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向监督制度完善
双向监督制度完善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创新三个机制,构建三个体系,积极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两个三”模式,着力搭建在职党员为民服务新平台,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居民得实惠、党建添活力的综合效应。
一是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努力构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结合区情实际,定期向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同时,党组织按照“尽力而为、发挥特长”的原则,将党员分类编组,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有效强化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凝聚力和影响力,也使党员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树立形象,实现了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参与”的转变,由“旁观者”向“主人翁”的转变,成为党建工作的生力军。
二是创新监督评价机制,努力构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服务体系。实行公开承诺服务内容、公开评议结果;接收单位党员和党员评议;单位党组织和党组织互通在职党员在社区和单位表现情况的“两公开双评议双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对党员发挥作用的监督考核,把党组织和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坚持平时检查考核与定期考核评价相结合,对在职党员表现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同时向单位党组织反馈,接受群众监督。单位党组织结合党组织反馈意见,组织党员进行认真评议,将评议结果纳入党员个人年度目标考核
三是创新双向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党员双重管理的长效体系。不断拓宽管理渠道,延伸管理范围,使党员主动把自己“八小时以外”表现情况、参加建设情况和“生活圈”、“社交圈”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明确责任主体,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把党员双向共管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党建联席会、议事会、党员服务中心(“两会一中心”)为基础,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建立党员管理联络站,由单位和社区分别确定联络员,协助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管理网络。同时,坚持联动跟踪督办制度,对全区重点工作,单位和党组织双向联动,双向反馈,联合督办,促进落实。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大党员踊跃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在实行党员双重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又将范围和层面进一步向机关干部拓展和延伸,使档案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浅议加强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度
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三个方面中,加强和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是一项大量的、经常性、成本最低、最具实效性的环节,笔者对此进行如下探讨。
一、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度的内涵和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度就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各行政机关内部基于隶属关系和《组织法》规定而产生的上级对下级、政府对部门、行政首长对工作人员的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以及有关制度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监督,是贯穿于政府行为和行政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它包括: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的监督以及对所属部门和本行政管辖区域内与其部门平级并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对其内设机构及其直属、委托等单位的监督;行政机关对本单位、本系统工作人员的监督。
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执法(处罚)主体和行政行为的监督两个方面。对行政执法(处罚)主体的监督,主要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编制部门下发的“三定”方案。县(市)、区以上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完成审核工作后提请同级政府决定并以同级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布监督范围内的行政执法(处罚)主体资格及其权限。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即对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含市、县(市)、直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以及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驻地中省直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或者涉及其权利、义务的决定、规定、办法、通告等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以及其修改、废止、备案及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即对具有行政执法(处罚)主体资格的单位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其他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有关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为的监督。
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法行政原则和要求统领政府工作,坚持从严治政,依法决策,提高效率。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保障社会公正,维护法制统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忠于职守。四是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需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五是维护人民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自觉接受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及人民群众等各项监督。
二、内部层级监督的形式和方法
内部层级监督的形式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就是各级政府、各行政机关对其管辖范围内及业务领域的部门的日常管理,主要表现于日常工作所涉及到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件的制发和备案审查。专项监督主要就是本级政府对各部门及各部门对其基层单位采取的上述工作范围内的专项检查监督,可以采取联合调查的方式,对单一的某个领域进行集中的审查。例如市政府对所属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方面的专项监督,可以采取调阅行政处罚卷宗、深入被处罚人单位了解情况及对被罚没的资金和财物进行追查等形式,必要的可与审计、财政、物价等专项监督机关进行联合检查。二是主动监督与受理举报投诉监督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的“走下去”,积极主动的对下级政府或下级部门的政务进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受理群众举报和管理相对人的投诉进行监督,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监督通知书的形式进行处理。这项工作就要求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机关要加强有关法制宣传方面的工作,通过法律宣传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合力,来督促、约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三是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明查就是公开的进行检查,可以半年和年终根据责任制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检查,也可以不定期的通知受检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可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制度、找问题等方式开展。“暗访”更能增强检查的真实性性。通过上述 “三个结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实行条块结合、双重层级监督,就能够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度,不断增加监督检查的频率,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
