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2 23:2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生物组 张辉华

新一轮的课改的锋芒十分明确地指向学习方式这个触及到了教学领域灵魂的问题上。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加强生物高考备考研究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参观学习湖北一学校期间,该校领导的报告中,有一点深深地震撼了我:该校的老师人人都将成为研究高考的专家,整个学校的老师研究高考的氛围非常浓厚;该校的学生在组织设计课外活动或一些专题晚会时都与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相联。我想: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悄然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这也是为高考服务的。该校的一些高考备考策略目前已经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得不令人深思!1 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关系 1.1 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高考服务,更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1.2 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共性

有人说,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而高考备考则是强调传统的应试教学,所以两者是对立的,不应该同时出现。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理由有如下:首先,新课程非常重视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只是在新课程中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来获得双基。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是以“双基”为本位的教学,从学习角度讲,即重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重结论,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高考的命题方向也是在双基上逐渐增加权重。所以,两者的发展目标具有统一性。其次,教师实施探究性教学,旨在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对象是学生;教师研究高考,而最终参加高考的对象还是学生。所以,两者具有一致性。2 备考理念的转变

《考试大纲》由考试中心编写,主要依据是新课标,逐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能力要求。所以,如果光谈课堂教学,不联系高考,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所以,进行探究性教学是高考备考中的重要策略之一。2.1 高考落实新理念,课堂教学早体现

当我们还在担任高二教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上课有利于学生高考? 答案是我在一进入高二生物上绪论课时,就采取了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并撰写论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理解生命》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如何将探究的理念转变为我的教学行为悄无声息地贯彻在课堂中,这是我设计每一节课始终追随的灵魂所在。如果感觉课堂不满意,则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我曾撰写了一篇题为《一节仅侧重于两个维度的市级研究课的反思与改进》的教学案例,这是对一节颇不满意的原课堂设计加以修改,本教学案例获浙江省一等奖。

2.2 高考落实新理念,撰写教辅早准备

学生应该选用怎样的教学辅导用书可以更加有效地备考?为此,我参加了黄冈市教学创新课题组,参加编写《黄冈高考兵法·生物》、《课时详解随堂通·高三生物》、《教材精析精练·理科综合》等高三复习用书。

2004年秋,生物新课程首批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实施。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配套的教辅资料严重稀缺。本人获得了参与撰写《高中新课标教材精析精练·生物必修1、2、3》三个模块的资格。这套书的每一节都分6个环节:观察与讨论;学法建议;潜能开发;体验探究;学力测评(双基复习巩固、综合拓广探索);学习延伸。期间,我还不断总结整个章节复习的策略:《新陈代谢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生命活动调节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学难题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等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

通过对教学辅导用书的编写有关复习经验的总结,为高三的高考复习和对新老课程高考的变迁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3 备考方法的完善 3.1 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的因素很多,但从目前高考还只是一种书面考试的角度看,实验与探究性的试题无疑是最能够考查考生科学素养的。试题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加强考查科学素养的要求。浙江省近5年的高考实验题总在回避高中《生物》全一册的5个实验,但今年选择题第4题涉及了还原糖鉴定实验,浙江省近5年的生物非选择题都是一道非实验题和一道实验题,而今年两道都算是实验题,第30题是实验分析,第31题是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很好体现了“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特别是31题的⑵第一次出现了探究性试题,这是当年考试大纲增加的内容。

高考结束后,我继续研究2007生物高考的每一道题。撰写《生物高考试题解题详析、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向》。统计2007-2000年浙江卷生物高考实验设计情况,试题分别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预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7个环节进行分类归纳研究。然后通过纵横跟踪比较法,得出浙江历年高考中的尚未出现的生物实验题的命题方向。

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在高考得以落实,这也将是影响高考改革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07年我们重点研究首批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的理综或生物单科高考试 题的命题方向与新课程教学方向。通过对各省高考试题的连续性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横向比较试题的动态发展,同时还可以纵向预测未来一年高考的命题方向。3.2 解读《考纲》

解读《考纲》,首先要通过跟踪比较近两年《考纲》考试范围变化,特别在“说明”栏中明确指出一些不作要求的内容,高考复习是就不必展开甚至不讲。其次要通过跟踪比较《考纲》中能力要求的变化。第三要关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要求。

