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访著名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汪惠迪先生
有多少在读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华语教育?华语教育从什么年级、学段开始?
马来西亚政府规定,所有政府中学(即官办中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小学则视源流而定:国民小学(即官办小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华族小学(华小)是华语,印度族小学是泰米尔语(新加坡叫淡米尔语)。马来语是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此外,学生还要学习英语,所以马来西亚华族学生接受的实际上是“三语”教育——马来语、华语和英语。
马来西亚是否拥有独立的华语学校?如果有,大概有多少所小学、中学或大学?
马来西亚的情形是:“华小”,即以华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小学,除了马来语和英语外,其它科目都用华语进行教学。“华文独中”,即由华人出资创办的独立中学,目前在马来西亚有60所,其中37所
在西马,23所在东马。这60所华文独立中学1997年的学生总数为55143人。独立中学里也有非华裔孩子就读,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华文学院,即除了华文幼儿园、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华语母语班之外的屈指可数的高等华文教育机构,如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博特拉大学中文系、南方学院中文系(1996)、新纪元学院中文系(1998)和韩江学院中文系(2000)。马来西亚华人一直致力于创办一所独立大学,这一目标迄今还未实现,目前只有华文学院。
在马来西亚,华语教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现在的华语教育处于怎样的地位?
马来西亚是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国家,华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马来西亚的中国移民一但形成社区,就会有华校出现。由于国情不同,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仍保留着华校。华语都是华族学生必修的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中学毕业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会讲华语,该国还有官方的华语规范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兼任主席。
马来西亚是否都有华文媒体?大概有多少家?这些媒体应用的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
有华文媒体,我仅介绍报纸。马来西亚全国的大型报纸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中国报》等,都在西马出版。此外,东马还有几份报纸。西马和东马都还有一些地方小报。马来西亚的华文报总数比新加坡多得多。新马两国的华文报都采用简体字。
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教材是由哪些人参与编写的?由什么机构进行审核批准?每个学段各有几套教材?
马来西亚独中的教材是由董教总(华校董事会和华校教师总会)自行编写的。随着语言环境和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马来西亚的华语和中国大陆的华语之间,有哪些差异或出现了哪些变异?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马来西亚华语和中国大陆普通话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词汇上,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造成的。具体的差异请参考近年来我国大陆和新马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今年8月,我在长春召开的汉语词汇学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新加坡华语词汇的风情与姿彩》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在华语桥网站(http://huayuqiao.org 或http://www.xiexiebang.com)上也可搜索到有关的论文。笼统地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马来西亚有一些反映本国特有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词语;第二,马来西亚都有一些跟我国普通话名异实同的词语;第三,马来西亚有一些跟我国的普通话明同实异的词语;第四,马来西亚都有一些在语用上跟我国普通话不同的词语;第五,马来西亚都有一些跟我国的普通话译名不同的外来语。
马来西亚的国民是否有学习汉语的热情?原因是什么?马来西亚政府对学习汉语是否有各种支持或鼓励措施?
马来西亚华人学习华语、华文的热情空前高涨。原因之一是为了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其次是为了到中国发展,三是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马来西亚华人自然不甘落后。马来西亚政府对本国人民学习华文是支持的,马来西亚的非华族,如马来族和印度族的年轻一代学华文的人也逐渐增加。
在马来西亚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华语教育科研机构?它们的主要工作和职责是什么?
马来西亚的董教总很专业,民间戏称为“马来西亚第二教育部”。他们编教材,组织统考。政府不管,他们就自己干。新加坡国情不同,不可能出现马来西亚这种教育机构。
马来西亚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中国作家有哪些?他们喜欢这些作家的哪些作品?
