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9:2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建设法治XX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

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的持续推进,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表达趋向多元性,矛盾纠纷呈现复杂性,加之各类思潮广泛传播,人们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益发鲜明,由此对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更多考验,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当前社会形势,今年2月19日党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以往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当前的工作重点和思路,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认真解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内容,可以看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于坚持走法治化之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强调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区委正确领导下,法治XX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区实现“率先现代化、再造新XX”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不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种新的社会矛盾随之而生,加快推进法治XX建设,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各项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充分认识建设法治XX四大“基本”要义

去年10月,中央确定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南通作为江苏唯

一、全国7个地级城市之一入选。XX作为南通的主城区,被列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并明确提出力争通过卜2年努力,迈入全国“社会管理示范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行列的奋斗目标。对照我区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要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十二五”征程伟大胜利,实现创建目标,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为确保全区各项事业有序快速发展,加快法治XX建设,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法治XX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方略。创新社会管理,落实科学发展,不仅要重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还要从法治上体现以人为本,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利;从法治上体现统筹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全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法治上体现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从而逐步建立完整的法制保障体系,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责任体系。因此,应结合法治XX建设,进一步优化保证我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体制机制,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在社会主义法治层面之上。

(二)建设法治XX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社会管理创新,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就当前而言,我区社会形势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现等普遍问题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在新形势下,应更加注重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靠法治加强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三)建设法治XX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化。近年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备,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但民主法制建设与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待逐步实现。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有序表达还未形成相应完备的制度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制机制亦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加快法治建设,人民民主权利才能有强力基础。

(四)建设法治XX是巩固执政根基的基本保证。依法执政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之一。法治建设状况和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和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党能不能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依法治国不仅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①。加快法治XX建设,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我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二、建设法治XX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连续五年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区,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在法治建设过程中,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以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人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组建区、街、社区二级法治建设组织机构,加强和充实依法治区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公正司法、依法经营、法治宣传等法治XX建设指导协调小组,由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各协调小组,加强责任落实。二是明确目标与职责,将法治建设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评审监督。三是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努力提升依法执政水平,完善出台一系列文件,以制度规范依法执政。四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措施,以及全区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都通过多种途径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二)执法司法重点突出。一是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公开政府职能,对行政执法事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告知事项、办事结果以及监督方式等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公开。二是加强行政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出台 “一把手”应诉制度,并加强对重大行政处罚的各案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以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指导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规范,大力推行执法公开。

(三)法治宣传氛围浓厚。一是普法宣传全面展开。高标准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制定下发法制相传教育设施意见,明确普法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突出抓好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如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校进修学法以及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二是宣传教育形式多样。通过XX网新华频道、《XX在线》等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编写政法综治信息,开展知识竞赛,不断创新法治XX宣传方式。在此基础上,法治XX建设成效可总结如下:一是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普遍提高,广大群众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提升。二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力度明显加大。行政执法部门均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确保行政行为合法有序;区法院、检察院着眼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多项工作创新得到上级认可与推广。三是执法责任制得到明显落实。各单位严格考核,把执法责任落实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对重大行政处罚集体会审并公示,以阳光执法促公正。四是基层民主政治自治能力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畅通,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三、建设法治XX的工作导向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法治建设管理呈现良好势头,但同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反映在市场经济中,各类纠纷矛盾时有发生;在社会发展中,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为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突出问题,需在以后工作中树立以下工作导向:

(一)加强公正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毋庸置疑,近些年各单位、各部门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在极少数单位与个人身上仍然存在,少部分行政行为未能得以及时纠正,极少数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缺乏群众感情与服务意识。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各个部门与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责,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通、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促进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区执法活动总体形势良好,但也仍有少部分群众和企业反映,个别执法部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在新的形势下,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监督行为还需进一步规范。应深人研究综合运用多元监督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改进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监督的协调整合,保障执法监督的有效进行;进一步深化执法监督体制改革,重点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水平。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础工程。应进一步突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法律法意识,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针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注重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注重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根据当前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等深刻变化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和不断推开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形式,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大宣传覆盖面与渗透力。

