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玉林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现状的概括,结合基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社会教育;对策
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主要职能是文物保护、文物研究以及社会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为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及时调整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工作侧重点开始向社会教育功能转移,从一个“以物为本”着重保存与研究文化资产,服务精英的机构逐步转型为一个“以人为本”诠释与沟通历史文化,服务普通大众的社会教育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传播知识扩展到休闲、旅游及其他的文化领域。
一、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
陈列展厅面积小,基础设施简陋,展览手法单一。笔者所在的地区的基层博物馆基本都有展览,但是由于场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展览都比较简单、朴素。从整体上看,展厅面积小,普遍是千平方米左右。从展览的形式上看,基本上就是传统的版面、展柜加展品,从内容上看,展品数量少,种类单一。展览的类型基本限于基本陈列展、当地杰出人物事迹展,专业性及临时展览极少。专业的讲解员缺乏。基层博物馆普遍不配备专门的讲解员,特别是基本陈列展。接待领导专家时,一般由博物馆领导陪同,平时则是由观众自行参观。宣传教育活动一般只特定的时期举办,没有形成品牌。如每年的春节、国际博物馆日各级博物馆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活动的形式一般为举办流动图片展览、提供咨询服务。
二、提高基层博物馆社教工作的对策
(一)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博物馆的陈展水平
随着观众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博物馆在时代的发展中明显感觉到自身的不足,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笔者所在的地区,各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玉林市博物馆率先建立了新馆,2015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从建馆开始,就以建成全国一流的陈列展览为目标,在基本陈列设计时,结合本馆的实际,在展览主线设计时创新观念,采用了板块模式,扬长避短,较好地绕开了因藏品年代缺失造成的困扰。内容也丰富多彩,即有当地历史文明的起源,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成果,民风习俗,也有近现代杰出人物事迹展。在形式上采用了现代化手段,包括场景复制、动态投影、全息影像、互动多媒体装置。博物馆借助高科手段,创新陈列形式,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观热情,增强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注重讲解员的培养及引进,发展知识型志愿者讲解员
博物馆花大量资金及精力制作的反映本地历史发展的基本陈列展,能否服务于社会,被普通观众看懂及理解,离不开讲解员。讲解员主要靠培养及引进。玉林市博物馆的做法是:一是做好人员挑选及专业培训。首先挑选人员到省级馆进行跟班学习,熟悉讲解技巧,培养现场感觉。然后让讲解员在基本陈列设计人员的指导下编写讲解词,让讲解员了解展览的设计理念及展示内容及方式,最后在开馆前,邀请省级专家现场指导,强化培训结果。二是通过招聘,引进专业人才。三是从志愿者中挑选,有针对性进行培养,考核通过后任兼职讲解员。
(三)针对青少年,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
博物馆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玉林市博物馆依托自身的优势,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近期举办了“钟鼓齐鸣”绘画大赛、我的小小发明成果、小小讲解员比赛、象棋、围棋表演赛等活动,这些主题鲜明的活动丰富了青少年儿童的业余生活,让青少年即动手,又动脑,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增加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这些活动得到家长和学校大力支持,学生们积极踊跃参加。通过这些比赛活动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艺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服务群众,使博物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充分体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明的宗旨,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玉林市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对联,赢喜庆” 对联领回家活动及以“传承中国文化经典―穿汉服、行汉礼、国学朗诵”、“琴棋书画展示”“太极拳”等5大内容为主线,通过“展览”“朗诵”、“展演”、“互动”等四大形式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普通群众的参与表演,也让许多观众在观看表演、参加活动、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也拉接近了博物馆与群众的距离,深受群众喜爱。
(五)博物馆应成为当地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休闲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博物馆理应肩负起引导公众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以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基层博物馆应附设多功能报告厅、书吧、纪念品商店、咖啡馆、休息厅等休闲空间,从而构筑起一种从早到晚浸泡在博物馆的新型休闲生活方式。从而使博物馆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公共文化休闲空间,让现代人在闲暇时间里获得心灵的滋养,满足其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招募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
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招募志愿者,使博物馆社教工作办的更圆满、更完善。志愿者利用他们普通观众的身份,更容易和居民沟通,这样不仅能够缓解配备博物馆人员的紧张,而且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社教活动进行的更顺利。招募可通过发放宣传海报、网上宣传扩大影响,联系学校、社区,到现场开展招募工作,效果更为理想。
