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卫生工作检查资料(人社)
县人社局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
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根据全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市级联合督导要求,就贯彻落实国家2017年2月27日《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视频会》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有关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救治救助资金保障机制
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政策:
1、急性期住院治疗定额补助标准
一是在一个参保年度内,重性精神病患者急性期住院限享受一个周期免费救治。一个周期急性期住院治疗时间为30天;如病情需要,经定点住院医疗机构申请,当地协调小组批准,可延长至45天,达到住院标准。二是依据临床路径确定全省定额补助指导标准:三级医院为6500—7500元、二级医院为5500—6500元、一级医院4000—5500元。如患者住院时间未达到定额天数,按定额标准转换成床日付费。
2、缓解期门诊定额补助标准
缓解期门诊定额补助标准(含血常规、肝功能及心电图三项化验和复诊补助费):1200元/年/人(按每人每月100元计算)。属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缓解期门诊治疗费用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范围,定额标准内医疗费用经报销后的剩余部分通过民政医疗救助支付;属于新农合的患者,缓解期门诊定额标准费用由新农合标准统筹基金支付80%,民政医疗救助支付20%。
3、工作经费
按照重性精神病患者收治每例100元标准,由省、县(区)两级财政按5:5比例分摊安排工作经费。其中按每例30元标准,安排卫生部门培训、监管等工作经费;按每例10元标准,安排人保部门医疗监管工作经费;按每例30元标准安排民政部门身份认定工作经费;按每例30元标准安排残联缓解期康复训练、免费发放药品工作经费。重性精神病患者筛查及随访管理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列支。
二、建立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1、加快软实力建设,稳定现有精神卫生人才队伍。“软实力”是指精神卫生机构的凝聚力、精神卫生文化被社会普遍认同的程度以及参与社会的程度等等。医院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改善孱弱的精神卫生软实力。关键在于留住他们的心,根本在于共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法制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实力、技术、管理、效益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营造一个成熟,包容,有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的精神卫生社会大环境。到2017年,县级至少有1名专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应当至少有1名经过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全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满足工作需要。到2020年,全县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2.8名。
2、建设优秀的精神卫生文化促人才队伍的稳定。在全社会建设优秀的精神卫生文化,形成凝聚人才的感情纽带和思想纽带。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独特文化,医院使用人、留住人就是用医院文化留住人的“ 心”的过程。要善于肯定人才的成绩, 营造公平融洽的环境,创造一个“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文化氛围,达成人才与医院之间的共同发展的“心理契约”。要在保证制度实施统一性的前提下, 包容人才个性的多样化,尊重他们创新实践的成功。同时,还要从方法、手段、管理制度上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特文化。
3、建立全社会尊重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社会软环境。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可能伴随病人终身,由于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精神疾病的反复性是高的,同时在治疗中也会很难避免意外发生。为此有一些患者家属对此并不理解,往往出现对精神科医务人员不尊重,甚至威胁他们人身安全的行为。这严重挫伤了精神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伤害了他们自尊心。为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对知识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尊重的社会大气候。
4、加快硬实力建设。吸引和壮大精神卫生人才队伍,“硬实力”是指医院的支配性实力,包括医院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床位数、医疗设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专业技术人数等基本资源以及科研力量、薪酬待遇、劳动保障、生活便利程度等等。只有硬实力强大了,精神卫生机构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卫生人才队伍。
5、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待遇。建立起以岗位设置为起点、以绩效考核为中心、以薪酬分配为结果的医院内部分配机制,制定相应的分配制度并给予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并给予特殊岗位津贴、意外伤害补贴和优惠劳保福利待遇等,以支持精神卫生机构提高职工待遇,落实精神卫生防疫津贴每人每工作日7元制度,确保待遇不低于综合医院平均水平。医院要重视对人的需要、动机、情感、个性的研究,为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激发人才的事业成就感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优化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疏通精神卫生医护人员的招收渠道,实施政策倾斜,以吸引人才。
6、实行灵活的人事制度。从实际出发,对精神卫生工作者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实际问题实行灵活的人事制度。在现行评价体系指导下,精神卫生工作者为了职称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加剧了工作的繁重程度。为此,政府是否可以在精神卫生人才流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人员招聘、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为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全面激发精神卫生机构的活力。
7、加大政府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等精神卫生工作,并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落实政府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投入政策,保障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特别是社会防治人员的工资待遇,并给予适当津贴。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精神卫生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等领域。
8、加大精神卫生人才培训力度。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护士培训,加大转岗培训、增加执业范围培训力度,充实精神卫生人才队伍。鼓励基层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取得精神卫生执业资格,支持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完善心理治疗人员职称评定办法。充分认识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并依法依规给予适当的津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医务人员精神障碍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及 志愿者广泛参与精神卫生工作服务。
