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3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第一篇: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2017年浙江省成为了全国两个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在高校考试中不在进行自主的命题,本文结合实际内容对2014年至2016年高考英语听力题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英语听力题型的方法从而能有效提高高校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高考听力 听力教学

反拨作用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技能等级应该达到七级的目标,这标志着教育系统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现在基于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高中教材中对真实语境材料的运用非常频繁,更加能够还原现实中的真实英语情景对话,这也就代表着高中学生需要有更加精准、无误的听力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标教改的现状。但是在高中英语的实践课题教学之中,对于高中英语听力的内容学生们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由于高中英语教师普遍没有尝试过真实的英语对话情景,所以在听力教学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由于现实英语情景对话中对话的内容只是发生在瞬间,很容易被遗忘或听错,所以就造成了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现状问题。《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于2015年7月8日正式颁布,浙江省的高考将重新加入全国统一考试,在题型、考察重点等方面就必须会作出革命性的改变。所以本文针对高考浙江卷英语听力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其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关于听力试题的分析

1,听力试题考试大纲分析。全国高考浙江卷对考生的要求主要是理解题干主旨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并根据所听到的具体内容作出简单的判断。对于高考听力考试而言学生们的重点主要放在听上,能够理解说话者的具体意图、观点和态度就能够完全准确地推断出题目的答案。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高中学生在做听力题型的时候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准确分析就能拨开英语听力题型难点的面纱。

2,听力考试基本形态分析。从形式上面来看浙江卷中的题型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具体分为短对话、独白和长对话三种形态。在考试阶段中的每段对话或者独白之前,考生都有5秒钟的时间用来阅读题干、题型和选项。听完对话后考生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浙江卷中听力题型的题数共有20道,由于考试中独白和较长的对话比较有难度,故播放两次。所以根据以上对浙江卷听力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上文的题型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

3,词数和语速的分析。在浙江卷的词数分布上比较合理,在听力考试的阶段每一段短对话的数量都不是很多,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组对话。之后随着时间的深入逐渐增加听力的词汇量。对话的长度也逐渐开始加长。随着对话长度的加长也就意味着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着。在听力的语速问题上浙江卷的听力语速比较适中,所以在高考听力考试中学生对听力的语速、语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更加方便听力问题的回答。

4,关于听力题型的分析。根据听力考试大纲的要求,2014年到2016年高考浙江卷的听力题型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关于理解主旨要义的题型题数分别为:1、1、1;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题题数为:12、12、9;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判断题型题数为:5、4、10;理解说话者的观念意图和态度的题数分别为;2、3、0。[1]

二、高考听力试题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从长远的方向上看,教师在听力试题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日常高中英语课堂的授课之中会出现很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首先,在高考中英语在整个分值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这足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高中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视。而听力考试作为高中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加值得我们去重视。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对听力考试几乎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学习,认为听力环节并不需要刻苦的练习只需要临场发挥就可以,这种思想是绝对错误的。英语听力在考试中并不像笔试那样具象化,而是需要考试者用听觉感官去听题中含义,这其中就需要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大量掌握和语境语法的熟悉。所以说英语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学成的,而是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其次是英语教师对英语听力的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听力感到吃力。在高考浙江卷中对英语听力考察最多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处理细节的能力,而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给学生养成处理英语听力中细节信息的习惯,所以在高考听力的考试中学生总会感到听不懂,做不会。所以在平时的日常授课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养成培养学生提取听力对话中细节信息的能力,将自身的答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在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语音方面的一些知识,根据听力对话中声调、情绪的高低不同学生需要能够判断对话中的含义。如果学生不能够迅速识别对话中的内容含义、对话的音调,就会在听力的判断上产生很严重的错误,对听力对话的意思理解就会产生障碍。所以,教师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语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地认识和分辨考试中对话的含义。所有的听力围绕的话题都包含在二十四个话题之中,所以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通常情况下能够在听力考试的练习和实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听力考试中第一时间能够根据背景知识联想到具体的内容,就能够轻松了解对话中的含义,达到在理解中找到正确答案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英语听力学习中,教师要对听力背景教学重视起来,在教学中逐渐将知识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模拟练习。这样才能够在将来的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中游刃有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2014年至2016年的高考浙江英语考卷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听力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渐变得向实用性靠拢,正在慢慢摆脱英语考试中听力考试只是形式的诟病。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如今英语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实践作为检验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英语听力重要性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听力。作为学生应该将学习兴趣放在听力内容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兴趣去学习英语听力,才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稳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瑾.2014~2016年高考听力全国卷与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10):91-93

第二篇: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资料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摘要: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存在重要的反拨作用1。阅读理解测试作为高考英语的组成部分,因其题型固定,信度高效度较低的测试特点,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显著。如何促进阅读理解测试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两方面的改革,增强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反拨是需要NMET设计者和高中英语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方面。

