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

时间:2019-05-12 01: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

第一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

封面

(一)、背景简介.....................................................................................................................5

(二)、文献综述.....................................................................................................................5

(三)、分析思路和方法.........................................................................................................6

(一)、我国FDI的发展历程

.............................................................................................7 1. 缓慢增长阶段(1983-1991):

...........................................................................7 2. 快速增长阶段(1992-1995):

...........................................................................7 3. 调整稳步发展阶段(1996-2001年):..................................................................7 4. 高速增长阶段(2002-2011):

...........................................................................8

(二)、FDI在我国的发展现状..............................................................................................8 1. 外商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且趋向独资化

...........................................8 2. 外商投资区域格局变化较小

...............................................................................9 3. 香港和自由港的资金投入占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增加

.......................................9 4. 我国房地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为显著

.....................................................10 5. 2012年我国吸入外资额持续下降,吸收外资压力增大................................11

(一)、增加资本供给,弥补建设资金...............................................................................12

(二)、增加财政税收,提高外汇储备...............................................................................12

(三)、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12

(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13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14

(二)、级济发展服务业,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14

(三)、建立健全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14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一起共同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引进外资具有资本形成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就业增长效应等作用,已逐渐成为全球广泛地共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利用FDI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在引进和利用FDI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产生了要不要继续扩大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的问题。如果仅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扩大就业、增加出口和增加国家税收等方面考虑外资的作用,要不要继续扩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确值得研究,尤其是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负作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既需要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需要对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加以研究,更需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增长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必要对FDI对我国经济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做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字:外商直接投资;多元化;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一、直接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一)、背景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直接投资(FDI)成为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部资本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这种持续快速增长,与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行的市场化改革,特别市所有制改革密切相关。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吸收国,外资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拉动力。那么,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知道,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到底带来了哪些好处,收到了什么样的经济效应,并且应该弄清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快经济建设。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经济效应重点在于探讨FDI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影响这些效应的因素是什么和这些效应产生的机制和路径是怎样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根据以往有关FDI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从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挖掘FDI对增长作用的思想渊源;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进行考察,理清FDI与经济增长联系的脉络。此外,要重点研究我国FDI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以及我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避免对本国企业的冲击。通过对我国FDI的现状、我国FDI存在的问题及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的研究,为我国进一步执行合理的FDI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研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与探讨,主要形成里两大派系。一是以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知识增加了资本积累,因为只能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政策性变量对经济增长只产生短期作用。因此,任何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都是短效的。另一种是以Barro,Sala.I.Martin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通过某种渠道,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作用。按照内生增长理论,政策变量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效力。因此,如果采取某些政策措施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则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久效力。两种理论均赞同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焦点只是集中在效应上。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ChunChen,Lawrencehe和Yimin zhang(1995)三人从FDI的数量、来源、地理发布以及组成等几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经济发展中FDI的作用问题。其研究结果表明FDI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国内制造业在全球范围 的竞争力。陈浪南、陈景煌(2002)使用中国1981-1998年的有关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下,将FDI视为一个独立的投入量,考察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DFI与GDP的增长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李丽通过利用历年FDI与GDP的绝对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FDI加大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当然,还有许多学者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也都认为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三)、分析思路和方法

论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本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简介,文献综述,分析思路方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就我国FDI的发展历程和FDI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数据和案例分别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和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行。第四部分是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即FDI 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策略,包括遏制外资企业的市场垄断趋势;尽快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利用内资,发展我国优势企业

定量分析法:根据FDI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现存在的一些特征及问题,为了更加直观深入反映,列举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FDI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历程研究,深入研究各个阶段下的发展状态,从而通过相关资料、数据的对比来探讨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理论分析法: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关于研究FDI的某些概念和方法上的争议与分歧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FDI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全球总流入的FDI不断变化,但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一直稳步增长。基于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FDI流入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缓慢增长阶段(1983-1991):

为了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真正促进作用,中国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并加大力度来支持特定的功能:首先,国务院在1986年10月,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即“二十二条”),目的是为了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次年成立了全国外商投资协会,已经建立了4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分会。此外,进一步下放审批外商投资项目的权力。其次,1987年的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两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数量,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放宽人员配备和内部管理等。

2.快速增长阶段(1992-1995):

鉴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外国投资者积极支持,第一个十年成效显著,在此后的四年,中国将继续利用FDI,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具体表现在:第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国家增加对外国企业的激励机制,首次提出“用市场换技术”的原则。此外,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体现在允许外国资本进入金融,商业和其他服务领域,开辟完全伸展到大陆地区。第二,在1995年,中国颁布了“暂行规定指导外商投资方向”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项目将被列为鼓励,允许,限制或禁止四类,应该说,我国在外国综合运用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第三,建立经济改革,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巨大进步的行动。

3.调整稳步发展阶段(1996-2001年):

这一阶段是外商投资的特点是外国投资出口转向控股控制市场。鉴于此,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等七个管理部门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联合检查,检查时间统一,程序规范的生产经营外商投资企业的活动,提高了监管力度。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也在积极筹备证券业,让我们的开放对外国投资者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高速增长阶段(2002-201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由局部开放到向大范围推进,全方位开放。在打开各个国家各类世界银行的战略分工中,我们的国家是相对开放的第三类策略,以充分全面开放打开第四个战略迈进。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已经由工业部门转向服务部门,以市场开放后,为适应形势,中国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一个更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与跨国制造向中国转移线,迎接“中国制造”时代的到来,在区域资源整合当地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显着竞争的加剧,以吸引投资的政策也出现了各地逐步升级的趋势。

