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
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
儿童教育学的理论同样告诉了我们: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一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阅读,还要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来识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主识字与阅读学习整合起来,把字、词、句、段、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这种阅读必须是快乐的,是二年级学生所感兴趣的,因为只有快乐,才能认识更多的字,只有认识更多的字,才能获得阅读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时刻为孩子们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在阅读事物中不断地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我便开始向他们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幼儿古诗》、《儿童诗歌》、《安格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比赛。我剪了许多漂亮的剪纸奖励那些多读书的学生。这样,儿童既会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生查字典后,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识字的习惯,从而多渠道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但是,随着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如何将识字与阅读进行整合,使其二者为一?如何抓好时机,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在加强快乐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主识字?
“在阅读中识字”,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其优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易于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一开始阅读生字较少的短课文,一边讲读课文,一边教学生字词,在通过朗读、书写等进行巩固。以后阅读生字较多的长课文,可以先把一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提出来集中教学,然后讲读课文。但总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其基本理论是,儿童识字的初期,主要问题是字音和字形;但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写作的需要,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字义,儿童理解字义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际运用,而不是靠记忆字典上的解释。而且识字是为了阅读和写作,所以识字教学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尽早进入阅读,多识字、快识字,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共同发展。
面对“在阅读中识字”的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究竟有哪些做法呢? 1 .生字学习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
识字是小学语文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开篇阅读是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具体语言环境,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语境,借助文本将识字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改变过去先识字再阅读的状况,把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识字与整个课堂相结合。如徐老师执教的《蜘蛛织网》一课,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合理分布、分步落实。本课安排了三次小集中组织教学:在导入揭题这一环节中就进入生字的学习,引出课题的同时学习了“蜘、蛛、网”三个生字。接下来听课文录音,采用填空练习整体感知,及时融入生字的学习。此后在细读课文时,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办法把剩下的生字学习了,再把生字送回课文,送回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反复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生字的认识、巩固,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以读为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完课文教师设计的说话练习也与课文内容、所学字词紧密结合,在表达中巩固、运用,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产生一种成功感,更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最后的读词语以及指导书写这两个环节更是进一步巩固和复习生字,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这样将识字“贯穿始终,分步落实”,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阅读的效益。2.生字学习紧密结合语言环境
生字教学要紧密结合环境,可以是文章,可以是词句,还可以是图片、实物。关键是让学生借助文本建立联系,不要孤立地识字。如《蜘蛛织网》这一课: 师:小动物们对蜘蛛是怎么说的? 生边交流师边出示相关语句。
师:小朋友们找得真准确!自己把这些话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小动物们说的这些话里有几个红色的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你会记哪个字,怎么记的? 生交流。
师:咱们把字宝宝送回去再读读小动物对蜘蛛说的话。
徐老师在初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对蜘蛛是怎样说的”,让学生边读边找,然后把学生交流的语句出示在屏幕上,生字则用醒目的颜色标志,并注上拼音,在这样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集中学习生字,学生不觉得困难、乏味,而且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在集中识字时还要注意对生字进行一定的归类,后鼻音的放在一起,三拼音的归为一类或者根据字的结构归类等等,这样更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3.生字识记自主化、多样化、精确化(1)以新带旧识记生字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识字量大,要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应主动地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从而加深对学过生字的巩固。徐老师在执教《蜘蛛织网》这一课时就做得很好。在学“蜘、蛛”这两个虫字旁的字时,师适时引出“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虫字旁的”,一下子就唤醒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说出了很多其它虫字旁的字,老师就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得更真切。在学习“网”时,老师又与前面课文学过的象形字结合在一起,学生兴致盎然。在学习生字的同时又复习了学过的生字,真是一箭双雕。
(2)比较辨析中识记生字
大量识字造成学生对那些字形相象、音同而字不同的字常常混淆,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由形象记忆向结构记忆过渡,生字的识记应由模糊逐步走向精确。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老师有必要对以字形相似的字可以加以比较。例如《蜘蛛织网》在交流“散”时,学生用“错”来记,徐老师及时把“错”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书空“散”的左边与“错”的右边,发现虽然相似却不一样。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比一比”等练习,把形相似、同音不同形的字放在一起比一比再组词,从字形、字意上加以区别;也可以设计选词填空的练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运用中对形近字进行区别。如《诸葛亮和小皮匠》这一课中有三个提手旁表示动作的生字:挡、撞、揭,学了生字后,为了能让学生巩固、理解,老师出示一个选词填空的练习:小明()住了他的去路;明明不小心()到了一棵小树上;明明回到家,()开锅盖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样在理解运用中帮助学生清晰了字形。
(3)游戏中巧识生字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游戏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儿童乐于学习,喜欢学习,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游戏方式,其实质就是一种活动化的学习语境。
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他们认的字还不多,采用叫号游戏学习巩固生字,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了实效。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识字方法的多样,又可采用“猜谜语、编顺口溜、帮生字宝宝找妈妈”等游戏学习生字。例如在教“姓”时,让学生猜谜语“一个女生”,学生马上动脑筋想,猜出是“姓”,这个字也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又如在教“碧”时,给它编了句顺口溜:王大娘白大娘一同坐在石头上,既生动形象,又方便学生记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调动起来。
4.识字巩固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生识字后,会产生遗忘,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需要有个巩固识字的环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一年级的学生能字字过目朗读课文”,就是力求借助文本,利用各种朗读活动,以达到复习巩固识字的目的,体现“对识字的巩固必须有语言环境”的思想。教学时,我们常采用先听录音读或老师范读课文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听清课文每个字的读音,然后提供机会尝试自己读文,使学生能较正确地读课文,最后采用多种朗读的帮助学生读好课文。我们感到在反复读文的同时,生字也会不停地复现,这是复习巩固生字较为有效的方法。
(2)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靠课本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根据教材中生字、词语或课文之间的前后联系,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达到巩固所学生字的目的,进一步体现阅读中识字的有效性,给不同的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又如《坐井观天》这一课,学完课文后,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一跳跳出井口,抬头一看,说:“
”。不难发现大多学生的回答中能用上“弄错、无边无际、相信”这些文中的词语。这既是说话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在说话中巩固了所学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进一步体现了在阅读中识字的理念。
四、几点思考:
(1)阅读文本的进一步开发
在阅读中识字,除了借助文本识好字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开拓新的语言环境,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活中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纸杂志,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学生剪剪、画画、贴贴后,编成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文本开拓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2)每一环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二年级结束时,学生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因此,我们要致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达到课标要求,目前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教学生字的音、形、义,方法比较传统,讲得多,教得死,阻碍了学生自主发展;有的老师没有发挥文本的作用,仍然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按部就班指导学生识字;有的老师对教材钻研不深,组织教材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面对新理念,新要求,我们要从深入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新教法着手,将小学低年级语文字、词、句、文的教学有机整合、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
