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时间:2019-05-15 09: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第一篇: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姓名:李娅辉 考号:011109100419 考区:思茅区 指导老师:叶向东

论文定稿时间:2011年10月23日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摘 要:本文从各方面综合论述了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探究了其感伤情调产生的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的原因;并对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从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上做了论述。整

篇文章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意义上做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五四时期;郁达夫;感伤情调;意义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原因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和心理氛围,普遍地弥漫在文坛各流派和社团的作家作品中。由于“感伤”更多地是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的创造社成为“五四”文坛的浪漫主义文学阵营,亦最为彰显的感情标记。

“五四”1时期是中国处于一个社会大变动的岁月,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特别是觉醒中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都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同一般的浮沉。在“五四”运动高潮中,觉醒了的一代知识分子曾经怀着满腔热烈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去寻求改造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与道德,但随着“五四”落潮之后又很快地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之中。而随着社会的大变动,大批知识分子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或出国留洋,国难家愁郁积于心,诸多原因造就了20世纪初期一大批孤苦的魂灵,于是苦闷、孤独、迷惘、彷徨就成了普遍的“时代病”。而郁达夫作为“五四”时期浪漫抒情派小说的代表,也许是其在小说中所取得的夺目成就,使人们忽略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艺术才华。其实除去他那些曾经激励过一代“五四”青年的小说创作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之外,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比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还要长。在那个岁月,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抒情达意的文体,备受青睐,不少文人在散文中找到了感伤情绪的最佳载体,郁达夫便是其中之一。因其早年生活的不幸,加上社会的黑暗,使郁达夫散文具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和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现的情感也偏重于个人的孤独苦闷。于是郁达夫便以他忧郁、凄切的笔调,从各个方面营造出充满悲剧美感的忧郁伤感的境界。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注1)他常常在其散文中将自己孤独、感伤、苦闷,甚或种种颓废情绪,直接明了地告诉读者,在那个充满了贫弱、孤独、苦闷的时代,发出了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将悲观、忧郁、感伤视为艺术美的人,他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两字”。(注2)所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经历、思想、感情,看到他毫不掩饰的痛苦、忧伤和愤懑,真实地展现了他的灵魂深处,而这也正是郁达夫的散文之所以震憾人心灵的魅力所在,也是郁达夫散文的真正价值所在。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 1

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已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不容易有点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 怖狂,是神经质的。”(注3)可见,郁达夫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弱国子民的心理从他一出生就有了,他仿佛是个天生的忧伤者。

当郁达夫长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而死,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也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去了,姐姐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妇,母亲挑起了维持贫困家庭的重担,经常奔波于外面,家里只剩下他和“扁着嘴念经”的祖母,可见他从小就生活在孤独里,偶尔,他们受亲戚邻居的欺凌,郁达夫自小天分极高,但贫困的家庭和现实的污 ,把他夹在中间,夹碎了他的理想,夹碎了他的正常思维。贫和富,在任何地方都泾渭分明,由于家中的贫困,郁达夫虽然天赋极高,但在学校里也只能与贫困学生为伍,无形中与富者形成了隔膜,这畸形的年代,寂寞的生活,和世态的炎凉,郁达夫从小就深深体验到了。十四岁的时候,郁达夫远走他乡求学,对一个小孩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尤其对于像郁达夫这样一个因孤独而产生忧郁的人来说更是这样。随着他这种远离家乡的忧伤和对富有者卖弄风骚的反感,使他对“装腔作怪,卖弄富有显示出更加的恶感和敌意,与他们筑起一道墙壁,日日愈筑愈高,使自己成了一个不入伙的孤独的游离分子”。(注4)这一切使天赋极高的郁达夫感到极大的自卑和伤感,促使他过早的形成了孤僻、内向、多愁善感和愤世嫉俗的性格。因此他有时自高,有时又自卑的不定型性格。自高了不顾一切,自卑了又感到十分伤感,所以他以感情支配一切,做文章亦是这样,每当一种强烈的爱或恨在他的心中燃烧,他所认定的正义之火便掩盖了一切,什么对现实、利害,世俗的议论,自己的生活,他全都不在话下了。由于他这种性格所决定,他在自我暴露 这一方面表现的相当勇敢,他说:“我相信暴露个人的生活,也就是代表暴露这个社会中某一阶段的生活。”(注5),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宗旨,以自叙传的形式,采用感伤的情调,喊出了自己也喊出了当时青年人的苦闷,孤独。震撼了一向寂寞无声的中国。正是由于郁达夫的作品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因此,必然会使那些灵魂发黑的旧制度的代表和帮凶们的震惊,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扑灭这会燃起人们反抗火焰的微微火苗。他们讥讽、嘲骂,骂他人是“侮淫”,作品是“不道德的文学”;甚至侮蔑他“就如街头的乞丐一样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面对这些,郁达夫又表现得非常脆弱,只能感到更加的孤独、痛苦和伤感,所以他说:“世人骂我意志薄弱,我也肯承认的,骂我无耻,骂我发牢骚,都不要紧,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对了,我只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注6)他几乎用了乞求的语气,让人理解他,可丑恶的社会谁能了解他呢?他只能在伤心中继续唱他的悲歌——一代青年人的悲歌。“中间生活愈苦,文章也作的愈多。”就是在这样的痛苦中,他的作品日渐增多,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把自己的伤感给了别给了社会,赢得了别人,也赢得了社会。

