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榆林市第十中学
榆林市第十中学
党风廉政建设暨工作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我校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市直教育系统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解决当前学校干部和教师职工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作风问题,着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使全体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作风明显进步,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教育行风建设明显改观,为把我校早日打造成一流名校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作风整顿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榆林市第十中学师德规范》等,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
(二)坚持把作风整顿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在党员和教职工中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和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做好‚帮困助学‘六个一’和‘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得到实惠。
(三)坚持把作风整顿与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教职工管理,促进教师加速成长,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坚持把作风整顿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根据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及时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和教职工行为准则,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坚持把作风整顿与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紧紧围绕打造一流名校的目标,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把作风整顿落实到培养优良作风、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以工作实绩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切实把作风整顿转化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推动我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整顿重点
(一)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教职工缺乏事业心、责任心,遇事首先讲待遇,缺乏岗位意识和大局意识的问题;班主任工作不细致,简单粗暴,缺乏耐心,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不够,缺乏互信与理解等问题。
(二)懒散漂浮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和教职工工作不实,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问题;自由散漫、纪律松弛、组织观念不强、自以为是的问题;晨会迟
到、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的问题,上课接打手机的问题;个别教师课前无教案,课后无反思等问题。
(三)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学校各管理部门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服务服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意识不强,深入课堂不够,指导教育教学不力等问题。
(四)师德失范的问题。着力解决个别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问题;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个别教职工散布消极言论,煽风点火,搬弄是非等问题。
(五)铺张浪费的问题。着力解决个别干部和教职工随意浪费水电和办公用品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这次干部和教职工作风整顿活动时间为半年,从2012年2月下旬开始,至2012年7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2月份)。召开全校教职工作风整顿动员大会,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发动。要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全市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动员会以及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使广大教职工充分知晓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意义,增强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查摆问题阶段(3月份)。要通过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采取“教职工自查、座谈互查、领导帮查”的办法查摆教职工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三)整改提高阶段(4月份至6月份)。要结合查摆出来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从健全学习教育制度、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健全监督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五个不准‛:不准上课来迟走慢;不准散布消极言论,搬弄是非;不准上班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不准开会违反会议纪律,开会迟到、早退、接打手机;不准在各种改卷中互相推诿、斤斤计较。凡是违反以上要求的,要严格查处。
(四)总结评比阶段(7月份)。学校将组织召开作风整顿工作总结会,对作风整顿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后进的干部和职工,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活动结束后,领导小组要认真总结我校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取得的成效以及巩固措施,形成我校作风整顿工作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主要举措
(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规划刚要》和中、省、市教育会议精神,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习诱思探究教学法和六步教学法,引导广大教职工增强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使教职工做到教学和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二)实施“一三五名师计划”。根据我校的实际,按照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教学有特色的总要求,自学、进修和校本培训多管齐下,教务、教研和各部门通力合作,请进来和走出去多种方式并用,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的名师队伍。
(三)规范教职工管理。规范教职工在学校大型活动中的行为,包括晨会、备课组会、教研组会、年级组会和监考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教职工的从教行为。严格执行《榆林市第十中学教职工请销假制度》和补充规定,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公平和正义。
(四)继续开展“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在做好教育行政干部每人帮助一名贫困生,教师每人帮助一名学困生的同时,把我校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形成的帮扶制度常态化,做到‚帮困助学‘六个一’和‘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每名校级领导‚六个一‛(联系一个年级组、联系一个教研组、联系一个班级和帮助一名贫困生、指导一名优秀生、帮扶一名学困生)和每名教师‚四个一‛(联系一个班级、帮助一名贫困生、指导一名优秀生和帮扶一名学困生),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进一