马来西亚华族学生的中文水平比新加坡学生高,连香港学生也不如他们。近年来我国学生不大重视学习自己的母语,估计有些大陆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未必比得上马来西亚独中的学生。
马来西亚的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
他们对节庆文化比较重视,参与感很强,有些甚至超过我国。例如新马两国华人十分重视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他们庆中元的盛况,在国内是看不到的。
在马来西亚,比较受欢迎的中国辞书或字典有哪些?这些辞书或字典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在马来西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大受欢迎。《新华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无论大中小型,在马来西亚都可以买到。
第二篇: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学的一门“显学”,但目前还不能说已是汉语语言学中的“显学”。单从语言学理念来看,类型学应当比形式学派甚至功能学派更具有与汉语语言学的亲和力。形式学派从语法能力的先天性假说出发,通过假设、演绎和母语者的语感测试来寻求生与俱来的普遍语法。功能学派则抱有与之对立的基本信念,认为语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满足交际或认知功能的需要,于是以此为出发点,致力从语言的使用或理解规则中去解释语言的结构及其演变。两者不同程度地带有从假设出发、“主题先行”的特点。语言类型学则更多保留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的特性,注重材料、讲究实证、主张旁征博引、提倡归纳推理,力求以事实说话,在调查之前不假设任何东西。这本是最容易为中国的语言学家认可的研究方法。然而事实上,在形式、功能、类型三大当代“显学”中,偏偏是类型学在中国国内最少为人了解。怪也不怪,这与中国学术界的另一些“国情”有深刻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学术包括语言文字之学,素有尊夏贬夷、厚古薄今、重文轻语的传统。虽然华夏-汉民族数千年来就在众多民族部族的大交融中产生发展,中国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在汗牛充栋的传统中文典籍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对汉语以外语言文字的记述,更遑论研究了。不要说非汉族语言,即使是各地的方言,除了作为“匡谬正俗”的对象偶尔一现,也很难引起历朝历代学者们的关注。也就是说,正统的学术向来缺少对异族语言的兴趣,更没有进行语言比较的传统。进入现代以来,外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都获得了强大了推动力,这本是孕育跨语言比较的很好时机。可是,50年代过于追求专业分工的前苏联式教育科研体系,以及语言研究队伍和学术兴趣向普通话的高度集中,又强化固化了不同语种研究队伍间的壁垒,形成了纯粹语种导向的语言研究体系。不要说汉语、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三大队伍很少有切实的交流,即使在古今汉语之间、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也缺少实质性的沟通,更谈不上在跨语言基础上对语言共性的追求了。这种学术格局下,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甚至生成语法都有一定的机会被引进过来成为汉语研究的利器,甚至发展成主流,唯独语言类型学很难获得发展的空间,因为这株树苗是无法在单一语言的土壤中生长的[2]。而缺少了类型学视野的汉语语言学,也很难用汉语研究的成果去贡献于普通语言学理论。
当然,跨语言、跨方言、跨时代的兴趣和研究实践在现代中国并非完全没有,但它主要表现为少数学者、特别是一些视野开阔的语言学大家的个人行为,未成风尚,更不成学派。赵元任先生公开发表的首篇语法论文就是《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论文不但从语法和语义功能的角度比较了三地方言的许多虚词,而且不时穿插与英语、德语等的比较。黎锦熙先生在他开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先河的《新著国语文法》之后又撰《比较文法》一书,进行古今汉语和英汉之间的语法比较。王力先生的《现代中国语法》以《红楼梦》为主要语料研究普通话的语法,但在各章之后设有与吴、粤等主要方言的比较。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首创将古今汉语合为一书的体例,便于读者在古今比较中认识汉语的内在联系和演变。陆志韦先生在给萨丕尔(Sapir)《语言论》中译本所作的序和译注中,不时流露出他在汉语和其他语言比较中获得的一些真知卓见。朱徳熙先生则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写出了数篇方言比较和古今比较的语法论文,涉及结构助词、名词化标记、疑问句类型等。语言学大家对跨语言跨方言跨时代研究的兴趣不是偶然的,而与他们的学术成就是互为因果的。因为他们有超越汉语本身的更广阔的语言学兴趣,才会注意其他方言语言的情况;也正因为他们视野开阔,才会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上取得更加杰出的成就。这些研究虽然没有同当代类型学的学术范式直接挂钩,但其中的精神仍与类型学有相通之处。遗憾的是,中国大陆分工过细、语种导向的语言学学术体系,以及结构主义学派对纯共时状态和语种“特色”的过分追求,使跨语言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难以发扬光大。有一些著作出于语言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中外语言的语法对比,这种基于应用的对比距语言类型学所关心的理论问题还是相当遥远的。
八十年代起,在介绍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当代语言类型学开始为中国大陆的语言学界逐步有所了解,其中数陆致极、陆丙甫翻译的Greenberg的经典论文(1963,陆译1984)和沈家煊翻译的科姆里(Comrie1981,沈译1989)最为重要。但比起其他学派来,语言类型学的介绍仍是最为薄弱的,对汉语语法的直接影响仍然相当有限。主要的积极影响在于,一些功能倾向的学者在研究汉语时有意识地以类型研究所得的语言普遍现象为背景,从而使汉语语法研究与人类语言共性的研究发生更加密切的联系,如陆丙甫(1993)关于语序的讨论、沈家煊(1999)关于语法单位和语法范畴的标记模式和关联模式的论述、张伯江(1998)关于汉语形容词词类地位和范围的研究等。直接关注汉语的类型学地位的则有徐烈炯、刘丹青(1998)、刘丹青(2003)关于话题、语序类型和介词类型的研究等。当代类型学对海外汉语学界的影响要早一些,如上个世纪70-80年代关于汉语是SVO还是SOV的热烈讨论(参阅屈承熹1984和徐、刘1998对此的综述)、桥本万太郎(1985[1978])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都是在Greenberg(1963)所开创的语序类型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成果。