郁达夫从小就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可他仍没有失望,他勤奋的读书作诗,十九岁的时候,随大哥东渡日本求学。郁达夫的出国志向是远大的,目标是向上的,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出过求学的,可到了日本,他的这种志向目标几乎被现实的铁锤砸得粉碎。

在日本,他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笑里藏刀”,听到了大和民族粗鲁的语言“你们这些劣等民族,亡国贱种,到我们这干什么?”这种由国际地位

的不平等进而演化出的民族的不平等,使其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强烈的爱国主义与弱国子民所手的屈辱,形成巨大的矛盾,使郁达夫更加感到独处异乡的孤独和悲伤。他心中只有伤感。“太不值得了!太不值得了!我的理想,我的远志,我的对国家所抱负的热情,现在还有些什么呢?还有些什么呢?”(注7)1922年七月,郁达夫结束了在日本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活,从神户乘船回国,散文《归航》记叙的就是他这次回国时在船上的情景和感受。文中从头到脚细腻入微地描摹一个富有肉感的少女,正是郁达夫所擅长的,然而如果仅仅有肉感的描写而没有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我”的心理状态来,作品就会流于浮艳了整篇散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和个性色彩。所以作者又着重描写了“我”的“愤恨与悲哀”的情怀,尤其是“中国可亡,但是中国的女子是不可被他们外国人强奸去的”(注8)这句带有总括性的话,更是充分表现出“我”的思想情绪。郁达夫曾在文章中写到:我在那无情的岛国上,受了几十年的苦,若回到故国之后,仍不得不受社会的虐待,教我如何是好呢!日本的少女轻侮我,欺骗我时,我还可以说“我是为人在客”,若故国的少女,也同日本妇人一样的欺侮我的时候,我更有什么话说呢!你看那euroa-sina不是已在哪里欺侮我了么?她不是已经不承认我的存在了么?唉,唉,唉,唉,我错了,我错了。我是不该回国来的。一样的被人虐待,与其收故国同胞的欺侮,倒不如受他国人的欺侮更好自家宽慰些。当日本的岛国在视线中慢慢远去时,他在心里叫说着:“日本呀日本,我去了。我死了也不再回到你这里了。但是,但是我受到了故国社会的压迫,不得不自杀的时候,最后浮上我脑海里来的,怕就是你这岛国喱!Ave Japan!我的前途正黑暗得很呀!”(注9)

归国后,为了生计问题,他一方面主持创造社工作,一方面奔波于各地教书,他先后在安庆、北大、武昌师大等地执教,并投入广州革命,然而“把满腔热忱,满怀悲愤,都投向革命中去的”郁达夫“在那里所见到的,又只是些阴谋诡计,卑鄙污浊”。(注10)因而愤而辞职。因为他在这里看到的是丑恶、是黑暗、是卑鄙、是肮脏、―――对于这些,生性耿直的他怎能容忍呢? 在国外他遭受异民族的歧视,毕业回国找职业却又处处碰壁。这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生活遭遇给他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创伤,但他又并不是一个良心泯灭,玩世不恭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只能是富有才智却又报国无门;反抗现实,但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同情受苦人,但又无能为力;不满于自己的沉沦,但又缺乏自拔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遭遇,怎能令郁达夫不伤感呢?所以他悲痛到自己“永远地踏入一个并无铁窗”的“囚牢”,他也只能用这些伤感的调子,唱这有血有泪的生活了。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表现形式

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

郁达夫散文中的感伤而颓废基调的形成,主要是吸收了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多余者”形象,使他从中找到了自己以及一代青年人的影子:他们是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力改变现实,又无法走向人民大众;有反抗意识,却又无反抗行动的人。他们为了排解愁绪,只好发发牢骚、泄泄私愤、漫步街头、独坐空室、自暴自弃,颓废堕落。

郁达夫于1924年春所作的散文《零余者的觉醒》(后收入《寒灰集》时改为《零余者》),文章中描写了一个残冬的黄昏,“将收敛光辉”的“日影”“在那

里伴人的孤独”,北京古城外一派“伤惨的寒意”,“凋丧零乱”的野景使人感到了“一种日暮的悲哀”。一个“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人,哀叹着“人生实在不知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我对于母亲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家庭有什么用处呢?”他觉得自己饱受压迫,又无法报复,变成了一个“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完全无用之人”,成了一个“对于社会人世完全没有用的零余者”。这篇散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郁达夫当时歧路彷徨的一种颓废的精神状态。当时正值“五四”狂潮已退,大革命又失败的时期,整个社会笼罩着一层煞气。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自觉成为领导力量,故而也根本无法使当时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嗅到革命的气息。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社会生活的,而“零余者”也自然成为了在那个特殊的混浊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畸形儿,他们大都是社会上的零余者,是近代的“多余人”,在他们的身上笼罩着现实生活的痛苦气氛,而这些“零余者”更是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带着满腔的浪漫的情调,无奈在经济上却穷困潦倒、精神上失去依靠,更被凄苦的物质生活所折磨。因此感伤的情绪就更为深厚与浓烈,他们的理想、知识,以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个特定的时代以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常常发泄着对生活的厌倦、对生命的喟叹、对人间的怨怒。