关键字:反拨作用;阅读理解;高考英语

一、引言

语言测试因外语教学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同时,也必然反过来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界将这种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定义为反拨作用(backwash)。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1989:1)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果一个测试被认为极其重要,那么有关它的一切备考活动就会统治日常教学活动。而高考作为一场全国性的高校选拔性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综观我国高中的备考状态,高考虽不能说“统治”了日常教学活动,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尤其是高三教学活动的安排。分析全国各地的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部分(不包括完型填空)的分数在整张英语试卷中占了平均26.7%的比重。阅读理解以其每题两分的高分比例,充分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也必然成为教师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标。

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读

(一)阅读理解测试的内容

通俗地讲,阅读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读懂所读材料或掌握所读材料意思的能力, 可以具体为对词、句、段落和篇章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它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王云华,2008:7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规定: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可概括为考生能够在已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理解篇章主要内容和具体信息,分析篇章结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观点及态度,同时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的能力。

纵观1995年至今的英语高考卷,阅读部分多是以四至五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组成,每篇辅以五道左右的选择题。根据《大纲》的要求,阅读短文材料的选择多样,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而题材涉及日常生活、古今传说、人物社会、科技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文章后的题目也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多为主旨题、细节题、词义题和推理题(刘美华,2007:39)。

(二)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

评价一套英语试题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包括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可行性 1 反拨作用: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由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首次提出。

和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等指标。其中效度和信度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效度,指试题是否考查了原定需要考查的内容,考试的结果能否用来评判预定要测试的语言能力。效度是测试是否科学的前提。信度,亦称可靠性,是指考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信度提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信息,关系到测试的客观与公平(赵德安,2006:17)。但综观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除上海市高考卷采用了多种形式的阅读题,包括多选,选主题句完成篇章,填空和简答外,其他省市包括全国卷虽有一部分也引入了选主题句完成篇章的题型,但无一例外都是选择题的形式。这样的题型设置虽然评分客观、信度高,但相应地也会造成题目的效度不够。四选一的多选题的形式,即使考生对题目一点不理解,仍有25%正确的几率,影响到测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阅读篇章题材广泛,题型(包括问题的内容和问题的形式)固定,此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两个显著特点,由这两个特征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反拨作用。

三、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正如Hughes提到的,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双重性。

(一)正面反拨

高考阅读理解的问题是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题目多是在测试考生对篇章各方面的理解能力。作为高中教学安排的指向标,高考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地正面反拨作用。高中教师无论在教材课文的讲解过程中,还是在大量真题和模拟题的阅读训练上,都在重点讲解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教授阅读的技巧,包括略读、跳读、带着问题读等各种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这与我们日常生活阅读的主要目的相符。这样的阅读课的形式,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篇章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再者,由于高考阅读题材广泛,教师为了帮学生备考应试会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即使是在进行大量阅读真题的操练过程中,也无形之中让学生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对各种领域的知识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负面反拨

高考作为一场高校的选拔性能力考试,无论对于学生和家长,还是老师和学校,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一场考试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因此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的唯一目标就是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而对老师和学校来说,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或是一个班级的重点率是影响学校建设和老师薪资及声誉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将重心放在备战高考上,而忽略了在高中阶段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高考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巨大压力,引发了诸多的不良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高考阅读题型固定,有据可循。高中英语教师经历多年的高考,已经能总结出针对英语阅读的多种应试技巧。能在短期内通过教授技巧让学生得到高分,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高中尤其是高三的英语课上,老师一门心思大搞题海战术,在阅读的讲解上有时仅限于对学生错误题目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耗费大量时间,提分的效果也很有限。于此同时,进行长时间的真题训练就意味着无法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教学形式单一,应试成了学生阅读的唯一目的,毫无兴趣可言,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2)将英语课程目标 按照语言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语言技能八级目标在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可以看出这些要求与考试大纲基本吻合,但也有超出大纲的要求,包括第4、第5和第6点。而恰恰因为这3点不在大纲要求范围内,高中英语老师常常将他们忽略。根据《课标》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文化意识也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但由于高考的功利性目的的影响,教师一味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成绩上,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的输入。同样由于高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必然无法完成36万词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在这一方面又没能尽到鼓励学生阅读并为其选择推荐阅读材料的责任,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作为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对其的缺乏将成为学生之后语言习得的障碍。

在学生个人方面,高考的功利性驱动成为大多数考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动机,而老师没能给予这一问题及时的关注,既没能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也没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的存在,英语教师固然负有很大的责任,但追根溯源,高考英语题目设置存在的问题也难辞其咎。因一个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在学和教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应该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J.B.Heaton,2000:5)

四、改善反拨作用的几点建议

为了促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反拨,需要双管齐下,对测试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

