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

时间:2019-05-15 08:4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

第一篇: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

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 【原文出处】求实 【原刊地名】南昌 【原刊期号】20066 【原刊页号】7~10 【分 类 号】A1 【分 类 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复印期号】200609 【作 者】王进芬

【作者简介】王进芬,南京 210097

王进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内容提要】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对如何执政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在他的主张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民主执政思想。

【关 键 词】列宁/民主执政/探索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 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 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6]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列宁全集(第5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8] 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 [13] [14] [15] 列宁文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1] 列宁文稿(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7]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18] 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0]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2]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所谓民主执政,就是指以民主的方式掌握和行使国家政治权力。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它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执政党内部以民主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执政主张,即路线、方针、政策,这属于党内民主的范畴;二是执政党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去领导国家政权,这属于国家民主的范畴;三是执政党在所执掌的国家政权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中,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这属于人民民主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对如何执政进行了艰辛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他的这些主张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主执政思想。

一、以民主的方式形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为发展党内民主和实现党的民主决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首先,列宁提出了全体党员决定党的方针大计的重要思想。党的决策要使党员尽可能多地参与,党的领导机关应该广泛地听取党员的意见,使党员成为党内事务的主人,这是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要求,也是列宁的基本主张。早在1906年,他就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活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1](P191—192)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再次强调:“为了贯彻民主制,极重要的问题以及那些同群众本身的一定行动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不仅必须用选派代表的方式而且必须用向全体党员征求意见的方式来决定。”[2](P249—250)但由于沙俄的黑暗专制统治,也由于俄共执政不久就又处于战争环境,列宁的上述主张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俄共实际上实行的是“战斗命令制”。进入和平时期后,列宁再次把普通党员参与党的生活和党内事务的问题提了出来。他说:“任何对党的一般路线的分析或对党的实际经验的总结,对党的决定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关于如何纠正错误的方法的探讨等等……只能直接交给全体党员讨论。”[3](P82)为使党内决策真正体现大多数党员的意志,根据列宁的建议,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由“战斗命令制”向“工人民主制”的转变,以“保证全体党员甚至最落后的党员都积极地参加党的生活,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4](P54)

其次,列宁主张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尊重和保护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的权利。在党决策时,党内往往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与主张,应该说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怎么对待这些意见分歧。允许党员对党内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自由讨论、民主讨论、自由争辩是列宁的一贯主张。革命胜利前,他就指出,在党的“统一的组织里,应当对党内的问题广泛地展开自由的讨论,对党内生活中各种现象展开自由的、同志式的批评和讨论。”[5](P362)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更加强调批评和反对的充分自由对实现党的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俄共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强调要“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全党必须遵守的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充分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4](P54)为此,列宁执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民主的做法。如党员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自己的动议、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领导层可以和最高领袖争论并可以批评他,党员可以在党代表大会(及各种会议上)递条子、提问题、质询批评领袖,也可以在规定的形式范围内和领袖辩论,维护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创办报刊(争论专页等)讨论和批评党的错误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党内允许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在党内可以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寻求正确决策的民主决策方式。因为副报告是作为正报告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这样就有两种决策供与会者互相比较,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民主表决,可以做到集思广益,避免专断,减少决策失误。著名学者高放把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称为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

难能可贵的是,针对党内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列宁还提出了要尊重并宽容地对待党内的反对意见的重要思想。为实现民主决策,列宁提出必须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认为党员就党内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是党员极正当的权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6](P420)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1921年9月19日彼得格勒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季诺维也夫作了主报告,省委副书记格乌拉夫作了副报告。在1700名与会者中,赞成季诺维也夫的人只有三四百人,而赞成格乌拉夫的人却有一千三四百人。季诺维也夫向中央作报告,指责格乌拉夫等有非党“倾向”。列宁回信向季诺维也夫指出格乌拉夫等并没有“那种倾向的倾向”,“有的是多数人想成为多数并取代另一批人的合理愿望,而您正是通过这一批人来„管理‟另一批人。人们成熟了,就这一点而言,他们的愿望也是合理的。”[7](P378)

