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1:0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第一篇: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成为现实,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方式,也改变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路径。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提供了实现非遗保护和展示的无限空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杭州非遗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数字化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是对以传承人口手相传为核心的传统保护方式的辅助与补充。本文对杭州非遗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做了概要介绍,并对杭州进一步加强非遗数字化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本文写于2010年11月,收录于《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0年度调查研究论文汇编》。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现状及对策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正在逐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新手段,数据库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非遗数据库建设,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借助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等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2008年杭州市作为省文化厅数据库建设试点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一年多来,虽然非遗数据库建设在国内外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但相关工作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于2010年10月底相继通过了技术上的终验和省非遗

/ 13

专家组的业务论证,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市非遗中心课题组立足于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现状,紧扣杭州市优势和特点,对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对策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杭州市非遗保护职能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传承、保护和发展,广泛开展资源普查,研究制定保护办法,切实推动保护,一系列相关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11月,市政府部署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13区、县(市)及西湖景区和下沙开发区近16000名普查员,按照“四不漏”(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村镇、不漏艺人)的要求,依靠“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工匠、老艺人、老土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共摸排非遗线索428966条,调查登记项目30168项,其中新发现项目18542项,登记重要传承人12869人,征集到非遗实物4165件,汇编普查资料文字档案714卷,音像档案2486盒,照片15686张,录像1729盒。

2009年9月30日,以杭州为主和参与申报的“篆刻”、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18个项目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杭州国家级名录数量跃升至26项,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2009年6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单中,杭州9人成功入选,使杭州的国家级传承人数量达到16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茅。同期,省政府公布的246项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杭州入围58项,至此杭州省级名录达到了122项,居全省第一。

普查和申报工作中搜集的民间文化资源种类和分布状况、传承人的记录、调查图表、保护项目清单以及创作的相关录音、影像、图片等珍贵实物资料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资料由几万普查者采集而来,需要将收集到的资源通过统一的整理、整合,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利用,2 / 13

又利于普通群众进行学习、传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信息化建设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发展。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杭州非遗数据库系统,已成为杭州非遗保护工作新的重点和突破口。

全国非遗看浙江,浙江非遗看杭州。杭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省会城市,非遗保护工作全国领先的地位离不开强大经济支撑所带来的先发优势。而在本身非遗资源不占优势的前提下,要保持这种领先性,必然要敢为天下先,超前一步做好转型升级。因此,杭州率先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非遗数据库系统,不但具备条件,而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一)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推进情况

2008年,作为省非遗数据库试点单位,杭州启动了非遗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调研工作,确定了建设内容和框架,起草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信息化建设规划书》。2009年3月,市文广新局办公室和市非遗中心一起制定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并于2009年12月完成了政府采购程序。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成功,市非遗中心分别于2010年1月26日、4月17日和7月3日举办了三次专家论证会。先后邀请了国家中心数据库专家、湖北宜昌非遗数据库专家来杭指导,也邀请了省内数据库专家、数字图书馆专家及省非遗数据库建设试点单位的同行共同出谋划策。

2010年11月20日,杭州非遗数据库顺利通过由市文广新局组织,数据库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独立专家参与的,侧重于技术路线是否合理的论证。11月30日,在南浔召开的全省非遗数据库会议上,省非遗专家组围绕业务需求对杭州非遗数据库进行论证,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杭州圆满完成了基础建设的试点任务和目标。

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在全国非遗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2010年6月,杭州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十

/ 13

二五”规划座谈会。在会上,杭州的非遗数据库建设方案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具体内容 1.杭州非遗数据库的硬件设臵

非遗数据库硬件即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包含2台数据容量为6T的磁盘阵列,1台数据库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器,以及相应的备份恢复软件。同时该存储备份系统和杭州市异地容灾备份系统连接,保证了非遗数据的存储和安全。2.杭州非遗数据库的应用系统

杭州非遗数据库系统,由一个网站二大系统六大分系统三十三个子系统组成,基本涵盖了杭州市非遗资源全部和保护管理工作全部。除门户网站外,基础数据库系统基本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来源和业务支撑,由普查数据库、申报数据库、名录数据库、传承人数据库、保护载体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六部分组成。保护管理系统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业务延伸发展,由普查管理系统、申报管理系统、名录管理系统、传承人管理系统、保护载体管理系统、专家管理系统六部分组成。