(3)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
“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目标比较多元,导致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为了达成目标,预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首先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
一、读(读课文)
二、标(标小节)
三、圈(圈生字)、四、想(想识字的好办法);其次要有检查反馈,督促孩子努力去做;当然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识字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会学生查字典后,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识字的习惯,从而多渠道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课题名称
开辟识字乐园,搭建识字平台
二、研究概况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信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学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而要使学生能够尽早阅读,就必须首先解决识字问题。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历来受到相当的重视,识字教学研究异常活跃,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尽管视角、起点不同,其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快速识字,尽早读写。尽管他们都自成派系,但彼此之间没有“封闭起来”,都在不断地吸收、取长补短,坚持特色,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证明,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或识字教学体系),虽然方法不
一、各具特色,但其效果优劣不同、利弊共存。因而都应注意互相融合和渗透,学习和借鉴。为此,如何在综合各家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找到一条既能为不同层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所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的识字教学的新路,这是我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也成为了我研究的课题。
三、研究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要研究开发识字教学的各项有效教学资源,组织好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识字、主动学习的热情,积极引导,坚持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认读速度,体现一个学习过程,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面目标的达成。
四、研究目标
1、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优化各种识字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3、能够借助拼音阅读,并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4、打好写字基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途径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和汉字是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顺利过这一难关,在内容上要体现活、灵、动、新四大特点:
一是“活”,即运用情境识字,使教学充满活力;
二是“灵”,即运用拼音识字,使教学透有灵气;
三是“动”,即运用游戏识字,使教学更为生动;
四是“新”,即运用开放识字,使教学不断创新。
首先,从识字的空间上开放,识字不光有校内、校外、还有家庭、社会等。
第二、识字量开放,一册教材要求会认400个字,这个量是针对普通的学生,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加大识字量。
第三、识字的学习方法开放,过去学生识字是被动为主,现在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一些游戏,搞一些活动,倡导是自主识字,师生互动学习。
第四、识字的内容开放,不光是教材上的字会认,还涉及到动物、家电、日常用品、标牌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六、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12——2006、2)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集体论证完善本课题,提请领导、专家审定。
③通过教学实践,探索识字教学方法。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2—— 2007、8)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继续探索优化识字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②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③反思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9——2008、1)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完成实验材料的分类整理。
②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
七、具体实施步骤
(一)、第一次指导学生认识汉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汉字的第一印象。
(二)、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巩固汉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要重视在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发扬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
(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指导学生自创“识字乐园”、“识字百箱”等;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剪贴成册;或写成卡片装进识字箱,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
(四)、开展“好书伴我读”,利用闲暇时间读书、读报、讲故事,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各种场合中,留意学生的复现,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
※
第二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一、为什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已成为共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
在“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教学,又指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方法:“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须按照这些原则和方法进行。其中指出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就是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外读物等“这些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进行识字教学,就是在这些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是告诉我们不能把识字教学仅仅当作一种知识来传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即生活经验,教给自能识字的方法,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字义,记住字形,读准字音。并且要识用结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生字的认知。
二、简介几种识字教学法
下面,谈一下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和它们的优越性。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小学生入学之后,首先教学了汉语拼音,能读准字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等。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课文和课外读物都注拼音,使得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能借助拼音读浅显的短文,这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早期开发,有利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讲普通话。笔者在新加坡访问考察期间,发现新加坡小学语文(母语)教学也学汉语拼音,所以,大多数华人的普通话讲的较正确、流利。我们在小学生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完成之后,应当及时教会学生能用音序法查字典,使得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识字、写字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识字和学写字。“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材中安排的识字,除了随课文识字和独立的识字课之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对这些字的教学,虽然要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但仍然要紧紧把握住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而不能孤立的进行识字教学。只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更能显示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有不少多音字、多义字,如常见的“行”,如果脱离语言环境,就很难确定它的字音和字义了。只有把这个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排成双行”(读hánɡ,人或物排成两行的意思),“行人靠边走”(读xínɡ,走在路上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一字多音和多义是汉字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只有把这些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不仅能确切地理解字义,读准不同的字音,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比中渐渐的悟出在不同语境中同一个字的不同含义,进而也会正确使用这些字(千万不能用死记各种词意的方法区别)。还有,不少独立的识字课,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如三字经的形式、儿歌的形式等,易于朗读。让学生背诵记住后,字音读准了,字形也记住了,而字意经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讲解后,学生也会领悟其意了。在随文识字教学时,也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如字音)
3、在大语文观思想指导下,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还要开发课外的语文资源,鼓励学生读喜爱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能识字和巩固课内所学的字词。这种读文识字方法,学生不仅在不同语境中了解了同一个字的不同字意,并且在大量的阅读中开发了儿童的早期思维,也有助于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4、充分利用汉字的特色,教会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喜欢识字,又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汉字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会意字,有的是形声字等等,要根据不同的字形特点,教给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在这里,特别要提出,儿童具有极丰富的想象能力,有的时候,他们会对一些汉字的字形特点,用独特的方法去识记,教师应加以鼓励和肯定,即“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如“休”,有的学生说“一个人靠在树木旁休息了”,这是会意识字方法嘛!