生物实验复习备考策略,我纵观近几年的理综(生物)试题发现:拉距离考能力,非实验题莫属,“得实验(分数),得理综之天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要逐渐渗透探究性实验原理、技能、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我曾作如下尝试:通过一道典型性的探究性实验题(经改编)→学生读题以后似曾相识,尝试解答→提供参考答案→暴露解题缺陷→总结审题的四个要素、建构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熟悉解题的一般规则。这在实验复习备考在时间规划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3.3 编织网络

目前高考基础题仍占相当比例:易 30%、中 50%、难 20%。但发现30%的送分题送不出、得不全。我认为关键在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不够落实。所以自从担任高三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构建有效的高考复习对策? 通过对近几年理综高考考纲中的命题指导思想的修订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编织有效的高三复习网络,把每课时分为:考点明细、概念建构、重点分析、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真题感悟六部分。逐渐形成了教师首先跳进题海,把握十年高考试题的脉搏,然后让学生跳出题海,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高考复习思路。4 备考信息的获取 4.1 聆听高考专家的报告

我参加了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浙江省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信息报告会。听取了北京市和浙江省的特级教师的报告,使我课题的少走很多弯路,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具体。

4.2 高考阅卷的反馈信息

在参加浙江省高考理综阅卷后,了解阅卷组老师对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与解读,把这类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无疑又在高考备考策略方面锦上添花。

总之,通过编写新课程的系列教学辅导用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素材,领悟新课程的编写体系,便于更好地进行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积极开设研究课并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有利于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对高考和各省市高考试题的研究,逐渐调整备考理念,打破了传统的高二只是课堂教学到高三才是高考复习的思路,形成了高中两年的生物教学第一个指向都是高考的创新思维。构建有效的高考备考策略:首先,仔细解读并内化每年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知识和能力条目,正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动态变化。其次,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纲纲结合:《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纲本结合:《考试大纲》与《初高中教材》、纲题结合:《考试大纲》与《高考题集》。第三,充分考虑影响今年高考命题的因素,如对当年试题的评价;自主命题的因素;新课标的因素;考试自身的因素;命题人员的因素。第四,明确高考备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高考复习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不变,应对高考试题的万变,最终达到复习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 科素养、思维水平、学科能力与智慧的目的;具体原则是:基础、系统原则,精选、综合原则,思想、能力训练贯彻始终原则,稳扎稳打原则,确保在150分钟内考取最大的分值。

第二篇:践研究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s,,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生物组张辉华

新一轮的课改的锋芒十分明确地指向学习方式这个触及到了教学领域灵魂的问题上。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加强生物高考备考研究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参观学习湖北一学校期间,该校领导的报告中,有一点深深地震撼了我:该校的老师人人都将成为研究高考的专家,整个学校的老师研究高考的氛围非常浓厚;该校的学生在组织设计课外活动或一些专题晚会时都与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相联。我想: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悄然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这也是为高考服务的。该校的一些高考备考策略目前已经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得不令人深思!

1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关系

1.1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高考服务,更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1.2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共性

有人说,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而高考备考则是强调传统的应试教学,所以两者是对立的,不应该同时出现。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理由有如下:首先,新课程非常重视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只是在新课程中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来获得双基。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是以“双基”为本位的教学,从学习角度讲,即重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重结论,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高考的命题方向也是在双基上逐渐增加权重。所以,两者的发展目标具有统一性。其次,教师实施探究性教学,旨在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对象是学生;教师研究高考,而最终参加高考的对象还是学生。所以,两者具有一致性。2备考理念的转变

《考试大纲》由考试中心编写,主要依据是新课标,逐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能力要求。所以,如果光谈课堂教学,不联系高考,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所以,进行探究性教学是高考备考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2.1高考落实新理念,课堂教学早体现

当我们还在担任高二教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上课有利于学生高考?答案是我在一进入高二生物上绪论课时,就采取了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并撰写论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理解生命》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如何将探究的理念转变为我的教学行为悄无声息地贯彻在课堂中,这是我设计每一节课始终追随的灵魂所在。如果感觉课堂不满意,则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我曾撰写了一篇题为《一节仅侧重于两个维度的市级研究课的反思与改进》的教学案例,这是对一节颇不满意的原课堂设计加以修改,本教学案例获浙江省一等奖。

