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8:3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第一篇:“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黄秋明

摘 要: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中,最困难的核心问题有两个:重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施工作本位的教学模式。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各有其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是工作本位学习的实施依据。据此提出的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独立实践策略、教师现场工作指导策略和学习者自我反思策略;实施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情境可采用企业生产顶岗、企业实训基地和校本实训基地等手段。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工作本位学习;实施依据;学习策略;学习情境

工作本位字习(work based learning)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展与普及。它是一种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以便在工作现场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大学课程计划。工作本位学习本质上是一项在工作现场进行的,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强调“学”而非“教”,强调个体参与实践的合作教育计划。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我国的“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从本质上说都属于工作本位学习。对具有“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等基本属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工作本位学习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宜的学习模式。

一、工作本位学习的实施依据

1.顺应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除了普通文化课程的考试之外,一般都要进行一至两门的技能考核,这种招生制度的设计是基于如下的经验假设,即“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学习方式”。斯帝特—高德斯(W.1Stitt—Gohdes)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他发现商业学校的学生更喜欢“直接经验”这种学习方式,而不太喜欢听讲、阅读等学习方式。因此,工作本位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课堂学习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2.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如果以“理解—制造”,“确定性—不确定性”,“符号—工具”三个维度来理解职业分类的话,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特征区分可以用图1表示。

研究型大学或综合性大学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理论型人才,从事理论探究的职业,其目的是深化对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其工作任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更多借助符号而非工具进行“试误”、“顿悟”等探索,如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中高等职业院校一般通过实施多层次职业教育来培养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其工作目的往往是制造某种具体的产品或提供某种具体的服务,工作任务非常明确,通常借助工具进行生产活动。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相比,技术型人才偏重掌握理论技术、创造技能;技能型人才偏重掌握经验技术、动作技能。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活动由于涉及一定程度的技术革新或工艺革新,理论程度和复杂程度较高,因此,高职课程必须包含相关的科学理论尤其是技术理论的内容。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介于理论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因此其课程设计必然是一种混合模式,即“工程科学知识体系”与“工程技术实践体系”并重。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工作本位学习模式的特征完全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以及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3.满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技术岗位技师占1.9%,高级技师占0.52%,高技能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远远不能满足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高级技术岗位、服务岗位方面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专业复合化的趋势,如结合工程专长、技术专长、管理专长的现场工艺师非常受企业的欢迎;二是原有的职业岗位技术含量的提升,3-1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如环境工程、数控加工行业等。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工作本位学习模式更能胜任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策略

工作本位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完全结合在一起,工作即课程,课程即工作,它与课堂学习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一个试点班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工作本位学习收获大小的排序依次为:(1)通过自己亲手操作所获得的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远比在课堂教学中靠讲授所获得的理解更深刻。(2)指导教师现场的及时指导对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启发和思路。(3)通过与学习伙伴的合作,使学习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团队协作氛围。(4)教师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自己对工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布如克和布特勒(R.Brook&./.Butler)对 TAFE学院电焊专业学徒的调研表明,工作本位学习的影响要素依次是:(1)实践。(2)教师反馈。(3)教师指导。(4)对成绩的反思。(5)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可见,学习者的独立实践,教师的现场工作指导和学习者的自我反思是决定工作本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策略。

学习者独立实践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以个体借助于认知图式在对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的建构与加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为基础的,但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不同,因此对书本信息和实践活动感受的刺激强度不同。对以技术为核心概念的高职教学而言,从“做”中学,学而时“习”之,保证学习者有独立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因为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理论技术的学习,经验技术的掌握,创造技能的开发,光靠书斋里的“冥思”与“论道”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师傅)现场工作指导策略。教师(师傅)的现场工作指导可以保证工作本位学习按照设计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通过告知学生如何操作并对其操作过程及时做出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避免因缺乏教师正确的指导而使学生的学习陷入盲目和混乱,因为工作本位学习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只有结构化、组织化的安排才能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

学习者自我反思策略。在工作本位学习过程中,通常有三类学生:第一种是“上来就做,埋头苦做,做完就完”;第二种是“没做就问,边做边问,做完还问”;第三种是“我做我的,你问我答,不问不答”。实践表明第二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效果最好,他们会进行大量的反思,喜欢通过尝试来获得结果,把当下的工作任务与习得的理论联系起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概括,并往往涌现出一些新奇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工作本位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在理论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

3-2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三、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情境

实施工作本位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假如按照“真实程度”来划分,目前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手段有:

1.企业生产顶岗。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以企业职员的身份参与生产并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完全符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定义的“合作教育”的两个要素:“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 integrated learning)和“有偿工作”(paid work),但是大面积的普及难度很大。我国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和高职院校的“去行业化”管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缺乏政策的扶持和契约的约束。实施这种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因此难度再大也要下决心突破,这至少也是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大力提倡推行的原因之一。

2.企业实训基地。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工作但没有报酬。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工作本位学习模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可能提供二流或闲置的设备、工具和原料。学生由于没有相应的工作报酬,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尽管如此,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不足的情况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真实的工作过程,动手操作,而不是一般的见习,只看不做,使“实训基地”沦为“实看基地”。

3.校本实训基地。模拟的职业情境,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工作过程。真实程度不如企业中的学习情境,可视为进入上述两个阶段前的过渡或准备。但假如设计得当,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的设计一般有三种模式:(1)“教学需要”模式:认为实训中心是满足课程内容的教学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因此实训处于从属地位。实训中心的环境布置、空间划分、设备配置、产品陈列等完全基于“教学需要”的出发点,它的优点是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却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职业环境”模式:按照生产要求设计实训中心,如模仿企业的空间布局,采用仿真设备,陈列各种产品,悬挂生产任务表、进度表等,每一个细节都尽量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当然,还要配置一定的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它与校办工厂的区别在于以教学为目的进行生产,但产品不进入市场销售。(3)“生产流程”模式:“职业环境”模式提供了一个近乎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但其不足在于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而“生产流程”模式是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样有可能使以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组织的课程真正得到落实。

工作本位学习颠覆了学校本位学习的传统,强调学习者直接“参与”与“经验”获得的重要性,区分了观察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不同,把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技术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技术实践活动的基本假设提供了理论注释和可操作的模式,它深化与拓展了“合作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对我国高职院校重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施工作本位的教学模式,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管理等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上海 200041)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寿根.大学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J].文汇报,2006—07—19.

[3]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黄秋明.“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WRE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2004(01).

《中国高教研究》2007/4 3-3

第二篇:高职课程改革

1.完全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自力更生已经不可能了

2.企业老总看高职教育,A高职生只会照抄照搬机械模仿,与过去传统职业教育的观念有

关,完全没有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没有立足之地。B.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相应要求专业老师有创新能力,有研发能力,在技术创新。C要构建和企业需要协调,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概念让学生自学。

3.全年人才规划纲要:培养高技能人人才的主体是企业,职业院校是基础,必须两者相结

合。要注意院校和企业双主体

4.企业案例教学,学习积极性完全不同。

5.职业教育主要任务:

6.企业是盈利性,高职院校是公益性,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

7.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8.非全日制和培训要增加,加强双师型,到2015年,新教师要有2年以上的企业经历,教师要有专职和兼职老师构成。

9.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在到高职院校从教的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吸收企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不要等到人才市场上才倾听企业的意见),聘任一大批具有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

10.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骨干校(体制机制创新的环境下谈专业建设,全校的教师90%双狮,50%课程由行业企业教师承担)

38问:

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专业,二.办学方针是否坚持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

三高职能不能把高职纳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能不能把特色院校和特色院校做优做强,能否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控专业设置和发展,加快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办学机制,4合作