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实践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教职工作风整顿活动直接向为民服务方向发展。
(五)认真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进课堂‛活动,具体部署为:
1、实行教师家访“四定方针”。即定目标、定主题、定时间和定制度。定目标:开展此项活动的目标是宣传育人理念、突出安全教育,加强心理辅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定主题:根据每学年的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以及六个年级的不同特定,分别确定不同的主题作为家访的内容,以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时间:每个学期的开学后和中期后,为家访的集中期。定制度:制定《榆林市第十中学家访制度》,把家访的备课和家访手记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并把家访的落实和效果同效益考核挂钩,使这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教师家访的活动方式。广大教职工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门走访、电话、书信、短信、网络等多种家访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零距离沟通。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家访本班半数以上学生,科任老师每学年要对所教的20名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
3、家长进课堂。利用主题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
德育工作;筹划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进课堂;筹划成立家长学校,全面实现家校互动。拉近家校距离,增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增进互信和理解,强化育人功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六)深入开展“三抓”活动。抓会风:严格执行晨会及所有会议点到制,严格会议纪律,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会场,关闭通讯工具,集中精力开会。坚持每月公布各种会议考勤结果,并将考勤结果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依据。抓查岗:对所有干部和教职工在岗守岗情况进行检查,着力解决干部迟到早退、脱岗串岗及上网聊天、打游戏等问题,着力解决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中途脱岗的问题。抓值周点评制:按照‚落实责任——值周交接——值周开展——值周总结——值周汇报——值周点评——部分学生教育‛的步骤,节节落实,周周进行。使学校管理步入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走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七)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规范班级管理,实行学生座位轮换制。严格贯彻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提高民主监督水平。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广泛宣传义务教育零收费政策,把这项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严格执教,依法
执教。
(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以‚树形象、铸师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建立我校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和评估体系,并把教师职业道德和本校的年终考核挂钩,同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相挂钩,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惩处力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干部作风整顿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学校成立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刘志华担任,副组长有书记李宝林,副校长郭卫安、白万才,各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赵建华同志担任,具体负责干部作风整顿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查处督办制度,实行相关问题部门负责制,对于各部门发现的问题由各部门负责人各负其责,落实到底。另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建立教育教学督导员制。在校内选聘一批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好的老师担任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员,结合作风整顿的重点工作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曝光,并严肃查处。凡被曝光查处的教职工年度不的评优树模。
(三)强化舆论宣传。榆林市第十中学网站开辟干部作
风整顿活动专栏,在榆林十中校报《净土》上开辟专栏,把宣传动员活动工作做细做实,宣传我校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同时也要对查处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警示,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为开展教职工作风整顿营造强大声势。
榆林市第十中学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八
第二篇:榆林市第十中学2012届高考备考指导意见
榆林市第十中学2012届 高三高考备考指导意见
(初稿)
一、基本情况
1、回望2011届。2011届高三毕业学生人数493人,高考中,达到二本分数线人数135人。
2、分析2012届。本届共10个教学班,其中理科班6个文科班4个,其中理7、8班、文4班为一层次班,其余为二层次班。本届学生的虽然当时录取分较均衡,但由于高一期间学生管理不够到位,自主学习引导不足,学习的利用率不高,成绩与上届比较有差距。尤其是高分层学生相对较少,而市内兄弟学校此届学生实力也不弱,加之我们的教师略显年轻,所以形势十分严峻。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坚持“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原则,确立文理并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争名校、提一本、保二本、促艺体”的备考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经过自身的努力,考入各自理想的大学。
三、备考方略
1、班级管理责任落实。班主任是各班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引导班主任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确定班级高考指标,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做好 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做好班风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发挥备课组在备考中的作用。备课组长要经过组内讨论制定《学科备考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通过备课组长,抓实集体备课,抓实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基础,培养能力,使各个学科齐头并进,大面积提高备考效果。
3、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备考效率。
(1)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备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科学的计划是高考备考成功的基础。为了杜绝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校提供的总体备考指导意见,制定各科详细的备考计划。制定的计划要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防止出现“一轮复习漫不经心、二轮复习模糊不清、三轮复习草率收兵”的现象。