2.2高考落实新理念,撰写教辅早准备

学生应该选用怎样的教学辅导用书可以更加有效地备考?为此,我参加了黄冈市教学创新课题组,参加编写《黄冈高考兵法·生物》、《课时详解随堂通·高三生物》、《教材精析精练·理科综合》等高三复习用书。

2004年秋,生物新课程首批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实施。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配套的教辅资料严重稀缺。本人获得了参与撰写《高中新课标教材精析精练·生物必修1、2、3》三个模块的资格。这套书的每一节都分6个环节:观察与讨论;学法建议;潜能开发;体验探究;学力测评(双基复习巩固、综合拓广探索);学习延伸。期间,我还不断总结整个章节复习的策略:《新陈代谢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生命活动调节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学难题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等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

通过对教学辅导用书的编写有关复习经验的总结,为高三的高考复习和对新老课程高考的变迁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

3备考方法的完善

3.1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的因素很多,但从目前高考还只是一种书面考试的角度看,实验与探究性的试题无疑是最能够考查考生科学素养的。试题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加强考查科学素养的要求。浙江省近5年的高考实验题总在回避高中《生物》全一册的5个实验,但今年选择题第4题涉及了还原糖鉴定实验,浙江省近5年的生物非选择题都是一道非实验题和一道实验题,而今年两道都算是实验题,第30题是实验分析,第31题是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很好体现了“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特别是31题的⑵第一次出现了探究性试题,这是当年考试大纲增加的内容。

高考结束后,我继续研究2007生物高考的每一道题。撰写《生物高考试题解题详析、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向》。统计2007-2000年浙江卷生物高考实验设计情况,试题分别从探究性实

验的研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预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7个环节进行分类归纳研究。然后通过纵横跟踪比较法,得出浙江历年高考中的尚未出现的生物实验题的命题方向。

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在高考得以落实,这也将是影响高考改革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07年我们重点研究首批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的理综或生物单科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与新课程教学方向。通过对各省高考试题的连续性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横向比较试题的动态发展,同时还可以纵向预测未来一年高考的命题方向。

3.2解读《考纲》

解读《考纲》,首先要通过跟踪比较近两年《考纲》考试范围变化,特别在“说明”栏中明确指出一些不作要求的内容,高考复习是就不必展开甚至不讲。其次要通过跟踪比较《考纲》中能力要求的变化。第三要关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要求。

生物实验复习备考策略,我纵观近几年的理综(生物)试题发现:拉距离考能力,非实验题莫属,“得实验(分数),得理综之天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要逐渐渗透探究性实验原理、技能、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我曾作如下尝试:通过一道典型性的探究性实验题(经改编)→学生读题以后似曾相识,尝试解答→提供参考答案→暴露解题缺陷→总结审题的四个要素、建构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熟悉解题的一般规则。这在实验复习备考在时间规划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3编织网络

目前高考基础题仍占相当比例:易 30%、中 50%、难 20%。但发现30%的送分题送不出、得不全。我认为关键在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不够落实。所以自从担任高三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构建有效的高考复习对策? 通过对近几年理综高考考纲中的命题指导思想的修订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编织有效的高三复习网络,把每课时分为:考点明细、概念建构、重点分析、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真题感悟六部分。逐渐形成了教师首先跳进题海,把握十年高考试题的脉搏,然后让学生跳出题海,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高考复习思路。4备考信息的获取

4.1聆听高考专家的报告

我参加了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浙江省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信息报告会。听取了北京市和浙江省的特级教师的报告,使我课题的少走很多弯路,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具体。

4.2高考阅卷的反馈信息

在参加浙江省高考理综阅卷后,了解阅卷组老师对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与解读,把这类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无疑又在高考备考策略方面锦上添花。

总之,通过编写新课程的系列教学辅导用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素材,领悟新课程的编写体系,便于更好地进行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积极开设研究课并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有利于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对高考和各省市高考试题的研究,逐渐调整备考理念,打破了传统的高二只是课堂教学到高三才是高考复习的思路,形成了高中两年的生物教学第一个指向都是高考的创新思维。构建有效的高考备考策略:首先,仔细解读并内化每年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知识和能力条目,正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动态变化。其