四.是否创新办学体制,并且能发挥新体制成效

第三篇: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

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经济发展趋势,明确社会和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格等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作为特定的育人场所,还必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引导和辅助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找准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前提。由于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切入点,是沟通社会经济和受教育者的桥梁,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合理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于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是由独立设置的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二级学院以及中专升格“三改一补”而发展创办的。各高职院校在继承各自专业传统方面,对于办高职均各有所长和不足。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设置如何发挥原有优势和形成特色专业还不多,优势还不明显,因而专业还缺少足够的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专业和课程设置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人们择业观念变化的新要求,加上传统专业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还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总之,处于初创时期的我国高职院校,当前还尚未形成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高职的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由于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服务的方向,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的调研,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然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同时要求在课程结构上有较大的改革,其改革的程度又决定着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成效,因此,课程开发势必成为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课程开发是按照所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产生一系列课程方案与课程文件的过程,主要通过“课程分析”(目标分析)、“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目标评价)四个课程开发阶段或手段完成的。课程分析是高职院校为开发新的课程而汇集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从而获得课程设计和编制之根据的工作过程,也是实施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课程开发第一阶段的具体阐述,来探讨课程开发与高职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关系。专业设置确定后,要着重做好课程分析阶段的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以取得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的客观基础。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来说,通过这些分析若能获取真实而有效的翔实材料,就是成功的一半。1.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专业及其课程设置首先必须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把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社会经济形势,分析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成分的变化,分析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等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而专业结构又依赖于课程结构。因此,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应以支柱产业为核心,同时兼顾其他产业,并在保持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相对稳定性、体系性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态势。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大量典型行业和企业的抽样调查,是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的主要手段。同时要成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高职培养人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使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更趋完善、有效。2.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高职人才规格需求分析是行业(企业)分析的自然延伸,为确立相关的教育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提供依据,也是指详细分析社会某一职业群的具体工作,并系统地列出从事该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分析具体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基础。其分析思路与CBE的“职业分析”相一致,但分析的对象以及方法却有所区别。尤其是高职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技术领域的活动项目往往是最新的,加之高技术变化快的特性,使传统CBE的分析方法(仅针对岗位要求)难以适应,必须由高职院校的课程专家、教师赴现场考察,直接与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作人员共同分析各项活动的性质与类别,然后归纳出较为详细的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这样作出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才更为有效和合理。3.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高职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这种需求既包括社会的要求,也包括广大受教育者个人的要求,并且只有当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需求时,才能成为高职教育的有效需求。由于现代社会职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人们对自身发展需要的意识的增强,使一次性就业的现象和观念发生了巨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及其课程时既要考虑受教育者适应职业变化以及面向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一切为受教育者着想,充分了解他们对于工作的性质、条件、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可能等的需要,同时还应注意到他们学习的基础、经历、动机、兴趣、能力等个性等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育与教学工作中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对于企业迫切需要的、需求量又很大的专业人才,如果没有人报考,这样的专业也是难以维继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做好对“受教育者”的宣传服务工作,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该专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要根据该专业现代技术含量的变化,酌情改变课程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以符合受教育者当前的学习需要。4.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高职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是在上述各项分析的基础上,将社会和个体的需求转化为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的要求。而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置时,应把高职人才规格需求分析所提供的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转化为专业范围内的课程内容,在充分体现高职的针对性、实用性、技术性的基础上,既要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实施教学过程的软、硬件(如教学文件、师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工具设备等)以及学习者的入学水平等。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分析,才能使我们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学习者的水平有一个较全面了解。有了这样一个教学平台,对专业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经过这样一系列分析,高职院校就可依据分析结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创新课程模式,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个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捕捉社会的“兴奋点”,树立“人无我有,人优我转”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理念,构建一个共同的专业课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柔性设置各种专业和课程,极大地增加社会应变能力。一个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常常会成为一所高职学院显示其特殊“品牌”的重要亮点之一,进而可在市场运作中处于良性循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喜的是,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已普遍重视实施课程开发和课程分析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开发在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在课程开发中,课程分析阶段只是形成课程设置的规划和思路,而如何进一步使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化,如以“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潜力,继续学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智能结构定位,调整人才的知识、技能、态度所构成的能力素质结构,进行拓宽基础,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减少课目和课时数等重组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主要还是取决于课程开发的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和课程观,确定课程的目标、内涵、结构等总体构想的工作过程。它可划分为观念设计(比较各种课程理论和流派,汲取其合理因素,建立科学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设计观念,即确定适合的课程设计原则)、原理设计(从广义上看涉及整个课程理论体系,从狭义上看则表现为课程设计的概括思路,又称为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型)和方案设计(遵循课程原则和原理,把课程分析积累的资料转化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工作过程)三个侧面。最终设计出包括专业改革与建设的设想和方案在内的完整的育人方案。育人方案要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方针,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注重素质教育,将培养职业素质体现到人才培养计划中,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体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专业改革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尤其要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第四篇:高职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革讲座心得体会_张红实

“高职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革”培训心得

体会

引言

在全院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在戴士弘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广大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我深深地体会到我院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院课程教学改革大张旗鼓进行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戴教授“高职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革”的专题报告会,获得了新的教学理念、学到了全新的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思路。现将获得的收获整理如下。

从知识转变到财富剖析人才的分类

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的过程是知识转变到财富的过程,具体转变过程表示如下: 知识(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学科体系)理论体系->项目(计划)方案->实施步骤->财富

上述过程中有四个转变,对应产生四种类型的人才。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参谋的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一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

