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语班四上第四课教学设计
请结合学生实际,修改丰富教案内容;由于有两节示范课,你选择七课时中的两节课,课文一一节课,另一节课可以上第七节课的真实交际或者是第六节课的语言强化训练,后者强调方法指导,不要一个一个地讲词语。也可以是课文一上两课时,一课时阅读理解,一课时听说写训练。方晓华
双语班四上第四课教学设计
课文一 会缝伤口的蚂蚁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我会认”中的28个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重点掌握“我会用”中的12个词语。
2.掌握两个语法点的运用。
3.能够分析10个汉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能力目标
1.能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2.能听懂课文录音及话题“走近科学”的谈话。
3.能围绕话题谈科学技术现象和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
4.在熟练的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适当用写的方式,陈述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二、教学难点
1.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运用。
2.在课文学习中掌握“我会用”的词语和语法点。3.围绕话题“走近科学”进行交流。4.积累汉语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文一(阅读理解)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朗读、默读的方式学习课文。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回答问题。
4.认识词语“外科、缝、合、伤口、病人、人工、令、命、效果”;初步感悟词语“放心、移动、据说、接近、随时”的使用;学习成语“一模一样”的使用。
5.感悟本课的语法点:(1)据说,用割叶蚁缝合的伤口,与人工缝合的伤口接近。..(2)放心,它一点事也没有。......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小组讨论: 介绍你所知道的科学技术,从身边的具体现象说起,不要讲科学道理,而是讲一种现象,比如教室里的灯会发亮,使晚上也可以看见周围的东西。看谁讲得多,讲得好。
2.小组汇报,教师总结。写出课文题目:会缝伤口的蚂蚁。
(二)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注意新词语的读音。
2.学生在小组中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发音,纠正错误读音。
3.抽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小组代表朗读。
(三)阅读理解课文
1.学生在小组中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侧重理解课文的意思。(1)医生怎样用蚂蚁来缝合伤口的?(2)割叶蚁有什么特点?
(3)当地的外科医生为什么养割叶蚁?
(4)你认为割叶蚁缝合伤口和医生缝合伤口一样吗?为什么? 2.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思考问题的答案。3.通过一问一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成语 一模一样
表示完全一样。构词上把“模样”拆开,分别加“一”,用“一个模子一个样子”来表示两个事物完全一样。类似的构词还有“一言一行、一生一世、一字一句、一针一线、一问一答”。注意让学生收集类似的词语。使用例子:
(1)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2)你和他说的一模一样。
(五)朗读课文
带着感情朗读,达到流利。
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在小组中读,互帮互学。
(六)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2.课外学习任务: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文一(深入学习课文)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的细节,抓住医生用割叶蚁来缝合伤口的过程和割叶蚁能够重新恢复身子这一奇迹,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科技内容。
2.能基本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意思。3.学习掌握本课的语法点:(1)据说,用割叶蚁缝合的伤口,与人工缝合的伤口接近。..(2)放心,它一点事也没有。......
二、教学步骤
(一)抽查课文朗读
1.各小组集体朗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流利,有感情。2.学生评价,老师提出朗读中应注意的事项。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分段研读课文
第一段(1-5自然段)(1)本段中间的几句话:“咦,他要干什么呢”“不好了,蚂蚁没命啦”“放心,它一点事也没有”在陈述上和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起了什么作用?
(2)医生为什么用剪刀剪掉了蚂蚁的身子?不剪掉身子蚂蚁能不能缝合伤口?
段落意思:手术后,医生用蚂蚁来缝合伤口。第二段(6自然段)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蚂蚁很神奇?
段落意思:剪掉身子的蚂蚁很快又长出身子,和原来一模一样了。第三段(7自然段)
(1)课文中说“用割叶蚁缝合的伤口,与人工缝合的伤口接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当地的外科医生为什么要用割叶蚁缝合伤口?