普查管理系统又主要由线索收集、线索筛选、数据比对、权限管理、统计分析、考核评定六个部分组成。申报管理系统由申报基础数据维护、权限管理、流程管理、申报材料审核、专家网上预审、终审管理、专家评定、考核评定八个部分组成。名录项目保护管理系统由名录基本信息维护、名录项目保护管理、名录项目保护工作抽查、考核评定四个部分组成。传承人管理系统由传承人档案管理、传承人活动管理、传承人授徒管理、传承人服务管理、传承人福利管理、传承人考核管理六个部分组成。保护载体管理系统由保护载体申报、保护载体信息管理、保护载体活动管理、保护载体综合管理、保护载体考核管理五个部分组成;专家管理系统由专家库信息管理、专家定向抽取、专家活动管理、专家统计分析四个部分组成。3.门户网站

根据杭州非遗工作的需要,本期数据库建设中已初步建设了门户

/ 13

网站,基本能满足现阶段的使用需求。门户网站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建设、新闻动态、政策法规、非遗名录、传人风采、保护载体、工作简报、文档下载、你问我答和网上展厅十大栏。其中机构建设主要包括机构简介、领导班子、机构设臵、机构职能等,对杭州市非遗中心的基本面貌做详细介绍;新闻动态包括图片新闻、信息快递(文字为主)、热点聚焦、区县(市)动态,及时传递非遗信息,宣传非遗保护理念;政策法规包括国家、省、市各级的非遗政策,争取做到上情下达,工作政策透明化:非遗名录包括已申报成功的三批非遗项目,涉及十个类别,内容具体全面;传人风采包括传人介绍和传人所获成绩等,在对传承人进行宣传展示的同时,普及非遗知识;保护载体包括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产业基地、非遗生态保护区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地区性的工作情况介绍;工作简报包括每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总,使非遗工作具体化、条理化;文档下载里可以及时下载到各类操作手册以及表格;你问我答给群众提供了互动交流下情上传的途径,包括办事大厅、办事指南、快速通道、建言献策、主任信箱等,试图提高群众参与度,推广非遗理念;网上展厅包括专家简介、传人风采、名录集成、保护载体;除此之外,还有辅助部分,包括搜索栏、杭州非遗手册、杭州地理信息图三部分。

三、杭州非遗数据库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取得的成效

杭州非遗数据建设立足于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的原则,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有: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与存储系统,改变了目前资料以光盘形式为主的存放方式,达到了资料能够长期、有效的保存、管理和使用的目的;建立了数据中心,实现了对非遗数据和业务的流程化、自动化管理,有效加强了非遗数据的安全性;建立了门户网站,可以有效宣传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的渠道;创建了传承人、专家、名录和延伸载体管理系统,可以进行有效的传承管理;建立了自动办公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大幅提高了办公效率。具体说来,杭州非遗数据库呈现四大优势、六大特点。

/ 13

1.四大优势

(1)权威性和全面性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拥有全市非遗文献、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最为权威、最为全面的数字化档案库,其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艺人、不漏项目、不漏种类的涵盖面,呈现出资源独一无二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其综合性和单项性资源交互使用,普遍性与专业性兼顾的特色,及其示范性、导向性和标准化措施,使之成为地方非遗数据库的样板。(2)科学性和专业性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全市最为科学规范、最为严格标准的数据库,其学术性强、分类准确、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和专业性的高度结合,以及专业水平的充分发挥。因此,差错率低,零返工、零异议和零投诉,应该是杭州市非遗数据库科学性、专业性的终极体现。(3)地域性和特色性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源体现了杭州特色,体现了三江两湖一山一河特色。其采集、存储的非遗资源均为杭州独具地域民俗风情、民族民间特色、山水人文特点的文化精萃。正是由于这些不可复制的特色资源支撑,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地域色彩浓郁、吸引眼球亮点的非遗数据资源库。(4)普及性和效能性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普通工作人员和社会人员均可操作使用的普及型资源系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设臵了不同的权限和密级,使各层次的受众均可享用和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各种资源。同时,该系统是杭州非遗申报、名录管理、传承人管理、保护载体管理和其他非遗工作电子化、数字化的一大体系,因此,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能,是该系统一大功能特色。2.六大特点