再次,列宁坚持党的高层要实行集体决策。为了在全局上保证俄共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列宁多次强调党的高层实行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他说:“为了处理工农国家的事务,必须实行集体管理制。”[10](P41)在俄共九大上,列宁代表中央对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中央书记执行的完全是党中央的意志……党中央书记只执行中央委员会集体做出的决议,即由组织局或政治局或中央全会做出的决议。”[9](P267)俄共十大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也再次强调要“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4](P54)在坚持集体领导这一问题上,列宁处处以身作则。他经常这样指出:“不召开政治局会议,我不能做任何答复。”[10](P368)“决定自然由中央来做,我的初步想法是……”[11](P369)“请中央全会表决:是否同意这几点?是否允许我在报告中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谈所有问题?”[12](P345)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所以如此强调党内高层实行集体决策的重要性,是和党的高层领导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党内高层表现出来的令人担忧的状况分不开的。列宁时期,少数职业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构成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层,支配着重大问题的决策。列宁对此有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我们党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每1000个党员选代表1人参加),由大会选出19人组成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而且在莫斯科主持日常工作的则是更小的集体,即由中央全会选出的所谓„组织局‟和„政治局‟,各由5名中央委员组成。中央一来就成为最地道的„寡头政治‟了。[13](P27)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领袖集团的状况如何,领袖成员之间能不能精诚团结、能不能就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就当时实际状况而言又让列宁不无担忧。这不仅表现在列宁认为这个集团“没有充分贯彻民主制”,[3](P51)“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14](P339)而且也表现在列宁担心像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个性,有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党的高层分裂。为“减少中央委员会决策时的个人的、偶然的因素”,“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大的影响”,[14](P337)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党的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断的建议:如扩大参加党的高层决策者人数;把中央全会变成党的最高代表会议,提高中央全会的地位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通过改组工农检察院,使其与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共同监督党的中央机关和领袖等。

二、执政党要以民主的方式领导实现对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在民主政治的语境中,执政党执政,必须尊重国家政权机关的独立性。执政党可以影响或领导国家权力,但它不能替代国家机关行使公共权力,不能直接对公众发号施令和直接管理国家。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基本途径是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国家的各级政权机关中贯彻。这是民主执政的基本理念。20世纪初的列宁当然不可能有这样清晰的理性认识,但难能可贵的是,列宁在处理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主张,这些主张即使今天看来也无疑是符合民主执政的价值追求的。

首先,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应通过苏维埃政权来进行。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实现对国家生活的领导,这是列宁一贯坚持的原则。但问题是怎样来实现这种领导?党以什么方式执政国家政权?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执政党应通过苏维埃国家机关来对国家和社会进行领导的重要原则。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就相当明确地论述了“苏维埃政权高于各政党的原则”。他说:“苏维埃政权既不是遵照谁的指令,也不是根据哪个政党的决议建立的,因为它高于各政党……”[5](P305)“劳动者在不满意自己的政党的时候,可以改选自己的代表,把政权交给另一个政党,不必进行任何革命就可以改组政府。”[15](P305)从这里,不难看出,虽然当时的俄共是苏维埃政权的灵魂,起着政治上的领导作用,但在俄共和与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关系中,列宁实际上是反对由党跨越苏维埃直接对人民发号施令的。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幼稚病中》他明确指出:“党的全部工作当然都是通过不分职业而把劳动群众团结在一起的苏维埃来进行的。”[13](P28)在关于工会问题的辩论中,列宁更加明确地强调:党要实现领导“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特别的、并且同样是某种新型的特别机关,即通过苏维埃机关来实现”。[16](P200)根据列宁的意见,俄共(布)全国代表大会多次通过党必须通过苏维埃来领导国家的决议。如俄共(布)八大决议明确规定:“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议。”[23](P571)俄共九大的决议也规定:“党组织的全部工作都应当通过相当的苏维埃机关来进行。”[4](P28—29)为此,列宁还提出要严格遵守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的办事程序,不得越过政府部门把问题直接提交党中央等。列宁的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高于一切的原则和工农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因为苏维埃国家机关不是经过官僚手续而是依民意选出和更换的,是保证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组织,是苏维埃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列宁主张执政党通过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运作公共权力,无疑体现了民主执政的价值理念。

其次,党应当在苏维埃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列宁认为,俄共作为执政党,要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的领导,还必须把党的政策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法律。在他看来,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而“意志如果是国家的意志,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18](P308)他说:“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像任何阶级一样,要通过改变同所有制的关系和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巩固政权。”[9](P299—300)为此,列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在其领导俄共执政的六年中,除制定宪法外,还制定了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党依法执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苏俄的宪法和法律,是在俄共领导下制定和颁布的,但列宁认为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党对立法与司法工作的领导,是用党的政策指导法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政策,而不是用党的政策代替法律,更不是由党委直接制定法律。针对党内一些人认为党的政策可以代替法律、党的中央委员会可以制定法律的错误观点,他斩钉截铁地驳斥道,“我再说一遍……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是不能制定法律的。”[3](P64)列宁通过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强调,“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贯彻自己的决定。”[17](P571)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列宁还非常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他强调执政党不能干预司法,党组织及其党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利用特权逃避法律责任。1921年6月16日,俄共(布)中央制定了一个《关于党的机关与司法机关相互关系的通告》。这项通告规定,不经地方党委的同意不能对共产党员进行审判。这实际上否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使共产党员有了一种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列宁看到这个通告后曾两次明确指出,这个规定是有害的,应取消。他强调“凡试图对法庭„施加影响‟以„减轻‟共产党罪责的人,中央都将把他们开除出党”。[14](P53)