(二)、FDI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外商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且趋向独资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外商独资产业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参与,除了席卷中国的制造业,也波及到服务业。2008年,项目的外商独资制造数量的比例,签约外资合同的实际金额分别为70.3 %,70 %和79 %的外资批发和零售业占83.4 %,分别为73 %和53.3 %,外资工业地产比重分别为54.5 %,64.9 %和53.3 %。自2010年以来,在这些领域的趋势愈演愈烈,而外国投资者发展自我控制的节奏,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独资的目的。首先,新的独资企业。这是近年来外资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实现外资导向的主要途径;二是用其他方法来增加他们的投资逐步直至完全独资控股。早在2004年,美国宝洁公司就以 18 亿美元价格收购其在我国最后一家合资企业中仅剩20%的股份,成为百分百的控股公司。法国阿尔卡特公司通过收购中方股份,从而获得上海贝尔公司的控制权;第三,寻求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设立独资企业。近年来,外资企业是通过并购股权和资产互换等实现最大化的唯一目的;四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合资独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外资熟悉中国市场的股份转让,收回他们的资金入股,;另设独立的独资企业后的过程。2.外商投资区域格局变化较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是已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外商投资区域的基本格局变化较小,东部仍然是吸引外国资本的主要区域。外国分销领域的投资仍在增长逐年提高,在对外投资中的绝对优势位置。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利用外资的效率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总体而言,在中国的外商投资总额的东部仍处于80%以上的比例,在该地区的外国投资结构尚未完全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2011年,为4.59 %,东部地区外商投资相比,增幅与2010年相比,占年度总额外资的89.78 %的实际利用率。在中国整体对外投资在中部地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个别年份外商投资的情况有所下降。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中部地区是76.8亿美元,占13.02 %比例,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实际使用在2011年外资突然下降至49.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的局势一直是外商投资的整体增长,但速度缓慢相比中东两部的速度。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投资尽管增长,但只有0.34亿美元的增长。

东中西部吸入外资明显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外国投资的历史的影响,地理环境优越,自然因素,对外开放的政策等诸多因素。一方面,中国的中西部劳动力低,矿产资源,水资源等与发达国家外资投资融合度较低,以及集成的外国直接投资程度的主要优点是比较低的,此外,还有在一个很大的差别产业结构和在中西部地区,其对外国投资者的传统产业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这不是我国投资的重点,这使得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严重受阻。此外,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是小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配套资源,加上其地理劣势,外国直接投资是相对较弱的能力到周边国家,这大大影响了中部和西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有效吸收和充分传播。在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更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两个优点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的东部地区使它迅速成为一个热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是扩大经济增长的差异绝对因素中西部地区,但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决定因素失衡。据2006-2011年的年底的数据,中国的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三个区域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76.15 %;10.23 %;5.62 %。

3.香港和自由港的资金投入占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增加

一方面,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距离短,文化差异相对较小,运输:经济发展和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分布地缘政治因素的水平成本低,所以更喜欢投资于我们的国家。在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一部分,多次在自由港注册外资身份,从使用回报的投资投资回流的产生;跨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自由港的一部分,旨在促进转让定价和国际避税的执行,然后由这些分支机构在中国投资,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在最近几年从自由港的快速增长。

十个亚洲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从2011年1-12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投资在中国设立企业22,302,同比增长1.11 %,外商实际投资,可以用100.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9%的。在中国前十位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占外资91.61 %实际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其中77.011亿,美元的香港投资摆在首位。从世界经济表现来看,亚洲地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进程显著,这也创造了在中国投资的十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环境中保持高速增长。2006-2010年,外国直接投资上升到了香港45 %的平均份额,来自香港的投资在中国东部的比例显著下降,投资主要来自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所占的比例,也略低;而从在香港的投资呈上升趋势的投资主要来自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比东部地区稍大的比例显著下降的比例,西部地区。整体而言,香港的东部,西部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比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显著较高。

2006-2010年自由港(萨摩亚,开曼群岛,毛里求斯,维尔京群岛)的直接投资占25%左右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韩国,平均增长,而英国,荷兰,德国,法国)的平均比例直接投资下降到24 %;2011年1月至十二月,在中国投资的前十名中两国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中国和巴巴多斯自由港进行投资。

4.我国房地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为显著

国家在利用外资方面,以投资于该行业一直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迅速崛起大规模流入。据商务部12月15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呈现出“十一月外商投资实际使用(FDI)总额为97.04亿,同比增长38.17 %,连续第二个月1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值得指出,是真实的在利用,我国外商投资房地产显著增幅较大,自一月至十一月的房地产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01亿,同比增长48%。“统计数据显示,统计局此前公布的1至11月,今年的资金真正来源房地产开发企业63220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国内贷款11245亿元,同比增长约25 %;利用外资656亿人民币,同比增幅高达59 %。历史数据显示资金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总体增长,但利用外资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了市场上的“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

外国直接投资在产业投资,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结构。一方面,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国际产业转移决策的内在规律。在中国GDP中的比重,第二产业的价值超过了不仅是第一和第三产业,还通过产业发展的半个世纪的发展,第二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结构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成为支柱工业。国内市场对工业产品的容量较大,市场机制比较发达,这为跨国公司转移我们的制造能力的客观条件,也能参与中国的工业跨国公司构成市场的吸引力很强的竞争。在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部门也密切相关,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导。相对于其他行业,中国的制造业对外资开放了很长时间,对大部分行业的外国投资和少地的股权比例限制高度,而第三产业在严格执行外商投资的许多领域不同程度的限制。虽然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焦点逐步转向服务业,使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大大加快,在服务行业的外商投资呈现了可喜的热情和良好的预期,但作为服务部门的一部分市场发育程度不够成熟,各种阻力保持竞争力,从而影响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实际投资。同时,也有很多知名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空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比例是不难预见,房地产行业将继续上升。