三、内部层级监督机制的制度保证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机制,必须依靠制度保证。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试行办法》,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载体,将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定职责权限和行为规范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通过逐级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检查考核并兑现奖惩等方式,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促进政府(部门)行为的法制化,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把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考评各级领导干部施政水平和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确认行政执法人员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不断丰富和完善考核内容,加强和改进方式,充分发挥责任激励作用。
(二)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发审核、备案及备案审查制度。制定计划,实行规范性文件制发项目立项论证制度,完善制定程序。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发调研、听证,通过调查、座谈、公布草案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坚持规范性文件制发在程序上必须经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及备案审查制度。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对上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要认真进行审核,对违法或不当的文件要及时予以纠正或撤销,以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上报省政府备案,接受审查。同时,要与改革、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及时修改和清理规范性文件,编撰合法适用的文件,剔除那些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转变政府职能不相符合的文件内容,以净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纠错的一种层级监督形式。各级政府、各行政机关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加大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的纠正力度,办好行政复议案件,发挥复议监督职能,完善行政复议程序,提高办案质量,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错案追究和行政赔偿制度。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除依法予以纠正外,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事实行为造成管理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损害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受害人进行行政赔偿。
(五)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按照《黑龙江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和有关组织做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重大行政处罚的,要按规定上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各行政机关在接到下级或相关单位报送的重大处罚案件后,要认真审查案件的事实、内容、依据、程序、文书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公开透明制度。各级政府、各行政机关通过日报、政府网站、公示板、触摸屏等形式将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主要职责、本部门本系统的办事依据、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有关工作纪律及群众举报、投诉的途径和方法等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内容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还要建立向社会及管理对象开展法制宣传的制度,建立宣传效果的评价制度。
(七)层级监督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专项监督联系会议制度。加大财政、审计、监察等专项监督力度,通过层级监督与专项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沟通监督情况,总结监督经验,完善政府各监督部门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对行政机关违反财政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对违法违纪的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要坚决查办;对涉及人、财、物分配等权力较集中的重点管理领域和环节,要实行人员定期审计、轮岗等制度。
(八)建立监督举报电话及行政执法投诉制度。县级以上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监督举报案件及行政执法投诉,依法查处和纠正行政不作为、越权执法、徇私枉法等行政行为。
第三篇:20160306严明党的纪律 完善监督制度
严明党的纪律 完善监督制度
卢惠雯 作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作了深刻阐述。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部署了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七大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
工作报告还强调,严明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实践好“四种形态”;完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法规制度。这些要求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本报“观点聚焦”栏目即日起围绕“七大任务”摘发系列理论文章,今日为第一期,请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编者
切实强化党内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对我们党来说,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内监督。
把民主集中制坚持好。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当前,党内集中不够和民主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切实搞好。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同时善于进行正确集中。
把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强化党内监督,健全完善制度是保障。党章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完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第一位的是强化党委监督,不能一谈到监督就只想到纪委或推给纪委。我们党是执政党,肩负着治国理政的重任,只有党把自身监督搞好了,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把巡视利剑作用发挥好。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中央明确提出,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这体现了对巡视的认识更加深化,发现问题的指向更加聚焦。中央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将“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写入“总则”,实现巡视无例外、监督无死角,这是党内监督思想的重大进步。巡视全覆盖本身就是震慑。巡视必须具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监督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内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得到切实纠正,党内生活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缺乏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勇气,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用好这个武器的关键是严肃党内生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把“关键中的关键”监管好。党章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是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许多领导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从“好干部”沦为“阶下囚”,日常管理监督不力是重要原因。严是爱,松是害。要着力破解一把手 监督难问题,明确监督责任,整合监督力量,推进一把手监督工作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要多设置监督“探头”,切实把一把手置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