(1)资源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

杭州非遗资源普查是在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文化厅有关文件要

/ 13

求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使用的文本标准均为浙文社„2007‟102号文件规定的规范文本标准。此项标准是在文化部有关普查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总结试点工作实践经验修订而成。本数据库严格执行浙江省普查文本标准,同时又兼顾专业调查要求,设计制订了《杭州市非遗数据库数字化加工标准规范》,为专业化调查作了充分考虑与准备,这正是本数据库区别于其他非遗数据库优势所在。(2)静态资源存储与动态工作管理相结合

杭州非遗数据库系统包括非遗基础数据库系统和保护管理系统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基础数据库系统主要是解决普查获得的海量非遗资料的静态存储与查询使用;而保护管理系统主要是解决专业调查、名录管理、传承人管理、保护载体管理及申报工作等动态工作管理,这是其他非遗数据库没有考虑也未作建设的内容。因系统充分考虑现有技术投资以及未来电子政务办公需求,不仅解决了以往工作所积存下来的大量资料和今后工作中将获得的大量资料的科学妥善保存,同时为专项调查、申报、评审工作,传承人管理、名录管理、保护载体管理等动态工作,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非遗保护工作转型升级打下扎实基础。

(3)系统的灵活开放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由于非遗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程,而非遗本身又是一种生态文化、活性遗产,其不断变化、不断生长、不断适应环境的特点,决定了系统设计必须坚持开放、灵活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性,以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变化需求;也就是随着非遗业务不断深入深化,系统应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和升级并正常运行,使系统成为一个应需求的不断升级而生长的活的有机体。同时,杭州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强调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这就是要求系统立足于杭州市非遗保护实际,突出杭州非遗特点,在与外在资源互相交流共建共享的情况下,不因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影响系统的自身运行,保证系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独立运行,并完成多种任务。(4)系统的实用便捷性与结构严谨性相结合

数据库建设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用便捷。该系统严格依据杭

/ 13

州非遗工作实际进行研发创制。整个系统全部采用常用语和常用图标,使用户一目了然,即使非专业人员未经培训或短时间培训即可使用,系统的可管理易维护性十分突出。与其他数据库纯从实验室研发、忽视基层工作、带有强烈的专业特点和学术意味有很大的区别。当然,实用便捷绝非简单粗糙、丧失科学性和严密性。恰恰相反,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设计结构学来分布设计,如普查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申报系统和系统管理四大模块六个部分三十三子系统,十分科学严谨,顾及了存储、查询、管理、维护、安全等系统所需全部元素,使之成为一个既便捷实用,又结构严谨、运行有序的有机整体。

(5)资源联网共享与安全可靠性相结合

目前,余杭等区县(市)所研发的数据库软件已与杭州数据库系统软件实现联网互通兼容。市与区、县(市)之间实现共享和无障碍推广普及,与省级非遗数据库兼容联网正设计之中。共享联网必然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杭州采用高可靠、高可用性技术以使系统能够保证安全性。也就是业务和数据不被非法侵入和修改,不因意外丢失和损坏,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这就使杭州非遗数据库必须考虑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及时调整开放的权限和级别,使该系统成为安全可靠而又实时互通的资源库。

(6)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与工作量化考核相结合

该系统研发严格根据国务院、文化部和省文化厅有关非遗文件精神和标准执行。同时,根据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制定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资源标准规范》,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的存储与格式的转化统一起来;将大量不同格式的表样数据[word,excel,wps等格式]的导入标准化规范化格式;同时,为了该系统操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定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对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操作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数据库系统的高效科学的运行。与此同时,改变了以往长期在缺乏科学标准或者有科学标准而不严格执行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量化考核来推动动态管理工作,确保保护工作在科学的监督下进行,这与其他

/ 13

非遗数据库仅考虑资源的存储、查询建设相比,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二)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成功的经验(1)组织到位