(四)加强法治引导,创新建设领域。目前,XX区外来人员达数十万,一方面,他们为XX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情况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员的文化普遍较低,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应动大脑筋、花大力气,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系统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现代化XX的合格一员。建议各单位、各部门从XX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这一点,把组织对外来人员的教育,作为法治XX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一项创新工程,坚持不懈做好做扎实。

四、建设法治XX需重视的若干方面

加快法治XX建设,应根据XX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在工作中,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看待法治建设与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法律,坚决防止和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也是党的领导法律化、制度化的过程。必须根据加快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进而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和支持。

(二)正确看待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法治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基础尤其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近五年来,我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法制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但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既要适应形势的要求,增强紧迫感,加快进程,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尊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恰当把握工作节奏,实现法治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正确看待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我党提出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新时期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仵下,既要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又要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既要重视法治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德治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实际工作中,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第二篇:思考与探索

对年轻的公务员如何成长为

真正乡镇干部的思考与探索

在就业形式愈发严峻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解决民生实际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历年来以基层工作为主要对象的招考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各种公考制度的渠道走上了乡镇工作的大舞台,也为基层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面对乡镇工作较之艰苦的工作环境,纷繁琐碎的工作任务,事无巨细的政策落实等各种特点,作为年轻的新录用乡镇公务员究竟如何才能迅速的融入工作氛围,适应工作环境且对本职工作充满职业素养,这无疑成为了新时期下实现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一、要了解当前年轻的公务员所具有的特征

1、高学历。与以往乡镇干部相比较,新近进入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学历普遍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国家各项基层工作招考政策的报考要求,除乡镇公务员外,三支一扶、选调生及村官考试的选拔对象无一不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大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年轻的乡镇工作者在学历上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以往乡镇干部的新群体。

2、高姿态。正是由于原本具有的高学历,再加之经过“万人徒走独木桥,一职难求为公考”的艰难选拔,被录用 1的公务员在心理上形成了万里挑一唯我独尊的自豪感,其对自身“公务员职业”概念的优越感增强,使得高姿态也成为了他们的一大特征。

3、远距离。由于工作性质的决定,服务对象主要以农民为主,这就恰恰与之前接触的社会群体产生了较大差异,使得这一群体对农村的陌生感加重。与以往乡镇干部主体来源于村级组织或农村不同,新近公务员绝大多数毕业于高校,出生地在城市的也大有人在。存在对农村感情不深、对农村工作和环境感到陌生等问题。同时受教育程度和市场意识的影响,现在的乡镇公务员更多的是将乡镇干部看成是一份社会职业,较能够公正客观的看待这一社会角色,这与以往乡镇干部相比较,在去“官意识”的同时却也少了些许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对乡镇工作要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乡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其管理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其着力领域主要是农业。而中国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三农”问题。因此,作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在深刻了解自身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乡镇机关及其工作的主要特点:

1、直面农民群众。乡镇干部处在广大农村第一线,直接同农民和居民接触,管理辖区内的各项社会事务。党和国

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靠乡镇干部的递接作用直接和广大群众见面,并想方设法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从而带领他们去努力完成。同时,农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特别是在广阔天地里改造自然获取生存、发展、幸福与和平之机会的意见、愿望和要求,都要通过乡镇组织直接回复满足,在很多情况下更需要及时向上级机关反映。

2、管理汇报结合。乡镇机关面对的是整个农村社会。农村社会中土地流转、计划生育、村务选举、儿童失学等生产生活方方面面,都得管。管得多,而不让老百姓感到厌烦和掣肘,这就需要从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出发,提高管理技术和行政能力的精细化程度。真正从农民群众满不满意、愿不愿意、高不高兴的核心追求出发去管理,去服务,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切的问题。不管是宪法还是地方组织法等专门法律,赋予乡镇机关的权力都是有限的。遇到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乡镇机关需要依法依规向上级请示、汇报,不应擅作主张。