(2)坚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强调备课“两重”(重教法、重学法)“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点”(钻透每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八备”(备大纲、备考纲、备说明、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备纠错),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集体备课统一按学校安排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做到随时讨论、及时纠错。中心发言人要事先准备发言稿,发言内容要充实、有效,其他教师要围绕集体备课内容,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消化吸收他人成果,确保集体备课取得成效。学校、年级领导要深入备课组,加强对集体备课的领导和指导。(3)全员开展各类复习课研究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研究如何开展阶段性复习研究,形式多样,讲授公开课,备考研讨会,成绩分析会等等,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研究,形成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加大教学检查力度。每月对教案、作业、复习资料进行一次大检查,确保过程的落实。教师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内容,确保课堂质量。作业、测试卷要精选细筛,做到“有讲必评,有评必改,有改必纠”,要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精讲精评,做到对症下药。
(5)加大教学调查反馈力度。继续开展学生座谈和全员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召开“部分教师调研座谈会”及时督促改进教学工作。
(6)认真搞好阶段检测、月考、模考、统考工作。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要加大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的力度,认真搞好组考工作,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科任教师要认真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质量分析到题、到学生,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备考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底,一轮复习阶段。重点是加强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留知识死角,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目标是大面积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两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达到提升各批次人数的目标。
为了防止第一阶段战线过长,影响后两个阶段的进度,教务处将督促各备课组按时间计划要求把握一轮复习的进度,做到“求细密、匀加速、”。并作好一轮复习的日程安 排,教务处每隔一个月定期检查督促各科复习进度,确保第一阶段按时、扎实完成。
第二阶段:2012年3月初——4月底,二轮复习阶段。重点是通过专题复习,学科专题讲座,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怎么考,考试怎么答,注意题意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答题的规范性,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为了确保第二阶段教学的落实和有效开展,教务处将督促各科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专题内容进行专题训练,要做到详略得当,针对性强。
第三阶段:2012年5月——6月初,规范答题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心理调整阶段。根据各科特点,通过培训会、报告会、咨询会等形式,加强学生规范答题训练、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的指导。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解题速度,时间分配,心态调整。提高学生考试优秀率、控制低分率、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率。
4、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各类测试。
为了避免盲目考试,第一轮复习期间,每月安排各科轮换测试两次,确保单元复习扎实、有效开展。到二轮、三轮复习阶段,统一两周安排一次模拟考试(包括市统考、省统考),确保学生各类测试顺利开展,确保学生训练到位。
严格控制资料和试卷数量,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除几次大型统考外,其他测试,教务处、教研室将督促各备课组认真精选题目,组合试卷,让高质量的试题进入学生手中,避免题海战术,以达到提高备考效果。
5、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⑴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研组认真研究教材、大纲、考纲,搜寻有价值的信息,创办“高考信息栏”,及时公布信息,把握高考方向。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外出备考研讨活动、学习活动,及时传达各类信息,加强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
⑵确定合理教学标高,面向大多数学生。根据不同阶段,要确定不同的教学标高,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二轮复习要提升能力,三轮复习要注重解题速度和答题的准确性。
⑶认真研究高考信息和课改先进地区拟试题和省内名校的仿真题,要充分利用“北京101网校”“江西金太阳教育资源网”等优质的资源,选择性地吸收有价值的高考信息和模拟试题,结合学生实际,认真重组、整合各类试题,防止盲目套用。
6、积极营造备考氛围。
⑴加强学风建设。不同时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进入高三年级,要做好高考倒计时300天、200天、100天、50天的动员誓师工作,让学生要有紧迫感,要有主动性,要有责任心。每次考试要做好总结,让学生反思前段的学习,召开“优秀学生奖励大会”激发学习热情。督促各班开展学法交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⑵加强学生全程管理。做到“三抓”——早上抓好学生考勤,督促学生朝读;中午抓好学生早到校,督促学生自习;晚上抓好寝室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就寝。建立教学活动组织情况及时巡查,及时通报制度。
⑶加强培优辅弱、分层辅导。坚持“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从薄弱学科补起”的备考原则,提升下层进三本,狠抓中层 上二本,力促上中层上一本,精抓上层次攻名牌。指导全年级各班级、各课任教师都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自习课到班培优辅弱、分层辅导。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潜力进行点评,认真细致地进行个体分析,确定“一本”“二本”“三本”等分数线附近的“临界生”,逐个分析原因,分析其潜力。做到“半分必争,一人必保”。
⑷坚持开好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特别是在市统考后分别召开“一本层次”和“一本希望层次”学生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⑸召开学生家长会。每次统考后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及学生情况,多方位关注学生,齐抓共管,以达到良好效果。
⑹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排除学习上、心理上的障碍。复习第三阶段,组织一次大型的心理辅导讲座。
⑺每次统考进行一次师生恳谈会,解决备考中的错位问题,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促进和谐备考。
⑻总务处要搞好学生的饮食、住宿服务,提供优良服务保障。
四、备考流程。
2011.9——高考倒计时200天动员,备考研讨会,出台《2012届高考学校备考指导意见》。
2011.10——开始周日学科轮流的单元测试,阶段性检测。安排高考研讨活动;中期考试。
2011.11——高考倒计时300天动员暨奖励大会;高三教师动员会。
2011.12——出台高考奖励办法;确定各班预定指标;下旬:一模。
2012.1——高三年级教师会;高考体检、报名;二模(市统考)。