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优越条件是各方高度重视,把它放到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臵,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为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2009年,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顺利通过市政府信息化立项,市文广新局信息化专项资金专门切出一块用于其建设。同时,省文化厅也在经费上给予了一定支持,为杭州市非遗数据库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市文广新局办公室、市非遗中心、数据库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根据任务分工,通力合作,保证了数据库开发建设的质量。

(2)技术路线先进

建设非遗数据库,就是要求用新的模式新的思路去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国内外开发数据库呼声很大,但杭州是率先启动并第一个开发完成的。杭州市非遗数据库建设坚持了高标准、高要求,软件平台选用J2EE、数据库平台选用DB2、中间件选用WebSphere、流程管理选用IBM FileNet。业务能力强大而全面,安全性和保密性高,同时具有可用性,可靠性,扩展性,灾难保护,灵活性和可管理性等优点。

(2)实际工作支撑

浙江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杭州非遗工作又走在全省的前列。不管是名录数量与质量、还是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都是可圈可点的。近年来,杭州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工作,诸如开展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工作,成立6个编制的非遗中心,建设全国一流、世界领先、占地3.5万平方米的非遗展示中心等工作。正是由于大量基础性工作的支撑,保证了杭州市非遗工作者对非遗数据建设具有很深的理解。此外,经常与北京、省市专家,业内同仁,基层业务工作者,及文化部、省文化厅等业务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保证了方向上的正确性。

四、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一)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难题

/ 13

数字化与非遗结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全面汇总各种记录媒体提供的相关信息的资料数据库;二是利用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进行真实再现;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虚拟现实在内的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三是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不断创新以及产业化使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

目前,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应该说还只属于第一方面的范畴,在内容上有待扩展和深化。此外,杭州非遗数据库还存在技术以外的难题,诸如:全市非遗资料绝大部分资料都散落在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及杭州十三区县(市)文化馆、非遗中心项目保护责任单位等基层单位,大量资料以手抄本、老照片、录音磁带等不易数字化的信息媒介形式存在,资源采集难度很大;现有的人才队伍与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要求存在差距,杭州非遗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少,特别是既熟悉非遗业务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杭州非遗信息化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是试点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维护水平较低等现象。

(二)进一步推进杭州非遗数据库建设的对策(1)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高素质的人才是建设数据库的核心和关键,杭州非遗数据库管理人员应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如对信息的敏锐反应能力、系统的导航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整理加工文献信息的能力等。有了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才能完成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2)做好全市非遗资源的整合工作

非遗资源的数字化程度直接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应有规划、有步骤、有标准地展开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积累工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收集、积累与保管作为日常业务中的 10 / 13

一项独立工作,并从人员、物质、技术等方面提供具体保障,同时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由传统保护媒介向现代数字媒介的转换,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增强资料库的实用性和丰富性。要加强统筹指导,强化协调,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最终,力争实现在一个统一平台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共建、共通、共有、共享。

(3)开发非遗数字应用技术

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从整体上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提升展示和研究水平。应用范围包括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主要应用于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场所),利用捕捉技术,为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研究民间舞蹈、传统竞技等非遗项目提供方便,同时,提供的三维动作数据可直接应用于动画、网络游戏等数字产业内容,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资源走向产业开发搭建起技术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积极利用中得到传承和光大。应根据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要,发挥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园区优势,依托重点软件企业,以项目带动为重点,鼓励科研机构、高校、软件企业与相关文化单位联合攻关,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应用技术,促进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

(4)建设网上三维非遗博物馆

杭州位于滨江奥体中心的非遗展示中心投资巨大,为了更大程度的实现实体场馆的社会效益,借鉴世博会、西博会网上三维场馆的建设经验,有必要在实体场馆推出的同时推出网上三维非遗博物馆。网上三维非遗博物馆,是指以数字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藏、管理、展示和处理,并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借助网络环境,网上三维非遗博物馆能够向公众及时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情况和工作动态,汇集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成果,推动保护、研究、挖掘、利用。

