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三门峡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6年三门峡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6年是巩固监管体制改革成果、启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标杆,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食品安全工程,狠抓治理整顿、基层基础、法规制度、示范带动、社会共治、责任落实,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坚守不发生重大事故底线,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稳定向好态势,推动我市食品产业竞争力和群众认可度不断提升。
一、实施全过程最严格监管,坚守安全工作底线
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予以整治,切实把问题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
(一)加强源头治理。
1.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开展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水产品药物滥用、兽药抗菌药滥用和饲料非法添加专项整治活动。严格食用农林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屠宰等环节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林业和园林局)
2.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
集聚区管委会,市环保局、农业畜牧局、林业和园林局)
3.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林业和园林局、工商局、公安局)
4.开展进口食品“清源”行动。实施进口商对境外企业审核制度,加大对进口食用植物油、养殖水产品、肉类、酒类等重点产品专项检查,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开展全面检查。(责任单位: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门峡海关)
5、妥善做好污染粮食收购处置工作,防止流入口粮市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粮食局)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治理。
1.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和监管措施清单。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调味品、面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监管。着力整治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加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行为管理,强化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做好食用农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畜牧局)
3.继续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用餐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4.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行为监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
5.组织开展全市供销社系统食品经营企业专项检查活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供销社)
6.开展冷库仓储和冷链物流隐患排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供销社)
7.开展食品相关产品专项监督检查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质监局)
(三)加强重点产品、重点部位食品安全治理。
1.加强食品包装、容器等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质监局)
2.开展食盐安全专项整治行为,严厉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盐务局、公安局)
3.规范清真食品牌证管理,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民族宗教局)
4.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5.开展医疗机构餐饮服务单位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卫计委、食品药品监管局)
6.开展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旅游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7.开展建筑工地餐饮服务单位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住建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8.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运输领域餐饮服务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9.开展铁路运营环节餐饮服务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责任单位:三门峡火车站、高铁三门峡南站、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开展重大问题综合治理。
1.联合开展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行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环境保护局、农业畜牧局、卫计委、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2.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行动、农村食品安全“净流”行动、农村食品安全“扫雷”和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利剑”行
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局)
3.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系统实际,围绕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综合治理行动,严防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各成员单位)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监管保障能力
进一步健全基层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检验检测、监管信息化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能力。
(一)切实巩固改革成果。
1.开展改革“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机构组建、领导班子配备、职能整合和人员划转“四到位”的标准,对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乡镇(街道)派出机构组建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实现工作正常运转,构建上下一致、高效顺畅的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编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严格按照要求,全面验收各县(市、区)畜禽屠宰职能调整相关职能、人员等划转情况,确保全部交接到位,加快形成从养殖到屠宰一体化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编办、市农业畜牧局)
2.增强基层监管力量。依托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全面建立村级协管员、信息员队伍;支持基层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要求,实施网格化管理,切实筑牢基层监管网底。(责任单
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1.明确市与县、各部门间的合理分工,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延伸至每个乡镇。(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卫计委、农业畜牧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年底前市级机构的设备平均达标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增强县级风险监测机构能力,扩大基层风险监测覆盖面。(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卫计委)
3.整合食品安全各环节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数据,加大研判评估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机制,及时制定风险隐患清单并通知相关县(市、区)或部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卫计委、农业畜牧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根据风险隐患清单,制定整治方案,对隐患问题精准排查、精准打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相关监管部门)
5.落实省相关部门抽检监测任务,围绕重点品种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工作。充分运用风险监测信息,对企业实施风险分类分级监管,严格落实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制度。(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卫计委、农
业畜牧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6.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布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等信息。(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畜牧局、粮食局、质监局、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二)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1.加强食用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落实好相关质检体系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切实做好项目验收和“双认证”工作。调整完善农畜产品质检体系监测功能,强化县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快速检测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财政局、质监局)
2.实施检验检测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完成市食品检验机构改造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
3.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支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检验监测站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农业畜牧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4.支持企业加大检验检测和技术投入,提高自检自控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5.组织实施“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领域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科研攻关投入,为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科技局)
(三)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
1.加快市级农产品检测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鼓励农产品产业化、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追溯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
2.建立畜禽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以动物耳标、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重要信息为载体,加快建立跨环节、过程式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3推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指导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信息化电子追溯系统。(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4.加快建设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追溯体系,打造全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工信局)