5、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自能自主识字。在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学习目标规定,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是有目标的识字量,学生应当完成这个识字量。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在课内外读了不少喜欢的诗文,运用已掌握的多种识字方法,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认识了超量的字,这应予以鼓励,这些字就可称为非目标的识字量。对非目标识字量一律不能硬性规定字数,更不能检测评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可以用适当的方法让识字量多的学生展示他们的这方面的知能,激发其他的同学也多读好书多识字。另外还有归类识字法,换偏旁识字等法,不再举例。
三、简介写字的一些教学法
1、写字教学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字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会写800——1000个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写字教学中,必须遵照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不要增加学生的写字任务量,不能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但每个字必须按要求写好,对学生从小严格要求,从而会打下扎扎实实的写字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将终身受益。写一手好字,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2、写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低年级小学生一律使用铅笔练写字,其它书写工具如油笔、钢笔等不宜使用。使用的铅笔硬软度也要适宜,最好不要用自动铅笔。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教材也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的主张,所以不是所有学过的生字都要求学生会写,如一年级认识950个常用字,只写其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只写其中的650个。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如一年级上册是要求写100个字,每课一般3-4个。全册很少写合体字,到一年级下册才出现不太复杂的合体字。这样,教师教学生写字,也必然要根据教材的自主编排规律进行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首先要练写好基本笔画。如第一课学好“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二课学写“
十、本、禾”3个字,主要练习竖、撇、捺。学写这些基本笔画,无论起笔和收笔,一定要写得规范、正确。其次,在练写独体字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先整体细细观察字形结构特点,如“中”,一个“口”,中间一笔竖。然后让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观察这个“口”要写成扁形的“口”,不能写成“口语”的“口”字形。而中间的竖的笔划,要落在字的正中间,要写得直,然后再按照书写的笔划规则教给学生笔划顺序,教师范写,生书空练写后,再描字,仿写。教写合体字,也应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所写的字形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辨析出有哪个偏旁部首组成的,如果这个偏旁部首过去学过的,复习巩巩固一下,如果没有学过的,就让学生识记住。然后再观察要学写的字间架结构布局特点,如“花、草”是上小下大:“行、河”是左小右大,“热、煮”上大下小等。如果学写几个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在教学时,可重点指导写好一个。教给学生笔划顺序后,然后放手让学生揣摩,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然后练习写。
教学写字,一定从小要养成正确地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要随意涂改写好的字。下面看一位教师上的一节识字课,探讨怎样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课堂纪实)学习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步骤:
1、预习朗读导入:
教师范读导语,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师:同学们提前预习了课文,哪个同学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给同 学听?
学生举手,教师指读。
教师:这个同学预习了,课文的大多数字已读对了,但也有几 个字音没完全读准。谁能帮助读准? 学生纠正读。教师鼓励表扬。
2、读文识字,读准字音。
教师:这篇课文和一般儿歌不一样,是对对子,前面一个词语对
后面一个词语,下面老师前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认真听,自己如果还有哪个字音读不准,听了后记住,读正确。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下面老师再读一遍,同学们可以小声跟 着读。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教师:同学们基本上读准了字音,但下面几个字注意读准前后鼻
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千、杨、蜂、霜、照、紫。教师引导学生读准。教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然后我们再交换读。有些同学个别字读音仍读不准的,练习读准了。师生交叉读。
教师:对对子可以拍手读,下面我们按排座行次分4个大组拍手 赛读,看哪个组表演的最好。依次序大组集体拍手表演读。评出优胜组集体表演读。师生鼓掌。
2、朗读感悟字词意。
教师:下面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找出来,在下面点上点,然后 用横线把带生字的词语划出来。然后同座互相检查下找没找对。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生字词,然后同座互查。
教师:下面我们请三个同学分别把三段(节)对对子的儿歌声字 词读出来。
三个学生依顺序读出生字词。
教师:很好,这篇对对子课文第一段主要是写大自然中一些有关 天气的词语对对子,其中有三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带什么? 学生齐答:带“雨”。
教师:对,只有合体字“朝”是“月”字旁,“夕”是独体字。
用同样的方法,同学们看看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的生字归类一下,有哪些生字有相同的偏旁。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蝶”和“蜂”都是“虫”字旁。教师:它们为什么是“虫”字旁? 学生:因为都是小飞虫。
教师:对,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形旁是“虫” 学生:“李”和“杨”都带有“木”,它们跟“桃”“柳”这些字 一样,都是树木。
教师:对,这些字也属于形声字,“木”是形旁。另外的生字“碧” “紫”“秀”都是属于什么结构的字? 学生:上下结构的字。教师:对,只有“什”“跟”“夕”一样,属于独体字。我们用归 类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形。下面同学们读词语练记住这些生字。生练记
师:现在我们用这些生字仿课文,练习口头组词语,先自己组词语,然后前后座同学互相交流。
生生自练组词语,然后前后交流 师:现在全班交流,哪个同学发言? 生:雾气、晚霞„„ 生:紫色、一千个„„ 生:李子、碧绿„„
师:同学们词语组对了,说明对这些生字的意思也了解。很好。
4、练写生字
师:本课我们要学会写6个字(师出示带田字格的小黑板上书写的字):和、千、秀、语、李、香
师:观察一下,从字形结构归类有哪几种结构的字? 生:有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和、语 生:有上下结构的字:秀、李、香
师:对,还有一个独体字:千。下面同学们看老师书写,记住笔 划顺序,看老师怎样写的。
师逐字范写指导。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带有禾字旁的“秀、香”(1)“禾字应该写的扁一些;(2)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3)竖要写短,给下面的”乃、日“留下空间;(4)撇捺要尽量伸展。写完让学生揣摩汉字的形体美,然后描写,仿写