/ 13

(5)建设非遗网络市场

即开设网上商店(超市),实现非遗产品的网上销售。同时,将民间文学、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娱乐化的创作与制作,使之融入到影视、游戏、动画、表演等当代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以期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6)推动非遗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主要是指发行多媒体出版物,包括多媒体出版和光盘多媒体出版。多媒体出版物在创意、趣味、交互体验和视觉冲击方面具有优势,杭州多媒体出版将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大脚步,结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的编纂成果,积极开展尝试。

(7)加强门户网站建设

但目前网站的建设还有许多不足,其中杭州地理信息图、互动交流等内容只是预留了页面框架,实际内容有待完善。而在后期的完善过程中,还需加强特色展示,突出每块内容的重点,尽快落实各部分的功能,提高普通访客的参与互动。

五、总结及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建设非遗数据库,以数字技术推进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转型升级,是杭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杭州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国内外相关工作做了有益的尝试。非遗数据库建设还有许多难点有待解决,杭州应进一步抢占先机,把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林敏.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建设工作介绍.2010,(10)

2、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 2009,(01)

3、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4、黄鸿滨.保护与传承——构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探

/ 13

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 , 2009,(01)

5、柳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东岳论丛 , 2008,(06)

6、郭佳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刍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9,(04)

7、沈莹.浅谈依据互联网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源[J].消费导刊 , 2008,(10)

8、杨宏丽.地方图书馆参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01)

8、杨晓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研究[J].大视野 , 2008,(12)

9、梅杉.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重庆师范大学 , 2007

/ 13

第二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具体范围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1)非遗的“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近年来,各地“申遗”普遍呈现出哄抢态势:“牛郎织女”的故事有6个省去争;“梁祝故里”的传说引得十几个城市抢夺。一方面,要奋力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遗产过度开发。某些地区特定时期的生活习俗,如“裸体拉纤”、“走婚”、“裸浴”等在一些地方被滥用。其中很多表演是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的“大胆创新”,完全改变了原生态内涵。很多地方把文化遗产变成了一种卖点,迫不及待地挂出去展览,或贴上醒目的商标变成商品卖个好价。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难点。我认为,这和地方政府抓住文化遗产热这个机遇来“跑马圈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工作思路密不可分。

(2)行政干预过强,以“官俗”代替“民俗”现象普遍。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问题不是无人参与,而是在参与过程中,弄乱了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救世主,急于求政绩,导致以政府取代民间,以官俗取代民俗,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保护性破坏”。曾经争夺“牛郎织女故乡”的十堰市郧西县耗资数亿元的“七夕工程”,至今仍被当地百姓质疑为形象工程。

(3)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非遗保护工作只做表面文章,发掘、认定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不科学、不客观;重申报、重数量、重开发;轻保护、轻质量、轻管理,从而导致部分非遗传承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不高;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处于无人继承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

与此同时,各地非遗保护工作还缺乏严格的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缺乏考核、监督机制;传统的征集、收藏手段难以实现规范、安全、快速的信息交流;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当薄弱。

四、保护对策

第一,加强法规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坚持依法保护。在已有的行政法规的基础上,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

第二,健全保护机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类别,深入研究每一类项目不同的保护措施,分门别类制定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意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退出机制,对保护不力的项目和单位予以警告和摘牌。完善教育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的活力。

第三,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让民众广泛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来,使非遗得到传承。真正做到社会公众自

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在保护中共享保护成果。

第四,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要继续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视生产性保护,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方式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一是要坚持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的原则;二是要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三是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及具体工作情况,建设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和体系。

第六,加强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比如,阚如良、汪胜华、梅雪研究的文化空间分级理论,参考自然保护区的划分,将文化遗产空间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将民族舞蹈、民间戏剧、民俗等发源地核心区,保护好当时生产力状态下的生活环境,再现当时的生活原型;缓冲区主要以培养传承人和科学研究为主,建成非遗的传承区,如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杂技与竞技、传统医药可以在缓冲区进行保护;在文化实验区一般是以旅游开发为主,以非遗的内核为依托,注入现代元素,一方面可兴建非遗的主题公园,另一方面可开发修学系列的旅游产品。

非遗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持之以恒的合作,共同保护。

第三篇: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对策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对策

