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高考地理评卷感悟
2011年高考地理评卷感悟
南召一中
钱文州
相对固化的考试大纲,相对一致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的评卷队伍,相对趋同的评卷方式……在这种应试的情况下,考生答题有无技巧?作为一名参加了两年的高考评卷的一线地理教师深深地感触到在这种高考的应试下,如何取巧的确非常重要,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以下结合这两年的高考评卷体会,(与大家交流)谈高考评卷及其对高考地理教学的启示。
一、网上评卷
1、网上卷卷流程。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整个的评卷流程为纸质试卷扫描、图象切割,再由中心控制室统一对考生试卷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后,分别传输到各个计算机终端,随机分派给各评卷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评卷,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若超过一定的误差,最后由学科组长进行仲裁。
2、网上评卷人员组成。评卷人员由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及相当一部分的在读研究生组成,共100人左右,分成六组进行(每小题一组)。平均每人一天要评3500份以上(平均7-8秒改一份卷),评卷速度很快。
教育部考试中心启动了高考试卷网上评阅,目的就是想从从根本上解决评分误差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与过去一个老师评定一张试卷的做法更加客观、公正,而且高效。
二、高考网上评卷的基本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评卷工作是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的,由各省市自治区招办负责组织与管理,由省招办及承担评卷任务的高校(评分点)具体实施。时间安排为6月9日人员到位,10日学习分组培训,10日试评,11至20日正式评卷。评卷方式为人工流水作业。其基本情况可概括为:
1、时间紧,眼睛累。各省要求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即6月20日评卷工作全面结束,正式评卷时间仅为7天。平均每人一天要评3500份以上(平均7-8秒改一份卷),评卷速度很快。每天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30-7:30小时,整整9个小时直直得盯着电脑屏幕,容易视觉疲劳。
2、任务重,压力大。近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6年普通高考考生数为342943人,比去年减少了23268人,减幅9.71%。而直接参加一线地理教师评卷人员仅为100人左右,如此数量的试卷要在7天里全部完成,其任务量可想而知。每天面对这幅高高悬挂的标语“严肃认真公平公正选栋梁事关民族社稷,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荐英才情系家长考生”,心里总觉沉甸甸的。一想到自己身上的担子,面对一张试卷迟迟不敢下手者大有人在(尤其一线教师,总感觉那是自己的学生),思想压力大。
三、高考评卷方式的特点
如此紧时间、如此重任务、如此大压力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由组长抽样阅卷后对全国标准答题细化,做出评分细则,由于机密,附网上出现的江西省评分细则)、阅题速度较快、评卷自认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综合一线地理教师评卷人员所感,把这种评卷方式的特点概括为“四重四轻”“一欺一怕”。
1、重点轻句。每小题的答案都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要按福建省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所以阅卷过程中抓住评分点的寻找,实际上成了对某几个关键词的扫描,而忽略自相矛盾句子的出现。如39题4小题第一个采分点,所说标准答案简单,由于答题的空间很大,考生都写上满满的,评卷要求扫描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或地势低平给2分、地形或地形平坦只给1分。
2、重对轻错。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如36题第4小题,学生答到土质疏松,垂直解理性强,千沟万壑等不失分。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一律不给分,如36题错别字,准噶尔盆地的“噶”写成“葛”;“柴达木”写成“柴打木”、“柴大木”、“材大木”等;“塔里木盆地写成“塔里木河盆地”;快行冷锋答成快行冷“风”;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等。
3、重条理轻泛谈。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极易引起失分。
4、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有别于对外公布的标准答案,附江西省与福建省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决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例39题第4小题第二个采分点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气候暖湿(2分),答气候(1分),像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冬雨,温和,暖和等其他答案一律不给分。
5、“欺软怕硬”。在评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当其得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检查又检查,反之则易于草率。这就是评卷人 “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
四、考生的答题技巧
虽然高考评卷很严谨,要想多得分也是有些“小空子”可以钻,这就需要掌 握一些正当的应试技巧。不过说白了,这些“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
1、按要求认真答题,是多得分的基本保证。
答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在规定区域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出现低级失误,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有甚有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现象。如39题第3小题,问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却答上海、武汉。第4题长江中下游也不会漏写“中”或“下”或“游”,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漏写“热”或“季”。
