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浅谈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 孝义市委党校 尚小琴
自从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笔者作为党校一名骨干教师,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县级党校如何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党校要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党校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党校的发展依靠谁的问题,还要解决党校发展什么的问题,最终要解决党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以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为契机,坚定党校发展的方向
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我们首先要在“办什么样的党校”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校工作条例》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法规性文献,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简言之,就是“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即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可以说是党校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党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的规律性认识,集中地回答了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党校”这个最为基本的问题。
二、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为核心,浇铸党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广义来讲,党校应以“学员为本、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行政后勤为保障”的格局来建设。但就党校内部讲,事业单位就应以干事业的人为本。学校的职能是培养学生,要依靠教师建设学校,因此要以教师为本。要办好大学,培养拔尖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流的教师。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一所大学来说,有了好的老师,就像一座大厦有了支撑的柱子一样;如果没有“大师”,楼盖得再多也没有用。党校发展的成果要由学员和职工共享,但是前提是要依靠党校职工建设党校、发展党校。因此,党校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必须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首创精神,保障教师各种权益。
三、全面完成党校的基本任务才是党校的全面发展
又好又快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那么党校的发展怎样才算好?从全面发展的视阈来看,要软件硬件都建设好才是好。特别是党校的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这五个方面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六项任务都圆满完成才算好。《党校工作条例》明确了党校六项基本任务,要求我们全面完成,只强调哪一项都是不全面的,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作为县级党校,我们要认真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第一,根据同级党委确定的干部培训轮训计划,大力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第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第三,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应用研究,主动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把党校建设成为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和思想库;第四,发挥优势,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四、以打造名师名课为目标,保证党校可持续发展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教学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党校建设可以在一两年内建设一座大厦,但是要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立足挖掘现有教师潜力,通过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选派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选送青年教师赴基层锻炼、参加业务培训等措施,大力提高师资整体素质。要着力完善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培养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教研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符合党校特点并与社会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推出有较大影响的“党校名师”。要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在理论研究、专题开发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宽松环境,打造品牌课程,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优,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增加教学班次,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
当前,党校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要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在上级党校部门的推动下认认真真地落实《党校工作条例》,就一定能开创县级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县级党校作为共产党培训干部的最基层学校,面广量大,培训对象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建设中,应率先带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县级党校的跨越发展鉴定基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意义尤为重大。
一、明确指导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思想支配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县级党校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干部教学培训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现代化的办学理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后勤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深化改革,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全面提高党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障、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县级党校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县级党校的服务意识更需增强。一是服务大局意识。做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且始终围绕国家的阶段中心工 洛南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李卯寅 作开展。二是服务县域建设的意识。县域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因而县级党校服务好本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应有之义。三是服务好学员意识。以学员为本,传学员之所需,送学员之所用,跟踪教学,服务到家。总之,县级党校教育要转变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变坐等上门为主动送课,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
