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安乐死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论安乐死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安乐死,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的死去。在我国的定义是指换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涉及到不同的人或群体,包括安乐死本人、医务人员、安乐死者亲属及其他需要医疗救治者。由于各方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的不同,各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导致不同的人人或群体具有不同的安乐死观念。同时,安乐死也暴露出其背后隐藏的关于人类自身道德困境的深层矛盾,这些矛盾既有我们所共同面临的生与死的矛盾、医学伦理决策道德原则冲突、人性自身的矛盾以及社会公正问题,同时还包括具有特殊性的传统“孝道”的片面义务价值取向。因此,关于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广受社会争议。
目前,世界上荷兰是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条件是必须满足一定法律标准,其中包括:
(1)病人请求安乐死是自愿的、经过充分考虑的、一贯坚持的和明确的。
(2)医生与病人有足够密切的关系,使医生能够确定这个请求是否既是自愿的又是经过充分考虑的。
(3)按照目前的医学意见,病人的痛苦是不可忍受的,而且没有改善的希望。
(4)医生与病人讨论过除安乐死以外的可供选择的办法。
(5)医生至少应向一个具有独立观点的其它医生咨询。
(6)安乐死的实施应符合优质医疗实践。
由于安乐死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法律、伦理、道德、医学等诸多方面,我国至今尚未立法。我国就此问题,在从多方面展开激烈的辩论。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意见和国外大体相同。所以,就安乐死在中国的实施性,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从我国的“立法”之路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探索“安乐死”的立法之路。其中,在1988年七届人大会议上,最早在全国人大提出安乐死议案的是严仁英和胡亚美,两人分别是中国妇产科学和儿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在议案中写下这么短短几句话:“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与其让一些绝症病人痛苦地受折磨,还不如让他们合法地安宁地结束他们的生命。”1994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32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要求结合中国国情尽快制定‘安乐死’立法”议案。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170位人大代表递交了4份有关安乐死立法的议案。1996年,上海市人大代表再次提出相关议案,呼吁国家在上海首先进行安乐死立法尝试。在随后于1997年首次举行的全国性“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眉睫。
在此期间,1986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曾历经6年艰难诉讼。医生蒲连升应患者儿女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被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案件审理了6年后,蒲终获无罪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乐死的合法性,安乐死仍是违法的,只不过由于蒲连升给患者开具的冬眠灵不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危害不大,才不构成犯罪。另外,在2001年、2010年、2011年也都发生了安乐死事件。
自1994年开始,全国人民大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虽然目前在我国上海等地有悄悄实施安乐死的案例,但安乐死并未获得合法地位。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对安乐死立法的条件还未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二、从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之争
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之争是安乐死中首要的伦理争议。生命神圣论否认安乐死具有伦理价值,认为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违背神的意愿而随意结束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任何他人的生命,即“人活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
生命质量论则肯定安乐死具有伦理价值,突出强调了人权和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一方面人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生命质量才有必要继续存活,另一方面人具有社会价值,当社会价值被破坏时,人的生命质量就失去了意义,人有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自由。这种追求生命质量的做法,也可以被看作是维护生命尊严,如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和西方的“为真理而献身”。
三、从救死扶伤、临终关怀原则与减轻痛苦原则之争
在医学伦理实践中对安乐死的反对与支持主要反映了两种医学伦理原则,即救死扶伤原则与减轻痛苦原则之间的矛盾。救死扶伤原则自古以来都是医家的根本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成立于1947年的世界医学协会在充分肯定该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法规,强调医生必须以保护生命为己任。因此恪守救死扶伤原则的人们认为安乐死违背救死扶伤原则,是变相剥夺他人生命,有悻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行为。减轻痛苦原则也是医学伦理实践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医生的职责除了治愈疾病还包括为病人减轻痛苦。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为患者治疗疾病是减轻痛苦,当患者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并遭受极其痛苦折磨时,使其结束痛苦无痛死亡亦是减轻痛苦,是人道的行为。他们认为,现代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挽救生命”,还在于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减轻或免除病人的痛苦,以表现对病人的深层伦理关怀。
之前上课时在“22度观察”那期电视节目中看到,反对对安乐死立法的学者专家一直强调对生命的尊重,认为对痛苦中的临终病人进行临终关怀是最为人道的做法。但是,病人的痛苦有谁能体会的到?他们的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不是仅仅用关怀就可以消除的。
四、从医学伦理决策中的道德原则冲突
安乐死中关于救死扶伤与减轻痛苦之间的矛盾其实反映了现代医疗实践当中伦理决策的困境,即现代医疗体系中伦理决策原则相互之间的冲突性。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得到较多共识的是以下四个原则:尊重自主,即要求尊重自主人的决策能力的原则;不伤害,即要求避免引起对他人伤害的原则;行善,即要求阻止伤害、促进利益和权衡利益与风险、代价的原则;公正,即要求公平地分配利益、风险与代价的原则。此四项原则是医疗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根本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即维护患者利益,但每一具体原则又有其各自的伦理依据和对象性要求,从而在具体医疗情境之中,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出现矛盾,即当我们从不同的伦理决策原则出发,会对同样一件事情得出不同结论。我们分别从尊重自主原则与不伤害原则出发,就会形成对待安乐死的两种不同态度。
五、中国传统“孝道”与现代亲情理念之争
在中国的安乐死讨论中,支持与反对的伦理之争主要表现为传统“孝道”与现代亲情理念之争。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传统“孝道”与现代安乐死在意蕴上不能相容,因为现代安乐死本身就是人的现代亲情理念的表现,即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权利平等,子女和父母都拥有对自身生存利益的决定权利,当遭受不可治愈的疾病折磨、难以忍受病痛的情况下,父母本人拥有选择安乐死的权利,子女要尊重父母本人的意愿才是孝顺父母;而且现代亲情理念还认为子女应注重在长辈生前关心长辈,尊重长辈、提高长辈生活质量,这样才是真正的“孝”的表现,否则只能表明子女的自私自利。反对安乐死者认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群体和病患者,以孝悌为基础的传统道德要求子女和亲属必须对患有重病的父母和其他亲属细心侍奉直到病人生命结束,而出于减轻痛苦致亲人速死的安乐死则有可能使子女背上“不孝”的罪名,这容易对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传统伦理模式构成严重威胁,导致“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断裂。
安乐死立法和怎样实施是密切相联系的,对其立法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病人亲属买通医生对患者蓄意谋杀。对安乐死立法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剥夺病人选择生命权利的借口,被一些不法不义之徒滥用。好多人认为,在我国,无论在医疗技术、医生的职业道德、公民的基本素质等方面都不具有对安乐死立法的条件,这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
但是我认为,应该把对生命的选择权放在第一位。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死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病人对生命的选择。对其合法化,虽然会有一系列的法律、伦理道德问题出现,但是纵观对其他问题的立法,虽有严格的法律限制,但仍会有人触犯法律红线。所以,安乐死与其他问题一样,只要我们制定严格的法律程序,加大对其的管理监控力度,必然可以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2011级信计1班
石艺臻 1157135 2012/12/16
第二篇:中国安乐死实施的不可行性分析
中国安乐死实施的不可行性分析 赵雪莲‘,毛群安2(1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loooo} 2卫生部办公厅.北京100044)
临要〕目前,国内外关于安乐死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从我国的国情、立法环境和文化风俗来看,安乐死尚不具备
实施的可行性。从社会宏观角度看,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转变。同时,由于对生命权也未作
规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医疗科研水平存在局限,我国对安乐死基本问题和判断标准无法达成一致。从微观角度来看,安乐死行为涉及患者、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四方利益,实施安乐死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实
施安乐死的现实可行性,论证目前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
映键词片乐死:现实可行性:立法
叶图分类号〕R一052吸献标示码五吸章编号〕1001一8565(2006)03-0016-04
The Analysis on the Unfeasibility of Euthanasia in China
Zhao X uelian}, M ao Q二。瓦nz'an
f 1 National CenterForHealth In.syectionAnd Supervision, Be穿ink;100007, Ch incr;Adm inastrativeD}artnent of healdt M inistry,Beijing, 1004斗 China)
Abstract A t present the number who supports小e euthanasia‘gr
Key words euthanasia realistic feasil>ilit};城islatx>n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K}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安乐死的解释是:“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 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 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 人的生命。’,!”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和生死观念的 转变,安乐死问题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医务界的广泛 关注。从安乐死问题一出现,就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 的论战,围绕安乐死基本理论和合法化问题的争论日 益激烈。目前,安乐死行为在荷兰、比利时等国已经实 现合法化。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安乐死合法化已 成为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我国,安乐死以隐秘或者公开的方式进行已久,且社会各界支持安乐死的呼声日益高涨。种种迹象表 明,在我国实施安乐死具有一定的条件和必要性。但 是,我们应当明确应然与实然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对于 安乐死问题,必须在条件具备达到应然程度时,才能为 其立法加以规范。在我国,安乐死是一个新兴现象,新 事物要为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同,并不是一蹦而就的过 程。而且,安乐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法律、伦理、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目前从社会宏观和微 观角度来看,我国安乐死实施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 和完备,存在PJ}待解决和完善的诸多问题。1从社会宏观角度来看,安乐死立法环境尚不成熟 L 1安乐死立法缺乏宪法和法律依据,法制状况不完 善
从法理角度分析,安乐死的权利属于患者的自我 决定权,符合生命伦理学的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应当具有合法性。但从我国目前的法制状况来看,我 国宪法和法律均未对安乐死行为作出相应规定,实际 上安乐死与我国现行法律是相悖的。
首先,从宪法角度来看,我国宪法并未对公民的生 命自决权作出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都是依 据宪法派生出来的子法。在人权方而,我们认为生命 权和安乐死权都应当属于患者的基本权利,作为人权 的基本内容都应当体现在宪法规范中。新的宪法修正 案已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宪法,但是对 人权的具体内容并未予以明确,对于生存权,我国宪法 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提供所 需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由此可以 看出,生存权是受宪法明确规定加以保护的权利。但 是,濒死患者选择安乐死的权利是否属于人的基本权 利,还存在较大争议,那么将安乐死权写入宪法,从目 前的法制状况来看,更是遥不可及。
