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

第一篇: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

陶军毅 赵国忠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课堂教学是需要有亮点的。所谓“亮点”,是指课堂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亮点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对人生和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亮点更是必不可少,那么,课堂教学的亮点如何寻找?课堂教学的亮点又该如何设计?笔者就“新课导入”、“素材设计”、“重难点突破”、“课堂生成”、“课堂结尾”、“教学反思”六个方面例谈教学亮点的寻找和设计。新课导入显现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好,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 如在《魔术棒的使用》一课中,我采用“汉乐府”的形式导入新课。乐府诗《江南》是一首可唱的采莲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这首诗歌因其歌词朗朗上口、和声优美动人、音调回旋反复,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学生。接着,我展示了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制作的一幅画,并问学生:古人为这首诗配了曲,老师想为这首诗配图,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大家想想,图中还缺少了什么?就这样,学生在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歌声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阶段没有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影响新课内容的进一步学习。素材设计展显亮点 布鲁诺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这里的材料即教学素材。素材的选择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带有趣味性、创意性的材料„„ 如宁波市的黄书博老师在《动作补间动画》一课中,采用与物理课中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教学素材,通过在光滑平面上小球的运动动画的制作,来揭示动作补间动画特点,该课在2013年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任务1:模拟小球沿斜面b—c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一定律”)。任务2:模拟小球沿斜面a—b滚落的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素材的选择应该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选材;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素材的“实用性”;再次要体现素材的层次性,在难度上要逐渐递增,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能实现知识点的整合。总之,素材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学”。重难点突破彰显亮点教学重点通常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比较难接受、难理解的知识点。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很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一堂课的亮点也往往隐藏在教师对这两个常规问题的处理上。例如,《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难点在图层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上,处理的方法如下:准备好三张玻璃纸,在玻璃纸上分别画上白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位置和大小与白色鸭子一致)、蓝色的小河;然后设计三个问题来说明图层的三个特点:透明性、独立性、顺序性。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图层如同玻璃纸,玻璃纸有什么特点?图层有什么特点? 2.前层玻璃纸上画的“鸭子”被擦除时,后层玻璃纸上的“小河”会不会被擦除?图层有什么特点?3.交换两只“鸭子”所在玻璃纸的位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鸭子”?图层又有什么特点? 接着又在“图层调板”中设计三个问题来验证图层的三个特点,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擦“树”时,“荒漠”没被擦掉,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2.调换“树”与“荒漠”所在图层的位置后,“树”就不见了,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3.“荒漠”擦掉时,“树”会露出来,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用形象的实物与虚拟的图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执教市级公开课《宽幅照的拼接》时,我将该课的重难点落实在“调色”上。因为自动匹配后,两张图片的颜色还存在细微的差异,手动调整这些差异是很困难的事,而宽幅照拼接的第二步“自动拼接”相对简单,第三步“裁剪图片”又在第四课就学过,所以重难点只能落实到“调色”这一环节上。如何在“调色”环节设计亮点?我采用评选“谁是最细心的人”方式进行切入,先以小组推评的方式推出每组最细心的学生,将他们的参数记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逐一验证,经过“匹配颜色”、“输入参数”、“自动拼接”三步后,宽幅照初步形成,色差没调好的照片此时会有很明显的拼接痕迹。据此,由全班学生作评委,对他们进行星级评比,根据星星的数量,评出了我班最细心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赛,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调色和拼接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意志品格。“突出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学;“突破难点” 是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等方法来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深刻。课堂生成探究亮点 课堂教学并不总是依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进行的,有时迂回曲折,超出设计者的想象;有时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进行,这时该怎么办呢?是直接把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知学生,还是让学生继续探究错误呢?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在《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第五个环节“合并图层”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并在错误的尝试中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能由一棵树变出一片树林吗? 学生尝试探究。注释:发现部分学生用之前所学“复制图层”的方法复制出多棵树和影子,然后将树和影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树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我期望能在错误的探究中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来。教师展示一件用错误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表扬其探究精神后,接着问学生甲:树林中的树有大小之别,你能改变其中一棵树的大小吗? 学生甲演示。师:操作过程中,你碰到的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树和影子的形状需要分别调整。师:为什么要分别调整?怎样实现二者的联动? 生甲:因为树和影子位于不同的图层上,复制前先把它们合并到一起。师:怎样合并图层呢? 注释:至此,学生终于从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学生尝试探究、查阅资料。学生乙演示合并图层的方法。教师再次展示学生作品,问:“作品存在哪些问题?” 生丙:树上长树、影子挡树。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问题生成之后需要解决之道,更需要我们加以利用和引导。学生也只有在经历了对错误问题的深刻认识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课堂结尾呈现亮点 课堂结尾指教学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因人而变,因文而异,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灵活地选择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例如,宁波市张利波老师在《构图与图片裁剪》一课结束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将杂而散的知识点用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条理分明、结构清晰,再结合“自定义动画”,使知识回放更有层次感和条理性。一节好课的结尾应该是下一节课好的开端;一节好课的结尾也应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思索;一节好课的结尾更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妙的结尾,画龙点睛,课堂结尾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也可以启迪学生进行深度发散思考。教学反思寻找亮点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堂课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亟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教学用语、教法上,也可能表现在课后小结、学生练习等方面。通过独自深入的思考,或与人讨论中改进问题,并把改进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印证,在印证中进一步改进,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教学的亮点,打造完美的课堂。例如,《宽幅照的拼接》一课的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是“尝试拼接”,原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图层”知识对组成校门的三张图片进行拼接,然后根据拼接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找出解决方法。试教时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拼接时间过长,基本超过一分钟,二是拼接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后改用“师生竞赛”的方法得以解决,方法如下:“在屏幕上展现倒计时的数字,在45秒内让学生尝试拼接,如果能拼出来,就进行演示和表扬,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来拼接的话,需要几秒呢?’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嘴里数着1——2——3„„老师居然只要2.5秒„„” 于是,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下活跃起来,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例如,《宽幅照的拼接》拓展练习阶段原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的难度系数较小,第二题的难度系数较大,通过难度系数的递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试教时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完成第一题,第二题形同虚设,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思后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新处理:降低第二题的难度系数,使两题的难度趋于一致,再次试教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即前两组学生做第一题,后两组学生做第二题,在团队之间开展分组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做得又快又好? 修改后既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眼界,在名师的课堂中、在专家的引领中、在优秀的案例中、在反复的实践中,汲取养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生命需要亮点,课堂更需要亮点,亮点的寻找和设计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合理的亮点设计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亮点设计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课堂教学仅有亮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优美的语言、扎实的基本功等。只有把这些环节都做扎实了,课堂才能更加精彩。(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杭州湾初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寻找切入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寻找切入点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切入点把握得好,一篇课文就能很流畅地讲好;切入点选取得好往往会取得引人入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切入点