二、适应国家发展及县域建设之需要,实现干部培训工作大跨越。
首先,扩大干部培训规模。培训、轮训基层党政干部是县级党校的中心工作,要面向农村,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村社干部培训 “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质量,努力实现培训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干部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干部教育条例》进一步规范主体班次和学制,使各类轮训班、培训班、研讨班的设置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积极争取创办新的干部培训项目,使干部培训范围逐步下移和外延,面向社会开展联合办学,举办理论讲座和自选培训等社会办学活动,充分发挥党校功能,拓宽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要结合实施《公务员法》,争取对机关公务员知识更新的培训。
其次,构建新的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构建具有时代特点、本土特色、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 课程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力度,重点进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的学习,引导学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出发,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再次,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是推进研究式教学。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县域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本县具体问题中促进学习。一要切实提高课堂讲质量,提高课题的科研质量,使课堂讲授成为研究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二要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学员的交流互动。三要探索开放式培训的新途径如:社会考察、现场教学、异地培训等形式,充分利用县级党校与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培训内容。四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运程教学、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第四,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是确保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建立符合县级党校教学规律和干部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员管理制度。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制定课题招标,新课试讲,质量评估等制度,使课前择优任教,课中质量评估,课后考核评比的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培训班的工作流程,精心组织教学各环节,由开学典礼,课堂学习,自学讨论,社会考察到结业活动,都要实行项目负责全程管理。二要本着以学员为本的原则,建立完善学员管理制度,使学员学习、生活、考核管理制度化。要把从严管理和搞好服务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组织学员开展党性锻炼活动,用管理育人,用教育服人,用党校精神和校园文化塑造学员的优秀品格。
三、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确立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的目标,要加强以教师队伍为重点的职工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政策,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造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为县级党校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其次,以培养教学骨干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多学科教师,以改变当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尝试运用进修培训、挂职外练、外出考察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努力安排较多教师上讲台,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和支持教师在职读研究生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重点培养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要建立教师引进和淘汰机制,增强教师的流动性。要充分发挥客座教师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县级党校学术水平。再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项人事工作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为导向,以扩大民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县级党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探索与教学科研成果、能力挂钩的聘任制度。建立学科带头人后备部队选拔培养制度,确定一批重点培养对象,制定专门的培养措施。
第四,加强县级党校文化建设,提升党校的凝聚力,积极开展健康友谊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县级党校文化理念的研究与策划,弘扬党校精神,建设具有县级党校特色、鲜明个性,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县级党校文化。
四、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提高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县级党校要提升办学的竞争力,必须在现代化水平上迈出一步。
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以远程教学,校园网,数学图书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是县级党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县级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要搞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要建设好“四室”即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
再次,要抓好网络应用。信息化建设要本着以用为本的原则,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服务。要把学校各 项管理工作都纳入网络管理系统。因此,要对职工开展电子政务和网络实用技术的培训,对教员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即设备操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应用网络能力。
五、深化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改革后勤服务模式,引进好的物业管理方式,实现服务社会化。县级党校的餐厅、住宿、卫生、绿化及安全保卫等后勤服务工作,是县级党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级党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要积极探索现代化条件下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新途径,包括引进专门的物业公司参与党校服务的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后勤服务观念,借鉴市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具有县级党校特点,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新模式,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坚持保障。