总之,基层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要立足于本馆实际,同时考虑到不同公众群体的文化需求,通过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与认可,各取所需,更好为社会民生服务。
第二篇:基层中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基层中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江西中医学院08中医班谢芳深指导老师:胡伟菊
摘要:作为正在吮吸中医文化营养的在校大学生,面对目前社会的初步转型,眼前似乎丝毫没有令人欣慰的场景。难道我们就一味地憧憬,或一味地怨天尤人吗?不,不是的,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握住的是真理。
关键词:丰城市中医院中医发展现状对策思考
正文:
改革开放,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打开了我们禁锢已久的思维。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使人们富裕起来了,我们的肩膀挺得更直了。然而过上小康生活的人们还没从喜悦中醒来,便发现社会变了变得令人生畏了,社会(人、组织、单位)开始烦躁起来了。“快”成了时尚词,什么都要“快”,“不快”就好像赶不上时代的列车,将会被社会抛离。
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一种立足于中国上千年道家儒家思想的医学,顺四时,从其根,恬淡虚无的思想、态度是它成长的基肥。从小熏陶着“静”境的它也不能脱俗于世,伴随着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走来,然而它的本质毕竟不从于“快”,渐渐地我们发现它在没落!
——中医发展与社会发展内在联系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医专业的大学生,时常听到一些中医悲观论:中医的发展虽自03年非典事件迎来了一次短暂的春天,但它并非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它的生存在许多地方都已岌岌可危。为了了解基层中医的真实发展现状,我们利用暑假对丰城市中
医院及当地百姓、药店、卫生局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基层中医发展现状
(一)中医院西化倾向严重
丰城市中医院与许多同级市县中医院不同,它已逐渐走出了“中医院发展缓慢”的恶圈,经其特色科室(骨科)的带头引领作用下,它的年收入已跃居全省中医院前三甲。然而在当今以药养医的社会,医院的各项指标虽上去了,发展前景好像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但整个医院除了少数专家门诊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医治疗,在其他科室中医参与治疗的机会很少,有也是大多为辅助治疗。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们在以“工资与完成任务量息息相关”的硬性政策下,若只靠开经方、成方、验方给病人治病,大部分中医师们会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工资低,难以养家糊口)。许多刚上岗位不久的中医师们在政策迷茫与生活压力的双重紧逼下,不到两年就想尽设法转到西医科室,与传统中医治疗道路渐行渐远。丰城市中医院院长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他说:“当今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中医院的发展也要顺应市场,有效益我们医院才能生存。我们也尝试过许多方法来弘扬中医特色,如曾自制过中药颗粒来弥补中药在服用时不便的问题,然而中药颗粒毕竟成本更高,也只能服务于中高阶级,基层老百姓还是很难消费得起的。”据院长讲,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对中医是很关切的,祖国大多数群众还是很希望中医得到长足发展的,中医与西医得到真正的平衡发展于国于民都是皆大欢喜的。
(二)基层百姓相信中医但对其知之甚少
虽然在国家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各级地市或多或少地加强了中医知识的全民宣传普及,各大电视台也争相开展了“名家讲中医”等节目,但在许多老百姓的眼中对于中医的了解还是混乱的。据我们在丰城市市区街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的群众不了解中医,65﹪的群众只是知道一点点,大部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曾经看过的武侠剧、古代剧中的夸张中医治疗情节上,谈起中医就说“高手悬丝诊脉,摸脉辨男女”。中医虽在许多百姓眼中是很玄乎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对传统中医的相信,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令人丝许安慰的结果,80﹪以上的人们还是相信中医的,他们说“中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真正的中医我们是非常喜欢的,又不贵”。老百姓信中医,信得是真正的中医,由于不了解、真假混乱,好多想看中医的病人也不得已只好去看西医了。
(三)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佳,在校生矛盾
在调查中我们也特意访问了和我们学同样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经过访问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果:由于当今中医处境不佳,各大医院所需中医生相对较少,许多中医类专业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找到了中医类工作也顾虑到生活压力弃理想无奈转行,从事着与当初刚进大学时的抱负截然不同的工作。作为在校中医类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时常可以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对未来前景悲观的感慨:是坚持自己的专业相信它会慢慢好起来,还是趁早做好准备转行,为饭碗打基础。
(二)对策思考
(一)“医药分家,以技养医”