古人攻坚,讲求突破,攻其要害,任你金城汤池,只要一点突破,便可土崩瓦解。讲析课文,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可以化难为易,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入点找得好,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使教师和学生两者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培养审题能力

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及结构思路等。文本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本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比如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杜十娘是谁?杜十娘为什么沉百宝箱?“怒”字反映出杜十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主动从文本中找寻答案,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会被分析,也不会使教学过于枯燥。

二、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

有的文章里面,有作者非常明显的写作意图与情感表达,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领。例如在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我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到文章最后就找到了: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然后抓住这一点展开,为什么要对一只小狗表示歉意,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又是什么样的背景呢?这样步步展开,完成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抓住文章的文眼“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郁达夫笔下的秋,无论是秋声、秋色,还是秋雨、秋蝉都带着浓浓的凄清之感。李清照的《声声慢》,她所要表现的就是一个字“愁”,抓住这一字眼,不管是间接用“黄花、淡酒、细雨、梧桐”抒情,还是直接用“凄凄惨惨戚戚”抒情,所有问题都离不开“愁”这一文眼,所以以文眼为切入点,事半功倍。

三、从朗读切入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适合于诗歌,诗歌的含蓄隽永,音韵的和谐优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更多的是朗诵中体会出来的”。长期以来,高中教学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过于侧重技能训练,忽视、漠视阅读带给人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享受。这应该是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或者是不能真正提高语文修养的原因之一。从朗读入手,精读、细读、大声读、有感情地读,读到诗歌里面去,感动自己,打动他人。读好了,就能说明对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与情味已经掌握理解,就无需教师再分析、分解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分组读,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读,男女混合朗读,全班齐读,从各种各样的诵读中,推荐朗诵得最好的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朗诵水平提高,也在朗诵中得到锻炼,感受到康桥的优美、作者的不舍,获得美的享受。我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没有讲解文章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分组分节地朗读,读完后请学生相互讨论、分析该如何读,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缓急、情感的把握等各方面,当学生读出作者要对自己的乳母大堰河所表达的情感,读出凄凉深沉怀念的情味,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文章,只有理解了才能从朗读中传递出来,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不必再做过多的讲解。

又如,我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诵读。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熟,快读;先泛读,再精读。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古文的魅力,感悟古人的精神品格,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读进去之后,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四、设置情境切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切入其实可以交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作为课堂导入,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给有表演能力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全班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课堂。例如在讲《古代诗歌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课时,“意象”这一概念特别抽象,学生感到陌生,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男女朋友。男朋友手持一枝花(除玫瑰外的其他花草都可以),向女朋友求婚,结果被拒绝。

师:为何被拒绝?应该送什么?