3、注重综合协调。在乡镇,既有乡镇所属的部门和单位,又有许多上级职能部门派驻的单位。诸如林业、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生等等县市级单位都可能会在乡镇派驻机构。要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加强统一领导,搞好条块结合。

4、必须整体推进。正因为乡镇工作兼具具体性、综合性、执行性等特征,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及其它各类组织,虽都有各自的职能和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搞协同,靠协调。大多数工作必须跨越部门来开展,想要将其截然分开,各干各行,以做到近乎绝对意义上的权责分明,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务必要树立集体行政意识,要学会做多面手。

三、成长为真正的乡镇干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态度。

1、陌生的工作环境,态度是从容不迫的自信。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与万千同龄人在就业压力的大潮下激流勇进,奋勇拼搏,终于顺利的通过了人生又一个独木桥,诚然是幸运的。然而当大浪远去,只身到达彼岸后的陌生无疑也是茫然的。因为出现在眼前的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站在起点,当未知与初来乍到的不知所措忽然袭来时,小小的忐忑在所难免,因而此时就需要正确认识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精神,昂扬旺盛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种从容不怕的自信去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这是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

2、生疏的业务知识态度是虚心请教的奋进

适应了环境,结识了同事,接下来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作任务。然而对于乡政府工作的知之甚少,生疏的业务知识成为开展工作最大的弊端,但是面对未知的领域不懂不会绝不是不干的借口,要学要干其实会有很多方式。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向领导和同事们虚心请教。因此,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未来的工作计划态度是结合实际的创新

虽然对于工作开展不具备任何实践经验,但是仍然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毕竟要想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就一定要有完善的工作计划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如此一来,才能做到时时有目标,事事有重心,才能在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目标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率。首先是学习,学习是进步唯一的方式,虚心努力的学习更是尽快掌握提高业务能力最好的办法。毛主席云: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到乡镇工作,仅靠学习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以实践锻炼。直接面对群众,有许多书本知识老是记不住,但到了具体工作,经历了容易记、记得牢。因此,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双重积累,才能让自己尽快的成长。其次是思考,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乡镇工作的亮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创意,时刻具备创新意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融入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推陈出新;最后是勤奋,始终坚信一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好吃懒做不是该有的作为,勤奋努力才是年轻的乡镇公务员所必须的态度。

农村是一个广袤的天地,在这里有属于祖国最肥沃的土地和最朴实的人民,而作为年轻的乡镇公务员,要想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乡镇”干部,任重而道远。只有做到和农民群众真心的交朋友,摒弃不为农民群众所接受的作风习气,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树立工作依靠农民,工作为了农民的意识,做到发展依靠农民,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与农民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和农民群众将心比心,肝胆相照,成为实实在在的朋友,才能获得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推动我们的工作顺风顺水,也只有这样年轻的我们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乡镇干部”。

第三篇:思考与探索

思考与探索

1.反思你执教的一次语言教育活动?

2.在谈话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一次的语言教育活动《三只小猪》中,我将幼儿分成三大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很快在动作扮演中完成了言—行—意的转换,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新的经验,完成了对角色的想象,同时他们还将自己的主观经验投射到故事中,出现了与故事原文截然不同的联想,如有的幼儿在扮演时,增加了用手机拨打110的情节,有的幼儿让三只小猪在危难时刻得到了大象伯伯的帮助赶走了大灰狼,还有的幼儿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充满智慧的小猪,待大灰狼进屋后,给他喝了一杯奇特的饮料,大灰狼竟然变的和小猪、小兔们一样,不爱吃肉,爱吃草了,于是,三只小猪与大灰狼成了好朋友、、、、、、2在谈话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活动环境和条件的创设。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法。

最后要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听赏”为主要途径。

(2)以幼儿阅读兴趣为先导。

(3)习得图画书阅读技能技巧。

(4)不以识字为目标。

第四篇:法治建设的思考[范文模版]

我们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法治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法律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关系;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与多种民族支流文化的关系;儒家伦理与有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关系。

一、加强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际上,法治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独特贡献,它是人类社会在漫长法律制度的演进中,通过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法律实践的完善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文明进步的治国方式。

