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化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的共振现象及对策探究
项目化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的共振现象及对策探究
江苏省通州中专 刘计衡
摘 要: 本文对项目化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的共振现象作了剖析,对共振现象趋利避害的方法作了探究,从师生心灵共振,催化学习动力;思维共振,简化学习难度;技能共振,深化合作交流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关 键 词: 项目教学 共振现象 对策
在物理学中,共振现象是指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同时,外力体的振动会使振动体的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在百度中输入“共振现象”一词,可以看到共振现象普遍存在于机械、化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及分子、原子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近年来甚至有人将共振思维引入课堂教学,总结出了“共振教学法”。本人发现在专业课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共振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作一初浅探究,权作抛砖引玉。
一、项目化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的共振现象及分析
从2006年以来,江苏大力推行“三以一化”课程改革,目前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已成为常态。在校内参与教改的实践中,在校内、校际的听课交流活动中,本人发现共振现象普遍存在于项目教学中,下面采集几个教学场景以供分析:
场景一:《VB程序设计》项目俄罗斯方块游戏。为了设计控制方块的运动程序,必须先对顺序、选择、循环结构编程指令格式及功能有所认识。课堂上刚开始学习顺序结构语句时,所有学生都热情高涨;当学习到选择结构语句时,有部分学生开始出现不耐烦情绪;在老师介绍循环结构语句时,相当部分学生已是神情倦怠,似乎快撑不下去了。课间一生伸着懒腰,对另一生说:“太难了,学不会!”
场景二:《FLASH动画制作》制作某电视广告片。老师播放完一段流行的电视广告片后,要求学生自查资料,制作出类似效果的广告片。学生惊叹于唯美的动画效果、天籁般的背景音乐,同时也有学生窃窃私语:这么复杂的动画,老师也不定能做得好,我们怎么会做?
场景三:《服装制作工艺》衬衫制作。服装实训车间,老师演示完制作方法和注意点后,学生领料、裁剪、缝制,大部分学生神情专注、干得热火朝天,也有少数学生像个局外人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无所事事。
以上三个场景中包含着项目教学法中三种常见的共振现象。场景一中,有一定难度的抽象专业基础知识、平淡如白开水般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初中阶段数、理、化、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体验发生共振,加速了厌学情绪的发酵,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场景二中,学生的畏难情绪与依赖性学习习惯发生共振,使项目教学举步唯艰。由于中小学多年来保姆式教学环境,使多数职校学生早已失去独立自学和行动的能力,习惯于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面对企业级的工作项目,一上来就要求学生自查资料,自己设计制作方案,由于任务目标与学生能力相比太遥不可及,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场景三中,我们看到项目教学中的同龄共振现象,优生之间暗中较劲争先创优,差生则越干越没劲,最后甚至抱团翘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和谐的共振现象会干扰项目的正常实施,影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中要产生共振,两物体振动频率必须相同,且彼此要靠近(靠得越近,振幅越大)。要预防上述有害的共振现象发生,需采取人为干预措施,使产生共振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比如在项目教学中,尽可能把好中差学生混合编组,防止出现差生扎堆现象。当然共振现象并不是一无是处,生活中科学家利用电磁共振原理,发明了微波炉造福人类;在项目教学法中也存在着许多有益的共振,巧妙利用同样可以大幅提高教学效果。
二、趋利避害,共振现象的对策探究
正如自然界的共振现象有利有弊一样,项目教学法中共振现象同样需要趋利避害。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从构建师生心灵共振、思维共振、技能共振方面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在此将心得和收获与同行分享,不足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
1.心灵共振,催化学习动力。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影响自身的结构和质量。在教学中,师生间的心灵共振,恰如一剂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实现师生心灵共振,要做到:
首先,在项目的设计上,要处处换位思考。想企业用人标准,想学生现有基础,想学校设施现状,想实施中的具体困难。只有放下身段认真调查,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项目及实施模块;也只有在项目设计之初教师就对学生知心融情,项目实施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效果自然胜人一筹。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做好表率。教师只有主动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学生信赖的人;主动提高技能,成为学生崇拜的人;主动融入项目组,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才能使学生感情上认同项目,内心里喜欢项目,操作时专注项目,从而达到师生心灵和谐共振,项目推进顺风顺水。
2.思维共振,简化学习难度。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时,师生通过双边交流或多边交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最新的右脑开发理论,思维从聚合到发散,从发散到聚合,最后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为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可采取以下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以项目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在环环紧扣的项目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下一阶段技能实训打下基础指明方向。
(2)激活右脑潜能。理论学习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晦涩的英语单词,专统的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越学越怕。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由于右脑擅长记忆图像、声音,但对文字和数字并不敏感,因此我们可以把专业名词概念、英语词汇转化成图片加以记忆。首先,要通过举例教会学生转化的方法,比如含义联想、谐音
联想、结构拆分联想等方法要点,让学生掌握左、右脑功能转化的利器。其次,利用大脑习惯相似性联想的特性,在转化的过程中,努力找寻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知识与新学知识点间的联系,把新旧知识牢牢地捆在一起。(4)组织有效复习中国有句老古话,叫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与此类似,短期识记一个知识点容易,长期记住则较难,人一辈子都得跟遗忘作斗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记忆后短期内遗忘速度较快,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所剩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速度也减慢了,因此及时复习新掌握知识尤其重要。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专家杨鹏在《十七天搞定GRE单词》一书中,将复习的周期定为新学知识后5分钟、30分钟、12个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共8个周期,被数以百万计的新东方英语爱好者广为使用屡试不爽。把这种复习方法引入专业理论教学课堂,就是要自觉做到:教完一个新知识点后,要及时组织学生复习,不能急于赶进度;每节课新授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必须组织当堂复习;课后作业要能涵盖本课新授知识点,帮助学生当天及时复习;后一次课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对前一次课要点进行复习;每两周组织一次巩固练习可以起到使单元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3.技能共振,深化合作交流