再次,明确划分党政职能,强调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是总的领导。俄共作为执政党,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而这种领导又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来实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划分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职能,便成为俄共面临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俄共单独执政局面的形成,在党政关系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状况。这不仅助长了官僚主义,还直接使党的组织国家化,使党陷入行政事务中,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和职能。

列宁清醒地看到了党政职能不清,以党代政日趋严重带来的弊端。在他提议下通过的俄共(布)八大决议明确指出,“党组织的职能与苏维埃国家机关的职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混同起来。这种混同将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党努力领导苏维埃的工作,但不是取而代之。”[17](P571)但由于当时国内战争的险恶环境,明确划分党政职能是不现实的,因而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执行。党政职能不分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连“有些具体的小事都要弄到政治局去解决”。[14](P110)有鉴于此,列宁强调:“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14](P64)这里,列宁明确提出了党政职能分开和党对国家机关实行总的领导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党的领导不是体现在代替政府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上,而应是提出国家的发展纲领、路线和总政策。他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治的领导。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领导阶级、统治阶级,应当善于指导政策,以便首先去解决最迫切而又最„棘手的‟任务。”[3](P207)根据列宁的建议,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政职能分开和党对国家机关实行总的领导的决议。但究竟党应该怎样进行“总的领导”,列宁还没有来及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就病重卧床不起了,他的探索为共产党执政留下了一幅弥足珍贵却又不够完整的蓝图。

三、在所执掌的国家政权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中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把“所有的人都参加管理”作为新型民主的理想目标。但由于俄国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也由于当时政治、军事斗争形势的客观需要,苏维埃政权只是从名义上由人民来管理,而实际上是由俄共代表人民来进行管理。从理论上讲,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即公共权力,也就拥有了实现自己执政主张的有利条件,但公共权力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天生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可能。那么,代表人民掌握国家公共权力的俄共应如何防止国家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如何防止人民民主不被虚幻化呢?与西方“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9](P154)不同,列宁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政治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以“权利”约束权力的新思路。即通过不断扩大和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方法,以人民的力量制约权力。

首先,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实行公开性原则,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为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列宁特别强调国家公务实行公开性原则的重要性。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前,他就指出:“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制度是很可笑的。”[20](P417)“新政权是绝大多数人的专政,它完全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限制地、最广泛地、最有力地吸引全体群众参加政权来维护的。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5](P287)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他再次强调实行国家公务公开的必要性。他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5](P16)这就是说,一切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情都要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和决策要经过人民讨论,使人民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苏维埃的力量源泉之所在。为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各级苏维埃机关对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的执行情况,切实参与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务,列宁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如实行公职人员工作报告制;公开举行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会议,吸引、吸收群众旁听或参加;将国家重大问题交人民公开讨论等。

其次,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列宁非常强调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对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性。他强调:“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全部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法官以及民政方面和军队方面的公职人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所有这些人都可以按照大多数选民的决定随时撤换。”[21](P476—477)他认为,为了“使人民的代表真正服从人民”,必须使工农群众有权罢免他们选举的人员,这“是一个真正实现民主原则的问题”,[15](P106)是苏维埃政权的真人民性之所在。在他看来,如果不赋予人民罢免权,“就是不让表达人民的革命意志,也就是篡夺了人民的权利。”[15](P107)诚然,俄共执政后,出现了干部委任制的状况,但在列宁眼里,干部委任制和委派制始终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非常规的方法,是“不符合完备的民主制的做法……只有在存在无法克服的实际障碍的情况下才能允许”。[17](P119)在列宁看来,公开选举公职人员,再加上普遍的群众监督,“可以造成一种生物学上的„适者生存‟的自动机制”,“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能力的工作,亲自尝到自己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22](P132)这实际上是强调要把公职人员的政绩和各方面的表现公开地摆在人民群众的面前,由群众评论、监督和取舍。

再次,尽可能吸引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参与国家上层的重大决策。为改变“寡头政治”的局面,列宁晚年建议,把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一百人,并且新增选的中央委员应来自基层,是“更接近于普通的工人和没有成为直接或间接剥削的农民”。[14](P342)他这样做固然有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和防止党的分裂的考虑,但显然也是想改变中央委员会只是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现状,使更多的工农群众的代表能够在上层参与和监督重大问题的决策。除此之外,列宁还提出了要使知识分子专家集团在国家上层参与决策的重要思想,主张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一定的立法职能。所以如此,是因为列宁觉察到“国家计划委员会这个汇集了内行、专家、科技人士的机关,虽然实质上掌握着正确事物所需的大量材料,它却有点被置于我们的立法机关之外”。[23](P750)如果掌握正确判断事物信息的内行、专家、科学家不能参与立法,国家对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难免大打折扣。为此,列宁坚决反对在决策立法过程中过分夸大行政手段的强制作用,强调要尊重专家学者内行的学术权力、科学权力和知识权力,使他们参与立法,甚至指导立法,认为这“对于国家正确地发挥职能是绝对必需的”。[23](P752)