5、实践活动巩固练习
(1)小组合作学习:我会读,我能对。各小组读“我会读“中 心词语。
师提示:想一想,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可以与哪些词语相对?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如,朝阳对晚霞山清对水秀。生:小组合作对词语 全班汇报。(略)
(2)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放
到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找到的朋友多。第一次没找到朋友的学生,可重新选择一个词语,再找朋友,直到找到朋友为止。在找朋友的过程中,提倡互相帮助。
师总结,布置作业(1)
回家口头练习,用学过的生字各组几个词语。(2)
在生字本上每个字各练写3个。(3)
预习下一课要学的课文。
评析
识字3(一年级下册)
这位教师上的这节识字教学课,基本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一些指导意见上的。也许对很多小学教师有借鉴作用。怎样参考“教参”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设计”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创新成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当然,教学无定法,哪怕学习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上的典范课,也不能脱离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照葫芦画瓢。这位教师上的这节识字课,有以下几方面可以借鉴: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师依据“对子歌”的课文,导入后,就让学生用读课文汇报预习。然后师生一起合作学习读准字音,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必须在语境中,在词语中读准字音,然后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师范读,师生合作读,交叉读,再分大组拍手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字词意。又通过生字组词语等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所学的生字在不同语境的字词意。从教字音到了解字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利用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识字3的导语写到:“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教师范读导语,引起了学生对本教材的兴趣。而课文对子歌,主要描述了大自然的景物。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色和形态万种的小动物、植物等。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雾、霜、蜂、碧、柏、李等。这些大自然的景物,都是学生熟悉的,用这种方法易学易记。遗憾的是,教师在这课教学中有这种意识,但没有能强调启示学生今后要运用这种方法自觉、自然地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不仅学与大自然景物有关的字。可以用这方法学与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有联系的字。如日用品、玩具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学识字。
3、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教学写好字
中国汉字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尤其充满丰富文化内涵优美的字形。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后,这节课又要学生学写6个字:和、语、千、李、秀、香。这6个字,有些是这节课刚学会的生字,有的是过去学过的字。
教师教写字层次分明,教法有序。先出示6个字,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按结构归类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三类。然后重点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接着提示学生写这些字注意间架结构的特点,按笔顺规则范写,再从整体到部分,要提示学生,写偏旁时要注意的地方,如“秀、香”的禾字头要写扁一些,有些笔划要写规范,如上撇是平
撇,不能写成斜撇等,指导较细。学生接着先描写,然后仿写。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写字,并且让学生揣摩所要写的字,从字形上感受到汉字的美,从而更加热爱汉字。
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生字。
低年级小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根据这个特点,教师设计多种形式和方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生字。如:
在用多种形式的读中巩固。师生合作交叉读,学生分大组拍手赛读等,这种形式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在积累词语中巩固。用结合生活实际和模仿课文在语境中用组词语的方法巩固了解字义。按课文后“我会读”组织学生分小组或同座读“我会读”中心词语,然后动脑想一想,快速说出哪些词语可以与哪些词语相对。在这基础上,又进行扩展练习,相互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和个人找的多。
还有,在写中巩固。不但要求学生字写的规范、端正和整洁,在写字时复习巩固本课学的三个生字。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其他的实践活动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生字。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追求热闹,搞一些非语文的活动,占用了识字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课外的作业,这样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5、另外,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识字,并且平等的参与,互动合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较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启示家长
你的孩子在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语文学习中,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希望家长能从如下几方面配合教师帮助你的孩子完成识字写字任务:
1、要督促孩子每天完成识字学习任务,不要“欠识字债”,欠多了,必然会加重以后的识字负担了。再就是,儿童往往认识事物快,但遗忘也快,所以家长要经常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记忆复习的方法不能单独孤立记忆字,要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如背记带生字的词语、背记他喜欢的句子(句子中有要复习的生字)等,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一些好的课外读物。在读中进一步了解字词意;还要让你的孩子在写话时有意识用带生字的词语。这样,你的孩子会牢固的记住学过的1800个常用字了。
2、“课程标准”中规定识记的1000~1800个常用字属于有目标的识字量。除此之外,还应当鼓励你的孩子在平时的读写中,识记其它的一些常用字。发现它们识记了其它的常用字,要及时表扬鼓励。特别是发现他们用自己创造的一种识字方法,更要表扬。因为这种自能识字方法是孩子自我智力开发的表现,难能可贵。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硬性逼孩子去多识字,不要让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去攀比识字量多少。孩子智力开发的早晚不同,你如果那样做,就会加重孩子学语文和识字的负担,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拔苗助长”,千万别这样做。此目标识字没有任何量化要求,教师也不会去考虑的。切记!