1. 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3. 执政党的政治追求是推动法治建设的直接动力。

二、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1. 经济社会先行发展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 经济社会先行发展更加需要法治作保障。

3. 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丰富了公民自身发展的内涵。

三、加强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法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任务繁重而艰巨现阶段的法治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 党依法执政的这条主线,突出政府依法执政和司法部门公正司法这两个重点,由此带动整个社会全面的法治建设,才能获得社会公认,实实在在、不含水分的法治建设成果。

1. 法治建设要紧紧围绕党依法执政这条主线政府

2. 法治建设必须突出各级政府依法执政和政法部门公正司法这两个重点。

3. 法治建设必须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础

王家岭矿难悲剧、张本养生神话、学术腐败丑闻、李刚事件、

第五篇: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功道路,谱写了人类法治史上光彩夺目的辉煌篇章。

一、在创建新中国的进程中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国民党旧法统,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框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政权基础。我们党领导人民,围绕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迅速着手创建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彻底摒弃剥削阶级的法律思想,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和原则。首先,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价值。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其次,创立了比较系统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毛泽东同志深刻揭示了国体和政体的科学内涵与阶级本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思想。他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思想。第四,确立了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重要的立法原则。这些重要的法律思想和原则,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决废除国民党旧法统,构建以“五四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彻底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旧法统,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清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正式颁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体制。毛泽东同志曾说,这部宪法,“使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正确的道路可走”。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新中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迅速制定颁布了近1000件法律、法令和法规,同时抓紧起草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努力构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确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制度。旧的国家机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土崩瓦解,建立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法治建设的迫切任务。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从《共同纲领》、五四宪法的颁布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施行,新中国在法制的框架内实现了由多党合作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到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体系的平稳过渡,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得以建立。

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研究体系,培养了10多万法学法律人才。在全面废除旧法统的同时,新中国也抛弃了旧的法学教育制度,在学习借鉴苏联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研究机构和队伍。从1949年到1957年,新中国建立了10个全国高等政法院系,政法院校毕业生达13000多人,研究生近300人,轮训了10多万名司法干部。同时,各法学学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出版、发表了很多著作和论文,一些法学刊物纷纷创刊。这些成就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包括改革开放以后法学教育研究的迅速恢复重建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恢复和发展法治,确立法律的崇高地位和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革”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来,并围绕这一重大转变致力于法治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开创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时期。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文革”结束后,痛定思痛,拨乱反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新的历史飞跃。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精辟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1982年宪法作出庄严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

重点抓立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具规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现行《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试行)》、《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制定颁布了三资企业法等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94件、行政法规598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重要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健全司法机构、行政执法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文革”期间,我国法律机构基本瘫痪。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检察机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1979年9月重建司法部。随着行政管理领域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同时,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也得以重建。到1982年底,各级各类法律机构基本得以恢复和建立,全国法律工作人员超过了100万。

大力发展法学教育和研究,持续实施五年普法规划。“文革”结束后,受到重创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迅速恢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局面。一个比较完整、以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大学法学院(系)学位教育为主的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法学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各级法学会、各种法学研究机构、各类法学法制报刊应运而生。法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成果丰硕。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了4个五年普法规划,目前已进入“五五”普法阶段,通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民普法工作,有力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提出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实行法治越来越重要而紧迫。1996年,江 泽 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认下来,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治国理政模式的根本转变,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强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按照这一要求,我国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环节,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公司法》、《合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劳动法》、《对外贸易法》等各类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完善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重要立法陆续颁布,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与此同时,《宪法》修正案出台,《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重新修订,《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立法法》等综合性行政法律颁布实施。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件,行政法规353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成为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1993年3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依法行政。此后,我国规范行政行为的立法步伐明显加快,规范行政执法和制约行政权力的力度明显加大,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999年11月,为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依法行政开始向重在“治官”和全方位推进转变。

