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湖北省总工会
2009年第9期 ——本刊特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不能动摇,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不能削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不能改变。这“三个不能”的重要论断,充分肯定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以下简称“依靠”方针),更好地落实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根据省委要求,前不久,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总工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就我省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我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切实做到政治保证、制度落实、权益维护、素质提高、舆论宣传。全省各地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政治上保证。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把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纳入党建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为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贯彻落实“依靠”方针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与推动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加强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影响“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落实职工群众参政议政权利。各地选举职工当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工会负责人进入人大、政协常委会,并通过他们直接反映不同职工群体的意愿和要求,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了工人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三是落实职工群众在基层的民主权利。各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新变化,积极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职工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形成了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各地各单位党组织注重在一线职工、班组骨干、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团员,引导职工树立远大理想。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5年来发展党员1166名、团员1721名,其中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708名。
(二)在制度上落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各地加强法律宣传和执法监督,认真实施《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我省还先后颁布《实施〈工会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切实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导。适应新的形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武汉等地方出台了《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决定》;武钢、中铁十一局等大型企业出台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条例》等文件。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各地通过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及政务公开、听证会等制度,扩大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公众话语权和监督权。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使职工在企事业单位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
(三)在权益上维护。一是坚持和完善党政主导的社会化维权格局。针对职工维权工作日益艰巨复杂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职工维权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省和各市州把职工维权工作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纳入党政的总体工作格局之中,建立了多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职工维权工作协调制度。各地注重发挥有关方面的领导优势、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大力推进职工维权工作社会化,营造了强大的维权声势和氛围,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层互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维权格局,有效解决了大批职工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二是全面落实职工的合法权益。各地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劳动合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处以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维护了广大职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权益,促进企业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环境。三是着力推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帮扶体系,大力实施帮扶工程,解决了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县以上地方总工会全部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大力实施湖北工会工友帮扶行动,推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生活困难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在素质上提高。一是大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各地在职工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职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变成自觉行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二是大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各地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并推动这一活动向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班组发展,引导广大职工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学法律,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大力提升技术技能素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委托、定向、订单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各类企业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外派培训、校企联合培训,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职业技能素质。据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71.1%的城市职工、54.7%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
(五)在舆论上宣传。一是加强对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的宣传。各级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电视台,通过开辟专版、专栏、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把更多的版面、更多的镜头对准职工群众,注重从产业工人中挖掘典型,宣传工人阶级的时代精神,树立工人阶级的时代形象,营造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劳模先进人物的选树和宣传。5年来,我省共涌现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399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53名。武汉市的吴天祥、省交通勘察设计院的陈刚毅、黄石市的潘兰英等典型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注重宣传工会工作。全省工会建立与党委宣传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宣传策划制度、新闻宣传表彰激励等制度,增强了工会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扩大了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
(六)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一是加强领导,为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进一步优化了工会工作的社会环境。二是完善制度,解决工会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省委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省总工会党组的工作汇报,省政府每年召开与省总工会的联席会议,全省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也坚持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会工作汇报,市县两级政府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与工会的联席会议,有效解决了一系列职工权益保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问题。三是加大财力支持,增强工会服务职工的实力。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把工会经费纳入税务代收和财政划拨,确保工会经费稳步增长,也使工会干部从繁重的经费收缴事务中解放出来,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会工作之中。
二、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思路与基本经验
各地切实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形成了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基本工作思路。
(一)把握政治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自由思潮和错误观念的干扰,切实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把握实践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体现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之中,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加强文化建设之中,明显提高工人阶级的文明素质;体现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之中,全面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之中,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三)把握时代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在改革开放全过程。各地各单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引导广大职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始终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实践。引导广大职工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新情况,妥善处理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的利益矛盾,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模范。
(四)把握系统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在党政和社会工作的各方面。各地各单位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上保证;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制度上落实;认真落实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权益上维护;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素质上提高;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在舆论上引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
