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减负的尝试
初中物理教学中减负的尝试
2005-6-15 14:46:17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
随着提高学生素质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在 具体的教学中
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减负措施。
第一、从优化课堂方面减负
课堂是传播知识的主阵地,遗弃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取“四主”,“三同步”的新教学模式。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师生双边活动积极,使每位学生很主动地去思考,积极思维,思维与练习,讲解与思考,解答与听课,紧密相联,相互补充,步步深入。三同步是知识、方法、能力同步走。教师把基础知识的讲解、理解、记忆当作基础工程去抓,同时对每种习题类型加以归类,注重学生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提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例如: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电路设计题是一个难点,学生缺乏驾驭的能力。为此,作了以下工作。首先通过课堂透彻分析,讲解电路的特点,使每一位学生会讲、会分析,然后带着理论知识进入实验室,认真准确的验证,最后再回到练习中。循序渐进,突破了难点。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动脑、动手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应用自如,逐渐地,学生越学越爱学,弄懂了,搞清了,方能手到擒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课下做题的时
间变短,因而达到了减负的目的。
第二、从心理方面减负
学生认为物理是高科技的知识,有“物理难学”的思想包袱。这种想法对学生学习物理非常不利,应及时给予改变。首先,初中物理刚刚开设,名人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做为一名物理教师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从学生上第一堂物理课开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环境,提供充分而又必要的实验条件,使学生都能手脑并用地学好物理知识,同时受到多方面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思想,端正科学态度,训练科学作风,形成科学习惯,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技能,发展科学思维,陶冶科学情操和提高科学素质。通过这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了更强的求知的欲望,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另外,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例如:在讲光学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家电维修组,也可以进行知识抢答,基本规律猜谜等形式。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创设一个自设、自制、自演、自归、自激的“五自”的新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某方面都有展露的机会,有精彩的一页,以成功激情趣,从而达到减负效果。
第三、从考试评定方面减负
以往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成绩、考试评估方式给学生的精神负担很大,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为此采取了“二式”“三辅”的新评估模式。“二式”即采取两种考试制度,口式与笔式并行,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可以通过口式进行,测试内容灵活多变,师生共同参与,闭卷题要顾及全班同学的素质,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易度,形式新颖不拘一格,口试占40%,笔试占60%,都不采用百分制,淡化分数,使学生心悦诚服,欢畅乐学。“三辅”即三种活动辅助指的是一章一活动,一编一竞赛,一年一答辩。以此做为检测,通过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二可以使每个同学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三是在活动中进行了知识的交流,寓知识于实践中,突出了实践的意义。例如:在讲完电学时,可分班分组进行理论知识抢答竞赛和实验操作技能比赛,从而复习了整个电学知识,为初中总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达到减负的目的。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尝试
初中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尝试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物理是一门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学科,大量的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很多学生会感觉到压力和负担。但是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而知识抽象难懂是物理的典型特点,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了信心。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吸收和运用物理知识,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重新树立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物理 现状 减轻负担
一、前言
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我们远远想不到的压力。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高水平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有个好未来,家长和社会给孩子们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们的功课越来越多,课外需要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学习好,多才多艺已成为所有中学生的目标。父母总是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总是给他们的孩子报各种各样辅导班,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着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学生感觉“亚历山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中的顽症,它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的未来。
二、初中物理对学生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对于学生们来说,物理是一个陌生的学科,物理是什么,它怎么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些疑问经常出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物理老师们需要把这些问题解释给学生们,告诉他们物理是什么,应该怎样对待这门学科,引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动手实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探究实践和归纳规律的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学习物理还对科技的发展有影响。通过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来探究未知的领域,找到新的答案,使科技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领域。像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所学去促进科技的发展。