其次,从刑法理论上来看,虽然安乐死行为不具有 社会危害性,从本质上不属于犯罪行为。但是,安乐死 行为从客观角度来看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且 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法律并未对安乐死行为与故意 杀人行为进行严格区分,所以遇到此类行为,司法机关 在处理时只能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此外,除了宪法和刑法对安乐死行为未作明确规定之外,其 他部门法对安乐死问题也从未涉及。由此可见,在我 国安乐死问题并未列入立法的议程之中,我国安乐死 立法缺乏宪法和法律依据,不具备相应的法制环境,且 在短期内这一状况也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L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与福利保健 体系不健全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状况相适 应,安乐死的实施,必须具有健全的医疗卫生与福利保 健体系。已经在法律上实现安乐死合法化的荷兰和比 利时都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具有极其完备、健 全的医疗卫生与公共福利保障体系,能够为确实需要 和可能救治的患者提供一切必要的医疗、救治与关护。
而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 政治原因,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 比较大,城乡社会保障处于极不对称状态。此外,除社 会少数群体享有公费医疗或者参加医疗保险外,占社 会大多数人口的普通工人、农民、学生、退休以及无业 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则处于自费或半自费医疗的状 态,高昂的医疗开支使许多患者及其亲友对医院望而 却步,大量的患者实际上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治疗与 救助。!2,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农村的绝症患者可能会更 多地考虑到经济原因而自愿放弃治疗,这种不平衡的 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制度可能会成为决定人们生存意 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必然导致对生命权利的不公正对 待。所以,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医疗卫 生与福利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下,很难保证患者平等、自愿地行使其应有权利,短期内无法为安乐死的立 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
L3医疗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死亡标准和安乐 死判断标准难以确定
安乐死立法必须具有科学的依据。世界上到目前 为}卜对安乐死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安乐 死的定义、性质、适用对象和条件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未 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安乐死的立法内容作 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为安乐死立法,首先必须对安乐死的适用对象作 出明确界定,防比适用对象的肆意扩大。安乐死的适 用对象应限定为身患不治之症,遭受极端痛苦的濒死 患者。由于目前对安乐死适用对象的范围没有定论,对于“植物人”是否可以作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目前 的争议较大。其次,要确定“濒临死亡”的判断标准,必须先要对“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达成共识。目 前,关于“死亡”的判断标准存在“心死亡”和“脑死亡” 两种。传统上,我国一直以心跳呼吸停}卜、反射消失作 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是指人脑受到不可逆的损 伤、先于心跳呼吸停}卜而出现的死亡。目前脑死亡的 标准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承认,针对两种死亡 判断标准的争论也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濒临 死亡”的判断标准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一致。此外,对于“不治之症”的判断标准也是相对的,往往受当时 当地的医疗条件、医学水平的限制,受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思维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成统一。所以,由 于诊断标准的不确定,也就使安乐死立法缺乏可靠的 科学依据,医学本身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也是安乐死 立法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之一。
L4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 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伦理道德观念是安乐死立法 而临的首要难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根深蒂 固。在中国文化中,对人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 包括道教、儒学和佛学等思想学说,数千年来支配和主 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佛教“救人一命,胜 造七级浮屠”的思想;道家长生久视的生存意识;儒家 的“悦生恶死,延生保命”的观念对民众的影响甚深。尤其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见解以后,孔 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唯一正统思想。孔 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就是“礼”,极力宣扬对君要 忠,对家长要孝,对他人要仁,并以“孝”为先,建立了 以“孝亲”与“忠君”为基本原则的完整的封建宗法伦 理体系。!”这种“孝’,文化是阻碍安乐死推广和立法的 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中国孝文化在经过两千年的封 闭式运行的中国社会培植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 想,使孝与忠的义务成为传统中国人最基本、最重要的 终身义务,这种理念长久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也塑造 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与行为模式。!4,安乐死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观念,其伦理、文化背 景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它打破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念,要理解和接受这种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悖反的 新观念,存在较大障碍,也而临重重阻力。而且,中国 社会延续几千年的“孝”思想并未因近百年来自西方 思潮的冲击彻底消失,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在今天它仍 旧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5,虽然现代中国经 济和文明化程度都有很大提高,但思想还停留在传统 水平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念仍然是安乐死不能推行的社会阻力之一。因此,要 让亲属对尚未停}卜L}跳呼吸的亲人实行安乐死,是非 常困难的。在“不孝”的罪名和“尽孝”的美名这两者 之中,他们只会选择后者。
此外,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程度和医 疗水平的差异很大,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安乐死的合法化过程不能一蹦而就。转变人们 的思想观念,使安乐死在我国有稳固的伦理和群众基 础,这是安乐死立法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6,如果 安乐死立法的基础不稳固,其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也就 得不到真正的保证。
LS民众对安乐死的本质认识有待深入
经过十多年的讨论,安乐死已逐渐为更多的人所 了解和接受,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尤其是 对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 入的思考,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但是,就目 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对安乐死的真正含意并不 清楚,对安乐死基本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安乐死诸 多问题的认识大多出于情感,比较肤浅。此外,针对安 乐死开展的调查大都是在大中城市进行的,而在广大 农村地区,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较深,对新思想和新观 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安乐死观念深入人心还存 在较大障碍。所以,大量现实情况表明,社会大众思想 观念的转变还不足以认定安乐死在我国已具备较为巩 固的思想基础。要冲破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思想 的禁锢,还需要不懈努力和长期过程。2从微观角度来看,安乐死实施存在安全隐患
从微观角度来看,安乐死行为涉及患者本人及其 家属、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四方的利益。这些利益问 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决定患者的意愿和 生命权益是否能得到真正尊重和保护,安乐死的实施 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 决,安乐死的实施就会存在隐患。
21患者意愿和自决权能否得到尊重不能确定,安乐 死可能成为“合法杀人”的工具
安乐死直接针对患者的生命权益,患者在安乐死 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是否选择安乐死的最终决定权 应当掌握在患者本人手里,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患者作 出决定。一切权利都有可能被滥用,安乐死的权利也 有被滥用的可能,这也是安乐死立法过程复杂的一个 原因。f }l
有相当一部分人担心,承认安乐死合法化会导致 负而效应。安乐死可以帮助临终患者解除痛苦,也可 能成为一部分人剥夺另一部分人生命权的借口。如果 承认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安乐死合法化,那么结束患 者生命的医务人员就不再承担证明其行为合法的责 任,而只需证明他们的行为是按照法律批准的程序所 进行的就可以了,这使安乐死有被滥用的危险。特别 是在没有明确安乐死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安乐死可能 成为个别人合法杀人的手段,从而降低对生命权益的 法律保护力度。除此之外,重病患者的精神负担也会 极度加大,担心自己成为安乐死的对象,也不能排除表 而自愿、实际被迫实施安乐死的现象发生。!8,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按 照荷兰通过的法案,要对一个患者实施安乐死,必须由 那名身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本人神志清醒的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并本着自愿的原则,以书而形式提出安 乐死的申请。主治医生应向患者详细陈述实际病情和 后果预测,并由另外一位医师协助诊断和确诊,然后才 能对患者实施安乐死。然而近来有报道称,荷兰许多 安乐死是在患者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安乐死 实际成了变相杀人的工具。
德国格丁根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该校 的研究人员对荷兰7000起安乐死案件进行分析后,发 现这些安乐死患者当中,不少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 医师和家属配合,背着患者做出了对其实施安乐死的 决定。这种“非情愿的安乐死”比例高达41%,更值得 关注的是,这41%的患者中,有11%在死前仍神志清 醒,完全有能力自主做出选择。这种做法导致一些老 年患者对为其治病的医生,甚至自己的家属越来越不 信任,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安乐死的对象。为逃避 这种可能性,老人和患者开始向周边国家“逃亡”。调 查显示,荷兰老人移居国外的现象始于2002年下半 年,随后几个月这种“逃亡’,现象不断增加。!9,荷兰围绕安乐死合法化的进程由来已久,经过25 年的论争终于以法律的形式使安乐死合法化,对安乐 死诸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其立法基础应当较为 稳固和完善。尽管如此,由于监管不严格,法律执行过 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严重损害了患者的 生命权,我们应当引以为戒。22实施安乐死的技术层面存在隐患
在安乐死的技术层而上,医务人员具有关键性作 用,其技术水平影响安乐死的实施。实施安乐死的主 体应为医务人员,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医疗 卫生行业专业性极强,我国法律规定医务人员必须取 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安乐死实施 涉及公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这一特殊的医疗性服 务,必须规定严格的执行主体,而不应当将家属或者医 务人员以外的人纳入安乐死的执行主体。!’。,实施安乐死,必须由医务人员对临终患者的病情 做出正确的诊断,还需要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和现代 化的医疗检测手段。目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各地区经 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设备条 件的差距很大。许多医院尤其是地方性医院,医疗设 备比较落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存在差距。由 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要对死亡问题作出判 断,不仅涉及医学本身的技术发展水平,更主要的是涉 及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理变化 的复杂性。所以,在目前状况下,对患者是否身患绝症 并濒临死亡的诊断,很难保证其科学性和精确性。23医务人员医学人道主义可能出现“滑坡”
“滑坡”这个词最早是由纽伦堡战犯审判委员会 美国委员会的Leo A lexanderz所提出的。从医务人员 在安乐死中所扮演的角色考虑,此观点普遍担心如果 安乐死合法化,就会破坏医患之间传统的信任关系,削 弱对临终患者的同情和关怀,而对痛苦不堪的患者,医 务人员会觉得实施安乐死更容易有效,长此以往就会 改变医务人员对医学目的的理解。一个社会如果允许 或鼓励安乐死,那么安乐死的实施就会从有行为能力 的患者开始,发展到无行为能力的患者、昏迷患者、儿 童以及有精神缺陷的人,这就导致了医务人员在人道 主义意义上的“滑坡”,甚至可能导致以仁慈为理由,开消灭老弱病残的先例。!川