综观各地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如下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根本。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自由思潮和错误观念的干扰,切实把“依靠”方针落实到党的工作内容和体系之中,切实做到思想重视、政策完善、措施有力,才能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正确方向。二是创建有效的工作载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切实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着力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才能真正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三是落实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民主政治权利是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核心。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落实工人阶级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才能充分体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四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只有坚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切实把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凝聚更强大的力量。五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共建共享的发展环境。职工群众利益与企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既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既维护企业利益,又尊重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六是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竞争,必须站在科教兴鄂、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为推进创新湖北、“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七是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畅通工作渠道。
三、深刻认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的形势,把握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动摇。
(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劳动要素的个体地位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职工的就业方式、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少数地方或企业对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缺乏辩证认识,片面强调资本和“精英”的作用,忽视普通职工群众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受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分配制度多样化、复杂化,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地位显著提升,劳动要素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使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例较低,一些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职工内部分化呈现扩大趋势。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有职工队伍内部高度同质的现象被打破,职工队伍内部逐渐分化出不同群体。受市场化加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急剧变化的影响,加之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职工队伍内部各群体之间利益差距进一步拉大,带来了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部分弱势职工群体在生产生活上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兼顾不同职工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解决好弱势职工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职工队伍全面协调发展,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夯实阶级基础。
(三)科技进步和企业转型升级,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一线工人、纯粹体力劳动的工人正在日趋减少,而以体力和脑力劳动相融合的现代型、知识型、技术型一体的劳动者逐步增多。为了不断生产出新的更先进的产品以抢占市场,专门从事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科技队伍不断扩大,掌握和操作现代化的先进机器设备的技术工人不断增多,从事简单劳动的一线工人逐渐减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使职业更替速度不断加快,职工面临着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提供更加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职工思想活动日趋复杂多样。当前,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开放,拥护科学发展,期盼社会和谐,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这是职工思想的主流。同时,职工的思想观念更趋于多样化,价值观念更趋于功利化,主体意识更趋于鲜明,思想活动更趋于活跃,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变化既包含了一些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包含一些消极因素,可能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对党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贯彻落实“依靠”方针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并且这场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外向型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使部分职工面临下岗失业;少数企业关闭、停产,职工安置任务加重;大批农民工返乡回流,对就业市场形成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裁员减薪,使部分职工出现了暂时的生产生活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爱职工,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大局观念,与企业共渡难关,形成企业和职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良好局面。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一定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当前“依靠”方针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为把我省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建议:一是县以上地方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示精神,坚持每届召开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定期听取“依靠”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是各级党校要加强对“依靠”方针的学习和研究,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三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纳入总体规划,主要新闻媒体要精心组织策划,加大宣传分量,大力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二)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我们建议:一是各级地方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要增加产业工人和一线职工的数量,适当提高产业工人所占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反映普通劳动者的愿望要求。二是要构建党政主导、工会主抓、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湖北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三是注重在产业工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团员,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注重培养选拔优秀职工担任企业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经营管理才能。四是要健全和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劳动竞赛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成果,不断深化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五是大力选树和宣传职工中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活动中,要切实向产业工人和普通职工倾斜,大力弘扬产业工人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时代精神。
(三)全面构建社会化职工维权格局,努力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职工维权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党政在职工维权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党政主导、工会主抓、各方配合的职工维权联系会议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职工维权工作社会化。二是党委、政府牵头,劳动关系协商三方共同推进,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引导企业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广大职工合法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着力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形成共建共享的企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状况的监督管理,防止行业之间、不同职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和共决机制,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四是整合社会帮扶资源,构建社会化帮扶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生活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五是研究解决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及保险关系异地接转问题,逐步消除农民工在就业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农民工向职工队伍转化进程;加强跨地区维权联动机制建设,切实解决侵害外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
(四)大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我们建议:一是省政府出台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实施。二是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推进职业教育向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以企业行业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三是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所有企业都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其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提取和使用情况要接受审计和职代会监督。四是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评选表彰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并由政府颁发证书、奖章;作出重大贡献的,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五是设立职工创新成果奖,组织、科技和财政部门要支持工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表彰活动,并把符合条件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纳入科学技术表彰活动。