次,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纲纲结合:《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纲本结合:《考试大纲》与《初高中教材》、纲题结合:《考试大纲》与《高考题集》。第三,充分考虑影响今年高考命题的因素,如对当年试题的评价;自主命题的因素;新课标的因素;考试自身的因素;命题人员的因素。第四,明确高考备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高考复习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不变,应对高考试题的万变,最终达到复习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科素养、思维水平、学科能力与智慧的目的;具体原则是:基础、系统原则,精选、综合原则,思想、能力训练贯彻始终原则,稳扎稳打原则,确保在150分钟内考取最大的分值。

第三篇:小学课体验磨练堂起步作文的实践研究

小学课堂起步作文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期初,我们发现我们年级组学生的写作状况是内容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多,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仔细寻找了原因,也听取了专家的分析,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老师的指导方法不当,作文设计理念陈旧也是其中之一。具体表现为:

一、出题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遇到的作文形式常常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我们拘泥于课本中所制定的内容,很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出题。

二、作文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

为了方便布置,方便讲评,我们在布置作文时,大都是千人一题,无论作文水平高低,无论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要求都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单一的形式,重复的题材,统一的要求,扑灭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扼杀了他们想象的能力,以至于学生觉得作文难、作文烦,渐渐地失去了作文的兴趣。

聆听了专家的指导,我们觉得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更新作文的设计理念,使作文设计的思路更开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这些崭新的理念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爱写作。“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以兴趣为先导,逐步让学生爱上作文。

我们教研组选取了徐鹄老师提供的作文教材,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这一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写作内容有“名字的由来”“我们一起过生日”等。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有些内容的完成还得有家长共同参与,让学生感到收集素材、写作的过程很有新意,及发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创造写作的环境。

作文教学中,我们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作文。让学生进入一种“我要写”的精神状态。我们引导学生把写作过程看成创造性的劳动,鼓励他们作文时放开手脚,求新求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思路,真切反映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三、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的培养有多种渠道,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在写作的实践中不断尝到甜头,并有表现才能的机会。

第一,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写作有很大关系,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要创设良好的写作心境,就要热爱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发扬教学民主,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进而形成写作主动性的品质。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单一的情况,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把学生优秀的习作推荐给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投稿,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三,写实话。

写实,是从作文内容方面说的,即提倡写真人真事,表达真实情感,提倡写现实生活和为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写。如写日记、读书笔记和书信。写话,是从文章语言表达方面讲的,是说语言要力求朴实,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写作成为平常事,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文章闪现真、朴、美的光彩。

四、鼓励学生写创新作文。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的压抑了学生的少儿天性。这就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把它看成发表见解的好机会,而是视为机械的拼凑材料、套用理论的苦差事,这种教学,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损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立不同的中心,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从而找出更有新意的东西。

第二,同一材料多种题材。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去作文,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对他们进行训练。

第三,同一材料多种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写作顺序上可采用顺叙、倒叙、补叙等形式,在语言表达上,我们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修辞,去生动的表情达意。

第四,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可以有效的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利用童话进行想象,使静物变动变活,会进行行动,会言语有感情。

2、利用图画进行想象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图画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想象。

3、利用拓展、推测课文进行想象。

五、写真情作文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学生远离了生活,是因为没有生活。

大自然的风景优美,美丽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利用一次外出活动的机会,布置了一篇写景的作文,但是我并不限制内容,可以写自己经历过的任何一次外出时看到的美景。多数同学都写出了大自然风景的优美,让人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同学在作文中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其中一位同学写了自己在假期里外出旅游时的经历:我躺在这绿草殷殷的草地上,沐浴着青草的气息,仰望着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我在春风的抚摸下进入了梦乡。忽然,我的手碰到软软绵绵的东西,并感到了一丝凉意。我睁开眼睛,哦!是一只可爱的刚刚出生的小羊在舔着我。它看到我往后退了几步,见我没有恶意,有“咩咩”的跑过来,在我的身边上下打量着我。正当我想和它亲近时,远处传来急促的“咩,咩”的叫声,我顺着叫声向远处一望:一只老山羊急匆匆的向这边跑来。我看到小羊蹦蹦跳跳的跑到了妈妈的身边,它们的样子真象久别重逢的母女。