从当前高考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来看,多选题占据了一片天,信度很高,效度过低。虽说信度和效度是两个相矛盾的概念,但鉴于其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反拨作用,NMET设计者需要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思考,在信度和效度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兼顾两者。虽然引入简答,填空等主观题型会增加阅卷难度,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但主观题比起选择题避免了考生纯猜测碰运气的可能,同时也更能直观体现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多选题的基础上以一定比例引入填空、简答等题型,增加测试的效度,使之达到与信度的最佳平衡。由于这样的试题设置更能直接有效地测试被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英语教师便可以相应地改变应试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基于一定的条件,语言测试确实会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但一个测试本身不一定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反拨效应,反拨作用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知水平和教学风格等(Alderson& Hamp-Lyons,1996)。因此,为了让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发挥充分的正面反拨,规避负面反拨,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关键。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强烈的功利思想,端正英语教学态度,从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出发,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进行合理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在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的及时输入。此外,教师应根据《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英语阅读,并为学生选择和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当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动机产生偏差时,教师还应发挥导向者的作用,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

高考除了是一项选拔性的能力测试之外,也可以成为教师改善其教学的反馈单。在我国,教育部对高考提出了“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一是有利于中学教学。但后一个“有利”并没能很好地为中学教师所利用,客观规定限制了教师拿到高考结 果的相关资料。因此,测试的组织者可以向教师提供有关协助,将与高考结果相关的数据反馈给高中英语教师,同时进行语言学,测试理论方面的教师培训,让教师、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考试结果的用途,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自我评估等等。

五、结语

作为高考英语测试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还是对其长远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阅读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如何促进其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反拨,需要引起NMET设计者和高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高考作为全国性的大型公共性测试,影响巨大,任何改革都要十分谨慎,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和反复试验。但无论以何种角度看,英语阅读教学和考试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Alderson, J.C.,&Wall, 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 1993(l)[2] 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3] J.B.Heaton.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0 [4] 黄大勇、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89-293 [5] 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1):71-75 [6] 刘美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与解题方略[J].英语教研,2007(2):39-40 [7]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8] 亓鲁霞.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推动还是阻碍?[M].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2001 [9] 亓鲁霞.NMET 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357-363.[10] 王云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J].基础英语教育,2008(5):80-86 [11] 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25 [12] 赵德安.高考英语测试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1):

17-1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

[S].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The Backwash on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in NMET Abstract:Language test can have an important backwash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Being a part of NMET, the tes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n have an obvious backwash 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high school because of its fixed question mode, high reliability and relatively low validity.Therefore, both NMET designers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significant aspect and think out ways to develop positive backwashes and avoid negative ones by reform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reading.Keywords: backwash;reading comprehension;NMET

第三篇:高考阅读命题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

高考阅读命题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的反拨作用

2010-10-29 12:12:12 Tag:

高考阅读命题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阅读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关键得有恒心、专心和毅力。只要教师目标明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高考题型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课外阅读量提高,对于近几年的福建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我们有这样一种同感:阅读总量基本在2000—2500 词左右,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在55-70 词之间,在35 分钟内完成,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高了很多;文章的题材、体裁多样化,体现了时代性、生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与新课改接轨的趋势,信息量和知识性都很强;阅读题型较稳定,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表层信息的考察仍占相当的比重,同时,深层理解题也逐渐增大比例,归纳总结、猜测词义/ 句意、推理判断成为考察热点,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所有这些对大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一个挑战。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考阅读命题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考阅读命题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Prodromou(1995)提出显性 — 隐性测试反拨作用(Overt-Covert Washback),他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应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反拨作用(Overt Washback)和隐性反拨作用(CovertWashback)。显性反拨作用指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如做全真试题、模拟试题;而隐性反拨作用是一种对教学的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潜移英语测试跟英语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考英语阅读题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反拨作用,它甚至会决定英语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英语测试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出现。英语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英语教学而又作用影响于英语教学。在英语课程设计当中,测试的设计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测试是检验课程计划、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质量的步骤与手段,是教学评估的手段之一,也是课程大纲实施的一部分”(夏纪梅2003)。既然测试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将教学与考试统一起来,即测试必须是以教学为基础的,测试的内容必须源于教学的内容或是教学内容的适度延伸。这样,学考内容统一,测试的良性反拨作用就会显著增加。在高三的备考中我们会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做模拟题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技巧,但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多地体现在第一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高考英语的题型变化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冲击是非常大的。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应对高考的改革。

二、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中三年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1. 不断纠正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每次考试后,总会有学生抱怨阅读文章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最后只能乱选答案,导致成绩不理想。笔者认为,很多学生没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阅读速度慢。而造成阅读速度慢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阅读习惯不好,如有声阅读、用手指或笔导读、回读、倒读等,这些不良习惯无形中影响了大脑的思维速度,减缓了阅读速度,阻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成绩。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⑴ 限时阅读:不管是课内外,还是从高一的起始年段开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文章的长度和难度、文章的题材体裁等引导学生规定阅读时间,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久而久之,掌握适当的阅读速度。