生:拿的花不对,应该送玫瑰。

师:为什么?

生:玫瑰的花语才是爱情。

师:其实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就是有关花与花语的知识,不过在古诗词里面我们称之为“意象”,花是“象”,“花语”是“意”。这样结合生活实际把“意象”这一概念解释清楚。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新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诗歌鉴赏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分析,就不免枯燥,晦涩。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制作一张演奏会海报,需要把演奏者、演出地、演出的时间、乐器、乐器材料构造、演奏过程中所见所到之处、演奏的效果,都找出来,填写在自己的海报上。用学生喜欢的这种形式,完成对这首诗的基本信息的概括,调动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积极性。再掌握深层次的研究写作技巧与方法,就会更容易。浅入深出,兴致盎然,做到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例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理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已悄然而起。在参加学校展开的新课标的习、讨论,并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对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并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就语文教育教学该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加强学习,用课改新理念武装自己。

一线语文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科研理论相对薄弱。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性告诉我们,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必要虚心学习。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彻底摒弃“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根据学科特点,语文老师不仅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同时还在学校、教研组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蓝本,在些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理论著作,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育新观念》《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课改理念理论著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将这些理念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之中。

2、勤于阅读,关注国内最新教育动态。

语文老师要订阅语文教育期刊,研习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同行及兄弟学校的一些研究方向和先进做法,加强校际交流,分析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教学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让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如《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 》等杂志,都涉及到全国最新的教育教学资讯,会开拓教师的视野,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分析与理解。

3、研究学生,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积极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探索"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文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回归。

二、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深入领会新课程的实施建议。

1、明确语文教师的角色。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语文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还应该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处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2、体现语文教师的基本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发挥语文教师的天然优势。语文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出发,合理使用设置情景、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制作课件、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课堂环节,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与兴趣。有的语文教师开展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除了自己提供话题,还积极发动学生定期提供热门话题,让学生将讲演与话题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优秀讲稿进行张贴、展览和收集、装订,由演讲派生出来的一些语文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求有效教学方法,努力达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工作效率,这正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想让学生通过在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教学之后,有所获进步或发展,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效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总结。

1、以学情定教法。

从学情出发,整合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适合大部分学生水平的课堂教学目标,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思考题,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造,使其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合理处置自读课文,大胆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精心选择课外美文充实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内容定教法。

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使是同类教学内容,也会因篇目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旁批点评法。(2)、重点摘要法。(3)新体裁阅读法。(4)、情景实践法。(5)、重点串联法。(6)、编演剧本法等。一方面,关注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动动手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另一方面,从学习本身所包括的接受与发现两种最主要的形式出发,适合的教学方法会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

3、以发展定教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篇目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开放性设计,充分利用课内外的学习资源,设计各种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在一些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落实语文新课标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将继续沿着新课标所指明的方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为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奋斗。

第四篇: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作一探讨.1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1)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2)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3)启发性.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2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2.1通过实验进行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案改进等都可以成为物理问题设计的内容.如:

(1)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定弹簧枪钢球射出时的速度.(方案设计)

(2)测金属电阻率时,为什么通电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实验原理)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滴下油酸酒精溶液时,滴管离水面应高一些还是应该低一些?(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设计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还能了解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等方法,形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2通过知识应用进行设计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设计知识运用类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接收,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可以“神舟六号”为背景,设计这样的问题:

(1)若飞船在轨作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受重力作用吗?宇航员为什么会飘起来?

(2)飞船升空阶段,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飞船返回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吗?

(3)“神舟六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有哪些不同?(开放性问题)

2.3通过旧知识的拓展进行设计

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扩散、深化、发展,教师可以抓住知识的深化、发展点,顺藤摸瓜,形成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旧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生长出”新知识.学习中,有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不完整的“推理”和外延,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学习“人造卫星”时,学生知道了轨道半径越大,卫星运行速率越小.这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速率小,所以,发射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更容易.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总之,从课堂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问题设计应该多样化,并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映和隐性发展,而且以上所提到的问题设计方法,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全部得到体现,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问题设计方式,另外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问题设计方式.多样化且有效的问题设计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堂提问的奥妙和乐趣,它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在提问中做到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问题中获取知识、茁壮成长.

