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内容提要:小班化的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它有许多大班教学所没有的教学优势,本文在论证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结合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所尝试的教学方式进行论述,主要围绕如何让小班教学每一个学生都动脑筋,都发言的思考,以及在小班中实行分层教学,分小组教学的实践启发,主要动机在于如何提高小班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小班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过去的班级一般有四、五十位学生,有的甚至不止,这样的大班教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教师上课的音量要高,否则坐在后排的学生就听不清,如一个班遇上几个调皮的孩子,很容易影响全班的课堂纪律,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的心理和同学们学习的情绪。许多时候因为时间和人多关系,教师不能考虑全面,照顾全体。
现在实行的小班化,一个班30人左右,大大改善过去大班的许多不利因素,人少教室显得很宽敞,教师上课不必用很高的声音,全班学生就都听得很清晰,教师能很好地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心理,便于更好的教学。
小班化有如此的优势,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在上课实践中多总结经验,多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两年来的小班化的教学中,也尝试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效果还不错,现归纳如下:
一、让主动举手进行有效的回答问题成为课堂上的一种风尚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注重不同文体现代文的赏读与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应当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教师总适应提问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往往只有几名学生反复回答,而其他学生只是坐听答案,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语言应用能
力也只变成少数几个人的“专利”,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导致这一小部分同学产生“回答疲惫”的现象,所谓“回答疲惫”,就是因为他们回答次数过多,且没有比较,往往回答问题时,不经过认真思考,信口说来,导致回答的正确率减半,长此以往,对他们的做题答题也没有多少好处。小班化的实行,可以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完全可以让指名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如机械性地提问,势必会遭成一种紧张气氛,特别是提问那些以前不爱在课堂上说话的同学,他们站起来往往磨磨蹭蹭,吞吞吐吐,声音也极小,使人无法听清,这样就会让其他学生等得着急,浪费了时间,为避免此类现象的不良影响,我给学生回答问题提出了目标,即课堂上实行计次回答的方式(但每次回答对才能算1次合格),以一星期为计算单位,回答次数在前列的加平时分,或减去一些对他们来说可以减去的作业,而反之回答次数在后列的,特别是悬殊很大的加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漏掉一次自己会回答的问题的机会,我作了一个统计,第一个星期,回答合格次数在12次以上的占1/3,5到8次的占1/3,而只有1、2次甚至0次的也占1/3,按照约定,1/3的学生获得了加分,并减去了抄写字词的作业,1/3的后列学生利用休息日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落后了》的作文,结果每一位写作文的同学都写得非常恳切,他们在作文里把自己不敢举手回答的心理真切地描绘了出来,主要是害怕回答错误招致别人的讥笑,并下定决心在下个星期有大胆的表现,在第二个星期的开始,我先简单地小结了一下情况,给这部分学生以鼓励,也对其他同学做了一个交代。如期所至,这一节课上不少胆小的学生果然战胜了自我,不再保持沉默,也勇敢地把手举了起来,第二个星期下来,1/3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在10次左右,剩下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最少也达到了3次,跟第二层次的学生已悬殊不大,作为鼓励手段,这一周没有学生写作文,在此后的课堂学习中,因为同学们的配合,上课的容量明显变大,气氛活跃,收效好,更没有同学敢走神,每周写作文的学生也非常少,这种良好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特别喜欢上这样的课。
二、分层教学是小班化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
要求。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难度大一点的练习,诸如概述课文,复述课文,看图口头作文,课堂演讲,利用工具书自己进行大量阅读,或给定谈话题目做自由发挥,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分层教学在大班中也可以实施,但教师的精力显然顾不过来。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克服那种课堂教学中——照顾优生,差生当陪读;照顾差生,优生又觉无聊顾此失彼的不和谐课堂状况。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的翻译理解极其背诵是教学的重点,经过初中一段时间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出现明显差别,那些记忆力好,善于积累的学生在后面的文言文学习中轻而易举,而那些记忆力不佳,对语言的理解又差的学生明显吃力许多,对于这样的现象,如果还一把尺子,显然不合适,因此我采用了灵活的分层形式进行教学,在翻译文言句时,对于那些不会组织文意的学生,分别起来翻译,直到弄清为止,而那些早已理解的学生则给她们提出高一层要求,要求根据这样的翻译背诵该文言句,等到那一部分学生会翻译再来检测这一批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样一来,一堂课下来,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课后不需花更多时间背诵,而另一批弄懂了翻译的学生回家背诵自然也不会吃力许多。
三、分小组教学又是提高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些课文形象记忆的可操作性强,上这样的课时,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表演小组,让他们进行表演记忆,恰当地运用表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在这样的课时有一种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因为是小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展示的机会,如上《核舟记》时,在描写东坡、鲁直、佛印这三个人的姿态这一节,我让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分别担任三个角色,把各自的动作表演出来,边表演边记忆,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已会背诵这一小节,只需要回家趁热打铁熟悉一下就可以了。学习《醉翁亭记》时,在介绍醉翁亭的时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先写琅琊山,再到酿泉,最后写到醉翁亭,我就在班上让学生临时组成了3人一组的导游小组,上台当小导游,依次用形象的语言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同学们热情参与,笑声不断,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全班表演之后,这一段文字的翻译和背诵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学生应该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要求学生每星期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这样的课也主要用小组交流的方式,4到5人为一小组,向组内其余人员推荐介绍好文章和好书籍,每次指定一人担任小组长,负责记录评价打分,本人在班上进行大组交流。这样的小组和大组交流凝聚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精华,成为学生们所能乐于接受的上课形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考实践,按小组分配任务,一般可分成4到5小组,每组由1到2人担任小组汇报的主持人,轮流担任,汇报时限定时间,并进行评价打分。以上两种小组交流和汇报的形式因为是在小班里实行,时间显得比较宽裕,收效较好。