“医药分家,以技养医”是指医生薪资与药物销售不挂钩,医生的劳务报酬是以技术高低和所诊治病人次数来衡量的,即在国家指定的中医收费标准(以医技化标准)下,医生据标准收取诊费。医生薪资只与诊费有关而与药品完任务多少无关。举例说吧,同一病人,如果交10元诊费,医者开出5元1剂的中药3剂,则病人花费25元。即使每天仅治10人,医生也有100元的收入,基本上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若无诊费,则医生须开出50元的药品,才能得到10元的纯收入,也就是要增加病人一半以上的医药费。究竟是花25元划算,还是花50元划算,答案不言自明。医院创办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医生的职责是什么?为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职责。然而医生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要为生活奔命,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都保证不了,他们就不能把心用在提高技术、为病人省钱治病上。所以不做到“医药分家”、“以技养医”而只是喊口号,那是很难做到医院和医生的终始目的的。“医药分家”是“以技养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它的必然结果。实行“医药分家”就能从源头上切断医生与药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没有高额利润的诱惑,斩断了“以药养医”的祸根,医生自然不会再热衷于开大方、开虚高定价的药品,最终使广大患者受益。而医生则可通过“以技养医”达到应有的薪资以致可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并激励自己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同时科室间也不再是以完成任务多少论英雄,科室间的利益争夺少了,从而做到科室间的密切合作就更加顺利
了。实行“以技养医”医生收入有了保障,更会从少花钱、多办事的角度为病人着想,这样必然会使医药费总体下降,病人花钱少了,病治好了,气自然顺了,因此医患关系将大大改善。再加上“医药分家”,依靠卖药生存的理念被推翻。如果不提高技术,医生将无法生存。而技术好的医生,在患者中有了好口碑,就诊的人多了,诊费就多了,自然就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也体现了医生是高技能的工种。
(二)加大加深宣传力度
中医并不仅仅是一种医学,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值得所有中国人从小都学习的优良传统文化。它不仅是治病养生的科学,同时也是教你做人的哲学。对于许多基层群众不太了解中医,甚至有些误解中医,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要把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做得更加细致深入,让中医的真实宣传进入中小校园,让现在的新生代在中医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其次,中医文化宣传团队走进基层社区,给基层社区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杜绝夸大的中医中药广告、养生节目,以免适得其反。再次,中医类院校要加强中医类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的深层认识并鼓励、引导他们走真正的中医道路。最后,望国家能在政策上继续支持完善,并以法律形式予以保护政策的实施。
(三)前景展望与自身蓄能
文章开头写了中医是植根于恬淡、虚无、“静”境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同时它已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当今社会是个科
技大爆炸的社会,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快”节奏的,中医及其文化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呼喊废除中医的“文人雅士”也接踵而来。难道中医真的气数已尽,真的已无存在的必要了,答案是否定的。稍微会注意下社会事实动态的,并善于联系总结的人,很容易发现整个地球灾难不断,人们的烦躁也带来了许多我们未曾预料到的痛楚(失眠、脱发、不育症、神经官能症)。许多痛定思痛过的人们开始了反思,并慢慢地回归到“静”境。当下政府、组织、专家热议的“社会改型”,倡导的“和谐社会”,这些是在昭示着什么呢?昭示着让我们那颗“烦躁”、“快”的心回归“静”境,回归到中国人的顺四时、从其根、恬淡虚无的心境。属于形而上之的“静”境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忍受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然而真理是永不灭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迎来真正的属于中医的大春天。
作为正在吮吸中医文化营养的在校大学生,面对目前社会的初步转型,眼前似乎丝毫没有令人欣慰的场景。难道我们就一味地憧憬,或一味地怨天尤人吗?不,不是的,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握住的是真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好好修炼好自身的内功(把中医基础巩劳),韬光养晦,提高自己,为不久的将来能在临床上救人于危难之中,解人于痛苦之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夏红光、王叔文.《以技养医》
2、贾谦等.《中医战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3、丰城市关于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问卷调查
4、丰城市中医院月对比报表
5、中华中医药论坛.《以技养医》跟帖
第三篇:幼儿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幼儿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家朋学校中心幼儿园:章传宜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国家发展幼儿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现状 分析 对策思考
幼儿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几年,幼儿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及幼儿教育事业从业者共同努力去改变。
一、家朋乡幼儿教育现状调查
家朋乡属于绩溪县的边远山区,近年来,乡政府通过举办“油菜花”旅游活动,家朋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作为家朋乡的一个文明窗口的幼教事业,发展还是严重滞后。全乡8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人口12110人,其中3---5周岁的适龄幼儿390人.全乡有公办幼儿园(包括托班)4所,其中霞水幼儿园2014年上学期因缺教师停办,民办幼儿园5所,乡内在园幼儿106人,其中外地入园幼儿约20名,毛入园率仅有27%,还有280名3—5周岁适龄幼儿没有入园或去外地入园。
二、幼儿教育问题分析
(一)布局不够合理。平均差不多5个自然村一所幼儿园,由于布点不够合理,加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导致多数适龄幼儿上学路途遥远,必须由家长早晚接送,有的只好选择不来入学。