总之,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发展必须转变观念,面向基层党员干部、面向农村、面向市场,必须摆脱官办、计划模式束缚,突破机制和体制的禁区,从解决招生难入手,不断调整办学模式和生源结构,充分挖掘成人教育市场的潜力,率先走出一条即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丰收的科学发展之路。(此文获黄河金三角第七届年会一等奖)
第三篇:开拓创新 实现科学发展
开拓创新 实现科学发展
——**********学校在创新方面的探索
**********学校创办于****年,原名河南省第三******学校,现为国家重点******学校,隶属****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是一所由政府主办的机械加工类为主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位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积43550 M,建筑面积28868 M,固定资产2088万元。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主要生产实习、实验设备667台套,学生实习所需的工卡、量具、仪器仪表能满足学生实习一人一台套的要求。多媒体教室面积560M,配备有性能先进的计算机217台。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实习车间、电工电子实验室和性能先进的数控车床、电焊机、PLC实习设备。图书阅览室面积400M,藏书40300册。运动场地面积7600M,学生宿舍楼两栋,实行公寓化管理,能满足1500名学生住宿。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6人,专兼职教师10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6人,中级职称教师45人,高级考评员30人,已构成具有培养中级工和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短期培训、职业需求预测、就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开设数控车工、钳工、焊工、维修电工、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农机应用与维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
2222
2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在开展以中级工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学制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职业技能鉴定、SYB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军转干部培训、外派劳务培训、高级工培训、技师培训和考核等业务,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建校五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办学效果良好,成绩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荣获“河南省******学校招生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市园林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职业教育领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在校党委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全校教职工大胆创新、勇于创新。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一些做法: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方面
学校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能根据区域或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科学修订教学计划,积极推行一体化教学。
学校每年都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有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的校企联动机制,目前课程设置与行业、专业发展方向基本保持一致,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能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切合学生实际和行业企业对相关技能型人才的现实性和发展性需求,基本形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良好态势。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有长远规划、安排,有措施和经费保证,教师参训率(学历和非学历):每年远远高于10%的比例。
为尽快提高校内专业教师水平,学校规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每人每两年必须有60天以上的时间到工厂从事专业实践调研,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根据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教学工作需要,学校每年还要长期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专家、技师兼职教学,与校内的“双师型”教师形成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并能严格执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重视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了部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骨干专业的必修课教学,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通过本校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赛制度和工作细则,各专业制定了技能大赛标准,对提高技能教学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并能严格执行。学校有学生科,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及班主任管理、调配工作。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并能严格执行。有务实、严谨、求真、创新的专业管理团队,有专任学籍管理员,能够接收省、市学籍管理部门有关文件并执行:能及时录入、审核完整的学籍信息;能在规定权限内实现学生学籍信息的校内共享;及时更新维护学籍信息。
四、教学实践方面
德育课教学,为了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认真组织讲授必修文化课,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和艺术课等相关的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开设了专业知识课程。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了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并认真组织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
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的采取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积极进行讨论式、探究式、协助式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五、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
在教材研发方面,积极组织开发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需要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配合的校本教材。我校高级讲师席建军同志因在钻研教材方面有较深厚的功底,曾被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新教材》编写委员会抽调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和与之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的编写,此教材已于2009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惠玲老师编制的《制图教程》正在印刷。
在课程改革方面,积极推行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保证让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够用。