⑵注重文章中心,不拘泥于细节。在很多情况下,读懂了文章的中心大意,便可说基本达到了阅读目的。而我们的学生经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碰到生词就看不下文章。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个别的生词、短语及细节不必过于追究,要尽量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然,和培养其它好的习惯一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朝夕即成的,但要提高阅读水平,非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二要有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二)、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重要在于学习方法的得当与否。首先要有最基本的英语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精读为主、泛读为辅”的原则。新课改人教版中每单元都有两篇文章,笔者一般用reading的文章做精读处理,学生从中学到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每个单元新的语言现象趋于多样化,重复出现的概率低,学生就会觉得:我背了,又忘了,容易遗忘的前提下学习热情降低。试想想,学过的知识事后老见不到面,怎会掌握呢?另外,即使记住了,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促进。而且,即使reading2 作为泛读来处理,也无法达到“量”的积累,从而促进“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以巩固和扩大英语知识。那么开展泛读读什么呢?

(三)、增加阅读材料,拓宽课外知识

教授新课改以来,大部分老师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时不够,把课文内容教授完,为了赶教学进度,已没太多时间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笔者认为,应用一定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指导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Students’Times, New ConceptEnglish, 21St Century Teens 等,可以帮学生算算细帐:如果一天阅读15 分钟,词数达800 词左右,一年可达3 万词,慢慢地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量增加的同时,阅读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适当的提高。这样,既可以巩固精读课学过的基础知识,提高了阅读速度,扩大了课外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语感。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从高一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阅读任务,要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方面的指导,如如何选择阅读材料(材料的难易程度,生词量的控制);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摘抄一些好词、好句、精辟的段落;如何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心得体会;举行一些与阅读有关的竞赛,如阅读比赛、单词记忆王比赛等,使学生在一定的约束下进行阅读,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把握阅读技巧,增强答题能力

阅读英语文章,学生都想速度快、领会好、做题准确。怎样达到这样的水平呢?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中,恰当地使用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老师能灵活引导学生使用预测、略读、查读、详读等,但很少在阅读理解中指导学生对难词、易混词、一词多义词进行识别和对文章深层次的逻辑推理。上一节阅读课,似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练习,如完成表格、做True orFalse、回答问题、抓段落大意等,但这种“眉毛胡子一起抓”的做法成效不大。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题材、题材特征设定不同 的阅读练习、指导不同的阅读策略,每次传授

一、两种的阅读技巧给学生,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阅读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关键得有恒心、专心和毅力。只要教师目标明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高考题型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课外阅读量提高,加强语感,逐步从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转化,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以期提高学生在测试中的能力。

[ 发布:能飞英语网 编辑:能飞英语网 ]

我省在2009年赶上了新课改的末班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对新教材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以便让学生重视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亲近英语、了解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

(一)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味地注重知识传授和应对高考,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学就开始上课外班来补习英语,家长们可能是出于让学生拓宽视野的想法,因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初中时的补习又有很大成分是为了中考而进行的突击;高中的学习内容和语法更是显得枯燥无味,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英语的时候已经不再有兴趣了,一句话,就是为了高考而学英语。

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在高中三年都保持着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肩上的担子就显得越为重了。我校的老师在这方面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环境,如:每周一次的英语活动课,特别是周一。周一是人们所说的“灰色”的,所以我们通常都会安排一些小节目,猜词、谜语、谚语、朗诵、歌曲等,而这些节目学生又可以在周末做出充分的准备。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够展现他们的表演天分,再加上适时的鼓励(话语或者小奖励),很多学生不仅树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同学面前展现了自己,而且也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一起准备活动内容,可以体现集体智慧、责任感和学生的荣誉感。圣诞节和新年到来时,我们总结了所学课本和笔记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进行了竞赛,内容除了知识点,还有绕口令、猜谜语等,学生既回顾了知识又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们又给与奖励(胶带,笔,铃铛等)。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传统模式下,教师上课传授知识,学生记笔记,背课文写作业--这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究其根源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了权威、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课改后,我们坚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到向导、指点的作用就好。如我们最近讲的名词性从句。在处理一张习题卷子之前,先让学生们复习了有哪些地方是大家必须注意的,如:名词性从句有几种?句子缺少主语宾语用什么连接词?不缺少主干,用哪些连接词?什么时候that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省?等等。待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疏通之后,学生先分组进行讨论,得到一致的答案后,选出1—2个代表,到台前讲解,这样既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又展示了个人风采。答案不一致时,别的小组也可以进行反驳,这样就体现出了团队的荣誉感,增强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哪怕是学到一个单词,记上一个短语,学会了句式中的一条,他们也会乐在其中。这样,学生在这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输英语学习技巧