(二)条件简陋。中心幼儿园好一点,唯一的一台电脑是在中心校借用的学生电脑,全乡幼儿园设备、设施都很落后,其中还有两个园点还在70年代集体建造的房屋内开展活动,全乡幼儿园只有一个卫生厕所,幼儿大、小便的安全隐患大。多数民办点没有教具、玩具,更没有开启幼儿智力的游戏设备。远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力量薄弱。全乡有幼儿教师11人,其中还有3人兼带1---2年级的课程,中师或中专学历5人(无幼师专业),高中学历1人,初中及初中以下3人,40岁以下2人,40至50岁4人,57周岁以上5人。幼儿教师来源和构成身份复杂,有在编的小学教师、临时代课教师、村干部、社会自主就业人员,师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四)观念落后。一是幼儿教育观念淡泊。幼儿教育没有引起只够的重视。多数幼儿都是隔代监护,家长让幼儿入园接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二是“小学化”倾向严重。向幼儿教授小学才应接受的知识,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信心、兴趣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教师没有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技能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家长由于不懂教育规律、望子成龙心切,甚至给幼儿教师施加压力造成的。三是“托管化”现象严重。较多的幼儿园没有注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智力潜能开发。四是保育工作薄弱。全乡只有少部分幼儿在园内午餐。乡内幼儿106人,只有床位30张,中心幼儿园都不够用。幼儿身体发育所必须的营养、休息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幼儿教育对策及思考
(一)合理规划布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把标准、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镇、中心村规划,优质、高效地提供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
(二)建设师资队伍。一是将农村幼儿教师培养纳入师范院校招生计划,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加大幼师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农村幼儿教育的需要。二是公开招考、录用一批农村幼儿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三是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教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地加强培训,对具备从事幼教工作基本条件的幼儿教师进行岗位培训,颁发证书,加强对幼儿心理、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等的培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四是要从社会保障、工资水平等各方面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三)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兴办幼儿园。
(四)建立从场地布局、设施设备、师资配备、教育保育、管理模式、质量评定等适应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标准。
(五)实行归口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落实责任机制、调整利益分配,以乡中心校管理为责任主体,管理、指导、示范区域内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注重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实行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差别化管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条件具备后,再成立具有独立资格的乡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由乡中心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有效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国家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明确政府职责,加大政府投入,努力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总之,要发展学前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幼教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乡镇财政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二十多年来,较好地发挥了乡镇财政生财、聚财和理财功能,在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推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目前我县乡镇财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凸现,严重制约了乡镇
政府职能的实施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客观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财政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乡镇财政现状及问题
1、财源后劲不足。预算内收入方面,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难以有很大的突破,我县可用财力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差距不断扩大,县级可用财力增长趋缓,县财政难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给予乡镇较大的财力。预算外收入方面,近几年因行政管理权限调整,相应的收费和罚没权限上划,大都由块块管理改为条条管理,乡镇预算外收入的范围和规模锐减。同时由于乡镇企业基本为零。在强大的改革力度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乡镇财政以往弥补收支缺口的渠道全部瘫痪,财政困难和其他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2、财政负担沉重。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行政运行机制导致了乡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目前,全县乡镇不论地域范围大小、人口多少,党委、人大、政府三套领导班子成员都在10人以上,各个岗位设置面面俱到。人员既有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也有其他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乡镇招聘的工作人员,少则几十人,多者上百人。乡镇机构庞大,人员经费支出成为乡镇财政负担沉重的主要部分。其次,近年来幅度较大的职工增资,教育事业硬件投入等快速增长,支出的包袱越背越重。据统计,全县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从1995年的几千人,到2004年的近万人,2004年人员经费在乡镇财政支出中占到了80。按照目前我县乡镇政府的操作和运行情况,维持一个乡镇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一年至少在200-300万元,部分乡镇若没有县财政补助,其收入连保证其最基本的“吃饭”经费都有困难。加上乡镇历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解决人员及公用经费超支所欠下的债务,乡镇政府性债务大量增加。