3、再就是在生活中,随时让孩子自主自能地识记字。带领孩子到超市去买东西,可以让孩子对照货物识记一些蔬菜、水果、日用品的字。过马路时,识记路牌上的字等等,这样你的孩子有意无意地认识了些字,他还会感到这样的认记字很有用,从而激发起他识字的兴趣。这就是我们说的,培养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识字。这样的识字,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的。
4、学会写的字要比识的字少,不要硬性要求学会写每个生字。但要配合教师指导你的孩子按书写要求把每个字写好,不要随意涂改所写的字,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写字姿势要正确等。如果感到孩子有哪几个字没写好、不规范、不工整,不能用多写十几个、二十几个方法去练习,这种机械的重复的练字方法是错误的。你要帮助孩子对照辨析出写得不好的原因,如间架结构的问题,或者某一笔划没写好等,然后让孩子描写一、二遍,再练写几个就行了。只要有进步了,就表扬。有的家长让孩子把写字本保留好,经常用前后对比的方法鼓励孩子把字写好,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再就是写字用的铅笔要按老师要求的准备好,硬软度要适当,写的太短的铅笔头不要再让孩子用了,那样会影响学写字效果的。
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所以,要培养你的孩子从小学写好字。我们相信你会做到的。
第三篇: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
主持人(王剑宜):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程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识字教学以及相应的汉语拼音教学如何才能让孩子学得高效而快乐?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参与课程实验的朱玉明、刘鹰、李晓艳、王剑宜老师是怎么说的。
王剑宜: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来说,很多老师都在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总结各种好的办法,我们南山实验进行“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几年以来,关于识字这一块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觉得大量阅读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快速地起步阅读,大量识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刘鹰:实际上我们识字的目标就是为了抢占阅读这块阵地。既然识字的目标是为了尽快阅读,那么识字的目标就不需要那么高,会认就行,我们在识字的时候把目标定得非常明确,实际上也是相对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我感觉过去我们仿佛是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写字而写字,其实学生是非常辛苦的,老师也教得非常辛苦。我有一种感受,其实孩子在学前已经有大量的词汇量了,据专家研究大概有三千多,比如说,春天、地板、桌椅,每个词义他都知道,(李晓艳:就是口头语言)那么识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他已经知道的这些字词和它们的符号构筑起一种联系,那么我们的状态就是让孩子在字音与字形之间构筑起一种桥梁,所以我们对字义、组词等这样一些比较繁琐的可能会增加孩子负担的教学是尽量避开的,我们的目的非常单纯,直奔主题,识字——起步阅读。
朱玉明:我们这个实验识字与阅读基本上是同步的。以前教学当中一二年级就是识字,最多读几篇课文,但是我们现在的实验是识字与阅读同时进行的。孩子刚识字就给他文本;刚认识的字,就马上做“字宝宝搬家”等游戏。
刘鹰:就是给他语境。今天识了几个字,我可以编个小故事,把它们插在里面,马上让他去读,非常有成就感。
朱玉明:识字与阅读同时起步,识字是为了阅读,同时阅读也促进了识字。孩子认了这个字,只有在后来的阅读中反复再现,反复看,他才不会回生,否则的话,你认得的字不去看,不经常在阅读中碰到的话,回生率是非常高的。
刘鹰:这个我很有体会,因为我以前教过部件识字,也是大量识字,但是到最后效果非常不好,我在处理时就是跟阅读隔离开了。阅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像朱老师说的,阅读可以巩固汉字,同时是一个滚雪球的方式,他可以不断在阅读当中认识一些自己不会的,碰个面啊,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在阅读中像滚雪球一样,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返生。
王剑宜:另外,就像一个字,原来认识的,跟不认识的组合在一起后,连蒙带猜地就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朱玉明:另外,这个字就见了面,下次我们教到的时候,他就已经眼熟了。它接受起来就会更快一点,识字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李晓艳:在识字与阅读同步这一块我们也是做足了功夫的。我们的老师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在孩子还不能阅读的时候,就培养他阅读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如有的老师把绘本根据孩子的情况分成几个层次,字很少的,字稍微多一点儿的,字更多一点儿,A、B、C几类,让不同的孩子都有书可读。从最开始,入学时就让孩子和书亲近起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有了,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量多了,很自然地孩子就可以阅读了,到后来我们的识字就很轻松,不觉得回生啊,复习巩固的方法就是阅读。
刘鹰:对,我觉得我们是尝到了阅读对识字的甜头,我们是早早地,一起步就阅读。我记得一开始读绘本时,其实有些字他是不认识的,但只要一碰到认识的字,他就高兴地叫:“这是我们学过的”、“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特别有成就感,认了字马上就可以读。
朱玉明:而且他觉得识字有用。我有一个学生,上课时认了字,课间她在读一本书,读到了课上教的一个字,非常高兴地跑来,“老师,我们刚才学的字在这里!”她觉得认字很有用,对她的阅读很有帮助。
李晓艳:如果你这节课里出现的字,是上次课哪首儿歌里学过的字,一读到这个字,他会把上一首儿歌都背下来。