2017年3月30日
第二篇:精神卫生宣传资料
世界精神卫生日——及时有效减压,预防精神疾病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及时有效的缓解压力是预防精神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我们建议大家在遇到一些压力的时候尽量能够想办法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说找朋友聊天,实在觉得压力大,不妨找心理医生倾诉,做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是做些体育活动,我们建议,遇到压力及时缓解,在压力中更好的适应,这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专家还建议,平时比较容易烦躁不安的人,要提高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进行适度的放松训练,稳定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心理不适症状,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求治。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身体疲劳,有焦虑感等症状,在两周以上,就应该及早诊治。同时向朋友倾诉,适当的运动,以及多听听优美的音乐,也能消除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第三篇:学校卫生工作检查健康教育资料准备
学校卫生工作检查健康教育资料准备1、2013年春季学校教学计划、工作计划2、2013年春季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度、计划、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名单3、2012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健康教育评价表及评价报告 4、2012年秋季健康教育专栏更换记录5、2013年春季学校总课表6、2012年健康教育兼职老师名单、培训学时证明或相关证明 7、2013年春季健康教育教材8、2.1、4.1、6.1、8.1班及高2.1班2012年秋季健康教育教案9、2.1、4.1、6.1、8.1班及高2.1班2012年秋季健康知识测试卷、成绩册10、2013年学校健康教育教具11、2012年学校其它形式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及影像资料12、2013年学校控烟工作计划、制度、领导小组、劝阻员名单13、2012年学校烟草危害知识讲座记录、讲稿,2012年5.31世界无烟日活动记录
14、各级无烟学校命名文件。
第四篇:服务基层工作 彰显人社精神
服务基层工作 彰显人社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XX好!我是梅家河人社中心的赵杰,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服务基层工作 彰显人社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今天,我重新体会雷锋说的这段话,发现它饱含了深刻的内涵,那就是要求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好的成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近三年人社基层工作的亲身体验,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人社工作的每件小事汇集在一起,就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解决好每位群众的切实问题,就是民族繁荣富强的保证;人社局是党和政府的窗口,而我们基层中心是人社的窗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我真切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人社工作者,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们经历了一幕幕落实待遇、解决纠纷、为民解困、化解矛盾的感人故事,见证着社会保障事业在乡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业服务在乡镇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的发展历程;社保征缴扩面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人社政策从街头巷尾的议论到中心的广泛宣传。人社中心这个平台使我们的工作似春风吹拂染绿大江南北;人社中心这个平台使我们的工作如面团发酵催熟初生牛犊。这个平台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一名基层人社工作者,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必要条件还是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那么,什么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呢?
我认为首先需要敬业。人社部门是服务行业里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是和谐社会最前端的传感系统,基层人社中心就是神经末梢的最前沿,传感系统的最前端,对敬业自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更要求我们礼貌热忱,周到细致。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准确的执行政策,娴熟的经办业务,还要巧妙地运用方法,精准的揣测心理。一声“请坐”,一句“慢走”,送给办事百姓的不仅仅是温暖;一支香烟,一杯热茶,递给乡村干部的不仅仅是关心;一个问好,一次请缨,留给政府领导的不仅仅是好评;一回谦让,一次相助,交给兄弟单位的不仅仅是信任。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一张热情绽放的笑脸,一个优质服务的态度,无不展示着我们人社中心服务型机关的魅力。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持“服务决定党和政府形象、服务决定人社事业成败、服务决定单位发展”的理念,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和真心奋斗在人社基层,在这方小小的窗口默默工作,发挥着人社人的光和热,诠释着人社精神的真谛。
要做好人社工作还需要精业。只有精业,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对基层中心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清工作服务内容,下班后我们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资料带回家中学习。到目前为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法规政策、社会养老保险相关办理程序、就业服务、劳动维权等各种业务我们均能做到熟烂于心;站起来会说,坐下去会写,走出去会干变成了中心人员的自我要求。我们始终谨记学精业务,不做短板的告诫。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新的变动,我们服务的质量却要再攀新高。
要做好人社工作更需要奉献。奉献,需要乐于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我们曾在大雪纷飞的正月初九去拜访十三个村的干部,落实养老保险和春风行动相关事宜,我们曾在炎热的八月和文广中心一起下队采访,晚上回家连夜赶写材料,我们曾作为联村干部早上下队,晚上五点多钟才回家吃中饭。奉献,需要不断创新。当今社会,创新作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最需要学的就是那种不断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在奉献中燃烧青春岁月,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在奉献中彰显人社精神。
朋友们,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奉献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秉承优良的人社精神,发扬传统的人社美德,在平凡的岁月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绽放出最美的人社精神之花,共谱人社工作新辉煌!