段落意思:当地的外科医生喜欢养割叶蚁,专门用来缝合伤口。2.概括全文意思
本文介绍了南美洲的医生喜欢养割叶蚁,专门用来缝合伤口。
(二)学习语法点
1.从课文中找出语法点,从上下文中感受其意义和用法。
(1)据说,用割叶蚁缝合的伤口,与人工缝合的伤口接近。..(2)放心,它一点事也没有。......
2.用结构分析法学习语法点
(1)据说,„„
这是专门用来转述别人的话的方式,“据说”提示后面的话是别人讲的,还可以具体说“据谁说”。以前学过“据„统计”,可以联系起来学习、使用。例如:
据说上山的路不好走。据老师说(讲),这次大家考得不错。(2)一点事也没有。
前面学过“什么也没有、谁也没有”之类的句子,表示“没有任何东西”。这里只是用名词词组替换了疑问代词,句子结构仍为“动作受事+否定动词”,强调“没有任何事”。“一点事”可以换成“什么事、„„人、„„东西”。例如:
一点力气也没有。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
3.练习:用语法点表达下列情景: 情景1:转述班长的话。
情景2:把你听来的一个消息告诉大家。情景3:小孩摔了一跤,你让家长放心。情景4:比赛没有发生事故。
(四)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2.课外学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两个语法点口头或书面造句。
第三课时 课文一(听说训练)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课文录音或有关听力材料。2.能复述课文内容。
3.学习掌握词语“放心、移动”的使用。
二、教学步骤
(一)听力训练
1.把课文改编成听力材料,说给学生听,听后做练习。听力文本:
南美洲有些地方的医生喜欢养割叶蚁,把收集来的蚂蚁放在瓶子里,每当自己做完手术后,就把割叶蚁放到病人的伤口处,当割叶蚁咬住伤口后,医生就剪掉它的身子。于是割叶蚁的头就一动一动地开始缝合伤口,不一会就缝好了。医生把蚂蚁头送回玻璃瓶。奇迹出现了,蚂蚁头不一会又长出了身子,和原来一模一样了。
选择恰当的答案
(1)当地的医生为什么养割叶蚁?
A 为了开刀 B 为了缝合伤口 C为了观赏(2)割叶蚁怎样缝合伤口的?
A 咬住伤口缝合 B 一动一动地开始缝合 C 剪掉身子后,用头缝合(3)奇迹是指什么?
A蚂蚁缝合伤口 B 蚂蚁头又长出来身子 C 蚂蚁不死 2.找到老师修改课文的地方。
(二)复述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用自己的话陈述课文内容。复述时不能看课文,要凭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来讲,讲述用割叶蚁缝合伤口的过程和割叶蚁重新长出身子的奇迹。可以按以下提纲复述课文:
(1)医生做手术后让割叶蚁缝合伤口。(2)割叶蚁缝合伤口的过程。(3)割叶蚁的头又长出来身子。(4)南美洲的医生都喜欢养割叶蚁。
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然后派代表向全班复述,学生评出最佳小组。2.各小组派代表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评价,评出优胜小组,分别计分。
(三)用搭配法学习词语 放心
字面上的意思是“把心发下来”,表示“不担心”的意思。可以拆开来用,如“放了心、放下心、放不下心”。一般单独作谓语用,后边也可以接动词词组或小句。如:
妈妈放心了、放心做、放心休息、放心地离开、放心地走了、放心地让孩子玩
移动
字面上的意思是“向„移(动)”,表示“改变原来的位置”。除了单独作谓语外,后边可以带表示距离的数量词或名词做宾语;前边也可以加介词词组“向、往”做状语。
移动了两步、移动了五米、向左边移动了一米、往旁边移动了一下 练习:把上述词组扩展成句。
(四)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小结,表扬能完整、有条理地复述课文的学生和小组。
2.课外学习任务:
(1)用自己的话完整地陈述课文内容。(2)用“放心、移动”各写一句话。
第四课时 课文二(朗读理解课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意思,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够围绕课文开展问答练习。
3.运用特定的方法学习词语“从而、逐渐”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老师介绍树的插条
图解或用树枝演示树的种植过程:剪枝——插条——树苗——成树。学生理解后,再总结提出“克隆”。2.书写课文题目:小羊多利。
(二)朗读课文
1.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注意新词语的读音。
2.学生在小组中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发音,纠正错误读音。
3.抽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小组代表朗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小羊多利为什么不普通?(2)植物可以用什么方法繁殖?
