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数学课改与高师数学教育对策探讨2
基础数学课改与高师数学教育对策探讨2
二、高师数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教育战略、政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院校在未来教师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应予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高师数学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高师数学教育面对基础数学课改的挑战应做好五个“转变”:
策略一:教学内容的转变
高师数学教育类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跳出“数学+教育学”的传统框架,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纯数学的,重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这当然是必须是。但素质教育要求数学必须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更注重实用性,更注重师范生的数学素养和师范技能的培养,使师范毕业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应用意识、建模意识、学科综合意识和教育现代化意识。所以,高师数学教育应调整基础数学课程和应用数学课程,对专业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教育的现代发展、数学学习心理学、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数学建模、新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教法研讨、课例评析等,使高师数学教育达到“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的目的。
策略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对素质教育理解的直接体现,教师的作用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传统的讲授法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由“教给学生数学的结果”转化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对中小学的要求,也是对高师的要求,更是对高师数学教师的要求。高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应重新定位为数学探索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导游”,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状况应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加强,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索并主动构建知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构建、自主创造的行为模式。高师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未来的教学方式,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
策略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由于同一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和理想等因素的不同,传统的同一的教学模式与分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比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优秀”的学生感到吃不饱;立志从教的学生(假设为A层)觉得师范技能培养不够,立志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假设为B层)感到专业知识需要提高。分层次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学生应达到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B层学生在知识能力达到较高要求的同时应在创新和应用上有所拓展。
策略四:学习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相当数量的学生几乎是从小学开始面对应试的竞争,并随着年级的升高愈演愈烈,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读死书和死读书;死记硬背概念、公式、性质、定理和解题方法;搞题海战术;不习惯于合作和探索。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获得了关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质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程资源和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平台,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和课题研究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做数学”的方法。
策略五: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考试方式是笔试,试题大部分以例题和习题的模式为主,这尽管是一种省事的评价方式,但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是笔试关注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其实未必能真实地反映出来),而对素质教育所要求培养的其他方面(如观念、意识、应用能力等)不予关注;二是试题缺乏开放题和应用题,易导致高分低能;三是会给学生不良的学习导向,学生盲目做题,机械学练,不去体会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消极、被动地学习等等。学习评价应体现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试固然不可少,但要注入新的活力,可采用兼容包并的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反映他们的数学能力。多形式、全方位的学习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改总结与反思2
小学数学课改总结与反思 大树完小 罗先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
一、课改中的收获
课改中,我们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程实施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我们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者说是一个工匠,仅是用他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很少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成为自觉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们数学教师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三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2)创设问题情境。我们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图画情景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践问题。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让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情境中领悟、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通过“涂一涂、分一分、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的实践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长期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
1、学生乐学、爱学、兴趣浓厚。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主动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其心灵的共鸣。教学中的精美教具和学具、生动画面、讲故事、猜谜语、集体抢答、小组竞赛让孩子们学得愉快、投入,使得学生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并使得他们的多种才能得以展现和培养,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有趣的。
2、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有问题想问一问”,“老师,我还可以再补充2点……”,答案不唯一,解法最优化,学生思路逐步开阔,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数学课堂经常成为学生的“答辨”现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以及提出的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灵活的解题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作出的合理解答,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和潜质所折服。
3、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各个领域里所设计的情景,都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校园里、大街上寻找所学的数学。如 “说说你身边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位置、统计、加减乘除关系等数学信息,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
4、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课改中,我们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逐步学会学习。教学设计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儿童获取信息的多向交流,挖掘教材中的良好素材,给合合作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力。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在合作学习中又适当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小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强调集体荣誉,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并尽可能给予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困惑与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3、新教材有的内容编排较难,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认知规律。如第二册“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对学生很抽象,要求过高。如元、角、分的认识、二十四时计时法等内容,对于学生是难点,课时又少难掌握。
4、教学班规模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商榷的问题。要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有限的40分钟时间若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与讨论的时间又与课时进度发生矛盾,如何把握给予“时间”的度?