不过海外的这些类型学讨论也并未延续为某种类型学派,参与讨论的多数学者后来仍分别主要从事形式语言学、功能-认知语言学或历史句法学的研究。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二分天下的格局逐步消解,语言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取向,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语言纯粹共时的描写,跨方言、跨时代、乃至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比较逐渐兴盛起来。这些研究有些有类型学理论的背景,有些(主要是历时研究)与语法化理论有关,更多的是则是结构主义式描写基础上的朴素的比较、提炼和概括,可以认为是一种宽松意义上的类型学研究,它们无疑为类型学在汉语语言学界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土壤、地基和环境。语言类型学以跨语言研究为本,而汉语语言学以研究作为单一语言的汉语为本,在汉语语言学界提倡语言类型学,看似有点方枘圆凿。其实不然。语言类型学和汉语语言学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将给普通语言学和汉语研究两方面都带来巨大的促进。
典型的类型学研究,当然不能单研究汉语,汉语只是类型学所面向的大量语种之一。不过,语言类型学虽然面向众多语言,但不同语言的研究深度不可能完全一致。某些语言使用人口多、研究队伍雄厚、在类型学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有条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更加详尽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语言能成为类型学比较中的主干支撑语种。在这方面,汉语无疑是很有资格成为主干语种的,汉语语言学界也有条件为语言类型学作出特殊的贡献。但是,由于汉语研究有自己特有的一些传统,特别是在中国大陆,语法描写和研究所依据的工作框架与世界上通行的框架特别是类型学比较的框架还有诸多出入,许多基本的普遍性概念在汉语语言学中还不为人所熟悉,如非受格(non-accusative)动词、标句词(complimentizer)、关系化和关系从句、核心标注-从属语标注(head-marking vs.dependent-marking)等。而汉语学界习惯使用的一些概念,如“补语”、存现宾语、量词等等,又不能简单地转换为普遍性的语法范畴。这使得汉语研究的大量成果还无法直接转化为类型学上的可比性材料。随着汉语本土和海外研究队伍日益密切的交流和合作,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善,而对类型学的关注将促使学界加速汉语描写现代化、通用化的进程。这一进程反过来将帮助汉语语法学发现更多描写研究中的死角,从而揭示出更多的汉语事实,而“汉语事实”正是汉语语言学界历来呼声最高的追求目标。
中国虽然在学术方面存在着某些不利于类型学发展的传统,但同时也存在着类型学发展的有利条件,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国语言学界和类型学对材料优先的共同注重外,中国丰富的语言资源,是类型学所需的跨语言研究的绝佳条件。中国境内的上百种民族语言,汉语自身丰富多变的方言,都为类型学的展开准备了充足的语言食粮。当然,为了面向人类语言共性的类型学比较,我们需要拓宽眼光,善于将国内的语言资源同世界上其他语种材料结合起来研究,以取得更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只要以语言共性和类型研究的已有成果为背景,只要遵循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那么,即使是同一类型或同一谱系
内的跨语言比较、甚至同一语言(如汉语)内部的跨方言比较,也能获得富有价值的发现。这种局部性的共性,包括蕴涵性共性或等级序列等,有时反映的就是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在今后更大范围的跨语言比较中就会获得验证;有时反映的则是某一类型或谱系内部的特点,这同样具有类型学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海内外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汉语和中国境内的语言方言的研究队伍,将逐步发展出类型学研究的新兴有生力量,在世界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探求人类语言共同的奥秘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刘丹青)
附注
[1] 这是Dik(1997)所提倡的语言研究的三个充分性之一,其他两个充分性是交际的充分性和心理的充分性。显然这是针对Chomsky的观察、描写、充分三个充分性而提出来的。
[2] 在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关的领域,如方言、音韵、民族语言等,还是有不少跨语言跨方言语音及词汇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这多出于历史比较的研究目的,与语言类型学的学术目标大异其趣,而且也很少涉及语言类型学最关心的语法问题。
参考文献
科姆里(Comrie, Bernard 1981)著,沈家煊译1989.《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华夏出版社。原版1981。原著第二版1989尚无中译本。
黎锦熙 1933 [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即出)。
陆丙甫1993.《核心推导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 1982[1942,1944].《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原上卷初版于1942,中下卷初版于1944。
桥本万太郎 1985.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原版1978。屈承熹 1984.《汉语的词序及其历史变迁》,《语言研究》,1期。
萨丕尔(Sapir, Edward),陆卓元译1962.《语言论》,商务印书馆。原版1921。
沈家煊1999.《不对称与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王力1985[1943,1944].《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原分上下册,分别于1943、1944出版。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1998.《性质形容词的范围和层次》,《语法研究和探索