最后,用制度化的方式、多样化的渠道强化人民对国家的监督。为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宰,列宁主张对国家和国家机关实行自下而上的监督:“现在,我们愈坚决主张有极为强硬的政权……我们就应该有更多种多样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来杜绝毒害苏维埃政权的一切可能性,反复不倦地铲除官僚主义的莠草。”[24](P253)为此,列宁为建立与健全人民参与监督的制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十月革命一胜利,他马上亲自主持通过了《工人监督条例》;1918年5月,苏维埃成立了国家监察部,1919年5月,又在国家监察部下设立中央控告检举局,接受审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渎职和违法行为的检举和控告;为了使群众监督更进一步地开展,列宁认为中央需要建立一个统一而独立的监督机构,工农检察院由此应运而生。由于种种原因,工农检察院的工作并不理想。为此,列宁又提出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建议,办法是合并工农检察院和中央监察委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模范的、高水平的和有威信的工农检察院的联合机关。列宁要求工农检察院的职员在工作中应该不顾情面,不因任何人的威信而妨碍他们的检查。此外,列宁还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多种便于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如通过工会组织实行监督,通过信访渠道进行监督,通过非党工农群众参与监督等。虽然,列宁及列宁的后继者始终未能在苏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但他依靠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列宁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探索和尝试

列宁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探索和尝试

张昌林

2012-9-13 16:31:48 来源:《学术论坛》(南宁)2005年08期

作者简介:张昌林,枣庄学院政法系讲师,法学硕士。(枣庄277160)

内容提要:列宁晚年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外交事务入手,深刻揭示了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般原则,全面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后来的苏联脱离实际,致使党的执政能力日益衰退,最后造成亡党亡制的可悲局面。

关 键 词:列宁 执政能力 探索

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巩固和发展以及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各种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列宁结合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对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的能力

十月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先于欧美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不十分清楚。迫于当时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基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理解,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不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P221)。这一以“直接过渡”为内核的政策,虽然在战争环境中曾大显身手,建立过不朽的功勋,但是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它毕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2](P147)。正如列宁所言:“我们上层制订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3](P184)因此,战争一结束,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便接踵而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失败促使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谓迂回过渡,即“必须采取‘改良主义’、渐进主义、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实行强攻,而是进行极其艰苦、困难和不愉快的长期围攻,伴以一连串的退却”[1](P610)。简言之,这些“退却”主要有:

1.以市场为取向,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在俄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明智的,因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促使经济全面高涨惟一可能的形式。商业是沟通工农业的渠道,是俄国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心环节。共产党人必须紧紧抓住商业这个中心“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1](P248)。因此,列宁号召全党学习经商,掌握“做文明商人的本领”。同时,列宁还强调国家领导贸易的必要性,以便把流转自由、贸易自由控制在不复辟资本主义的程度以内。

2.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打破战时共产主义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通过租赁、租让、下放等办法,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工业方面:苏维埃国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厂矿、企业等租借或租让给国内外资本家,以调动国内外资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农业方面:列宁主张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合作制从流通领域入手,搞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结构的集体组织,以适合各种层次农民的需要,因而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惟一正确的道路。

3.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4](P18)。而落后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对外开放,采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列宁指出:在与外商签约过程中,虽然“每一项条文都带有战争性质”[5](P164),但“只要资本主义国家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他们做生意”[3](P366)。比如解决资本短缺问题,列宁认为:“如果„„不能把外国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那就根本谈不上采取重大的、实际的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5](P154)列宁还主张向资本主义专家学习托拉斯的先进管理。他说:“社会主义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去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造成的东西„„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6](P289—290)列宁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7](P94)由此可见,学习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4.把劳动成果同个人利益挂钩,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时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走一步都吃到苦头。”[1](P191)也就是说,只有实行物质刺激原则,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很明显,列宁反对平均主义的分配。

可见,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制度的退步和演变,而是基于落后国家实际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和重大创新,是在新的基点上向资本主义发起的战略“进攻”。这种转变显示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驾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力的显著增强。

二、发展民主,强化监督: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社会主义必须有充分的民主,这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十月革命前,他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他试图在党政体制建设中贯通民主的精神和原则[8](P82)(注:列宁原来设想的理想型民主主要包括:多党联合执政、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党政干部实行选举制、委员会制等。)。但由于俄国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和国内外复杂险恶环境的制约,在打碎旧的军事官僚机器的基础上建立的苏维埃国家机关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过分集权、压制民主等陈旧现象。这显然与社会主义不能相容。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改革中央过于集权的政治体制,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已不可回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的思想。