李立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临沂市文化主管部门把积极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经营文化的一个抓手,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以曾子、荀子、王羲之、刘洪、诸葛亮、颜真卿、左宝贵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影响广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和以泥玩具、木玩具、手绣、石刻、草、柳编艺术和民间美术等为重点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音乐。沂蒙民间音乐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沂蒙民歌、鲁南五大调、民间器乐曲、劳动号子等。在民间音乐中,沂蒙民歌最具代表性。沂蒙民歌是沂蒙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加工、不断发展,其曲调、歌词都具有浓郁的沂蒙地域特色。1940年在费县马头崖诞生的一曲《沂蒙山小调》,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世人对沂蒙山的向往、敬仰和爱戴。

(二)民间舞蹈。仅目前挖掘、收集到的就有55种之多。分为秧歌、假形舞、灯舞、鼓舞四大类。其中有5种已收入《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如苍山的“猴呱哒鞭舞”,兰山的“大竹马舞”,临沭的“扑蝴蝶舞”,郯城的“双旱船舞”,河东的“龙灯扛搁”等。文艺工作者依据这些素材创作的舞蹈《揽秋》、《王祥卧鱼》、《缩绣荷包》、《乡土之花》、《醉鼓》、《砚池畅想》等先后在省级以上文艺比赛中获奖。其中,《揽秋》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比赛中获得银奖,《王祥卧鱼》在全国“丰收杯”民族民间舞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三)民间工艺。(1)泥玩具、木玩具。泥、木玩具是用泥、木、竹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玩具,以苍山小郭、河东褚庄的泥玩具,郯城樊埝的旋木玩具最著名。它们大都以夸张的造型、浓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为群众喜闻乐见。(2)手绣艺术。沂水高桥镇手绣艺术名闻遐迩。当地妇女用布头、彩线绣成的小鱼、荷花、小兔子、荷包、祺留、龙、凤等绣品惟妙惟肖。1996年,山东省文化厅正式命名我市沂水高桥为“山东民间刺绣艺术之乡”,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石刻艺术。临沂自古就有制作赏石的传统,民间石刻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996年,莒南县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民间石雕艺术之乡”,1997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4)草、柳编艺术。我市临沭、河东、莒南、费县、郯城等县区的草、柳编业极为发达,工艺精湛,品类繁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拟物”、“混编”、“上漆”、“染色”等四大工艺特点。产品远销欧美4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5)民间美术。临沂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特点。郯城的年画造型扩张,线条简练,色彩艳丽,体裁多样;平邑、苍山、郯城的蓝印花布,兰山、莒南的彩印花布,图案结构以小圆点、瓜子点、花瓣点、小块面、线、体等构成各种纹样和形象,构思精美,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和装饰风格;莒南、沂水、蒙阴等县的剪纸五色门笺,苍山、郯城、临沭的挖补门笺,纹样古朴,绚丽华美。

(四)民间戏曲。我市民间戏曲主要为柳琴戏。柳琴戏旧称“拉魂腔”,为山东地方戏曲剧种。清代乾隆年间起源于临沂,流行于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一带,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柳琴戏”的名称是建国后,依据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所定。柳琴戏最初为单人或双人演唱的“说唱”。清代咸丰初年,开始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再后便出现了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抹帽子戏”,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剧目和音乐伴奏、分行当的表演艺术。其唱腔风格独特,男腔浑厚朴实,女腔委婉华美,以丰富多彩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它剧种。现有临沂市柳琴剧团和郯城县柳琴剧团。