朱玉明:识字和阅读是不能分开的,紧密结合,识中读,读中识,效果是最好的。
刘鹰:对,这是我们识字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朱玉明:当然低年级不可能每节课都去搞阅读,阅读是辅助,课外阅读是配合的,但我们课堂上要让孩子快速进入阅读,必须大量地识字,就会有一些效率比较高的,孩子比较喜欢的方法。形成共识的一个理念就是:认字就像认人一样。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我们可能看完一面也认识这个人了,但回过头来可能想不清这个人眉毛是什么样子,眼睛什么样子,鼻子什么样子,你可能只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儿童认识事物处于镜像期,他认识事物不是像成人一样去分析,观察分析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就像照相机一样把它整体拍下来,是一个镜像记忆。认字也一样,他看一个字,不是像我们以前教孩子,这是横,那是撇,没有那么细致,就是告诉他这个字是什么,像照相机一样拍下来,就认得这个字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李晓艳:汉字的特点本身也是这样,一个汉字就像一幅图画一样,和小孩的心理(朱玉明:镜像记忆)更符合。
刘鹰:我想补充一下朱老师说的,认字如认人。比如我跟朱老师一碰面,第一次碰面,她说“我叫朱玉明”,我说好,似乎认识了;但第二次碰面,可能似曾相识,可始终说不出她的名字,然后她再说一遍,“我叫朱玉明”,(王剑宜:而且你也记住她的样子了);第三次、第四次我肯定就知道了,我一见这个人,就能叫出来:“朱玉明”。其实识字就是这回事。
朱玉明: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老朋友。我们很多的识字方法,就是给他一个反复见面的机会。
刘鹰:对,我们的课堂就是为了让孩子对生字不断地去见它,不断地与生字碰面,增加与“字宝宝”碰面的机会。当然这个机会的创造不是天天读书,或者枯燥的办法,我们有非常多的方法,游戏啊,信息技术啊,包括小组活动等等。
王剑宜:一说到这些方法,所有的老师都会侃侃而谈,大家都有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所有的这些经验都是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以及孩子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来采取的,这些办法都能让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孩子刚入学,对汉字比较陌生的时候,我们就编一些顺口溜,学“田地”的“田”:“田字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开始是老师编,然后调动家长一起参与,慢慢地孩子自己对汉字也有感觉了,自己也参与来编。
朱玉明:孩子通过联想,通过编顺口溜、编故事、猜字谜来记。
李晓艳:他觉得汉字很好玩。
王剑宜:我们并没有说这个是字音、字义、字形,但孩子在编顺口溜中,猜字谜过程中,理解了汉字的意思,也了解了字形。
朱玉明:这也是汉字的优势。汉字有很多形声字,字形有表意的功能,在编故事、顺口溜中,把字义理解了。
王剑宜:像王荣生老师说的,老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记得我们班有个孩子,当时说“秋天”的“秋”时,也不知是在网上找的,还是自己编的,我感到挺形象:“半边绿,半边红;半边喜欢及时雨,半边最怕水来攻。”(朱玉明:是网上的。)不管是网上的,还是自己创编的,他都有兴趣来做这件事。
刘鹰:我们在备课时怎么处理教材呢?一篇课文确实有很多生字,二三十个,它只是把“字宝宝”引荐给我们,一篇课文只是一个载体,更多的时候,在课堂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游戏把“字宝宝”复现出来。如刚开始,会用倾听的方法,小手指着字,跟着老师认一遍,这就是跟“字宝宝”第一次见面。这个环节完了,就设计第二次碰面机会,可以同学之间相互问一问。
朱玉明:给字编上号,叫号认字。
王剑宜:请教小老师。
刘鹰:第几排的第几个字是什么呀?会的孩子会大声答:我来教你,第几排第几个字是什么。这个时候是第二次碰面。接下来会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把“字宝宝”放在字卡上,开火车啊,或者红绿灯啊,等等。我们的理念就是不断地把“字宝宝”拿出来反复与孩子见面,像认人一样。
朱玉明:还有一个,孩子组了一个词,其中有个字是没学过的,老师就把那个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次并不要求孩子学会它,只是混个眼熟,见一面,下次教这个字的时候,似曾相识,这样就对识这个字有个帮助。
李晓艳:经常一节课下来,副黑板这面都有好多,孩子组词带出来的,或者是在课文里带出来的生字都写在这边。
王剑宜:另外,识字跟孩子的发展也是有阶梯性的。如,最开始是听音找字,老师来读,孩子找出字卡中和老师一样的字,随着孩子的发展,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换偏旁,加偏旁,减偏旁,同音字,看图片找字,看动作找字,如,这个“咬”,我做动作,孩子看到了,就找那个字。同时汉字的规律,汉字的字义也进一步地理解。
刘鹰:信息技术对复现汉字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优势的。
朱玉明:我们这个实验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传统的教学是一进校先学拼音,我们是一进学校先识字。其实孩子一上学是很想拿起书来读的,他认了字就能读书。如果你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先学毫无意义的拼音,可以说对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打击。所以我们在教孩子认得几百个字,能够初步阅读之后才学拼音,学拼音和教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教孩子键盘操作同时教汉语拼音,这样孩子学会了键盘操作,熟悉了拼音以后,教孩子打字,打字中,出来的都是同音字,在辨析选择的过程中,对这个字的印象更深刻了,同时对同音字也扫描了一遍。
刘鹰:对,他得挑出需要的字,又是一个再现的过程。
朱玉明:对其他的字又混了一个眼熟,这是同音的。通过拼音、电脑,一下子把这些字呈现在面前,他很新奇,非常有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在word文档里,孩子给字变变颜色、字体,反反复复,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当识字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孩子本身会说话,把自己的话在电脑上打出来,打的过程又是一次复习。