时代的感伤、家庭的破落、生活的寂寞使郁达夫性格孤僻、内向、偏执和敏感,认为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而自我更是废物,“若说人的生活可以涂抹了改作的时候,我的第二次的生涯,决不愿意把它弄得同过去的二十年间的生活一样的!”对于这样的既无事业,又不能摆脱苦闷的生活,他选择了自我放纵,手里有了钱便去大嚼一番,喝个乱醉;而当情感与性欲无法得到正常满足,便去偷看女人,找妓女,听土娼与客人调情,想上妓院,他拼命地发泄着一个人的本能,竭力地想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种的一切与其说是由于性欲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变态,不如说是由现实社会的压迫才去寻求变态的性的满足。于是颓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散文中强烈的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是具有消极性的,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也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想以这种近乎病态的一种方式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口的青年的苦闷。所以在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仍存在着“五四”时期“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性苦闷和受屈辱是郁达夫在日期间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自伤自怜,自我暴露揉进小说便成了伤感。青春期的悸动过后,郁达夫便明显的成熟了。然而归国后,残酷的现状使他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他彷徨无计,他不知路在何方,于是便在坊陌之间寻求慰藉,他即便没有将对女人的肉体的占有作为自己人生成功的证明,却至少也是把获得女性的爱情当作他人生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描写猥亵的东西了。郁达夫因不合于灰暗的社会,便以“零余人”的身份自艾自怜,但骨子里却又透露出文人的高傲,而这种无人应和的高傲更增添了其感伤情怀。可虽自诩为零余人,却并不能真正脱于现实,那么现实加予他的精神痛苦必定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刚刚在女人身上建立起的自信。所以,流露在作品中的虽有极力描写的眠花宿柳,酗酒纵情,却终究遮掩不了自艾自怜

的感伤了。由于自我暴露的病态,这自伤自怜也变得病态起来。

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正如郭沫若在《郁达夫》中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郁达夫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感伤,是因为他身上的封建士大夫习气那兼济天下的情怀。不可否认郁达夫是个真正的文人,所以,他身上也便继承了由屈原而来的封建士大夫习气。在郁达夫身上便体现出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来了。所以,当他看到社会上受苦受难远甚于己的劳苦大众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来;当他看到社会动荡,混乱不堪,不知前路何在时,便会产生一种空茫的时代感伤来。

郁达夫归国后看到的社会现状无疑是悲戚的,这种悲惨的社会现状便使郁达夫暂时告别了个人无病呻吟式的病态的苦闷,将目光投向了劳苦大众,投向了这个畸形的社会。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封建士大夫式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也作用在了郁达夫身上。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人生理想、抱负志愿是无法实现的。独善其身已是奢谈,更何况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呢?为此,郁达夫抑郁不已,他不知前路何在,只能写几篇同情劳苦大众,控诉畸形社会的文章,寄几分同情,洒几点热泪,如是而已。文人自有文人的软弱,连刚强如鲁迅者,在《呐喊》得不到友声后,也进而《彷徨》了,我们又怎能苛求同样文弱的郁达夫呢?所以,这一时期,愤懑之情,抑郁之气,感时伤怀,悲天悯人,不知前路何在的空茫的时代感伤便成了郁达夫散文的主基调。

颓废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其消极性,但却是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着其清醒的认识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郁达夫可谓是颓废派的典型代表,如同他作品中的诸多主人公一般,是有着明显自虐倾向的人,是神经质的疯子,行为乖张怪僻,说得更坏一些,近乎狭邪阴鸷,但这都源于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是因为郁达夫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是颓废便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个人能力范围内与这个不公的时代、社会进行着对抗。郁达夫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的问题时,曾经说过:“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现在世上的国家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尤其是我们中国!”这一段无疑清楚明了地道出了郁达夫的感伤和颓废的确是源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所以尽管这种颓废或多或少有其不健康的成分,但是在社会功能方面,虽有其消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非常独特的、别具一格的风情,曾经激动过旧中国成千上万青年人的心。

与之相比,郁达夫由感伤所发生的憎恨情绪其积极意义就更为鲜明了。他恨什么呢?首先是恨社会,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郁达夫以愤世嫉俗的笔调,在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无奈,几分感慨中将社会的黑暗,下层人的不幸,来了个痛快的揭露,将自己对社会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强烈的表现。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

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

郁达夫虽然在散文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还是几乎坠入颓唐境地的时光,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这个理想谈不上崇高,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涵,但对郁达夫来说,却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动他奋斗,创造的动力,这就是女人的爱。1927年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在这之前,郁达夫在日记中还多次写道:“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 女人,在郁达夫的笔下被圣化了,爱,在郁达夫的意识与情感中被神化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写到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少女,他的笔下就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在轮船上他见到一个“年约十八九的中西杂种的少女”,她的美,使郁达夫用近三百字来细细地刻划她的外貌、衣着、姿态,还有她那肉体蒸发出来的“香味”。最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头上那一块板,就是她曾经立过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爱我,就叫我用无论什么方法去使她快乐,我也愿意的。啊啊,所罗门当日的荣华,比起纯洁的少女的爱情,只值得什么?”郁达夫对女性的这神圣、痴想的情感,一方面当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现,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着五四人的发现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曾说过,女人和儿童的发现,是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物。而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痴爱,那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因为,女性在封建规范中,不是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就是被当作玩物,从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所以,郁达夫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是鲜明可见的。

所谓感情是有感而发的,否则就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郁达夫在散文中抒发的那种顾影自怜,悲观绝望的感情无疑是真实的,只是他特别善于把这种感情放大,使之达到让读者抹一把泪的程度,所谓“无风三尺浪,微风九尺浪”,这就是他的文章之所以特别吸引五四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原因。

郁达夫散文强调文学表现说时,并非脱离现实一味随心所欲地寻找抒发感情的媒介,使内心情感无意识地自由流动,他重包括感情在内的客观真实性,做到了“情”和“真”的有机结合,“历来我都以‘情调’二字作为批评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受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切身体会了,他创作的过程,可以说就是“酿造”这一种伤感“情调”的过程。注释:

(1)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11页;(2)郁达夫《茑萝集自序》,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3)郁达夫《悲剧的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4)郁达夫自传五《远一层,再远一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5页;(5)许雪雪《郁达夫访问记》,1933年发表在杭州《文艺新闻》第三期上;(6)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人民出版社;

(7)郁达夫《中途》,《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8)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1页;(9)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2页;(10)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2页

参考文献:

《郁达夫散文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郁达夫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

《郁达夫作品新编》郁达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北京第一版。《郁达夫自述:传奇故事》张明林编著,西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图本郁达夫传》张洁宇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炉边独语上、下》郁达夫著,青年读本(第二辑),郁达夫著,艺术出版社

《郁达夫选集》郁达夫著,1954年,人民出版社

《郁达夫散文选集》郁达夫著,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二篇: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

朦胧诗派中,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很有代表性的,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拥有大量读者。她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条线索,或是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是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而其中最优美的表现,便是其感伤与激越情调的共鸣。正是由于这种“共鸣”,舒婷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她那个时代的青年从迷惘到沉思到沸腾的心理历程,并能够超越对一代人生活轨迹的记载,折射出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苦闷和欢乐,正如同她的诗中所写到的:“深入所有心灵/进入所有年代。” 1 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1 悲欢交融的自我

在舒婷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以充满对立的形态出现,展示着悲欢交融的自我。从最初的《致大海》,到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再到带有明显自白色彩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诗歌的抒情情调强烈地表现着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当她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时,她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沉思的我”和“沸腾的我”。迷惘,是因为悲壮。多少诗人怀想多少英雄赞叹的大海曾把无数“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和“向天边扬起的风帆”埋葬,但作为“海的忠实的女儿”,她在狂涛中不会后退,而是感奋、欢乐和沸腾。“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当思考自己的人生位置时,她的内心交织着孤寂的痛苦和骄傲:“多么寂寞我的影”、“多么骄傲我的心”。寂寞是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骄傲,则来自对不肯苟同时潮的自我肯定。在《落叶》中,作者写道:“我突然觉得:我是一片落叶/躺在黑暗的泥土里/风在为我举行葬仪/我安详地等待/那绿茸茸的梦/从我身上取得了第一线生机”;“瞬间的感觉往往是跳跃,是闪动,是触发,只有在最有效的那一瞬间,才是属于诗的。”

作者抓住了瞬间的感受,把落叶的伤感最终转化成了“生机”,显示了心理矛盾的激越斗争。

李新宇在《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中说,“对于朦胧诗来说寻找失落的正义和人性是重要的创作动力。”舒婷诗的抒情形象在社会责任与是否有力量承担之间,献身精神与正常生活需求之间产生的感情冲突也体现着悲与欢的交融。“要有坚强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中秋夜》)舒婷诗的抒情形象,不倦地追求着人生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在她的创作中,这种关切,既是价值尺度,把对人的信任、尊重的重新肯定作为她的审美理想,又是作为观照角度,通过人的信任、尊重和对内心的抚慰,来表达她对现实的关切,这种关切,体现在诗中的更是一种悲与欢的交融,悲在现实的残酷,欢在生活的希冀。这其中,很突出,也更感性的、更动人的,就是她关于爱情的描写。在《致橡树》中,她提出了一种爱情理想的宣言,其实也是对建立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的向往:“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她忧伤的提示了“成为风景成为传奇”的惠安女子的被人忽略的苦难,在同样被人当作风景的神女峰上,她的自己的心灵,复活了千百年来那美丽、痛苦的梦,而激荡着对人独立价值被漠视的尖锐不满,“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读舒婷的诗歌作品,有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诗是以自己一颗深沉、聪颖而敏感的心灵,为读者创造的一个不同于一般客观现象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生动、直观的审美对象都按照人的意志,即审美主体的情感结构组合在一起。在《致橡树》一诗中,诗中之“我”,直接出现,以浓烈的情感使客体人格化,而在《少女与泉》一诗中的“我”不直接出现,甚至有意把主体隐藏于客体之中,把“自我”与情景相结合,“人境合一,物我交融。” “‘有我’与‘忘我’相协调,是指既要重视诗中的自我表现,又要体现对自我的超越,达到‘忘我’的理想境界”[3]。因此,尽管此诗让人分不清“水波里的眼睛,和

眼睛里的水波”,完全达到了“思与境谐”,但这诗中之境象,仍是一个被诗人主体化与对象化了的世界,仍然是诗人的意象方式直接处理审美感情的结果。诗的意象之间的关系,仍是由主体情感所统辖的,由意象组合构成的审美境界,仍然闪烁出主体之对象化世界的特有的光芒。这,也是表现悲与欢交融的现实的需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舒婷及同时代的一批青年诗人能够在诗歌的艺术创新上有所作为,不能不说他们得益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由于整个社会在遭受了野蛮与愚昧的洗劫后,对于真善美的渴求,造成了诗与艺术向其本质与核心复归的趋势,从而给予了年轻、敏感、热情、执著的诗人、艺术家在诗歌情感上创造“共鸣”的可能。

1.2 痛苦并快乐的身心

舒婷热爱生活,但又能正视和思考生活中的种种苦痛。她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舒婷还善于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体现了身心的痛苦和快乐。