(3)以小羊多利为例,说明什么是“克隆”?(4)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获得哪些成就?
2.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思考问题的答案。3.通过一问一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用联系法学习词语
词语总是在一个系统中存在的,在意义上会和一些词发生关系,在使用上也会和另一些词发生关系。所以,我们要在词语链中来学习词语,把所学词语和它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放在一起来学,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从而:
同义词:因而、因此
有联系的词:反而、反倒
(1)同学们改进了学习方法,从而(因而、因此)提高了学习效果。(2)大家反复讨论,从而(因此)统一了认识。逐渐
同义词:渐渐
有联系的词:一下子(非“逐渐”、速度快)
(1)我们逐渐(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我们一下子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2)巴扎逐渐(渐渐)热闹起来。
巴扎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四)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小结,表扬表现好和进步大的学生。2.课外学习任务:流利地朗读课文。
用“从而、逐渐”各写一个句子。
第五课时 课文二(听说训练)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听力材料,做相关练习。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3.用比较法学习词语“通常、运用”。
二、教学步骤
(一)听力训练
老师把课文编成口语说给学生听,听后做相关练习。示例:
英国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终于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小羊多利。小羊多利不同于一般的羊,它没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是科学家用羊身上的细胞复制出来的。复制出来的小羊和原来的羊一模一样。现在克隆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动物培育和医学上,使人类受益无穷。
1.听后选择恰当的答案。
(1)小羊多利为什么不是一般的羊?
A它没有爸爸妈妈 B它的身体很大 C他和原来的羊一模一样(2)小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
A 科学家造出来的 B 它妈妈生出来的 C用羊的细胞复制出来的(3)克隆技术的广泛运用哪些方面?
A 医学 B 动物培育 C 医学、动物培育等方面 2.说明老师在哪些地方做了改动。
(二)复述课文
1.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课文,要求人人开口,尽可能说得完整一些。复述时可以参考一下提纲,但更主要的是介绍克隆技术的应用。
(1)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2)小羊多利是克隆技术的产物。(3)克隆技术广泛用于相关行业。
2.小组代表复述课文,看哪个小组说得流利、完整。学生评价,评出优胜小组,分别计分。
(三)用比较法学习词语 通常——一般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表示“一般情况、没有特殊”。二者相比,“通常”多用于时间、情况,而“一般”的使用范围广,还可用于“人、单位、动植物等”。例如:
通常(一般)的情况、通常(一般)八点上班、通常(一般)星期六不上课 一般的人、一般的学校、一般的牛、一般的猫、成绩一般、收入一般 运用——使用
两个词都有“利用、用”的意思,但“运用”强调按一定规律、事物的特征来使用,而“使用”则强调用某种器物、工具、钱财等达到目的。
运用方法、运用(使用)计算机、运用技术、运用法律 使用词典、使用煤气、使用先进技术、使用银行卡 练习:把上述词组扩展成句。
(四)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2.课外学习任务: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
用“通常、运用”各写一句话。
第六课时 语言强化训练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方法学习掌握重点词语“接近、随时、引起、克服、发展”。2.能够分析合体字“伤、盖、爬、掉、命、移、令、剩、模、效”的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汉字。
二、教学步骤说
(一)用搭配法学习词语 1.接近
表示“靠近、距离近、即将完成”的意思,后边的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如:
接近老师、接近同学、接近学校、接近山头;接近完成、接近解决、接近成功、接近正常