5.2012年我国吸入外资额持续下降,吸收外资压力增大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77.23亿美元,同比下降0.56%,这是自2011年11月连续四个月下跌。但从中国投资的角度来看,这6个月的下跌,欧债危机是主要的持续影响,因此,欧盟27国在中国的投资达33.32%,但美国经济自回暖,稍微做投资以中国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0.87%。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汇储备的贸易赤字减少出现将再现负增长。事实上,从2011年9-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3个月负增长。贸易赤字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2012年中国贸易顺差将继续占主导地位,但顺差将减少,占GDP的份额将略有下降。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增加资本供给,弥补建设资金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资金短缺是一个主要障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中国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限制在中国的许多行业,项目和区域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交通,能源,电信等一些基础设施部门,在这些部门资金投入大,回本期长,自我积累孤独是比较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已成为阻碍整个经济的发展,尽快为重点,以打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多相应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中国必须进口的货物,中国可以专注于外汇资源,其他材料和技术的进口。再次,外资和合资企业,中国企业增加担保和信用能力,帮助中国合资企业在国际上获得信贷资金。

(二)、增加财政税收,提高外汇储备

吸收和利用外资,尤其是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其他类型的收入增长已逐渐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涉外税收目前有超过90 %来自于外伤投资经济。此外,作为主要投资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制造业,自2001年以来,全国工业增值税的比例占增值税已经高于其他的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再次,目前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321(三)、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加他们的经济活力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旨在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目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实践和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和外资经济利用较早的地区经济腾飞较早,在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外资更快,更强的经济。1赵晋平.综合评价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2江小娟.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税收与出口贡献[EB/OL],商务部政府网站 3叶军,中国利用外资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8月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利用外资数量的变化方向与GDP增长情况的变化方向保持同步,在利用外资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快速增长的方向的高度方向上一致。

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经济增长和中国的利用外资成正相关,20年来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已经证明,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10.1%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中,直接由外资产生的贡献约3%。中国充分说明了吸引外资的历史,外国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活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4(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主要体现在:第一,调整和优化中国对外股权架构的利用率,在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存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的产业化进程。使用做法和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统计,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集中在第二产业制造业中游,生产性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电视,电脑,传真机,空调,冰箱,音响,相机,手表等产品。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填补一些在技术领域的差距,一些行业存在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促使大量的产品升级,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的差距,我国纺织行业和家电行业,产业升级,通过进口替代为代表,甚至实现大量出口,国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步伐,提高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水平。

三,出口带动,优化出口结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制造业发达,在世界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不是地方,煤炭,石油和农产品出口只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80年代中期,随着外国资本,制成品,其不断增加的进入他们的出口大部分出口企业在俄罗斯的外国投资的建筑是大约完成。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已经抢先占领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工业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中国主要商品快速增长的出口落后。

第四,推动对外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之前和之后的改革开放,越能说明这一点。第五,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利用改善就业结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元的劳动社会,一方面是该镇的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劳动力看着这些农村就业,但在现实中是有很多闲置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地区。45赵晋平.综合评价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陈墨.如何看待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20日 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是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沉淀释放的传输。这也是仍是中国的长期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持续稳定发展核心问题之一。利用外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创造就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关于激励机制,跨国公司更加注重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市场规模,连续性和政策,政府效率等因素的影响透明度的水平。为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投资整治不好的方面,改善政务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保障依法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持相关法律,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外商投资的相对稳定,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快贸易和投资在某些行业的开放步伐。

(二)、级济发展服务业,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要继续完善服务贸易行业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准入标准化体系,鼓励引进的现代概念和技术的外国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重视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旅游,文化,体育和潜在的服务行业等方面的需求。

(三)、建立健全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利用外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跨国公司投资,特别是与跨国并购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同时注重其可操作性。尽快制定和出台反垄断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形成垄断和在经济领域的负面作用。同时,从引入竞争创造经济政策,以支持国内立法或其他手段来团结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垄断组织竞争,形成新形势下的有效竞争的角度。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建立和规范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不规范竞争行为。参考文献:

[1] 宫昊天;FDI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丁金刚;江苏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陈洪东;FDI对重庆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顾玮玮;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文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孟宇;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吴月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7年 [8]赵丹;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9] 卢菲;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周攀攀;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第二篇: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写写帮整理)

摘 要:本文从内生技术进步层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理论入手,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将外商投资存量作为产生外溢效果的知识载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干中学;知识外溢;技术进步

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认为,知识已超越资本和劳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本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因为资本和劳动,而首先在于“知识差距”。而外商直接投资又是知识、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载体,是知识外溢、干中学和规模经济等多种效应的集中体现,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提高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事实的理解与思考,运用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模型,实际测算并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Arrow)在1962年发表的《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提出,在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种要素投入。阿罗用生产经验作为要素投入则旨在说明:只要生产继续,生产经验可以无限增长,资本收益就不会消失,这样经济的无限发展就会得到物质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Romer,1986)继承了阿罗的研究思想,用技术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把知识作为一个要素引入模型,提出技术变革或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产物,知识积累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动力。其模型基本结论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投资又会导致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增加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种正反馈中,经济系统中出现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一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增长,不断增加资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充分的。罗默的贡献在于从知识天生具有的“外部溢出性”来说明为什么以知识作为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会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他认为一国知识存量越大,各专业知识之间交流与沟通越便利;而新知识、新技术出现越快,知识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先发国家所以形成“先发优势”,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后发国家可以从先发国家先进技术“外部扩散”中获取巨大收益,从而形成“后发优势”。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观念的引入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主流。巴格瓦迪(bhagwati,1978)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总资本的一部分对本国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在质量上区别于国内资本,它比国内资本有更高的效率,隐含更多的技术。正因为如此,外商直接投资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和技术增长的主要源泉。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传递生产知识和管理技术,使得其具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利用外资的显著特点,外部性或外溢效果也被认为是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主要好处。然而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经济增长的很小部分。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初始人力资本差异造成的。发展中国家R&D投资受发达国家的外部效果限制,因为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出口非技术密集型产品。差异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消除。发达国家通过R&D,不断创新并积累知识与技术,不断应用并扩散知识与技术,已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获得了先发优势和先发利益;而发达国家的新知识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外,外资企业技术禀赋的优越性,可以迫使本国企业投资于学习和创新,以保持其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反过来,本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又迫使外资企业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因此,外商直接投资隐含的技能和技术提高了本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力,加速了经济增长。[!--empirenews.page--] 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应该承认外商直接投资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然而,其潜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知识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然而,除非发展中国家自己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包括资本引进、技术消化和管理适应等因素),否则,它们不可能利用这笔财富。因此,缺乏合适的环境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甚至阻碍经济增长。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检验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金融发展理论,即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该理论重视对知识外溢、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等问题的研究,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建立的模型是按照传统方式包含劳动力、国内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要素的生产函数。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以两种身份进入生产函数,一方面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产生内生技术进步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和新技术纳入生产函数,在此抓住了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关的外部性、干中学和外溢效果。将生产函数写成:

Y=f(K,A(FDK),L,t)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国内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投入,FDK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t表示时间趋势。A(FDK)是扩大劳动的由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决定的内生技术进步,假设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阶齐次函数。如果A(FDK)和L给定,则一个国家面临资本递增的效益。然而,一旦一国鼓励外资流入,就可以从外资中得到技术外溢的好处,从而提高本国的生产率。

如果生产函数和技术水平指标都是科布———道格拉斯型的,经济增长率的表达式可以写作:

gy/1=a+agk/1+(1-)gf 其中:gy/1,gk/1,gf分别表示人均经济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基于资本存量测度问题的困难,前人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了避免资本存量的替代方法,即用投资在GDP中的份额代替资本存量增长率。这样就可以用国内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与GDP的比率分别代替国内资本和外商投资存量的增长率,可以将增长方程简化为:

y=a+bl+c(I/Y)+d(FDI/Y)

其中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I/Y表示总投资率。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利用外资概况

吸引外商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利用外资大体分为三类,即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1985年为起步阶段,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在20亿-50亿美元之间,其中大部分是借款,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很小。1986年-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外资流入明显加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7%.1992年以后是外资大规模增长阶段,年平均实际利用额达到40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迅速,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开放的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empirenews.page--]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对外开放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吸引外资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2年9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414796个,合同外资金额8136.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47.8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中国不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引外商投资国,而且在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国。外资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1][2]下一页 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大规模地利用外资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作为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促进了生产要素存量的增长,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二是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伴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直接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三是利用外资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提升,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四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推动了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全球500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约8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符合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提高我国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着这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内生增长关系实证考察

根据上述模型,结合中国(1985年-2001年)相关数据,现就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劳动力、资本、外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份劳动力资本增长率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流入19853.4812.0635.1713.512.0595519862.3813.2228.388.913.22222319872.9310.4025.9511.610.4006119882.9410.5226.3911.310.5150619891.839.4921.764.19.49183719902.558.9718.643.88.97042819912.6812.0018.649.212.0045819921.8314.0131.9614.214.0052819931.3312.8444.4113.512.8413019942.0811.5435.3512.711.4660319951.5011.5433.1910.511.5426919962.3411.6535.659.611.2356319972.2312.3636.128.812.3653219982.5612.4934.137.812.5634519991.8913.5633.967.113.4536620001.9614.0136.128.012.7182720012.0214.2337.238.112.9245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等于净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量加上折旧率,如果采用西方经济学家惯用的假定,按资本折旧率5%计算,则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gy/1=-4.6197+0.5716gk/1+0.3051gf(-1.675)(2.306)(4.246)

R2=0.6993 D-W=2.2153 如果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内生技术进步的贡献,仅用劳动力和资本解释经济增长,其解释力将显著下降: gy/1=1.4837+0.7494gk/1(0.6249)(2.5878)[!--empirenews.page--] R2=0.3187 D-W=1.2174 通过上述两式比较可以看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解释经济增长使判定系数R2从0.3187上升至0.6993,D-W统计量也变得更加接近合理值。

四、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当今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后发国家在利用外国技术即外生技术进步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而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外方的参与程度高,尤其当技术比较复杂、先进和包括较多的内涵知识时,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更显突出,它带给接受国的不仅是资本和外汇,而且还有管理能力、技术人员、技术管理知识以及产品技术的创新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等。可以说这种技术性后发利益的获取是驱使后发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的标志之一,是承认知识扩散与知识生产同样重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以及通过各种其他途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将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差距,我国现阶段不仅应注意吸引外资,更应注重对外技术交流和发展对外技术合作。

参考文献:

[1]Arrow,K.J.1962.TheEconomicImplicationofLearningbyDoing.ReviewofEconomicStudies,Vol.29.[2]TheEconomists1992.EconomicGrowth:ExplainingtheMys tery.TheEconomists,Junuary4~10.[3]Jung,W.S.1986.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ternationalEvidence.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34.[4]Romer,P.M.1986.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ialEconomy,Vol.94.[5]Lucas,Robert.E.Jr.1988.“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 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22(1)3~42.[6]赵志君。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7]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马家顺。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9]赵晋平。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分析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1,(3)。

[10]易纲。我国金融结构的分析与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7,(12)。

第三篇:《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很快,直接参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就区域经济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以东莞为例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探讨今后需要改进的办法。关键词:外商投资;地区经济;影响;关系;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商来华投资越来越大,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与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虽然我国各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平衡,沿海和内陆地区有很大的差距,但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基本相同,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具有共同性。因而,分析一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其正、负面影响,探究改进的办法,对任何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东莞外商投资概况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广东省东莞的情况,东莞地理位置优越,是沟通广州、香港及珠江口两岸深圳、珠海的交通枢纽,拥有人流物流快捷便利的优势.东莞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东岸。东莞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依山傍海,自然资源丰富,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盛产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地处广州、深圳、香港经济走廊之间的区位优势,实施外向带动策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迅速发展为初步工业化的城市、国际加工业基地之一,与中山、顺德和南海并称为广东经济“四小虎”,其重要原因在于积极引进外资。借助于外商直接投资优势,积极发展工业,相对来说东莞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迅速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其惊人的速度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外商投资,东莞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以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工装配为主的多种投资方式。到2001年末,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0亿美元。全市现有外商投资企业13500多家,其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2家,500强企业有30家,跨国公司有12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家,全市投资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三资”企业、设备价值在5000万港元以上的来料加工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近200家。