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文章,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剩下的只能是编造作文。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明白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写作教学在课内课外都应立足于“应需”,使课内外相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它们的生活能力。

四、构建评价体系,激发写作热情。

评价具有激励、制约的作用,因此改革评价的方法很重要。

1、多鼓励。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动机。

2、评价的方法不求统一。标准因人而已。

3、形式活。我们采取小组互批互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自评自改等多种形式批改作文,这样不仅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批改作文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摸索,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有了一定的兴趣,作文内容能反映真情实感,写真话、言真情写作能力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四篇:200体验磨练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200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夯实基础,记死学活,注意与大学教材靠拢。

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使用政治术语要规范。就建构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而言,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要全面地掌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决不遗漏。大纲中规定了166个考点,2006试题中涉及到十几个,不到考点总数的10%,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全面的考点知识。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比如复习货币时,联系银行。对知识点的复习还要注意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通过联系、比较,那今年的24题就好做了。要注意适当用多种语言说话,如矛盾的对立也就是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要注意适当扩展,矛盾双方有对立、有统一、可依存、可转化、可包含。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零散的识记肯定是不牢固的或会因某些疏漏而遗憾。例如当复习“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应该回忆一下“市场经济优点”,接着复习“市场经济缺点”,然后再复习“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是什么及如何调控”。这样围绕“国家的宏观调控3w”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从纵向可把经济常识的八课、哲学常识的四块和政治常识的五课分别融会成一个有机整体。如经济常识,可以把这八课内容按经济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进行整合。从横向来说,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也不要放弃冷点,用复习到的理论分析现实鲜活材料,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把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适当拓展,靠拢大学教材。

2.关注现实、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体现政策取向,反映国家意志。

大政方针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热点不熟是学生失分的又一因素,时政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考查能力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功能,思维不活跃是学生获不了高分的关键原因,培养能力成为教改研究的重点课题。高考改革一直致力于“素质考查、创新精神”的探索,今年也在史实热点中情景化,以材料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去充实教学内容,去更新我们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与时俱进中养成终生受益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去综合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提高自己多方面能力。高中政治课还应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学生的政治科素质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高中生的政治科素质主要体现在政治觉悟的提高上。反映在卷面上,反映在思维过程中,就必须体现政策取向,反映国家意志,坚持与国家立场相一致的原则。总的来说,这点基本不成问题,但学生最大的缺陷是不会说政治术语,学生腔严重。因此,我们在平时就应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政治术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国家意志。一些重要句子的表述,应强化记忆。在平时的复习中更加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是联系教材中的事例,以往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课本中的事例,只是满足于对教材黑体字的掌握,美国的金钱政治就在书上,处理好黑体字与楷书、小体字部分的关系相当重要,所以不可忽视课本。二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用所学知识与校园内外、高三学生思想倾向相联系,然后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如:“农业税”问题,可以从社会主义本质、税收作用、普遍联系、党的宗旨、国家性质、职能、组织和活动原则等基本原理去分析;对丛飞认识可以用人生价值等知识来分析说明。三是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要把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和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以某个热点问题去分析其所反映的基本原理(一题多理法),或以某个知识点去统率热点问题(一理多题法),两种方法互相渗透,交替使用。

3.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思维方法,树立人文精神。

思想指导行动,为适应综合考试,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观,由传授记忆变发现、加工、研究知识;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由知识传授者变学习指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由使学生被动接受变学生主动探究,在培养兴趣中去关注科学,在收集各方面资料中培养人文精神。抓住抓好综合思维。人类的思维可以基本分为两类: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分析思维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整体到要素;综合思维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要素到整体。多年来,我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分析思维,却忽视了综合思维,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二者兼备,且是有机地统一。现在,高考改革无论是从综合考试的设置还是单科考试来说,都强调考查综合能力。所以,在继续重视分析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强化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政治科目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在复习时一定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能孤立。还要关注热点,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高考试题往往以重大现实问题立意并作为问题的切入点。2006高考文综试题,在对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冷”“热”结合。但是热点问题较多且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样以来,全部应付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筛选,冷静处理很热的问题。与考纲及中学生知识无关的问题,考试可能性不大,要关注学科知识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发展动态,文化思想的发展,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当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与理论结合,回归教材,突出基础性,加强对知识的迁移。同时对常识性的知识给以必要的关注,避免完全时政化。