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主权,妥善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根据《宪法》,先后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依据宪法和上述两个基本法于1997年和1999年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有力推动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2001年,我国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开始更加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涉外经济关系和经济纠纷,大规模清理、修订、废除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法治在促进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立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位一体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 锦 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确立依法执政,实现了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与法治的关系既是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的建设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执政经验和法治建设经验上,积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作出的一个战略性论断。胡 锦 涛同志强调指出:“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提出,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科学解决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问题。

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2004年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颁布宪法修正案14条,修正条文数是现行宪法4次修改之最,并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制定《监督法》、《反分裂国家法》、《行政许可法》、《物权法》等法律89件(含修改),《信访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行政法规180件。宪法及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共七大部门的重要法律都已基本制定完成,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基本健全。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部门齐全、数量适度、体例科学、质量较高、内在统一、外在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提出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为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2005年底,党 中 央在总结我国法治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2007年底,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以法治保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全面的把握。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适应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2004年3月,国 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开始步入全面规划和整体实施的新阶段,在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国 务院又先后重点抓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复议、市县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等工作,在2008年5月颁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法治建设,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智慧和不懈探索实践的心血。其间虽有曲折和坎坷,但最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地位和法律权威得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规划和加快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中国立法六十载步履铿锵留痕 法学专家详解我国依法治国进程6大事件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6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有很多阶段性、标志性的事件值得铭记。京华时报记者梳理全国人大60年发展历程中,在法治建设方面的6个重大事件。昨天下午,就这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记者采访了著名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

京华时报记者孙乾张剑

1953年7月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范围普选

事件: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决定,在1953年召开由人民普选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3年3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拉开帷幕。

意义:洪道德说,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是新中国第一部规范选举活动的法律,标志着人民依法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开端。同年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普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的奠基性伟大事件,标志着我国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热情。为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选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差额选举。1979年制定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不仅各级人大代表要差额选举,而且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也要差额选举。与此同时,规定了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候选人的制度,改变了过去那种“上面提名单,下面画圈圈”的做法。还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选举制度的这些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僵化的、形式主义的选举模式,提高了选举的民主程度。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事件:1954年9月15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经过热烈讨论并经无记名投票,《宪法》草案获得全体代表一致表决通过。此次会议上通过了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五个组织法。会议还选举产生新的国家领导人。

意义:洪道德认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制度全面确立,共和国一切国家权力开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它预示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由此掀开崭新篇章。这次会议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它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由此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1979年七部法律标志中国立法新开端

事件:1979年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七部法律破茧而出,即《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意义:洪道德指出,1979年颁布的这7部法律,不仅标志着新时期的人大工作从立法方面打开了新的局面,也标志着我国的

依法治国进程又重新回归正轨。特别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对惩罚犯罪,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重大作用;更从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乱抓乱捕、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随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做出了相应的修订,这两部法律越来越朝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向发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则是我国向世界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第一份法律宣告书。

1979年7月县级以上地方人大首设常委会

事件: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地方组织法和《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确立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意义:洪道德分析,我国县级单位有2000多个,是国家政权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大构成。但1949年建国后,县级人大没有设常委会,一定程度上属于基层政权建设的不完整。1979年7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注定成为一项被载入史册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举。

它改变了我国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不分的状况,保证了人大工作的正常运行,增强了人大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监督,进一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到1981年底,全国2756个县级单位全部建立了人大常委会。20多年来地方人大工作愈见活跃,在立法、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完善的重要见证。

1982年—2004年颁布新宪法及22年内四次修宪

事件: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修改宪法,组成了阵容强大、精英荟萃的宪法修改委员会。修改、讨论工作历时两年之久。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037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现行宪法。

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它历经4次部分修改。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宪,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修改。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意义:据洪道德介绍,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基础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特别是“文革”的深刻教训,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而制定。它体现着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此后进行的四次修宪,每次修正,都是对原有认识、旧有体制的突破,体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

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事件:2011年3月10日上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意义:洪道德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目标最终得以实现。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对于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中国几代立法者的艰辛努力终于有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将永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史册。

洪道德认为,按照国家的长远规划和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形成,但它只表明已经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已经终结。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奠定坚实法制基础。