把纪委监督职责履行好。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党章规定了纪委的3项主要任务和5项经常性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各级纪委要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定位,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维护党章、严明党纪,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积极探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摘自《求是》(郑平)
严明党的纪律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法宝
作为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执政党,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实践证明,严明党的纪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建党原则,是我们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政治法宝。
严明党的纪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克服党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我党把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江山 十八年,坐江山四十二天”和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作为两面镜子,依托运动载体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着重从政治上教化党、从运动中清理党、从纪律中保障党,确立了“进城赶考得考个好成绩”、破除“历史周期律”的新目标新要求,增强管理城市和建设新中国的本领。
在这一期间,着眼于管党治党,我党不仅制定了《关于在全党和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惩治贪污条例》等纪律规矩,而且处决了“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的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清理了一批不合格党员,仅1950年初至1954年春就清理32.8万多名,从而“保护生产,保证国家计划的切实执行”“防止并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思想对党的腐蚀,进一步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
特别是党的八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讨了斯大林错误的教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发展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在党章中阐述了党的纪律的特征、要求和重要性,创新了执政党自身建设和管党治党的成功经验。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保障。
严明党的纪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把“苏联模式”和中国“文革”作为改革开放条件下治国治党的两面镜子,依托制度载体,创新党的纪律建设,注重制度建党、纪律护党、依规治党,独创性地解决党的纪律建设中 的特殊矛盾和复杂问题,确立了“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个危险”、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要求新目标,建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廉政准则》等纪律规矩,引导约束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道德行为。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深刻总结我党管党治党历史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制度管党、制度治党的新原则,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战略,提出“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挺在前面”的新任务,提出党员队伍建设“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要求,不断优化从政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永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优势。
严明党的纪律,直接关系党的团结统一,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提高,关系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依靠严明党的纪律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和自身建设的重要政治法宝,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仅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且成为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队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先锋队。——摘自《光明日报》(肖露)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 见到实效
古人讲“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
“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彰显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气魄,就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讲话精神,重要的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创新管理制度,把党内监督的威力更好激发出来。
强化党内监督,核心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没有民主集中制的充分保障,就没有健全的、制约有力的党内监督。必须看到,当前党内集中不够和民主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独断专行,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保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强化党内监督,根本的就是坚持、完善、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
强化党内监督,关键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我们党的执政是全面执政,这就要求监 督体系的顶层设计,体现在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我们必须懂得,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国家监察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才能形成监督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党内监督,重点是发挥传统优势、探索有效途径。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强化巡视监督的根本在于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激发巡视的权威性,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监督的有力武器,现在的问题是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用好这个武器的关键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必须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重点在于抓住“关键少数”,多设置一些监督“探头”,使一把手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让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三项任务,让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回望历史,党内监督作为我们党自我净化的重要能力,对 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今天,把强化党内监督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发挥党内监督的威力和潜力,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党风正、民心顺、事业兴的美好未来。——摘自《人民日报》
第四篇: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执政党能否成为宪法监督的对象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是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存在的缺陷比较大,不能适应我们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已成为影响我国宪法权威的瓶颈问题,在目前我国所处的环境之下,既有强烈的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的需要,也有进一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的必要和条件,并不是理论界的杞人忧天或无病呻吟。
