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加强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与探析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加强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与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全新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与发布渠道,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影响,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已经越发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强化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意识形态教育缺乏良好的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在高校学生扩招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高校辅导员却并未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目前呈现出了年轻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很多辅导员都是刚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即参加工作,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虽然能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更好的学习、接受新兴事物,但同时也带来了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理论素养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良好的理论素养作为基础支撑,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展开。其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虽然十分重要,但却只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的一部分,如心理辅导、学习问题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同样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很难抽出精力对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最后,部分高校辅导员并未正确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缺乏重视,这同样限制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
高校辅导员主导性话语权逐渐丧失
在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高校辅导员由于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普通大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话语权方面往往具有着较强的权威性与主导性,无论是理论传授还是实践指导,都能够得到多数学生的普遍认同。但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网络这一信息传播方式高度发达,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更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更为广泛,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也会更具独立性以及反权威性,而在遇到自己不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大学生往往也更习惯于借助网络来解决问题,如发帖求助、百度搜索等等。这样一来,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时虽然仍具有着理论、实践、阅历等优势,但在却很难再引发学生的认同感与信任,教师的话语权也不再具有权威性与主导性,这一改变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多元化网络信息使大学生价值观偏离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呈?F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是指信息传播主体与渠道的多元化,同时还代表着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在信息发布、传播门槛极低的新媒体平台,网络信息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状态,这里既有着正能量、宣传正确价值观的内容,也存在着错误价值观导向的内容,很多不法分子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或获取经济利益,会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一些如反政府、过度鼓吹西方文化之类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经过刻意或无心的传播后,就会在网络上进一步泛滥,并很容易被大学生所获取。而大学生虽然多为成年人,但却基本都处于价值观完善的关键时期,对这些信息缺乏准确判断的能力,很容易在此影响下出现价值观偏离的情况,甚至会为了追求刺激或满足好奇心理而触犯法律底线,而一旦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偏离的问题,那么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难度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2、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
(1)扎实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
想要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辅导员在自身的理论素养方面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教学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虽然单纯的理论灌输很容易打消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使大学生产生对意识形态理论教学的逆反心理,但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仍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只有对意识形态理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够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新的知识理论、决策论断都不断提出,而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对这些理论基础进行学习,进而增强自身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条件与有效手段。
(2)良好的实践教育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而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则一般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当前的大学生思政课程大多比较重视理论的灌输,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比较少,对于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时必须准确关注到这一点,并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也就是说,除了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讨论,也要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学会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及对教育载体进行科学的选择,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
(3)能够适应新媒体教育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不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实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效果强化的重大机遇。新媒体平台的存在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同时还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跨时空的教育信息传播,大大扩展教育空间,同时也能够以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播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更具感染力,这些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保持开放性的教育态度,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所喜爱的事物进行了解与学习,学会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网络平台,牢牢把握时代变化趋势,将新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意识形态教育中来,建立起新媒体教育模式,将新媒体时代给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1)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媒体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想要让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满足这一要求,不仅需要学校在人才选聘、培养上完善,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十九大精神等政治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实现政治理论上的成熟,同时结合自身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针对性的思考,从而将思想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更新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高校辅导员需要多接触新媒体平台等网络媒介,积极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专业化的解读与判断,进而使网络媒介成为自身生活、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深人挖掘新媒体教学资源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教育这项工作本身与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关系,而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也并非无法被大学生所接受,当代大学生之所会对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产生反权威性的逆反心理,主要还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育信息具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些具有政治色彩的信息内容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而围绕这些信息内容开展的教育工作也比较枯燥。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丰富的新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发掘,并将其利用到意识形态教育中来,从而解决学生价值观偏离、主导性话语权缺失等问题。首先,教师应将学生习惯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作为新的师生沟通渠道,通过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学生进行平等.轻松、和谐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与思想特点,进而对教学方案、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及时发现学生在价值观、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其次,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开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将新媒体的互动、?w验等功能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实现虚拟空间教育与现实空间教育的结合,提升教育效果。例如辅导员可以在新媒体上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文童内容,或发起相关的热点话题讨论,从而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