三、初中物理的现状
由于初中物理中理论部分较多,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已成为物理在初中生心目中的代名词。慢慢地,学生们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教学是目前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听不懂,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分散了,也就不想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同时,学生们的基础和智力有差异,有些学生不擅长物理计算,有时候他们就算背会了公式,也无法正确地运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只满足于课堂上学习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根本没有复习和巩固的过程。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弊端。时间一长,他们就更加无法理解物理中的知识点,就会感觉负担重。
针对这一现象,新课程改在物理教学上作了一些调整。物理教材在结构编排上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生产、科技及生活的物理实例,在教学要求上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要求学生懂得观察发现、科学探究和归纳结论,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
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宗旨,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一项教育目标,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呢?主要有五种:观察和阅读能力,以便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注意和思维能力,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积累和记忆能力,积累并加以记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将理论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发问和讨论的能力,在提问和讨论的过程中思考。
(2)变注重效果为注重效率。传统教学往往是看重教学效果,新课改后的教学注重效率。经研究发现,学习是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而初中生的生理特征是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不大稳定,表现出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还不强,难以在较长时间保持旺盛的精神听好课。因此,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尽可能地让学生听懂更多的知识,适当地做些练习;最大限度地减少物理在学生的学习中占的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会减轻了。
(3)改革考试制度。学生最怕什么?当然是考试了。一考试,家长就会问分数,学校就会进行排名,自己就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传统的考试形式、内容及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精神压力太大,有些学生不擅长背诵,但实际操作能力强。有些学生记忆力超群,但动手能力弱。考试可以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笔试占一部分,实验是一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4)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到现代高科技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物理知识从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最新发展。
(5)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作业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熟能生巧。因此,布置适量的作业,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中学的物理学习是很重要的,它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本刊召开学生负担问题座谈会[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10).[2]吴耀辉.“减负”的关键在于“评价”[J].湖北教育.2002(21)
[3]王贵宗.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J].甘肃教育,2009(23).
第三篇:初中物理减负论文
浅谈物理作业如何做到有效“减负”
“减负”一词无论是口号还是政策已提出好多年了,从小学到中学一度都曾轰轰烈烈地执行过,课后作业没了,书包轻了,负担减轻了,然而效果如何呢?学习效果也跟着减了,小学也许还好,但中学可就完全承受不起这样的瘦身了。于是乎为了升学、为了成绩,回归“填鸭”、回归“超载”,减负早已抛之脑后,学生继续着繁重投入低效产出的学习。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学者也很无奈。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是巨大的、学科知识的难度要求又很高,仅靠课上的听讲是根本不够的,课后的巩固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九门功课的轮番轰炸学生如何能承受得了,光完成量已足够,岂能再要求质的提高?而对于我们物理这门学科就更为难了,物理本身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思维强度就是最大的,虽然数学对思维要求也不小,但学生通过大量练习还是基本能胜任的,物理不光要练习更重要的是理解,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最大的。九门功课,同样的时间,文科作业是最容易完成的,其它理科也是能做一做的,但物理常常是只能完成一题半道的甚至完全没有思路。这促使学生将物理留置最后,有时间做一下,没时间草草了事甚至采取抄袭,这样一来想要用最少的时间学好最困难的学科当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呢?这就要求提高物理作业的有效性,即量的“减负”,质的“加正”。
我认为主要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做到:
一、明确固定的作业时间
作业要起到巩固作用,首先要确保学生花时间去做。明确固定的作业时间,可以避免上面所提到的,学生将物理作业推至最后无暇顾及的情况;同时,定时作业还可提高作业效率,防止有些学生遇到难题就一直卡住磨时间,耽误其它做题时间不说,还养成拖沓习惯,考试时总觉得时间不够,久而久之做物理的兴趣也没了。
确定的作业时间要适量,不可过短,时间太少根本来不及做,起不到训练作用;也不可过长,太长了首先会增加学生负担,增加厌烦情绪,另一方面也没必要,物理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能掌握得越好的,有效作业时间与作业总时间并不成正比关系。一般时间定为35分钟左右即可,对于理科班学生可适当延长一些。当然,对应的时间要有对应的作业量,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完成而又不至于剩余很多时间,否则与没定时间一样。
二、分层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基础,掌握度是不同的,同样的一道题,对于尖子生来说也许只要5分钟,而基础差的学生或许10分钟都完成不了。这样如果制定统一的作业、统一的时间,那么照顾前面的学生,后面的学生就很困难;如依后面的学生,好学生就会有太多时间多余得不到提高。
对此,作业分层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正如现在很多倡导的教学分层一样,作业分层也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掌握度,制定不同的作业量、不同的难度、甚至不同的作业形式,从而使作业对每个学生都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尽量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各部分学生都有提高。