4.谋划复习策略,改变复习方法,做好“知识重组”,施展“立体复习”。首先,科学安排教学与三轮复习。第一轮(2月底前):看好自己的门,适当串串门,将本学科知识理解记忆清楚,重组成网,在这个过程中,用基本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第二轮(3月-4月底):内强素质,苦练内功,以学科内综合的复习为主,注意“走出去”用本学科知识去分析其他学和有关知识,寻找结合点,“请进来”──用其他学科知许分析本学科的有关知识,寻找交叉点,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用热点问题带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事实上,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复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本轮复习应不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重组”,施展“立体复习”,是首选策略。最好构建新型的强调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专题复习模式:纵向延伸-横向拓宽-学科渗透-强化训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理解为是章、节、框题知识的简单压缩,需要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复习“意识”时需要把意识-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实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用一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按照这一复习思路,可以把经济常识分为市场经济主体、客体、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分配制度、经济结构调整五个板快。政治常识按上述原则可以划分为国家(国际)、公民,政党、民族、宗教五个部分。在本轮复习中,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复述教材”,要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选择最能体现该知识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为此必须构建知识体系、编织知识网络、突出知识主干,因为无论是学科内综和,还是跨学科综和,都在强调综合,而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构建知识树,编织知识网,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成体,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手,一拉一条线,一抓一大串,能够针对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储备,整体把握,全方位思考。由于文综考查不求点全,但求点精,不求知识覆盖,但求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不求问题适应知识,但求知识适应问题。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全面把握,在复习时应突出重点。

第三轮(5-6月份):则应提升修养、巩固强化、三科并举、全面开花,即进行全方位的跨学科综合训练,进行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与各学科知识交叉点专题的训练,以实现全面提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目的。高考命题是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形式来体现“能力立意”原则的,而客观事物并不是按照人安排好的学科路线进行发展的。因此,在复习时就要根据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和论证这些事物。就拿文综来说,政、史、地三个学科尽管在知识上有许多内容互相渗透,但这三个学科在能力要求上大相径庭。地理重在考查较为形象的空间判断和思维能力;政治考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重在对事件的回顾和思考。文综试题要求考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将大脑中储存的三个学科的信息不断地进行转换使用,具有较大的难度;更难的是要求考生将三个不同学科的学科能力不停地变换运用。鉴于此,我们在跨学科复习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和历史中选取能够承载多个学科的学术信息,适合不同学科进行设问的情景材料,或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内容延伸,触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并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释、评价、论证这些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要分析、整理、归纳前一阶段练习、作业及模考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相互的联系上归纳出若干个基础知识和方法体系中的问题。应该分析错题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问题还是思路问题?需从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中,从知识的体系中进行分析认识,得到正确的结果。弥补知识网络体系的漏洞。边练习查缺、边复习补漏是这一阶段又一特点。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突出做题能力,突破表达能力。当前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下一阶段复习的首要任务。做题能力是核心,表达能力是外显。就做题能力而言,从我们现在的学生实际看来,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审题的问题。要让学生养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要杜绝一看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这样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然后组织相关语言做答案。二是实际联系理论的问题。要让学生养成看到材料、看到事例就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要求学生在解每一个训练题时,都应养成用语言描述自己思维过程的习惯,树立对于一个问题,你可以不写答案,但不能不会思考的理念。学科表达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主要反映在主观性试题的解答上。长期以来考生中普遍存在的“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问题都是这一能力欠缺的表现。在本轮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对每一道练习题都要按照高考要求答卷,做到严谨、精练、准确。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要求学生写意思完整的话、写有条理的话、写有专业术语的话、写有逻辑性的话,要求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错别字、减少不通顺的句子、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只有从这些最基础性的工作做起,才能逐步提高考生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知识记忆还是理解运用以及答题规范都要注重学法指导,如关键词记忆法、奇特联想法、编顺口溜法、分层记忆法、抓来龙去脉法,分层理解法、概要理解法、比较理解法、迁移理解法等,使学生记得清、记得牢、理解得深、理解得透。从今年试题来看,如果审题不清极易跑偏。如38题(6)问要求的角度是政治不是历史。因此在平时练习中应该注意答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做到习题精选、精练、精讲。如选择题注意看背景、抓立意、思设问、联考点;主观题注意做到审清题意明要求,回忆考点细思量,根据问题找原理,分析材料不离题,原理材料联一起。文综试题尤其是主观性命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少考生文综考试中得分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综合理解、分析、推理能力,无法拓展思维。因此做好这类试题,一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要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要寻找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作为解题的依托。最后,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真正落实新考纲的能力要求。