虽然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论,而并无逻辑上的 必然联系。但是,“滑坡”论证的提出也有其道理,如 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出现反对者认定的情形,产生负 而效应。在安乐死的合法化进程中,有可能出现滥用 安乐死的情形。从发生环境的不同,这种滥用可以分 为三种形式:①人际滥用,即家庭成员或关系亲近的朋 友暗示患者“应该”走了;遭专业滥用,即运用专业权 威影响患者对其未来的看法;(亘制度性滥用,包含上述 两种滥用的部分特征,以某些措施限制患者的选择,如 减少某些医疗保险给付项目等。这些外来因素对于患 者的意愿会产生重大影响,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压力,迫 使其作出结束生命的选择。f }zl所以,为了避免安乐死 潜在的危险和滥用的可能,除了进一步研究和澄清包 括安乐死概念在内的有关安乐死的许多模糊不清的问 题之外,对法律程序加以严格控制和规范也是非常必 要的,对安乐死的实施必须加以严格的条件限制,包括 实体上的条件限制和程序上的条件限制,杜绝医学人 道主义“滑坡’,现象的出现。!,,24患者家属同意安乐死的动机难以确定
实施安乐死必须出自患者本人的真实意愿。安乐 死是直接针对患者生命的行为,选择安乐死的权利只 能掌握在患者自己手中,患者应当具有主动权。有些 患者被病痛折磨到一定程度已经神志不清,不能自主 表达思想意识,他人很难判断患者的真实意思。有人 提出,在这种情况下让患者的家属代替患者做出安乐 死的决定,将家属的决定推定为患者的承诺,即承认推 定承诺。但是推定承诺可能会引发许多问题,决定着 患者家属是否有权代替患者做出终结生命的权利决 定,而且有时很难保证家属是完全出于患者利益而决 定对其实施安乐死。!川
安乐死的实施与患者家属的利益密切相关。家属 在患者自愿主动提出要求并且了解了患者确实无法治 愈的情况下,不忍看到患者遭受极端痛苦,做出同意安 乐死的决定,完全出于维护患者的利益,自然无可厚 非。但是,一些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出于经济考虑,即 使在患者尚未濒临死亡时也不愿意继续承担高额医疗 费用。更有甚者,为谋求个人私利,如争夺遗产等个人 目的,而以尊重患者意愿,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为名 义,极力赞成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必然导致安乐死的滥 用,使其成为满足欲望的工具。
在此种情形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单纯根据 患者家属的外在表现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患者的意 愿也可能受到外在压力而变为不自愿。此外,对于意 识清醒的晚期绝症患者,其意愿和自决权可以得到较 好的尊重,但是对于失去意识的绝症患者而言,由于意 识不清且无法表达,如果操作不慎,监管不严,就容易 出现安乐死的滥用。
25医疗机构法律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医疗卫生 机构在技术、设备和诊疗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 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各个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水平和管理也参差不齐。除了技术和设备等硬件条件的限 制外,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法律意识淡薄,必然出现 安乐死实施和监管不力的现象。
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等方而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 的问题。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都是以为 患者服务为中心,以医德为基础,以对患者高度负责为 最高道德准则而制定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只 有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到实处,严格规章制度及操 作技术规范,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医疗工 作安全。但是,过去,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和管理中侧 重于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方而,而对于医疗法律、医学 伦理方而未加以重视,医疗法律方而的知识匾乏。允 许安乐死实施,如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 薄,不能很好地遵守安乐死实施的条(上接第19页)件和程序限制,出现监管不力等现象,必然会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产生负而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安乐死立法的条件还 不充分,实施安乐死存在许多问题,这在其他国家也不 同程度地存在。大多数国家对此持慎重态度,尽管有 的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为数很少,并且在实际执 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弊端和隐患。所以,需要在国家 经济、法制、医疗保障和公民观念达到一定水准的基础 上,在各项条件比较完备和发达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 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安乐死 的实施,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 我们对安乐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宣传教育,为安 乐死立法创造条件,以推动安乐死在我国尽早实现合 法化。
渗考文献〕
[1]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M].西安: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0 3 [ 2]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J].政法论坛,200飞8 134 [ 3]徐宗良.安乐死—中国的现状及趋势[M].北
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115 f41王晓慧.论安乐死[Ml.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151一153 [ 5]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f Jl.法学,2001,to f6l徐宗良.安乐死—中国的现状及趋势[M].北
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88 f }l刘三木.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初探[1l.法学评
论,200飞2 f 8l李晓薇.安乐死的立法思考[D].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2003 24 [ 9]姚立.荷兰老人出国躲避安乐死[N].环球时报,2004一02一11 [ 10]郭新铭.我国安乐死立法的思考[1l.中国卫生
法制,200飞 3 f 111翟晓梅.安乐死:概念和伦理问题[D].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院,1998 60 [12]当代死亡伦理专题[N ].htt}/八40 112 2 84
eth is / lectu re h tn.[ 13]翟晓梅.安乐死:概念和伦理问题[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院,1998 63 [14]王宁.论安乐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_2004 32
第三篇:论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
论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对死亡的观念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着。从最初盲目畏惧死亡发展到消极平静地接受死亡,最后发展到积极主动地规范死亡,人类对死亡这一自然法则的心理轨迹,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理解的升华和对生命保护力度的加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是否接受死亡,而是如何接受。“安乐死”这一社会问题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然而安乐死毕竟是一个涉及到医学、伦理、道德、法律、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从它一出现,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这场争议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已进入了我国并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安乐死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其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才能推动其合法化。本文以此为宗旨,对安乐死的实质、安乐死的立法理由及立法步聚、内容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安乐死在我国早日立法。
一、安乐死问题的实质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其原意为“没有痛苦的死亡”。而安乐死的现代含义则是指“对于现代医学条件下无可挽救其生命的濒死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而采取适当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生命的行为”。
根据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安乐死问题实际上是接受死亡法则的生命处置问题。这类行为实质上是以生命终结法则为基础的针对生命终结方式的处置。故可以将安乐死的实质界定为“生命终结的处置行为”,而不能将涉及生命处置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安乐死主要针对如何选择生命终结方式,而不是针对生命处置方式。因为生命处置方式包括的两层意思:一者为挽救生命,一者为终结生命。而安乐死不是在生命处置方式这一层面上去选择是挽救还是终结生命。它仅仅是在已无法挽救生命的前提下去选择采用何种最佳方式去终结生命。因此安乐死的实质是“生命终结的处置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优死”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安乐死是一种死亡状态,不是死亡 原因,故它不能与自然病亡、病理死亡和意外死亡这三种死亡原因并列为第四种独立的死亡原因;第二,安乐死的对象是当代医学上无可挽救其生命的痛苦的濒死者;第三,安乐死是人工控制的死亡状态,其目的重在使病人“安乐”,不在使病人“死亡”。
二、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一)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必要性
1、国际安乐死运动的不断壮大 安乐死作为一种零星的社会现象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出和研究,却是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才开始的。并在以后的岁月中愈演愈烈,发展成为一项新的人权运动-安乐死运动。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并由此引发了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从30年代到50年代,尽管英国、美国、瑞典等一些国家有人发起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或向国会提出允许安乐死的议案。但是,由于对安乐死问题的认识不清,并且担心被人利用而导致“合法杀人”,社会上绝大部分民众反对安乐死。二战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有关安乐死的民间运动和立法运动也日益增多。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立法法案。1976年日本举行了“国际安乐死的讨论会”,宣称要尊重人“尊严的死”的权利。1993年2月,荷兰通过了一项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其后两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也通过了类似法案。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进入90年代,美、法两国支持安乐死的比率分别为90%和85%.荷兰立下患致命疾病时授权医生实施安乐死遗嘱的已有10万人。而日本、瑞士等国家支持安乐死合法化的人也与日俱增。可见在一些发达国家,民众对安乐死已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对转而支持。安乐死作为人的权利在世界范围都具有普遍意义,为其立法的工作也是势在必行。
2、我国对生命保护法律体系欠佳的现实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社会的工具,是应社会的要求产生的。就死亡过程而言,只要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则法律就应该认真对待,尊重社会的要求。而安乐死之所以在我国作为一个问题出现,就在于它已成为社会需求的强烈表现。但是,出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导致了对生命保护的不力。尽管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将安乐死作为犯罪来处理,以此防止因实施安乐死而导致的各种弊端。但是这种“一杆打死”的做法并不符合社会要求,从而也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而只是导致人们对其规避。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半公开的或隐蔽的对病人采用类似安乐死的做法虽然比比皆是,但法律由于自身的不完善,各种制度还没有建立,故对此却显得无能为力。例如,我国大多数医院公开规定拒收晚期癌症病人,放弃对其救治,这实际就是一种不作为的安乐死方式。我国卫生部关于对晚期癌症病人一再放宽使用麻醉药物限度的规定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安乐死变相的认可。另外,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医院因缺乏必要的昂贵医用器械或药品而停止对病人积极地救治而导致其死亡,或者病人家属因费用太高而根本不送病人入院治疗而放任其死亡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些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是由于社会关注不够,法律规范和监督不力,人们往往对此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对此提出疑议,至于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就更不用提了。这种因立法空白导致的社会实际操作上对生命处置的放任不利于对人们生命的保护。因此,在我国制定一部有关安乐死的法律,完善对生命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生命保护的力度,不但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可能性
安乐死问题研究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是在80年代中期因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引发的。但随着社会对其越来越关注,国内理论界对安乐死的研究也在一步步深入。这有利于人们真正认识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并推动安乐死立法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要将安乐死合法化,理论上要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必须论证安乐死非罪化;第二是须证明安乐死合理化,即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与人道主义原则。这两个问题奠定了安乐死立法的道德基础。