第五篇:课堂教学反思例谈

课堂教学反思例谈

一、反思课堂精彩点:

把“故事会”引入数学课堂

“故事会”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我把“故事会”巧妙地引入数学课堂。我首先广泛收集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和新知识有关的故事素材,然后进行合理加工,在讲解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开一个内容丰富、兴趣盎然的“故事会”,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学习数列知识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发生在棋盘格上的数学故事,讲述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的聪明运算,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再讲授数列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在讲述立体几何之前,我先向学生讲述蜂巢的几何结构,介绍蚁穴的合理构造,讲解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墓碑上的“圆柱容球”几何图形,用这些生物学知识和数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三角函数之前,我先讲述著名数学家欧拉的故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三角函数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史丰收的“数字馒头”、陈景润的“数学明珠”、华罗庚的自学成才、苏步青的爱国之路„„这一个个数学家的成才故事激励着学生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教学实践证明,把“故事会”合理地引入数学课堂,并安排具有启发性的原始问题或解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二、反思课堂遗憾点:

画蛇添足为哪般

最近,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问:“大家来读一读军需处长牺牲时的语句,然后谈谈自己的感触。”学生谈得差不多了,老师又问:“面对冻僵的老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你真是一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啊!”“你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我们一定会把你的精神发扬光大的!”“军需处长,我们向你致敬!你安息吧!”„„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这几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教室里感情似潮水起伏。

按理说,这个环节处理到这里,应该说已经比较到位了。可是,这位教师却突然发出指令:“全体起立!请面对军需处长的遗像敬礼!”结果,平静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嘈杂起来。桌椅挪动声、学习用品落地声、脚步声等一刹那间齐齐响起,课堂秩序大乱,原本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静静浸润学生心灵的教学氛围顷刻间荡然无存。不用说学生,就连听课教师的心也被弄乱了,原有的思维骤然断开„„

诚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唤醒学生内在的激情而采取一些独特的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形式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切不可盲目采用这样画蛇添足的方法。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且还破坏了课堂上原本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得不偿失。

三、反思课堂困惑点:

激情=“高分贝”?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语言贫乏,声音低沉,语调单一。

激情是否等同于“高分贝”?有的教师上课从始至终坚持使用高音量,从课前导入就激情满怀、慷慨激昂,课中、课末依然是“涛”声依旧。一整节课下来,教师大汗淋漓、嗓音嘶哑。表面上看,教师全情投入、激情四射,但久而久之,这统一的、过高的分贝会使学生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此“高分贝”充斥的课堂是一种伪激情,亦不可取。

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激情却并非如此。他们的教学节奏松弛有度,语言抑扬顿挫,语音、语调会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课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课末,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他们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甚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能够催生无穷的力量。他们的课堂激情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动着课堂的空气,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使课堂渐入佳境、奇妙无比,最终使教学达到高潮。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教学的无限魅力,尽情享受着课堂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课堂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激情,而不是那从头到尾的“高分贝”。

四、反思课堂生成点:

不该被忽略的教学资源

在学校组织的赛课上,一位历史老师在讲“大跃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吃食堂饭”,他出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食堂里的师傅忙着给社员们端饭,社员们则埋头猛吃。图片的左右配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下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怎么没有横批?”也许是怕解决这个问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继续往下进行。

我很为这位教师没能有效利用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而感到遗憾。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来解决:“谁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如果有学

生拟为“好景不长”,说明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吃食堂饭”的后果;如果有学生拟为“如此荒唐”,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吃食堂饭”的错误性质。总之,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这一意外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思维。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灵活机智地应对,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反思课堂创新点:

精彩的“许愿树”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班集体,我们的家》。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班集体是我们另外的一个“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懂得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班集体这个大“家”作贡献。课上,教师设计了“许愿树”绘画环节,给学生发放印有大树的卡片,让学生为大树画“果实”。学生在画完之后,纷纷跑到讲台前汇报自己的“果实”:“我要认真打扫卫生,让教室更干净,让大家更舒心。”“我打算给请假的同学补课,不让他掉队。”“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许愿树”绘画环节的设计,其积极意义在于:

首先,绘画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更具教育意义。如此教学,画“果实”已不是简单的画画,学生在画前要考虑这个“果实”代表了自己要为班级做哪些有

意义的事,画画不仅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评价指向突出了学科特点。对于这一设计,有些教师或许会从学生作品的线条、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就把品德与生活课上成了美术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则很好地突出了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

下载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例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例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

    例谈“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设计1

    例谈“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王涛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设计环节中,问题设计的是否必要,指向性是否精准,表述是否清晰,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将直......

    例谈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设计(5篇材料)

    例谈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设计 [ 2012-4-5 13:27:00 | By: 梁勇 ] 推荐课程目标中最低一级的层次是课堂教学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大而空的目标,将教学目标具体......

    谈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谈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白湾子镇中学 谷晓慧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

    教学设计例谈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提要: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来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爸爸的......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摘要: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渗透,循环推进。最重要的是开放不等于自流,要体现有效。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好的课堂艺术,本文是我在几年中的音乐教育中所体会、观察而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

    谈课堂教学中个性的张扬

    谈课堂教学中个性的张扬 崆峒区兴合庄小学易金玲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的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传统教学的中,老师总是居高临下,课堂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