2.引起
表示“使出现”的意思,后边一般接表示行为的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如: 引起大火、引起矛盾、引起争吵、引起注意、引起怀疑 3.克服
表示“战胜”的意思,但有特定的范围,一般指“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后边可以接名词宾语。如:
克服困难、克服缺点、克服缺水的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克服不良习惯 4.发展
表示“朝好的方面变化”,一般多与表抽象事物名词搭配。如: 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旅游业 练习:把上述词组扩展成句。
(二)用分析法学习多义词 随时
“随时”有两个常用意义,即“时时刻刻”“任何时候”,两个意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前者强调“所有的时间”,后者强调“无论什么时候,需要的话”。例如:
(1)房子十分破旧,随时可能倒塌。(2)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我。练习:用“随时”陈述下列情景
情景1:要一直做好准备,参加比赛 情景2:我们经常保持联系。
情景3:老师就在办公室,可以问她。
情景4:我们家有两辆自行车,可以随便用。
(四)学习汉字
1.分析合体字的部件,把握其结构。左右结构字:
伤:亻+ ·力。左偏旁为形旁,表示与人相关。
掉:扌+卓。左偏旁为形旁,表示与手相关的动作。移:禾+多。左偏旁为形旁,表示与禾苗相关。
剩:乘+刂。左偏旁为声旁,右偏旁为形旁,表示刀切。
模:木+莫。左偏旁为形旁,表示木头做成品。右偏旁为声旁。
效:交+攵。左偏旁为声旁,右边的“攵”形旁,与“教育”相关。上下结构字:
盖:羊+皿。下边的“皿”为形旁,表示容器。命:亼+口·卩。令:亽+。半包围结构字:
爬:爪+巴。左下半部为形旁,表示用手指做的动作。右上半部为声旁。注意“爪”的最后一笔撇需拉长,“巴”放在其上。
3.书写汉字
(1)老师示范书写,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进行书空练习。
(2)学生描红写,教师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桌之间互评。(3)展示交流,取长补短。老师挑选写得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写好汉字。
(六)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在练习本上书写今天所学的10个汉字,每个字最少写三遍。
第七课时 真实交际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语法点和词语,陈述自己身边的科技现象。
2.培养热爱科学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步骤
(一)小组讨论交流
1.围绕话题,每个人在小组中发言。从身边的科学技术现象说起,观察思考,有哪些常见的科技现象和产品,一般从科技产品出发好讨论一点,不要讲科技道理,而是多说科技产品带给人们生活的提高,比如汽车、飞机、电视机、手机、洗衣机、微波炉等。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二)做书上的话题交际题。
(三)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2.课外学习任务:修改完善写话训练。
(四)课后反思
评价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总结优点和不足及以后的改进设想; 评价一下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今后该怎样改进。资料袋
克隆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也被译为“无性繁殖”。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第二篇:第四课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2.理解诗句。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爱国的诗句及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3、搜集有关杜甫及陆游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课内探究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激情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二、检查预习
1.正确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重点探究
1.查资料或联系语境弄懂下列词语: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3.这首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呢?