七、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设有高技能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由经济界、企业界相关人士参与各专业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训、质量标准制定与考核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每个专业、学科都成立有教研组,负责收集整理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信息,跟踪企业的现代化高技术生产设备发展趋势,及时为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推广了先进的“行为引导”教学法,保证教学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发展,学校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信息收集网络和跟踪新技术教学的实施方案,保证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八、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能够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有真正的工作场景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取保达到每生一个工位。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还承接社会短期技术培训,最大限度降低实训成本并确保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了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有专人负责学生的管理和实训指导,学校与基地前有较规范的合作协议,组织管理规范,所提供的实训岗位数量能满足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实训效果好。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为****的职业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0年11月15日
第四篇:基层侨务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基层侨务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揭东侨务:黄揭如)
实现科学发展是现阶段侨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已经30年,侨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侨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作为县(市、区)一级基层侨务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有所作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科学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是根本指导。实现基层侨务工作科学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基层侨务工作特点,提出有效途径。
一、基层侨务工作的现状
分析基层侨务工作的现状,其实是回答“为什么要提出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因为现状中好的方面,说明是基层侨务工作可以发展的方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应该要改变的地方。
1、侨情变化显著,但工作需不断创新。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海内外侨情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出国留学人员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增多,而侨务部门难以掌握他们的信息;华人新移民人数增多,新移民中大部分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士;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社团新力量羽翼渐丰,各种商会组织、专业社团日渐发展,逐渐成为华社主体和主导力量;华侨华人的国际化程度增强,希望与祖(籍)国共同发展的愿望强烈,各地也非常希望引进海外人才与资金,实际形成了吸引人才与资金的激烈竞争,等等。这些显著的变化,使做好侨务工作的难度加大了,但同时也促使基层侨务工作创新举措越来越多.2、侨务工作网络日趋健全,但机构相对薄弱。目前基层侨务部门编制相对紧缺、机构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一些省、市级侨办是独立机构、独立经费,而县(市)、区侨办机构虽已按照一级局设臵,但在人员的配臵上,仍停留在二级局上,作为县(市)、区委统战部的内设科室看待。基层侨办工作人手偏少,兼职较多,并且都要兼顾其它部门工作事项,难以集中精力做侨务工作。
3、侨务工作的成绩显著,但实效需更提高。侨务工作要凝聚侨心、维护侨益、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从目前基层侨务工作来说,前两个方面做得较好,而后两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实效。如近年来,各县(市、区)归侨侨眷联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各乡镇、街道和有关社区纷纷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使归侨侨眷对一些做得较好的基层侨务部门有了大家庭的感觉。侨法宣传工作也做得较好,涉侨信访得到重视,没有听说什么损害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事情。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各地对本地区的侨务资源情况不够清楚,与侨眷的联络多而与侨胞的联系少,甚至根本没有联系,特别是在掌握新一代海外侨胞情况方面十分欠缺,这就造成了内热外冷的情况,不利于海外侨务工作的开展。基层侨务工作在为本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在发挥海外侨力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二、实现基层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途径
1、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的变化,华人社会结构的转变,华侨华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代华侨华人的心态是“落叶归根”,他们到国外去只是为了谋生,总是希望赚到钱后,衣锦还乡;第二代华人的心态已经从“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他们改变了衣锦还乡的观念,而在当地生根、发展;第三代华人心态的变化就更大了。因为经济的一体化、地球村的出现,华人成了“世界公民”,他们既不是“落地生根”,也不是“落叶归根”,而是“脚到便是家”,哪里有发展机遇哪里就是家。可以理解,第四代以及未来海外华侨华人的主流是进一步的国际化。因此,基层侨务工作者要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树立新的观念:
改变原来强调以乡情、亲情为吸引力的观念,树立以宣传好的环境、好的发展前景为吸引力的观念;
改变原来强调发挥本地籍侨务资源优势的观念,树立突破乡情、地域,面向全世界开展工作的大侨务观念;
改变原来“引进人才为我所用”的观念,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观念;
改变原来侨务工作就是接待、联谊为主的观念,树立发挥侨务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涉外性、统战性的特性,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事业服务的观念,等等。
2、创新联络联谊的方式方法
基层侨务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是与归侨侨眷的直接的联络联谊。要通过经常性的活动、点滴式的接触,让归侨侨眷对基层侨务部门具有“侨之家”的感觉。随着社区(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一些基层侨联组织在活跃归侨侨眷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以及在组织开展活动的形式上比过去有所提高和创新。不足之处是组织归侨侨眷活动的形式还显单一,总体上还局限于搞一些唱歌、画画等兴趣活动,而在组织他们学习时事政治,关心社区建设方面的活动较少,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还需要拓展和创新。
因此,在联络联谊工作中,要注重通报本地和社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要充分调动归侨侨眷积极性,发挥其自身专业特长、学识和所在岗位优势,为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要鼓励归侨侨眷引导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关心祖国的建设和家乡的变化,引导海外亲友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要建立和完善新华侨华人侨情库、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档案和新华侨华人社团资料库,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联谊工作。