6、调整好心态,考出自己正常的水平,以最佳状态复习迎考。

高考七成考实力,三成考心态。学会正确调整和放松、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做到月、周、日有计划,心中有数,一切按部就班地去做,就不会出现紧张和慌乱。反对提出超出自己正常水平的目标。因为如果背上超出自己承受力的负担,高考时思维会僵化,可能会做的也做不出来了。

李德明 李玉芹

第五篇: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英语科

2008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英语科

广东两阳中学 英语备课组 胡红樱

2008年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在校长、下级领导和级长的正确指导下,在英语备课组成员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英语科在高考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高考的检验,我们发现这一年的备考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完善和发扬,同时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总结改进。现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情况。

在今年高考中,我校英语最高分为128分,100分以上的有104人,90分以上的共有145人。70-89分段的有269人。40-69分段的共有290人。今年全市英语成绩比较低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2007年本校英语备考的主要举措、经验 ①领导重视。

2007年7月份,学校就成立了高考备考组。在备考过成中,校长、下级领导与级组长经常过问英语备考情况,及时协调帮忙解决英语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还多次派出英语老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备考会和经验交流会。

②备课组成员之间团结,分工,合作。

完整明晰的计划,切实具体的步骤,这一切的实施还需要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来贯彻、完成。我们备课组成员发挥了团结、分工、合作的精神,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怎么教。

③计划早,目标明,备考工作紧张而有序。

去年7月份,我们备课组就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了我们的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尽管这届学生在高二全市期末统测中成绩不错,但进入高三开学后的摸底考试中完全暴露了基础很差的不足。据此,备课组制定了以扎实基础为主的复习计划。我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章节过关复习(2007年7月——2008年3月上旬);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2008年3月下旬——2008年5月中旬);第三阶段是点拨提高(2008年5月下旬——6月上旬)。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我们将复习的主要任务放在抓基础知识方面,大部分时间放在第一阶段章节过关上。在这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将高一到高二的英语课本跟学生详细进行了复习,每一个单元复习后都进行检测,进行查缺补漏。

在广州“一模”中,考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基础知识不过关,如单词字母大小写不会,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名词的单复数区别不清,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用法不懂,时态语态的运用、动词短语的固定搭配记得不够准确,词汇掌握得不够好等。

2、完型填空对近义词的区别及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3、阅读方面显示出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大,并且不会抓住主题句、不注意排除干扰的相似的信息。

4、写作方面。基础写作不少学生不懂得整合信息或漏写信息点,读写任务显示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差,有的仅提及其中某一方面或仅侧重某一方面,甚至完全提不到重点;有的在文中摘抄完整的两个句子作为自己的,或者几乎一字不变地把原文中的主动句变成被动句等;有的学生以文中细节代替概括,不清楚哪些是事例哪些是概括的语言;有的学生在第一段就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此外,在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达也相当多,篇章的逻辑较混乱。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们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过好词汇、语法两关,回归课本,强化专题训练。

综合测试是我们训练阅读写作的重要手段。每周坚持两次测试是我们铁定不变的做法(这个做法一直坚持到高考前禁考为止,每次测试均用年级统一安排的时间和上课时间)。每次测试完后,我们都及时批改,及时讨论试题的重点、难点,及时精要评讲(重点评讲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扶差补缺。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测试情况,我们老师常常在下午放学后,不吃晚饭,留在办公室一直改卷到晚上,直到把卷改完为止。这种废寝忘食、以校为家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斗志。在第三阶段,我们根据几次模拟试题、几次备考会交流得来的信息,对学生进行了出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点拨提高。