四.反馈交流 1.交流诗句理解: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2.师生讨论
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3.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4.学生自由体会
5.学生自由表达
6.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7.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8.指名读
9.背诵(师引背齐背)
学习《示儿》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2、质疑
(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
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指读这首诗,评价
三、重点探究
1.出示学法,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反馈点拨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6.激发想象 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五。巩固检测(两首诗)
基础积累
(1)字音
tì wū luò jì
()泪()峡()阳()祀
(2)词义
1.闻: 2.蓟北: 3.剑外:
4.初闻: 5.妻子: 6.漫卷:
7.喜欲狂: 8.青春: 9.万事空:
10.王师: 11.中原: 12.乃翁:
13.家祭: 14.九州同: 15.但:
(3)、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字(),唐代伟大的(诗人,作品被称为(),代表作《 》《 》。
2.《示儿》的作者是(),字(),号(),南宋(诗人。诗中最能表达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3.(),青春作伴好还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4)能力迁移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兴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4.《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六.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
七、课后提升:
将《示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 漫卷
放歌 纵酒 喜欲狂
即从 便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同时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了:一,通过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二,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三,自主体悟从内容想开去.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我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学生找到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对这些诗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诗人的爱国情思,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本节课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对情感朗读的引导虽有层次,但没有很好的拓展开。
2、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够民主,许多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没有或是较少有发言的机会。
3、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六年级双语上册第四课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一课时(1-3自然段,有关词语,练习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1-3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读过课文了吗?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艺术家:他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艺术家。临:临时 他只是个临时工。
闯:闯天下 他想踏踏实实工作,好闯出个样子来。选词填空。
想方(设)法 乘法口(诀)
(没)有进步(决)不放弃
(酷)爱读书(闯)世界
腰(疼)腿疼(闻)味道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1-3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艺术家:他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艺术家。临:临时 他只是个临时工。
闯:闯天下 他想踏踏实实工作,好闯出个样子来。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的1-3段,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贵在坚持。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二课时(4-6自然段,有关词语,句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句型,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4-6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抽查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前半部分,听写词语,并打分。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句型,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板凳:他从教室拿了个板凳,坐下了。
例外:他每天上学从不迟到,今天是个例外。
过硬: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严格:父母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
想方设法:多方面想办法。他想方设法地把这个任务完成了。
······并······ 他虽然学习好,但他并不骄傲。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4-6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板凳:他从教室拿了个板凳,坐下了。
例外:他每天上学从不迟到,今天是个例外。
过硬: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严格:父母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
想方设法:多方面想办法。他想方设法地把这个任务完成了。
······并······ 他虽然学习好,但他并不骄傲。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4--6自然段,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三课时(7-8自然段,有关词语、练习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句型,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前四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抽查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前半部分,听写词语,并打分。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句型,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扎实:他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不许:我不许你做错事情。
连连:看到他出色的表现,老师不禁连连叫好。
······难免······ 无论谁听到这个消息,都难免会难过。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7-8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扎实:他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不许:我不许你做错事情。
连连:看到他出色的表现,老师不禁连连叫好。