2、要答出关键词,是多得分的关键。
评卷工作是一项任务很重又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又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熟悉评分细则,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在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多答,从不同的角度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你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3、答出技巧,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
从阅卷来看,影响考生得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问题不明,审题不清。这是每年高考都有大量考生出现的问题:往往因心理紧张、时间不足或粗心大意等原因对题目的材料、要求还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就开始答题,这种情况导致失分的现象较多,也很可惜。例如:39题第(1)小题要求“分别说明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结果就有相当部分考生不做分区而整体回答描述,这样就至少损失了一半分数。
所以,高考地理要想取得理想成绩首先必须仔细审题,注意图文情境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从中获取最有效的信息,以准确把握题意和图意,这些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同时明确要回答的问题,忽略了某一点都可能导致误答或答不全。
2.答题、书写不规范。如书写随意、字迹潦草,导致卷面模糊一片,阅卷老师难以找到采分点;在重新答题后忘记将答错部分划去,造成正、错答案共存,前后矛盾;答题口语化,用词不规范,如39题中的“地形雨”就有很多考生写成“山地雨”“顺风雨”,“高山冰雪融水”写成“冰山融水”;书写错误,出现错别字,如36题中的“沉积”写成“沉击”、“陈积”,39题中的外国河流名称名字写错等。这些不必要的问题都会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得分。因此,在高考答题时,考生要尽量运用学科语言,准确、规范回答问题,书写整齐、清楚,避免出现无谓失分。
3.答案不简洁,条理不清晰。相当部分考生在答案表述时,缺少思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么出现词不达意,丢三落四的现象,要不就是集中一点啰唆没完而丢弃其他,这些都是造成“写了很多,得分很少”现象的原因。如36题第(3)小题满分16分,采分点分两部分共8个点,结果1/3多的同学写了很多却得了零分。现在高考非选择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只能依据材料去分析、推理,目的是考核考生的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想得高分的考生,在答题时要针对问题科学表述,尽量从多维角度考虑解答,注重思维发散性、严密性,全面到位,当然,前后表述、语言和原理不能自相矛盾;答题时理清头绪,逻辑清晰,有因果、上下联系,把握答案逻辑性,最好列出1、2、3点并言简意赅,即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
4.知识掌握不准、原理运用不当。从阅卷来看,考生得分低的最重要原因还是识记知识掌握不准,地理原理不清晰、运用不当。如36题中判读不出图中盆地是刚果盆地,把当地植被判读成热带草原;不能从区域等高线图中获取地理位置、水系、等高线等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要素整体性规律和原理,准确推断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点,探究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
后半段复习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复习,准确理解、灵活运用重要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观点。
2.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3.注重养成良好的审题、读题习惯,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4.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我们要从重知识转向重分析、探究能力,从重知识记忆转向重能力分析的培养。
5.考生需要关注浙江的地域特色、热点问题等。
第二篇:地理高考评卷心得体会 2
从高考评卷看地理综合题应试策略
金沙一中
邓明曦 07、08、09年贵州文综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分别为65%,42%和64%,说明我省考生文综在地理主观题方面提分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注重考试的“技术”,是最后阶段增分的有效手段。
一、高考文综评卷的一些原则
1、给学生找分,所以高考中应尽量做完所有的题目,不留空白。
2、按点给分,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得分点的个数,如12分,3个或4个点,如果你的回答点数不够,就要找齐得分点,同时,不能在同一得分点上反复重复作答。
3、不管逻辑关系,即评卷时只看对不看错,因此,学生应该尽量联系题意作答。
4、错、别字一般不扣分,所以做题时应大胆作答。
5、适当扩张解释,考生应尽量联系、联想作答,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答出来。
6、统一尺度。
二、考生在高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审题,不犯方向性错误
例如:问自然不能答成人文,问有利不能答成不利等。
2、术语的准确性,应该使用教材上的术语,不要生造,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将教材上的术语完整记一遍。
3、关键性词语,作为一种高级的技巧,可以猜想出某题可能会有哪些关键词语出现在答案中,试着训练会有出奇的效果。
4、立场问题,避免中性答案即不加评价的答案。
5、全面性与完整性,很多考生丢分在这上面。
6、关连性,应该回答与设问有关的内容,否则就是离题万里了。
三、高考状元们的经验
贵州省2006年高考文科状元黄厚瀚文科综合成绩为273分,单科成绩在90分以上,他就特别强调答题的技巧:如答题格式、语言的表达、书写的规范性、要点与要点关系的处理以及各类地理简答题的答题思路等。
吉林省2007年高考文科状元孙一丁,文科综合成绩为281分,她说:“我觉得第一轮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在第二轮的时候注重知识架构,整个知识结构的完整。第三轮的时候,你要注重答题方法。我觉得这是三个重点到时候应该侧重。”
从上面两位同学的说法来看,会学和会考是取得高分两个基本条件,不能偏废。
