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

时间:2019-05-12 01:0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

第一篇: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

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

知识漏洞篇

知识漏洞一:基础不扎实

如果把高考比做一场足球赛,那这些基础知识相当于什么呢?不用说大家也能想得到,这些知识就如同运动员的带球、跑位一样,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连带球跑位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奢望去突破、去射门呢?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明白,但当自己处于类似于这些运动员的角色上时,却常常忽略那些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知识点,例如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有的同学一味地追求题目的深度、难度,却怎么样也做不好,最后经老师一点拨才发现自己在一开始的理解上面就出现了偏差,后面的工夫自然就白费了;还有的同学对这些基础不屑一顾,认为:“这么简单的东西,谁都知道,考试也不会考!”这种想法就又错了,要知道,课本上已经写出来的并不意味着简单,更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经过高三复习阶段的同学都能体会到,虽然考试中也有难题,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属于基础知识范围内的,许多同学好不容易在难题上绞尽脑汁得到了一些分数,到了基础题上却错得一塌糊涂,这就不能不说是你的基础上存在着一个大漏洞!

防守反击:弥补基础知识漏洞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读一遍课本,虽然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课本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仍旧不能忽略复读课本这一环节,要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是逐字逐句地复习,做到毫无遗漏。一方面,全面地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把以前零碎、不成系统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另一方面,在全盘地通读中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此外,通过认真、仔细、深入地通读,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课本内容,要知道,懂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虽然以前,你或许已经“懂”了课本上的内容,但随着复习的进行、错误的出现,你可能会对某些知识点出现疑惑,带着这些疑问去通读,理解当然会更深、更透了。

知识漏洞二:整合能力不足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高三复习的中间段是最宝贵的时期,堪称是“复习黄金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复习任务最重,同时效果也是最明显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面复习阶段,但同时,这一时期涉及到的知识点、概念点也是最多的,每一次考试中都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点”,所以有的人发现:越复习越糊涂,知识点越考越乱,使得原本就不是很清晰的知识系统成为了“一团乱麻”。

防守反击:应该说,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但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就不正常了。在进入高三之前或者是刚进入时,我们的知识系统容易零乱、繁杂,因此那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将每个分散的“点”弄清楚,就像那个简单的比喻一样: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珍珠,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我们是把这些零散的珍珠从四处收集起来,擦亮,放进盒子——我们的头脑中,但这样“珍珠”的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此时如果让你去找某个特定的“珍珠”,你可能将盒子翻弄得一塌糊涂也不见得能快速地找到,这时,你所需要的是一根线,或者说是一张网,将这些“珍珠”放在合理的位置上,这样只要能抓住几根主线,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条线或是这张网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另外,整合能力还体现在对待错误的技巧上,有的同学对待自己做错的题只是改正一下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的改错方式是收效甚微的,当碰到自己做错的题目时,更要学会挖掘其本质:是自己不细心,还是某个知识点不清楚,如果发现自己曾多次出现过类似的错误,那么就可以将这一类的错题进行整合、“提纯”,找出病症所在,如果有了这样的整合能力,就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知识漏洞三:知识表达能力欠佳 有人可能会奇怪,知识漏洞和表达能力有什么关系呢?请注意,这里指的是“知识表达能力”,那么,什么是知识的表达能力呢?知识的表达能力就是指你如何将你的思考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到纸面上的能力,可能又有人会很不以为然:“我们说了十几年的话了,写了十几年的字了,难道还不会反映自己的思考结果吗?”当然,大家都会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反映出来,但问题在于表达的效果问题。是否美观,是否清晰,是否还可以更加准确?

很多同学都认为,只要知识掌握好了,字写得工不工整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快速和准确,虽然答题时不需要你的字写得有多么漂亮,但一定要清晰整齐,如果能将哪个答案是针对哪个问题清楚地表达出来,做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那分数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图面的表达不美、不清晰是知识表达能力欠佳的一方面,但还有另外更加致命的一面是许多同学不敢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快速地落实到考卷上去,尤其是对知识掌握得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一拿到有难度的题目就发呆,然后在草稿纸上反复地涂画,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迟迟不敢在考卷上作答,但考试就是这样,只有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思考落实到纸面上,才有可能得到分数。即使对于那些自己没有十分把握的题目,也要尽可能地把自己能想到的部分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对于没有把握的部分,要去争取尽可能地靠近标准答案。高考中时间十分有限,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你去打草稿,或是进行二次检验的,磨蹭浪费时间的行为更是不允许的。

