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数学复习的研究与实践---2018版
高考复习的组织和实施
一、研究高考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研究高考改革:
(1)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2)学生考试多次选择(3)高校依法自主招生(4)全国统考减少科目(5)逐步推行不分文理科
(6)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制定考试大纲的依据(2)会不会考、考到什么程度,在课程标准中找答案(3)教师要养成看课程标准的习惯(4)学校要为教师研究课标创造条 研究考试大纲
(1)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2)考试大纲是课程标准在高考中实施的依据(3)注意研究考试大纲每年的细微变化 研究教材
(1)教材是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载体(2)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研究教材与日常的教研活动结合
(4)研究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结合(5)研究教材与学生相结合 研究高考试题
(1)研究高考试题要合作、交流(2)研究高考试题是教研组的重要工作(3)研究高考试题与日常教学相结合(4)创造平台—教师解题大赛(5)专家引领—与命题人座谈交流 研究复习的组织
(1)关于复习的轮次问题
(2)关于复习中的不同科目合作问题(3)复习中的年级组长与班主任(4)复习中的教研组长与学科组长(5)复习中模考试题的组织与选择 研究科目复习策略
(1)教研组长是科目复习的 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理念,试题设计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公平性,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所有考生公平,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同一科目不同选修模块的选做题分值相等,难度、区分度力求均衡。
注重试卷整体设计,力求题型结构、内容比例、知识覆盖面构成科学、合理,试题有适当难度、区分度,试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
注重考试的可操作性,命题要有利于考试的组织和评卷的实施。
三、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基础知识复习与解题能力提高的关系(1)在重解题的同时更重视基础知识(2)重视重要定理的发现、证明、应用(3)重视知识间联系、体系的梳理(4)重视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5)重视通过解题寻找知识漏洞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1)必修和选修必考是基础,必须加强(2)不同科目必修与选修不同对待(3)注意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
必做题与选做题之间的关系(1)必做题是重点、是基础
(2)结合科目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选做题教学内容开课方案
(3)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 复习与新课讲授之间的关系(1)复习与讲授新课有机结合(2)结合科目实际和学生实际
(3)重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之间的关系(1)对新增教学内容要有足够重视(2)结合科目实际采取不同方案(3)加强教师培训(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四、提高高考复习效益的策略 紧抓课标、考纲、教材策略
(1)课标、考试说明(大纲)、教材一个都不能少(2)建立经常性的研究机制(3)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方案 抓45分钟策略
(1)学生的有效获得是课堂有效的标志(2)正确处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让学生积极有效的思考(4)重视课堂容量科学性的探索 抓“点”和“面”结合策略
(1)教学内容要“点”和“面”结合(2)课堂上要“点”和“面”结合(3)考核、检查要“点”和“面”结合 抓教师教学方式策略
(1)由“主体”与“主导”向重服务转化(2)由重统一培养向重个性化培养转化(3)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化 抓学生学习方式策略
(1)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学校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化提供帮助(3)教师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化提供平台 抓资源整合策略
(1)学校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2)教研组为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供平台(3)发挥各层次教师的积极性 抓总结反思策略
(1)教师的总结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2)教师要养成有效反思的习惯(3)教会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
抓考练有效性的策略
(1)精选考练试题是有效考练的基础(2)适时恰当的组织进行考练(3)重视考练后的讲评
(4)重视考练后学生的个别交流、反思
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陕西师大附中 何喜安
高考数学命题遵循“总体平稳、局部微调”的指导思想,溶入新的教育理念,汲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并存、知识与应用并举,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 和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突出考查思维、运算、应用等几方面的能力,突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查,扩展和更新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加大数学应用的考查力度.主干知识突出化
对于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的函数,不等式与导数,三角函数与向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在数学试卷中有仍有较高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它们的考查题型与方式不断更新,始终占据着高考试卷的突出位置.