在东莞投资的企业大部分从事工业生产,也有投资商业。生产的产品涉及电子电工、机械机电、建材、电脑、通讯、橡胶塑料、化工、轻工、家具、服装服饰、医药保健、食品饮料等领域,种类众多、齐全,特别是电子工业和电脑资讯产品。2001年东莞社会主要经济指标

GDP:578亿元,比2000年增长18% 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19%[!--empirenews.page--] 第三产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增长22%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增长16% 以上增长指标均居全广东省第一,财政收入120亿元,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00亿元,居全省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344.5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189.89亿美元,连续第六年紧随深圳、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从现实情况看,外商直接投资在外商投资占有绝对大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了也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在所在地区本身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若想发展高新技术,难度是相当大的。如果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无疑解决了资金问题,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脚步,外商带来的资金是雄厚的,给所在地区注入了大量的投资资金。2002年东莞市利用外资高达21.48亿美圆,外商直接投资额度在当地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从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扩大了就业。外商直接投资会给所在地区提供相应数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移。中国劳动力较为廉价,一方面可以为外商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也给所在地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为当地政府减轻了负担。目前, 东莞当地户籍人口155万,外来就业人口500万。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不但安置了东莞当地的富余人员,而且也安排了其他地区的剩余劳动力。

(三)增加了税收。外商直接投资必然会给所在地区缴纳税款,一般来讲,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市场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经营状况很好,上缴当地的税款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所在地区的税收。

(四)增强了地区经济实力。近些年来,东莞市经济实力在全省21个地(副省)级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GDP增长率(1998年)居全省之首。东莞经济增长中,外资的贡献率达到62 5%,带来的GDP增长率高达12 8%,在全省各市中占据首位。外商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东莞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占广东省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 6%增加到1998年的16 4%。目前,东莞是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最多的地级市,1996-2001年东莞市外贸出口总额849.18亿美元,连续六年居深圳、上海之后,在全国排名第三,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五)带动了地区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都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在技术、信息、管理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给所在地区带来了新产业、新信息,提高了本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也带来了市场经济和竞争的意识、观念,在管理方式上同样起着示范带头作用,培养了一批先进的科学管理人才和生产技术力量。这样就易于促进所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东莞20000多家企业从全国各地吸收并培养了人数约30多万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熟悉中外企业先进管理运作模式的、高素质的中高层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empirenews.page--]

(六)带动地区市场开发能力。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地利用其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金融信誉、集中的资本和物资,以及遍布世界是销售、信息网络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以此引发新的需求,借此不仅可以开发新的国内市场,还可以进占国际市场。东莞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设备生产基地,全市有2800多家企业从事电脑资讯产业, 能配齐一台整机电脑95%以上的零配件。是世界电脑机箱的最大产区,清溪镇生产电脑机箱150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30%,居世界各产区之首。是全国第一个镇级主办的国际性服装交易会,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每届成交额均超10亿元,为虎门镇争得“中国服装名城”。还是全国最大的外资家具制作基地,大岭山镇外资企业家具出口总值达12亿美元,约占全国外资企业家具出口总值的五分之一。

(七)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广大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消费在范围和程度两方面都能拓展,使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其价值得以实现,人们的需求得以满足,没有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任何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的研究和开发都将失去动力。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产业结构容易造成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产业倾向性严重。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而且主要分布在电子、服装、机械等行业,而一些急需利用外[1][2][3]下一页 资加快发展的领域,如创汇农业、城市基础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和领域未取得重大突破。东莞三大产业结构比例:1978年第一产业占44%,第二产业占44%,第三产业占12%;2001年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56%,第三产业占39%。从这里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比例加大,主要在电子、轻工产品行业投资较大。而在第一产业(农业)和城市基本建设等外商直接投资较少,容易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行业偏向性,由于受到技术、管理水平、营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外资竞争力的行业偏向性较大,一般主要投资于电子和轻工业产品。与其资本投入专门化程度和劳动要素密集程度的线性关系并不十分明显,但是仍能从中反映出三者之间一定的偏向关系。也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地区的发展规划难以顺利实施。这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主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法则,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很少关注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由于所在地区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大多实施许多优惠的引资政策,使得政府很难再以计划的手段来调整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向。当外资在该地区的某个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时,就会左右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向,所在地区政府以前制定的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将会难以付诸实施。在东莞的一些工业行业中已出现了这种情况的先兆。由于外资企业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具有超强的竞争优势,当外资大量进入该行业时,就很可能形成垄断,这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empirenews.page--]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外商投资虽然使GDP增加,但是其宏观效果和效益并不理想。在利用外资实践中,注重外商投资的货币资本功能,过分强调这种资本功能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而未能从总供给的生产角度,详细地分析、研究和判断外商投资对资本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与影响,以及这些作用与影响对经济发展中技术变革的综合效应及其长期性。就目前的利用外资来讲,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贡献虽是不可低估,但其负面效应也应值得重视。其主要问题是引资管理缺乏规范化。对每一个引资项目的审查工作不是很具体,求“资”心切,重视数量,忽视了项目的投资是否与当地行业的经济发展规范相适应的研究。

(二)所在地区中方配套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外商投资经济迅速发展。普遍反映很多合作项目由于中方缺乏配套资金而搁浅;有的签约项目因为中方许诺的资金到不了位,不能正常开业和生产经营。在东莞有许多项目由于当地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致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无法确定,影响了外商投资的迅速发展。

(三)盲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容易造成相互间的竞争地区政府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容易盲目审批项目,造成同样企业重复建设,过量开发类似产品,抢夺当地、中国、国外市场,造成相互间竞争异常激烈,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从产品的销售来看,由于很多三资企业产品是外销的,外资过分地集中,一方面造成产品销售会过分地依赖于外方市场本身的容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同出资国厂商共同竞争海外市场的局面。