(五)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建议: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等工会源头参与制度,切实解决工会工作和职工维权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各级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工会在推进立法、执法检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工会与人大内司委、政协社法委联系通报制度,进一步畅通工会反映职工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的渠道;在制定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法律法规,以及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或专项视察活动时,要吸纳同级工会参加;在提名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常委会委员时,应有工会负责人作为候选人;在提名企业人大代表和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人选时,应征求同级工会意见。三是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会意见;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工会参加,听取工会意见;在成立相应的社会性管理监督机构和组织相关执法检查时,应当吸收工会参加;在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民营企业等评选活动中,要把是否建立工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作为重要条件,并征求工会意见。四是要把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五是各级党委要关心工会干部成长,做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选拔配备、使用交流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调研组成员:梅学书 朱厚伦 邓永贵 陈世强 叶汉雄 付家斌 胡昌平)
第二篇: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总工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就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反映,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使“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目前形
势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思路
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切实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权益上维护,素质上提高,舆论上宣传,形成了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基本工作思路。
(一)把握政治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干扰,切实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把握实践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的伟大实践之中。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既是重大政治原则,也是重大实践课题。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体现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之中,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加强文化建设之中,明显提高工人阶级的文明素质;体现在加快社会事业之中,全面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之中,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三)把握时代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在改革开放全过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各地各单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引导广大职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始终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继续解决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实践。引导广大职工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新情况,妥善处理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的利益矛盾,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模范。
(四)把握系统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在党政和社会工作的各方面。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单位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上保证;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制度上落实;认真落实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权益上维护;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素质上提高;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在舆论上宣传;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
二、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经验
综观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如下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根本。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切实把“依靠”方针落实到党的工作内容和体系之中,切实做到思想重视、政策完善、措施有力,才能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正确方向。
(二)创建有效的工作载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深入开展丰
第三篇:07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07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郭良孝
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有30多万产业工人。长期以来,广大职工辛勤工作,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为推动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同市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经营粗放、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依靠工人阶级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一、加强企业党建,凝聚职工群众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我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企业中的广大党员,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召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开展“四好三比”(企业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在企业党员和职工中比创新、比贡献、比形象)活动,使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新载体,企业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使企业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普通职工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的灵魂。我们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充实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不出带血煤炭”的安全要求,塑造“以人为本、厚德诚信、科技兴企”的企业形象,营造“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企业靠大家、发展为大家”的和谐氛围,并将其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在企业中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用以教育和激励广大职工。广大职工群众从身边的好党员、好干部的事迹中,体会到党员干部与他们心相连,情相通,心更齐了,劲更足了,凝聚成一股齐心协力共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合力。
二、推进民主管理,团结依靠职工
我们努力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提高民主管理质量,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
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制订实施《市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市政府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市政府定期征集群众意见制度》等,并建立了工会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通报工作制度,同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与人民法院联系制度等。另一方面,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群众监督机制、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招工招聘核准、录用备案制度,完善基层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立了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履行监督生产经营、建立规章制度、提案审查、评议干部、保障职工生活福利等职责的若干部门委员会。特别是充分发挥劳动关系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使其履行日常民主监督职责,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职代会工作机制,提高了职代会的工作质量。
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我们在全市791个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及514个集体企业中全部建立了职代会;445个私营企业中有152个建立了职代会,占34%;646个事业单位中有540个建立了职代会,占83.6%。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同时建有二、三级民主管理机制,部分私营企业也建有专门机构。大同煤炭集团公司等企业还定期举行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安排民主接待日和职工代表活动日,召开民主座谈会、民主评议会等。