学科知识综合化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有利于考生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考生从不同角度切入,形成多种解法,为考生的解题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思想方法主导化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重视数学思想方法考查,是高考数学命题多年来所坚持的方向.数学高考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并贯穿于整个试卷中.数学课程中的主要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偶然与必然的思想.
新增内容工具化
新课程教材的新增内容为:简易逻辑、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这些内容给高中数学增添了活力,并提供了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如导数工具的引入与广泛运用,大大拓展了函数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向量工具的引人,使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代数进行了完美的结
合.
应用问题生活化
数学应用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本、贴近问题的实际,逐步形成了有数学内涵和教育功能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命题风格,体现了“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命题原则.
高等数学初等化
近年高考数学加强了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特别是学生进入高校后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如重点考查函数性质的描述、向量的应用、数列求和以及随机分布等.除此以外,将高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直接引用,以创新题的形式考查,如函数凸凹性.
解题方法高等化
初等数学方法注重技巧,往往陷入:“偏、难、怪”的泥淖,而高等数学方法注重程序(通法),淡化技巧.数学新高考更注重解题方法高等化。
新课程思想理念化
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等.
稳定与创新是数学高考的两大主旋律,今后高考将继续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以前考过的内容,加大数学思维的含量,降低试卷的入手难度,重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观点和研究方法分析生产、科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第二篇:高考数学测量研究与实践读书笔记
《高考数学测量研究与实践》读书笔记
《高考数学测量研究与实践》这本书共有五章分别为概论、数学教育测量的基本理论、高考数学考试的内容与要求、考试设计、测量的评价,主要介绍了我国高考的发展与现状,以及高考考试的特点,并对高考考试进行测量,及时对高考考试的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而测量就是高考改革的依据。下面就把我的所得简述如下:
1.我国的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考试和社会考试.从199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关高考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高考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探索创新,也有力地推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理论和考试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有关高考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展开.本讲座将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应用现代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的理论在考试理论与命题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讨高考数学的特点与规律,以期促进学科测量理论研究和高考改革的深化.
2.测量和测验
在教育测量学中,测量(measurement)是指根据某种标准,将实施测验的结果化为分数,用以表达受试者对所测问题了解多少的一种工作历程.测验(test)或称心理测验(mental test 或psychological test),是包括多个问题所构成的用来鉴别能力或性格差异的工具,测验是测量的手段和工具.测验有多种形式,教育上使用最多的是性向测验(aptitude test)和成就测验(achievement test).与测量一词比较,测验结果所显示的是受试者工作表现的优劣程度;而测量的历程,则是对受试者表现以数字的多寡给予“他能做到多少”的解释.
3.测量与评价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心理特征的行为表现加以确定.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在本质上属于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测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测量只包括学绩(成就)测量,是对学习结果——知识、技能的测量.评价指的是对事物进行价值分析的判断.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测量的结果是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的依据,评价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过程,如果不依据测量结果进行价值分析和判定,测量结果就会失去意义.
4.测试的分类的标准
测验的类型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例如,从用途上区分,一般可分为成绩测验、学能测验、人格测验等;从分数标定和解释方法上区分,可分为目标参照性测验和常模参照性测验;从测验方法上区分,可分笔试、口试和操作测验;从测验方式上区分,可分为综合式测验和分离式测验;从测验规模上区分,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从测验要求上区分,可分为难度测验、速度测验,等等.测验的分类方法和种类都很多,我们只讨论与高考性质有关的几种测验.
