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喀则职校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初探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日喀则职校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初探
日喀则职校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初探
摘要: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是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职校能否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基本点。本文结合日喀则职校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问题,以小见大地阐明了师资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科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日喀则职业学校师资建设 设施设备建设
中图分类号: U4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科学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态势。在西藏80%以上人口是农牧民,让这一部分人掌握一技之长,多一项致富增收的技能,这就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了。针对职校中的汽修专业,其加强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培训水平,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
一、我校加强汽修专业基础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2009年3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要大力发展”。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伴随着西藏普九任务的完成和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趋势,在西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寓意深远,极具紧迫性。据中华英才网2004年5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的缺口。据2010年统计,拉萨市每12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是全国平均拥有量的3倍。而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日喀则有一百多家汽修厂,从业人员仅一千多人,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从上面的引用数据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汽修专业建设要适应汽车市场的需要,真正做到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培养什么,力求在办学方向和社会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努力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零距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建校10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多样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不拘一格育人”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将我校打造成了一所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规范、质量一流并在后藏大地享有盛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汽修专业的发展。先后有7人参加国家级,省级汽车维修培训;其中2人派到德国进修学习。建设了一间汽修厂,四间实训室,一间仿真实训室。但是由于职校毕竟底子薄,在基础能力方面仍有待加强。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和设施是职业教育缺一不可的。教学质量即教师质量。职业教育要想稳步发展,其师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育思想的贯彻者,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育政策的实施者,学校中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必备条件,只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才能使专业健康发展。专业的特色,关键是师资的特色;专业的质量,关键是师资的质量。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有别于其他教育层次。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经验。迄今为止,师资问题,特别是专业师资仍然是制约我校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因素。
1、师资队伍现状
西藏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尤其缺少“双师型”教师。我校汽修专业现专职教师只有4人。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截止2010年西藏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601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少,没有形成较强团队和合理梯队。“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的比例偏低,只有3.21%。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己成为制约西藏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我校汽修专业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转型的,缺乏理论和实践锻炼,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水平较低。因此,“双师型”教师培训任务非常艰巨与紧迫。
(2)、数量不足,近几年我校招生不断扩大,我校2011年面向全区招收1950名普通中专生、400名成人中专生,面向本地区招收300名职业高中生。招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3)、专业教师实践机会少,尽管《职业教育法》已出台多年,但是由于没有鼓励性和强制性的政策制度,真正愿意与学校“联姻”的产业组织还不多,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职教体系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教师能够真正通过实际锻炼而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机会不多。我校汽修厂现有一家企业经营,但是由于没有鼓励性和强制性的制度,教师实践机会还是很少。
(4)、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切实有力的制度,如物质奖励、优先考虑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等,无法真正调动教师参与“双师型”建设的积极性。
(二)设施设备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为学生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必要的教学设施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如现代化装备的专业教室、用于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实验室和实验场地,以及对口的企业、行业实习基地等等。那种“黑板上修车”,教室里学来的“操作技能”是适应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事业单位不欢迎这样的学生,从而造成一些职业学校缺乏吸引力。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缺乏、教学手段落后、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声誉。良好的教学设施、完善的实验条件和配套的实习基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是职业教育办学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1、设施设备建设现状