从理论上讲,任何的制度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创设制度的人本身是不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这样说不意味着要人们放弃对制度进行完善的追求,也不是要否认同一类型制度之间的可比性。仅仅意在使人们明白,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劳永逸之事,一项制度的优越、合理只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而言的;一项制度存在的缺陷也不可能是全面的,而是和其他同类型制度的优越之处相比较而言的。宪法监督的范围,就是宪法监督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力指向 1的具体目标。宪法监督的对象是“违宪”,作为违宪的表现形式有两个基本方面:法律、法规的违宪和行为的违宪。在这里,法律、法规违宪撇开不说,针对行为违宪作论述。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一个分歧,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采取的行为是否有可能发生违宪?执政党能否成为宪法监督的对象?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居于执政党和领导核心的地位,其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政治上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即便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享有宪法监督权力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政治上的被领导者能否监督其政治上的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将中国共产党纳入到宪法监督的对象之中,自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肯定和否定两主张。
持肯定主张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采取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二者之间在政治上也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性质上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那么,作为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应该
能够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监督,因为中国共产党也不能违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集中体现或代表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但是,从现实的情况看,有些党员,特别是有些党组织的领导人,由于种种原因,违反宪法的行为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们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权机关,但由于对党的领导作了不恰当的理解,党的组织并没有完全退出对具体国家事务的管理,形成了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状况,使党组织逐步国家机关化了,国家机关只是党组织的执行部门而已。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虽然宪法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党的活动范围,但却明确地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党组织必须尊重和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关于各国家机关的职权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否则就属于违宪,拥有宪法监督权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当然有权对其进行监督。
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不能作为宪法监督的对象。理由是:从宪法的规定来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对由其选举或任命产生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党的组织并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的,因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将
中国共产党纳入其宪法监督的范围;宪法第5条规定的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只是一般性或原则性地规定国家要坚决追究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从中并不能得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监督的结论。更何况,宪法规定的是“追究”而不是“监督”。如果承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等于是认可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对党组织制定的文件、做出的决议,即使其中有错误,甚至是违宪的内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不能直接加以撤销或宣布其无效,而只能提出批评建议,建议党的组织自己进行纠正。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也应当受到宪法监督机关的监督,并不能将其排除在宪法监督之外。如果我们否认应对中国共产党遵守宪法情况进行监督,实质上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可以超越于宪法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仅宪法的最高权威不能实现,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也会成为空文。从否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成为宪法监督对象的学者主张来看,根本上是混淆了工作监督和宪法监督的界限。另外,试想一想,社会团体都是公民根据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来结成的,但社会团体都要受到宪法监督机关的监督,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因为社会团体不是由宪法监督机关组织的而放弃对其活动的合宪性进行监督。
话又说回来,在我国,无论是建立宪法监督制度,还是加强宪法监督工作,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任何企图消弱或者摆脱党的领导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改善党对宪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特别是依宪治国的统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要求必须消除一些党的组织和党员不尊重及违反宪法和法律的现象,从而切实保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规定得到贯彻落实。
第五篇:完善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制度
完善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制度
时间: 2005-10-12 08:45:19 | [<<] [>>]
------------------
〖薛艳宏〗
在我国,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监督立案、侦查、审判、执行整个诉讼过程的重任。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依法进行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阻力,尤其在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中境遇尴尬。
随着立案监督实践的深入,现行立案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日益突显。其主要问题:一是监督手段不够有力,二是监督范围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通过司法体制改革,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
一、赋予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强化刑事立案监督效果
目前法律虽然授权检察机关可以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应当立案而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检察机关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并可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但是,法律却没有规定对公安机关接到立案通知后仍不立案的进一步监督措施,使刑事立案监督缺乏应有的刚性和实效,不利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完善关于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法律规定,强化对监督对象不履行职责或者不积极履行职责的进一步监督措施,赋予检察机关对这类案件直接立案侦查的机动侦查权。