······难免······ 无论谁听到这个消息,都难免会难过。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第7-8自然段,学生学习梅兰芳先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四课时 理解课文 练习3-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认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 中预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大突破:反复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朗读课文,能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难点解析:教师讲解,维汉双语结合教学
三、教学工具
点读机、实物、图片、电脑,电视,课本。
四、课类:电教 五.教学过程
1.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或跟录音机读,直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意思。
2.每个人在小组中朗读课文,直到能流利地朗读。老师可以抽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帮助纠正读音的错误。
3.在小组中合作,分角色朗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说,边说边演。
4.老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并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并做总结。
5.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概括出课文大意。
6.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习巩固复习课文内容,对练习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直到临走时,我才知道这个消息。(临)
我生病了,但妈妈依然不许我旷课。(不许)
尽管有人拦着,他还是闯进来了。(闯)
用“就是······也······”连词成句。
就是没有人帮忙,我们也能完成任务。
就是刮风下雨,他照样也去图书馆看书。
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今天的任务完成。
七、课后小结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养成爱护书本的好习惯。作业:完成练习册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批改:收回批改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五课时 愚公移山(1——5自然段,有关词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1-5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读过课文了吗?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不便 :我们乡的交通非常不便。
筐子:他背着筐子去山里采草药了。
孙子:他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孙子。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1——5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课文二 愚公移山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不便 :我们乡的交通非常不便。
筐子:他背着筐子去山里采草药了。
孙子:他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孙子。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第1-5段,了解愚公的精神。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六课时 愚公移山(6-10自然段,有关词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6-10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抽查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前半部分,听写词语,并打分。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低洼:这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容易形成涝灾。
老小:他们一家老小生活得其乐融融。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你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4——6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低洼:这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容易形成涝灾。
老小:他们一家老小生活得其乐融融。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你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6-10段,学生要学会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七课时 愚公移山(11--13自然段,有关词语,练习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关的词语,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阅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听写、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并且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以及组词、造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正确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词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词语,并能区别形近字。
重点突破:多读,多练,教师讲解
难点:能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组词、造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理解11-13段大意。
难点解析:教师讲解,自主讨论学习
三、教学工具: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字典、词典、卡片、教科书。
四、课类:指教
五、教法:朗读法,示例法 学法:自主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抽查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前半部分,听写词语,并打分。
2、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3、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互帮互学,解决一般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划出生词。
4、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指导阅读。
5、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正确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6、教师让学生讲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逐个进行讲解。
往返:从这到乌鲁木齐往返要好几天呢。
惊动:这件事惊动了班主任。大力士:大家都叫他“大力士”。
风烛残年: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
率领:班主任率领全班学生去参观科技馆。
7、教师板书课文中应该学习的所有生字生词,逐个讲解,引导学生造句。
8、教师组织学生朗读11-13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出每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课文二 愚公移山
往返:从这到乌鲁木齐往返要好几天呢。
惊动:这件事惊动了班主任。大力士:大家都叫他“大力士”。
风烛残年: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
率领:班主任率领全班学生去参观科技馆。
九、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6-10段,学生要学会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