(八)》,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1926.《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清华学报》第3卷第2期,又收入《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朱徳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Dik, Simon C.1997.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Part 1: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use.ed.By Kees Hengeveld, Second, revised version.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Dryer, Matthew S.1992.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Language.Vol.68, Num.1:43-80.______1999.Word order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from a typ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Draft).Fukui, Naoki 1995.The Principles-and-Parameters approach: a comparative syntax of English and Japanese.In Shibatani & Bynon(eds.)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Oxford: Clarendon Press.Hawkins, John, A.1983.Word Order Universals.New York: Academic Press._______1994.A Performance theory of Order and Constituenc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Greenberg, Joseph H.1963.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In Greenberg(ed.)Universals of Language.Mass Cambridge: M.I.T.Press.Grinevald, Colette 2000.A morphosyntactic typology of classifiers.In Gunter Senft(ed.)Systems of Nominal Classif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eenan, Edward & Bernard Comrie 1977.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Linguistic Inquiry 8, 63-99.
第三篇:汉语语言学研究 -
汉语语言学研究
绪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对语言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语言观,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语言结构只不过是冰山漂浮于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显性结构,绝大部分隐性结构都隐藏于水面之下,并且制约着语言的分布和组合、聚合规则。尤其是像汉语这样缺乏外在丰满形态的孤立语,这就是汉语难教、难学、难写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汉语的语法缺乏明晰的显性规则,语法标记飘忽不定,隐现难测。语言内涵及其功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迫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远远超越交际工具的狭隘范畴。语言差异其实不仅仅在于结构上的差异,归根到底根源于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异。外语学习绝不仅仅是记住几百个语言结构、几千个词汇那么简单。汉语的类型学特征的确非常独特,但是语言的结构特征并非制约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根本障碍。就外语学习的困难来看,根本问题出在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视角的偏差上面。
就本质而言,语言不能仅仅理解为交际的工具,语言蕴含着特定的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一方面要复制固有的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程式性编码,另一方面根据新的语境对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隐喻、转喻、借用、类推、语用推理、结构整合),从这个意义来看,学习一门外语,实际上是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的转换和创新。这就涉及到对语言的多视角认识。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论越来越强调认知在语言建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正如Eve Sweetse(2002)所言,只有通过认知和心理状态及言语行为的隐喻路径的考察,才能发现并理解这样的事实:某些表征物理状态和活动的词语可能会成为表征抽象意义的词语的源域„„我们通过对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理解来塑造逻辑和思维过程的标准模式;同时,我们不仅把语言的标准模式塑造为对世界的描述,而且将语言塑造为行为,甚至塑造为认识或逻辑实体1。综合结构主义、言语行为、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我们认为对语言的认识应该立足于结构形式、意义、交际功能等多维度不同视角,这就是“结构-功能”语言观。
符号说明
*表示该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表示该结构在句法或语义、语用方面作为句子合格度不高,须借助于一定的语境条件才能有条件地使用。
第一讲“结构-功能”互动语言观 1 Eve Sweetser 2002 From Etymology to Pracmaticds Metophorical and Cultru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Peking University Press.C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1)
关键词
替换关系;变换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一节 传统语言观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课前查阅文献并思考:
1、有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交际工具,有人认为语言的内涵超越了工具的范畴,语言与文化、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密切相关。根据你学习外语的经验,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语言学有哪些学派?不同学派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有哪些不同?