(四)对民族经济有一定的冲击。大部分外资企业是由外方控股,而且外方独资企业日渐增加,外方凭借其系统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控制了国有企业和一大批协作配套企业。外商在直接投资时,选择的是基础好、信誉高的企业的厂牌、市场等,而为了能更多地利用外资,低估了这些企业的内在价值,致使国有企业资产隐性流失的现象时有出现。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三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并非一流,管理手段也不先进,一些三资企业的管理出现了“国产化”、“乡镇企业化”的现象,这有悖于各地区利用外资的目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以追求最大利益为主要宗旨,在市场竞争中与民族企业展开竞争,争夺市场,他们雄厚的资金、高技术水平、独自的市场销售、信息网络,还享受有较为优惠的地区政策,在同民族经济竞争时,处于优势地位,产品价格竞争力优势又对中国相同或相似产品向海外其他市场出口时形成竞争压力。对民族经济造成一定的威胁和压力。

四、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端正利用外资的思想认识。利用外资首先是将国外的资金、技术、资产、设备等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地方的企业发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只想依靠自有资金发展,那么,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样一种企业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迟早要被淘汰。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要想在激烈竞争、不断发展的现代国际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利用别人的资金技术发展自己,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而利用外资不失为一条快捷的途径。在思想意识上要克服那种把合资、外商独资看成是一种时髦或当成一种政绩的做法,要有长远的、端正的思想认识。[!--empirenews.page--]

(二)积极制定地区适当的优惠政策,更好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要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地区经济政策,给予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适当的优惠条件,简化办事手续,当地政府积极为外商企业服务,帮助解决相应的问题,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实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三)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于创汇农业、基本建设和其他行业解决产业导向问题。就是要使吸收的外资能用在刀刃上,能够用在我们经济发展最需要的领域和部门。在国家、本地区最需要利用外资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能源、交通以及基础的原材料、农业、技术改造等,我们要积极鼓励外资进入;而一些过去我们已经重复引进了很多生产线、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领域要严加限制;对于环境污染比较厉害的一些项目,或者是影响我们国家、本地区安全、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一些项目我们就必须严加禁止。所以,我们今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产业导向目录实施好,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修改,制定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外商直接投资真正能够更多地发挥积极效应,真正达到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目的。

(四)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参与地区经济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注意吸引外资的合理投向。目前东莞的外资流向不尽合理,今后,在利用外资方面应更多地将外资投向能源、基础设施及农业方面。东莞是广东的重要城市,它的基础设施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长期的问题堆积,远远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最近国家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设备进口关税免税待遇,对外资的进入有一定的影响,但这适应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则。总的来看,东莞的投资环境比改革开放初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不够,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要朝着三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这个方向来发展。

(五)进一步开放竞争性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竞争性产业,有区别、有重点地吸收外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服务贸易开发的基本原则是:有步骤、有控制、积极稳妥;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旅游、会计和法律服务等一些服务贸易领域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

(六)保护民族工业,实行扶持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在现实的特定的条件下,保护国家的经济独立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民族企业应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部门应由民族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只能居于辅助地位。二是具有较高资金利润率或较高积累率的上一页[1][2][3]下一页 部门,不能由外商垄断或支配,而应保护民族企业享有相当份额,以保证民族资本的积累和扩大。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企业在整体实力上要弱于跨国公司,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和企业自身很难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的竞争,因此,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要实行扶持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一方面鼓励它们联合,加速兼并,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另一方面在人财物上给予优惠,使其与跨国公司相抗衡。[!--empirenews.page--]制定正确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鼓励民族企业联手以企业集团形式参与竞争,抗衡外企的垄断。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欧盟在竞争政策上采用的双重政策,即对国际竞争比较激烈的产业(如远程通讯、新材料、电子、汽车、航空、计算机、化学和医药等)里的国内企业的兼并、联合放宽限制或鼓励联合,而对受外来竞争压力不大的传统产业则施以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中多数已实现规模经济,企业间联合的积极性不大,且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和价格串谋行为。与其它政策相比,制定并运用竞争政策来对付外企垄断行为针对性更强,矫正市场扭曲的作用更大,因而更为有效。逐步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各个经济主体在一个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地区政府积极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逐步使外商直接投资行为更加成熟、更加合理,使民族企业逐渐摆脱不平等的待遇,在统一、公平、优良的环境中参与竞争,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综上所述,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实他们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如果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就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同样也会给外商直接投资创造很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力求全面地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地区对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1、马 宇:《关于外商投资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考》(对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外国投资与民族经济》,1996年2 期;

2、傅江景:《外商投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劳工权益受损的经济分析》,《当代财经》,1994年11期;

3、刁品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发展研究》,1998年2期;

4、鲍灵光:《朝鲜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涉外税务》,1996年2 期;

5、《葫芦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中国对外贸易》,1997年1期;

6、邹健:《外商投资企业外贸结构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3期。

第四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目录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1 1.2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 1 2.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 2 2.1 我国利用外资金额 …………………………………………………… 2 2.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2 3.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源配置示范效应 ………………………………… 2 3.1 制度创新的示范 ……………………………………………………… 2 3.2 企业竞争的示范 ……………………………………………………… 2 3.3 市场开拓的示范 ……………………………………………………… 2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2 4.1 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 3 4.2 其它影响因素 ………………………………………………………… 3 4.3 负面影响 ……………………………………………………………… 3

(二)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政策与建议

1.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一 ………………………………………… 3 1.1 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 …………………………… 3 2.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二 ………………………………………… 4 2.1 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外资企业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 ……………… 4 2.2 防止垄断格局的进一步恶化 ………………………………………… 4 2.3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 ……………………………… 4 3.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三 ………………………………………… 4 3.1 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 ……………………………………………… 4 3.2 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 4 3.3 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 5 4.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四 ………………………………………… 5 4.1 注重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对FDI的影响 ………………………… 5 4.2 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 5 4.3 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 …………………………………… 5 5.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五 ………………………………………… 5 5.1 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 5 5.2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5 5.3 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 ……………………………… 6 5.4 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度性 ……………………………… 6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 2005 年 7 月底,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 6000 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