3、财政管理乏力。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建立收支预算,并由乡镇人大通过每年的预决算报告。乡镇预算应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不搞赤字预算。乡镇财政往往由乡镇长“一支笔”审批,整个财政收支仅凭乡镇少数领导随意确定,在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造成部分乡镇财政收支“失控”。有的乡镇在用车、业务招待、通讯工具、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不但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也为乡镇干部滋生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同时多年来,一些乡镇政府不顾农村经济实际状况,不顾财政承受能力,为了弥补经费不足或搞基础性、消费性建设,盲目地向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举债,有些乡镇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以政府签字或担保形式帮企业上项目、找资金;有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开支,使乡镇政府财政赤字和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县25个乡镇中,乡村两级债务账面金额达5亿元。而这只是帐面上反映出来的“显性”部分。此外尚有大量的名义上虽不直接属乡镇财政负担,但最终仍将由乡镇政府或乡镇财政负担的“隐性”债务存在。目前,乡镇债务还有继续蔓延、扩大的趋势。
4、乡镇财政收入水分过大,乡镇日常运转非常空难。由于我县地处苏北偏僻地带,地理及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乡镇工业一片空白,乡镇其他贸易相对不算发达,税源几近枯竭。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县乡镇财政收入任务却一直居高不下,财政收入任务的制定基本没有考虑乡镇实际情况,乡镇领导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想出的办法真是五花八门,但不外乎是举债“垫税”、“空转”、引税等空手道的手法,这样做的直接危害一是乡镇表面上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了,上下皆大欢喜,但乡镇的可用财力却没有增加,第二年乡镇的收入任务却又上去了,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二是扰乱国家税收秩序,导致税收流失。乡镇由于没有税源,但为完成任务大肆拉引税收,在拉引税收的同时给予纳税户高额的回扣,引起纳税户纷纷为少交纳税收异地交纳或偷漏税。三是导致大量举债,引发新一轮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及上级的配套资金任务,层层下指标,导致一些乡
镇单位、个人纷纷举债完成任务。既增加乡镇新的债务,又留下新的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加强我县乡镇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乡镇财政困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紧密结合实际,从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培
植乡镇财源这一根本出发,通过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规范职能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功能比较齐全,管理科学的新型乡镇财政。
(一)加快经济发展,为乡镇财政培植充裕的财源经济决定财政,解决当前乡镇财政困难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乡镇经济。因此,各乡镇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因地制宜、涵养和培植后续财源。首先,乡镇政府要根据全县的统一规划与布局,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已有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产业,做大地方财政收入这块蛋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契机,拓展财源建设空间,加大乡镇财源建设力度。同时上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适当给予倾斜,把便于乡镇管理的收入下放到乡镇,把发展经济新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留给乡镇,以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其次,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能,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经营,切实管理好、使用好乡镇集体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乡镇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乡镇财政提供充裕的、直接的财源。三是乡镇在发展经济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不可不顾乡镇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切忌少数领导“拍脑袋定项目”,违背市场规律,造成乡镇有限资源的浪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使乡镇背上沉重的包袱。