2009年底,西藏各级职业院校在校生5000余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21357人。初职在校生26000余人。各类县级职业培训培训量达到3万余人次。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基本接近6.43:3.57,但与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4:6的目标正好相反,在5年内实现大的扭转和进行大幅度的规模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2006―2010年,中央财政向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投入资金3.1亿余元,支持6所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1所,建成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2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级财政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1.19亿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职教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四大计划,资金投入基本覆盖了区内高等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投资280多万元,建设了汽修厂、实训室等。今后继续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和如何利用好现有条件是关键。
2、我校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虽然近几年国家及自治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几个实训室,但我校专业教学设施还是达不到国家的标准要求。专业教学设施普遍缺乏,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实践教学无法正常开展,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从教学设施看,个别学科条件得到改善,配备较为齐全。但有的学科则因为设施的技术档次落后,学过的东西到社会上不能用。有的则因为设施数量过少,而“只能看、不能动手”,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另外,职业教育很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操作机会和条件,没有足够的、合适的实习场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校汽修专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与企业、行业联系不足
缺乏创造条件、积极协调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能动性。缺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这里的产学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与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互为依赖、互为支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合作最关键的是真正的合作、双赢的合作;而不是学校的单边行为,经济部门的做秀;产学合作的实质内容是:学校主导、双向参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但目前不能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缺少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经营单位等合作的新途径,没有扩展、开辟产业与就业的新空间,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和社会影响力。不能较好的让企业完全参与进来,企业没有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学校不能培养适应企业技术岗位需要的人才,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就业环境。
(3)教学现代化有待加强
教学模式落后,方法单一,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在黑板上“维修”的现象较为普遍。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学科教育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职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严重滞后。
(4)模块化教学有待完善
西藏职业教育还在套用以往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管理理念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体制等老方法;缺少 “大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和“实训与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摆脱不掉书本、课堂的制约。还是运用原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西藏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与西藏企业需求之间没有形成“无缝对接”,从而适应不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市场竞争力。
三、措施及建议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企业挂职实践,实现双师培养常态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校应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轮训,并制订详细的挂职实践计划和管理办法。使教师到企业实践常态化,确保每一位专业教师均能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去修车,真正体会这些工作岗位的辛酸苦辣,肯定会极大地促进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学期我们有机会到学校汽修厂参观学习,对我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帮助很大。十二五期间,我校对专业教师定向培养,拟规定每年至少有2个月到企业实践。我们要利用好每次实践机会。
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面对21世纪对教育的严峻挑战,单靠教师本人刻苦地自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教师创造新的继续学习的环境。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教师培训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职培训是终身教育中备受推崇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教师队伍中的所有成员提高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学能力。由于近些年来,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较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部分教师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的窘态,因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除了教师本人的个人努力之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应该多层次、多渠道、有计划的进行教师的再教育。不要让继续教育与培训流于形式.因此,针对以上种种因素,学校要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教师意识到这种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的良好途径。
当前,为确保“双证书”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把是否具有“双证书”做为评职晋级的先决条件之一,以调动专业课教师提高实践与动手能力的积极性。从2007年起,我校每年有教师到内地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汽修培训,对我校师资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相继有4位教师获得了汽车维修等级证书,但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还是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2011―2015年,每年培训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300名左右,用5年的时间将我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轮训一遍。每年选派的300名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20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30名,县级职教中心教师150名。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遇,提高我校的师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力量。
3、加强人才引进
主要途径有:①、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中录用;②、可以大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将他们培养成学校新型的师德好、技术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形成知识、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专兼教师队伍,稳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社会服务能力,最终建立起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此,要强调注重培养少数民族的专业教师,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在我校十二五规划里有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本人认为以现有的师资力量,从社会和学校引进优秀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施设备建设