2012.3——上旬:四模;备考中存在最大问题调研解决会;下旬:五模;德育处高考档案资料整理。
2012.4——高考专题讲座;倒计时100天动员;上旬:六模;下旬:七模;中旬学生体检;填写承诺书。
2012.5——上旬:八模;下旬:九模;考前专题辅导会;档案资料复查;仿真适应性考试;优秀生鼓劲会。
2012.6——外县考生回户籍地准备;榆阳区考生在校自主复习,教师到校咨询;高考领队工作会;组织榆阳区考试高考。
2012届高考,我们要正视现实,既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又要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坚信,有学校正确领导,有全体高三教师的齐心协力,有得力的备考措施和扎实科学的备考工作,2012届高考一定会再续辉煌,以优异的成绩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榆林市第十小学2008至2009学年工作计划
榆 林 市 第 十 小 学
2008.
学校工作计划
榆林市第十小学2008至2009学年工作计划
我校是一所新建全日制完全小学。为了使我校的各项工作起点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双创”号召和区教育局的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在搞好常规性工作的前提下,重点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好的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我校将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教务工作制度》、《总务后勤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考勤制度》、《教师业务考核细则》、《教师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强德育工作,实施“五四三二一”德育工程
1.坚持每周星期一的政治学习,强化师生的教育,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研讨党和政府关于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榆阳区教职工管理办法》、《榆阳区教职工职业道德十条禁令》、《榆阳区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榆阳区教师“八要”“八忌”“八做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明确教育在振兴民族中的战略地位、人民教师肩负的重大职责,充分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增强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勇于创新,增强敬业精神的意识,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努力奋斗。
2.奉行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将通过宣讲、办板报、手抄报,参观、表演等具体形式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实施“五四三二一”德育工程,即学校做好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应坚持的五条标准,组建德育队伍的四个方面军,实施德育的三条渠道,开辟校内校外两类德育基地,建立一个德育运行机制,做到德育内容上的时代性、目标上的层次性、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继续完善德育运行机制,积极优化德育条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将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严厉杜绝“三乱”现象发生,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制止教师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力求全体师生无一例违法案件发生。
3.德育工作在校长的全盘负责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具体组织实施,由学校主抓师德建设工作,并负责建设好以家长委员会为枢纽的家长队伍,教导处把德育工作纳入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实施,并分阶段进行督查。根据需要可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少先大队部负责校内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开辟好校内外两类德育基地,着重抓好爱国主义的系列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认真做好值周总结评比工作、重点抓好主题队会,搞好晨会系列和月份系列教育,组织安排好节日教育活动,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实效。
三、深化“四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学校管理
在“靠管理求质量,靠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指引下,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宏观调控,微观实施,继续实行领导包年级组、包教研组责任制。为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秩序,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预防“三乱”现象的发生,今年将健全教职工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实行签到制度和出校门登记制度等规章制度。
(二)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质量的提高,都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体现和完成,搞好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认真、扎实、创造性的搞好教学工作,组织安排好教育教学活动。
1.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五育”和谐发展。同时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中小学减负的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过多的课业负担,让他们自由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并要处理好减负与增效的关系,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今年将狠抓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实施及考核细则》和《教师奖励制度》,实行领导包年级组、包教研组制度,加大督查制度,作业教案实行两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以及登记反馈制度,业务笔记实行半年两查,听课笔记随听随查制度,力求教学管理目标化、科学化、规范化。
3.教导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本校制定的《常规教学要求》,对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适时地做出认真的督促、检查、登记和评价,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抓好教研教改,促进教学。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的中坚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专题,认真组织研讨,力求取得良好成效。组建好语文、数学、英语、非基础学科四个教研组。教科室和教研组活动都要做到四定,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和攻坚作用。
5.开展好教学观摩汇报课活动。教学观摩要做到经常性、目的性、实验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相统一,并从备课、上课、说课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注重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和促进整体教学工作的作用。今年将开展两次专题汇报课活动,教导处将各科专题明确化,并进行适当指导,精心组织安排,力求达到预定目标。
6.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表彰奖励优胜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学期各年级举行一次学科竞赛竞赛活动,教导处应把这项工作安排妥当,搞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星期六严格按照区校外活动中心的精神,组建好多种兴趣活动小组,并认真组织实施。