确保民主管理效果。我们坚持把民主管理与企务公开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真实了解、全面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及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企务公开,97.4%的集体企业、41%的私营企业实行企务公开。为确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质量,我们对企业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先后培训职工代表3万多人,占全市职工代表总数的95%;培训工会干部4000多人,占全市工会干部总数的98%。通过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和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激发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干部职工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共同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我们从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职工培训、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着眼,从根本上尊重和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既注重为职工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提供舞台,又注重提高职工素质,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夯实基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市7所技校、64所民办培训学校共培养在校生8288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对6000多名技工进行职业技术鉴定。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活动。2006年举办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吸引了15万名职工广泛参与,促进了他们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开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并联合人事部职业经理培训中心,对全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企业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干部、职工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既注重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又注重处理好经营者、工会、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的企业关系,我们从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保险缴纳率和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入手,推动维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全市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进行《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失业保险条例》、《劳动保障条例》、《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培训,增强经营者的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的整顿重建,坚持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重建整顿巩固到那里;成立了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和煤炭业等行业工会,依法保证工会管理、维权、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立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工作站,为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服务和保障。
既注重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又注重提高职工收入,改善和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为了解决煤矿区地面塌陷和矿工住房条件较差的问题,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用五年时间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建设面积达614万平方米,解决9.4万户、26.6万职工的住房问题;用三年时间对采煤沉陷区进行改造,新建住宅、医院、学校的建设面积共607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295万平方米,解决18.1万户、60万人的住房问题。进一步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部分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并对企业工资进行专项审计。大同煤矿集团经过工资制度改革,将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5430元提高到20888元,有效改善了职工生活,提高了职工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困难职工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要使他们充分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使他们有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大同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四级劳务输出网络,与全国十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并在劳务输入集中的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和无偿提供创业示范点等措施,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对近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税费优惠政策,15户企业因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政策。全市2006年新增就业岗位6.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2万人。积极开展医疗救助。由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组织实施,重点对重病重症患者,以及个人负担医药费在2万元以上的大病,所在企业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的特困职工提供大病救助。2005年以来,对市属企业中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职工提供免费体检,并对体检中发现问题需住院治疗者进行现场救助和定额救助,接受免费体检的困难职工已有6800人次。
努力解决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对子女考入大专院校的特困职工家庭给予资助,对单亲特困职工家庭的在校子女给予救助。30多家企业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站,设立“爱心超市”,党员志愿服务者万余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上万件,筹集资金和捐款捐物总价值300多万元。
第四篇:关于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意见
《关于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意见》
近年来,我校各级党、政、工组织以江泽民同志的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牢固树立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重要性
1、学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在我们国家的作用所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在高等学校,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体现和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2、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加强学校的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
3、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思想宣传舆论上形成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氛围,支持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
1、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党、政、工各级组织和教职工群众的共同责任。学校要把加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建设和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作为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2、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的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3、加强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按规定程序定期召开教代会,学校教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认真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包括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财政决预算的报告;对办学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及有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过教职工聘任、奖惩、分配改革的原则、办法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教职工住房分配和福利费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事项;民主评议和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参与民主推荐学校行政领导人选。工会委员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闭会期间发挥教代会作用,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协助教代会主席团做好工作。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教代会提案的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答复,能够办到的应抓紧落实。
4、将教代会制度向各部、村小拓展,形成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机制,每部、村小都要建立和健全教代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审议和讨论我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事项。
5、要建立教代会工作评估制度,制定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对教代会工作的评估结果,应作为评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先进和模范教工之家、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之一。
6、学校应继续总结、推广和创造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其他有效形式,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各群众团体的作用。
三、适应教育改革和民主管理需要,大力推进教职工队伍建设
1、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民主管理的迫切要求。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职工队伍。
2、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年教职工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扬长避短,尽快成长,担当重任。
3、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在教职工中继续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大力表彰教职工中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弘扬优良师德。
4、开展各种培训、竞赛、示范以及群众性讨论和献计献策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文化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
四、认真贯彻《劳动法》、《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的方针,必须落实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以及为教职工办好实事上。要积极推进和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将有关学校改革发展方面,有关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方面,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等事项逐步分层次、多形式地实行校务公开,切实维护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要认真贯彻《劳动法》、《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各项法规,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既要大胆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着眼于从教职工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社会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又要注意维护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护和支持他们对改革的积极性,改善教职工住房、医疗、工资收入等生活条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机制和办法。