1.加强政党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惟一的执政党,要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自身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宁指出:党应该是真正同群众有经常联系并善于领导群众的党,对执政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9](P626)。因此,他严厉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骄傲自满、不负责任等现象;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其次,党政分开,党要管党。列宁指出: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是对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往往是琐碎的干预[3](P64)。第三,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组成,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列宁建议:党中央委员会这个过去主要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领导集团吸收一些工农优秀分子参加,可以增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党分裂的危险。最后,也是非常根本的一点,在党内建立分权制衡和监督制度,确保民主机制的健康运行。列宁指出:要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的执行机构,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是书记处的首脑,党代会要坚持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平行,专门监督中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和各级党委会,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列宁坚持中央监察委员要“有权参加中央全会甚至政治局会议,不顾情面地向总书记及其他中央委员提出质问,审查各种文件”[3](P64)。列宁的这些观点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共和思想,同时又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的积极成果,深刻而又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改革国家机关,发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国家行政机关,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民主参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主张:改组和加强工农检察院,吸收最优秀的工农分子参加(后又把党政两个监察机构合并,严格挑选成员),以保证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作用;赋予由国家级的专家、科技人员和经济界的内行参加的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以立法权,而不要听命于非内行的行政方面的指令;改革干部制度,严格国家干部条件和标准。列宁强调:干部要懂得生产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为了提高干部的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还指出:干部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并要经常接受上级机关的考试、检查和人民的监督。这里,列宁已非常鲜明地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的宝贵思想。

3.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列宁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主张建立精干的政权机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按照1918年宪法,人民委员会设18个部,省以下设15个处,但后来机构越来越庞杂,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等官僚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列宁得知各种委员会竟高达90个时非常吃惊,指出:“要尽一切可能撤消各种委员会,阻止成立各种新的委员会,因为其中十分之九是多余的。”[3](P147)1922年12月,列宁在其口授的最后一篇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仍然对简化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念念不忘。

显然,列宁的深入思考和科学设计,切中了苏俄集权政治体制的根源,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原则和正确方向。不幸的是,列宁发展民主和强化监督的探索被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所打断,从而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三、进行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和支持。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重视提升执政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能力的同时,对如何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

1.进行文化革命,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教育非常落后,文盲率占到80%;专制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大力提倡文化革命,甚至认为:“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3](P368)列宁之所以如此重视文化革命,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革命,才能对人民的精神世界进行根本的改造,创造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文明。显然,这不是一个蹴而就的简单任务,而只能是一个渐进累积的漫长过程,不能拔苗助长,突击完成,正如列宁所言,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3](P378)。

2.大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空地上产生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过去一切时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因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0](P48)。列宁说:“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6](P252)在此,列宁尖锐地批判了一些人存在的否定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明确指出了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积极文化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3.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努力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与愚昧和无知是不能相容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以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前提。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甚至把教育的作用提到了首位。他说:“这个任务(指教育)对于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其重要。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因为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训练群众。”[11](P400)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列宁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比如教育必须同政治相联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实践相结合,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等。这些原则,揭示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普遍坚持的基本指针。

4.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的功能。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列宁认为:随着无产阶级历史任务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建设俄国”的转变,必须大力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他的坚持下,苏维埃国家对旧社会培养的专家采取了高薪制。他强调应当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否则,“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3](P357—358)。他告诫各级领导机关要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勤恳工作、精通和热爱本行业务的专家。更可贵的是,列宁十分重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情况,以防止有关规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

总之,列宁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旨,以提高党的文化建设能力为出发点,从前提条件、发展基础、根本目标、发展途径和建设主体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规划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蓝图,为苏联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只是随着过度集权文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日益加强,苏联的文化才逐步走向停滞和萧条。

四、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高党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能力

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民族压迫政策,打碎了“各族人民的监狱”,为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处理苏俄复杂的民族问题过程中,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

1.坚持民族平等,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沙皇俄国有着浓厚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传统,即使十月革命后,这一传统的消极影响仍意犹未尽。正如列宁所言:“毫无疑问,在苏维埃的和苏维埃化了的工人中,会有很少一部分人沉没在这个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垃圾的大海里,就像苍蝇沉没在牛奶里一样。”[3](P350)因此,要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特别要反对党内的大俄罗斯主义表现。列宁说:“我们大俄罗斯共产党人,对我们当中产生的一点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都应当极其严格地加以追究,因为这种表现根本背离共产主义,会带来极大的害处。”[12](P49)他亲自签署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等文件,其中明确规定,民族平等是苏维埃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强调:“必须消灭任何民族的一切特权,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12](P49)列宁还身体力行,对犯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错误的斯大林等人进行严厉的批评,为处理民族问题作出了极好的榜样。