(二)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体制,是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的核心,是巩固乡镇财政的基础。我县乡镇财政建立二十年来,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但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的要求和近几年执行的情况来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结合省里的乡镇财政改革契机全面推行“乡财乡用县管”模式,即县和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权限不变,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模式,由县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监督乡镇财政收支。从近期看,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要科学界定乡镇财权和事权。遵循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面向乡镇和适合乡镇管理的人、财、物权力下放到乡镇,改变“财权在上,事权在乡”、财权制约事权的不正常现象,真正做到“乡镇事乡镇办,乡镇财乡镇管”,使乡镇财政成为真正的实体财政。同时要合理划定乡镇财政收支范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创新支出管理理制度。在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尽量少要求或不要求乡镇安排配套资金,以减轻乡镇支出压力;部门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专项经费,不留缺口。
(三)建章立制,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一要严格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合理划定乡镇财政收支范围。一方面按税种划分收入范围,建立相对独立的乡镇财政税收体系,将属于乡镇征收和有利于乡镇征管的税种列入乡镇固定收入;另一方面按事权划分支出范围。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将乡镇职能明确定位在保证乡镇政府正常运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有条件的乡镇积极推行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设立财政结算中心。不搞赤字预算,财政预算须经人代会审查批准后方能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领导不得擅自调整或改变。二要完善乡镇财政开支审批制度。建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纪检书记、乡镇财政办公室负责人等组成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领导小组,在限额以下由乡镇长“一支笔”审批,限额以上的定期由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核,重大开支项目提交乡镇党委讨论决定。三要完善乡镇基本建设项目财政审批制度。规定凡需乡镇财政投入资金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除了按照原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以外,在立项前,要报送上级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上级财政部门拥有项目否决权。凡未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立项,更不准擅自开工建设,否则要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四要规范乡镇干部奖金、福利、补贴发放制度和接待费用管理。县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乡镇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确定几档不同的福利发放和政府接待列支范围的上限标准,对各类奖金、福利、补贴发放实行“上有封顶,下不保底”办法;严格控制接待费用,减轻支出压力,并将每年的接待费用支出情况作为单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五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设。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政府的重要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实行乡镇政府与县财政双重管理,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核拨,人员和业务由财政局统一负责管理。
(四)强化责任,压缩乡镇负债,消化财政赤字。乡镇政府性债务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要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具体要求,全面清查乡镇的政府性债务,摸清家底,分析查找债务形成的原因、规模和结构。制定分阶段化解的目标和步骤,并结合当地实际,对各类债务“区别对待,分类化解”。探索研究债权债务抵冲、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债务化解工作。县里要与乡镇签订压缩负债的责任状,把乡镇债务的压缩情况与乡镇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实行“三保三挂”,即在消化财政赤字和压缩负债时,确保乡镇当年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确保乡镇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确保乡镇当年消化财政赤字目标的完成,乡镇当年消化财政赤字和负债情况与乡镇当年分成挂钩,财政给予消化财政赤字的补助挂钩,与乡镇干部当年的奖励挂钩。对于不能完成当年消化财政赤字和负债目标的乡镇,要对乡镇领导班子当年考核与奖励给予严格限制,采取主要领导干部不准提拔或交流等措施,同时积极采取严控新债的管理办法从而加大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把乡镇的财政赤字和负债压缩下来。
第五篇:我市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精选)
文章标题:我市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关于深化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当前我市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和问题