防守反击:考试中,你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少的时间内,把最准确、最多的答案以最清晰的方式反映到卷面上去。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事情,但是一旦做到,那么你就将离成功不远了。这种高难度的事情是要在平时反复练习的,怎样练习呢? 很简单,只要能把每一次的家庭作业,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都当成是最后的高考就行了,不断地督促自己快速、准确并且清晰地去表达,不是用嘴,而是用手中的笔!知识漏洞四:重点知识不明确

每一次的考试都会有所偏重,高考也不例外,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及在进行时间分配时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重点知识,就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复习巩固。那么什么是重点知识呢? 重点就是指使用频繁,应用价值高,而又处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考试中必考的那部分,是大纲要求掌握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中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既然是重点知识内容,而且又在考试大纲中明确地提出来了,这就等于把这部分的题目在考试之前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你了,这是一个多么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啊!但是许多同学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些东西,有些同学甚至都临近高考了仍然不知道哪部分是重点,只是一味的平均分配时间去复习,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在大纲或书本上用笔勾画出了重点部分,但是不下真功夫去挖掘,仍像其他的知识一样浮于表面,这样掌握的“重点”和没有掌握之间并无太大的差异。

防守反击:高考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所偏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复习。对于考试的范围以及要求掌握的程度,最好要有很清晰、很准确的认识,以便能在复习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以及各部分所占的时间比例。对于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重点内容,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及时地标注、记录,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当立即抽出时间来进行整理、分析、巩固。除此之外,重点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都比较高,虽然它也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但其在考试中的变化较多,提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很少以概念的形式直接出现,多数情况下都是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所以碰见这方面的问题时,一定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要静下心来,将“纯知识”的部分分离出来,再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只要能在复习时明确应该掌握的重点部分,并且透彻地理解,扎扎实实地巩固,那么,你就可以比较轻松地通过这看似很艰难的一关了,因为,重点并不总意味着难点!

知识漏洞五:难点区分不清 与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知识不同,高考中的难点问题是因人而异的,而重点知识却是固定不变的。什么是难点呢?一个是知识自身的难点,这是一般性的难点;另一个是相对于我们个人的难点,这是因人而异的。前者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运用时容易发生错误,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后者个体性的难点呢,则是由我们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

防守反击:对于前一种难点,老师会在复习中着重地给大家讲解,并且常常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如果对于这些难点知识,自己没有提前进行仔细探索,那么在听老师讲解时可能会感到很费力,甚至还会出现什么都听不懂的情况,即使对于课上貌似已经“听懂”了的难点知识,如果在课下不反复巩固,也仍然会将这一部分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对于这些知识难点,老师会在每一个复习阶段都着重强调,而在高考复习的最后模拟考试阶段时,老师还会强调同学们错误中最典型的部分,这部分常常就是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对老师所提及的、但自己又常常犯的错误加以分析,如有必要,可以针对自己某些知识的欠缺,重新复习一下。

那么对于后一种难点呢,则比较麻烦。因为这些“难点”是我们个人的,老师有时可能不会仔细讲,但它又往往会成为同学们复习进程中的拦路虎,给前进带来很大的障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这样的心理:这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是不是不应该去问呢,是不是我自己太笨了呢?当然不是,你觉得难搞不好大家也觉得难呢,而一些看似不是“难点”的“难点”,反而正是由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才发现的,所以,对于这些个体性的难点,一定要勇敢地开口,向老师、同学请教。如何处理复习中的难点知识是高三的一个重头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很难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供大家参考,而高三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遇到的难点,我们既不能畏惧不前,也不能草草了事,不放在心上,只有充分了解了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才能把握好向难点进攻的“度”。

知识漏洞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我发现许多同学在做题时都有这样的习惯:做完了题,一对照标准答案,结果对了,就再也不想了,结果没对,就懊恼悔恨半天但也跳过去完事,这样的做题方法会有什么结果呢?常常是,会做的题目巩固了一遍,不会做的题目仍然不会,在高三这个分秒必争的时间段,这种做法无异于浪费时间。

轻视解题思想、思路,只重结果,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我自己当初也曾有过类似的做法,由于在做完题目后不注意总结解题的过程,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时,由于当时的解题方法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只好临时重新进行分析,不仅浪费时间,甚至还可能将原本可以做对的题目做错,后来,我才慢慢醒悟过来,在每次做题时都尽力去留心解题过程中思维的“关键点”,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解题速度果然大大提高了。