所谓会考,当然是要我们同学通过各种考试,建立自己的考试方法模式,并重视考试的“技术性”问题,才能在同等的学习程度上,在分数上领先一步。
四、怎样做一个考试的高手
考试是一个“技术活”,考试的高手们都有各自的“绝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2、教材是胜利之本。
3、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研究试题、评卷甚至命题者的心态)。
4、谋定而后动,在答题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千万不能勿忙作答。
5、灵活与机械是一个程序性问题,要学会灵活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意外”的问题。
6、宁静方能致远,要有良好的考场心态。
7、诗外的功夫,养成通过地理以外的知识来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8、不能没有联想,很多考题都可以联想生活实际来寻找答题切入点。
9、破除定势思维,自己在多次考试过程中已经被证明的不好的方法要尽量改变。
第三篇:2014年高考评卷体会(范文模版)
2014年高考评卷体会
6月10日中午报到,晚上7点半开会,听领导讲述评卷精神,会后直接参加评卷培训。我获知所评的题目是18题写作。
11日上午领会了专家关于写作题评分细则后开始试评,一直到12日下午才转入正评。18日上午基本结束评卷工作。在这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评卷的紧张、负责、严谨的工作风格。现将我参加评卷来几天的感受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
(1)评卷教师的身份,本次参加山西高考评卷九科教师2000多名,只有500多名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作文一道题就抽走120多人,基本都是十年教龄以上,最低职称也是中教一级。可见领导对写作题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2)试评时间之长,别的题目组或直接开评,或短时间试评,惟有写作题试评了一天半,讨论,辩论,辅导,补充,力求给学生最公正、最负责的分数。(3)认真、严谨、紧张、有序的评卷工作。每人每天限定工作量,多方面核定评卷质量,每隔一小时通报小组数据和个人数据,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评卷质量。
二、有关写作题的一点体会。
(1)审题要准。本次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审题即是审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汇是“规则”“习惯”“争论”尤其是材料第二段的那句话“”是关键中的关键。它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学生能否辨证地认识、分析,能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本次评卷立意为其次,观点的思辩性为重点。再看看一直以来作文题目的内容会发现,热点问题冷处理、政治问题擦边球,建议教师和学生平时多关注国内外重要新闻和重大事件,多关心周围老百姓生活、民生、民态,并且能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2)材料作文的特征切不可忘记。评卷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作文中完全没有提到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大忌,一律36分处理。另外如何做到有机结合材料,则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有机结合材料48分打分,希望引起重视。(3)议论文文体特征的明确性。
(4)培养作文亮点。明确观点的题目即为亮点,严谨的论证结构即为亮点,典型新鲜、具有时代性的论据即为亮点,大气恢弘的语言即为亮点,整齐漂亮的书写即为亮点。一个亮点可以加分2-5分,亮点多可以累计。即使是中等立意的作文亮点多的话,可以上升为优秀作文。
(5)出现的其他一些小问题不容忽视。抄袭本试题中的阅读材料问题,卷面做标记问题,答题与题目的位置问题,字数问题,题目为英文的问题等等。
三、关于2014高考语文新课表卷的改革的看法
(1)人文性的体现。不仅有作文题明显的表现,从名句填空题的改革和17题的变化,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考题更加注重了人文性的考查。
(2)作题难度的加大。成语题一改几十年的辨析对错考查方式,变为近义辨析,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常见成语的使用和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相近成语的辨析能力,无形中增大了学生作题难度。
(3)写作题的又一种呈现方式。使用小短文的形式改变了往年对17题的考查,专家认为它不仅是增加了作题难度的问题,更表现出17年语文考题改革的一个趋向。专家认为17年语文试卷分值会增加大180-200分,试题最大的变化就是17题将会转为又一道写作题,两道写作题的分值会有80分-100分。
(4)主观题的客观化。专家明确指出作文评卷就是要把主观题客观化,仔细研究其它各道题的评分细则,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个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作题和讲题时一定要把揣摩命题意图、掌握作题技巧、和规范答题作为重点来训练。(这些题的评卷老师大多不是一线教师,他们在评卷时抠之又抠、细之又细)
(5)完善评卷工作。端正评卷态度,投入评卷热情,规范评卷行为(偏题作文30分,跑题作文15分),细化评卷标准,使评卷切实发挥对学生作题的指导作用。
四、专家的建议。
(1)建议给学生深沉作文教学。考场优秀作文一贯以两点取胜。其一是写作才气,能感受到学生较深的写作功力扑面而来;其二是写作之巧,“借力打力”,角度巧、材料巧、论证巧。建议教师在无法完全把握学生思想前提下,可以在平时培养学生的亮点写作。(2)着手创意写作的宣传和训练。专家推测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题的第二道题应该就是创意写作题。创意写作概念源于美国,是目前国内外报社、各大学非常流行的一门课程。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涵盖以虚构和非虚构在内的所有文学形式,如小说、诗歌、戏剧、电影脚本、回忆录等。创意写作训练以培养作家为主要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创意写作训练由知名作家任教,采用工作室和作品研讨的方式小班授课,提供各种创作经验和方法指导。创意写作书系(13本),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理念、视角和实战经验。《一年通往作家路》是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引进的美国创意写作丛书中较为浅显的一本写作指导书籍,内容初读较为明易,章节编排层次感很强,使得平白的指导内容联结为完整的训练体系,实用性很强。这一套创新写作丛书,据出版社介绍,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从思维到技法,多少弥补了国内写作指导用书的空白。