5、课堂活动与缺少教、学具的问题。
在我们农村地区,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拥有计算机,但每个班级都用计算机来上数学课还有一段时间。
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也就特别需要相应的教具。尽管有些教具可以让学生自制,但是,也有一些教具自制起来比较困难或自制的教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很不方便。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如某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时,通过课件演示教材P64主题图,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数出10人、10 只鸽子,通过比一比、填一填等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经历抽象10的过程,感受10的组成,培养10的数感,形成和建立数10的概念,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三、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第一册P96—97“9加几”时,“有几瓶牛奶”(9加几),教材给出两筐牛奶实物图(一筐9瓶,一筐4瓶),通过学生提问题,得出算式9+4。在计算9+4时得多少时,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数瓶子得出:9+4=13;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数小棒得出9+4=13;或者将4分成1和3,先算数9+1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6加4得10,再算10加3得到13,即9+4=13,或者直接用10加4得14,再用14减去1得13,即:9+4=13……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练习题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一些开放题型,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引入了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卡通人,“智慧老爷爷”、“笑笑”、“淘气”,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改反思2
阶段性课改小反思
朝城镇实验小学孟宪雷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它的铺开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欣喜的背后,在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教学片段进行冷静的思考时,不难发现,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素材问题
现行的新课程教学,对学习素材的选用已经相当重视,很多人都对教学中的素材进行了更换,赋予它更多的生活气息,更加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然而,大家在选择素材时,过多地关注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经常选用一些情境相同或相似的素材。然而,随着选用同样素材的次数不断增加,学生经常受到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刺激,学习兴趣和欲望会越来越低,再好的素材,也会由于一次次的滥用,丧失其原本具有的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合作问题
其一,在现行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几乎每课必不可少,并且不少课上多次安排合作学习,合作的目标不很明确,随意性很大。表面上看,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是一味地强调合作,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缺乏自主性。
其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不少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更多的是放任自流,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相倾听。从学生汇报发言中的“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我们组认为怎么样”不难看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三、评价问题
新课程提倡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因此,课堂上不时响起“×××,你真棒”的缺乏实际内容的鼓励声。学生额头上不时会贴上几颗智慧星。似乎传统的教育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肯定和表扬。其实,一味地表扬会丧失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也容易给学生造成迷惘。
四、媒体问题
现在很多课,就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泛滥成灾,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看是不是适合使用。表面上看,学生跟着电脑设计的问题一步步地走下去,其实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第四篇:培智数学课改心得体会2
培智生活数学课改心得体会之二
金沙县特殊教育学校 潘鹏
智障儿童由于智商低,反映慢,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便是一大难题。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这是为了进一步弱化学科色彩,强化生活教育的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智障学生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理解能力差,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便能吸引这些智障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数前概念“配对”的时候,我便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我先拿出牙刷,一部分学生问:“牙刷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牙膏”,一边说:“牙刷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创设故事情境
智障学生对童话故事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因此,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内容编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能有效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1+1=2”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花猫,然后说小花猫要去钓鱼。同学们都很高兴,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演示,接着就让学生数,小花猫先钓了1条鱼,又钓了1条鱼,合起来钓了2条鱼。最后让学生编出故事、说出算式。这不仅引出了学习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二、寻找生活化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是一切教学现象发生的场所,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广大空间。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根基,讲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使学生在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例如在教“钟面认识”的时候,我找来几种款式不同的钟表,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再对照教室里张贴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再如学生早上7点吃饭,我先演示把钟表拨到7点,告诉学生这个时间是吃饭的时间,8点上第一节课,“谁上来把时间拨到8点?”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来操作,通过一系列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而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快乐生活。、三、参与生活化实践,享受快乐数学
教学时,也并不一直在教室内,而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生活,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学习知识,了解情况,同时还能实践运用,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以后,我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到超市进行实践购物活动,这些孩子非常高兴。拿了10多元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应付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够的,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这让智障学生通过辨别不同商品、计算价钱、独立到收银台结帐,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日常实践活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及的,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进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2016年11月26日
第五篇: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超赵一平杨继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体育系,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就业的地域相对集中在城市,而到农村乡镇就业的人数很少;就业期望值呈偏高;敬业精神是被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而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缺乏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尴尬处境、就业面狭窄、就业信息不畅通和毕业生文化素质的不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所在。针对以上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1研究目的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其它专业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要搞好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认真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解与分析,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宏观调控与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等5省11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2002(共291人,其中男231人,女60人)和2003(共315人,其中男248人,女67人)届大学本科毕业生606人;2001—2003年中150余家来我院需求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人事干部(其中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广东等地的教育局、高等院校和中学等)。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向11所高校发放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有效率91.82%。本调查问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2002年6月;第二次2003年6月。
(2)访谈法:访谈用人单位的人事干部和学校体育部(室)负责人,同时亲临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现场观察了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求职考核过程。
(3)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专著、论文、报道、文件及有关的档案资料,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4)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3.1两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2届男90.91%,女88.33%;2003届男73.39%,女71.64%,平均为81.35%,经U检验,两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差异非常显著。说明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3.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仍然是教育系统
统计数据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单一,主要的就业领域是教育系统,两届毕业生中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数分别为90.11%和91.30%,平均90.07%,且主要从事中等和初等体育教育,在其他行业部门就业的人数很少,经X2检验,P > 0.05,说明两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无显著差异。虽 1
然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在教育系统就业是理所当然,但由于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势必造成就业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就业率的提高。因此,必须逐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渠道。
3.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
调查结果显示:2002和2003两届毕业生就业的地域相对集中,主要在城市,其中省会城市占
9.33%、其他大城市占8.32%、地市级城市占35.90%、县城占41.58%,而到农村乡镇就业的人数只占4.87%。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向地市级以下城市转移,说明大城市的体育人才已饱和。经X检验,两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发生了变化,其中男生有显著的差异;女生无差异,说明女毕业生不被社会重视。
3.4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期望值高
3.5 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期望
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毕业生。首先,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是被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其次,看重的是“业务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4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4.1 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缺乏正确认识
通过调查,有75.46%的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完全了解的只占24.54%。由于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增加。
4.2 学校体育的尴尬处境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地位不高,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而且工作辛苦,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果造成“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困难。
4.3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信息不畅通
从调查中了解到,我国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是建立在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规模的临时性市场体系,市场供求量小,且信息不足,体育专业的信息量更显不足,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4.46%是通过别人介绍,10.73%是通过人才市场,25.91%是通过网上查询,而51.32%的毕业生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信息。经比较,两届毕业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特别两届男生有显著差异。
4.4 体育专业毕业生文化素质的局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
5.1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5.2加强就业指导,缩小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结果的差距;
5.3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8
[2] 苏明理,李靖等.论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35-37
[3] 刘献国.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97-99
[4] 游俊.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工作对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3)92-96
[5] 韩勤英等.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与管理模式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23-25
[6] 霍红,欧雪松,蒲鸿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与课程体系改革[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78-81
[7] 夏思永.高等体育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775-777
[8] 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52-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