5.测试特点:
(1)数学高考是常模参照性考试
(2)数学高考是考查基础的考试
(3)数学高考是注重能力考查的考试
(4)数学高考是难度和速度要求兼有的由此,我认为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针对高考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且是教育的宗旨。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读了这本书对我感受最深的是应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创设优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中产生学习的乐趣,能够进一步地深入学习。例如笔者在“函数”概念教学中引进这样一个实际生活情境:
从一个有趣的“绕圈子”问题谈起(投影显示):在世界著名水都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条腿伸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0.14
x(0x0.1)
上述生动且具有趣味性的材料是为学生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不仅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传统定义)引向集合、映射说(近似定义)。在这种情境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更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概念的理解。
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效率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思维的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开启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用之不竭的数学发现的源泉。可以说数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生动的数学思想的发展史,它深刻地告诉我们: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本质,它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具有更大的统摄性和包容性,它们犹如网络,将全部数学知识有机地编织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结构和息息相关的系统。
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优化其思维品质,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为发展数学、运用数学作重要保证。
第三篇:研究2011陕西高考数学确定2012复习方略
探究高考试题 明确复习方略
——2011年陕西理科数学高考题的分析及启示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710500)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高考提出了“三个有利”,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特别是2011年陕西理科数学高考题,融入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辐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能认真研读高考题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整合考题资源,观察亮点,发现变化,积极应对,将是一笔丰富的财富。
【关键词】分析及启示
回归教材
观察亮点
发现变化
积极应对
纵观2011年的陕西理科数学高考题,给人感觉是体现数学本质,凸显数学思想,强化思维量,控制运算量,突出综合性,以全新的面貌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试题图文并茂,文字阐述清晰,图形设计简明,无论是在试卷的结构安排方面,还是试题背景的设计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应当说,本套试题符合陕西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学情,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是一份很有特色的试题。
笔者经仔细分析,做完之后觉得难度较去年有一定提升,但变化不大。其中选择题、填空题没有难度大的把关题,解答题中的计算量整体降低,尤其是解析几何题;考生感觉难度增加较大,主要来自解答题考查顺序的调整,导致考生的心理压力增大,但对课本中余弦定理的证明(实际上是课本必修四第二章第5节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中的例2)使许多考生有如骾在喉的感觉。本文从试卷结构、试题背景、新增内容、知识交汇等方面对2011年的陕西数学理科高考题探究如下,并由此得到几点启示,愿能明确2012年的迎考复习方略,对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试卷结构
整套试卷的第1题设计为“有关向量的逆命题”,破除了前几年传统的“集合问题”开头的模式。第7题复数知识也不是以往的单独命题。第9题线性回归方程只考查直线的特征而非回归方程的计算;第11题是一个已知导数求该函数的原函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利用所学的导数和定积分的知识稍作变化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个不定积分问题。解答题的布局变动较大,第 16题是立体几何题,第二问直接求两个空间向量所成的角,与以往命题中的设问有较大的变化;第17题是一道很基础的解析几何问题,与以往考试中解析几何题作为压轴题比较,有很大的变化,是求具体数值下的弦长;第18题是“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这种考查方式使考生感到很意外,其实这种叙述并证明课本中的定理的命题方式早在1980年的高考中出现过: “叙述并证明换底公式”,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第19题是一道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问题,综合性强,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所用的知识与方法却很基本;第20题为用加法公式求互斥事件的概率问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题目的情景设置很好;压轴题第21题是以对数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为载体但不含参数的试题,问题情景与平时的练习变化不大。
正由于解答题顺序的改变,会使部分考生产生慌乱,如果在考场上冷静面对,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运算量的减少会给自己以安慰,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应当说,今年数学试卷新颖灵活的结构模式,是对考生应变能力的一次大检验,也会对今后的高中数学教与学带来深刻的启示。
二、试题背景
选择题、填空题在保持2010年试题平稳的基础上,以网上评卷得分、世园会等贴近现实生活的背景命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3题将函数抽象关系与图象结合,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第6题的函数零点问题,将根式函数与余弦函数综合,结构新颖;第7题的集合问题,集合M实质为三角函数y=|cos2x|的值域,集合N为复数的模范围问题,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知识联系的命题模式;第8题的程序结构框图,以高考的网上阅卷评分规则为原始背景,突出实际应用性;第14题与文科第10题的植树路程问题,接近课本原题,它可转化为经典的题目:绝对值函数求和的最小值问题;第16题立体几何的折叠问题,第17题圆的压缩问题,第19题的切线数列问题,都根植于高中数学教材,均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第21题虽以常见的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压轴,但第二问比较大小,设问基本,求解灵活,第三问求范围,探究问题,设计新颖。
三、新增内容
对三视图考查的第5题,在去年单体的基础上,发展为有关组合体的体积计算;第6题里函数的零点或方程根更是结合了函数单调性与图形的考查;第9题的线性回归方程首次考查,突出了概念的理解,避免了求方程的复杂运算;第13题依然是考查归纳推理,但由去年的求第5个关系式发展到求一般结论;在第15题的选做题中,不等式选做题由解不等式发展到求参数a的范围问题;几何证明题融合了许多基本的基础知识,突出推理能力;参数方程与极坐标题的几何背景清楚,也向综合应用方向发展,即就是说,选考内容明显地增加了试题的思维难度,但运算量均不大,难度也相当。
新课程里的新增内容,框图、三视图、定积分与几何概率、合情推理、概率与统计,以及选做题里的三个试题的设计,完全吻合于陕西考试说明的界定。传统知识的设计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主干的同时,尽量覆盖常用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特别是对数列解答题的设计,回避了以往考查递推数列的热点,降低了难度。
四、知识交汇
对传统的二项式定理考查的第4题,也融入了指数函数及其指数运算;第6题的算法框图问题,将数求和的基本框图紧密地与算术平均值进行结合,不落俗套;第7题交汇了集合、三角函数、绝对值、复数和不等式等知识;第11题在考查了函数的复合运算的基础上,也融合了简单的积分运算和解方程等思想方法,将定积分与几何概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虽是一道小题,但体现了数学大知识——积分;第12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里整合了充要条件;第19题集函数、切线、数列通项与求和于一体;第21题将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运用考查到了极致!
五、复习方略