有的同学常常抱怨自己的解题速度太慢:“为什么他都做完六道题了,而我才做完三道?”“为什么他做题时似乎根本就不用思考,而我却需要想半天呢?”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你在以往做题时根本就没有记住解题的套路,所以不得不在做每道题前都要临时去想。试想一下,是默写一首诗快,还是自己创作一首诗快呢?当然是默写的速度更快了。虽然高考不是在默写,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出现的题目中,有很多都是我们以前做过的,如果能清晰地记住大致的解题思路,然后在考试中按照已有的解题模式将这些题目逐个击破,这样做起来考试又有何难呢?

防守反击:如果把每道题目都比做一个花园,那么题目的结果就像是花园的大门,我们参观花园的目的不是在于观看其大门,而是在于领略花园内的景色,那才是一个花园的精髓。解题的思想就是一道题目的精髓所在,可以说,在平时的练习中,获得一种新的、正确的解题思路要远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有价值得多!要知道,试题是没有做完的时候的,只有在掌握了方法之后才能举一反三,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求学》)习惯漏洞篇

习惯漏洞一:目标飘忽不定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啊,当我们心中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时,动力自然会大大增强,学习起来也就多了十分的干劲,许多原本有点懒散的同学,会在高三阶段忽然变得发奋起来,早上不再踩着铃声进教室,放学后也不会在电脑桌前“流连忘返”,其实,我们还是很想睡懒觉,很想打游戏,但正是由于心中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我们才能抵挡住这些舒适的“诱惑”,而安心地在课桌前一句话一句话地复习,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也有和上面的情况相反的,有一部分同学的目标飘忽不定,或者说有些人心中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目标,某一次考试成绩好了,就沾沾自喜,幻想着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很棒的大学,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了,就唉声叹气,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做起事来也没精打采,对学习的兴趣也是一降再降。这样的态度,又怎能带来一个持续有力的动力支持呢?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一些原本能力很不错的同学由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缺乏目标,失去动力,最后不得不忍痛与自己曾经为之努力的梦想说再见。防守反击:再用一个很俗套的比喻,把学习生涯比做一次长跑,试想一下,如果这个长跑没有终点线会是怎样,或者想想一下你不知道终点在哪个方向又是怎样。你很有可能由于没有“终点”这个概念而失去跑步的意义,你就不会再拼命地去争取,更坏的情况是,由于你看不到终点所在,看不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使得自己的前进方向出现偏差,甚至有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跑,由此足以说明目标对于一个高三学生的重要性,在拥有理想之前,学习很可能是为了老师、父母,在拥有了理想之后,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学。定一个合适的目标,然后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句话说起来是如此简单,但做起来却是相当的艰难,只有那些拥有坚定意志和毅力的人才能做得到。如果你真的渴望自己能够成功,那么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吧,如果你能保证自己可以完成,那么你就又向成功跨出了一大步。

习惯漏洞二:只说不练 “要是当初我也这样做了,我现在肯定也能做得像他那样好。”这是许多同学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头脑灵活,反应快,很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而且自己也很自信,相应的目标定得很高。但是目标确定后,总会落实不到位。学习中存在偷懒、侥幸的心理,遇到问题,一看会做,就放过去了。试卷上有了错误,差不多知道正确的解法也就不再追究了。这样的同学看似什么都会,给别人讲解时也是一副口若悬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样子,但是遇到平常考试或者高考,他们的成绩与他们的想像差一大截。防守反击: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在高考这个处处都是实打实的考试中更是如此,每一分的取得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嘴上无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如果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等于零。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也做了一些练习,但却常常有“做题做一半”的习惯,才把题目做了个开头,就说如何如何解下去会有结果,后面的解题完全停留在了口头上,最后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与想像中的差距很远,结果自然也就不能保证了,这就是他们在实际考试中常会失败的原因。要知道,许多事情都是以实际经验为基础的,做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只有认真、踏实地做过一遍之后,才有可能体会到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另一方面,高考是需要准确性和速度的,而这两点的练习都是依靠平时刻苦的点滴积累完成的。每一次的作业,每一次的课堂练习,都是对准确性和速度提高的一次促进,如果你不愿吃这份苦,在别人付出汗水的时候,你只愿付出一点口水,那么结果是同样有天壤之别的:别人可能得到的是钻石,而你很可能只得到一块玻璃。在清华大礼堂前面的日晷上刻着四个大字——行胜于言,这就告诉了人们行动的重要性。