1、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安乐死非罪化是安乐死合法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先解决它,才能帮助司法机关正确断案,不被形式上的假象所蒙蔽,以避免公民(主要是医生)因对病人实施人道的安乐死而被错误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有利于实现对公民人权的保护。
首先,我国现行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或类似行为是犯罪,因此将其作为犯罪处理缺乏法律依据。
其次,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本质的规定,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性。这三个特征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社会危害性是三个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故一个不具备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当然不具备犯罪的其余两个特征。笔者认为以安乐死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因为如果说安乐死行为是犯罪的话,则根据在于说它侵犯了人的生命权。但是笔者在前文已提出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处置,而是对生命终结的处置,是行为人依病人承诺对病人死亡方式采取的人工调控。它不是对生命权的侵犯,相反,它是在尊重病人生命权的基础上的对病人死亡方式采取的优化处置。采取这种优化处置,不但可以解除绝症患者的痛苦,保持其人格尊严,而且可以减轻社会与其家属的物质、精神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安乐死不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对社会有益。基于此,实行安乐死的行为因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就当然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性。因此,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是犯罪。最后,根据故意杀人罪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来看,安乐死-特别是采用作为方式实施的安乐死-虽然与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有某些相似,但在本质上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行为,不能混为一谈。第一,二者客体不同。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人的生命权。即使是出于同情等动机而实施的帮助自杀行为也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因为被害人非必然死亡之人(不是指终极意义上的死亡),行为人可以采取规劝或其它措施去避免死亡的发生,但行为人不但没有采取措施去避免,反而主动促使其发生,故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安乐死则没有侵犯病人的生命权。因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都是特定的患有不治之症的垂危病人。他们的生命在短期内已确定将终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实施安乐死只是遵守这一法则而对病人的生命终结方式进行人工优化。因此,安乐死不侵犯人的生命权;第二,二者主观方面不同。故意杀人的行为不论其杀人的动机是为情为仇或其他,其直接目的都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行为人都具备主 观上的罪过,而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人往往是在病人主动请求下,出于同情、怜悯等心理,按严格条件和程序对其实施安乐死,其直接目的仅是解除绝症病人不堪忍受之痛苦,因而主观上无罪过,因此,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讲,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施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也不应当将其作为其他任何名义下的犯罪来处理。因此,除刑法理论上应对其正名以外,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应该停止将其作为犯罪来处理,以避免错误地使有关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
2、安乐死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
安乐死合法化的最大障碍在于安乐死问题的提出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医德及人道主义原则相违背。然而,众所周知,伦理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观念和行为的总和。在一定社会中人们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断发生变化时,评价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也不能僵化不变。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民众对安乐死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对到支持的历程。我国由于对安乐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人反对,认为它不符合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这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摒弃其中不适合时代需要的陈腐观念,吸收顺应时代发展的合理因素,按现代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去重新评价安乐死问题。首先,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好死不如赖活”。这种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因此有人不同意让绝症患者选择死亡方式,不同意他们借助安乐死寻求解脱。这种观念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合理吗?不!因为现代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一个人不但有生的权利,也应当有死的权利。人们渴望“优生”,也需要“优死”。当一个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病人在病痛难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为其缓解痛苦。我们必须从病人利益出发,不应该为所谓的“社会公益和医学进步”而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救命良方,从而忽视病人万分痛苦的客观现实。当一个理智的绝症患者为了不再忍受病痛折磨,选择了以安静方式离开人世,从而保持其人格尊严时,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这样做呢?毕竟,这种做法 比那种靠人工方式维持生命从而延长病人痛苦的历程更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和人道主义啊。其次,受传统封建道德思想束缚,许多病人的子女迫于社会压力,在眼看着自己父母倍受病痛折磨时也不支持父母实施安乐死。因为怕被社会视为“大逆不道”或“不肖子孙”。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毫无效果的救治,在给自己带来巨大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在浪费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这种做法符合现代伦理道德吗?显然不!现代的道德观念认为生与死的社会价值也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具有社会价值的死亡是符合道德,反之则否。将有限的资源耗费在不能治好的人身上,从而使其他更多的能够被挽救的人失去治疗的机会,这不但违背了公正原则,也不符合社会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当支持安乐死,从而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宝贵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到有价值的地方,这种做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最后,传统的医德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对垂危病人要想方设法抢救,这样医生才尽到职责。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忽视了患者本身的需要,忽视了患者倍受病痛折磨的现实,这真是合乎医德吗?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时不但要保护病人的生命,同时也要重视减轻病人的痛苦。“救死”的概念是指尽可能挽救可以挽救的生命,而非指挽救死亡。对那些倍受痛苦折磨而在现阶段又拿不出有效救治手段加以解决的绝症病人,要顾及其根本利益及当前利益。道德的做法是在病人同意的前提下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不是采取徒劳无功的办法去增加病人的痛苦。传统的医德只讲义务,而现代医德则更注重价值,注重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当我们以逐步形成的新的道德规范去审视安乐死问题时,不难发现,安乐死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因此安乐死合法化有其自身的道德基础,也能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普通接受。
三、安乐死在中国立法的几项建议
(一)进行安乐死的宣传教育
实施安乐死因为涉及人命,必须慎重行事免出偏差。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在立法前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从而为立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宣传的内容包括:
1、安乐死本质的宣传
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处置,并不解决生死问题,它实质是对生命终结的处置行为,是对死亡方式进行优化的行为。它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
2、安乐死目的的宣传
安乐死并不是提倡早死,而是在生命已无法挽救的情况下,尊重病人的意愿,为其提供消除痛苦的医学服务。
3、安乐死价值的宣传
安乐死一方面可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因此要明确研究安乐死是人类的一种文明追求,是人类死亡的文明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实施
虽然安乐死急需社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但是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其立法的客观因素。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对安乐死上关于“现代医学上的不治之症”的确认,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单位作出。其次,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差别较大,对安乐死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安乐死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可以在具备条件的省、市制定地方性法规,试点性施行,分层次过渡,从而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待时机成熟时再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安乐死法律。这样做的好处是循序渐进,避免因条件不合而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从而造成“合法化杀人”,破坏现存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安乐死的实施条件、程序与法律责任
1、安乐死的实施条件
(1)安乐死的适用对象
这是实施安乐死最关键之处。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方面:
一、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判断,病人患有不治之症,已无法挽救其生命;
二、病人在临近死亡期间,伴随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对本项条件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第一、这里适用的对象是伴有不堪忍受的痛苦折磨的濒死绝症病人,不包括不可逆性的植物人、无脑儿及先天性重度痴呆儿。因为这些人没有不可忍受的痛苦,也非临近死亡的濒死病人,故不能对他们适用安乐死。第二、患者的痛苦包括了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里因为痛苦是患者个人的自我感受,与人的主观精神有关。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肉体上痛苦不堪但精神上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人会提出安乐死的请求。我们也反对病人并无肉体的痛苦,只因精神苦闷而寻求轻生。因此患者提出请求的基础须是肉体与精神都痛苦,两者缺一不可。(2)安乐死的适用前提
基于对生命神圣性的尊重,原则上除患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和单位都不能提出对濒死患者实施安乐死。因此,作为实施主体的医院绝对无权主动对病人采取安乐死。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当病人神志不清,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病人的近亲属(指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同胞兄弟姐妹)基于与病人的血亲关系,可以提出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委托,并将该委托推定为病人本人的意思表示。同时,必须确信该近亲属的委托为真诚之委托,并仅仅是基于解除患者难忍痛苦之目的而无其它不良之企图。(3)安乐死的实施主体
安乐死只能由达到一定级别的医院中的有一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了严格的鉴定、审批程序后实施。其他人员虽基于善良动机实施仍为非法。
(4)安乐死的适用条件
必须是医生对为病人消除痛苦的一切必要且可实行的措施均已采用过而仍不能制止病人痛苦时,为达到解除患者不堪忍受之痛苦的目的而不得已实施。
(5)安乐死的适用方法
必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能达到使患者安然无痛苦离开人世的基本要求。
2、安乐死的实施程序
基于安乐死的特殊性,立法时必须对实施程序进行严格规定,以防止个别人钻法律空子。笔者认为实施程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1)申请程序
必须在具有相当级别的医疗单位的确诊意见和必要的医疗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患者神智清楚时应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果患者已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可由其近亲属提出,申请须无不良企图且由全体近亲属一致同意。同意意见应以书面作出并经公证方为有效申请;如果患者无近亲属,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为其提出申请。
(2)审查程序