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30多年的进程。如何评价30多年中国的法治进程,每一个侧身期间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如有的人看到是成就与进步,有的人则感受的是问题。本文尝试以事实为依据,从整体上对30多年的中国法治进程作一宏观梳理与把握,为后人留下一点记忆。笔者深知,由亲历者来书写当代史,抛开学识与能力问题,即便是主观上再自醒,也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何况30年中国法治的进程实在是过于宏阔,任何梳理和观察都难免挂一漏万。

一、从“无法无天”到依法办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力量,因而,梳理中国法治的进程首先需要观察的就是执政党政策的转变。1976年10月,延续十年之久,给国家、社会和公民造成极大伤害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处理好如下几项艰巨的任务,一是认真总结“文革”的历史教训,从理论上真正弄清“文革”发生的原因,防止“文革”之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二是平反冤假错案。自反右运动以来,由于国家政治生活不正常和缺少法制,导致历次政治运动中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只有平反冤假错案,才能增强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同时也才能使随意打击迫害持有不同意见者的恶劣风气有所改变;三是尽快结束社会的动荡。近百年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激烈的战乱和动荡之中,人民群众对稳定和秩序充满了渴望。

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中,执政党中以邓小平等为首的一批“文革”期间身受迫害的领导人对法制与民主的重要性开始有了深刻认识,“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理论界亦开始了关于权大还是法大的讨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联系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该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由于人治观念的影响,加之整个社会与法治隔阂太深,主要是把法律当作成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和手段。这一时期中国法治建设的口号是“依法办事。”

出现了第一次立法高峰。1979年 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法制委员会,后改为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起草、修改法律草案,协调法律起草工作,立法工作的速度由此大大加快。同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7部法律。一次人大会议通过7部法律,开共和国历史上之先例,新时期大规模立法的序幕由此拉开,各种社会关系开始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八二宪法”又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进一步推动了立法工作和法制建设。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八二宪法”的制定。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二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广泛的规定,对国家机关职权的规定更为细致,还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也就是说法律至上、民主、自由等现代法治理念在八二宪法中均有了清晰的表达。尽管法律至上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昭示,但将其写入国家根本大法,毕竟是共和国法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八二宪法”为此后中国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

重建司法机关和司法系统。1978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人民检察院(1975年被撤销);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恢复司法部,主管司法行政事务。1979年律师制度也开始恢复,1986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律师资格考试。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重新设立监察部,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开始逐渐健全。与此同时,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的原司法人员陆续归队,同时还从复转军人以及政府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抽调了一些人补充进司法机关。复转军人进法院既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法治建设的无奈,尚无合格的法律人才可用。

更为重要的是,反右之后被搞乱了的执政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被重新理顺,如1979年中共中央宣布取消由党委审批案件的制度。1980年1月,恢复成立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作为执政党领导全国司法工作的最高和唯一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使国家的法治建设能够摆脱任何个人和地方组织的影响,始终朝着执政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保证了整个国家政法工作的统一。1982年1月13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中又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管方针、政策,管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所属政法机关模范地依照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令办事。”

法学教育重新起步。自1977年起停招了多年的高等法学专业开始重新招生,承担起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重任。

此外,这一时期的法治建设还有一点需要提及,即对民主的强调与重视。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始终是把民主和法制结合在一起的。因于历史的欠帐太多,这一时期的法治建设操作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日后争议颇多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活动(八三严打)。”

二、从以法办事到依法治国

法律的创设、制度的增多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的现象,这一问题引发了民众、理论界和执政党领导人和对法制建设中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对治国方略的思考。知识界率先开始了对“法治”与“法制”词义的辨析。1990年代以前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实务界说起法律问题使用的都是“法制”一词。随着有法不依问题的一再重复出现,知识界开始注意到“法制”与“法治”概念的异同,经过探讨,最终形成了如下的共识:法制一般是指法律制度。而法治则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法制在价值取向上是中性的,而法治的价值取向极为明白,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等。法治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有良好的法律,也就是说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律必须是良法;另一方面这种良好的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郑重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修正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章。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力图实现治国方略的根本转换。“法治”由此具有了超越法律工具主义的深广意涵,中国法治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