5.进一步健全食品相关产品电子监管系统。(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质监局)
(四)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
1.制定本县(市、区)、本系统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扩大干部队伍培训覆盖面,重点提升基层监管人员和新入职人员依法监管和业务水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2.推进基层食用农畜产品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乡镇监管员持岗上证制度,提高基层检测人员素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
3.加快食品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基层监管装备标准化项目建设,率先解决执法车辆、快检设备等必要设备,确保基层监管所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1.编制各级政府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类别编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2.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3.加强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开展示范性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4.督促指导本地或本系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大中型企
业建立隐患排查、事故防范、应急报告等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三、加快完善法规制度,提升监管法治水平
(一)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进一步对我市现有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级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二)严格依法行政。
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具体操作流程,加快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权力清单等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市农业畜牧局、林业和园林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质监局、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三)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进一步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协查核查、追踪查源,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重点查办行业“潜规则”、利用餐厨和屠宰加工废弃物加工食用油、互联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等案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法委、市检察院、市法院、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四、探索安全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第一动力,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寓安全于发展之中,以示范创建作为抓手,搞试点、立标杆,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探索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治理新模式、新举措,形成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二)培育打造绿色安全品牌。
1.以“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重点,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培育一批食用农产品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
2.以绿色安全为引领,发挥监管、政策、宣传等优势,在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领域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打造一批食品安全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3.支持和鼓励我市清真食品企业抱团发展,通过参加国内外清真博览会等平台,打造“一带一路”叫得响的三门峡清真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民族宗教局)
4.强化我市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知名品牌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仿冒假冒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工商局)
(三)夯实产业发展安全基础。
1.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抓好标准化生产技
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以标准化的果园、菜园和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为重点,扩大创建规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农业畜牧局)
2.重点落实企业主全面责任和食品安全员(师)直接责任,通过将企业主体责任聚焦到具体人,推动企业依法落实风险自查、产品召回、全过程记录等管理制度,加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措施,自觉把好安全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3.继续实施主食产业化工程,顺应食品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推动企业研发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方便化的主食产品,促进我市主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粮食局)
4.加强行业管理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合作,组织我市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展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商务局、农业畜牧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
5.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三门峡保监协会)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继续推进简政放权,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外,下放该放、能放的权力,管住、管好该管的事项,切实做到放管结合。(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2.行政审批工作实现“权力要素、审批流程、裁量准则、服务方式”标准化。实施网上申报、受理和办理,实现行政审批全过程的电子化运行和电子效能监察。(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五、凝聚社会各方共识,构筑共管共治格局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1.组织开展好“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各部门专题宣传活动,突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市政府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
2.加快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坚持新闻发布与重点工作同步,为重点工作落实营造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
3.健全宣传普及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重要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将食品安全教育列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和中小学相关课程。(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
4.鼓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开通食品安全专栏,运用微信、微博、手机应用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公益宣传、科普宣传和正面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食安委成员单位)
5.加强舆情监测与评判,及时发布警示信息,做好热点焦点
解读,引导公众客观、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切实增强群众消费信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食安委成员单位)
(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加快推进部门、行业食品安全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企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探索建立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人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
2.加快构建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惩戒机制,全方位提升食品安全失信成本。(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人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
(三)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1.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拓宽投诉渠道,切实保护好举报人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加强各级消费协会建设,优化简化维权程序,提高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工商局)
3.鼓励食品企业自主组建各类食品安全企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促进企业间自律互律。(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4.建立并发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作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监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为监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把食品安全监督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项内容。(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各成员单位)
六、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加快建立主体明确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的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切实将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到经济发展目标考核、综合治理考核范围,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保障食品安全摆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二)建立责任落实机制。
1.落实市政府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权责清单,明确职责界限,推进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化,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职责不清问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编办、市政府食品安全办、法制办)