我们的目标现在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能力,还有翻译和实践的能力。每年学校给教师提供出外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大家都摘录下来,及时印发传送给学生。如:一次高考备考会中在讲到“书面表达”的备考措施时,北京四中的李教授就说:从高一起我们就要做好十项基本练习:1)练五个基本句型 2)练写五句话小作文 3)五句变成三大句 4)连词成句 5)句型转换 6)一句多译 7)往回翻译 8)练习精彩首句 9)缩写,改写 10)10大连词的运用。实际上,所谓的“方法,捷径或是技巧”,实际上正应验了一句英语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们可以运用技巧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但千万不可“投机取巧”。

另外还有英语学习技巧的讲座(早读听磁带或看录像)、校园广播讲授英语学习方法等,我们运用我们能动用的所有资源来让学生在领悟中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

(四)丰富英语课堂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渠道。特别是 “课堂设计”这一关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课型结构,我们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如:讲解单词的时候,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李阳Crazy English中的一段话: I enjoy learning English.I enjoy speaking English.I enjoy making mistakes.I enjoy losing face.I’m crazy about speaking English.I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every day.I can speak good English.I’m an international Chinese!

旁边有秒表计时,老师和同学竞争看谁用时最短。4-5位同学经过尝试后,终于可以在10秒内打破老师的记录。让学生有了充分的信心来学好英语,培养他们不服输的品格。然后教师引入正题:Learning English begins from words and expressions.如果每篇文章都有这样或那样不同形式的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课堂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讲解新的课文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教师运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下载与某单元话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短片、电影等,将英语语言通过音乐和动作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如:必修3中的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后,放映了第一篇课文的短片(Act I, Scene 3 At the brothers’)四分钟的短片,效果比听磁带两遍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既得到了视觉享受,又为他们表演戏剧奠定基础。

(五)实践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课堂是体现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最主要的地方,课外正是英语语言运用最好的体现方式。因此我们举办了英语演讲比赛、景点介绍等实践类活动。英语口语竞赛以大家所关注的时事话题为中心,不仅在表面上学生表现了较好的英语口才,而且内容中更主要是体现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体现。即兴话题的演讲更是体现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和应对水平。针对评委的提问,更体现了学生心理素质和承压能力。这些都是针对课改而进行的初期尝试。

我校与旅游景点相隔不到200米,本地的景点都有英文描述,我们分配任务让学生利用节假**到就近的景点,摘录名胜古迹的字句,不仅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还进一步学习了中国历史。这就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潜意识,看到英语就想去读,去了解。与此同时,本地的风俗习惯和名胜古迹等文化知识又为我们编写校本教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而,开展社会实践,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共同思考,共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求学中提高英语学习。

总之,我们平时在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多开展些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易如反掌地引导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新课改要求高中 英语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 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为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正视自己英语学习和教学的习惯和经验,利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评价自己和同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 教育 教学经验,澄清自己**常教学行为和想法,以便更好地、经常性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从而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

2.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

(1)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创设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在放磁带录音之前,可先确定任务要求,学生明确了任务要求,自然 会专注捕捉所需的信息。同时在进行听的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学生熟悉的事物,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共同编排符合语言规范且有创意的对话,然后选优秀者到台前表演。最后,教师还可以以写的方式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相关情景。这种形式的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2)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开设固定的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小说节选和紧贴世界脉博的科技文章等,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文化的内涵及变化着的世界动态。同时,也能以此磨炼学生阅读长篇文章的耐心和提高学生加工、提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多看电视英语频道,多上网浏览交流,重点研读国外新闻、国外教育以及 历史 传记、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书刊,通过多渠道涉猎各国文化,使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逐步具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现在:

(1)自主学习无法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有的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教学漫无边际,费时低效。从而导致学生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为自主而自主。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和启迪。

(2)合作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从而产生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实际上却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

2.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仍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教师的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方面,不少高中英语教师仍以讲解语法、词汇知识为主,学生听、说、读、写的课内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讲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许多教师只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未能结合课题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性话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信息并组织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缺少实践的环境,导致一些高中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口头形式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教学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目前大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以阅读短篇文章为主,而阅读中、长篇文章和英语原文小说节选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拓展知识与积累词汇的空间。同时,学生阅读长篇文章所需的耐力也得不到磨炼。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上述不当做法导致众多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偏少,听力 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达不到与之相应的水平,这与 现代 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改革发展极不协调。

二、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

1.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1)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 经济 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但自主学习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此,首先,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内容设计出当前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其次,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并使学生能驾驭这些材料。再次,要交给学生使用语言材料完成的交际任务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最后,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赞扬、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第四篇:论语言测试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论语言测试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摘 要 语言测试对英语教学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将语言测试的积极作用反馈到教学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测试知识,这对英语教学及教师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反驳作用 语言测试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英语学习已经普遍化,人们对英语非常重视,通常小学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中学英语也是重点考试科目,进入大学后英语也同等重要,部分大学设置入学英语考试,学校根据考试成绩来分班,除了入学考试,大学中也有像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六级、雅思、托福、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英语考试。由此可见,英语测试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与能力。