十、作业
题目: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检查:收回批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四课 梅兰芳练功
第八课时 理解课文 练习部分 话题交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声朗读,认读,抽读等方法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小组 中预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策勒县博斯坦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双语班汉语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大突破:反复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朗读课文,能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难点解析:教师讲解,维汉双语结合教学
三、教学工具
点读机、实物、图片、电脑,电视,课本。
四、课类:电教 五.教学过程
1.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或跟录音机读,直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意思。
2.每个人在小组中朗读课文,直到能流利地朗读。老师可以抽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帮助纠正读音的错误。
3.在小组中合作,分角色朗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说,边说边演。
4.老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并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并做总结。
5.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概括出课文大意。6.完成话题交际和习作。
六、板书设计
课文二 愚公移山
愚公要移山,他的家人分别是什么态度?
答:愚公的子孙都很支持他的想法,他的妻子却持否定态度。
七、课后小结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仔细观察的学习态度。
作业:完成练习册 目的:巩固内容 要求:认真完成 批改:收回批改
第四篇:八年级双语班第四课 爱让生命延续 素材
爱,让生命延续
天空会那么美,是因为它有白云的点缀;感动之所以痛彻心扉,是因为它使幸福破碎;爱之所以能无怨无悔,是因为它将延续永恒„„
——题记
夜的精灵把天染成了黑色,晚风习习吹来,篮球场上的白色大屏幕似乎也经受不住寒冷,微微地颤动着,终于在翘首期待的人群面前,睁开了它彩色的眸子„„
这是一部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的电影,海门本土的拍摄使它理所应当的拨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还记得那个叫张川伟的孩子吗?蜿蜒起伏的山脉,是他故乡最真实的写照,然而就是这片孕育他的土地,将大部分人的生命早早地划上了句号。孩子,你还好吗,那断墙碎瓦一定把你压疼了吧!孩子,你听到了吗,那位来自海门的叔叔一直在鼓励着你,等你安全出来以后,我们一起去看长江,你一定很期待,对吗?但是„„叔叔要到天上去看,到时候还可以带着许多汶川的孩子,其实这距离并不遥远,他低头就可以看到你们,你抬头就可以想到他们,这样不是很好吗。坚强的孩子,你会好起来的!你看,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还记得那个叫做李素芬的老师吗?她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但是,灾难总是降临在最温馨的时刻。是不是真的要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残缺才是美”。不,你要的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但又能怎么办,眼前的孩子是用丈夫的生命换来的,于是你从丧夫之痛中调整过来,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但你却无怨无悔。老师,其实你很痛苦吧,要不然为什么总是悄悄地以泪洗面。老师,面对两个孩子的激动情绪,你也一定很担心吧,刚安顿好一个,就又得急匆匆地去寻找另一个孩子的身影,爱就这样在磕磕碰碰中修修补补,但你却用实际行动把它诠释得很好。
还记得那个叫何茵茵的女孩吗?她是这件事中另一个受害者,父亲是一个人民警察,全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很短,但现在却要过着失去父亲的生活,她还只不过是个孩子啊,刀割般的痛苦根本就不适合她。花一般的年纪,一个在花一般的世界里生活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说实话,她很大方,用宽广的心接受了这个原本陌生的弟弟,她很懂事,在每一次的发泄过后,总是能用理智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总会放不开„„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千。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一个词语,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爱,是世界上最沉重的一个词语,包含着多少热泪和感激的心跳„„以前我不会给予别人太多的爱,总是觉得那是在剥夺自己被爱的权利,但现在我知道了:爱别人就是在爱自己。当你驻足停留,爱的画面就会被定格成永恒的回忆,当你蓦然回首,原来你并不是一个人„„
爱,就一个字,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许你会抱怨身边没用需要爱的人,其实不然,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份关爱。你对父母主动说过“辛苦了!”;你会在公共汽车上主动为需要的人让出一个座位吗?当看见有人摔倒的时候你有伸出援助之手吗?诸如此类的东西已经是太多太多了,你想到了吗?爱,不需要轰轰烈烈,有时候平淡也是一种幸福!
天空永远会那么美丽,感动永远会可歌可泣,爱永远会让生命延续„„
第五篇:英语第四课教学设计
Unit4 第2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教PEP三年级上册 Unit4 【主
题】We love animals 【课
时】第2课时:A.Let’s learn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dog”, “duck”, “pig”, “bear”, “cat”。2.能用英文介绍这些动物
3.学做动物手势,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的动物的单词:“dog”, “duck”, “cat”, “pig”, “bear
三、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打招呼。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Mr/Miss...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2.学生用句型“What’s this?”,“It’s a/an.” 就用自己拥有的物品进行对话,如: S1: What’s this? S2: It’s a crayon.S1: What this? S2: It’s a pencil....Step 2: Preview 猜一猜。
教师边指边问:“What is this?”,教师指着图片然后问:“What is this?”,学生随意想象,可以说:“A duck? A bear?...”。如果学生猜不到,教师可以动物叫声,让学生接着猜。带学生一起说:“What’s this? It’s a …”。Step 3: Presentation.A.Let’s lean 教学单词:
Duck教师用多媒体呈现duck图片,微笑着问学生:“What’s this? Do you know?”,接着教师说:“Yes, it’s a duck.”。
然后再播放鸭子的叫声,指着鸭子的图片,带学生读:“Look at my mouth.Duck, d-u-c-k, d-u-c-k, duck.”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pig”,“bear”。教学dog,cat。
教师模仿声音“Woof!Woof!”引出单词“dog”,并说:“I’m a dog.Dog, dog, I’m a dog, woof, woof, woof.”。
接着出示cat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Cat, cat, I’m a cat, meow, meow, meow.”。(7)游戏: What’s missing?
规则:教师手里拿着本节课所学的五个动物的图片,将学生分成几组,对学生说:“狮子大王要开一个生日派对,邀请小动物们参加,但有一只小动物没有去,它是谁呢?”
教师快速出示参加派对的四只小动物,学生说出没有参加派对的小动物,说得对的小组加一分,几轮游戏后得分最多的一组获。
Step 5: Summary.师生一起巩固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