3、提高引智引资水平
发挥侨务资源优势,说到底就是引智引资。提高引智引资水平的关键是增强服务性。由于华侨华人的新特点,所需要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如留学生回国就业的辅导,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业的协助,合法权益的保障等。按照职能来说,侨务部门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主要是“牵线搭桥”,项目能否真正“落地生根”以及办理具体的手续,应该是其他部门的事情。但为了促成引进项目的成功,为了给海外客人留下好印象,除了热情周到的接待以外,侨务部门应把招商引资当作自己的事,自始自终,给海外客人提供真切的服务。
仅以基层侨办的力量也很难设计举办有影响的国际活动,形成世界媒体聚焦的效应。因此,基层侨办要利用各种对外关系,运用现代化传媒手段,更加富有成效地对外推介宣传本地。如发电子邮件、邮寄宣传资料等。
此外,侨务部门应特别注重加强与科技园、创业园、工业园、开发区等园区的联系,将园区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与侨务工作信息、渠道、网络等对外交往的优势整合起来,积极探索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力争实现寻找信息、联系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无缝链接,以此提高引智引资水平。
4、重视涵养侨务资源
涵养侨务资源要做到四个一致:一是“内”、“外”一致。即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一样重视,既不能“内热外冷”,也不能“重外轻内”。对于基层来说,对内要侧重解决归侨侨眷的实际困难,对外要侧重与新一代华侨华人交上朋友;二是“表”、“里”一致。即除了做好迎来送往、食宿接待等具体事务以外,要用“心”沟通,深入、细致、全面了解工作对象的背景、历史和现状,对侨务资源个体及其所代表的人群所蕴藏的能量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近”、“远”一致。即既要追求侨务资源利用的直接效果,也要注重侨务资源涵养的长期效果。侨务资源同样需要投入,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大投入小产出、早投入晚产出甚至有投入无产出的情况,不应有“不值得”的想法。四是“大”、“小”一致。海外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实力有大有小,某一个体的实力在不同时期也有强弱消长。要以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华侨华人实力的差距,既要积极做好那些实力雄厚的个体资源的开发、服务工作,又要认真做好与我们打交道的每一位华侨华人的工作
第五篇:关于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
关于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一支主力军,在助推“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在当前全面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全国各业力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探索农村信用社如何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南漳县农村信用社96年与农行“脱钩”后,县联社根据当时全县80%以上的信用社存款不能支付,贷款无力投入,经济案件层出不穷的实际,果断提出把“居家过日子,严格管理”作为信用社的主要工作来抓,以“综合治理练内功, 积聚力量攥拳头,抢抓机遇求发展”为指导思想:一是实行联社和信用社分层管理的法人治理体制。县联社依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先后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财会管理制度》、《“三防一保”度》、《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制度》、《审计监察制度》、《“三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信用社一级法人在严格执行联社各项制度的前提下, 结合自身实际,对各项制度进行细化,并确定每年的经营目标, 从而使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动有依据,有准则;二是实行 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用工由内、外勤两块组成, 由社主任因事定岗, 并按照先内勤后外勤的顺序,从上考核合格的员工中聘用本劳动用工, 与受聘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用合同来考核和管理员工,大大增强了信用社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把员工工资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岗位工资和“三收”业务绩效工资,绩效工资重点与员工组织存款、清收贷款本息等业务量挂钩考核,上不封顶, 下不保底,,激励员工各尽所能的开展“三收”业务;四是实行全员上阵的安全防范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审计监督、责任追究、严格奖惩等, 加强管理和防范,切实有效的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制”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经营业务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截止今年5月底,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由脱钩时的20467万元增长到80126万元,增长391%,存款余额在本县金融机构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各项贷款从8859万元增长到41300万元, 增长466%;尤其是从XX年起,全县信用社经营效益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内控管理连续10年实现资金无损失、经济无案件、人身无伤害、安全无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漳联社在存款不能支付,贷款无力投入的特定历史时 期,在内控机制上实行综合治理、严查重处各类问题,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增长和贷款投向,用主要精力抓资金积聚的工作思路、经营方向、管理手段等都是正确的,否则就不能摆脱萎靡不振的被动局面。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务院“国发[XX]15号”文件已明确提出要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模式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据此,我们必须迅速转换观念,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怎样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呢?笔者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的回顾总结过去、着眼发展未来、遵循客观规律、巩固既得成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才能确保我们的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加持续、更加稳健。深层次的分析南漳的业务经营状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扭亏增盈的主观愿望较强,但缺乏必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南漳的信贷资产总量为4.1亿元,存贷比不到52%,其中还有近9000万元的死滞资产,4000多万元的当年新增贷款,真正能正常生息的资金只有3.2亿元,以现行利率计算,即使是应收利息全部收回,全年收息额近1500万元,加上800多万元的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收入总额约2300万元。而8个多亿的存款,按近的平均付息水平2.6%计算,全 年支付存款利息就在XX万元以上,营业税、员工工资等费用计需960万元,支出总量在2960万元。也就是说全县信用社盈利缺口达660万元。、加快发展的势头强劲,但与服务设施、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不相适应。一是汇路不畅,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首要条件。目前,农信社虽然开通或开办了网络汇兑结算和“福卡”业务,但由于起步较晚,功能也很不完善,在知名度和实际效率上都无法与专业银行或邮政储蓄相比;二是发展意识不够浓,满足现状思想浓于加快发展的思想;三是责任意识不够强,扭亏增盈的动力被风险压力所抵消;四是创新意识不够好。