2.研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考评办法,加大督查考评力度,依法将部分成员单位纳入食品安全工作考评范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品安全办)
3.贯彻落实省里制定的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肃追责失职渎职人员责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市监察局)
(三)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1.将食品安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列入到当地“十三五”规划纲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发改委)
2.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增长机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财政局)
3.加强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食品安全办建设,保证有专门机构和足够的适岗人员承担食安委日常工作;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充实相关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编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政府食品安全办)
4.加强食品安全犯罪侦查专职队伍建设,推动公安部门成立打击危害食品犯罪专门机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编办、市公安局)
2016年4月20日
第二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迎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深入推进全街道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钦食和生命安全,推进城东社会、经济发展,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现将城东街道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发动群众,坚持日常管理,坚持食品安全督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努力实现全街道在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总体目标食品安全组织网络健全;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到位;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全面;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组织协调督查严格;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
三、主要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村和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组织网络、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好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食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明确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化制度要求,签订好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书。确保食品安全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组织好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栏、标语横幅、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搞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使食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工作总结《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骨干队伍工作培训,努力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开展工作得心应手,检查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在全街道范围内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四大类,分别举办好经营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全街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责任心,争创食品安全先进单位,食品消费“放心村”、“放心店”、“放心社区”。、进一步搞好全街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登记。以村和社区为单位,进行逐户登记,分类汇总,列入电子文档,上传街道食安办。同时将各行业规范化要求和制度发放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全街道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督察检查,除街道统一组织的活动外,各村、社区每个季度巡查一次,并且做好检查记录,发放整改通知书,建立好食品安全检查文档。将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进一步加强食品在种植养殖、猪肉市场环节的监管。结合海陵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进年”活动,充分发挥街道农业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兽医站等监管作用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大户示范作用,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不断扩大认证产品规模,在丁冯村无公害根叶菜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建好魏徐村优质无公害葡萄园基地。对蔬菜种植农户实行使用无公害农药补贴,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兽医站坚持对辖区内猪肉市场的监管,坚持对辖区内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大户的防疫、防病和指导工作,力争在区“农产品质量推进年”活动中,让市民们吃上放心菜放心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家宴的卫生监管,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一是做好对民间厨师的调查登记和培训;二是做好举办家宴户的申报(聚餐30人以上);三是做好对举办家宴户的食品卫生检查,卫生指导工作,并且做好检查记录。、进一步做好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的迎检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扎实、制度健全、开展工作到位。同时按照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目录要求,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台账、软件、资料齐全。
第三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段负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政府以及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二要积极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督促考核以及责任挂帮包保机制等。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件)的能力。四是突出重点,加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监管工作力度。
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各环节的监管
(一)强化种植养殖环节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管好农兽药市场,杜绝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经营使用。开展产地产品监测,建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好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检验检测,杜绝药物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
(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小作坊安全监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抓好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城屠宰点要完善设施、设备和管理,力争尽快达标。各乡镇要加强屠宰点的管理,落实屠宰上市畜禽的安全检测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坚决取缔食品无证照经营,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质量有问题的食品严禁上市销售,建立和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消费者维权工作,依法处置市场纠纷。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食品批发超市、集贸市尝车站、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努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良好环境,工作总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关。继续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监管有关法律法规,推行餐饮业建立进货台帐、加工记录和留样制度,全面推进村居自办宴席申报登记备案检查制度。县城餐饮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学校食堂和县城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率达100%。
(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要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以粮油、肉、豆制品、水产品、饮用水、儿童食品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品种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边远农村、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为重点区域,以制假售假、无照经营、滥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等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整治对象,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活动。
三、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要深入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工作,做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行为,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及非法行医行为。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 要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典型案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五、继续巩固和深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 进一步巩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要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全覆盖,确保村(居)民食品安全。要按照县人民政府《习水县食品药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强职能部门对包保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的指导、督促和协调,促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推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习水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套相关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和应急工作体系,创造条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与总体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发生责任事故,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2012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创建省级食品放心区活动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中心任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体系建设,做好监测检测工作,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做好应急保障和宣传工作,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增强企业及行业的自律意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责任