(3)坚持个性化教育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以及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学生往往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现实交际能力却比较差,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同时面对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大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并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关注,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与特征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使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针对性,同时也要实现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者的姿态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与学生平等共处,使意识形态教育更能够为大学生所接受并走入学生的内心。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对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新媒体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对自身的全新要求,并在教育资源挖掘、教育策略优化等方面进行不断努力。
第二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内的高频使用,新媒体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紧密结合呈现愈发迫切的趋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是当前高校党建基层工作中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为切入点,论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问题。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新媒体微信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高校学生党建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入党后教育管理工作。①党的十八大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举措之一。并进一步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②高校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党员学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加强和改进发展大学生党员和建设大学生党支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既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也符合十八大对于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要求。
高校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难点领域。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是高校学生入党阶段对于党的认识问题。随着社会环境中利益主体多元化与收入差距拉大,滋生了人们的趋利意识,部分高校学生在入党方面的动机开始更加趋于功利化,部分学生将入党视为在校期间的“奖励”;部分学生将入党当作将来就业的资本;③二是学生党员的管理问题。部分高校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到党组织工作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在学生党员的考察、教育、管理机制方面仍存在漏洞。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而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则满足于一般号召,习惯于以管理、使用代替教育、服务。一些党支部或是缺乏对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培训工作,或是培训走形式,开会走过场。在一些特殊时刻(如学生毕业),基层党支部联系基层党员的能力较弱。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问题。由于观念的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把“党要管党”理解成“党只管党”,部分院(系)的党政联席会议流于形式或名存实亡,党组织得不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可,更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战斗堡垒的作用。④
党建创新工作势在必行。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需要不断增强党在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当前党建创新工作需要革新观念,拓展思路,其着眼点在于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二、新媒体在基层党建中的正面作用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媒体总称。”⑤本文所指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其中手机媒体作为当今新媒体的宠儿备受关注。在2006年由路透社发起的广告及媒体峰会上,包括世界五大广告行销集团之一的法国哈瓦斯公司和贝恩咨询公司在内的诸多传媒业大亨一致认为,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全球第五大媒体已是大势所趋。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5.8%。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从2009年末的74.5%提升至81.0%。过5亿的手机网民构成了中国网民的主力军。2013年学生、企业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三大群体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其中学生用户比例最大。
手机上网的普及趋势使得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种全新的媒体环境,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挑战。作为双刃剑,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手机媒体对信息的接收没有选择性,一些虚假诈骗短信、网络传销短信、淫秽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短信等不良短信常常出现在手机上,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群体,鉴别能力较差,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理想和信念都面临挑战。如网络等媒体受众面广泛,即时性强,一旦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影响面广,不易控制,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新媒体具备的一些特性也为克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不足提供了解决途径。利用新媒体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性包括:
1、改善沟通效果,促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
凝聚力不足是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内部成员间缺少沟通或交流障碍等都是基层党组织内部缺乏活力创新、凝聚力逐渐丧失的诱因。新媒体作为快捷而普及的社交工具,可以充分发挥其广大的受众群及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在党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方面更有效、更便捷。促进学生党员之间的联络,促进学生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吸引力的新媒介平台引导校园舆论、主动征集并采纳学生党员意见。
2、提升交流层次,增进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员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既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克服了传统教育“覆盖面窄、资源利用率低、受众人数少”的缺点,打破了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高校基层党组织受外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身处高校小环境容易滋生消极意识,表现在过于注重个人功绩而无视集体,甚至为实现个人目的而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成为阻碍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桎梏。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形式多样,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的特点,可利用新媒体一改从前由上至下的填鸭式宣传模式,以平等沟通的姿态、生动多样的形式来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细雨般地提升组织内部的集体主义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的认知,新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新媒体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新媒体应用于党建工作中,既可以视为是一种网络党建,也可以视为是一种社区党建。针对前文所述的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新媒体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应用网络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党建中组织建设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建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由于传统的班级概念不断弱化,公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积极探索学生党团组织进网络社区,在学生中大胆推行“团支部在网络,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网络党团建设工作新模式,可以使党建工作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实际。