有的同志在新业务的开拓、新制度的建立上的认知能力较差,习惯于多年来的传统操作,对新形势、新市场、新需求缺乏适应能力;五是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全县近300名干部职工,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4人,仅占员工总数的11.3%,不少40岁左右的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社主任,至今还是高中文凭;六是规范运作的意识不够强。在相当一部分信用社,虽然市场营销开拓进展的势头较好,但重经营轻管理、经营粗放、结构不优,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越权行事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 确保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到位,着力解 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每个管理和经营者的当务之急。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只有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效益提高了,才能保障广大社员的利益,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应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手段先进,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同国际金融接轨的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找准市场定位,建立与时俱进的经营机制。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是硬道理。改革促进发展,机制决定成效。只有用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思想统领农村信用社工作,不断深化机制改革,完善工作规范,实现经营目标最大化。一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和完善工资分配机制,加大工资分配与经营效益挂钩的力度,发挥工资分配在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改善经营效益中的杠杆作用,做到岗薪结合,绩效挂钩,形成“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奖励工资凭贡献”的工资分配制度。二是加强农村信用社基层干部的管理,把行为管理纳入绩效管理范畴,将其职责履行、违规违纪、考试考评等行为记录在案,对不符合干部使用标准的,即时解聘,真正形成分级负责、各司其责的局面,增进凝聚力,激发内在潜能。三是实行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 机制,让优秀员工有成就感,一般员工有紧迫感,平庸员工有危机感,使团队的作用最大化,使个人的能力释放全面化。
、树立全额经营的资产理念,合理营运资金。农村信用社根据市场营销的要求,对资产组合与负债组合进行对应控制,以实现资产负债的总体优化配置。首先在调整负债组合上,一是调整负债的种类组合,农村信用社合理的负债组合应该是负债多样性,即以存款负债为主,提高存款负债质量,扩大股金负债,增加同业负债,发展长期负债。二是调整存款负债组合,在存款区位组合上,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应占绝对份额,在城市金融市场应占一定份额;在存款负债的种类上,要巩固储蓄存款,狠抓对公存款,增加同业存款;在存款负债的期限组合上要以定期存款为主,扩大活期存款。其次在调整资产比例方面,一是增加债券资产品种,抑制固定资产增长,压缩其他资产占用;二是在资产期限组合上,以短期资产为主,扩大中期资产,增加长期资产;三是在信贷资产组合上,贷款对象应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主,以服务农民、农业和民营经济为主,资金充裕的地方,可适度开办消费信贷及有选择地支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效益中心,确保速度效益的同步增长。农村信用社业务增长要与效益提高相统一。农村信用社一是要在服从经营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业务增长速度,使业务增长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增速上。二是以效益为前提改革财务核算 体制,一级法人社、二级法人社分别实行不同的财务核算体制,其目的都是为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科学合理化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整体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财务上的规范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三是以效益为前提完善经营目标责任制,重点考核利润增长率、贷款收回率、资产收益率等,把经营效益作为考核的核心目标,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水平。、强化内控机制,实现经营管理的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强化经营的同时,坚持以“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强化管理,做到经营和管理协调发展。一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上要依法稳健经营,切实按照新颁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规制度规范经营,使其逐步纳入法制化、系统化、国际化轨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资产负债管理中要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均衡原则,避免一方失控出现风险。三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管理制度要和监督保卫控制相协调,确保可持续发展。、创新业务品种,倡导业务种类的推陈出新。创新是推动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是创新公司化业务。适应民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公司化发展明显加快的形势,对信誉好、经营实力强、还款有保证的企业进行授信,开办票据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提单质 押、保单质押和与结算有关的各种新产品,巩固发展一批稳定的优质信贷客户。二是创新个人业务。当前,首要的是进一步推行农户小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的比例、额度和市场份额。同时,将服务目标扩大到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抢抓个人理财业务先机,大力发展综合代理业务及各类信贷业务。三是创新中间业务。坚持“市场有需求、农村信用社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加大机构网点、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发展代理税收、代理电信收费、财政预算外资金、医保缴费,代发养老金、代收水电煤等公用事业收费、征订报刊等业务,在获取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增加与客户的接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营造和谐互动的经营环境。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需要凝聚内外的力量。一是在外部因素上,要紧紧依靠地方党政,主动与地方党政及其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其理解、支持,帮助协调关系,出台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二是在内部因素上,要坚持“以人为本”,职工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靠员工。首先要加强农村信用社基层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农村信用社“一把手”,建立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信用社班子。其次全面推行公开竞聘、岗位交流等制度,切实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创造“能位相宜”的人才使用环境。再次要主动关心职工生活,竭诚帮助职工解决生活 困难,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工作氛围,让职工干有劲头、干有奔头,促进农村信用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南漳县农村信用联社
邮编:441500
联系地址:湖北省南漳县城关水镜路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