(l)加强多渠道筹集资金
职业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又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配合理论教学而进行的实验、实习、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与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密不可分的。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属于高成本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在汽修专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我校要想发展更大、更快、更好,就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2)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
为了学生有实习机会、实习场地、实习用品,提高实习质量,学校还应重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的合作。值得效仿的是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和瑞士“三元制”办学模式,理论学习在学校,实际操作在企业。这样既节省了学校的资金投入,又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都是受益者,一举多得,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合作办学之路。我校从今年开始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今后探索合作形式,合作机制是我校汽修专业的重要课题。
(3)加强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程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陈旧的教学方式己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了。大规模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所有的学校来说,不管它们己经发展到怎样的水平,都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专业建设的深入发展对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校均意识到硬件设施的配套可以使专业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为充足的生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各学校都在利用有限的经费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加大了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只有教学设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熟练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现我校汽修专业教师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未来我们实施“无尘”化教学是汽修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4)加强科学合理的布局
以本地区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突出“学中做、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按照培养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创设与企业相近的情境,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实训室、汽车一级维护实训和钳工实习室等。才能实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为使日喀则职校汽修专业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在师资建设、设施设备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方面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越友 琼达卓玛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探究
2、张济民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西藏发展
3、李清连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4、楼世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5、斯英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研究
6、李明文 加快西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7、西藏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汽修专业建设计划
汽修专业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确立“笃学、敦行、厚德、强技”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抓点,以创特色树形像为核心,以人为本,优化要素,明确目标,严细管理,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盘活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巩固办学成果。
二、总体目标
1、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思想作风得到改进,意志得磨练,探索创新精神得到发扬,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2、进一步完善实验实习设施,汽修实习室正常高效使用,努力使中高级工考核合格率98%以上。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教师是本专业的核心教师群,其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质量。为此提出以下要求:
1、下厂实习
教师定期深入一线实习,跟进先进技术、提高实践教学经验。
2、加强进修
派骨干教师去专业院校或国外培训,拓展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
3、根据学校现有车型,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讲课交流。
4、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参加各层次的学历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研能力和学历层次。
5、要求专业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体系结构,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6、组织听评专业课,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和改进专业和教学指导方法。
(二)、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1、深入研究本专业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技能目标和考核要求,积极探索课程结构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技能课、活动课有相当地位的新型课程结构。
2、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适合自己课程的校本教材。将现有的教科书整合精简,以“做”为基点,开发制作“模块—项目—任务”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与管理
1、努力做到办公自动化,提高专业教师办公效率和效果。
2、根据实际的教学和实训的需要,适当添置相关的设备。
3、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实训教学力度
1、正常实训教学,抓考核,促落实,抓环节,保质量,狠抓本专业各科实习的正常开出,全面及时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教师加强实训备课,写好实训教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引入一定的学生实训操作试题。
2、强化实习教学,按计划、有目标、抓环节、重考核。
贯彻实习教学计划,严格按计划大纲组织实训教学,按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加强指导。实习教学以周集中实习、课堂安排实习、晚自习和周六日补充实习等方式进行,要求实习严格按下达的任务书执行。强调对实习教学的管理,重视抓实习纪律、安全。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仿照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操作规范化、学生吃苦精神,细致认真的作风。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教程中要突出技能训练,有关课程在教学中都要有详细的实训计划,并分阶段进行技能考核,凡有技能考核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具体的考核项目如下:
(五)、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建设
1、建设一个初具规模的汽修实训中心,满足学生实验实习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部分先进设备,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利用本专业师资和生源优势,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与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学校作为企事业的培训基地,企事业为学校的实习基地。
第三篇:抓好职校特色专业建设
抓好职校特色专业建设
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联系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并大力抓好特色专业建设。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因此,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一)建设具有工艺性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
(1)开设工艺性较强的实训实习课程
学校经过对地方文化市场的调研,发现宁波的竹根雕与树根雕艺术颇有市场,也颇有前景。这主要在于根雕艺术既有地方特色,且作为高雅的艺术品,又很有欣赏价值。而象山地处丘陵,毛竹根、树木根资源丰富,这对于发展根雕艺术十分有利。因此,学校在工艺美术专业中除开设贝雕、玻璃雕课程外,还开设竹根雕、树根雕等课程,与此同时,学校先后建立贝雕、玻璃雕、竹根雕、树根雕等四个学生实训实习工场。这一良好的物质设施,保证了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工艺性特色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积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因此,企事业单位十分需要工艺美术人才进行各种设计、策划、版面制作、广告宣传、模型制作和美术字书写等。于是学校又增设美工与广告设计专业,着重开设版面制作、美术字书写、广告设计创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从工艺性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们还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交互式”教学,即把工艺课诸如色彩构成、图案、文样、包装、招贴、广告和CI设计,甚至实习课程的木雕、根雕、贝雕及建筑模型等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同时,学生们设计的各类习作、作品则通过Internet或Email与各兄弟学校进行直接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取得了成效。
(2)创办有工艺性特色的广告装饰公司
在开设工艺美术类专业之初,学校就根据象山经济的实际情况,并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设施优势,创办了象山县工艺美术实验厂。该实验厂对内负责指导工艺美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对外承接宣传版面制作的展览策划等业务。
随着装璜业和广告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美工技术人员从事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广告创意、策划制作和陈列设计。因此,学校在工艺美术实验厂的基础上成立了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专业教师参与经营管理,一方面承接各类媒体广告、电脑平面设计、广告印务及室内设计及绘画、裱画等业务。另一方面承担指导学生教学实习任务,并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制作等活动,以产促教,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进一步突出了工艺美术的工艺性特色。
(二)建设具有产教性特色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象山是“浙江建筑之乡”。目前有近50家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其中6家企业均拥有土建、市政、装璜的国家一级资质,建筑业已成为象山“一体两翼”经济格局的主导产业。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为象山建筑业的兴起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又依托广阔的建筑市场发展了工民建专业。
(1)依托建筑集团和高校的优势,办活工民建专业
自1985年以来,学校先后开设了与建筑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群体,如建筑工民建、建筑施工、建筑水电安装、建筑财会及建筑装璜等建筑类的系列专业。同时,学校紧紧依托建筑集团公司的优势,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与建筑集团公司的结合,强化工民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国家一级企业宏润建设集团、龙元建设集团、华厦公司及华丰公司等单位签订办学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达13处,保证了教学实习的正常进行,也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学校还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的结合,依托高校的教学力量,抓好工民建专业建设。早在几年前,学校就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建工系、宁波大学土建系建立起协作关系。我们送教师去高校参加进修培训,他们派教师来校指导实验教学,进行教研活动,共同搞好学科建设。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外教师网络,聘请社会上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为荣誉教师及教育顾问,担任工民建专业重点学科的教学任务,或开展学术讲座。这样既充实了该专业的师资实力,又提高了教育质量,推动了工民建专业的建设。
(2)创办校办产业,服务建筑经济
根据建筑业发展趋势和地方实际需要,学校积极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和设施优势,并在宁波大学、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和县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下,分别于1997年11月、2001年5月,先后成立了象山职业中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象山县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第二检测室。
校办产业的创办,既有益于学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又有益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又可以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和设施优势,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尤其是监理公司,近4年来已成功地承接了宁波滨海学校、象山黄金海岸大酒店等近百项县重点工程及基础工程的监理业务,累计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工程造价达13亿元,监理造价近3亿元,监理费收入300多万元,创利税约72万元。
(三)建设具有科研性特色的农学专业
(1)建立柑桔实验基地,实施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象山县有着悠久的柑桔种植历史和独特适宜的地理环境。但在以前由于缺少科学技术,柑桔生产普遍存在着树龄老化、品种单一,品质下降的问题,因而造成市场滞销。因此,学校于1983年9月特意开设了农学专业。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先后建立起120多亩柑桔实验基地,分布在三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这不仅是教学实习基地,而且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
产教结合和生产经营的基地。
在教学过程中,农学专业的学生常踏出校门,走向山村,把课堂设在柑桔实验基地上。如在教学柑桔栽培技术时,学生们身体力行,深入地头,从柑桔的选种、栽培、育苗、剪枝、松土、施肥、灭虫和摘果等一系列过程,都切实地进行了观察、试验,并记录、分析、说明变化原因及今后的做法。这一产、教、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颇有特色,也颇有成效。
学校还充分挖掘柑桔实验基地的潜力,依托科学技术,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活动。90年代初,学校就致力于搞国内外柑桔新品种的试种、筛选等工作。经过长期的试验,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技术数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学校成功地对老龄桔树实施大面积高接换种,做到当年嫁接,当年收益,大大缩短了换种时间,提高了柑桔的品质。其中“柑桔高接换种技术试验”曾于1993年10月获得国家科协、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四家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奖”。
(2)创办柑桔研究所,引种推广柑桔新品种