各高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尽可能完善网络上的学生党团活动场所。并且要针对性地就手机用户来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党团网站,以虚拟的网站部分代替以往的实体化的党团活动室小型阅览室。这类党团网站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学校一级可以建立正式的电子论坛,增加微博、微信等应用,促进校级党组织与师生的互动;院系一级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有利于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及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文件和精神。
积极应用网络媒体的意义在于,一个用户活跃的党团网站能够与辅导员办公室、党团宣传橱窗、党员信箱等传统形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公寓或任何地方上网,随时随地、全天候地就能够接受党团社区的信息与指导,并且在党团网络社区中逐渐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网络社区文化主旋律,使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积极应用手机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党建中思政工作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多元,思政工作面临一定困难,可以借助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手段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研究证实,在网络社会中寻找情感的归属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区的主要目的之一。
与官方微博相比,目前开通高校公共微信账号的高校很少,事实上微信作为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首先,微信在信息传播中形成放射状形成人际交往关系网,以“圈子式”社交吸引大学生群体;其次,微信这一传播形式已具备广泛的用户基础,巩固了青年大学生新的阅读习惯,这一方式对他们来说最容易接收。最后,微信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覆盖面广,能够切实弥补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接收者少而工作对象相对广泛的矛盾。
具体来看,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校资讯,打造学校品牌形象;可以加强沟通,拓展师生、生生社会性交互空间,尤其是毕业校友与母校的沟通交流;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设各种微课堂,提供移动学习支持,加强对学生的发展指导。高校可以利用微信的虚拟性、平台化以及群聊功能,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包含“微学校”、“微学院”、“微专业”、“微班级”、“微社团”、“微宿舍”的虚拟“微校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结构是扁平化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微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以群分”,高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这样或那样的共性和标准找到自己归属的社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体制。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思政是一种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新方法,解决问题仍要回到现实。虚拟世界内发现的问题,有必要回归现实,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解决。□
参考文献
①《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0-12-12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③许见亮,《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以安徽大学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④严建骏,《构建新媒体引导机制创新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⑤汪敏,《新媒体文化征候探析》[J].《理论与创作》,2007(6)
⑥肖劲辉,《试谈手机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J].《广西电业》,2008(11)
(作者: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政工师、硕士)
责编:姚少宝
第三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开展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
新媒体是辅导员体察大学生的放大镜,贴近大学生生活,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督导和心理引导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器。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项崭新的职业技能,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性、实效性。
(一)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
档案建设工作设置包括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建档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可以参考教务系统,甚至可以并人教务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个人账户,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系统中既有学生的基本心理档案资料供学生查询,也有不断更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供学生学习。第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部分工作人员,包括辅导员,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能够知晓一定的信息,以便对学生面上的状况有所掌握;第三,心理测试与分析系统中有明确的衡量指标,有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当某学生、某项指标超过一定阔值,系统自动提示其本人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关注或干预。第四,除了积累学生个人信息和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要注意搜集学生家庭情况、家庭病史、家庭联系方式等,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健康状况(包含是否有心理病史等)、文化程度等,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背景和心理问题的起源。要特别留下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日后万一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
(二)推荐内容科学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
辅导员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成长阶段为其推荐优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极大地开展教育时空,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该做到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例如设置“心理书屋”、“心理影院”和“心理讲坛”这样的栏目,专享海量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文献、资料,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美好园地;设置“心理测试站”这样的栏目,并实现自动化的常模分析,让学生较为简易且便利地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状况;设置“心理咨询室”这样的栏目,通过在线预约、在线释疑等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提供方便:设置“互动空间”或者“留言板”这样的栏旨,随时倾听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从整体上看设计重复性比较高,结构、内容雷同;从单个网站上看结构不够完善,网页栏目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且极少有互动。因此,辅导员一是可以从大处着眼,给学生推荐权威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二可以从小处着手,不断丰富自己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小园地,如心理博客、心理空问、心理微博等,为学生提供最接地气的、最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三)善于培养和利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培养且利用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并组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包括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政工队伍、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中辅导员是其问的骨干力量。因此,辅导员应首先努力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成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广泛最中坚的倚靠力量。其次,应善于网络上良好呈现的自身心理索养和个人魅力,如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展示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人生目?说龋?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的身边榜样,做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再次,要勇于在现实世界谈网络,利用年级集中、形势政策课、社团活动等时机,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连结――这是连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虚拟性的有力杠杆一加强学生上网自律因素的教育,如上网时间管理,制定上网的计划,规划上网的任务和时问,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适度投入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比例,高效率地利用网络。