惠晓丽 2014-6-25
第四篇:2010海南高考评卷小结
2010高考英语评卷小结与反思
海南中学 詹立新
2010高考英语评卷工作早已结束,但仍有不少值得仔细分析和思考的问题,在此希望和同行们共同切磋,以便促进日常的教学,并为日后的高考备考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众所周知,英语高考评卷工作分为两部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各自占总分150分的10分和25分,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一. 短文改错
在评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年的短文改错题,除个别较难的如has bought改为bought,up to改为down to以外,学生的得分点和失分点都比较分散,而实际上,改错题本身的设题形式是极为稳定的,是可以把握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历年的改错题进行汇总和分析。我们都知道,改错题在海南得分率比较低,只有2-3分左右, 而且一直如此,源于此,我一直十分关注这一题型。从2007年起,改错题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我发现,它的设题依然和之前一样有高度的稳定性,我们是完全可以指导学生把握它的。比如在2007至2010年四年中,每年都出现名词单数变为复数,一般现在时态改为过去时态,并列连词误用,代词误用,介词误用,非谓语误用,并且这几种类型的错误的设题范围都很小,很容易把握,比如名词复数前会有具体数字,非谓语一般是原型和ed以及ing形式之间的变化,或者是用不用介词to,今年则是interested改为interesting,say改为saying,今年的并列连词是but改成and,而整个考点范围是and,or,but,so, for(很少见)而已。以下是2007 至2010年部分改错题内容,从中可以看到此题考察内容极高的稳定性 :
1.名词单改为复数
(2007)Li Ming’summer holiday.(2010)He stopped at a box of golden ball for Christmas
2.一般现在时改为一般过去时,或完成时态结构的错误。(2007)We listen to my CDs together and soon become best friends.(2008)We were organizing an art exhibi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ity.(2009)Since then we haven’t see each other much.but we’ve kept writing to each other.(2010)….3.代词误用
(2007)Li Ming’s parents invited I to spend
(2008)I’m going to attend mine first lesson this afternoon
(2009)We would be grateful when you could join them that day.(2010)Without a moment’…
4.并列连词误用
(2007)Last year I was ill but had to stay in hospital for a week.(2008)but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all the eight districts will come to the event.(2009)for I’ve got some preparation to make,(2010)Without a moment’…。。。
(限于篇幅,恕不赘列)
对我校学生而言, 的确有成绩很好的学生这道题得分明显低,只有6分左右,或者得分不稳定。对于高水平的学生而言,一两分之差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排位及总分,而我们学校是不乏这样的学生的。我认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考前具体分析这部分学生的改错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如09年有两位800分以上的同学,考前一个月改错题练习或考试中仍然常常只得4-6分,在分析试卷时发现
其中一位居然是常常找到13-14处错误,然后不知如何取舍,另一位则是和普通同学一样没发现错误之处,可见考前的个别指导对这部分同学是非常必要的。对普通同学而言,我们也要给他定目标,要求他们努力拿到6分以上,从改错题稳定的错误类型来看,这个目标也不难达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的体会是不必太快开始做短文改错题,因为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充分而正确的语言输入,以便形成良好的语感。只要他们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到高三再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方面的强化训练还是来得及的。我们可从自身的经历得到启发,虽然我们整个求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这一题型,但初次遇到,老师们还是可以毫不费力地准确解答它。可见
知识的掌握才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二.书面表达
在平时的教学和高考备考的过程中,书面表达始终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姿,教学效果的丰硕都无需我在此赘言。这里要说的是评卷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及感悟,并针对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提供参考。
1.今年有不少考生漏掉重要的信息点,尤其是高分段学生, 很可能也包括我校的学生。今年的书面表达的内容是一位学生会主席邀请外教来做英语演讲大赛的评委,信中还要说明比赛的内容,时间及地点等情况。在评卷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的作文表达流利,词汇丰富,语言得体,但忘了进行自我介绍,而给陌生人写信,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严重影响交际的目的。还有不少学生忘了交代写信的目的是邀请外教来做评委,而把信写成是活动介绍,以至于跑题了,也严重影响了交际的目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考生过于紧张,审题不够仔细所致,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审题时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写作目的和要点。
2.表达过于简单随意。今年的书面表达要点之一是介绍比赛的时间, 地点以及联系方式。相当多的考生使用了这样的句型:
The time is ….The place is ….And my phone is.而高分的考生则使用