一是落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创建办公室人员、经费;二建立“一专两员”镇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网络,落实机构、人员、制度、职责;三是明确工作任务。食品安全纳入议事日程,对食品安全有计划部署、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四是全面落实镇(办事处)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统筹协调,区、镇、村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确保食品安全。
二、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继续抓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乳制品、豆制品等专项整治,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查处一批大案要案,解决群众关心突出问题;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衔接,对发现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向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立案侦查,移送率100%。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全程监管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认真开 1
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开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建立健全农产品经营店索证索票制度;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全力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加强日常监管,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可追溯率100%。依法对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生产许可制度,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率100%;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率100%。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监督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坚持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乡镇以上经营户持照经营率达100%,城区农贸市场摊位挂牌经营(含临时许可)率达100%。规范食品经营者经营行为,所有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率达100%,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和落实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率达100%。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所有食品经营单位监督巡查覆盖率100%,对无照无证食品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提高食品监测品种覆盖率,全面扩大食品质量监测范围,强化对散装食品、生鲜食品、清真食品的抽检。基层工商所正确使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4、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监管。严格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对餐饮单
2位、集体食堂和学校食堂加强监管,对达不到许可条件的坚决不予许可,对无证餐饮单位坚决予以取缔;强化餐饮单位日常监管,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餐饮单位按规定品种和范围对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率达100%,对购进食品原料进行验收率达100%,对购进和使用食品原料建立台账登记率达100%;餐饮业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上岗率100%,餐具消毒合格率100%;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对所有餐饮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使用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率100%;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无证餐饮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对超标准使用添加剂的查处率100%,对餐饮经营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查处率达100%。
5、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监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管理规范,检验检疫和屠宰程序符合规定,进厂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出厂肉品合格率达到100%;超市、农贸市场、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厂(场),乡村市场出售肉品检验检疫率达100%。
6、保健食品监管。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开展市场产品质量监测评价和监督抽检力度。加大对保健食品违法宣传和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四、建立快检中心,强化应急管理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制定统一检测计划,落实检测经费;二是开展重点品种食品检验检测。农产品、食品生产加
3工、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基本品种抽检覆盖率达60%,基本品种安全指标抽检合格;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网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四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对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发布预警信息;五是建立区、乡、村三级应急管理网络,部门分工明确。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及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组织开展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五、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示范创建
一是厘清分段监管职责,排查食品安全监管盲区,分清职责、明确界限,制订食品安全规范性文件,解决部门之间在法律执行过程中职责不清问题,切实消除监管真空和盲点,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全覆盖、无缝监管,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探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二是畅通举报渠道、发挥消费者监督作用。制订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投诉处理率达100%,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状况满意率达到80%以上;三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社区、学校、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示范点创建工作。
六、搭建信息平台,做好宣传报道
一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收集全区各监管部门和各镇(办事处)监管信息,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制定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向人民群众及时提供食品安全监管信
4息;二是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制定计划,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及时客观报道食品安全工作。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消费信心,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第五篇:2007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推荐)
文章标题:2007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食品安全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工作全局,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食品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照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和“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措施,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向更深层次拓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工作目标
通过各监管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基本建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重点食品的抽样检测合格率显著提高,全县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食品产业既快又好发展,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
具体工作目标是:
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控制在5%以内,兽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控制在7%以内;
县城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8%以上,县城牛羊进点屠宰率达到90%以上,县城家禽进点屠宰率达到80%以上;
地产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酱油、食醋达到89%以上;
地产食盐、味精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8类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通过率达到90%以上;
餐饮单位(接待能力在80人以上)量化分级率达到90%以上,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的《清真食品准营证》办证率达到95%以上;
县城大型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到90%以上;乡镇达到
80%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重点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课题,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政府责任网、部门监管网、群众监督网“三网”建设,抓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监控,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1、建立网络,完善制度。2007年底全县所有的乡镇建立食品安全协调机构,构建农村食品安全“责任网”;部门监管重心向农村下移,划定监管责任区,明确监管责任人,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要继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对照责任书,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居委会、每一个科室,乃至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实现责任共担。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畅通举报投拆渠道,充分发挥全县142个行政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筑有效的“群众监督网”。