对申请的审查应设立专业审查与司法审查两道程序,从而保证审查的科学与公正。专业审查应由具有专业知识并达到一定水平的若干人数以上的人员组织进行,对所患不治之症进行复诊,尽可能防止误诊发生。经确认无误后,在规定期限内将意见告知患者或全体的亲属推出的代表,并再次询问,如果仍坚持的,则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材料移送司法审查。司法审查至少应由地市州以上的司法机关承担。由法医和专职审查人员共同进行,由法医提出鉴定意见,由审查人员共同决定是否批准。在批准前还必须再询问一次,得到真诚的口头表示后才能作出决定。批准决定须由审查小组成员一致通过才能生效。生效后一定期限内将决定内容通知患者本人或近亲属代表。(3)操作程序
必须严格地按司法机关批准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操作执行。操作必须秘密进行不向社会公开。操作人员必须是专职的医护人员,并有近亲属代表在场见证。操作完毕后,所有参加人员都应在有关材料上签字,并加盖医院和司法机关的公章。所有材料应送交司法机关归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保存。
3、违反安乐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擅自实行的刑事责任
出于善良动机,医护人员或近亲属未经申请或审批程序对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可酌情从宽处罚;出于卑劣动机,近亲属迫使患者提出或主动提出申请并获准的,则对其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应从重处罚。
(2)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刑事责任
审查人员未认真履行责任,以致造成重大医疗事故,严重损害医疗机构与司法机关声誉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以玩忽职守罪论处;违反安乐死的法定适用方法,以残酷方式实施的,应对操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恶劣的可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3)民事责任
对有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的个人或单位,可以由受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民事赔偿请求,包括医疗费、丧葬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总之,我国目前有关安乐死的规范还很混乱。笔者在此撰文的宗旨在于呼吁尽快立法。这样才能使其从目前的无序状态走向有序,从而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社会。李强
安乐死在中国不能实行
最近,一个叫李燕的女孩,由于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生活在极度痛苦之中,她请人大代表递交《安乐死申请》议案,提议在中国家实行“安乐死”,她说:“因为这不仅仅解决了我一个人的痛苦,还有跟我一样或是比我更痛苦更无奈的人,也就会解脱了。”她的行动,引起全国网民对安乐死话题的关注,并挑起一场在中国实行不实行安乐死的争论。
安乐死是个老话题,近一二十年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争论过无数次了,并不能进入这些国家的实际操作,因为它牵扯到人的基本生命权利,牵扯到医学伦理学 和法学基本原则,也牵动着国民的传统习俗和道德形象,人们不得不慎重。在中国也一样,什么叫安乐死?怎么定义安乐死?安乐死与自杀和他杀是什么关系,法界在哪?我们说不清楚。
就安乐死的提出和本意讲,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在人类医学不发达时不存在安乐死,因为多数病治不了,不死也得死。可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办法让那些本来活不了的人活下去,可其中有些人虽然活了,可很痛苦,生不如死,他们不想活受罪,牵累家人。从宗教意义上讲,外国叫:早点去天堂。中国叫早死早托生。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人固有一死,我们没有理由强迫他活受罪。
可我认为,在中国实行安乐死的社会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必须慎重。特别在目前中国道德滑坡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推行“安乐死”可以说是为禽兽开路。因为中国现在是个残酷竞争的社会,弱势人口正成为家庭、社会,单位、企业的迟累,如果推行“安乐死”实际就是开通一条“安乐”屠杀弱势人口的道路,其中老弱病残首当其冲。
比如说这“老”——中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人老了是负担。中国有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人老了,动不了了,瘫了、傻了、痴呆了,非常麻烦,不但损耗子女的经济,也影响他们工作,降低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过去,再烦也得管,这是天理。可有了安乐死后,这子女就有道了,他们可以申请安乐死,理由是不让老人受罪。大夫说,交笔钱吧,二万或五万,我不能白代你下手啊?交了,行,卟——,一针下去,老人驾鹤西行了,并招手说:禽兽儿女们,真敢干那!
“弱”——就是病病蔫蔫,没有劳动能力,是家里的负担。父母在时,父母舍不得,谁也不敢不养,父母一走,这包袱就没人背了,饥一顿,饱一顿,可真饿死了,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得,申请安乐死。等这弱弟病妹睡觉时,一针下去,走人!为社会除一白吃饱。
再说这“病”——这人得大病了,不死不活,是靠昂贵的透析和高价药品活着,全家受不了了,一商量,申请安乐死。大夫说,行,这种废物还活个什么劲!为救一家人,我包了,交钱,之后,把安乐针说成青霉素,卟!一针扎下,翻白眼了,全家说:可死了,再不死就得卖房子了。
“残”,就是残疾人,特别是瘫、傻类残疾,也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患病后留的后遗症。放过去,也是一条性命,得让人活。这下好了,可以申请安乐死。大夫一看活受罪,影响一家人,卟!一针,早死早托生去吧!记住,下辈子生全乎点啊。
由于中国人善于变通,这安乐死可能成为消除各种麻烦的通道。比如出车祸了,人没死,全瘫了傻了,植物人了,这对事故责任者不堪重负,对家人讲也是负担。不如安乐死,落笔实财合适,于是双方达成安乐死协议,第三方的生命权利没了。还有事故和矿难,也会这么处理——把残疾者和半死者一律“安乐”,矿主减少了事故成本,家人落笔钱财。还有一家姐妹兄弟分遗产,可以把病在床上那个“安乐” 了,大家多分点„..安乐死在中国实施后,不是没好处,如,可以避免中国长期陷于老年化社会,影响民族生存活力,可以剪灭大量劣质人口,实现人口的精良化,当中国用安乐死把自己13亿人口中的5亿老弱病残剪灭后,剩下的就是优秀的人口,由于他们精壮优良,我们管他们叫牲口„„.1,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较多,民主与法制还不健全,实施安乐死,从法律层面上讲还不具备条件,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带来新的矛盾,问题和伤害;
2,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来看,还没有达到较高的境界和层次,安乐死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前提;
3,我国是一个封建意识遗存很重的国家,人民群众对于安乐死的接受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编辑本段]安乐死在中国
安乐死的问题在中国尚未正式讨论,但促使安乐死问题激化的那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已大量引进并推广。1988年7月5日,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法学会、上海医科大学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各界代表一致认为,尽管中国在实际工作中,安乐死,特别是消极的安乐死几乎经常可以遇到,通常并不引起法律纠纷,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现在还不存在为安乐死立法的条件。
积极的安乐死,在中国已经公布至少7个案例,实际上大大超过此数。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意见与国外大体相同。
著名意大利诗人Piergiorgio Welby擅辩的让处于天主教会制度严重反对安乐死的国家领导人同意他对自己实行安乐死,可是一直得不到同意。2006年12月21医生拿走了维持他9年生命的呼吸器(respirator),结束了他的生命。享年60岁。Piergiorgio Welby患肌肉萎缩(muscular dystrophy)40多年。就在宣布他死后数小时,为他执行安乐死的医生被捕。
“安乐死”犹抱琵琶半遮面
自1994年始,全国人代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在1997年首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 眉睫。看来安乐死立法已不能回避了。但法律实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安乐死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眼下尚无科学性的调查结果。而且法律付诸实践,就有极大的强迫性,一旦安乐死立法,它就像横在病人面前的一把双面刃,用得好,就可以真正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剥夺病人选择生命权利的借口,被不法不义之徒滥用。
近日,荷兰通过一项完全允许安乐死的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这意味着,今后医生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就会免遭起诉。至此,安乐死结束了半遮半掩的状态,可以在阳光下操作了。
但安乐死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仍是一个法律上的难题。就连一向以立法处于前沿而著称的美国,在安乐死立法上也是保守的。1999年10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律,授权药物管制的执法人员严厉打击有目的使用受联邦政府管制的麻醉药以助病人死亡的医生。美国犹他州一名医生向五名老年患者开具用于“安乐死” 的过量吗啡,被法院以两项谋杀罪和三项过失杀人罪判了三十年。
在法国,任何危害生命的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而澳大利亚的“死亡医生”,则干脆在国际水域施行安乐死,以避开法律的制裁。
在我国,虽然上海等地有悄悄实施安乐死的案例,但安乐死并未获得合法地位。据现行刑法解释,安乐死属故意杀人罪。对于其法律后果,一直有两种争论。一方认为,安乐死不能阻止行为的违法性,仍构成刑法上的杀人罪,但处罚可以从轻。另一方认为,安乐死虽然在形式上具备故意杀人罪的要件,但安乐死是在病人极度痛苦、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其生命的医疗行为,而医疗行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可以阻却其违法性,不构成杀人罪。
1986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曾历经6年艰难诉讼。医生蒲连升应患者儿女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被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案件审理了6年后,蒲终获无罪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乐死的合法性,安乐死仍是违法的,只不过由于蒲连升给患者开具的冬眠灵不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危害不大,才不构成犯罪。
在民间,也许是人们对医学预防死亡、延长生命的印象太深了,因此很多人认为医生的道德责任是救死扶伤,任何安乐死都是不道德的。有人说,我国的国情是,很多人向往和追求的不是“死”的权利,而是需要保卫“生”的神圣权利。
法学界人士出言亦很谨慎。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胡云腾认为,安乐死立法和怎么实施是密切联系的,实施安乐死影响到能否制定这个法律。目前看来,我国无论在医疗技术、医生的职业道德各方面的条件都不 具备。
“社会的立法需求现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尽管社会上一些人士呼吁安乐死立法”,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刑法研究室主任陈泽宪说,“从我国的一些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现行的一些法律障碍来看,都不具备实施安乐死的条件。”
但这并不能阻止要求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病人应有尊严死去的自主权,这是拥护安乐死的人很充分的理由。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安乐死》一文中说:与其让他们(植物人)无辜地,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无从行使自己的权利的状态下屈辱地呼吸,不如帮他们凛然并庄严地结束生命。这才是对他们以往人格的尊重,才是人道。曾是安乐死合法化提案的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专家胡亚美说,安乐死可以节约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把它用于更有治疗希望的病人身上。
安乐死,将继续考验人类的理智和良知。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安乐死在中国可行性的影响
摘 要: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在与现实社会中安乐死在我国的实际状况之间的激烈碰撞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安乐死在中国的实行造成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安乐死在中国发展。
关键词: 安乐死; 死亡观; 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最早出现在19世纪,而人们真正开始认真研究它则是始于20时间70年代。自安乐死产生开始,就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有自己的理由来支撑各自的观点。这种争论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安乐死的概念传入中国而一同进入了国内。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安乐死在中国也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
在中国传统死亡观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大流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社会习俗,在注重生时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将死亡看作恐惧与痛苦,试图通过对生的追求来超越死亡。
1.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死观。
儒家思想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论语》中也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儒家对于死亡应该秉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但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儒家特别重视生命的生的质量。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季路,曾经问过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关于生是什么的问题,孔子则有另 一番解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孔子的意思就是说人要先懂得生命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而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作出对他人和社会有意的事。
2.道家思想中的生死观。