在累计批准的 53 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目前仍在注册运营有 28 万多家,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效益不菲。1.2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引资政策存在负效应。由于“优惠政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况且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国家财政收入为代价的,使得其负效应也日益突出。

(2)核心技术含量不高。

(3)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技术层次偏低、规模过小、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过多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较为普遍。

(4)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外商投资项目的环境较差,很多项目都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环境污染的限制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把我国当成了“污染避难所”,很多是将其母国消耗资源或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5)地区结构失衡。

(6)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有偷逃避税问题。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存在避税问题,其最常见的避税方式是转让定价,转让定价的运用使跨国企业整体税负降低。在合资企业中,还存在着逆向避税的现象,即境外税负高于我国时,合资企业仍向

第 1 页

境外转移利润,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外商可独占转移出去的利润,而不用与中方合资者按比例分配。[2] 2.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2.1 我国利用外资金额

1979~200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9610.1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7666.65亿美元,占79.78%。2.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我国发展建设的资金不足。特别是在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10年间,年平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达到12.7%,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主要体现在:

(1)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

(2)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引进先进技术。

3.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源配置示范效应

3.1制度创新的示范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首先是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是在竞争中让市场经济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3.2 企业竞争的示范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起到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3.3 市场开拓的示范

从近年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发现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往往起着先行者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企业比较抢眼的表现是在轻工业领域引入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近年来,又是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地进人轿车、房地产等生产领域,大大地加快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3]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 2 页

4.1 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

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是多渠道的,FDI不仅对东道国具有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而且具有间接的外溢效应,如技术扩散、人力资本提高和制度变迁的效应。4.2 其它影响因素

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中,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产权变更、出口贸易和交通运输状况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这说明这些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国内资本、FDI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也要重视影响东道国的一些环境和制度等变量的作用。[4] 4.3 负面影响

(1)过分夸大其作用。(2)使用成本过高。

(3)削弱增强经济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

(二)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政策与建议

1.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一

1.1 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

建议之一认为,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特别是避免这种依赖的加深,应当是我国今后几年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切实解决好的一个课题。在这个方面,政府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集中引资优惠政策的授权。从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需要出发,中央政府从现在应当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使各地政府把注意力转移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去,从全局上形成协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发展关系的氛围。

第二,真正落实国民待遇的原则。我国应当根据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对外商直接投资尽快地真正落实国民待遇的原则。

第 3 页

第三,实现从引资到引知的战略转移。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要作根本性的调整,把目前偏重于引进资金流量转向以技术创新与制度移植为重点。

第四,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导向等途径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更多地引向需求增长快的领域;另一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产业,要尽早实施反垄断措施。总之,在中国经济进人快速的结构转型时期后,要特别警惕出现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依赖。[5] 2.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二

2.1 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外资企业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 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应该考虑逐步取消外资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使我国的外资政策能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2.2 防止垄断格局的进一步恶化

(1)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必须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2)通过鼓励投资多元化来防止市场垄断的形成。2.3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以提高技术引进的水平。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时期,面临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两方面任务。因此,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信息咨询、政策诱导、法律保障等服务作用,对我国利用外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6] 3.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三

3.1 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

目前,基础产业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瓶颈产业”。因此,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基础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控的重要内容。为此,可采用信贷、利率、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经济政策手段,加大外资在我国基础产业上的回报速度和利益,调动外资的积极性。

3.2 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因此,应当引导外商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以加强农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相应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

第 4 页

3.3 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较高比重,对我国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工业同时在一般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从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十五”时期需要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应地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应当进一步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7] 4.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四

4.1 注重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对FDI的影响

应在这些领域中倾斜性的扶持西部地区,增加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服务业聚集对吸引FDI的效应。4.2 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 结合本地已有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西部地区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应结合地区优势,确定有限的产业目标,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予以深度发展和扶持。4.3 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

针对已在本地区投资的外商,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如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实行税收增量适度返还等政策,通过种种措施鼓励外商扩大投资或再投资,进而形成特定外商的聚集效应。

事实证明,对相对落后且一般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地区而言,形成和强化特定聚集效应是这类地区吸引FDI的关键。[8] 5.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五

5.1 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

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我国的税收优惠宜从以直接优惠为主转向以间接优惠为主,并采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5.2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突出税收优惠政策的产业导向性,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在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和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品出

第 5 页

口企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5.3 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

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或满足区域经济整体均衡发展客观需要的特点。

5.4 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度性

应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与时俱进,因时因势而调整,注意其时效性。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尤其是对我国当前的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重大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外商投资者的既得利益和我国政府的有关承诺,防止巨大波动的出现,也就是坚持适度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我国利用FDI的现状分析 吴蕴韬《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2]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王祥修等《企业经济》2004年第5期 [3] 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选择 陈飞翔等《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

[4] [5] 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 张天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6] 外商直接投资的聚集效应与我国利用外资对策 林峰、黄志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9期

[7]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王鹏《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8] 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比较与借鉴 刘建民、印慧《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第 6 页

第五篇:200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200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陈震

(金融2班0907810230)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着高增长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不利因素。专家学者们对此不断研究探讨,从多角度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实现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问题建议述评

2000年来国际形势动荡变化,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跌宕起伏。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我国经济虽然保持着增长势头,但总体来看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历史经验证明,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过后,世界都会迎来新一轮的巨大经济调整,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可能将经历3-5年的调整期,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在这段时间内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危机前的经济模式,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大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从结构、制度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经济高度增长下潜藏的巨大隐患。同时立足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本文即是将近年来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问题探讨和完善措施进行整理,述评如下:

1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增长与需求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扩大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份额过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平衡、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王一强(2011)指出,过度投资和内需不足正在催生经济泡沫,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特别是房地产泡沫,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形成经济隐患。同时,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 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投资、消费和出口严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对其结构占比加以调整。