3、重视和关心教职工队伍中有特殊困难的同志,建立特困教职工的档案,经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针对各类不同的情况,适时开展“送温暖”等帮困解困活动。
五、切实加强对工会的领导
1、学校党委要定期(每学期至少一次)听取工会工作的汇报,建立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和党委负责同志分管、行政负责同志联系工会工作的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做贡献。工会组织应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学校工会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会工作,加强新时期工会业务知识的培训和研究;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推动工会的改革和建设;以《工会法》、《劳动法》为基本依据,坚持依法治会,规范行为。确立学校工会组织的法人地位;深入开展建设教工之家的活动,把建家活动同维护教职工权益、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教育改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为教职工服务。
3、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领导》精神,积极为各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帮助解决有关干部待遇、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的问题。
4、学校党、政、工组织都要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作为自己的共同责任和任务,把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建设世界一流银行
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建设世界一流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综述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在京召开了第二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建行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内部改革和战略转型,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会上,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行长张建国、监事长谢渡扬等行领导向39名优秀员工颁发了“第三届中国建设银行突出贡献奖”。近年来,建行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和弘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在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民主管理、创建和谐企业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加强职工民主管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加强和改进职工民主管理,为员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作出制度安排,努力实现股东、银行和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建行认识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必由之路。
2005年,建行率先在全系统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均交由职代会审议通过。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成为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的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全行各级分支机构已成立职代会1760个,召开职工代表大会2029次。会议听取了各级管理层
— 1 — 的工作报告,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员工代表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员工代表对建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十分关心,并且积极起草提案。对员工提案,建行各级机构做到认真研究、及时回复和妥善解决。此前召开的二届一次职代会共收到职工代表提案155件,内容涉及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科技开发、人力资源、薪酬分配、员工培训和福利保障等多个方面,总行相关职能部门对此逐一进行了研究,并给予认真回复,提案回复率达到99.35%。同时,各级机构高度重视,及时将提案建议转化为政策、方案和行动,形成价值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积极建立健全多种机制倾听“员工之声”,各级管理者面对面地与员工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对于经营管理、员工利益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此作为制定政策、改进经营管理的依据,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在加强职工民主管理过程中,建行不断探索和发挥工会的作用。作为员工利益代表,建行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认真筹备组织职代会,指导、督促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积极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创造性地履行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建行尊重员工主人翁地位,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今年3月,建行各级工会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了劳动关系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员工总体满意度达到94%。
— 2 — 激发员工创造力
建设世界一流银行
建行认为,员工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只有集中员工智慧,才能更好地提高建行的价值创造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步伐。近年来,建行面向全行员工开展诸如“快乐工作、我来支招”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制定产品创新激励办法,积极培养、激发广大员工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营造了创新有为、与时争先的浓厚氛围。2006年以来,全行自主实施完成了892个流程优化项目,累计完成产品创新1046项,极大地提高了建行的市场竞争力。这其中凝聚了广大员工的辛劳和智慧。
“以客户为中心”是建行股改上市后确立的经营理念。为了把这一经营理念更好地渗透、融合进业务流程,广大员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创造出了“何晓工作法”、“郑凯珊服务法”等闪耀着员工智慧光辉的劳动结晶。每一次营销、每一笔交易、每一道工序中,建行员工针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不断发现和挖掘出潜在的价值。
创造力源于员工的高素质。建行围绕业务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素质。今年上半年全行共投入培训经费1.46亿元,举办境内外各类培训1.3万期,培训56.7万人次,完成培训工作量105万人天。其中培训一线员工39.88万人次,占总培训人次的70%。截至9月末,总行直接组织的各类培训班428期,培训2.5万人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
— 3 — 时,充分利用境外各种资源,采取学习研修、跟岗培训等形式,加大对核心人才和优秀一线员工的境外培训力度。今年已举办102期境外培训班,培训392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半。
为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员工创优争先,今年以来,建行在全行开展了“抓服务、讲合规、促发展”主题系列活动,促进了“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入落实,增强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员工的职业操守。各业务条线、各分行围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加强团队合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业务竞赛和评先表彰活动。通过业务比拼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学习热情,鼓励员工主动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真心关爱员工
构建和谐企业
“员工的心,建行的根”。当个人发展和建行事业融为一体时,员工就能迸发出无限的工作热情,企业就能获取前进的不竭动力。坚持用开阔视野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在经营管理中的体验和感受,是建行构建和谐企业的成功之道。
在工作流程、计划安排、绩效考核等方面,建行都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各项制度设计在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的同时,又尽可能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降低员工操作成本。近年来,建行持之以恒地推进业务流程改造,加快网点转型,大力加强渠道建设。通过完成柜面业务前后台分离和后台集中改革,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
— 4 — 零售网点转型优化了流程,降低了柜员操作的复杂程度,有效提高了网点营销服务效率。自助和电子渠道有效分流客户,解放了员工“生产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行安装运行自动柜员机33,713台,居全球银行业前列;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量之比为64%,较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同时,建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生涯,健全管理、专业技术和经办岗位职务序列体系,开辟了多条职业发展通道;在总行、分行和基层行选拔了15类业务核心人才,建立起后备人才库。
针对银行工作坐时长、活动时间少的特点,建行各级机构积极为员工开展丰富的娱乐活动,加强身体锻炼,缓解工作压力。各分行还制定了员工休息休假实施细则,基层网点普遍实行弹性排班,确保员工正常休息休假;全行每年安排员工体检一次。此外,建行创新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开展“关爱员工、从心开始”活动,用心理学对一线员工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并结合企业文化工作推动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入脑入心。
建行员工遇到生活困难时,会及时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总行党委高度重视特困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多次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在全行已建立三级职工互助基金体系。各级工会建立特困职工档案,及时为他们解决特殊性、突发性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度过难关。建行各级管理者还定期深入基层,经常到困难职工多、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去,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难题。
— 5 — 目前,全行职工互助基金累计救助困难员工31477人次,累计救助金额8069.68万元。其中总行职工互助基金实施了10批救助,累计救助特困员工和协解人员191人、救助金额1515万元。在对困难员工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建行还注重从精神上、情感上对他们进行关爱。在重大节日期间,建行对困难员工开展走访慰问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来自组织的关爱,温暖了困难员工的心,也增强了全行广大员工的向心力,从而促进了企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正是拥有了这样一支始终保持旺盛斗志和活力的员工队伍,建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有了可靠保证。如今,建行已经成为中国内盈利能力最强、资产质量最好、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全球大银行中名列第一,按股票市值和净利润计算位居全球第二。这些经营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建行排名第125位,较去年提升46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综合排名第6位,较上年再进1位;《欧洲货币》、《亚洲货币》均授予建行“中国最佳银行奖”。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广大员工是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行动指南,更好地发挥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
— 6 — 创造性,大力提升全行的专业化、精细化工作水平,推动全行发展、改革、管理不断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