《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家认为,天地人皆在道法之中,道即是自然规律,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是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从这一点上说,道家与儒家的生死观是相同,都尊重死亡的是自然规律的结果。但是道家在对生的观点上与儒家有很大不同。道家强调力求长生,《老子·五十八章》中有“长生久视”,《庄子·至乐》中亦有“以无为以诚乐矣”。这些都是在说应当要尽力避免对生命造成伤害,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试图通过长生来实现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
3.佛教思想中的生死观。
佛教与基督教不同,没有创世说,但是它也反对杀人,原因在于佛教认为人都有一强烈的本能叫自体爱,当受到或面临伤害时就会产生恐惧与痛苦,因此不宜杀人也不可自杀。传说佛陀(即佛)为众比丘(即修行者或和尚)“不净观”(佛教中一种观身不净而去除欲念的对治方法),其中有比丘对自身的不净而对自己产生厌恶,就自杀或者叫其他的比丘杀死自己。佛陀听闻之后便召集所有的比丘来责问:“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 而今云何不忆此法?”[ 1 ]为此,佛陀才为出家者立下了杀生戒。还有比丘因为病重痛苦难忍,欲求自杀,也被佛陀训斥,由此看来病痛而寻求安乐死的人同样也不会得到佛教的支持。佛教认为生命的价值应该最优先考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从中也能看出佛教旨在救人性命而不许杀人。
4.中国传统社会习俗下的死亡观。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伦理系统,而这种伦理系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人伦次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人的生死都包括在内,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血缘亲情关系。
血缘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血缘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纽带,氏族社会产生与发展也是依靠这一纽带的,可见血缘关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伦常理上,基于血缘亲情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孝”,晚辈对长辈要尽孝,在生死的问题上就是对长者死老病死的关怀。“养老送终”、“颐养天年”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老者生死问题的诠释。对年老甚至重病的亲人采取安乐死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与孝道相冲突,也容易导致其他亲属的非议和反对,从而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稳定。相对的,家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一部分,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
每一对夫妻奋斗半生都是在为哺育和培养他们的子女而奋斗着,当子女因面临病痛无法治愈的时候,哪怕治愈的可能性仅仅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也没有哪一对夫妻会轻易放弃治疗。中国人的观念中,亲人能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200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地区安乐死社会意向调查研究》项目对浙江地区1423名城镇居民做了关于安乐死认同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对问题:对安乐死的了解程度;是否赞同对危重病人实施安乐死;病人事都有权选择安乐死;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这4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多数人对安乐死的支持态度。对安乐死了解或听说过的人数占到95.4%;赞同对危重病人安乐死的占79.1%;认为病人有权选择安乐死结束生命的占82.2%;在对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的问题上75.6%的人选择了愿意。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安乐死的支持度也相对越高,二者成正比关系。[ 2 ]这一系列数据都反映出当前社会,人们对安乐死的实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人们受教育度也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不在不断变化,对一些与传统观念不同甚至是相悖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中国人在关注如何“优生”的同时,也开始探究如何“优死”的问题。
三、传统观念与现实状况的碰撞。
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早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如上海、河南、陕西等便已经有了悄悄实施主动安乐死的例子,[ 3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患者或亲属对安乐死的强烈意愿得不到实现。其原因除了法律上没有专门对安乐死立法以外,还有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中亲属的血缘伦理与医生的职业道德都不允许安乐死的实行。
1.亲情纽带对安乐死的阻碍。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改变,对于安乐死的态度也表现出较高的理解与支持。但是,在具体到自己或者亲人时,情感的因素往往远大于理智因素。人们都不愿意受到病痛的伤害和折磨,都希望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对安乐死的实行都明白其目的和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另一大阻碍便是害怕受到其他亲属、朋友和社会的议论,在这样的顾虑下安乐死也无法顺利的实行。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过去在医学上被判定为不治之症的一些疾病,如:肺结核,天花等,经过医学家的努力,现在都已经可以治愈,甚至让人类免疫。因此,当前医学水平还无法治愈的某些疾病,并不能绝对地称为“不治之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确定那些被暂定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哪天就能被治疗。因此,当人们对处于病痛中的亲人实施安乐死之后,这中病又能被治愈了,那时被安乐死者的亲属将面临巨大的自我谴责。因此,在可能面对的巨大压力面前,任何一个人都是很难作出安乐 死这样一个选择的。
2.传统医学理念的阻碍。
在一项对该有谁来执行安乐死的调查中显示,大约77.6%人认为该有专业人员来执行,[ 4 ]而现实是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意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如荷兰,多达81%的全科医生均参与过执行安乐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5 ]传统观念中认为医生的职业操守要求其要尽力挽救生命,而不是杀死生命。事实上,现代医学理念中,医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在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有责任与家属一同努力减轻或最终解除处于不治之症的折磨中的患者的痛苦。
同时,在维持危重病人的生命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这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产生了少数富裕家庭奢侈医疗现象的出现。古代名医扁鹊就提出过“六不治”的观念,其中就有提到出病人的病症已经不能救治了所以“不治”,就是在提倡节约医疗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3.安乐死实施的法律障碍。
安乐死实施的法律后果也是阻碍安乐死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国《刑法》的解释,实施安乐死仍然属于故意杀人,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只是因其目的和情节可以从轻处罚。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安乐死是以使病人通过死亡来摆脱病痛折磨为目的的医疗行为,因此可以避免其违法性。要避免安乐死的违法性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安乐死行为,但是安乐死立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院长李伟认为:安乐死是一个高尚的行为,它的合法化必须是在一个整体公民素质都良好的社会里,当整个民族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和认识都达到一个层次,安乐死才能在一个安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而他认为现在的中国还不具备这样条件。[ 6 ]
四、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安乐死的实行在中国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有走。死亡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它不可避免,那么人也就应该有权利要求更加尊严的死去。
死亡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不会因为人为的干预而改变。安乐死作为解除病人痛苦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人的死亡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坦然的接受死亡。我们应当积极寻求安乐死合法化,让安乐死能正确的,安全的服务于所有有需要的人。[论*文*网]
参考文献:
[ 1 ] 何信钰,郑名杰等。安乐死与宗教[ EB /PL ].http: / / crs.nccu.edu.tw /RMS/PR / fil es/Euthansia1.doc.[ 2 ] 何农,傅卫东。浙江地区城镇居民安乐死认同度调查与分析[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9月。
[ 3 ] 石大璞,喻琳。从典型案例及民意调查看安乐死在中国之现状[ J ].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年第6期。
[ 4 ] 同[ 2 ].[ 5 ] 杨素梅,李秋香。不同人群对安乐死的认同态度调查分析[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3期。
[ 6 ] 孙道萃。安乐死———一种来自文化的解读[ EB /OL ].http: / / arti2cle.chinalawinfo.com /Article_Detail.asp? Article ID = 40410.[ 7 ] 张铭一译注。论语全集[M ].海潮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 8 ] 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M ].2006年9月第1版。
[ 9 ] 孙通海泽注。庄子。中华书局[M ].2007年3月第1版。
[ 10 ] 刘自觉。解析死亡———走入神秘幽暗的世界[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安乐死在中国可行性的影响
作者:市场部 [ 2010-8-22 20:58:29 ]
【字体: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摘 要: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在与现实社会中安乐死在我国的实际状况之间的激烈碰撞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安乐死在中国的实行造成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安乐死在中国发展。
关键词: 安乐死; 死亡观; 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最早出现在19世纪,而人们真正开始认真研究它则是始于20时间70年代。自安乐死产生开始,就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有自己的理由来支撑各自的观点。这种争论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安乐死的概念传入中国而一同进入了国内。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安乐死在中国也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
在中国传统死亡观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大流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社会习俗,在注重生时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将死亡看作恐惧与痛苦,试图通过对生的追求来超越死亡。
1.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死观。
儒家思想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论语》中也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儒家对于死亡应该秉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但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儒家特别重视生命的生的质量。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季路,曾经问过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关于生是什么的问题,孔子则有另一番解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孔子的意思就是说人要先懂得生命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而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作出对他人和社会有意的事。
2.道家思想中的生死观。
《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家认为,天地人皆在道法之中,道即是自然规律,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是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从这一点上说,道家与儒家的生死观是相同,都尊重死亡的是自然规律的结果。但是道家在对生的观点上与儒家有很大不同。道家强调力求长生,《老子·五十八章》中有“长生久视”,《庄子·至乐》中亦有“以无为以诚乐矣”。这些都是在说应当要尽力避免对生命造成伤害,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试图通过长生来实现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
3.佛教思想中的生死观。
佛教与基督教不同,没有创世说,但是它也反对杀人,原因在于佛教认为人都有一强烈的本能叫自体爱,当受到或面临伤害时就会产生恐惧与痛苦,因此不宜杀人也不可自杀。传说佛陀(即佛)为众比丘(即修行者或和尚)“不净观”(佛教中一种观身不净而去除欲念的对治方法),其中有比丘对自身的不净而对自己产生厌恶,就自杀或者叫其他的比丘杀死自己。佛陀听闻之后便召集所有的比丘来责问:“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 而今云何不忆此法?”[ 1 ]为此,佛陀才为出家者立下了杀生戒。还有比丘因为病重痛苦难忍,欲求自杀,也被佛陀训斥,由此看来病痛而寻求安乐死的人同样也不会得到佛教的支持。佛教认为生命的价值应该最优先考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从中也能看出佛教旨在救人性命而不许杀人。