从人才的分类谈高职教育

从人才的分类看出,四类人才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普渡大学W.K.Lebold教授指出:“工程师是产品、生产过程、工程系统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技术师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实践者,他们关心工程原理如何应用于实践,如何组织生产人员从事生产准备工作和现场操作。”因此,应该有四类不同类型的教育分别培养这四类人才。英国教育发展的轨迹说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前,主要是学术型的教育,比如剑桥、牛津大学,主要开设文、史、哲课程。工业革命后,产品日益复杂,产品需要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和研究生产过程的工程师,于是1926年开始了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一批新大学,如:伦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都是工科性大学,它与本地区的工业密切相关,是工程类的学校。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进入生产的势头很猛,工艺复杂,技术提升。工程型人才既要搞规划设计,又要管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已经应付不了,需要有专门人才来处理技术性的问题,于是出现了技术类学校,如伦敦多科性技术大学就属此类。所以6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涌现了许多技术型教育的学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及大学中的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的职业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大学;马来西亚的综合技术学院;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技术大学等,都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校。相对应的技能型人才则由中职院校来培养。

因此,根据人才分类可以得出培养四类人才的四类院校:理(文)科院校、工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其中,高职院校所进行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核心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在争论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因此,知识比能力更重要;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当今科技革命,“知识爆炸的年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两种意见看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首先,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所做的概括,是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是客观规律在头脑中的反映,知识有量的规定性;能力是心理过程的个别特点,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保证活动胜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的综合,是获取经验的心理发展水平。实践证明,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不一定同步,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许多事实也说明,同样的考试分数在不同学生身上有着不同的含义。有的学生分数高发展水平也高,表现出善于观察,反应敏锐,思维有条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分数高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理解能力差,思路狭窄,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所谓“高分低能现象”。

其次,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知识的活动去谈发展能力,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说,有了较丰富的知识,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不能离开传授知识来培养能力。同时,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掌握知识快慢、难易、巩固的程度又依赖于一定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就不能掌握知识,知识掌握受能力的制约。能力越发展,知识掌握得越好。而且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在于发展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有知识≠有能力。知识的获取是通过传授而来的,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公式等形式获得;能力是不能够传授的,能力的获得是通过练习(训练)得到。知识的讲授可以帮助缩短能力获得的时间长短,但不能代替。第二,知识和能力同样重要。作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对知识是不能放松的。

高职教育培养的职业能力

分为三类:岗位能力、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岗位能力是某个专业的某个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专有能力。没有岗位能力,则不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该能力应该放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骨干课里进行培养。

行业能力是岗位所在的整个行业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在该行业的所有岗位中都适用。该能力应该放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里进行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则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需要具备的通用能力,它们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造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能力。这些能力在所有行业的所有岗位中都适用,在课程体系中可以作为素质来培养。

何为一堂好课

在教学中,老师是提供教的服务的,学生获得教的服务来学习,从这个层面来讲,学生是老师服务的对象,那么,一堂好课的评价,很明显是看客户感觉服务得好不好,服务到位没有,有没有通过服务得到应有的收获。因此,我心目中的好课应该是:学生在轻松地课堂氛围中,自主积极地探讨问题,真正的思考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拓宽了思路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老师利用各种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练习),并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我想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高职教育中的教学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问题的论争已历时很久,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共识。《“学生主体论”质疑》(《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10期)一文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现实客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而《教育独立论发微》(同上刊1995年第11期)一文中却说,“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他们始终都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其他的一切影响教育的因素都是客体”,“乃至教师素质、教师榜样、教师作用等等,都属于客体的范畴”。

那么,到底谁为主体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下面分析一下教学过程。

教学作为一个过程,它是分阶段的。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阶段一样,教学过程也因主、客体地位的变化而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主、客体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小至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大至一个年级段或学历段,各段都会有若干小段。如一节课,可分为教师传授新知识、学生讨论和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三段,第一、第三段以教师为主体,第二段以学生为主体。也可以把课内、课外看作两段,课内以教师为主体,课外以学生为主体。例如,特级教师窦淑华介绍她在讲小学课本《海龟下蛋》一课时的情景,学生发问:“老师,海龟什么时候下蛋?一次下几个?”她说她被问住了。随之,她转问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谁知道?”学生不语。接着她布置学生课后回家找资料、问家长,学生兴致很高。到了第二天上课时,学生找来了翔实的资料,回答了教师回答不出的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回家寻求问题答案的活动很积极、很主动,他们是独立进行学习的,成了活动的主体。老师也从这里受到了教育和启发。由此,可以这样说,在《海龟下蛋》这一课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后则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由此推知,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是可以转化的。教学过程的分段就是主、客体转化形成的。当然,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条件。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这种转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每一次转化,都有新的内容,发展到新的阶段,其趋势呈螺旋式上升。

既然主客体可以转换,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什么时候谁当主体、当多久的主体?