3、对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对立,你有什么看法?你在研究中将采取什么态度?
4、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没有语法,或者说汉语的语法规则不明晰,隐性规则多,因此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无需语法。你对此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5、有人认为,语法就是大家普遍遵守的语言习惯,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不同,语法也自然不同。譬如:
(1)a这些商品都在降价处理。b*这些商品都降着价处理。
(2)a我在做衣服给他穿。b*我做着衣服给他穿。
(3)a他在教我开车。b*他教着我开车。
(4)a*在听音乐跳舞。b听着音乐跳舞。
(5)a*老师在抱一摞书走进教室。b老师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
“着”、“正”、“在”某些条件下彼此可以替换,有时候不能替换,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习惯,无需找出、也难以找到原因。再如:
(7)A昨天大家非常愉快。B*昨天大家非常愉快了。
(8)A我以前很喜欢电子游戏。B*我以前很以前喜欢电子游戏了。
(9)A玛丽昨天很想家。B*玛丽昨天很想家了。
(10)A*玛丽又想家。B玛丽又想家了。
(11)A*玛丽太想家。B玛丽太想家了。
既然上述句子当中“着”“在”“了”的使用条件不同,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只需一一记住这些习惯就可以了。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
6、《联合早报网》2010年2月20日撰文《从“洋泾浜”英语联想到上海世博会》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已启动了世博会倒计时运动,清理整顿各方面的不“和谐”问题。
当然,与游客亲密接触最多要数公共场所的中英双语标示牌了。此举本意在于为国际游客提供便利,谁知望文生义、随便翻译,出现了许多令人不知所措或捧腹大笑的“洋泾浜”英文。
在通往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上,赫然竖着一块英文标牌:DO NOT DRIVE FATIGUE(别驾驶疲劳),“疲劳” 怎么能“驾驶” ?看了中文才明白,原来是“严禁疲劳驾驶”。
在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把“拿铁咖啡” Coffee Latte 逐字硬译成“Take Iron Coffee”,拿了铁的咖啡。将“收款机” 按同样路数译成“Accept Silver Machine”(接受银制品的机器)。
在城隍庙一家老字号饭店,广告牌上特色小吃“蟹粉小笼”被译为“Crab Pink and Small Basket”(螃蟹、粉红色和小篮子)。
以上这些“中式英语”在上海公共场所屡见不鲜。为什么逐字翻译英语会出现Chinglish?
语言不是符号系统吗?英语和汉语既然都是符号系统,翻译过程中按照词语意义互相对译为什么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呢?看来,语言并不是符号那么简单和单纯。因此,我们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也应该做出调整。
一百年前《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一百年过去了,汉语的规则是否都揭示出来呢?
案例一
*我把电脑买了我把电脑买回来了我把电脑卖了
*我把电脑开了我把电脑开开了我把电脑关了
*我把鞋穿了我把鞋穿上了我把鞋脱了
*把这座山爬了把这座山爬遍了把这座山炸了
*我把圆明园走了我把圆明园走遍了联军把圆明园烧了*把他打量了把他上下打量了几眼把他解雇了
*我把抽屉找了我把抽屉找遍了我把抽屉扔了
*把电话号码记了把电话号码记住了把电话号码忘了
*我把他恨了我把他恨透了我把他得罪了
*我把信写了我把信写完了我把信撕了
*把手套拣了把手套拣了起来把手套扔了
*把脏水过滤把脏水过滤了一下把脏水倒了
与此相关的问题:
(1)李明喝了咖啡。
(2)咖啡李明喝了。
(3)李明把咖啡喝了。
(4)李明买了咖啡。
(5)咖啡李明买了。
(6)*李明把咖啡买了。
上边六个句子的意义和语用价值有何不同?合格条件是什么?