实践中,公安机关接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既不说明理由,也不立案的现象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做为法律监督机关往往束手无策。对此,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赋予检察机关在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时的直接侦查权。从有利于加强立案监督、有效打击犯罪、提高诉讼效率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考虑,我国也有必要在刑事诉讼法中增加检察机关对通知公安机关立案而公安机关拒不立案或者立而不侦的案件,可以直接立案侦查的规定。同时,为了防止滥用此项职权,有必要在程序上严格限制,即可以规定地市级以下检察院行使这项权力时,要报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批准。但是对于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不应限制。另外,为了防止侦查机关立案后又不当撤案,建议完善撤案监督制度。即规定对于检察机关通知立案的案件,侦查机关立案后又拟作撤案的,应当在撤案前征求检察机关的意见;检察机关不同意撤案的,应当提出具体侦查意见,由侦查机关继续依法侦查。
二、完善立案监督范围,全面保障刑事立案活动的合法性
实践中,公安机关有时以刑事立案插手经济纠纷或者利用刑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却没有明确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权限,致使这类违法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这显然不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依法进行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符合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加强法律监督的要求。因此,应当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问题纳入刑事立案监督的范畴。
首先,对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是全面确立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保障刑事立案活动及时合法进行的需要。在我国,立案被规定为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开展刑事侦查的前提,立案决定本身虽然并不意味着对被立案者的人身、财产等权利进行限制、剥夺,但是却要给被立案者确立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令其必须接受刑事调查,而紧随其后的必然是一系列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可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中,一个人即使只被侦查机关作为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在社会上都会对之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可见,立
案并非无关紧要,而是一项关乎公民、法人合法权利的十分严肃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认真对待,并纳入法律监督范围。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而没有规定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使得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实质上只是不立案监督制度,在监督范围上存在严重缺陷,不利于保障整个刑事立案活动的合法性。
其次,对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后,侦查机关可以自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以外的所有强制性侦查措施,而无需任何司法审查程序。这一诉讼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从立案这一诉讼的源头上把住法律关口,才能实现对当事人基本人权的有效保护,保障整个刑事侦查活动依法进行。
总之,我们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案监督的范围作出进一步完善。对此,可以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不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立案侦查的,或者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或者聘请的律师认为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侦查而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5日内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说明的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撤销案件,并将撤案决定书副本送达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不予撤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执行。在刑事侦查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同样面临困境,.刑事侦查监督制度亦是弊端重重。一是检察院侦查监督带有倾向性,缺乏中立性、独立性。二是侦查监督部门获得监督线索途径少。三是国家没有通过法律明确界定侦查监督保障体制。四是侦查监督方式不完善、方法不够灵活。因此,许多制度和做法还值得探讨、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一、通过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刑事侦查监督。
检察机关尽管属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却事实上担负着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的职责,它们本质上也属于国家追诉犯罪机构,在诉讼目标和诉讼角色方面与侦查机构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检察机关做为监督者的监督意识和公安干警做为被监督者接受监督的意识都很淡薄。侦查活动很难受到有效的司法控制。对此,《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应当明确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责、义务,如撤销违法决定、制止违法行为、调查违法事实、拒不纠正时的惩办等并具体规定监督程序、监督方式及监督机关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尽量将监督的内容具体化,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刑事侦查监督权以法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二、开辟获得线索新途径,强化检察机关自身的刑事侦查监督职能。
目前,侦查监督部门获取侦查监督线索的途径主要有:第一通过审查侦查机关报送的刑事案件材料发现。第二接受举报、申诉。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大量工作都是书面审查侦查机关报送的材料,而侦查活动违法的情况很少反映在案卷中。或者即使公安干警在侦查中有刑讯、诱供等违法行为,由于法律普及程度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人民群众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也非常有限。侦查监督部门还承担着繁重的审查批捕任务、检察机关普遍存在经费匮乏、侦查手段和设备有限等问题,开展侦查监督方面难免人力、物力的困扰。因此,要获得线索非常困难;或者展开调查时已时过境迁,丧失了最佳查证时机,往往是忙了一番而没有结果。
在侦查程序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滞后性,参与程度的有限性与被动性都使其预防和纠正侦查违法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有关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对此,检察机关应实行专人专职负责监督,在工作安排、精力投入上予以加强;要建立以侦查监督部门为主,批捕、起诉、控申、监所等部门积极配合的强大信息结构,从中发现线索。同时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的社会知晓面。
三、完善侦查监督保障机制
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有些规定仅仅是原则性的,不够明确、具体,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目前检察机关实践中使用的《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口头纠正意见等纠正违法的方式均未在《刑事诉讼法》或相关司法解释中对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加以规定,导致这些监督方式缺乏法定的权威性;对不接受监督的法律责任及后果,也未加以明确规定,当侦查机关对监督意见既不提出异议又不执行时,侦查监督部门除了一遍遍催问,只能徒唤奈何,监督缺乏保证有效落实和执行的保障机制,失去了严肃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四、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促进监督方式改进
要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方式不完善、工作力度跟不上的局面,则要推进司法改革,建立科学的检、侦关系。即“检察引导侦查”的新体制。使检察机关通过对案件的全程参与、跟踪,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这样既可以更容易地发现问题,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又可以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将违法事实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