(四)勤于联络家长,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家长
协同教育,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辅导员要密切家校联系,一方面对家长普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另一方面请家长配合进行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在网站上开设”家长课堂”或者”家长会”这样的栏目,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既要关注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又不要谈网色变;通过“家校手机报”、学生报到的机会、邮寄成绩单和喜报的机会等,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利用电子邮件、家长QQ群、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请家长于学生在家期间,注意关注那些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齐必协力,亲抓共管,共同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论是他们自身,还是其他教育者,亦或是社会成员,都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含义认识不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理解不明确等问题。对于辅导员而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仍有待提高。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又会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总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000年7月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得若干意见》.[2]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3]2011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第四篇:新媒体环境下关于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关于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析
摘 要: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社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给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给社团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发展新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高校社团日趋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社团百花齐放的活动中体验乐趣的同时,也对社团素质提升、知识普及、技能拓展等功能性的诉求越来越高。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高校社团文件建设的现状,也为高校社团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新媒体指信息传播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具有多元化,多样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当前的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网络、微博、微信、虚拟社区等,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更加便捷,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这也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量非常庞大,是传统媒体时代无法企及的。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呈现出自主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传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对受众的影响也更加深刻。
一、新媒体对社团文化的影响
(一)拓展了社团成员的沟通方式。新媒体时代,高校社团成员一改以往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更多的是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交流和互动。下发书面文件,电话通知等形式已经被微信、QQ等新媒体软件所替代,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时效性、精准性和覆盖率,实现了社团组织与成员,成员之间互通的即时性。QQ群、讨论组、微博、微信已然成为社团发布工作动态和进行思想和工作交流的新型方式,工作部署商讨和思想意见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明显提升了工作的互动性和信息共享的效果。
(二)改变了社团活动的宣传方式。社团活动的宣传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巨大改变,手绘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和拉挂横幅的线下宣传手段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话题。社团成员获得官方消息后通过转发实现了社团活动传播的多向性,而每一位社团成员作为活动参与者和受众的同时也成为传播者。
(三)拓展了社团活动的交流平台。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社团文化的传播不应局限与单一社团或者高校,不同高校和不同社团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一个社团健康快速的成长和发展,借此才能展开合作与学习。新媒体的出现和合理应用快速便捷的实现了各高校各社团间的互助和交流,为各高校和社团搭建了更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四)扩展了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都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他们通过手机终端传输文本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等,与同学、老师、朋友以及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转发微博微信,点赞已经成了学生生活的规定动作,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宣传,影响力不在局限于单个社团或学校,覆盖面可以遍及各高校,各社团,实现了多极化扩散。微博的话题设置,也将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带出校园,带向社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五)加大了社团管理难度。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途径多元、信息广泛的特征,使得大学生极易受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极端的思想或行为。若社团工作中一些工作没有处理得当,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1]。
二、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以新媒体为媒介,提升社团文化的号召力。新媒体互动性强,能给社团活动增加不少趣味性。高职院校可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对学校社团的各种活动予以传播,在新闻宣传上积极掌握主动权。
(二)积极运用新媒体,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新媒体传播路径广,可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不再局限于社团内部或校园内部,更多的是借助新媒体让社团活动走出校园,实现社团活动的多元化宣传[2]。例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公众平台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上发挥新媒体优势,将“创客沙龙”的影响力大力拓展,激发了创新意识,吸引了创业项目,与为广大青年学生开辟了思想交流与实践操作的新阵地。毕业季利用官方微博推出“毕业季留言”系列活动,获得毕业多年校友、在校学生及教师的积极响应,广泛地传播了正能量。
(三)增强师生的新媒体素养。虽然新媒体能对社团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网络上常充斥着一些负面信息,若不能正确处理应对,则会带来不利影响。应打造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理性对待网络上的“负面”消息。
(四)培养师生的新媒体运营技能。现在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除了高校本身有微信公众号外,一些职能部门也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运营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新媒体的维护与运营需要一定技巧,各高校应主动培养一批善于运营新媒体的师生队伍,以新媒体的形式,传播具有特色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打造正能量的社交平台,利用新媒体将社团打造为一个宣传窗口。新媒体的运用对社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院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推送内容选择、功能安排、推送形式及时间上花费很大精力,以保证良好的运营效果。社团应结合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确保整体格调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将文化、艺术、流行等元素不断加入新媒体中[3]。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应在实践中将新媒体不断运用于社团文化建设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以促进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海清,陈尧.探析新媒体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影响[J].今传媒(学术版),2015,(4):120-121.[2]张丽媛.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2012,(8):104-105.[3]陈青,王泽宇,谢曦等.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新里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275-276,266.