习惯漏洞三:只顾学习,不顾身体与上面的那个“只说不练”的漏洞相反,有一部分同学的行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顾学习,不顾身体。这些同学为了能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常常花费十几个小时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学啊学啊,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有人甚至把身体都弄垮了。有一些同学尽管没有达到这等“疯狂”的地步,但他们常常打破自己以往的作息时间,认为进入高三就意味着要把一部分用于休息、娱乐的时间拿来学习,所以一进高三就开始睡得很晚,甚至是通宵熬夜,以往的那些兴趣也统统都被砍掉了,每天的事情就只剩下学习、吃饭、睡觉,长此以往,就会觉得很压抑,即使是那些意志坚强、耐得住寂寞的人也会觉得高三的生活太苦,太乏味了。防守反击:高三的学习强度大,压力也很大,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意味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如果为了学习把自己的健康都搭进去,这样收获的成绩我宁愿不要!学习注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的长短,如果熬了一夜,得到了十个小时的时间,却只收到了三个小时的成果,还不如用心学三个小时,然后用剩下的几个小时去好好睡一觉,以更加饱满的精力去迎接新一天的学习划算呢!越是在繁忙、疲惫的时候,越是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中的许多人就会犯糊涂,有时为了眼前的好处,不惜牺牲长远的利益。正如古人所言:过犹不及。当我们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苛求自己去做某件事情时,常常不得不面对“欲速则不达”的客观规律,反而不如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或是自己制定的、合理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每天的学习与休息,这样的学习,比较轻松,又会有比较好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习惯漏洞四:应试技巧缺乏进入了高三的最后阶段,同学们该掌握的知识点都已经基本掌握了,但是很多同学却发现自己的成绩还是不能够稳定下来,这与临场发挥有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应试的技巧。防守反击:我们通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题目安排并非一定由易到难,而是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可以说是难易交错。当然,不同题目对不同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但面对难题,心理素质不好的可能一下懵住了,而心理素质好的会直接跳过,解决其他题目后再来攻坚,或者花一定时间解题,但切忌时间过长,否则得不偿失。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死钻牛角尖。考试一般都会提前发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试卷,一看题量,二看哪些题目熟悉,做好时间上的分配。此外,在真正的高考时,考完一门之后,不管考得怎么样,都应立即忘记,不要让上一门的考试影响到下一门的考试。(《求学》)心理漏洞篇

心理漏洞一:心理准备不足

高三的考验不仅体现在学习的强度上,还体现在心理的承受能力上,很多同学都碰到这样的情况:进入高三之后,才猛然发现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等着自己去做,还有这么多充满偶然性的岔路口等着自己去抉择,这些“偶然”让我们变得不知所措,除此之外,高三大强度的训练以及极大的紧迫感,也容易让我们感到惧怕,经常在怀疑自己和肯定自己之间徘徊不定,惶惶不安。

防守反击:这些都是进入高三之前心理准备不足的表现。进入高三,就意味着大强度的训练已经开始,也许你还不能适应,对这种高速度的生活产生了惧怕,但是你要相信,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即使你感到很疲惫,但你仍然在进步。压力大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一样,并不是成绩比你好的人就没有了压力。大家都要记住,高三是非常变幻莫测的一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名次、成绩都是很不稳定地变化着,大家在班里在年级里的排名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只要你在这一年里把握住所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很有可能上升到前列,而成绩好的同学,如果你掉以轻心,也有落马的可能。只有那些始终保持高度兴奋的学习状态的同学,才会在这一年里,不断进步,超越原来的自己。

心理漏洞二:努力与回报真的成正比吗?