案例二
A1 醒过来/抢救过来/喘过气来/明白过来/回过神来
B1 死过去/昏过去/晕过去/背过气去
A2*醒过去/*抢救过去/*喘过气去/*明白过去/*回过神去
B2*死过来/*昏过来/*晕过来/*背过气来
A3死去活来
B3*死来活去
案例三
我昨天就来了——*我昨天才来了——昨天才来了三个人
我昨天很想家——*我昨天很想家了——我昨天又想家了
案例四
“湖里漂着一只小船”和“湖上漂着一只小船”有什么异同?
案例五
普通话当中,“V完了”和“V好了”意义相近,有时能够彼此替换,如:
AB
作业做完了。作业做好了。
词典用完了。词典用好了。
汽车修完了。汽车修好了。
替换后意义尽管有一定差异,但都可以成立。然而有些情况下替换受到限制:
CD
存款全花完了。*存款全花好了。
这种词典早就卖完了。*这种词典早就卖好了。
上次买的稿纸用完了。*上次买的稿纸用好了。
EF
*椅子摆完了,坐下照相吧。椅子摆好了,坐下照相吧。
*你要的咖啡冲完了,快喝吧。你要的咖啡冲好了,快喝吧。*去还是不去,你想完了就告诉我。去还是不去,你想好了就告诉我。“V好了”和“V完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替换?二者的分布以及适用范围存在哪些对立和交叉?
案例六
A1从书包里拿出书来A2*拿出书来从书包里
B1把书放进书包里B2*放进书包里把书
案七
老师:你正在学汉语,还学什么英语?
学生:我想学美国英语,不想学澳大利亚英语。
老师:你那么忙怎么能学英语?
学生:我跟美国老师学英语。
老师无疑而问,实际是否定,无需回答。学生理解为老师有疑而问。
上述挑战、困惑、难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远少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语言观决定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调整语言观。
第四篇:聋人手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
聋人手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
摘要:手语是聋人与聋人之间、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是聋人的语言。汉语是广大听人共同使用的语言。手语作为对耳聋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聋人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交际工具,然而现在很多聋生分不清手语与汉语,常常依手语的语序说、写话,语言和听人不一样。聋人手语和汉语存在很大差别,通过对两者的比较,使人们认识到聋人手语与汉语的差别与作用,有助于促进手语的发展,帮助聋人。
关键词:手语 汉语 比较
Abstract: the sign language is deaf people and deaf people, between deaf shown by unamputated volunteers ask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ool, is the language of the deaf.Chinese is our common language to use.Sign language as deaf students to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also is deaf people study, lif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f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but now many deaf to divide not clear sign language and Chinese, often in sign language, and said, write the sequence of words, language and listen to people.Deaf people sign language and Chinese is put in very big differenc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the difference of sign language and Chinese deaf and function, hel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ign language, to help the deaf.Keywords: sign language is Chinese 正文:一.聋人手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汉语是大部分中国人使用的交际工具,手语是聋人交际的工具。汉语运用抽象的词语概括外界事物,然后可以进行大脑思维活动。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基本形式,它突破了生理条件、周围环境的限制与约束,可以用抽象词语把不能及至的领域里的事物描绘出来。这种抽象性也使汉语在表达、交流中摆脱了直观直觉形象的束缚。聋人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它只有手形,而没有书面语形式。它是运用形象性的比拟和表演性的动作来进行交际,其交际作用受到诸多限制,如只能是在聋人之间或是聋人与懂手语的人群之间进行,还只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交际的范围也限于日常生活,无法触及其它领域。同时其形象性与直观性也影响到聋人的思维,聋人往往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因此其交流的质量和深度与广度方面都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
三.聋人手语与汉语的差异
聋人使用的手语和汉语在表现形式、语序、虚词的使用等方面有诸多不同。1.语序不同
1)先打出表示行为的目的词语,后打出表示行为的对象的词语。
例如:汉语:我想回家。
手势语:家 回 我想
2)先打出外界感受到的某种信息,后打出这种信息引起的反应。例如:汉语:快灭火。
手势语:火 快 灭
3)先打出被修饰、限制的事物名称,后打出表示修饰、限制的手势语词。
例如:汉语:我有一件新衣服。手势语:衣服 新 我 有一
(4)出表示某件事物或意愿的手势语词。
例如:汉语:我没有吃饭。
手势语:吃饭 没有
(5)用手势语词表示疑问句时,往往先打出被疑问的事物,而将表示疑问的词放在句子末尾。
例如:汉语:什么会?