1997年5月,经象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象山县柑桔研究所”,并先后邀请以色列专家、英国柑桔保鲜专家来进行学术讲座、现场指导,相互交流,并引种柑桔新品种,丰富了柑桔种植技术,提高了科研能力。同时,该所还经常义务举办短期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把农业科技信息、国内外柑桔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推广情况及时传递给县内外的广大桔农。据统计,至今柑桔研究所已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达50多期,参加学习的省内外桔农为2500多人次。这对于提高桔农的科技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柑桔技术服务小组深入本县乡村,并因邀而前往宁海、奉化、鄞县、北仑、舟山、建德、温州及丽水等县市(区)作柑桔高接换种示范、指导,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
自1991年以来,柑桔研究所从日本、美国、以色列及国内农业院校的科研单位引入优质品种,如宫内伊柑、市文、宫川、象山红、南香、日香等40多个新品种,并完成柑桔高接换种面积达2万余亩,使桔农们年增收数千万元以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柑桔种植业的发展。为此,学校柑桔研究所的“柑桔新品种培植推广项目”还获得了宁波市十大燎原计划优秀成果奖
第四篇:汽修专业建设打算11.9.21
建设期间,我校计划进一步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 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项目教学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实训,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顶岗实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的能力。
按“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选用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能力的不同需求及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所需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分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碰撞修复、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三个领域,课程设置了发动机维修师、变速器维修师、底盘维修师、电子电气维修师、汽车碰撞修复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员六个专项模块的课程。
按照学生易于学习、教师易于传授、符合企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的原则,在教材内容的组合、编排上,推出“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重点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两年内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实训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教材、相关课件和资料、在线网上论坛和学习资源。
建设期内,依托汽车企业,由企业选派资深技术专家,学校聘任社会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担任校内教学兼职教师,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通过选派教师到高校进修、到国外进修、到企业轮流学习锻炼,使得教师培养有延续性,增强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建设一支具备优良素质的高水平专任教师队伍。
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积极参与办学过程,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在与淄博唐骏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的基础上,再新增实训基地6处,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共赢的格局。
第五篇:汽修专业建设方案1
汽修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汽修专业学生就业特点,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轿车保养,维修,美容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思想作风良好,意志得到磨练,探索创新精神得到发扬,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2、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设施,汽修实训室正常高效使用,努力使汽修中级工考证合格率95%以上。
3、针对汽车4S店以及一般轿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性的开展实习实训教学,使培养的学生出学校后即能上岗。
4、利用学校场地优势,引进一到两家4s店入驻学校,便于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
我校汽修专业现有的三名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即进入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没有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2、教学条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我校还停留在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之外有一定量的认识实习和实训。在黑板上开汽车、修汽车的状况还没有得到解决。
3、实习实训设备
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仅能满足20人左右进行实训教学。实训设备严重落伍,还停留在各种总成的拆装阶段。学生在学校天天拆发动机,而真正工作中需要拆发动机的情况少之又少。
4、学生素质
汽车维修是非常脏,累和强调动手能力的一项工作。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吃苦,不愿动手情况,往往一个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愿意主动跟随老师操作。
5、课程体系
现有的汽修专业教学计划是多年前制订的,与行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需做调整。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1、下厂实习,教师定期深入一线实习,跟进先进技术、提高实践教学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特别是年轻教师,在上岗后一年内获得行业高级工证书。实习可利用寒暑假进行。
2、要求专业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体系结构,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
3、专业课教师上岗后一年内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深入研究本专业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技能目标和考核要求,积极探索课程结构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必修课程、技能课程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新型课程结构。剔除与专业发展关系不大的理论课。
(三)、加强实训教学力度
制订专业实习教学计划和实训指导书,按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加强指导。强调对实习教学的管理,重视抓实习纪律、安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仿照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操作规范化、学生吃苦精神,细致认真的作风。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技能训练,有关课程在教学中都要有详细的实训计划,并分阶段进行技能考核,凡有技能考核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四)、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建设
1、建设一个初具规模的汽修实训中心,满足学生实训和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的需要,以提高学校汽修专业的影响力。因此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部分实训设备。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积极与周边的汽车维修企业合作,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校企互补达到双赢。
五、汽车实训室建设方案
要使学生达到出校门即能在汽车保养,美容工位上岗的培养目标,我校现有
实训条件还有较大不足,需补充采购以下设备(见附表)。费用合计约31万元。
建成后可拥有汽车维修工位、保养工位、美容工位、四轮定位工位各一个,配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可满足2个班的实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