值得注意的是,列宁民族平等的权利包含民族自决权的内容。他坚持民族自决权“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13](P275)。但是,列宁又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的利益高于民族自决的利益”[14](P254)。很明显,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压迫制度已被推翻,民族分离已经不再是民族自决权的基本要求了,而贯彻民族自决权原则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信任、团结和联合。因此,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与民族分裂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2.坚持民族联合,实行联邦制度。根据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改变了二月革命前原则上反对联邦制的态度,主张建立愈来愈密切的联邦制联盟。因为他认识到没有各苏维埃共和国密切的联盟,便不能捍卫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包围的各苏维埃共和国的生存;没有各苏维埃共和国之间的密切的经济联盟,便不能恢复被帝国主义破坏了的生产力,便不能保证劳动者的福利。也就是说,联盟的形成是基于各苏维埃共和国存在和发展的共同需要。至于建立苏维埃国家联盟的方式,列宁反对“松散化”和“自治化”两种倾向,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方案,即苏维埃各共和国,包括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在内,共同平等地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列宁说:“我们承认自己同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其他共和国是平等的,将同他们一起平等地加入新的联盟,新的联邦”;“重要的,我们不去助长‘独立分子’,也不取消它们的独立性,而是再建一层新楼——平等的共和国联邦”[3](P213—214)。也就是说,联盟的基础是平等、信任和自愿,而不是相反。

苏联的成立,可以说是列宁用民族平等政策解决俄国民族问题的一个伟大成果,也是俄共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生动体现。而苏联69年的发展历史也已证明,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则联邦兴;背离民族平等,搞民族沙文主义,则联邦亡。

五、从世界革命转到和平共处:增强党应对国际形势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苏俄外交的基本方针是通过推动世界革命,以保持十月革命成果。由于协约国拒绝了和平倡议,使得苏维埃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所以列宁寄望于世界革命特别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予以外援。他说:“现在历史使我们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从全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如果我国革命始终孤立无援,如果其他国家不发生革命运动,那么毫无疑问,我们革命的最后胜利是没有希望的。”“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6](P8)尽管如此,列宁并没有排除暂时的革命妥协。1918年3月,为了新生政权的生存,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列宁还是实行了“让出空间以便赢得时间”的暂时退却策略,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不过,一直到1919年春天,列宁仍对世界革命的形势十分乐观。

但是1919年下半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促使列宁转变外交策略。欧洲革命先后失败;协约国的进攻被粉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出现了某种“相对均势”;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迫切要求改善外部环境,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5](P167)这样,苏俄的外交方针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像十月革命胜利初期那样把国家安全寄托于世界革命之上,而开始奉行一条以和平共处为主旨的和平、开放的外交路线。

在和平共处外交方针的指导下,苏俄很快便摆脱孤立状态,打开了外交新局面。这对于苏俄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不幸的是,列宁之后,苏联逐渐走上了大党主义、大国主义、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错误道路。

总之,列宁晚年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般原理,结合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的实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外交事务入手,深刻揭示了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般原则,全面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遗憾的是,苏联和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沿着列宁的探索方向前进,脱离实际,致使党的执政能力日益衰退,最后造成亡党亡制的可悲局面。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列宁文稿: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8]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1]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5]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第三篇:什么是民主执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55年来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时深刻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主执政”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表明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而且表明我们党对执政方式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拓展,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既科学回答了我们党执政的民主性质,也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执政的实现途径;既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动力源泉。坚持民主执政,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谁、依靠谁,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判断执政党性质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只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民主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民主执政,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执政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只有坚持民主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民主执政,既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障,也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来体现和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党不断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执政环境和执政队伍发生的新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民主执政提供制度保障。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人民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等等。

第四篇:尝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言稿

2015-10-13 尝 试 教 学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洛阳镇张畈小学 周立波

一、我与尝试教学法的结缘

2013年4月份,我和几个同事到区教研室征询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教研员邹斌老师向我们力推了尝试教学法,希望我们以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作为课题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出自己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关于“尝试教学法”,我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也不是初次听到相关理论,触动我的是邹老师的话:尝试教学法模式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很容易复制,普适性很强,不需要教师个人具有高超的功底和过人的表现力。

邹老师的力荐让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尝试教学法”了,这也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教学“法宝”吗?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自认为是一个表情僵硬、不幽默、不会煽动学生情绪、缺乏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人,但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总抬举我,总认为我“有能力”,不断推荐我参加各类赛课活动。每次参赛前我总要搜看大量的国家级、省级大奖获奖教师和名师专家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是如何实现课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他们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可结果是越学越觉得自己似是而非、信心渐逝,自己在教学过程总中感觉如芒刺在背、力不从心。尽管我很努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收效不佳。

回到学校后,我立刻买了邱学华先生写的《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书,(ppt展示2,“了解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途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ppt展示3,“网址”),认真研读邱学华和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是江苏常州人,1935年出生,当过小学教师、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校长和教科所教研员,兼任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1984年就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2年由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编著了250多本图书,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600多篇文章,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邱学华现在仍继续在研究尝试教学。应用尝试教学法的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台,全国已有2300多所实验基地学校,70多万教师参与,受教学生达3000万。给教师做讲座700多场,听众约50万人次。这些初步的了解,让我不仅对邱学华先生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领会尝试教学法的精髓。这一次,同样的文字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ppt展示4,“什么是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尔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使我真切感受到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模式确实明晰具体、操作性强(ppt展示5,“明晰具体的课堂”),轻松改变了“注入式”教学,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ppt展示6,“为什么选择”——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 2015-10-13 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同学间的合作、教师的帮助,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二、我和我的学生是如何喜欢上尝试教学法的 有了以上认识,我终于决定用尝试教学法上课了。课前,我精心设计了教案、学案,反复推演了每个环节的实施方案,并且对学生做了充分的“适应性培训”——我想培养学生几种必备的能力和习惯。首先,对学生发动了宣传和动员:向学生介绍尝试教学法,征求学生意愿——想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上课。而后,顺势向学生提要求:

1、自学的要求;

2、提出敢于“质疑”的要求,3、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4、“合作学习”的要求及方法。(ppt展示7,“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准备就绪,我耐下心、静下心,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上了我的第一节尝试教学课,内容是六年级的<<圆的周长>>。学生很兴奋,他们摆脱了老师对他们枯燥乏味的灌输,体会到了初次尝试的挑战、阅读课本的神奇、合作交流的愉悦和尝试成功的喜悦,从发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到解决问题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尽管花了2课时的时间完成了1课时的任务。这节课中我没有了青筋暴起的反复讲述,也没有了担忧学生不听讲的满心焦虑,自然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我把空出来的精力用到了课堂巡视上,用到了有针对性的课堂辅导上,我们师生都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轻松、愉快。(ppt展示8,“展望”)

尝试教学法成为了我的常规教学方法。有意思的是,当偶尔遇到初步概念引入课,而需要用到讲授法时,学生反而能自觉的认真听讲了,可能学生感觉到“听讲”原来比“看书”更轻松吧。我的教学成绩也没落后,作为一个乡镇办事处村级学校,在全镇六年级四个班四项综合指数排名上占位第二,比第一仅仅少1.5个百分点。很多学生的性格也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学生爱阅读了,善于沟通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2014年10月份,我参加了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执教《笔算除法》一课,引起了现场一场小小的轰动,得到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这节课获得了全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第一名。之后区教研室邹老师还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练习等资源上传到“曾都中小学教师之家”qq群,供大家交流学习。

三、尝试教学法在我的《笔算除法》这一节课中的应用

1、展示教材内容(ppt展示9,“教材内容”)一是我们共同熟悉一下教材内容,二是感受一下教材的编排,非常适合学生自学:设计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留下填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理解边练习;安排有同学、小精灵的话题框,对要点进行了思考提示;规范的示例供学生模仿。展示教学目标(ppt展示10,“教学目标”)

2、以《笔算除法》示例展示尝试教学法的七步操作 第一步是准备练习

是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为新课服务。3分钟左右为宜。(课件展示准备练习,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1、我首先出示准备练习,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独立完成‘准备练习’部分1、2、3题,为我们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时间2分钟,比一比,谁最快;想一想,你有什么困难和疑问?”

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了解练习进度。1分钟左右,师:“做好的同学请举手。(对已做完的同学)你们的基本功真扎实,请做好的同学帮帮你身边的同 2015-10-13 学。”(2分钟)

2、组织对准备练习的评价(3分钟)(1)学生完成练习后:“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练习,参照屏幕上的答案互相批改。”

(2)接下来“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错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讨论改错。”(3)“还有疑问的同学请说一说你的疑问。”我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点拨。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

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尝试题,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1、我是这样引导的:“好,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你有什么困难和疑问?”(1分钟)

2、生举手发言,列出算式,我板书算式“81÷20”,追问:你会用竖式笔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老师先不讲,同学们自己先试试。”(1分钟)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初步尝试,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好奇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

(课件展示自学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我是这么引导的:“一个会学习的人,首先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并引导说:“好,怀疑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学课本73页例题1,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这些疑问。5分钟以后,老师来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效果。”(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自学进度、个别指导。)

第四步是尝试练习

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可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展示,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一般3分钟左右)。(课件展示尝试练习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我是这样引导的:“好,现在我们来收获我们的自学成果。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同学在学案上继续完成这道题。”(1分钟)

第五步: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板演的情况、巡视发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这个时间可以安排充足一些,一般5分钟左右。

(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引导的:“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三个同学的‘作品’。对于这个同学的作业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说的?”根据三类学生的板演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尝试讲解算理、交流方法。可以穿插安排“教师巡视中发现的有典型错误的同学展示自己的错题,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环节,以便更有效的剖析学生中存在的疑点。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你犯了 3 2015-10-13 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错误,同学们都会在内心感谢你的。”以培养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第六步是教师讲解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2至5分钟左右为宜,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教师讲解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做的:“好,同学们都明白了笔算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来看,笔算时从哪儿除?我们再来看,笔算时商写在哪儿?”教师边讲述,边板书笔算过程。