手势语:会 什么 2.少用代词
代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不符合聋人手语的用法,因此在聋人手语中也很少出现代词,如:“小明在吃饭,小明吃完饭,不明去睡觉”。3.省略虚词
由于虚词在表达中没有实在的意思,而聋人手语交流中有其具体的语环境,可以不用虚词,因此常常省略,比如一些介词、连词和量词。这样的省略使得聋人手语表达简捷清楚,更适合视觉的特点。4.缺少量词
在聋人的交往中常常省略某些量词,如汉语:一本书 一张纸 一只鸡 手语:一书 一纸 一鸡。5.宾一体现象
手势语构词中,动宾短语与该短语中的名词不分,往往造成动词的省略,要想确定是表示短语的名称,还是表示短语中的动词,要从上下文联系来确定,一般不会影响交流。例如:手语中:踢足球与足球用同一个手势来表示。刷牙与牙刷用同一个手势来表示。6.面部表情
聋人运用手语同时习惯用面部表情和体态表达感情 表示陈述语气时,面部表情平静,动作速度与力量正常;表达疑问时则眉头紧锁,口微张,眼睁圆;表示祈使语气时则面部表情严肃,动作速度快而有力等。聋人手语是靠交流双方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实现的。为了提醒对方注意,往往把最重要的中心词先打出来,然后打说明部分和修饰部分词。有时将一些表示实际意义的主要手势语打出来,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例如聋人想问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只用手势打出“饭”然后面部呈询问的表情;聋人在表达过程中,有些虚词除用相应的面部表情外,还通过加大手势动作的频率或幅度以及改变动作方向来表示,例如“帮助”的手势动作:双手斜伸,手心向外,拍两下,表示可以给人提供帮助;双手斜伸,手心向内,拍两下,表示求助。
7.表达功能上的差异
聋人手语词汇贫乏,汉语词汇丰富,因此在表达的功能上,聋人手语显得较为薄弱。三.聋人手语与汉语之间的联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沟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充当人类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意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聋人手语虽然没有声音,但是有语形,它是聋人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作,它具有词汇和语法体系。手语和汉语都是一种语言。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聋人应该学好汉语,手语的表达功能和对象也是有限的,聋人不能只和聋人交往。聋人应该学好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扩大自己的交际对象,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第五篇:汉语第二语言研究特点与原因演讲稿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是:1985年至2012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特点及原因。我们分两个阶段来阐述,分别是1985年到2001年的特点和原因,以及2002年到2012年的特点和原因。首先是第一个阶段的特点。
图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从1985年到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稳步发展,研究领域逐步完善。其中在1990年出现了一个研究小高潮,在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中论文数量总计112,达到这一阶段的最高值。
从研究兴趣总体分布上看,汉语本体研究,占此次统计所有论文的44.7%;其次是教学方法研究,占22.8%;二语习得研究总量很少,占2.8%;汉外对比研究和文化教学研究分别占4.6%、4.7%;此外还有19.4%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第二语言的研究主要关注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方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下面我们来看2001-2010的研究特点:总体研究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0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稳步发展,期刊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2007年出现了一个研究的小高潮。
从研究内容总体分布上来看,汉语本体研究依然占据很大优势,占此次统计所有论文的45.49%;其次是总体研究和教学研究,各占16.61%和0.35%;习得研究总量也不多,占统计总论文数的7.95%;而汉外对比研究和测试研究比较薄弱,各占4.48%以及2.45%;此外还有0.67%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本体研究
由于受到汉语言研究的影响,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起步最早的,也是研究最为充分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传统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本体研究论文数量较多,而且依旧处于上升趋势。
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直接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但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2001年到2010年间研究成果时多时少,发展较为缓慢。如下图所示,研究比较集中的年份是2003年,之后基本上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在2008年之后,更 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于2010年达到十年间研究数量的最低值。
习得研究
对外汉语的习得研究从80年代开始起步,且发展迅速,这和习得、认知等国外相关理论的引入有直接关系。2001年到2010年间,对外汉语习得研究的论文数量趋势图如下: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近十年来对外汉语习得研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从2005年开始,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
汉外对比研究
汉外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这里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全貌,我们所涉及的主要是和对外汉语教学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2001年至2010年间,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表,我们看出2001年至2010年间汉外对比研究的论文数量时多时少,发表的文章总量也不多。
测试研究
对外汉语测试研究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以来随着汉语水平考试的诞生与推广,测试研究发展迅速,但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对外汉语测试研究成果总量并不太多,测试研究在2006年时达到一个小高峰。但是,之后每年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不平均,并在2010年达到十年间该领域研究的最低值,只有3篇。
其他研究
其他研究主要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语料库与资源库相关研究、社会学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相关研究、心理学相关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以及关于孔子学院的研究。