以上是我在小班课堂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验,如何让小班的语文课堂显得更有生气,让语文成为学生们喜欢学习的科目之一,还需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实行,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篇:“小班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范文
“小班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摘 要: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精神等,从而使学生逐渐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育模式的诞生为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小班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所呈现出的优势作用,其次“小班化”背景下,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班化 信息技术教学 实施途径
当前,小班化教育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发展趋势,其能够确保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并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进而通过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方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信息技术教育的前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其学科名称的变化包含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与时俱进的变化,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小班化”背景下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亟待解决。
一、基于小班化下信息技术教学所呈现出的优势
(一)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并进,才能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当前各学校现有的资源并不能满足大班教学需求,因此,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二)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科目更多的是实践部分,也就是上机操作,这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全方位的关注与帮助。因此,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引导功能的发挥创造必备条件,促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为优秀学生创造出更多自我展示机会,使知识掌握情况差的学生实现有效提升。
(三)利于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一般只有20左右个学生,这样就能够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了解每一个学生,进而根据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和实际需求给予相应指导与帮助,从而能够使教师“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确保学生“齐头并进”。
二、小班化背景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具体途径
(一)以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充分指导,并实现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进而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为教师实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创造机会,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从而避免传统大班授课模式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所带来的弊端,进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巧用设问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定然会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材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设置相应疑问,让学生展开探讨,在讨论过程中,要把握住学生所忽略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疑问,将这些学生无法用现有知识解答的问题作为讨论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带着疑问更好地学习新内容。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重上机操作的反复练习,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对每个学生的有效指导,进而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了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才能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变化。
(三)注重评价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间的互评能够使其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自我展现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优缺点,从而起到激励、鼓舞作用。教师在实现有效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上机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如果学生自身存在不足,就提出鼓励性的话语,这样才能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中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基于此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创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设问教学模式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求知欲望走进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科目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信息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欢.邹议小班教学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5(06):73-74.[2]李军.“小班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教学教研,2012,11(08):44-45.[3]杨健.规程引领下小班教学优化的教师行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4(11):36-37.