1反拨作用概述

反拨作用指的是决定个人生命中机会的测试能力或者影响教师和学校声誉的测试方法,它对课程有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反拨作用有两种效果,一种是积极的,另外一种是消极的。积极的反拨作用给教学带来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反拨作用却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积极的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学产生人们所期望的影响(WatanabIe,2004),而消极的反拨作用是“被公认为的‘质量差’的考试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AIkerson & WaII,1993)。判断正面与反面作用主要是基于考试的质量而决定的,如果考试质量理想,将会对教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如果考试质量差,将会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别对中学生而言,频繁的测试是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测试的结果不论对教师或者对学生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在测试后进行分析、理解、消化、总结,遇到同样的问题就能融会贯通。而教师通过测试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学生的弱项知识,调拨模糊知识,灵活运用熟悉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能通过测试了解此项测试是否合理,难易度如何,设置是否合理,学生间的差异性如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的具体体现。

2促进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正面反拨作用的途径

语言测试是鉴定英语学习效果很好的一个方法,语言测试既独立于语言教学,又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言测试不仅对学生的学有影响而且对教师的教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1保持语言测试的教学目标一致

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语言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难点有没有把握,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上述这些的鉴定是以教学目标为参照的。教学目标指导课程目标,而课程实施的质量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获得与启发。与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目标的测试目标,能有效检验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将学习的新知识灵活运用起来,从而通过不同阶段的测试以及总测试将知识一步一步累积,最后成为逻辑严密、知识全面、掌握重难点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生。同样教师也才能进行有条不紊的教学,所以语言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应与外语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

2.2重视语言测试的流程的规范性

英语语言测试包括测试前教师要明确测试目的、内容、方法、范围、形式,测试中的纪律要求以及测试后教师对英语测试结果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分析,也就是学生测试之后教师要对此次测试的试卷进行分析,看看试卷结果是不是可信、有效、难易适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能掌握每个学生大致的学习情况,比如说成绩是否稳定、能不能做难题、重点基础知识有没有掌握等,然后对教学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测试的负面作用。

2.3注重语言测试方式的多样性

英语语言测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计算机测试等,另外在测试的题型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观题、客观题,根据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题型,而每一种题型对学生能力检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重视语言测试的有效性,要做到不要脱离考试的大纲,采用有效的教学原则,重视语言测试的设计,如:减少离散的客观题,更多地采用交际语言测试,减少测试中主观题的比例,增加新的测试题型等。其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注意加强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引入以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灵活学习。

2.4加强教师的语言测试素养的培养

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测试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自己应该学习一定的语言测试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运用和提高,同时学校也应该给英语教师提供更多语言测试知识培训,让教师能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及时地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各种语言测试教材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测试素养,提高教学能力;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正确运用教材,让学生学到实质性的并且能融会贯通的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测试知识,并且积极地利用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研究,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带来更多正面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大勇.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 刘琦俊.英语测试与教学的反拨作用[J].教育界,2009(1).

第五篇:2017年浙江高考模拟卷作文 教学教案

作文教学教案

浙江省温州中学 朱 威

2017年浙江高考模拟卷作文审题

一、原题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看电子书、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AA制;也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汉服唐装、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融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二、审题

问题:生活方式。起因:时代的发展。结果:日趋多元化。1.有的人喜新。2.有的人守旧。3.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4.还有人认为本质上无法选择。

你选哪个?为什么?从个人观点看,1、2为常态,自圆其说即可。3为主流,4为“本质”。难度依次增加。从题目命意看,似乎出题者希望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方式背后找到理由和意义(价值)。从生活方式看,这些都是社会和时代的表象,各有其缘由和道理。从时代发展看,可以分析时代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决定?主导?),时代与“多元化”的关系。思考:时代中的人与人的精神居所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定位问题。是随波逐流还是消极自处?是“喜欢”还是“追求”?1.人的生活方式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但是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能力。2.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是思想的开放和包容的体现,是时代的进步。3.生活方式的背后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追求”问题。本质是自我意识和社会认同(也有一些伟人是超越时代的)。

三、立意

1.生活方式:物质(形式)、精神(形式)。2.多元选择:可能(被动)、目的(主动)。3.生活品质:(1)现状——从温饱走向小康;从统一走向个性。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2)本质——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自尊、个性);生活品质的保证(自由、安 全、舒适、偏好);生活方式的边界(以自我完善和提升为前提,以不妨碍或伤害他人为前提,以有利于促进社会丰富健康和谐发展为前提。)4.核心观点:好的生活方式是自我主动追求的表现,它各美其美,互相激发,和谐包容,其乐融融。人们即使在不可抗拒的命运、时间和现实面前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时代的正能量。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传承与创新。

四、例析

你怎么看“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人的生活方式? 你怎么看“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带给我们的生活方式?