在2001年到2010年期间,这些方面的研究总量并不算多,但其中一些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及新的研究热点,值得我们关注。下图为各具体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分布情况:
通过两个阶段的研究现状特点的阐述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规模逐渐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体系的完善和论文数量的增加。2.2001年到2010年期间,随着对海外汉语教学环境和社会需求的逐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丰富。首先表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也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的研究尤其受到学者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纷纷发表,研究也从开始的概述性研究转为更有深度、更为细致的研究,从国家政策、经济、文化观念、具体教学等各种角度对汉语国际推广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孔子学院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研究的也开始兴起,这与国家着力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机制、推广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六大转变”的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针对上述特点的形成,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基础和学术基础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的人才主要出自它的师资队伍。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来自各高校的中文专业,60年代的出国师资,也基本上是从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然后进行某种特定外语的培训。80年代以后在继续输入中文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才的专业范围也主要是中文,同时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类似于60年代的出国师资。在90年代许多外语人才、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计算机等其他专业人才走进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之前,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这项工作的教师主体是中文专业出身的。
一个学科的学术背景跟它所继承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从语言研究传统看,汉语的本体研究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自周秦以至现代的对文献语言研究的传统;另一个是在20世纪前后随着汉语现代运动发端而形成的对汉语的共时研究—即现代汉语传统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前27年里,语言研究界在学术研究上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并不多。汉语本体的研究主要继承了《马氏文通》到40年代所形成的现代汉语研究传统,同时主要吸收了两种外来影响: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形成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论;一个是以前苏联为主的特别是斯大林对语言研究的一些主张,即把语言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作为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这一时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多重视汉语本体研究,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并将这些研究与语言教学方法的采纳结合起来。尽管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新的语言学习理论以及其他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从国外涌入,特别是90年以后各种外语人才、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计算机等其他专业人才也大量进入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这种局面开始有所改观,但原有的研究基础依旧显示出它的发展“惯性”。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个领域的时候,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就会受到“冷落”,它使整个学科的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同时,随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繁荣发展,这个学科在学术研究上对诸多理论的借鉴也不断走向多元化,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逐渐形成了颇为丰富的研究领域。人才基础的变化,带来了研究兴趣研究领域的重新分布,改变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学术基础。学术氛围的变化和对新的理论的应用也在改变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学术基础。
二.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世界提供了机遇,汉语热潮的掀起与此呼应。学会汉语有利于就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多一种选择,更有人说汉语已是就业王牌。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已经并将更加关注中国。汉语作为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各国重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和培养下一代,汉语作为承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受到重视应该是很自然的。2008 年奥运会、2010 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举办,希望来华旅游者不断增加,为了方便,肯定要学习一定的汉语。中国政府进一步重视汉语教学工作,通过实施“汉语桥工程”,加大了对国外开展汉语教学的支持。
三.人类进入21 世纪以后, 汉语在世界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汉语的使用范围也决不会仅仅限于中国国内, 定会进一步国际化, 走向世界。为了加快这一步伐, 我们必须加强汉语现代化的研究, 尤其要加强汉语教学, 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外汉语教学的现代化研究。这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须臾不能忽视现代化 的要求, 必须要时时刻刻把现代化作为一个重要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