听力历来是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丢分的一个大题。08届的听力训练材料采用《听力风暴》,这本书的优点是配套录音带发音清晰,内容题材丰富,贴近高考,不足之处就是语速稍快。在征得年级领导的同意后,我们坚持利用每周两个晚上(7:20pm—7:40pm)播放听 力录音。听完后学生自己对答案,听不懂的地方自己参考书本后面的朗读材料。

④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高考的影响。

临近高考学生的能力基本已经定型,但一些非智力因素(如书写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我狠抓训练学生的书写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书写工整和正确涂卡等良好的习惯。并要求学生统一用黑色墨水书写。布置抄写英语短文作业是我们训练学生书写的常用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其它的一些做法去强迫学生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在模拟考试中凡是不按要求答题者统统按零分处理。

⑤重视规范,紧抓不放。

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希望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有利于克服失分大于得分的现

这里的“规范”包括:

1.答题思路的规范。懂得如何入手,从哪里入手,要答什么。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的准确,不罗唆。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⑥抓重点,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我们特别注意在两方面抓好重点,一是在备考选材方面抓好重点;二是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上抓好重点。在后期的复习工作中,由于资料很多,各地的模拟题也很多,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部都 去做。因此抓住重点,选好材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备课组经常一块先自己做,然后挑选适合我们学生的题目让他们训练。我们还特别注重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备考伊始,我们就落实培优,抓稳尖子。所谓“落实”、“抓稳”主要是说:早(做)、精(讲)、巧(练)。早做:开学不久即考虑培优班的工作落实;抓好人选,集中训练,组成高分的“冲刺军团”; 精讲:要知道尖子生的迫切问题,分析尖子生的“软肋”在哪里,为什么会丢分,丢哪里的分。巧练:落实训练重点,保持相当难度;提高做题速度;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更加从严要求,抓好细节问题和规范意识。我们以那些有希望上线的学生为重点,实施了人盯人的办法,争取能上线的不落空。⑦坚持“三统一”

1、统一测试内容。

2、统一测试时间。

3、统一复习资料。

我们所用的资料分为四部分:

1、听力训练材料;——《听力风暴》和《英语周报》

2、专项练习(包括语法、完型和阅读等)——自编;

3、课本配套练习——《学海导航》;

4、测试题——《英语周报》。⑧关注动向,分析信息

“关注动向”,就是要留意备考形势的推进变化,吸收各方的信息,配合之以做好我们的备考计划的适时调整。我们备考组老师经常 与其他学校沟通,关注重点中学学校的信息题。同时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的最新信息。

面临着新课程下的新高考,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学习和接受新的挑战。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如既往的努力,争取新的成绩!

三、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以上的备考办法,我校高考英语科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各年级教学连贯不够。

②低分段的学生人数居多,大部分学生怕学英语,进步不大。

③听力和语法填空部分依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学生原来基础差。学校的老师不是循环的,且高一高二高三的老师没有统一好什么时候应着重训练什么,着重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大家认为上完自己的课程就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通盘考虑,没有系统化。到高三时再着手,已经不够时间了。

②由于基础差,大家对英语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

③学生的语言环境还不够好,基础知识不过关。

四、对2009年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①提前备考。从高一开始。建议采取高中老师任课循环制的办法或对整个高中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使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系统化。

②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③多召开备考研讨会、交流会和质检分析会。

下载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课体验磨练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自体验磨练然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自然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李谌懿 摘要: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意识......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王景芹 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中心校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从任教《品德与社会》以来,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勤奋努力下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笔......

    信息技体验磨练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合集5篇)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唐山二十七中 刘凤琴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

    初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拓展的实践与研究大全

    初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拓展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

    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周百鸣 朱世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周百鸣 杭州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朱世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掌握......

    计算机体验磨练辅助化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丹阳市第五中学孙玉林 作者简介:孙玉林,男,出生于1965.8,88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胜任高中循环教学,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6年,参加镇江市第一......

    小学生体验作文的实践与研究专题

    《小学生体验作文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㈠课题的提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高考中体验磨练与江苏历史相关知识点的复习(5篇)

    高考中与江苏历史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备战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的一点建议 2005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但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作为江苏地区高考单独命题的第一次,其明显的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