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学习资料
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学习资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加强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7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抓好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2)
(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
(二)以百姓心为心.........................(11)
二、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20)
(一)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20)
(二)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驰而不息 纠正“四风”...............................(21)
(三)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24)
(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27)
三、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29)
(一)明确转变政府职能方向.................(29)
(二)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32)
四、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37)
第二部分 国务院领导关于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 改革的讲话
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42)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4月27日).................李克强(47)
第三部分 部领导关于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的讲话 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面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
张纪南(65)在人社系统行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耿文清(79)
第四部分 有关政策文件
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83)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
导意见(1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1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
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
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
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13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
社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8〕34号)...............(13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
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
(人社厅发〔2018〕54号)...............(147)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全国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大厅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发〔2017〕77号)...............(15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窗口单位作风建设长
效机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91号)....(156)
第一部分
总书记关于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抓好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2012年11月15日)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2012年12月31日)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协调推进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工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
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关键要抓住以下四点。一是要抓重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二是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三是要抓持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来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四是要抓组织,各级干部要带领群众一起干,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而不能领导热群众不热,也不能群众热而领导不热。
——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
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做工作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这一届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在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6月25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
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答问》(2014年2月7日)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在入党宣誓时都说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境界来修身、用权、律己和谋事、创业、做人,我们才能把人做好、把官当好。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8日、29日)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
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违背人民意愿,脱离人民支持,任何事业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今天,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我们党就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拥护和支持作为力量源泉,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把13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
(二)以百姓心为心
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在甘肃调研时的讲话(2013年2月2日至5日)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2013年8月28日-31日)
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
话(2014年2月28日)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0日)
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27日)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2016年1月4日-6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
——在江西调研考察时的讲话(2016年2月1日-3日)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我们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重要保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今天,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29日)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 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2月5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2月26日-27日)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我
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7年10月25日)
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二○一八年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2018年2月10日-13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3月1日)
二、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
(一)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二)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
一定要认清“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对此,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决心、毫不动摇。
——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5日)
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因此,我们要说,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当前,“四风”问题在面上有所收敛,但不良作风积习甚深,树倒根在,稍有松懈,刚刚压下去的问题就可能死灰复燃,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必须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必须坚决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必须注重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必须诚恳接受各方面监督。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7日)
(三)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思想上警醒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4月19日)
对干部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我们要把正确的做法坚持下去,不能放松尺度。“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放松了,大家担心的作风问题反弹现象就必然会发生。还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9日)
从中央到地方,对很多作风问题都有一些制度性规范,但有些形同虚设、形同摆设,牛栏关猫,很多作风问题不仅没有遏制住,反而愈演愈烈。这些问题,都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抓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
全面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摘自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闻稿(2016年12月28日)
(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使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过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
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这方面过去有不少教训,要好好记取。
——在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8月27日)
着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1月2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
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同时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
——摘自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闻稿(2017年1月6日)
三、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明确转变政府职能方向
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要明确往哪里转、怎么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现在转变政府职能的总方向,这就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按照这个总方向,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优化各级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分工,突出强化责任,确保权责一致。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巩固以往的改革成果,又着力破解重大难题。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既要重视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固定转变政府职能已经取得的成果,引导和推动转变政府职能的下一步工作,又要重视通过修改或废止不合适的现行法律法规为转变政府职能扫除障碍。只
有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依法行政,才能更好把政府职能转变过来。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4月18日)
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
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2017年12月8日)
(二)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放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权都要下放,该下放的当然要下放,但该加强的也要加强,有些职能搞得太分散反而形不成合力。我们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因为有些事情是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可以让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特别是要注意防范一些别
有用心的人打着社会组织的旗号干非法勾当。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同时也不要忘了政府管理职能也很重要,也要履行好,只讲服务不讲管理也不行,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讲管理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偏废,政府该管的不仅要管,而且要切实管好。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纠正老爷作风、衙门习气,杜绝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00页
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7月25日01版)
要强化公开,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简政放权)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讲话(2015年3月8日)
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坚决扭转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同时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5日)
政府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审批制度、35
融资制度、专利制度等改革,减少重复检测认证,施行优质优价政府采购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
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较真碰硬,勇于破难题、闯难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
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
四、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
勇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
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部分
国务院领导关于简政放权 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讲话
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 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6月)
6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以下为讲话要点。
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让企业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成为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李克强总理指出,未来五年,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经济规律,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
和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
李克强总理说,要以更实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五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和进出口通关时间均压减一半,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税降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有效投资增加。二是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涉及安全质量方面的要严格按规定监管。对刁难企业和群众、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问责。三是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五年内不动产登记时间和电力用户办电时间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着力搭建平台、精准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生态。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打造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三年内实现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五年内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强改革协同、落实和督查问责,支持地方大胆
探索,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取得更多利国利民新业绩。
【李克强: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李克强总理说,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这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一个“试金石”。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看看哪些事项需要反复跑,哪些窗口排队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大清理减并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五年内全面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
【李克强: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放活微观主体,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李克强:五年内“简政放权”要实现这些目标】李克
强总理指出,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总理要求,五年内要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开办时间从目前平均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商标注册审查时间从目前8个月压缩到4个月以内,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三分之一,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一半;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一半;进出口通关时间再压减一半;不动产登记时间和电力用户办电时间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
【李克强: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极大伤害】李克强总理指出,信用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金钥匙”,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使其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地方存在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这对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是极大的伤害,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李克强: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支持地方和基层大胆探索。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锐意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管用可行的“一招鲜”。要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形成竞相
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改革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会有失误错误,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免责界限,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李克强: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李克强总理指出,国务院大督查要把“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坚持奖惩并举,对成效明显的要加大表扬和政策激励力度,对不作为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如何,要看各地营商环境改善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发展环境是否优化,最终要由企业和群众说了算。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