2007年8月24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郯马五大调等共32个,包括民间文学5项、民间美术6项、民间音乐4项、民间舞蹈4项、戏曲3项、民间手工技艺5项、消费习俗2项、生产商贸习俗1项、民间知识1项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1项。2008年12月,市政府又公布了《手指书法》、《姐儿妞》、《郯城唢呐曲》、《双旱船》、《东海孝妇传说》、《颜真卿系列传说》、《纪王崮传说》、《齐长城传说》、《孟母传说》等9项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6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临沂市的卧冰求鲤的传说、小郭泥塑、郯城木旋玩具、沂蒙山小调、郯马五大调、龙灯扛阁、柳琴戏等7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柳琴戏为临沂与枣庄两市共同推荐,郯马五大调和日照市的满江红被合并为“鲁南五大调”,沂蒙山小调和成武“包楞调”被合并为“山东民歌”。2009年10月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其中临沂市蒙阴县的蒙山传说、苍山县的猴呱嗒鞭和兰陵美酒传统酿造技艺成功上榜。2008年1月24日,文化部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开始进行公示,临沂市郯马五大调项目与日照市同类项目合并为鲁南五大调以传统音乐类入选,另外,柳琴戏作为传统戏剧类扩展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琴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张金兰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各县区普遍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协会组织,负责指导、协调、研究、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是增加投入,加大抢救保护力度,整理出版了一批民间俚语、口头文学作品集。如《费县民间文学集成》(谚语卷、歌谣卷、故事卷)、《沂水民间故事选》、《雪山的传说》、《沂蒙崮》、《东皋志异》、《郯城民间文学集成》、《郯城百年书画集锦》、《崮乡俚韵》、《沂州五圣人曾子轶事》、《诸葛亮少年时代故事》、《王羲之成才传奇》、《四灵城辞书》、《龟驮城系列丛书》、《临沭民间故事集》、《钻石之乡的传说》、《兰陵美酒的传说》等。同时组织力量,挖掘、搜集沂蒙民间音乐、舞蹈资源,提供相应素材,积极参与编纂《中华民族民间舞集成(山东卷)》、《中华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山东卷)》等,充实编纂内容。

三是加大对地方戏曲的扶持力度。1999年,临沂市对市直戏曲表演团体进行了改革,撤销原临沂市京剧团、豫剧团,组建歌舞团,保留了临沂市柳琴剧团,并通过增加投入、提供优惠政策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增强了临沂市地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能力。2008年,市委、市政府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整合市直演艺团体,组建了市艺术剧院,为临沂市地方戏曲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是积极推进沂蒙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从2003年开始,临沂市正式启动了“沂蒙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一是组织开展“沂蒙特色文化艺术之乡和百位民间艺术家”评选、命名、表彰活动。二是继续打造沂蒙民歌精品。临沂市会同省文化厅成功举办了首届山东省沂蒙民歌大赛,全省17地市60余名优秀选手在临沂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比赛,深入挖掘了沂蒙民歌资源,扩大了沂蒙民歌的影响。三是聘请专家将《沂蒙山小调》改编成大型交响乐曲,以新的形式保护和利用优秀民歌资源。2006年3月,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在全国民族交响乐大赛上以第四名的成绩一举夺得铜奖(金奖空缺),实现了山东省30年来交响乐作品在全国获奖零的突破。精心创作的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将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祥卧鱼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奉献给观众,在中国临沂第五届书圣文化节闭幕式上隆重推出,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在中国首届柳琴艺术节比赛中荣获编剧、舞台设计等13项奖。是继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之后,临沂市推出的又一部文艺精品。四是组织举办民间秧歌会。临沂市民间秧歌会从2001年开始,每年元宵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隆重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民间秧歌会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已经延伸、辐射到了全市城乡、社区、基层和广大农村。五是组织举办民间艺术展。从2003年开始,多次举办临沂市民间艺术展,展出了各县区选送的剪纸、印花布、布艺、刺绣、民间雕刻、木版年画、泥玩具、木玩具、民窑陶瓷、草柳编等民间艺术20余个门类作品,并评选出“临沂市十大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展成为临沂市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和抢救保护工作的集中展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响。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快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将各类文化遗产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相关制度,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使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由文化部门牵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工作亟需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建议成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组织或相应的专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才,通过对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保护;通过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录像、出版图书(包括电子版图书)、录制音像制品等手段,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现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用物质的媒介有形、有影、有声、有文地呈现出来,保存并延续下去。

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文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希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但往往是受到经费的制约。建议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和基金,专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作者单位: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任编辑:王杰华)

第四篇: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淮安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入京孔道、九省通衢”的美誉,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淮安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交流的频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淮安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丰富而又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相交流、融会,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经过了多代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有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博里农 1

民画、蛋雕、草编等。

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一点建议。

一、积极探索,逐步实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

1、对全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从2004年开始,经过细致的普查摸底,初步建立了保护名录,如“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十番锣鼓”、“车桥剪纸”、“博里农民画”等。