2011年陕西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对我们有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18题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多样,不只局限于课本中的向量方法,在教学中如果能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认真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以解决,学生应该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题,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的课堂是对此一带而过,直奔定理的应用,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是对数学证明中追求理性精神的背叛。该题再一次提醒我们教学要回归教材,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回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过程,不能只注重知识的应用而忽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这提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淡化技巧的演练,回归到数学学习的原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感受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追求理性精神的快乐,而不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带给学生的痛苦与无助。
第二点启示:解析几何问题考查的知识与方法到位,但运算量明显下降,这样命题,对于今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这提示我们要回归教材,注重通性通法,淡化方法技巧,避免繁琐的运算,使学生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如果连教材都不能读懂、理解、吃透,却整天忙于搞题海战术,那势必会舍本逐木、事倍功半,“即使在耗费大量时间后掌握了一些方法技巧,但遗憾的是这些技巧一般是命题者要刻意回避的,因为高考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是考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是考生对通性通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点启示:据不完全统计,不少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如第17题解析几何第一问“求轨迹方程”来源于选修2-1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阅读材料2中 “圆与椭圆”,第二问求弦长与选修2-1习题3-4A组第7题相同;第18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既为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第1节内容,又是必修四第二章第5节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中的例2;第20题概率题的背景与选修2-3复习题二第2题一致等。
张奠宙教授曾告诉我们“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严谨形成理性,重复依靠变式”,这些都提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紧扣考纲要求,不失时机地回归教材,坚持“以本为纲、抓纲务本”,加强对典型例题、习题及变式问题的过手复习,尽可能地实现课本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深入研究每一道例(习)题,做到将例题、习题“变化”,巩固“双基”;将例题、习题“类化”,展现通性通法;将例题、习题“一般化”,培养思维的概括能力;将例题、习题“深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等;从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点出发,引领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强化知识重点、弥补知识弱点和盲点,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精髓,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使知识和能力产生良性迁移,达到弄通一题带动一串之效果,进而摒弃题海战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另外对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性质、限制条件、图形等基础知识要细读,尤其要重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探究活动”、“问题与思考”、“注意”等的复习,不能在复习中留下盲点。
今年的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冲破了传统的命题组卷模式的束缚,探索了新的试卷结构,这对市场流行的模拟卷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有利于引导高三数学教学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对立体几何试题与解析几何试题命制的大胆尝试,力求降低运算量,彰显空间想象能力和坐标思想、向量方法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本质,与课标的基本要求接轨。考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的出现,有利于引导复习教学回归课本,重视教材,挖掘教材。独具匠心的新颖题、经典题、应用题、综合题,把课改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落在实处。
总之,2011年的陕西省数学试题,通过新颖灵活的谋篇布局,真正实现了“多想少算”,全卷没有一道较大运算量的试题,但思维量较过去的试题有较大的提升,体现了数学的理性特点,这将对今后的高三复习课教学会带来方向上的引导,对破除套路模式,改善教学方式,创设高效课堂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振平、张克,《2011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题评析》,新浪教育2011,6,10、2、段小龙、黄祥勇,《“回归教材”是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归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2009,3
3、冯爱银,《近三年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分析与启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2011,6
第四篇:高考政治-实践与认识论专题复习
北京2015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 明确考点
1.实践的定义和属性。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梳理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的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活动,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实践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是处在一定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着的。
(4)实践是的物质活动,是的活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这种反映只有在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都是实践的产物。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认识产生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和与与客观交汇点上的。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和。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重点难点剖析 例题1:1979年,我国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方针,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张。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提出,要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发展的?
例题2:我国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要完善法治建设,建立法治型国家已迫在眉睫。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说为什么我国要加强法治建设?
例题3:在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惯性定理以前,亚里士多德的“没有力就没有运动”的说法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被认为是“科学”的;在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牛顿体系和以太理论被认为是认识宇宙的“科学”;在没有现代西医的时候,尤其是在巴门尼德发现细菌以前,放血疗法也被认为是“科学”的。“蛙腿论战”(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与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用青蛙腿做实验,分析引起蛙腿抽搐的生物电、静电等原因的论战)是科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论战,它推动了电化学、电学、电磁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生物电的发现及电池的发明。
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
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2.3.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特的根本任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体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发展成果更多更加公平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指的是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正确认识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特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一是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四是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①从基本国情看,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②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③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决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 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四化)