对于传统的理论教育来说,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然后讲述本课知识,接着可能举例说明,最后让同学们做练习题或布置课后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就好像茶馆里边举行的说书会。老师就是那个说书的,学生就是听书的,老师让学生做作业就好比听书的与说书的互动一下,听书的捧个场,答声好或给点赏钱什么的,若听书的不感兴趣,说不定就打瞌睡了。这当中教师便是主体,学生仅仅是客体。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核心是能力。那么,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偏向于训练学生能力。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单单靠老师讲授是不行的,主要靠学生练习获得,老师作为指导者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针对性的能力训练;第二方面,在学生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按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辅导或答疑);第三方面,在学生完成能力训练之后给予经验总结(理论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在演一出戏,不过此时老师不是演员,学生也不是观众,而是老师和学生合演一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演出。

因此,高职教育在谁是教学主体的问题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职教育中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主体,老师仅仅在引导、答疑辅导、总结升华理论时变为主体。

第五篇:高职实训课程改革体系

(二)高职实训课程改革体系

1.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

1.1高职实训存在的不足

实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技术,核心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对企业需求调研不够,对技能实训的特点研究不够;对技能实训课程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与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技能实训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实训内容和设备的技术含量较低、实训力度和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上,重复性单项训练多、体现工作实际的综合训练少,严重地制约了对学生现代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到企业后上手慢、适应期长,不能很快地达到企业的技术要求。

1.2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

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②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③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④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⑤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⑥供求的总体不平衡

⑦结构性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

⑧不能零距离上岗---知识陈旧,软技能与硬技能都不行

---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有问题

⑨有业不就、主动失业---学生择业观有问题

---职业指导课没开好

⑩无业就消极等待---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

上述就业困难中,有4个与实训课程有关。如果这些实训课程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制造大量的新失业者

1.3课程改革的意义

上述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带有普遍性,对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有重大影响,因此,进行高职实训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也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创新课

题。若能成功地完成该项课题,不但可以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实训教学的若干难题,也可为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2.1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实训为构架,形成有技能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涉及实训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要求接轨,与就业结合。

2.2项目教学组织方式与实训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确定以项目任务为主线,构建项目技能模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实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指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2.3实训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3.1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目前,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出现层次上的严重混乱。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不仅严重的影响到课程开发,而且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培养目标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实训课改时必须要明确的!

3.2实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引领型模式来建构。

3.3实训项目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紧迫心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促使许多院校、教师开始经验性地探索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而在这些改革中,最具广泛性的就是项目课程。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进行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探索,并形成了项目课程的不同实施模式。有的院校采取的是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有的院校采取的是用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这比前者明显进了一步。有的院校采取的则是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这又进了一步。

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针对项目课程的这一发展趋势,以及实训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在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促进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更为顺利地进行。

3.4实训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有别于建立在学科课程基础之上的附属式项目课程。

3.5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另外,教师只有参与实训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应当是,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如寒暑假、周末)承担实训课程开发主体任务。但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尚存在不少机制上的障碍,比如对其工作量核算不足,成果不能用于评职称等等。这必然影响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3.6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

为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我们将领导听课、督导听课、教师相互观摩、教学研讨和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制度化,多渠道听取教学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7建立实训教学保障体系

在实课程改革的探索中,课题组提出了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由实习教师、实习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有机构成的观点。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中,教师、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是相互补充、循环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每一项要素的改进和提高,都可带动其他要素的同步提高,从而带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整体提高。这些都为实践教学研究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这个观点成功地用于数控车床实训车间的建设实践中,使实训室自觉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文件体系;开发和装备了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设施;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管理手段;锻炼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训保障体系。

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90年代的课程改革是从上往下的,而这次课程改革是从下往上的。

只要我们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实训课程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专家引领、全员参与的实训课程改革机制,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一定能够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实训课程模式。

下载“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现实的教......

    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

    作为一职校教师,我参加了我校新课改的培训,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新课改的资料,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为我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新课......

    基于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基于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摘要:课程考核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有效的手段。本为以《外汇市场分析与操作》课程为例,提出以项......

    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突破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瓶颈

    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突破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瓶颈发布时间:2012年5月14日访问量:3473信息来源:山东省信息公共基础课教学往何处走?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一直是公......

    对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改革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 国家税收 课程 改革 思考[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

    高职Java Web开发课程改革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Java Web开发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孙 昱 侯佳路 胡晓凤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8期 【摘要】《Java Web开发》课程改革,借助北京MLDN软件实训中心......

    学习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有感 今天听了北京广渠门中学穆秀颖校长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讲座,我深有体会。穆校长指出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是突破传统的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在当今国内外教育界备受关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因素,同样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