2、制定规划。在搞好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两级“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3、抓好试点。建立市、县两级专业保护试点。通过我们的努力,“金湖秧歌”已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试点项目,同时,我们加大对“南闸民歌”、“十番锣鼓”和“博里农民画”的征集、收藏、改编和推介力度,争取省级试点。2005年,我市又委派专业人员改编了3首“南闸民歌”,对“十番锣鼓”的曲谱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购置乐器,使它们能重新登上舞台。在全市群众文艺调演中,有几个南闸民歌、金湖秧歌改编的节目在评比中获奖,进一步扩大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力。我市还派专业人员对“博里农民画”的题材扩展及包装、推介进行指导,并由市文化局出资进行采购,作为对外交流的礼品,以此加大对“博里农民画”的保护和推介力度。

4、开展教育培训。我市在积极参加上级举办各类培训的同时,还邀请专家来淮对市、县两级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5、注重宣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及时通过媒体对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宣传,从今年三月起,我们的《淮安日报》连续登载了季云华的瓷雕、顾瑾的结艺等专题报道。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工程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运转工作。继续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了解,建立档案资料。

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争取加大投入,为我市“保护工程”提供必要的经费。

三是要组织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专业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保护工程”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实施“保护工程”的意义、方法和知识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展示“保护工程”的成果,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程”。加强对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带动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持久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相互链接,结构合理,纵横交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我市的金湖秧歌被列为首批省级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淮海戏的生存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脉络进行深入挖掘,并加大包装和推介力度,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淮海戏、认识淮海戏、喜爱淮海戏,为淮海戏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力争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点建议:能否将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国的饮食世界一流,在饮食制作工艺方面,博大精深,早就形成了淮扬菜、川菜、鲁菜、粤菜四大菜系,现在支系又层出不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参照这个表述,根据《江苏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二条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包括: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我们认为江苏省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完全可以将菜肴(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第五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XX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入京孔道、九省通衢”的美誉,便利的交通条件为XX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交流的频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XX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丰富而又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相交流、融会,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经过了多代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有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博 1

里农民画、蛋雕、草编等。

一、积极探索,逐步实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

1、对全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从2004年开始,经过细致的普查摸底,初步建立了保护名录,如“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十番锣鼓”、“车桥剪纸”、“博里农民画”等。

2、制定规划。在搞好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两级“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3、抓好试点。建立市、县两级专业保护试点。通过市相关部门的努力,“金湖秧歌”已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试点项目,同时,我市加大对“南闸民歌”、“十番锣鼓”和“博里农民画”的征集、收藏、改编和推介力度,争取省级试点。2005年,我市又委派专业人员改编了3首“南闸民歌”,对“十番锣鼓”的曲谱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购置乐器,使它们能重新登上舞台。在全市群众文艺调演中,有几个南闸民歌、金湖秧歌改编的节目在评比中获奖,进一步扩大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力。我市还派专业人员对“博里农民画”的题材扩展及包装、推介进行指导,并由市文化局出资进行采购,作为对外交流的礼品,以此加大对“博里农民画”的保护和推介力度。

4、开展教育培训。我市在积极参加上级举办各类培训的同

时,还邀请专家来X对市、县两级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5、注重宣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及时通过媒体对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宣传,从今年三月起,《XX日报》连续登载了季云华的瓷雕、顾瑾的结艺等专题报道。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工程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运转工作。继续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了解,建立档案资料。

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争取加大投入,为我市“保护工程”提供必要的经费。

三是要组织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专业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保护工程”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实施“保护工程”的意义、方法和知识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展示“保护工程”的成果,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程”。加强对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持久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相互链接,结构合理,纵横交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我市的金湖秧歌被列为首批省级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淮海戏的生存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脉络进行深入挖掘,并加大包装和推介力度,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淮海戏、认识淮海戏、喜爱淮海戏,为淮海戏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力争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我市应积极争取将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国的饮食世界一流,在饮食制作工艺方面,博大精深,早就形成了淮扬菜、川菜、鲁菜、粤菜四大菜系,现在支系又层出不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参照这个表述,根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二条

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包括: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因此,我们应当积极争取将菜肴(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下载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6、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