7.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与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参加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发挥带头作用。本学年内,各位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20节,并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随时评课研讨,并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看录像等多种形式,使教师不断掌握教学新思想、新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切实加强教学工作,整顿好教学秩序,努力开成“三严四认真”的良好教风和“乐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的良好学风。
9.分阶段搞好各项评选和考核工作,适时地表彰奖励“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三好学生”、“红花少年”、“学雷锋标兵”、“先进集体”等。
10.精心安排组织好家长会,每学期应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两次家长教育实践活动。
(三)加强校本培训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随着时代和课程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角色、行为有了质的飞跃,今年我校将从形成学习研究、实验指导、检测评估的运行机制入手,通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讨论、看名师课堂实录、教育网络、专家讲座、基本功达标等形式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使所有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从而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这项工作由教导处负责,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实施、有成效。
(四)加强新课改的理论学习与探索
1.加强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学校安排每周星期三作为业务学习时间,采用集中学习、看名师讲座、请专家做报告等形式,让所有教师真正明确新课改的真正目的、方针、政策、课程理念。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并且通过课堂教学来评定理论学习情况。这项工作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质,落实责任,并且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2.加强新课改的探索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校本培训的探索。今年我们必须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措施,并且要有专人负责进行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适时地进行总结。
(2)培养一批具有改革意识,具有新课程理念的具备执行新课程能力的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掀起新课改浪潮,带动其他教师参与其中。
(3)积极认真地参加各种新课程培训,要求每位教师培训后进行汇报,上示范课。
(4)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旧教材如何进行新教法等实质性问题。
(5)探索新课改下的师生发展评价关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寻求多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业务精、能创造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建设
通过每周星期一的政治学习与研讨、演讲等形式,提高师德水平。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继续加强“三乱”的治理工作,这项工作学校要派专人负责检查,并做到落实兑现,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强业务水平建设
通过自学、函授、进修、培训、抓教科研、上专题汇报课、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三的业务学习时间和网上资源、远程教育网资源,精心组织安排好每次活动,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通过这些来提高业务水平。教导处每学期进行两次学习笔记检查,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听课后对听课记录要专门检查,并作好登记。
(二)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与建设
大力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加大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培训的力度,教导处要做出妥善安排,精心组织,付诸实施,从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对年轻教师提出新要求、高标准,使他们成为学校的骨干、工作的栋梁。教育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求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我,争做德高尚,既能教,又能研,会创新的全能型教师。
(三)搞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所学校“三风”必须要正,“三风”抓得好,决定着学校的蓬勃发展。教风要正,学风要浓,校风要好。因此,我们必须把抓“三风”建设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以抓教风促学风和校风,真正把教育质量抓上来。
五、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基础工程建设的步伐,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在创设外部育人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创设一个思想端正、作风严谨、教风淳正、师德高尚、管理严格的育人氛围,成为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
2.教学设备的配置。配置齐图书、音、体、美教学器材,微机,实验仪器等。
六、设立档案室,规范学校档案资料管理
1.注意收集、保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档案资料
在搞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要继续把教育教学活动的实录、照片、文字材料、计划总结、过程性材料整理好,收集起来,妥善保存。这项工作将派志人负责,集中管理,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详实地收集、保存相关资料,以务检查、利用。特别是对于校历、学校教师荣誉等资料加以整理,归类存档。
2.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档案资料的管理
对于保存、收集的教育教育活动资料,必须派志人负责,分门别类地整理、归档,并且对照片、录相等图片资料要进行文字说明,详加注释,真正做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不仅做到外观美,而且具有实效性。
七、其他工作
1.抓好少先队、班主任工作,实施并完善《值周工作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尽大量提高班主任待遇,尽大量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家园、生活的乐园,继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2.抓好总务后勤、安全卫生工作。总务后勤方面要规范财务、财产、综合治理、安全卫生等制度和行为,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机制,真正做到后勤保障运行的正常化。
以上就是今年学校的工作计划,要求学校各个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认真完成各项任务,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我校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榆林市第十小学 2008-8-24
第四篇:榆林市苏州中学简介
榆林市苏州中学简介