我常做的作业分层是这样的:将作业安难易分成基础型、巩固型和能力拓展型,每次作业分必做和选做部分。基础题作为必做,一视同仁;基础好的学生选做拓展题、中层学生选做巩固题,这也是必须完成的;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视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巩固题练习、中层学生也可尝试做一下拓展题,这些作为提高部分,自愿原则。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多渠道提高知识理解
提到作业形式多样化,很多教师可能实践过,如采用课后收集资料、小制作、小实验等形式,可以提高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但这些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无法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笔者针对现状,做过以下一些尝试:
1、课后做“笔记”,巩固消化新知识
一般来说笔记是课堂上做的,但实际上我们常看到很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女生一味忙于抄笔记,忽略了老师的讲课,也无暇思考,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搞懂。但如若不做笔记,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知识点很快就遗忘了,等到复习时也无从下手。
所以我将笔记安排在课后作为作业的一部分来做:课后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记忆概括总结一堂课的大致内容,再通过“放电影”的形式回顾每部分内容下的具体知识点,然后补充一些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注意事项或者提出疑问。
这样安排,课上学生就有时间认真思考,思维随着老师走,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后通过回顾形式自己整理知识点,复习知识的同时又可消化理解;能够提出自己观点的学生更是对知识有了深入的思
考,提高物理学习的层次。
2、单元复习整理知识点,构建清晰知识框架
我们的学生常有学完一章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的情况,但提到一些知识点他知道。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知识有,但很杂像一锅粥,以致到用时常找不到用哪一个,或者知道用哪个知识点,但对其注意点常遗漏。如果我们的学生头脑里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脉络体系,就像书架一样,分区分列,那么寻找起来就很方便了。
为此,我认为每当一单元或一系列结束时,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总结构建知识框架:先罗列大的标题内容,再针对每一部分补充知识点。这与课后笔记类似,不同的是构建框架要求较高,需要对知识有整体的把握,还要对各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清晰。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学通、学透物理。
3、作业“纠错”,纠正错误理解
理解上存在偏差,作业发生错误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错了仅是听讲一下修改一下就置之不理,那么错误依然存在、没有改正,下次我们的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依然会犯错。就像污渍很容易沾上、除去却要反复搓洗一样。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对这段时间内的错题进行纠错。但实际操作中纠错本常常是变成了形式,本子很漂亮,里面也很工整,错题、正确解答、理由很详细,结果呢束之高阁、照错不误。纠错的关键不在于笔头上的纠正,而在于错误的反复。随堂订正是第一遍,课后笔头纠错是第二遍,阅读错误是第三遍,考前复习是第四遍,如此反复才是真正纠错。
四、小组合作,习题讲解
作为理科,练习是必须的,每次练习之后多多少少总会有做错的情况,针对大面积出错可以增加习题课来讲解。但若出现各个错题不一样而人数又相对较少,或着同样题型已讲过多次,设置专门的习题课就没什么效果了,不设的话光靠老师课后答疑很难一一解决。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要是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里有学得好的和学习困难的分别作为主要帮助者和被帮助对象。教师定期安排小组错题答疑时间和讨论范围,答疑前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小组集合时先摆出问题解决共性问题、再互相帮助讲解个别问题,期间教师必须加入各个小组解答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如此,既可解决后进生困难,又可加深尖子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互帮互助精神。
我通过以上一些措施,收效还是明显的,基本上不存在有学生抱怨物理作业多、也不存在作业交上来大片空白的情况。但要想达到理想的量的“减负”,质的“加正”还是存在差距的,主要是实施过程中要彻底做到
张江波 2011-11-27
第四篇: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的几点尝试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
谢燕忠
甘肃省民勤县民勤五中,甘肃 民勤
733300 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重视物理概念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引入物理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引入概念,常用方法有:从生活实际引入,如引入“力”的概念,可以现场模拟生活中力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力就在我们身边;从实验现象引入,如惯性的概念,观察体会惯性的存在;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如“电功率”的引入,可以在复习“电功和电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电流做功不光有多少还有快慢,顺利成章地引出电功率。
二、形成物理概念
知道了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后,接着的问题是理解这个概念到底怎样描述了某一物理现象的本质?它的内容是什么?针对学生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已有的“前概念”,即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之前,脑子里已对这一概念形成的偏见,设计一个好的形成概念的过程。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虽早在17世纪已被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否定,但直到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讲“运动和力”的概念时,这种错误观点在学生头脑中仍留在学生头脑中。因此,进行物理概念教学要注意发现和剖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物理学是借“物”求“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例如,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
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
三、精确表述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形成和表述概念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能的转化和守恒概念”时,师生共同列举一些能的转化的例子。如: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用电饭煲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等。至此,让学生概括得出新概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其间,对学生表述的不当之处,教师应诱导启发,在正式给出定律时,要求语言精练、准确,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得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剖析物理概念