在诗歌中,舒婷快乐而又痛苦地展示她对爱情等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的向往和思考,以及她的矛盾的心理。《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到: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强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唾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诗人坦诚、开朗地直抒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诗歌表达的意图往往不是单一的,会指代更多的意图。“既然单一的能指与无限的对应是表现意味的关键,那么诗人和评论家,以至广大读者,就是作为意味的立法者,为他们之间的‘对应’确立依据,使之合法化。”(何锐《现代诗技巧与传达》)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船》是一首重要的诗,写一种“搁浅”的感觉,凝聚了作者很多的体验。1972年她以独身子女身份被照顾回城,没有安排工作,产生了一种“搁浅”的感觉。她连民办教师的工作也争取不到,现实和理想之间那不可超越的一步之遥被她感觉到了。一步,然而遥远。于是舒婷写成了《船》这首诗。她终于明白“搁浅”也是一种生活,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船》中,作者以船自喻,飞翔的灵魂被禁锢在自由的门槛。在这里,舒婷较好地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而不是把生活真实直叙于诗中,或把生活的语言分行排列于诗中。在这种诗中,她能够很好的释放自己那种痛而且快乐的情感。舒婷经常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这可以说是她矛盾情感的表面体现。在《双桅船》这首诗里,成对出现的意象有:左翼/右翼,风暴/灯盏,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我们也可以在别的诗里很容易地找出“双桅”模式:大海/小船,橡树/木棉,老松/岸柳,火/炭,树/土等等。双桅不是表示内心矛盾或感情复杂,而是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双桅很好地说明了舒婷诗对那种情感“共鸣”的特殊追求。有人说过:深刻的都是孤独的。舒婷既然总也深刻不起来,她喜欢双桅就是很自然的了。她的诗,是一种超越之后的积淀,以及随后的释放,一种大快人心的痛和快乐。2 情景交融的立体画面

2.1 忧伤而执著的意象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舒婷诗单纯的外观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温柔宁静的抒情形态中,有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心,舒婷善于表现带着有忧伤的成份的柔和细腻委婉的情感,她的诗的意象,大多与诗人生活的地域的自然景物有关。南方的海、岛屿、潮汐„„,是诗的意象,是爱、忧伤的寄托。舒婷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具体而震颤,一种带着忧伤的热爱。

通过主客观世界的意象式展示,诗人在诗的审美创造过程中,以意象的特有方式去把握一切审美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本身属于主观抽象世界,还是属于客观现象世界。在这种特殊的感知与把握的基础之上,使诗中的一切具体画面都为诗人的心灵所统辖,使这些审美对象具有人的情思,人的欲念,人的欢乐与忧伤,而超越其原有的客观实在规定性,充分实现人类能够进行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力量。“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爱情穿越生死的界限„„”在《船》中,舒婷以船寓意,在那种执著的生死之爱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青的目光”。舒婷的这种爱,是超越时空的爱,是舒婷对博大、宽恕与精深的渴望,然而渴望可否实现,还是个疑问。在《群雕》中,舒婷表现的,则是一种昂扬的主情调,“在历史的聚光灯下/最粗糙的线条打凿出来的/这一群战士/本身便是/预言中年轻的神。”在这种意境中,爱随之升华,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热切的、带着忧伤的爱,“我在我的纬度上/却做着候鸟的梦/„„/而路灯所祝福的/每一个路口/那吻别的嘴唇上/所一再默许的/已不仅仅是爱情。”(《岛的梦》)位置被固定,却向往那些更加美好的东西,似乎遥不可及,但美好的愿望不灭。“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我的视线里。”(《双桅船》)。

艾治平在《诗美》中说,“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融入了人的思想感情,经过了‘诗人感物’的过程。” [6]抒情意象,往往都会带着较强的“诗人感物”自由色彩,这一特点,在舒婷的诗中表现得最为强烈的,便是《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在这首诗的题记中写道:“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她所要表达的对生活的那种忧伤的歌唱由此可见一斑。在诗中,作者“变”成了鸢尾花,在童年的街上“奔跑”、“呜咽”,“走了很长一段岁月”。作者叙述的时间在成长,表达的感情也在成长。“灵魂像一片画展中的田野/一涡儿一涡儿阳光/吸引我们向更深处走去/寂静、充实、和谐。”然而,那种种的限制,“十字架”、“环形山”似乎不可御的重负和不可逾越的障碍。幸而有“灯”有“三角梅”,而且“我”有“你”举起的“灯”,不怕流血,最终,“在那旗帜下/理想使痛苦光辉”,作

者那种热切而忧伤的爱,幽幽的生发开来,“你会从人们的爱情里/找到我/找到你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这种自由的意象和自由的色彩,是作者忧伤而执著地追求生活的真实写照。

2.2 含着幽怨的讴歌

舒婷的诗,给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个神奇的诗与美的图景:这里,处处飘溢着人世间最优美、芳醇的情思,但出现你眼前的,却又是在现实之中未曾领略的风光,它们有的来自并无光线与色彩的心灵世界,有的又似取自大自然的某一图景。这些画面,看似是一种单纯的讴歌,但深深的蕴涵在她的诗歌中的,是一种浸透诗面的幽怨。由此看来,舒婷的诗歌是在以情造景,这种以情造景,是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矛盾内心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借以婉转的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讴歌,这种讴歌,含着丝丝幽怨。