任泽平和张宝军(2011)指出仅仅强调中国依赖外需或内需的一面缺乏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他们研究发现,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1.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王一强(2011)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我国工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失衡亟待解决;而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我国的服务业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很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1.3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现象。高宏伟、王素莲(2009)以1978-2008年人均GDP与基尼系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关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我国是存在的,而且目前基本上处在倒U曲线的左侧部分,若不继续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还会进一步反弹,库兹涅茨倒U曲线可能会再次上扬。

1.4 经济增长与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王一强(2011)指出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科技 自主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没有形成创新文 化和创新精神。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科学技术决定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显然,缺乏科技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再维持下去。

1.5 经济增长与制度性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制度性矛盾不断显现,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必须解决的问题。米建惠(2011)分析指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政府管的太宽、太细且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性不够。(2)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备,存在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诸多社会突出问题。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还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3)经济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不到位,另一方面,财税制度还未达到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水平。

1.6 经济增长与就业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梁慧(2011)利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回归分析,指出我国有效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体现了有效劳动的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但是经济增长却对于有效就业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究其原因,张燕(2011)提出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根源是由我国的投资结构所导致的,就业容 量大的部门所获得的投资量较小。

1.7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

我国的发展是粗放式的,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内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基于VAR 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89-2009 年期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获得的经济增长中约有7%是环境要素贡献的,即经济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污染,且这种是一种长期模式。然而环境污染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却是短暂的,其动力很快就消失殆尽,环境污染将长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制约经济的长期发展。

2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专家学者们在借鉴国外经济增长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综合来看,大多数方法最后都会与扩大内需相关,由此可见,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共识。

2.1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换代的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而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居民收入可以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和促进就业实现。

2.1.1完善收入分配

在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中,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不是依靠市场经济发展自然过渡到公平中去,而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干预,依靠法律和政策等手段,逐步使社会收入分配

转向公正。高宏伟、王素莲(2009)撰文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营造良好的收入分配法制环境。第二、规范垄断行业分配秩序。第三、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

此外王建(2010)在分析造成收入差距较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城市化突破分配难题。指出我国城市化应分成存量与增量这两个城市化阶段推进,并且必须以大都市圈为主导方向。

2.1.2促进就业

在我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目标。张燕(2010)建议应该促进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就业弹性。同时协调好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发展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新产业。全倩倩、王诗卉、苗锐(2011)基于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当前我国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不同层次人才,将我国人口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借以提高国民就业率。

2.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当前经济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不平衡现状,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米建惠(2011)指出我们一方面要控制消费工业的投资规模,降低我国经济单位能源消耗,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翁媛媛、高汝熹(2011)建议我们必须务实地推进产业的升级和升值。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一方面应看清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应着眼于立足本地情况,为建立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而服务,不要盲目冲动地调高本地的产业结构。

2.3 破除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中国提了二十多年的经济转变到如今依然未转变过来,吴敬琏指出根本性症结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经济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转变,翁媛媛(2011)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破除以下四个方面的“体制性障碍”:第一,破除政府对土地、信贷等重要稀缺资源的配置权力这一障碍;第二,以GDP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第三,财税体系使得收入和支出都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增长为主,重要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第四,要素价格扭曲,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扭曲鼓励资源浪费。

2.4 实行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体系应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马涛(2010)指出我们必须积极推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转变。建立一个既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又能有效分散经济成长所累积的风险,同时还能使居民享受经济成长的金融财富效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共同竞争的局面,保证中国金融高效、安全、稳健地运行。

温辉、杨建清(2011)提出了一些中长期政策,包括(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动员社会金融剩余的财政与金融渠道(2)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和商业保险,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3)调整金融结构,完善资本市场(4)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5 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

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我国目前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2011)建议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企业单位产出的污染强度,对污染排放导致的外部效应进行清晰界定,建立科学完善的资源、污染权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良好的反馈机制,使两者实现长期、均

衡与持续发展。

肖攸(2011)认为我国目前当务之急是发展低碳经济,具体包括建设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节约高效的循环经济体系,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进步体系,建设科学、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3小结

广大学者都意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重点也从要素投入转移到了结构和制度方面,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和资源环境效益的相关性。在国际大形势下,相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会持续着重在扩大内需与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方面,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之类的新型概念也会不断出现,研究也会逐渐深入。

参考文献:

[1] HUng-Gay Fung,Jau-Lian Jeng,Qingfeng Liu: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J],Chinese Economy,2010(1):71-92

[2]肖攸: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7

[3]高宏伟、王素莲: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2):46-49

[4]张燕: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和谐性[J].商业时代,2011(8):4-5

[5]王一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4-5

[6]任泽平、张宝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内需与外需[J].改革,2011(2):14-20

[7]米建惠: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1(20):6-7

[8]梁慧: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1(8):28

[9]刘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3):14-16

[10]全倩倩、王诗卉、苗锐: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企业研究,2011(8):141-142

[11]王建:用城市化创造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0(2):19-26

[12]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131-164

[13]翁媛媛、高汝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J].经济学家,2011(8):65-74

[14]马涛:后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产权导刊,2011(2):26-28

[15] 温辉、杨建清:我国金融体系功能的演变与经济增长[J].经济纵横,2011(3):91-94

下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解读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 摘 要:在外部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要实现保增长的工作目标,必须要扩内需。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文章读后感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文章读后感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其特征是投资者拥有对企业的经营管......

    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如政府花钱修建道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部分计入GDP。另一部分不......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写作意义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上传日期:2008年8月18日 编辑:现代经济编辑部 点击:1855次 袁文斌,吴群英,鄢寒 (桂林工学院数理系,广西桂林 541004 ) 摘......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作用机制,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通过说明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动及金......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基于1990―2013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三废”排放量或生产量的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环境污染的影响情况进行......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各地区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产业结构趋同、技术关联性不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