你怎么看“背包客、广场舞大妈、宅男/女”的生活方式?

你怎么看“读书人、手艺人、留守儿童/老人”的生活方式?你怎么看“都市、小城、农村”的生活方式?

你怎么看“中国、欧美、非洲”等地人的生活方式?

五、范文

改变文学的固有法则

在很多人眼中,文学是崇高的、高雅的,她似乎透着一股仙气,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相距十万八千里。而目前许多的电视综艺真人秀,却将所谓文学创作融进了娱乐的大水缸,文学也成了平常百姓茶余饭后可以闲谈的话题。

不禁有学者质疑,如此一尘不染的艺术品在不受控制的、博人眼球的娱乐节目的淘洗下,是否会面目全非?古往今来,腹有诗书的人心气极高,他们热爱文学的纯粹,他们在文字中释放与表达,寻求灵魂的碰撞,一旦套上“娱乐”的外衣,总是显得掉价与功利,仿佛生命的高度最后只为了哗众取宠,追求经济效益。由此,文学不再是心中的初衷,心境全无,诗性全无,成了一场作秀。

难道而这真如此不可兼得,水火不容吗?西塞罗在《迪奥鲁姆的诞生》中说道:“每一个人都受变化支配着,一旦要度过这变迁的岁月,他的生命便终止了。”其实无论诗词歌赋,还是手工技艺,甚至我们个体,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形式与内涵,不变的是他们的延续与存活。

谁说文学不能遨游于“娱乐”的海洋,永葆生命力,甚至一点点地洗净其中的污浊呢。文学一词,大到举国上下皆立为根本的科举选拔,诗人词人受人敬重,小到说话的艺术。她并没有高不可攀,她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学是文学人的娱乐,而若想传播弘扬其精髓,娱乐亦可称为其载体。在这泛娱乐时代,仍旧有河南卫视《文学英 雄》弘扬着“主旋律”,传递着真善美,体现着文学的价值。

李安导演曾执导了《卧虎藏龙》,一举斩获奥斯卡10项提名奖。随之,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就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中华小子》《武林外传》等吸收了传统武侠元素的国漫动画,也伸手国外观众的喜爱。由此可见,倡导传统、回归文学,亦需要把握时代潮流。以娱乐形式表现文学内核,不一定流俗,反而可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无时无刻改变他们现有的姿态,与这个世界斗智斗勇,留下其最好的模样。生命的整体得以保存,而细胞却不断更替,这也许是生命最本质的法则。佩特洛尼乌斯在《残属集》中写道:“大自然的力量不在于一成不变地保持固定的方式,而在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法则。”改变带来生机,改变得以发展。人人心中拥有文学的根,不妨以娱乐的心态挖掘之,使其改变固有法则,使其发光发热。(898字)

情之所在,文学之所在

节目中的嘉宾寻找关键词,领略地方文化进行即兴创作,由明星朗诵,荧屏前的观众,感受文学魅力,陶冶文学情操。《文学英雄》的出现,或许给了文学一种更平易近人的形象。

有人认为,这种对文学创作的限制与“不负责任”是对文学的亵渎,唯有莫言、村上等作家潜心创作的名篇才能称为文学。然而,作为文学经典的《诗经》中赋比兴中,大多所述皆为民俗市肆之风,亦以其文学性为人所鉴赏。因此,《文学英雄》中的“娱乐化”文学作为大众化的文学方式。并未背离文学本质,且更易为人所接受。

木心说过,“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文学类真人秀的出现,并不像各媒体所大肆批判的那样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即使有所限制有所束缚,其所下之笔,所写之字,皆是作家们毫无敷衍的以心创作的作品。作家们在节目中用关键词创作绞尽脑汁而非敷衍了事,或许更能看出他们对文学的尊重吧。而这也更体现文学的魅力所在,在限时,限主题,限字数的条件下,仍旧用心创作。这不是对文学的亵渎,而是对文学的进一步诠释。其体现于荧屏之中的对文学的坚守,更让人们了解从而热爱文学。

文学的真正使命,就是使情感成为真正可见的东西。

《三体》中,有一句对话:“要知道,一个文学人物十分钟的行为,不能是他十年经历的反映。”而一位作家在规定限时内的写作,所表现出的是他的文学素养与内涵情感。看似不若名家之笔,但终 是内心感情世界的现实投影。你无法拿真人秀终的文学作品与《红楼梦》《边城》《蛙》作比,正如你无法评判科幻小说与散文的优劣性一样,但你无法否认的是,他们都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人生阅历所结合的产物。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情之所在,即是文学之所在。以《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赋为文学创作之经典,那么《文学英雄》的即兴创作朗诵,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学呢?