《船》营造了一种无奈的、失败的景象:荒凉的海滩上,一只破败腐烂的小船。舒婷借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在苦难现实中疑虑忧愤的心理。“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的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船的“油漆还没有褪尽”,昭示着那曾经的梦依稀地存在着,可惜现实无情,“风帆已被折断”,然而,在这种严酷的现实下,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虽然“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飞翔着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但她依然凝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爱情在此得到升华,作者赋予其更广阔的含义,显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诘问。这种思考,是每一个热爱生活并真正在生活中作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於可训说,“舒婷在运用直接抒情手法时,诗的形式更趋于散文化。尤其善于在优雅的叙事和描写中,完成感情抒发的自然过程。”在《致橡树》中,舒婷以一种洋溢着主体热情的情调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站你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是英雄的火焰。”她相信爱情双方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只要彼此尊重对方人格的独立和平等,便能成为最美好的生活画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种美好的爱情,是饱含着艰辛却幸福的命运,这首诗,超越了庸俗的爱情观念,蕴涵着深广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也透过恋爱观再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趋势。舒婷诗歌的以情造景,在表达迷朦向往的《向北方》,倾露冲开一切枷锁永远向前决心的《?。!》等作品中都有较好的运用,这种运用,使作者的抒情更为真切,更有利于表现诗歌的意境美,从而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总之,读舒婷,我们总不愿将其与那种简单的朦胧联系起来,因为舒婷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更多感受到的,是她忠于生活,在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洋溢出来的感彻人心,而又催人上进的感伤和激越。许多东西都会慢慢老去,舒婷和她的诗也是如此,但她年轻过,而且她年轻时候的诗,永远年轻。参考文献:

[1]刘湛秋.诗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匡汉.诗美的积淀与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李滨,李玉昆.中国新诗百首赏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第三篇: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职业中专

作者姓名:邱 霞

邮编:341700

摘 要:郁达夫一直是现代文学界津津乐道的一个作家,而他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个性艳明,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关键词:郁达夫 散文 艺术美

郁达夫的一生颇为颠簸,作品也是毁誉参半,但苦难却锻造了才子,郁达夫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建树,有小说和散文传世,还有旧诗词。就郁达夫的散文而言论,量多质高,形式多样,不但游记,记行体,书信、小品,杂文,甚至日记,无所不涉且运用自如,“散文大家”,实至名归,并没过誉。

郁达夫的散文妙不可言,令人沉醉,一字一句都透漏出浓郁的美感。“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巉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一、优美的语言文字

生于富春江畔的富阳小城中的郁达夫,自幼饱读诗书,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在日本名古屋求学期间,又接触了俄国和西洋文学作品一千多部,这使得郁达夫又增加了丰厚的外国文学素养。因此,郁达夫拥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功底,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既恰如其分又灵活自如。

郁达夫的散文很讲究揣词度句,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语言活泼自然,富有生气;同时运用句式的长短变化、错落、叠词、对偶、押韵等手段,使句子疏密有致、和谐流畅,也使整篇文章流淌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

《小春天气》描绘的是黄昏的日落,夕阳接近山脊,远远望去,一片虚无缥缈;近处的芦花丛掩映出夕阳的金光,芦绒在光影里翻飞,像一幅夕阳西下的油画。句式长短不

一、错落有致,又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色彩对比鲜明,动作捕捉到位,文章处处充满了美感。

再如:

仙霞岭的面貌,实在是雄奇伟大得很!老远看来,就是那么高那么大的这排百里来长的仙霞山脉,近来一看,更觉得是不见天日了。东西南的三面,弯里有弯,山上有山;奇峰怪石,老树长藤,不计其数。

——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

麦已经长得有好几尺高了,麦田里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晴天里舒叔叔的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树枝头吱吱喳喳,似在打架又象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有抑扬,又带余韵,在那里歌唱的,才是深山的画眉。

——郁达夫《自传》

这两段文字中,有长句也有短句:长句语意舒缓、绵细,短句语意急促、明快。长短穿插相间,产生了舒缓平静而又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读之,柔婉自在、韵味缠绵、富有情致,给人一种无可名状的美感。这样的文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

郁达夫一直钟情于对语言文字美的追求,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一文中郁达夫曾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清、真的三点。”郁达夫在描写闽江的秀丽时践行了这三点:“„„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它譬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譬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3](《闽游滴沥之二》)笔触之细、文字之清、情感之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因如此,才使比喻显得美妙贴切,句式显得婉转整齐,整段文字显得精密娴熟。

二、浓郁的山水情结

郁达夫从小在富春江畔长大,青山碧水般的摇篮使郁达夫从小就迷恋自然。他的才华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与现实中的自然风景吻合,给人以逼真的实感,而且勾画出山水自然内在的神致和风韵,表现了山水的性格特点,在别人不易察觉的事物中发掘出自然景物的美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笔下的大自然是富有生命、充满感情的自然,是饱含诗情画意的自然,正如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说,“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钓台的春昼》,描写的是钓台东西两台及其周围的环境。先写整体景观,东西两座台,中间夹着一条深谷;接着作者如导游一般,带领读者先到东台看罗芷的人家,之后带领读者到西台看四山的幽静,江水的青蓝。钓台一带山幽江清的静秀之美便跃然纸上。

这种富有神韵的描写不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么?写山水风景,追求形似并非难事,难的是神似。郁达夫不愧为现代散文大家,他擅长勾山画水、捕捉其神韵的艺术天赋是很多同类作家所不能及的。

写山水最多的是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游记散文堪称郁达夫散文中的奇葩,除《感伤的旅行》一篇写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之外,绝大部分写于三十年代,是更加成熟时的老练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郁达夫的游记结集为《屐痕处处》、《郁达夫游记》,加上未曾收入集子的《闽游滴沥》、《马六甲游记》等篇,共计写作游记三十三篇,约十七万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现代散文作家中都是很突出的。