4.中国传统社会习俗下的死亡观。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伦理系统,而这种伦理系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人伦次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人的生死都包括在内,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血缘亲情关系。
血缘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血缘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纽带,氏族社会产生与发展也是依靠这一纽带的,可见血缘关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伦常理上,基于血缘亲情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孝”,晚辈对长辈要尽孝,在生死的问题上就是对长者死老病死的关怀。“养老送终”、“颐养天年”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老者生死问题的诠释。对年老甚至重病的亲人采取安乐死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与孝道相冲突,也容易导致其他亲属的非议和反对,从而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稳定。相对的,家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一部分,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
每一对夫妻奋斗半生都是在为哺育和培养他们的子女而奋斗着,当子女因面临病痛无法治愈的时候,哪怕治愈的可能性仅仅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也没有哪一对夫妻会轻易放弃治疗。中国人的观念中,亲人能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200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地区安乐死社会意向调查研究》项目对浙江地区1423名城镇居民做了关于安乐死认同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对问题:对安乐死的了解程度;是否赞同对危重病人实施安乐死;病人事都有权选择安乐死;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这4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多数人对安乐死的支持态度。对安乐死了解或听说过的人数占到95.4%;赞同对危重病人安乐死的占79.1%;认为病人有权选择安乐死结束生命的占82.2%;在对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的问题上75.6%的人选择了愿意。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安乐死的支持度也相对越高,二者成正比关系。[ 2 ]这一系列数据都反映出当前社会,人们对安乐死的实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人们受教育度也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不在不断变化,对一些与传统观念不同甚至是相悖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中国人在关注如何“优生”的同时,也开始探究如何“优死”的问题。
三、传统观念与现实状况的碰撞。
关于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的伦理思考
[摘要]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对于癌症晚期,各种急慢性疾病末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为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病人生理, 上、心理上、社会上和生命伦理上的各种痛楚,一般可选择安乐死和临终关怀,但安乐死面临法律障碍,所以发展陷入伦理困境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个较优的选择。同时这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道德要求,彰显了人道主义的真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关键词] 安乐死;临终关怀;伦理困境。前言: 伴随着死亡的认识,安乐死也随即产生。目前安乐死在国内还没有能够得到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然而,死亡的存在和实践,每天都发生。如何对待死亡问题,抑或说对待临死的人、帮助临死的人,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临终关怀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回了,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
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逐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临终关怀在我国没能很好的开展,这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1 有关安乐死
1.1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思考
安乐死是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家属自愿委托的前提下,经法律上认可,用医学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由此,患者并非选择是否死亡而是在选择死亡方式和时间。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现实而又属于原则性的问题:患者是否只有一死才能结束病痛的折磨;家属要承受精神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是否必须并且应该;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与减轻患者痛苦的职责有无冲突;安乐死的伦理评价与立法等。1.2从患者的角度思考
患者在极度病痛的折磨下所做的选择未必明智。生命是神圣的更是宝贵的,安乐死有可能会错过有效救治的机会,我们看到过很多病例,一些预测将死的人最后不一定很快就死去。安乐死会使患者失去三种挽救生命的可能性: 患者自我恢复机体功能的可能性 ;继续治疗而恢复的可能性;因发现某种新技术、新疗法使该病得到治疗的可能性。1.3从家属的角度思考
由于长期陪护病人,精神、体力和经济上都要承担巨大的消耗,有人甚至提出,勉强使用人工方法维持个别病人的生命不利于社会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这种观点违反了“人权高于物权”的基本原则, 与文明社会的精神不符,还会加重社会的复杂化,将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另外,也给不愿意赡养老人的子女打开方便之门,极易出现遗弃、伤害老人的现象。
1.4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思考
如果认为不可救治就放弃治疗,将阻碍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这同时有违医务人员的天职。
1.5从国家的法律角度思考
能否实施安乐死涉及到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多个领域,是项关系到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还没有具备安乐死的合法性条件。2 有关临终关怀 2.1临终关怀的涵义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Hospice care”。内地与港台的译各异,香港译文“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译文虽同,但内涵一致,均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各个方面,以使临终病人的生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病人家属的心健康得到维护。
临终关怀不是以治病为中心而是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以战胜死亡为目的,它只是试图帮助绝症患者在死亡之前尽可能活得有意义、有尊严,死得安详、舒适,并且无痛苦地在充满人间真情的气氛中离开人世。实际上,任何一种疾病发展到了晚期都会有不可再治愈的时候,先进的医疗技术或许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延长了患者的痛苦。因此,临终关怀由“治愈患者”转向了“安慰和关心”患者。2.2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现状与反思
临终关怀机构是 1967年英国的西希里博士在伦敦创建的。1971美国耶鲁大学护理学院主任弗洛伦·斯 ·斯沃尔特创建了美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病院。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临终研究中心。1990年 3月台北马偕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栋临终关怀安宁病房。1992年第一个独立的善终服务病院一白普理宁养院在香港沙田落成。2001年在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 20家具有大陆特色的宁养院。虽然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很远。在发达国家,已有 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而目前在中国,99%的老人没有享受到类似的社会关怀。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近20年,从我国的临终关怀实践来看,源于临终关怀属于舶来品,与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了横向冲突,引致了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伦理环境的缺失,冲突更为明显。
(一)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理念的禁锢。1.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是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这些关于生死智慧的思想,侧重点往往都是关注生。而对死的问题似乎是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对死亡产生恐惧,没有能够直面接受死亡。中国人重视生的生死观,致使了中国人对死亡的真实意义缺少理解和认识,对死亡的存在缺乏足够的理性。临终关怀是一种生命最后阶段所提供的特殊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死亡的本质,如何面对死亡等问题。我们的观念上没有办法接受死亡的观念,就无从探讨死亡。因此,临终关怀陷入了一个观念和思想的困境当中。2.传统“孝道”伦理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把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亲自在身边服侍送终作为人们评价子女是否孝敬的一个标准。“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要在父母身边,行孝道,是中国人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印记。在此遮蔽下,人们通常不太关心老年人自身的感受,也即是老年人的作为孝顺与否的真正评价权却不太为人关注。中国的传统的孝道,忽视了濒死者的自身的需求,或者说道德诉求。对于濒死者是否有什么未了的愿望,或者对提高死亡的质量没有进行关注。临终关怀其实就是要从濒死者出发来围绕提高死亡质量的一种护理方式。这种方式在孝道下,往往被 忽视。
(二)社会转型导致伦理环境缺失,给临终关怀带来伦理困境。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传统的伦理道德正受到冲击,造成了现代的伦理道德失范,出现了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冲突。从宏观上说, 我国新的伦理道德环境还没有生成。由此可以推演到微观上,在医疗保健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的积极的伦理环境。没有形成伦理环境,临终关怀本质上就需要伦理支撑,现在没有伦理支撑,就无从实施临终关怀。特别是对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问题,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给临终关怀带来了发展障碍。
(三)知情权与病情保密的冲突,致使临终关怀陷入了两难境地。医护人员在I临终者和临终者家属之间就存在一种两难的道德选择。在对待病人上,要建立一种诚信的道德品格,使临终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对临终前的治疗和方案的设计等;对待临终者的家属问题上,同样也要建立一种诚信的道德品格,使临终者家属也能积极地投入到临终关怀的活动来。为此,实践中的临终关怀,对于实施关怀着来说,由于知情权和病情保密的主体差异,造成道德选择的困境。
(四)不同社会规范的冲突。法律和道德作为当下社会最主要的社会规范,随着社会发展,法律和道德相互融合、互相影响,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另外,安乐死作为一种临终关怀的方式,在法律上没有找到依据,却不能实施这样的行为。而除安乐死以外的临终关怀,更符合人道主义原则,更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2.3临终关怀的伦理重构:理念与路径
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中的升华,体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统一,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必将展现更美好的发展前景。面对临终关怀陷入伦理困境,如何走出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就需要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积极进行现代生死观教育,推进临终关怀新理念的生成。(二)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观念,使濒死者积极地参与临终关怀,提高濒死者的生命品质。(三)改善 伦理环境,营造良好临终关怀氛围,推动临终关怀的发展。(四)构建一种普迄性的临终关怀伦理,避免道德和法律的冲突。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二者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互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它们的服务对象相同,面临的都是必死无疑的重症病人。广义上安乐死可以理解为一种临终关怀,安乐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律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尚未立法的前提下,应更倾向于用临终关怀去照顾濒临死亡的患者,使他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面对临终关怀陷入的伦理困境,应通过建构一种临终关怀的普适性伦理来寻求出路,这种普适性伦理以“善终”为价值,以临终者与家庭、社会关系的和谐为取向,以提高临终者的死亡品质,彰显临终者的尊严为特征,来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8—57 [2]徐宗良,刘学礼,属晓敏.生命伦理学一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8.[3]蔡建章.医学伦理学[M].南宁:广西人 民出版社,2005.125.[4]王成菊,张多来.医学伦理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 社 .2000.164 . [5] 崔以泰,天中.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1992. [6] 旭红利,张莲.临终关怀的启示[J].包头医学,2005年 3期,22.