第七步是再次尝试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课件展示再次尝试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觉得自己现在能不能正确、熟练的笔算?好,我们再试试?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完成这道题,比一比,谁最快。”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组织学生用1分钟时间互相批改练习并且互相讨论改错。”

四、展望(课件择要展示)

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有其局限性(ppt),但我们灵活的应用、整合的应用、借鉴的应用(ppt)对改变老师、学生都吃力的传统注入式教学现状,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篇: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天津市河北区增产道小学张晶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被动写作——教师统一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成为了纯粹的应试的文章,缺乏鲜明的个性;成为了满足教师、家长的附庸,失去了自我的空间,再也难以反映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成长的经历。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习作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上述弊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应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

一、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课文中的空白点,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其写作训练形式有:

1、情节扩展。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情节简缩。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等文。

3、文尾续写。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二十年后的桑娜一家》;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局,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这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多向改写。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5、图文转换。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图画,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比如上《桂林山水》、《鸟的天堂》、《林海》后,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文,写出导游词。

6、读后感想。对学生有现实的思想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如上完《古井》、《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可以指导学生写写读后感想。

二、努力创设兴趣情境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写作的一切外部条件。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是保证学生写一篇较高水平作文的前提。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怎样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自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三、指导写好生活中的“两记”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不会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练习,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语言。

四、坚持写作命题的开放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逼向死角,学生没有话可说,写作文成了“挤牙膏”。在新课标下要求作文训练命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就作文题而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无命题要灵活结合在一起:就命题者而言,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有机结合。具体说就是:教材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自由命题“优化组合”,即教师出宽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出题。如写“我与暑假生活”,让学生根据各自生活体验拟题。这样,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皱眉、而困窘了,不再起胡编乱造之心。学生笔下的暑假生活,既有写一二件事的,也有倾诉自己对暑假的感受的。把部分命题权放给学生。我曾做过尝试,让中年级学生自由出题特别受到欢迎,学生完全能拟出新颖的、合适的题目,用学生喜欢的,有话可说的题目写作,不言而喻,学生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潮。

五、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教师可以采用写想象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想象作文最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驰骋的了。相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会为学生的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非常重视综合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也尝试用综合性学习,这综合性学习体现在“沟通”上。

1、沟通作文训练与各科教学。如自然课中的小论文写作,音乐课中的歌曲欣赏。劳技课中的手工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诉诸笔端。

2、沟通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校外、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热点话题”论坛,如“话说环保”、“我看上网”、“二十年后的畅想”、“我自立我自强”写作话题等,促使学生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3、沟通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师要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办文学小报,诵读比赛、读书会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与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4、沟通师生心弦,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写作心理场,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的评判者自居,写什么。该怎样写,尽可能启发学生自由讨论,促进自我感悟和个性发挥。

七、合作学习提高作文质量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应体现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的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不容学生越雷池半步,在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写作时,特别是写学生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比如写环保、信息方面题材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间互评作文,学生间可以交换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事实证明,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同时,学生互评互改,扩大交流范围,同学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不熟悉的题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

八、以“下水”文激发写作的主动性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教师也应“下水”写作。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为什么我的老师不写?也不知道老师拿到这样的题目会写出怎样的文章?难道作文只是我们学生的专利?久而久之,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记得,听杨学军老师作报告时讲到,他会把作文作为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把“下水”文作为礼物送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的兴致高了,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及时加以鼓励:“大家如果要写的话,一定会比老师写得更好,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都齐呼要与老师比一比高低。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总之,创造性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依赖于新的思维方式,依赖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我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不拘形式的抒写自己的感知体验,用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抒写自己的情感思想。让他们用自己天真、稚拙、自然的语言,写出童心、童趣,使内在的真实感情与外在自然的语言表达一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希望他们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在习作个性化的熏陶下,得到有益的发展,使习作水平能有显著的提高。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开拓,创造出一片更美、更蓝的习作天空,让我们一起翱翔。

下载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945年,抗日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风尘仆仆地从国民党统治的重庆来到延安。面对......

    电子政务自动办公系统的探索与尝试

    改革行政服务方式打造阳光政务平台 ——长顺县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1年8月)2009年9月24日,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长张宪民出席长顺县首家电子政务演示会,同日长顺县委......

    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尝试

    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尝试近年来,宁波市以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为纲,积极推动政府效能建设,打造透明服务型政府,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预防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2013年..小学语文 学科教学论文评选 参选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余 小学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让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

    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尝试与探索 王滢滢

    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尝试与探索 余杭区太炎小学 王滢滢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有这样写道:“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摘 要]有效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基于学生的水平传递知识,促使学生透彻领会知识的内涵,并在课下能够独立完成同类问题的布置任务,现阶......

    创客空间在职业学校的探索与尝试

    创客空间在职业学校的探索与尝试 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创客空间在各个高校内逐渐兴起,它为学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本文主要对创业空间的含......

    五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五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为落实新课改精神,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究—互动—小结—反馈—延伸。即探究是基础,互动是关键,小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