刘鹰:学会拼音后,我们每个识字课堂都会留出大概5-10分钟打字,他们很喜欢。别小看这个打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他首先要认识这个字,要挑出来,还得选,这里面包括很多能力。
朱玉明: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刘鹰: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
王剑宜:还做小老师,相互帮助。
朱玉明:当他学会了电脑操作,学会了汉语拼音后,他就知道了我们说的话可以通过键盘敲出来,一开始就是一句两句,很简单的话,(王剑宜:我爱妈妈。)自然而然地就(书面)表达了,所以我们的习作稍微迟一两个月,基本上也开始了。拼音学完了,识字、阅读、习作就都起步了,这是我们实验的一个创造吧。
李晓艳:对实验中识字的效果我们都很惊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很好地运用了小组合作这种形式来识字。现在的孩子在学前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特别是识字这一块。每次在入学时的识字前测中都会发现,班级中有的孩子,少说吧也有五、六个达到了2000字以上,然后1000字、800字,当然少的也有100字左右等。那么这样的一种情况怎么样来处理识字教学呢?我们把孩子分成小组,识字多的孩子当小组长,四人一组,有识字稍微少一点的、弱一点的,搭配起来。识字多的孩子很好地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
刘鹰:否则他们在课堂上没事情干。
朱玉明:他上课很无聊,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养成不好的习惯。
李晓艳:现在的班额是40人,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全都照顾到,小老师帮了我们的忙。另外,孩子教孩子,孩子也愿意接受,效果特别好。我最近在教学中发现,游戏在小组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面向全班时,肯定有些学生要散掉,关注不到个体。在小组中,四个人,每个都动起来,每个人都参与。我们有一个抽大奖,用手指抽,把小字卡摆在这儿,全班是用脚踩,小组就用小手指抽,他们非常感兴趣,每个人都动起来。这样的一个情境,孩子之间相互帮助,很和谐,不会觉得这个孩子很弱,识字多的孩子很愿意来帮助他。另外,因为会在全班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他就会觉得我帮助他也是为了我们小组,就越来越向上。
王剑宜: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学校有自己研发的课件,很多字摘出来以后,有一个“送字回家”,孩子们在拖动鼠标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提高了,同时很好地把字再次复现了一次。我想到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创设情境的识字方法。举个例子。我在屏幕上打出来:我收到了一封信。一个信封,下面是“信”,带着孩子们看着屏幕认会了这个字。我这封信是我的一个朋友邮来的,呈现了朋友的照片:“朋友”;我说,收到这封信我很高兴,可是打开一看,是“空白”,一个字也没有。孩子很感兴趣。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第二天朋友来了一个字条,说:你不是很有办法吗?你想想怎么看到信上的内容。正好那天我碰到了一个情况,我受伤了,然后拿碘酒涂了手,涂完之后摸那个信,哇,变蓝了!孩子们就很好奇,都陷在情境里。为什么会变蓝呢?我就想办法到网上查:什么碰到碘酒会变蓝?“面粉”就出来了。大家来试一试,找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涂了那张字卡,涂了面粉,就变蓝了。朋友又说,你能把上面的字变没吗?又犯难了,正好做鱼,涂了点柠檬汁,又拿柠檬汁涂了点在上面,然后字什么都看不见了,又变成白色了,然后又学“柠檬汁”。就在这个情境当中,十几个生字都拎出来,孩子非常感兴趣。然后又说:小组合作,谁先把这些字认全了,那个小组就来做这个实验,孩子就相互考,小组长或者会的考不会的。
朱玉明:孩子再看到“柠檬”这两个字,首先会想到王老师这个实验啦。
王剑宜:所以我认为情境可以使孩子很有兴趣地去做,很深刻。
李晓艳: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能是更多地关注用什么办法让孩子来接受这些字。你看王老师采用了这个办法,孩子识字多了以后,可以用“生字聚会”,同偏旁的字开会。有些生字离孩子生活很近的,很容易识记,如“椅子”,这些木头做的椅子;但有些如“栈道”“箩筐”啊,城市的孩子根本没有生活经验,我们就找一个图片,或者多几个,大量的感官刺激就会把形象与字建立起联系来,印象就很深刻。
朱玉明:开始是老师想办法,到后来则都是孩子想办法,有些字孩子想的办法比老师还巧妙。
刘鹰:我感觉是这样的。到五六百字时,孩子对汉字的间架结构已经有些默会了,最后他编的故事经常让我们大吃一惊。
朱玉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的规律了,他又运用这个规律想办法识记难字。每次推难字,看哪个小朋友有巧妙的办法把这个难字记住,巧记难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啊,思维能力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刘鹰:我们其实不需要刚开始硬把汉字间架结构这些知识教给他,识到五六百字,很自然地就知道(领悟到)了,轻轻一拎,什么左右上下、偏旁等都默会了。
王剑宜:孩子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生活场景当中、校园文化当中,认班牌,认同学名字。
朱玉明:对,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叫做“见字认字”,走到商城,走到街道,都认。
刘鹰: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些实验班孩子到了第二学期是识字熟练工,真的,不用你很费劲,老师感觉很轻松。我觉得这是一个规律,识五六百字后,汉字的优势特别能在孩子的意识中体现出来,不仅是间架结构,甚至是汉字的一些造字规律,他都能领会。
李晓艳: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五六百字后,大概是第一学期后半学期时,他看到汉字就会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如,“沙漠”的“漠”为什么是三点水啊,沙漠里不是没有水的吗?我的名字“lǚyīnɡjié”的“英”为什么是草字头,“英”不是“英雄”的意思吗?很自然地,他就会思考这些问题。