第三篇: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小班化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课堂教学打造成真正的学习乐园。本文从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最后对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情景式教学 分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43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把握住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班化教学具有班级学生数量少,教育精力充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传统教育理论进行更新,探索出一条适合英语学习的小班化教学模式道路。
一、小班化教学的概念
小班化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减少班级学生数,而是指在班级学生数量减少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环节的创新,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的一种班级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正确态度,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初步具备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辅导,有了小班化这个平台,教师就很容易对每个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有利增强师生的互动
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学生数量较少,学生受教师关注的时间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加大,互动机会增多。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生,每个人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多边互动,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2.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数量较少,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3.有利于落后生的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这些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研究的问题,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出现,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有助于落后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三、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进行情景式教学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师生的互动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座位的排列变化,便于师生互动。多样化的课桌摆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新奇感,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处于心目中的课堂中心地位,更好的得到老师的指导,缩短师生、生生间心理与空间的距离,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2.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阅读、思考、讨论、实验等途径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以前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3.进行分层教学
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各具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己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分层教学是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或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差别化教学,做到教学有目的性、针对性。分层教学既关注了学生的共同需求,又照顾到了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优等生以自学为主,中等生教师指导和自学相结合,低等生由教师指导为主,自学为辅。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施教,在教学时及时矫正、调控和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进行个性化作业安排
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当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教师采取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布置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作业,将探讨性学习纳入到作业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小班化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地方,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走出一条适合本班学生和教师实际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小班化英语教学之路。
(特约编辑 潘 霖)
第四篇: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金坛市河头中学 汤荣良
我市于今年秋学期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试点实验工作。我校成为全市首批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小班化的教学已成为我市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它有许多大班教学所没有的教学优势,不知不觉,实施小班化试点已将近一个学期,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小班教学的每一个学生都动脑筋,都积极发言,以及在小班中如何实行分层教学,分小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主要动机在于如何提高小班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小班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过去的班级一般有四、五十位学生,有的甚至不止,这样的大班教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教师上课的音量要高,否则坐在后排的学生就听不清,如一个班遇上几个调皮的孩子,很容易影响全班的课堂纪律,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的心理和同学们学习的情绪。许多时候因为时间和人多关系,教师不能考虑全面,照顾全体。
现在实行的小班化,一个班30人左右,大大改善过去大班的许多不利因素,人少教室显得很宽敞,教师上课不必用很高的声音,全班学生就都听得很清晰,教师能很好地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心理,便于更好的教学。
小班化有如此的优势,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在上课实践中多总结经验,多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自试点小班化以来,尝试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效果还不错,现归纳如下:
一、让主动举手进行有效的回答问题成为课堂上的一种风尚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注重不同文体现代文的赏读与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应当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教师总适应提问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往往只有几名学生反复回答,而其他学生只是坐听答案,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也只变成少数几个人的“专利”,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导致这一小部分同学产生“回答疲惫”的现象,所谓“回答疲惫”,就是因为他们回答次数过多,且没有比较,往往回答问题时,不经过认真思考,信口说来,导致回答的正确率减半,长此以往,对他们的做题答题也没有多少好处。小班化的实行,可以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完全可以让指名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如机械性地提问,势必会遭成一种紧张气氛,特别是提问那些以前不爱在课堂上说话的同学,他们站起来往往磨磨蹭蹭,吞吞吐吐,声音也极小,使人无法听清,这样就会让其他学生等得着急,浪费了时间,为避免此类现象的不良影响,我给学生回答问题提出了目标,即课堂上实行计次回答的方式(但每次回答对才能算1次合格),以一星期为计算单位,回答次数在前列的加平时分,或减去一些对他们来说可以减去的作业,而反之回答次数在后列的,特别是悬殊很大的加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漏掉一次自己会回答的问题的机会,我作了一个统计,第一个星期,回答合格次数在12次以上的占1/3,5到8次的占1/3,而只有1、2次甚至0次的也占1/3,按照约定,1/3的学生获得了加分,并减去了抄写字词的作业,1/3的后列学生利用休息日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落后了》的作文,结果每一位写作文的同学都写得非常恳切,他们在作文里把自己不敢举手回答的心理真切地描绘了出来,主要是害怕回答错误招致别人的讥笑,并下定决心在下个星期有大胆的表现,在第二个星期的开始,我先简单地小结了一下情况,给这部分学生以鼓励,也对其他同学做了一个交代。如期所至,这一节课上不少胆小的学生果然战胜了自我,不再保持沉默,也勇敢地把手举了起来,第二个星期下来,1/3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在10次左右,剩下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最少也达到了3次,跟第二层次的学生已悬殊不大,作为鼓励手段,这一周没有学生写作文,在此后的课堂学习中,因为同学们的配合,上课的容量明显变大,气氛活跃,收效好,更没有同学敢走神,每周写作文的学生也非常少,这种良好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特别喜欢上这样的课。
二、分层教学是小班化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难度大一点的练习,诸如概述课文,复述课文,看图口头作文,课堂演讲,利用工具书自己进行大量阅读,或给定谈话题目做自由发挥,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分层教学在大班中也可以实施,但教师的精力显然顾不过来。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克服那种课堂教学中——照顾优生,差生当陪读;照顾差生,优生又觉无聊顾此失彼的不和谐课堂状况。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的翻译理解极其背诵是教学的重点,经过初中一段时间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出现明显差别,那些记忆力好,善于积累的学生在后面的文言文学习中轻而易举,而那些记忆力不佳,对语言的理解又差的学生明显吃力许多,对于这样的现象,如果还一把尺子,显然不合适,因此我采用了灵活的分层形式进行教学,在翻译文言句时,对于那些不会组织文意的学生,分别起来翻译,直到弄清为止,而那些早已理解的学生则给她们提出高一层要求,要求根据这样的翻译背诵该文言句,等到那一部分学生会翻译再来检测这一批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样一来,一堂课下来,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课后不需花更多时间背诵,而另一批弄懂了翻译的学生回家背诵自然也不会吃力许多。
三、分小组教学又是提高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些课文形象记忆的可操作性强,上这样的课时,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表演小组,让他们进行表演记忆,恰当地运用表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在这样的课时有一种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因为是小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展示的机会,如上《核舟记》时,在描写东坡、鲁直、佛印这三个人的姿态这一节,我让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分别担任三个角色,把各自的动作表演出来,边表演边记忆,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已会背诵这一小节,只需要回家趁热打铁熟悉一下就可以了。学习《醉翁亭记》时,在介绍醉翁亭的时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先写琅琊山,再到酿泉,最后写到醉翁亭,我就在班上让学生临时组成了3人一组的导游小组,上台当小导游,依次用形象的语言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同学们热情参与,笑声不断,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全班表演之后,这一段文字的翻译和背诵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学生应该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要求学生每星期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这样的课也主要用小组交流的方式,4到5人为一小组,向组内其余人员推荐介绍好文章和好书籍,每次指定一人担任小组长,负责记录评价打分,本人在班上进行大组交流。这样的小组和大组交流凝聚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精华,成为学生们所能乐于接受的上课形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考实践,按小组分配任务,一般可分成4到5小组,每组由1到2人担任小组汇报的主持人,轮流担任,汇报时限定时间,并进行评价打分。以上两种小组交流和汇报的形式因为是在小班里实行,时间显得比较宽裕,收效较好。
以上是我在小班课堂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验,如何让小班的语文课堂显得更有生气,让语文成为学生们喜欢学习的科目之一,还需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实行,总结经验得失。
第五篇:小班化下的语文教学
小班化下的语文教学
青岛基隆路小学 李明超
小班化教育是充分发挥小班优势的新型教育模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利于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现在实行的小班化,一个班30人左右,大大改善过去大班的许多不利因素,教师能很好地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心理,便于更好的教学。
那么小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学生的参与度更加广泛,是否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
二、师生课堂互动交往更为直接,师生情感是否融洽。
在小班中,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每一天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
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要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课后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小班化背景下,如果构建智慧型课堂,成为我们每个老师的思考,我们要从理念带动实践,让理念在实践中走得更远。首先,要营造课堂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随时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在学生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欢乐、共甘苦,给学生以真实之感、可信之态。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拥抱、课堂的气氛是活跃的,教师从中可收获到快乐与成就感,学生也能实现期望值。
其次,要分层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传统的大班额必然带来的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忽视的状况。在小班化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能,获得最佳的发展。在评价学生时,注意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价,不光看他知识的掌握,更要看他的进步、学习的投入度等,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身心得到满足,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总之,小班化教学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及时的评价。语文学科借助小班化也一定能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