The contest will be held on June 15 in Classroom 501.And it will start at….You can call me at….for further information.显而易见,两者语言能力的差别不言而喻,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如果只写名字和前者几句话,是难以及格的。海中大部分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写出高分的句型,关键在备考中,我们要向学生强调尽量使用地道英语句型来表达相关的内容,更要训练学生使用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句型进行表达,绝不仅仅满足于达意而已,尤其是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训练他们应可以使用一些地道的句型。当然,也切忌为了复杂而复杂。
3.不注意使用敬语。今年的作文是一封写给外教的邀请信,由于不
注意审题,很多学生忽略了写作对象,或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表达过程中没有恰当地使用敬语,当然,这也是对高分考生的要求,而我校相当多的学生应能够力争拿高分,我们自然也应向他们强调这一点。比如有的学生使用以下句型;Would you call me at…? We do hope that you can spare your time to…? It will be absolutely our honored chance to…这样的表达显然是正式的,非常得体的,完全符合学生会主席和外教之间交流的礼貌原则。值得注意的是,高考题往往都是应用文,以书信为主,因此,明确写作对象,恰当使用敬语是我们应反复向学生强调的。
第五篇:广东省2014年高考评卷点评——文科综合地理卷
广东省2014年高考评卷点评——文科综合地理卷转载正能量
地理评卷组组长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钟巍教授
2014年广东省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有用性等特点,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该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重视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考查考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技能,要求考生必须从相关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才能解题。
第二,重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考查考生从试题中获取信息精准审题的能力,如40题第(3)小问。看似是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设问。二是重视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解题的能力,如40题的题干中显示的信息。第三,重视考查考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40题第(4)小问,主要考查考生对酒店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学生在高中地理Ⅱ中学过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学生解题时可以对这些规律原理进行迁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特征。非选择题以黑海及其附近地区和珠江流域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区域
中存在的地理问题和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强调地理要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五,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大部分试题的背景材料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如高速公路日均流量、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粮食种植布局变化等,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导致失分,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地理基础知识欠扎实。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知识题很多的考生仍然会出错;二是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出错。如“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很多考生答成了“河水补给”;“海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等。三是错别字严重。将“雨水补给”答成了“雨水补及”;“地形”答成“地型”;冬季风”答成“东季风”等,会影响得分。
二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如41题第(5)小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产业转移的相关原理来阐明将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转移到梧州市不合适的理由。许多考生在答题时,未能对转入地和转出地进行具体的比较,而是笼统地描述相关条件,所以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
三是地理区域具体特征的分析能力欠缺。高考中侧重考查考生对区域具体特征的特殊描述,考生这一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许多考生未能根据题干设定具体地理区域,按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的特殊描述,因而未能有效得分。
四是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规范表达的能力欠缺。不少考生对试题提供的相关的地理现象仅仅进行一般描述,而不能够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答题,因此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以及考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中学地理教学应注意:
第一,夯实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第二,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第三,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学专业术语进行规范表达的能力。第四,形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