许多同学自从进入高三后,就一直加倍地努力学习,无论是时间、精力、注意力,还是热情、信心都投入很大,即使是在周六、周日,也拿出大部分时间学习。但有时这些同学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些同学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很沮丧的感觉:“我努力了却没得到好成绩,反而没我努力、没我用功的同学超过了我,以前比我成绩差不少的同学有的也超过了我。如此下去,我高考还有什么希望吗?”并且这种想法深刻地影响了他(她)的学习,这时的学习就变得很被动。

防守反击:人们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可是,这些同学的付出为什么就没有得到回报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成绩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就是你的努力在起始阶段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只有等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从量变达到质变,成绩的提高才会明显,所以有的同学在努力的最初阶段看不到成绩的提高就放弃,是十分可惜的。其次,复习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复习的方式、方法等,如果这些不合理,也会阻碍成绩的提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想成功,就必须先找到自信这块基石。

高三是很累的一年,但同时高三也是最精彩的一年,有人说:经历了高三,后悔一年;不经历高三,后悔一辈子!高三是复杂多变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把高三拉长了看,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把高三放宽了看,就不会变成可怜的井底之蛙;把高三聚焦了看,才能体会到那停留在瞬间的快乐!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让我们鼓起勇气迈出最坚定的一步吧。相信自己,即使一分付出换不来一份收获,十分的付出也终将换来一份收获!成功必将属于你我,必将属于每一个勇敢走过高三的人!(《求学》)

第二篇:高考历史复习-材料与结论

《金》P18-3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

业组织

16.(09广东)(14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汉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16、(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三篇:高考文言文复习与备考策略

高考文言文复习与备考策略

近四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考查,选文取材方面,都是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如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2010?墓志铭);苏轼的《陈公弼传》(2011?传记);苏辙的《伯父墓表》(2012?墓表);鱼豢的《魏略》(2013?传记)。前三年都是宋代的文学大家作品,今年是史学家作品。题型设置方面,考查的题型相对稳定,即实词词义辨析、人物形象判断、要点归纳与概括、句子翻译。常见文言实词考查比较平和,人物形象与内容归纳题没有什么变化,句子翻译题则重点强调落实关键词,句意基本流畅。

鉴于近年江苏高考文言文取材多是广义的人物传记类文章,题型也相对稳定和成熟,现从教学案例,谈谈高考文言文复习过程中的备课策略。

(一)做好引导与激励

1.从引导学生阅读文言小故事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比如:“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选自《隋唐嘉话》)

这段文字叙述的是唐太宗赏玩鹞子,魏征抓住时机劝谏君王不要耽于享乐一事。由此来看,这一小段话包含了丰富的意蕴:从选文取材的角度看,故事简洁生活化;从立意构思的角度看,文段以小见大;从君臣关系角度看,魏征谏言巧妙比方;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文学和史书相辅相成;从作者创作故事的目的看,反映了当时清明的政治风气;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看,魏征有责任担当。

提到责任,借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和渗透,学好古代文学作品,既是修身立学的需要,也承担传承和弘扬文化经典的历史重任。

(二)做好阅读与积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加强阅读训练,尤其要重视阅读的流畅度、文言语感的培养。

当然,苏教版高中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除了上述提到的《史记》,大多不完全吻合于高考的人物传记,为了加强文体相似性的练习,以及对常见文言词汇、句式和结构章法有较多认识,还要组织专题传记阅读。可以以各地的高考文本为主,配合部分另选内容,这样就可以保证阅读文本的仿真性和权威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走近知识,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去积累和提升。

(三)做好梳理与总结

阅读,会积累一定的知识量,但还需将其梳理、分类和整合,这不仅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复习的自信,使知识更长久地保存于大脑。如果说把每一个知识点看作一颗“珍珠”,当这一堆珍珠散落时,你用手去抓他,就会发现抓到手中的很有限。而如果把散落的珍珠编缀成串,你只要一个小小的指头,便能将一整串珍珠轻轻挑起。做到这样,就需要梳理和总结。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实词“被”为例: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本《越州赵公救灾记》中“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一句,句中“被”同“披”,覆盖、遍及的意思。同样是“被”同“披”,但意思也有不同,如在《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宾,被发行吟泽畔”中,则为披散、散开之意;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被”也同“披”,意为穿着。在《墨池记》“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句中“被”是蒙受之意。当然,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还有其他的解释。梳理总结后,还要及时“温习”,遵循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做好检测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题型只有四道,且前后题型不重复。针对高考考查特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复习的知识点要及时地巩固。受学情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考生还要加强定时检测,适当扩充知识容量,加大能力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在四道题的基础上,横向和纵向拓宽同一类知识的考察面。比如,实词题可以多增加五六道,虚词中也可增加类似用法和意义的训练,其他题型也是如此。在训练难度的把握上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习的规律。检测后要做好反馈,然后再安排同一知识点的拓展训练,学生对训练过的知识回头望,这样的训练就能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

当然,高三文言文复习,要认真地研读考试说明,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不能全靠经验,车子不倒只顾推,一头扎进题海中。既要重视文本阅读,又讲究策略方法,立足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好每一个细节,才会产生规模效应。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第四篇:高考政治-实践与认识论专题复习

北京2015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 明确考点

1.实践的定义和属性。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梳理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的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活动,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实践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是处在一定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着的。

(4)实践是的物质活动,是的活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这种反映只有在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都是实践的产物。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认识产生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和与与客观交汇点上的。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和。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重点难点剖析 例题1:1979年,我国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方针,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张。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提出,要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发展的?