刘鹰:有些他还真能说出来,如“漠”,是没有水的意思,没有水那不就是“沙漠”嘛。很多孩子创造出来的帮助认字的方法就很有汉字根源性的东西、文化的东西,这真不是我们教会的。
李晓艳:这个时候,我们也会给一些书啊什么的,我们的家长很惊讶,为什么一年级就会很喜欢《汉字奥秘》等这些书不放,这些书我们都没有读过。对汉字追根溯源,学到这里他就很需要这些东西,读到了一个,就回到班级里来说:“你们知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吗?”他就有这样的兴趣与欲望。
朱玉明:所以识字效果就好了,很快地掌握了这些汉字后,他的阅读就很轻松了。爱上阅读之后,学过的生字不断地运用,这些字跟他就完全成了朋友,他就掌握了。
王剑宜:来了解这个实验的外校的老师经常会问一些问题,如:孩子经常会遗忘这些字怎么办?经常大量地读,写是怎么处理的?像这些问题我们也是有办法的,比如孩子早上入校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识字早餐”,把生字都读一遍,复现一次。有的时候,并不是整本书学完了才检测,每节课开火车,“火车进山洞”用来全班的检测。
朱玉明:还有小考官啊。
刘鹰:有这样的检测当然很重要,实际上,我们有一个理念:识字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我们不要焦虑,我们一旦焦虑,孩子就会觉得这事情好难啊,他就会放弃。
朱玉明:其实今天不认识,明天就认识了。
刘鹰:对,我甚至跟家长说,今天二十个字,孩子可能只认识十几个,你千万不要说“你今天怎么这样了!?”可以这样做:噢,这个字你还不认识啊,就告诉他这是什么。不断地让他跟字宝宝见面,今天不认识,明天不认识,后天还能不认识吗?所以心态一定要平,你的心态好,孩子就觉得这个事情很轻松,老师说了,将来我会认得的,他就不会压抑、热情被我们打击。
李晓艳:留的作业更多的是让家长和孩子玩玩游戏,打打字卡牌。
刘鹰:我记得我在家长会上说:识字的事你们千万不要参与。我知道家长一焦虑,孩子就糟糕,我说:十五分钟你就跟他玩游戏,不说“你上课怎么没听啊,这个字都不认识”,你就和他玩游戏;不认识了你教给他认识就行了。
王剑宜: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是让孩子来教我们,“你是怎么学的,把我教会”。
刘鹰:孩子不认识的,不要紧,就说:我教你啊,这个字是“春天”的“春”,你读一下。经常就是碰到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的理念就是:识字是细水长流的,不可能一刀切。包括孩子的阅读起步,可能都会有前有后,当然最终都会走到一个目的地。
刘鹰:刚才剑宜提到有的老师提到一个写字的问题,我们这个实验一个很大的亮色,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识写分流”。我们的目的是抢占阅读这块领地,那么我们的识字就是认得这个字就OK了。但是写,我们也会有,我们写那些高频率的独体字,就是“人教版”中要求的,我们也会提笔练字。他认了一二千字,再写那三四百字,多容易啊,一点没有压力,写得非常好。
朱玉明:要求是少些,但要写得好,而不是抄抄写写,反复很多遍,机械地写。
刘鹰:对,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写字,相当于一个技能活儿,实际上一年级的孩子手脑是不太协调的,那时逼她去写字,他非常痛苦。
李晓艳:他会很憎恶这个字。
朱玉明:所以我们是写得少,写得好。
刘鹰:我们的目的是,我们认字,我们阅读,我们优先发展的是他的思维,到了三、四年级,把写字的量一点点加上去,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的。
李晓艳: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
第四篇:识字写字教学中
识字写字教学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是怎样处理的? 问题:识字教学枯燥单一
对策:遵循规律 形象识字 激发识字兴趣
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得没劲、心不在焉。长期下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将会被扼杀,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去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变枯燥的识字教学为充满趣味的识字游戏,使识字教学与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呢?我们可以采用拼一拼、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
第五篇:识字写字教学中
识字写字教学中,遇到过困难和问题及对策
乌石中心小学
刘蔚玲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专家们认为孩子五到七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记忆力也是最佳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以本为本,束缚限制他们的能力,要以人为本,要以“上不封顶”的要求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识字量、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为日后的大量阅读做准备。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读文中识字。在本套一年级的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
二、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巩固已学的字。
1、鼓励学生多看书。以书为伴,提高识字量。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童话书、寓言书等。老师就根据儿童的心理愿望,每周开设两节“我会读”展示性课外阅读活动课,鼓励学生多识字、早阅读。
2、捐两本,看百本。我校对图书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班为单位,分级管理,学校给每班配备了一定量的图书,打造了书柜,同时,倡导学生踊跃捐书,捐两本,看百本。
3、在读书中识字。在读书活动课中,低年级教师应注重识字与阅读并重。通过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读识字。指导学生看拼音阅读课外书
4、肯定学生读书成绩,做好评估工作。当学生的读书成绩得到肯定时,他会更加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