榆林市苏州中学原名榆林市第三中学,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塞上古城榆林,是榆林市内一所有重要影响的国立完全中学。1998年在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援助下,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由初级中学扩建为完全中学,并更名为“榆林市苏州中学”。2003年12月被榆林市教育局确认为市级“重点高中”,2009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为32825平方米。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为5300多人,在岗教职工281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66人,二级教师112人。学校教学主楼建筑面积3625平方米,投资25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100万元;西教学楼建筑面积3874,投资29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50万元。学生餐饮楼建筑面积7900多平方米、造价120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50万元。2002年8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向学校捐赠电脑50台,并配备了价值114万元(其中学校配套50万元)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因此建起了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功能报告厅、校园智能广播网、教师备课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学校现代教育水平大大提升。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着“崇德尚志,务实创新”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了“勤学、守纪、求真、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学校连续九年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辉煌成绩,武敦煌等多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8年高考我校取得的辉煌成绩,二本上线人数比07年增加20多人,居全市市重点中学第一,得到榆阳区委、区政府22万元奖励,并被授予“教育先进集体和高考优胜集体”称号。2009年高考我校高敏同学获全市文科第八名的好成绩。2010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212人,其中艺术、体育类31人,二本上线率达25.56%。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基地”、“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基地”、“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并先后承担“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试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国家级课题研究。
榆林市苏州中学是联结榆苏两地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是窗口学校,倍受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原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原苏州市委书记王明、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先后率团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使全校师生倍受鼓舞。1998年—2001年三年中,苏州市共派7位优秀高中教师到苏州中学任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传递了教改信息和教育动态,使苏州中学教师结构得到优化,给学校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学校将不负厚望,以市级重点高中为起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榆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
第五篇:榆林市苏州中学概况
榆林市苏州中学概况
榆林市苏州中学原名榆林市第三中学,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塞上古城榆林,是榆林市内一所有重要影响的国立完全中学。1998年在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援助下,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由初级中学扩建为完全中学,并更名为“榆林市苏州中学”。2003年12月被榆林市教育局确认为市级“重点高中”,2009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为32825平方米。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为5300多人,在岗教职工281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66人,二级教师112人。学校教学主楼建筑面积3625平方米,投资25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100万元;西教学楼建筑面积3874平方米,投资29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50万元。学生餐饮楼建筑面积7900多平方米、造价1200万元,其中苏州市人民政府援助50万元。2002年8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向学校捐赠电脑50台,并配备了价值114万元(其中学校配套50万元)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因此建起了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功能报告厅、校园智能广播网、教师备课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学校现代教育水平大大提升。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着“崇德尚志,务实创新”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了“勤学、守纪、求真、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学校连续九年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辉煌成绩,武敦煌等多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8年高考我校取得的辉煌成绩,二本上线人数比07年增加20多人,居全市市重点中学第一,得到榆阳区委、区政府22万元奖励,并被授予“教育先进集体和高考优胜集体”称号。2009年高考我校高敏同学获全市文科第八名的好成绩。2010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212人,其中艺术、体育类31人,二本上线率达25.56%。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基地”、“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基地”、“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并先后承担“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试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国家级课题研究。
榆林市苏州中学是联结榆苏两地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是窗口学校,倍受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陕西省原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苏州原市委书记王明、苏州原市委书记王荣先后率团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使全校师生倍受鼓舞。1998年—2001年三年中,苏州市共派7位优秀高中教师到苏州中学任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传递了教改信息和教育动态,使苏州中学教师结构得到优化,给学校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学校将不负厚望,以省级标准化高中为起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榆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
地址:榆林市西人民路33号 电话:388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