初步建立了概念,首先要从正面对概念进行认识。对概念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要咬文嚼字。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表示这个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表示定律的成立条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结论,二者必居其一,原来静止的物体现在继续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总”表示当物体满足以上条件时结论就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没有例外。总之,对概念的定义要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重要的“字”、“词”要认真推敲。
五、深入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其对物理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认识,使学生在加强概念的理解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例如:“电阻”这个概念,学生一定要懂得对同一导体来说,其电阻值是恒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电阻值也有可能是相
同的,表明导体的电阻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性质和温度共同决定,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正确理解这一点,学生就不会把公式
R=U/I 的意义理解成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为了比较深刻地理解概念,还需要从全方位来认识概念。这就必须从分析概念的内容入手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六、甄别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中,由于某些概念的条件比较多,容易被忽视,不易全面掌握;某些概念与邻近概念相似,不易区别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甄别,使学生通过概念的比较,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电阻和电阻率、功和能等。在运用概念时,应选用易混淆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对概念理解和巩固概念之间的差异。
总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优化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此文发表于《甘肃教育》2013年第10期)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尝试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尝试
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三点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
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精神负担
传统的考试形式、内容及其评估方式,对学生精神压力太大。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
为了改革这种被动局面,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及评估模式。实行“两种考试并行,三种活动辅助”的新评估模式。两种考试并行,即开卷考试(占40%)与闭卷考试(占60%)并行。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物理学史实,实验的操作,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面试或开卷考试,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研讨,最后师生共同讲评,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积极主动探究,为进一步掌握高层次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矗而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思维素质的题目进行闭卷考试,试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形式新颖不拘一格,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起跑线上,跳一跳,够得着,不论哪种测试,都不用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淡化分数,使同学心悦诚服,欢畅乐学。
“三种活动”指的是一章一活动,一编一竞赛,一年一答辨。以此作为检测同学智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师生竞争意识;二可充分展现自我;三可加重智能检测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例如在高三学年总复习前,拟定了“高中物理基本思路与方法探讨”的答辨论文题目,同学积极准备,踊跃答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位同学从“合成与分解”,“整体与隔离”,“宏观与微观”,“力与运动”,“图象”,“能量守恒与转化”,“潮等几个方面基本完整地总结了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复习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
优化课堂结构减轻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打破“堂上由着老师灌”的局面,实施“四主”,“三同步”的新教学模式。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在教师指导下,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是知识,方法、能力同步走。
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都要把能力提高、智力开发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同时做好习题分类、归档工作。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但类型总有限,抓住典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从能力上,素质上解决问题,提高做题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是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从推导到理解、应用定律完全都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议,动手练,这样就会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应用自如。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搞清了,弄懂了,课下做题时间短,课业负担就会减轻。开展多种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对物理有畏难情绪,特别是讨论题、证明题、设计题更使他们心有余悸。
我们一改传统的讲学式,开展多种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有味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组织摄影组、航模组、家电维修组、板报组、小制作小组等,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让他们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定期举行小型竞赛,物理学史实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谜赛,新型设计实验赛。让每个同学在不同场合多露脸,多闪光,以成功激情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