在《雁荡山的秋月》中,作者带领我们先走石砌路、过石桥,再从东外谷走进内谷,其间还介绍着在每个落脚点可看见的景致:千千万万的奇异石壁、很大很大的溪水、不太充足的光线、壁缝里的树木、奇突的山谷等等。行文中还掺杂着作者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如“都同天上刚掉下去似的”、“几乎被胁得连口都不得开了”,而且最后还产生了跟着罗马诗人进入另一个境界的感觉,使得这段文字既细腻又清新,情景兼备,且真切灵活。

郁达夫善于精心描绘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色、世俗人情。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油画一般绚丽的风物描写有如江河上的沙洲、小岛,暂时挡住波涛的奔流,吸引读者进行一番风景、人世的漫游观光。然而这风景、人世原是让感情的江河泡透了的,观览不久就诱发起更加澎湃的激情,情感的潮水愈发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去。

三、真实的情感表达

郁达夫曾在《写作闲谈》中这样写道:“法国批评家说,文体象人;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揉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出一点真性情来,这是一定的道理。”在《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里也曾经说,“我若要辞绝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

基于此,郁达夫的作品普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而其散文比之小说尤甚。在散文里,他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真实直白、坦诚率真的感觉。

“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离不开真实的情感表达。而郁达夫的坦诚率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骨子里的感伤情怀。《小春天气》表达了作者油然而生的感伤情怀,但这种油然绝非偶然,像这一类的忧伤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郁达夫在《一封信》中将当时自己的忧郁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忧郁伤感的氛围再加上富于韵味的笔调,使郁达夫散文产生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5]

二是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表达自我。《海上通信》、《给沫若》、《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病闲日记》、《沧州日记》等均属此类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太息呼号、直言率语,叙述自己生活遭际时的感人肺腑,抨击现实黑暗时的字尖句利。文章没有丝毫掩饰,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且唯一的郁达夫。

三是敢于自我嘲弄与自我剖析。《还乡记》毫不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还乡”的困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留洋知识分子毫不留情的自我嘲弄和自我剖析,真实又发人深省。

郁氏散文处处自然流畅,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实则环环相扣、精巧清妙;写山写水描人状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文中所展露的情感内蕴更赋予了散文永恒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们后世学人捧读他的散文时,仍然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宛如走进了富春江畔清新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听到一位远游的赤子那真挚、诚实、如泣如诉的歌声。”

参考文献:

[1]刘海粟:《郁达夫传·序》,郁云:《郁达夫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郁达夫,杨世伟编:《郁达夫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6]郁达夫,张梦阳编:《百花散文书系·郁达夫散文选集·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郁达夫,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85年版。

[5]晓行:《郁达夫散文的抒情个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第四篇:一种情调情感散文

很想让生活,过得有情调一些,也不全然是崇尚小资情调,最向往的,是一种古典的、别致的韵味。

光阴渐瘦,人渐老,心渐静,就想着,这样静静的,在心里开出一朵叫情调的花来,不求多么妖娆,只为着,活出自己的一种风情。

情调,应该是一种极致的韵调。虽然,不可能事事都做到极致,但应该有追求极致的心。

想起水色流苏的一句话:”一朵花,能开就尽量开,最好溺死在自己的香气里,否则,也是半途而废。”说的,真是入骨,但半途而废的事,也还是常做的,所以,也终究,没有沉溺在一种香气里。所以,也始终,难以做到极致。但仍然,愿意沉迷在一种情调里,不能自拔。

一种格调,一种氛围,凭着感觉,只要喜欢,用心用情,就可经营出一种情调来。

一枚小小的书签,玲珑精巧中透着 一种雅致和静美。仿佛从镂空雕琢的纹路中行走出诗词的韵脚,飘逸出文字的墨香来...一直以来,就莫名的喜欢这些精致灵巧的小物件,一支步摇,一副耳环,一个小挂饰,不全是为了佩戴,只是看着,欣赏着,心,也会玲珑剔透起来,也会欢喜半天。

喜欢这些小物件的人,怕是都有自己的一种小情调在里面吧。

还记得小时候,除了爱看书,就喜欢一个人趴在窗台边,画仕女,画仕女头上的发簪钗环饰物,就那样不厌其烦细细地描摹,执着的静心勾勒,随心随意,全由着自己的喜好,也无需人指点,沉醉在一份古风古韵里,那是一个人的小欢喜,虽然那时还不懂什么是情调,但自有一份满足和惬意。

也喜欢养花,却不太喜欢妖娆妩媚的艳丽花朵。感觉最有情调的花草,是一件朴拙简陋的器皿里,植一些铜钱草,白瓷的花盆,浅浅的清水,亭亭的翠叶,也无需多,只两三株,就意境全出。那不是”看取莲花净”,而是静观若荷叶田田了,风月无边里,那就是一处小小的静谧、清凉世界。会让浮躁的心变得安详、清远。

其实,营造一种情调,在环境,也在心境。不强求别人喜欢。只为着自己感觉舒畅 愉悦,就好。

简静,是一种情调。要真正做到,却也不易。

喜欢,一切简净,就如同喜欢青花瓷,色白花青,无需过多的烘托渲染,也无需多少伏笔。就已经那样淡雅、素洁,幽幽散发着一种清寂的恬静古韵,那是一种墨色深处的天青色,在等一场江南的烟雨。传世青花里,只将那一种月色打捞,就把情调挥洒得清润如玉。