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在此背景下立法工作再次提速,并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一,有了制度创新的意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修改,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大批用来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法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第二,不再单纯地满足国内的需要,还需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的法制统一原则、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客观上对中国的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入世的承诺,中国制定、修改或者废止了数百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第三,突出保护人权。2004年,全国人大再次修改宪法,将保护人权正式写入宪法。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更为扎实的法制保障。

行政执法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出于快速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推行法制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依法治路、依法治林,依法治矿,甚至依法治校、依法治家等响亮的口号纷纷出台,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在法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越发突出,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政府积攒起了足够的能量。

司法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流动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类案件急剧增多,据统计1978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2万余件,2010年已超过一千万件,翻了20翻。收案范围也由原来的民、刑事案件,扩展为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事五大类,还有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案件,司法在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1995年《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颁布,对从业人员入门门槛的提高,使接受过正规法学院教育的毕业生逐渐成为了各级司法机关从业人员的主体,司法从业人员完成了替换,法律职业共同体也开始渐露端倪。

法学教育高歌猛进。由于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法学人才,加之市场经济也为法律人带来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报酬,于是进入90年代后法学专业开始从冷门专业变成为热门专业,一大批高等院校加入进了开办法学专业的行列。

就价值层面而言,权利观念的兴起最值得我们重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此外,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改变中国民众法律意识淡漠、守法意识不强的习惯,形成现代国家必不可少的法律秩序,国家开展了五年为周期的“普法”活动。这场波及亿万民众的普法活动不仅使民众的法律知识有了显著的增长,同时也启迪了民众的权利意识。伴随着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自下而上的维权事件层出不穷。权利观念的兴起,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法律制度,并将从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国法律制度的重构。

三、从依法治国到全面深化依法治国

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与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法治意义上的对公权力的制约尚未实现。由于权力运行不规范,公权力随意进入私权领域,造成腐败屡禁不止,政府和司法的公信力受到了人们普遍质疑;民主、平等、人权、依法办事等法治理念尚未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更未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从而使公平、公正问题较为突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缺乏表达的机会与渠道,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开始凸显;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亟待提升。当代中国各阶层、各族群以及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错综复杂,在法治的背景下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或间接地交给了司法。但遗憾的是中国的司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及在全社会的权威体系中并不具备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尊崇,司法尚不具备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能力和实力。

面对这些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不仅重提依法治国,而且使用了更为迫切、更加强烈的用语“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更加直观的目标建设“法治中国”。世界各国的历史及经验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可能有多种,但治理好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方法却只有一个,就是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五十多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法治所依赖的各项合理制度会使权力受到真实的制约与监督,换来国家的平稳发展;法治所内涵的特定理念,能够让社会中所有群体的合理利益以及每一个个体的权利受到严格的保护。如果说前三十年中国的发展,更多依靠的是解放思想和对外开放,那么未来的中国依赖的只有制度的力量。

十八大之后,中国在法治的道路上又有了新的进展:

反腐力度大大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开始提升。通过简政放权和扶植新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等措施使法治政府建设有了正确的方向。搁置多年的《预算法》修改终于完成,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了更具体的制度。

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户籍制度改革启动,这些实实在在势必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司法改革有序推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会上通过《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各项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6月6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若干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导向进行了规定。以建设现代法官制度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艰难起步。

下载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

    建设知识型职工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建设知识型职工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级工会组织掀起了“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浪潮。近些年来,江山农村合作银行工会在创建......

    小集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犍为县小集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犍为县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后,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宜......

    关于生态矿山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生态矿山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苗长青淮北矿业桃园煤矿地测科安徽摘要: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

    《关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调研工作方案

    《关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调研工作方案根据市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市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关于调查研究有关工作要求,我牵头负责《关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晓峰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烟草......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玉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

    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去年以来,XX区按照中央、省委“1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有效载体,特别是以XXX为重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