以真挚感情所著之作,皆为文学,而以娱乐真人秀的方式体现,则更显真实与贴近生活。情之所在,即文学之所在。(789字)

六、附录

一、2015年温州市“二模”作文题(60分)

《午夜巴黎》有这样的寓言:来自现代社会的男主角,偶尔穿越回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所生活的“流动的盛宴”的时代,觉得万分美好;那个时代的人却抱怨着所处时代的粗鄙,说几十年前的巴黎才叫好;于是又往前穿越,那时的人又说文艺复兴才是灿烂的“从前”„„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 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放下从前,直面现实

米兰昆德拉说过:“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躲进过去。”过去所呈现的美好景象,常常吸引人们放下现实生活的重担,沉溺于从前麻醉自己。

《午夜巴黎》中的现代男主角偶然穿越回过去,却总是发现那个时代的人也渴求回到他们的上个时代。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终结的时空旅行,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心怀成见,认为上个时代充满美好的令人艳羡的事物。“从前”似乎充满着比“现实”令人为之兴奋和向往的事物,人们怀念过去却鲜少或忘记了珍惜当下。

鲁迅先生面对国人麻木不仁的模样以及沉溺于对封建盛世时代的迷想里的状态,痛心地感慨到:“真正的弱者只会一味地怀念过去。”人们总是看不到自己所处时代的优点,却反而怀念起唐朝盛世、康乾时期。他们将过去时代的优点无限放大,认为那个时期生活富足安乐,以至于忘却了君主专制时代下的对自由的禁锢和对思想的 压制。

最近,“回到民国”说在青年男女中甚是流行,认为民国时代才真正存在民主自由,实则不然。人们怀念过去,大多是因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通行的毛病在过去却是习以为常的事,大多是因为自己更喜爱过去生活散漫的节拍,是因为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

人们逃避现实,所以躲进过去。用自己臆想的网编织虚妄的从前,但一味地沉溺于过去以至于仇视现代,只会让你作茧自缚,在过去的迷梦中难以自拔。

马尔克斯告诉我们:“面对现实中的侵略、压迫和孤独,我们的回答是——生活。”真正的勇士并不存在于我们臆想的所谓过去的黄金时代里,而是存在于直面现实哪怕是鲜血淋漓的惨象的斗争里。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习惯和经验不再适用,而是应当着眼于当下,放眼未来。过去已成虚无的泡沫,当下却真实得可触可感。

放下你所谓的过去,从过去被无限放大的优点中挣脱,别让自己成为过去历史囚徒,直面现实,以无畏之心回答现实中的压迫和孤独。

二、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文题点评及立意参考】

这个作文题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思索人文。这个作文要想写好,学生需要广泛阅读,积累大量的人文素材,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考生更利于自由发挥。文题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考生需要立足现在,反思过往,探究未来。这也切合了当前的热点话题:穿越。既是对考生展示想象能力的考察,更是对考生人生态度、思想境界的考验。立意参考:

1、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2、我理想的生活的时代(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不会重现,明日的种种我们也无从把握,未来是完全的未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这一瞬间的现在。

5、由于材料一重在谈选择地点,材料二重在谈选择时间,因此还可谈对选择的思考。

6、每个人每件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意义,不该瞻前顾后,应该活在当下。也许我们曾经辉煌过,也许我们未来会更加美好,但是没有当前的努力,一切终将失去意义。无论处在什么年代,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

7、最佳立意: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说:考生可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将个人的志趣充分表达出来。可穿越时空,将自己超越现实条件,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此外,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表达自己思考。

下载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2016年高考听力浙江卷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外宣翻译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反拨

    文化外宣翻译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反拨 【摘要】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中国文化外宣翻译的中坚力量。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显示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各高校英语专业应从......

    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绿叶对根的情意》

    2009高考浙江作文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大意: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紧张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个结束,但是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却是个开始,如何研究新高考英语题型,从高考试题中发......

    微课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提升作用分析

    微课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提升作用分析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在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优势,成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力。本文主要针对微......

    对历史教学德育作用趋弱调查分析(模版)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浸润功能趋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现实之困。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解读和处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课程......

    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的分析与教学启示

    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的分析与教学启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39 更新时间:2009-9-27 10:48:28 没有花姿态全是雪精神——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的分析与教学启示......

    读写活动对作文教学的作用分析[小编整理]

    读写活动对作文教学的作用分析 【摘 要】小学生对作文学习普遍感到有难度,教师需要强化作文教学研究,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拓展延伸,组织与作文学习相关的教学活动,读写活动是其......

    高考小说阅读之分析小说情节特点及作用教学设计(5篇)

    小说情节的特点及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特点及常见题型 (2) 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及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节特点: (1)概括小说情节特点的常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