[7] 茅竞伟,乔丽枝.谁来关怀“临终关怀”[J].世界医学杂志,2005第3期,30.
第四篇:论安乐死在中国的立法的合理性
论安乐死在中国的立法的合法性
前言:泰戈尔曾经写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的境界,也是死的境界。只有真正尊重生命,才能正确地把握生的快乐与死的安详,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理想追求。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其原意为“没有痛苦的死亡”。而安乐死的现代含义则是指那些在目前医学条件下患有的不治之症、濒临死亡且非常痛苦的病人,其本人或家属诚恳委托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以尽可能在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的一种临终处置。它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的死亡,也称积极或直接安乐死。被动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也称消极或间接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内,安乐死的纷争由来已久,是一个争议较大的伦理问题。它首次发生在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实际上,纳粹分子是在安乐死的借口下,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纳粹的罪行使人们在讨论安乐死的问题上不能不有所忌讳。所以直到现在只有荷兰和比利时将安乐死合法化,瑞士和美国俄勒冈州允许间接或消极安乐死。
在我国,1980年开始了安乐死的讨论,1986年陕西汉中市发生了首例“安乐死”案件,从此之后,安乐死的话题便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深刻思考。于是,我们小组就将“安乐死是否要在中国实行合法化”展开了调查。
过程:我们就以下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1.如果你得了重病,活着非常痛苦,你愿执行安乐死吗?
2.如果你家人得了重病,活着非常痛苦,在他自愿的情况下,你愿让他实行安乐死吗?
3.你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吗?
我们总共调查了120个人,并就他们的回答做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而且我们查找了有关安乐死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比对与分析。结果: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71.7%的人愿意在自己身患绝症时,实行安乐死;但只有30.7%的人愿意在自己亲人患有痛症时,同意亲人实行安乐死;有63.3%的人同意将安乐死立法。他们大多基于病人的自我意愿和减轻其痛苦的原则和资源合理分配的考虑,选择站在支持安乐死这一方。但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不愿看到亲人离去。而其他资料中的数据与调查数据大同小异,均有超过半数的人赞成安乐死合法化。
分析;就个人的自主权利和本身意愿来说,安乐死合法化有他民意基础和合理性,但为什么安乐死迟迟没有合法化呢?这是因为它正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问题和伦理困境。
首先,安乐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合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就拿将安乐死纳入法律的荷兰来说,2010年荷兰总共执行了安乐死3200件,其中被警方怀疑带有谋杀的占有72%,有四例被判刑。而中国现今的制度完全没有荷兰成熟,所以就更加 无力阻挡这种行为的发生。生命是无比珍贵的,它经不起意外,对单个人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概率,对整个人群却会成为必然事件,从而在人群中形成新的罪恶。这就好比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大坝溃堤,却挖开了大坝去浇灌农田,而这大坝却注定溃堤。祸患常积于忽微,安乐死合法化是一道坎,越过它所带来的祸患是我们承受不起的。其次,我们无法消灭误诊,而误诊所导致的安乐死却是无法挽回的。即使没有误诊,人类现今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看似是绝症的病会不药而治,有些进了火葬场的人会重新爬起来,有些绝症患者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等到新药研发。总之,世界是充满偶然和不确定的,并且现在的医疗科技也在迅速发展。即然任何对于绝症的判断都不足以作为最终论断,那么我们怎么能不顾这些可能性而一意孤行呢?
再次,即使安乐死的决定是出于自己的决定,但那些绝症患者的决定是真正理性的吗?他们或许只是暂时因救治无望而绝望,或许是在痛苦来袭时不顾一切做出决定,他们更可能因为害怕拖累亲人选择提前死亡。我们必须知道,绝症患者的“自愿”并不那么真实可靠,也许下一秒他们就开始后悔,而这一切都可能因为安乐死的合法化而无法挽回。
最后,安乐死的法律制定还不成熟。在荷兰和比利时的立法中,安乐死必须满足以下5个要求:
1.患者所患的是当代医学认为的绝对的不治之症; 2.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3.病人必须在意识清醒时做出明确的死亡要求;
4.由除主治医生外的两名具有同等资质的医生作出疾病的第二次复核;
5.必须用人道主义的方法(由除以上的所有的当事人以外的医生执行,被委托的医生有权拒绝执行)。但是不治之症的概念是毫无标准的。正因为安乐死在法律界定的模糊点、不清晰的界点、可以模棱两可的点太多,使安乐死纳入法律后的执行就存在种种困难。
总之,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想真正实现安乐死合法化必须在经济、政治、法律等的水平空前卓越,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是遥遥无期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疾病时,不如想开一点,活得开心一点,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第五篇: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
论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
安乐死能否在中国合法化如今备受关注,在我看来,在中国实行安乐死,授人以幸福死亡的权利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人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但是安乐死在中国一直没有合法化,在整个世界上除了荷兰以外,也都没有将安乐死合法化。不过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在中国却是愈演愈烈,随着每年许多人在痛苦中死去这一现状,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着人们是否能自处生命的问题。
一、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一)安乐死的现存问题——安乐死没有明文规定造成了每年将近100万人的痛苦死亡,以及各地对安乐死实施的不同判定出现的不公平。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近1000万,其中就有100万人是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人世的,占十分之一之多。而这100万之多的死亡者之中,有绝大多数曾经要求过实施安乐死,最终却因为缺乏法律的保障而被拒绝。所以,安乐死合法化的提出是人们的切身需求,也是生活提出的要求。
(二)民意对于安乐死合法化的支持
根据人们的意愿,绝大多数的人们赞成将安乐死合法化。上海曾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位老人进行了有关于安乐死的意愿调查,其中赞成者占72.56%。在北京一次同样的调查中,支持率占79.8%。在对西安某大学小范围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赞成安乐死。在对某医学院172名学生进行调查时,赞成对绝症患者以及极度痛苦者实施安乐死的占77%左右,因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而持中立意见的占16%。据我国的《健康报》报道,有关部门曾对北京地区近千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1%以上的人赞成安乐死,85%的人认为应该立法来实施安乐死。
不同,故意杀人的行为,不论其杀人动机是什么,直接目的是非法剥夺人的生命权,行为人的主观上存在过错,而安乐死的实施,往往是在病人的请求下,出于同情等心理和想法,按照严格的程序包括申请,审核,实施三大环节所实施的,其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使死亡安乐化,主观上无过错。故安乐死不同于故意杀人。
(三)安乐死合法化的具体立法依据——《民法通则》,《立法法》
1——从民法来看安乐死合法化的依据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安全的维护,即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也包括了生命利益的支配权,即意味着行为人是否有处分自己生命的权利的问题。
2——从立法法来看安乐死合法化的依据
《立法法》第五条中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从民意调查的数据来看,赞成将安乐死合法化的民众占了绝大多数,可见,为安乐死立法已深入人心,也是民心所向,反映的更是人民迫切的愿望和诉求,代表的是广大民众的切身需要和意志体现。为安乐死立法,使之合法化,有助于发扬民主,有助于群众参与立法的进程。
三、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现实依据
安乐死合法化的现实依据主要在两方面体现,其一是现实社会需要合法化,其二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需要合法化。
(一)为什么说现实社会需要安乐死的合法化?
第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但医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探讨,循序渐进的过
配,安乐死合法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推进了社会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