1.2.3.4.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考虑)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①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③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基本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主要途径:
1.2.3.4.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我国“三农”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1.2.3.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小块土地经营占主导地位,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整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个统一,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就会变质。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参与决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民利益根本一致是开展协商民主的最大政治基础:吸收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使决策和举措更加科学、合理,是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特点;团结尊重和谐是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协商。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党内外进行广泛协商,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方式实现: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直接协商;另一种是人民政协中协商,主要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形式。2.3.4.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施政协商,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协商和政府与社会的协商对话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 基层民主的协商
中特文化建设
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意义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①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③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④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⑤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⑦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⑧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①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③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强大生机;④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三个倡导”上下功夫。三个倡导是在不同层面上提出的不同要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要求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要求 1.2.3.4. 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有针对性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2.3.4.
1.2.3.4.5.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是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传统发展理念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主体单一,难以适应民生需求多样发展的要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根本利益一致)
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2.3.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矛盾的复杂性增强
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2.3.4.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注重维护群众利益 注重做好群众工作 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 新特点 1.2.3.
1.2.3.4.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5个着力点
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②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会社主义生态文明建理论 1.2.3.4.5.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 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1.2.
1.2.3.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协调各个个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成本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4.5.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实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以路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目标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生态和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的为特征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5条)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2.3.4.5.6. 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关于推进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伟大工程(党建)的理论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理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理论(主线)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
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 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
党的建设面临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党的建设面临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总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战略任务)。(其中学习型是重要前提,服务型是根本要求,创新型是时代要求。)
①加强宣传教育;②完善体制机制;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推动节能减排;⑤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体现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四个方面。
①保持思想先进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②保持政治先进纯洁,最重要的是坚决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 ③保持组织先进纯洁,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
④保持作风先进纯洁,核心是紧密联系群众,始终代表人名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进历史进步。
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四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国际局势呈现新特点:
1.2.3.4.5.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 基本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3)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4)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