例题2:我国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要完善法治建设,建立法治型国家已迫在眉睫。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说为什么我国要加强法治建设?

例题3:在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惯性定理以前,亚里士多德的“没有力就没有运动”的说法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被认为是“科学”的;在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牛顿体系和以太理论被认为是认识宇宙的“科学”;在没有现代西医的时候,尤其是在巴门尼德发现细菌以前,放血疗法也被认为是“科学”的。“蛙腿论战”(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与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用青蛙腿做实验,分析引起蛙腿抽搐的生物电、静电等原因的论战)是科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论战,它推动了电化学、电学、电磁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生物电的发现及电池的发明。

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

第五篇:高考化学复习专题-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

【解题技巧】

(1)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如:金刚石>NaCl>Cl2;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如:Na>Cl2(金属晶体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等)。

(2)形成原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则键能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金刚石>石英>碳化硅>晶体硅。

(3)形成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如:MgO>MgCl2,NaCl>CsCl。

(4)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形成的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Al>Mg>Na。

(5)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规律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HI>HBr>HCl。

②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CO>N2。

③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支链越少,其熔沸点就越高,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④同分异构体中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邻位取代物>间位取代物>对位取代物,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2.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熟记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

A.NaCl(含4个Na+,4个Cl-)

B.干冰(含4个CO2)

C.CaF2(含4个Ca2+,8个F-)

D.金刚石(含8个C)

E.体心立方(含2个原子)

F.面心立方(含4个原子)

3.晶胞求算

(1)晶体密度的计算

(2)晶体微粒与M、ρ之间的关系

若1个晶胞中含有x个微粒,则1

mol晶胞中含有x mol微粒,其质量为xM g(M为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又1个晶胞的质量为ρa3 g(a3为晶胞的体积,a为晶胞边长或微粒间距离),则1

mol晶胞的质量为ρa3NA g,因此有xM=ρa3NA。

【训练】

1.(1)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晶体局部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gO具有NaCl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MgO的晶胞参数为a=0.420

nm,则r(O2-)为________

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0.448

nm,则r(Mn2+)为________

nm。

(3)①GaF3的熔点高于1

000

℃,GaCl3的熔点为77.9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aAs的熔点为1

238

℃,密度为ρ 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Ga与As以________键键合。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a g·mol-1和M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Ga pm和rAs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质O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和Na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5)①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

②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下载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守反击与完美主攻——高考复习漏洞大起底07121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接个人与机构两大市场 陆金所战略布局起底

    近日,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对搜狐理财表示,陆金所此前通过P2P已经积累了比较坚实的市场基础与互联网投融资运作经验,今年更将迎来重大战略升级。首先陆金所将通过Lufax和Lfex两个......

    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2019.8---2020.6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备课组长:杨卫丽一、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

    2013高考艺考生英语教学与复习工作总结

    2013高考艺考生英语教学与复习工作总结 英语代课教师 夏达 我从今年九月开始接任我校艺考生的教学复习工作.由于是半中间接替别的老师,一开始学生和我的关系比较陌生,我在教......

    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方法与策略

    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方法与策略1、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抓基础、重课本,做基础题,练好基本功。重视归纳总结,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统一指......

    2010高考复习《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

    2010高考复习《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哲 学① 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②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台湾省部分产品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推理与证明

    高考总复习推理与证明一、选择题0,1这三个整数中取值的数列,若a1a2a509,1.设a1,a2,,a50是从1,且(a11)2(a21)2(a501)2107,则a1,a2,,a05A.10B.11C.12D.13 中为0的个数为2.平面内有n条直线,最多可......

    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陈宗胜 核心素养,是2015年高考以来,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最热门的一个关键词。我在调查了解部分学生答题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国II卷(甲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