第五篇: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初探
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初探
摘要:作为一个企业能够健康发展集生产的有力保证-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在企业中不断获取新成效的基础工程,当前伴随互联网、手机等诸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能够及时传播且拥有丰富内容并可互动的新媒体与人们的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联系。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方式借助新媒体的应用也得以提高和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企业;党建工作
作为在广播、电视及报刊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包含了数字电视、网络及手机媒体等,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大丰富的同时有力推动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开展可将其宣传的时效性及透明性极大提高,使企业党群的互动不断强化并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本文针对企业党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
一、企业党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1.意识形态变化
以往的上下级制度灌输模式在新媒体背景下与企业广大党员职工的发展要求不相符,企业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对表现多样的新媒体出现变化。每个党员借助手机、网络等社交软件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复杂且是非不分的发声,从而导致企业党员面临各种思想冲击的状况,没有进行科学引导的过激表达方式导致企业党员情绪多变并越演越烈。
2.依然存在的传统党建工作模式
某些企业管理者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党建工作的发展,以往的杂志、展板等党建教育方式已无法对当前企业工作人员的需求进行满足,而职工的发展热情需通过定制化及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得以激发。使用不当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发职工的逆反心理并使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内部矛盾容易激发。
二、企业党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创新举措
1.与时俱进并及时把握党建工作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坚定不移的走适合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是党建工作的根基,立足党中央及群众路线的思想方针[1],从而为企业工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企业管理者应当借助新媒体全面覆盖、广泛辐射及时效快的优点将共享、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利用发布信息、反馈评价等各种方式,将党员群众在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有效提高。有效结合当前企业党员群众喜欢的传媒方式,例如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站微信群等方式使党建信息在企业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展现和提高。另外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可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方式得以丰富,信息交流可加各种媒体传播手段作为载体从而将党员成长需进行沟通交流的发展平台建立健全。为了使企业党员的思想教育发展进一步扩大,应当相互渗透党建知识和新媒体,使党建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得以全方位的推动。
2.正面思想引导并随时做好舆论监督
企业管理者应借助新媒体组件拥有高素质、创新想法及优秀能力的企业媒体宣传团队,通过良性竞争与按劳分配的绩效考核方式,要
求企业宣传团队对能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党建新闻稿件进行撰写,定期在企业党建的官方微博、网站等平台上推送,使企业党员能够在浏览阅读电子信息时体会到正面的思想引导[2]。安排专人在舆论监督方面对企业党建思想建设督导工作负责,将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宣传深入开展,从而使党建工作与新媒体的聚合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借助新媒体我通过网络收集广大党员群众的建议,借助检索、统计等方法传播事实。
3.树立品牌效应从而打造党建教育公信力
企业管理者为了使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应当利用组织教育学习活动和激励职工等各种方式,将相对公平、完善的企业党建思想教育局面进行创建。企业管理者要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严格认真落实到位,将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实效性充分增加。以严格控制新媒体为基础传播客观、真实、有益的消息给广大群众。同时可将网络党支部等门户网站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部门党支部中建立起来,理论教育在线上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在线下开展,通过有效融合现代与虚拟教育对党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新途径以各种渠道进行探索。例如举办展示党建文化纪念物品大会等形式对我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新途径与举措进行探索,以此更好的管理广大党员,使每位企业党员工作人员的内心中围绕党建教育转化对国家与企业的热爱及荣誉感为动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3]。
4.立足企业文化并将企业的向心作用提高
企业管理者借助新媒体可将职工的思想意识更好的凝聚并将各种文化环境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来,同时使各种党内工作中的问题及职工错误理解个人利益的问题得以消解。建立符合群众意见的工作机制,从而使公开、科学化的企业民主决策得以不断完善并使职工的内心需求得以满足。加快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与互动的速度,对企业文化产业及技术资料等各种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将党建工作在企业中与其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不断开发,从而使党建工作与新媒体的关系得到正确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未来是否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举措在于党建工作的影响,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要求企业党建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当前的工作模式、体制机制及思想的转型升级进行有力推动,从而使党建工作在企业中有序开展的同时对企业未来的长远健康发展进行有力推动。
参考文献:
[1]徐策明.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2):25.[2]黄 敏 铭.新 媒 体 背 景 下 企 业 党 建 工 作 创 新 [J].中 外 企 业家,2016(33):254.[3] 王 吉 昭.探 究 新 媒 体 背 景 下 企 业 党 建 工 作 创 新 [J].才智,2015(32):265.作者:邵圆圆 单位:扬中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