我市的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从1997年国、地税机构分设开始强化的。局党组始终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的“四有三优二提高”目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00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三项责任制考核中,以较高的分数名列全市第六名,并在省、中央垂直部门中排名第二,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说明我们国税部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__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问渠哪得清水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归根结底一句话,这是我局狠抓国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气象。
首先,以高定位为新起点,着力健全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局党组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全局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自加压力、从高定位,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始终放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执法严明、廉洁奉公、文明高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强一流管理、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着力强化思想道德信用建设,制订下发了加强和改进国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各直属单位配齐政治指导员,健全并落实了局、科(稽查局)两级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度。局党组主要领导与各科室、直属单位的一把手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责任追究等责任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制度落到了实处,形成了局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头抓、职能科室具体抓,工团妇组织协助抓的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其次,以强化教育为着力点,大力加强经常性规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突出了以下几项教育。
1、瞄准根本点,强化政治理论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全局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领导带头。局党组一班人自觉带头遵守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工作忙不忘学习、时间紧不挤学习、任务重不放学习。二是坚持制度。各科室、分局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学习制度,做到学前下发通知、集中学习做好记录、平时学习列出专题,年终考核奖惩挂钩。三是注重实效。采取专题研讨、社会调查、辅导交流、报告演讲、党校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先后开展了“三讲”、“两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等的学教活动,使全体干部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取得进步。局主要领导在市委召开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经验交流会上还作了典型发言,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2、抓住着重点,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我局提出了“三千、三万”的要求,即千忙万忙,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忘;千好万好,不抓党风廉政建设不算好;千负责万负责,主职领导首先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把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一是通过健全党内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优化了党内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二是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了以廉政为主要内容的谈心活动。局主要领导每年与科室、分局的一把手至少谈一次心,各科室、分局一把手也分别与下属干部开展谈心,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调动了大家为国征税的积极性。三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系列教育和立党为公、从政为民、接受监督、当好公仆的党风廉政主题教育,通过运用反腐倡廉黑板报巡回展评、爱国主义卡拉OK歌曲竞赛和举行国税与纳税人心连心大型文艺晚会等载体,激发了全局党员和干部的进取心。四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关心基层和解决干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局班子成员每年每月总要抽出一定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税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3、抓牢更新点,强化文化业务教育。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电脑、通外语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局大力推进了全员培训工程。一抓深造型培训。全局有许多青年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在攻读硕士研究生。二抓更新型培训。目前在全局50周岁以下的干部中有95左右的干部取得了计算机中级证书;开展了业务大练兵,在参加金华市局、省局组织的征管能手、稽查能手、计算机操作能手大比武中,我局每次选送的参赛干部都榜上有名,从而使全局干部更新了知识、调整了结构、优化了素质、提高了效率。
4、挖掘闪光点,强化先进典型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通过开展“讲学习、重规范、树形象”、“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和“忆、比、惜”的主题活动以及“献爱心、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全局上下涌现了许多捐钱捐物支持希望工程、帮助贫困母亲等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