不求多么高雅,多么华贵。简简单单,一石一草,一竿一竹,一个小小的盆景,一块印花蓝布,就可让情调尽显。马德说;“简静,厮守的是一个人的热闹...其实就是活得找到了自己。”

只有生活在简单中的人,才能享受那份从容和淡静,才会自然随性,放牧心灵。

浪漫,也是一种情调。

喜欢,简单中的静美。也喜欢。梦幻般的浪漫。应该时时为自己营造 一种小情调,让生活过得有诗意、有韵味。

浪漫情调,不只是花前月下漫步、恋人的一枝红玫瑰,也不只是烛光美酒,咖啡星巴克。

它还是从耳际流淌着的一曲古典清音,是从指尖行走出的一阕婉约词章。

是在小雨淅沥的窗前,一个人静静聆听雨落屋檐下的滴答絮语。

是在一缕月光披在你身上的时,把思绪编织成曼妙轻舞的白纱。

是微风掀动窗帘的时候,那一串风铃摇出的环佩叮咚般的空灵鸣声。

是在一方洁净的素绢上,隐隐透着几分暗香的,一朵淡雅绽放的小花。

情调,虽不是女人的专利,但有韵致的女人,一定会营造情调,那是棉麻素衣淡妆颦眉,是善解人意的一笑莞尔。是一袭古典中透着时尚的别样风致。

有情调的女人,不施粉黛,却秀外慧中,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韵,是一本最有韵味的书卷,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内心深处,一定要留一个空间,为自己保留一份优雅,用一颗出尘的心,静守一份安宁和澄澈。

生活,不只是一种物欲的永不满足和奢求,也应该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断充盈自己,享受生活,就应该懂得生活。让生活有情调。

要想让生活有情调,也是一门学问,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也仰仗于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若否,也会流之于肤浅的表象,成为一种矫情。

第五篇:感伤情调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主调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感伤情调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主调

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就了义山忧郁哀婉的感伤诗美。诗人用精丽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感伤之情,将两情情境作为审美视角:或忧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著、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而不低迷,似茫然而愈固执。诗人心灵细腻,多愁善感。其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多传达的是一种没有确定感和目标感的、扑朔迷离的、特殊爱情生活感受。在这其中,诗人或融入人生体验,或注入自身幻想,或虚无,或泛化,“已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将感伤的情绪倾于朦胧瑰丽诗境,融多方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较之宋后诗人愈来愈多地追求诗作中的理念和趣味,晚唐诗人李义山则更喜欢、也更擅长于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抒写自身的感怀情绪,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思想情绪。单就一些具体的诗篇来说,《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道出了少女相思时的期待、自伤的心情;《无题》(照梁初有情)中的少女因爱情的失意而心中有怨恨之情;《无题》(八岁偷照镜)写出了姿容美丽、行高洁的少女愿望难成的苦闷之情,诗人借用忧愁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伤感人生的失意;《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诗人嗟叹爱情今昔相隔,表达出诗人苦闷的衷肠,《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暮春时节的痛苦离别,表达了悠远而又执著的凄楚思念,融入诗人理想难成的人生感悟;而《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南细雨来;含情春宛晚;何处哀筝随急管)中的第一首写男子对远在一方的女子思念,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孤寂难圆;第二首话尽了深闭闺门的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希望幻灭的痛苦,第四首则写出了东邻老女触景伤情无媒难嫁的彻夜长吧。而七绝《无题》(自道萦回)则蕴含着徒有姿颜、世无赏音的哀怨与感慨。

就李商隐个人来说,其自小几经离丧,饱受人生困苦,深感世态炎凉,情感细腻脆弱。受党争的影响,诗人“一生襟抱未曾开”、“古来才命两相妨”的不幸给诗人以毕生的怨恨;没落的时世,衰败的家世,仕途的多舛,爱情的失意,别人的误解,妻子的早逝,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使得他只能用忧郁感伤的笔调,来叹惋时运的衰落,身世的飘零:身世,家世,佛道,从各个方面促成了诗人易于伤感的、内向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和无助,也使他灵心多感,感情丰富,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起他如潮的感情活动,“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所带的伤感色彩,在其创作中也很突出。心灵的创伤、生活的磨难、痛苦的经历,浓缩在一首首诗中,委婉曲折的道出了一个幽咽凄迷的内心世界,一幅哀感顽艳的心灵图景,为悲剧时代唱出了一曲曲凄清动人的挽歌。

凡此种种,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抒发爱情的不幸,表现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阻隔,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处处宣泄的是感伤的主导情感。这正如余恕诚在《唐诗风貌》中所言,“他的无题诗几乎篇篇都在书写其不幸”。

下载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美的感伤散文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对于伤感我们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表达。下面是最优美的感伤散文,欢迎参考阅读!最优美的感伤散文1:陌上花开,时光不再陌上花开,......

    郁达夫散文的特点大全

    某学者说:“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

    论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论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摘要 白居易作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感伤诗在其诗文创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是第一个提出“感伤诗”这一概念的诗人。白居易在有生之年, 就对自......

    论白居易诗中唯美感伤

    论白居易诗中感伤请怀的艺术价值 摘要白居易一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倍受称颂,但是他诗中的感伤情怀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另一面。他在这些诗中常常流露出感......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立秋之夜》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立秋之夜》 黝黑的天空里,明星如棋子似的散布在那里。比较狂猛的大风,在高处呜呜的响。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断。汽车过处,或天风落下来,阿斯法儿脱的......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定稿) 钟英 【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

    论散文

    论散文 梁实秋 “散文”的对待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

    郁达夫散文《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郁达夫散文《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