2、重点抓好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控,从事后监管转向事前预防,农村食物中毒事件要有大幅度下降。
3、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制定《食品安全示范标准》。2007年在全县创建1-2个食品安全示范乡。将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市场食品质量水平。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学校食堂、家庭聚餐和分布在农村的小餐馆、小食品店、小加工作坊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有效遏制过期变质和有问题食品流入农村市场的不法行为,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二)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专项整治为载体,以群众需求量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食品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日常监管,进行集中整治。要突出“四个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同时抓住上抽样检测合格率低的酱油、醋、枸杞等品种不放松,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整治,重点品种逐项整治,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推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专、抓实、抓细。
四个重点是:一是突出农村集贸市场,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净化农村食品市场。二是突出“两边”和“两堂”。即县城周边和学校周边,学校食堂和农民工食堂。三是突出四品。即散装食品、儿童食品、熟食品和清真食品。四是突出“五小”。即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小食品店。
八大工程是
1、由安委会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以以下七大工程为支撑,实施“城乡市场综合整治工程”。
2、由农牧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实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加大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加强对农药、兽药残留以及“瘦肉精”、氯霉素污染的监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3、由质监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食品加
工企业普查、审核、验收工程”。坚决打击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一步完善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力争在年内基本取缔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非法小作坊,全面消除乳制品、饮料等食品的无证生产行为。
4、由工商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农村集贸市场整治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年”活动,狠抓“两边五小”(县城周边、校园周边;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小食品店)和“四类食品”(散装食品、儿童食品、清真食品、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的监管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
5、由发改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配送工程”。规范食品进货渠道,减少农村食品安全隐患。
6、由卫生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餐饮业洁净工程”。推进对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改进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和各类小餐馆的卫生监管,推进“放心碗”工程。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7、由粮食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清理街头早餐摊点,规范整顿早餐市场。
8、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实施“食品安全宣传年活动”。在县电视台开辟食品安全专栏,培养一批信息员,让食品安全下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从基层和基础抓起,深化食品安全宣传面,切实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自我保护和参与能力。
(三)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探索建立覆盖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高风险食品和日常消费量较大的大宗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客观真实了解我县食品安全状况。汇集整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的例行监测和执法监督抽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进一步深化重点食品评价性统一抽检工作,扩大品种检测范围和检测批次,对检测合格率低的品种,请专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及时整治。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等发展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和分析,适时面向社会发布预警公告,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控制水平。
(四)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信息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对工作交流、绩效评价、抽样检测、事故查处、督查督办等信息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二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报告、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制度建设,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保障处置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网上直报。三是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总结推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典型经验,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用监管档案,建立以法制和道德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设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奖和义务监督员举报贡献奖,褒奖诚信,惩戒失信。大力宣传诚实守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失信企业,给予“黄牌”警告,对违法企业要依法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创新,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领导平台的作用,强化监督检查、督查督办、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深化、细化,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以量化数据为考核依据,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对地方政府,重点考核是否将食品安全责任制纳入当地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是否到位、重点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是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是否规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是否及时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督办事项落实情况等。对相关部门,重点考核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履行、食品安全工作安排部署及落实、重点工作量化指标完成、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推进落实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情况等。优化考核方法,将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紧密结合,邀请人大、政协、监察等单位领导和食品安全专家,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暗访检查,将平时暗访、督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绩效评价体系。努力构筑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严格自律、社会共同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二)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一是落实地域监管责任。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在全区将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乡镇一级,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乡四级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二是落实环节监管责任。按照“谁监管,谁负责”和分段管理的原则,分工负责抓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推行部门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片区责任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食品批发市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频次,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查处,限期整改。四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现场观摩活动,推广各地的先进经验。
(三)培育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质量意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诚信企业评选奖励办法》,树立典型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把依法监管和为企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地产名牌食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强有力的监管,不断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质量意识,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以提高我区食品产业工业化程度来保证食品安全。
(四)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充实食品安全工作力量,加大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地方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切实保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办公办案、监督抽查等经费,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监测技术条件。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安全的氛围。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通过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等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食品安全工作的典型,从正面加大对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2007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