有一定的责任。优生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认真,教师大多发自内心很喜爱,殊不知,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关照,才能重拾信心,克服困难。而事实却是,许多教师在备课内容上偏重大部分学生,上课提问也很少选择后进生,课后对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多指责,少帮助,在情感上多歧视,少鼓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强大支持力量,而教师的忽视、冷淡和轻视,会使学生与教师的感情距离越来越大,加速他们对学习的厌弃。
同时,有些老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教育方法,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处处使后进生受到不公平待遇,有时还讽刺、挖苦和体罚他们,甚至还认为他们不可救药,对他们不仅歧视,还在道德品质上不予信任。只要有学生闯祸,就唯后进生是问不同学生犯同样错误,对好学生宽容有加,对后进生则严加呵斥。老师这种不公平的做法,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不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学生看在眼里,寒在心里,产生对立情绪,从而破罐子破摔,更加厌恶学习。
从客观上说,家庭环境对后进生的产生影响相当大,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这是学生的家庭德育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大量的,而且也是复杂的。是否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有严格要求,而且经常抓紧教育也是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各个家庭是很不一样的,它反映了家庭教育的自觉程度和实际水平。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有期望,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经常做好教育工作;有的家庭不仅有期望,而且能不断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做好教育工作。另外,还包括是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而不搞“虐待型”的教育;在经济上是否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而又不助长孩子乱花钱,超消费;家长自身是否尊重知识,有求知欲;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只重分数,还是更重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后进生的转化:
教师对于转化后进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意识。一般说来,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后进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调动后进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教师应该对此加以强化。
当然,后进生也各有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就显得相当重要。对爱学习,有学习兴趣的后进生,教师辅导时,直接给他们补习些题目即可。对那些不爱学习,成绩又差的学生,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讲清学习的意义,乐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把“逼着学”变为“我要学”。对毅力不够坚韧的后进生,教师要经常督促,布置的任务要及时检查。对基础薄弱,知识断档的后进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重点弥补断层知识。对信心不足,性格懦弱的后进生要经常鼓励。先出些较浅显题目,待其信心增强后,再增加些有点难度的题型。
一旦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纠正错误的习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逐步转换方式,单一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害无益。与此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抓住时机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去,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季华伟,关心差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07
孙萍,关爱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