(1)紧扣技能目标,项目选择自主化。项目是技能的载体,技能是项目的内涵,学生选择了某个专业,就意味着只有掌握了该专业的技能后,才能顺利毕业,至于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哪些训练项目,则完全可以因校而异、因生而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设计训练项目时,教师应当抛开师本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个人的兴趣爱好、已掌握的技能特长,设计多种方案供学生选择。每个职校生都渴望着掌握专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当生动活泼的项目形式与学生的内心愿望发生共振时,当做好项目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时,在兴趣指引下,技能实训就能得到顺得开展,训练要求也能得到较好贯彻。
(2)拆分教学目标,过程评价微分化。在数学中,微分用来描述当函数自变量的取值作足够小的改变时,分析函数的值的变化情况。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当我们把项目细化为若干个子项目,子项目再细
分为若干个模块时,当设计的模块作为工作过程具有不可再分性时,我们需要关注每个模块三维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是否同时也被微分化了。在一个模块中,及时准确地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不足,查漏补缺。实施微分评价,要紧扣三维教学目标,观察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细节问题、情感态度的变化情况,既要关注到优生的优秀作品,更要留意后进生的畏难情绪,多一些帮扶,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当学生渴望被表扬的心态与老师恰如其分的褒奖共振时,就能使学生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专业技能在潜移默化中被熟练掌握,使专业素养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提升。
(3)驾驭同龄共振,小组合作自觉化。所谓同龄共振,是指同龄的学生群体间相互影响、相互认同乃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成效显著,甚至可能超过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这个说法似乎夸张,然而,同龄共振现象的正面效应却是不可否认的。在技能实训中,一个项目组的各个成员间动手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有时甚至相差悬殊,发挥同龄学生间容易沟通的特点,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驾驭同龄共振,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在项目组内设置小师傅岗位,小师傅采用竞争上岗,其表现纳入成绩评价系统,鼓励小师傅脱颖而出,通过学生间师徒结对、相互协作,实现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在项目组间则需强化团队意识,依据木桶短板理论,以小组末位学生成绩作为小组得分,设置流动红旗,大张旗鼓地对小组进行排名表彰,对多次处于末位的小组要重点帮扶,直至拆散重组。实践表明,在学生中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消除部分优生的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理,消除部分差生碍于面子、不愿请教的自卑心理,当学生间的同龄共振驾驭得当,小组合作就能蔚然成风,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理念就能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龙家明.“思维共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2):36-38
[2]韦国.浅谈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积件库建设[J], 网络科技时代,2001,(9)[EB/OL] 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80703/10125426-2.html
第二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
第三篇:生活化教学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究
生活化教学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究
摘 要: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将教育改革推向了高潮。现代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理念,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小学是教学的基础阶段,鉴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此阶段的教学可以说至关重要。古诗文,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精髓,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有利于通过古诗文的意境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性思维。如何做好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以此为出发点,对生活化教学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做初步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教学;古诗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开展教育的基础,古诗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作为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整个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在现代已经有所共识,加大其教育力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从中汲取精华,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新课改的实施,使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小学阶段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联,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研究如何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促进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个性鲜明,创造潜力有待发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当前小学生已经普遍接触各种现代化移动终端,语言文学教育可以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而古诗文教学能够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来传播精神之美,使小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光荣传统、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
而当前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大多都是在沿用纯讲解式教学。客观地讲,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对于白话文的理解尚不全面,古诗文知识相对来说自然更加难以掌握。很多教学中的理论讲解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前,教学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应试”,刻板的翻译式教学根本无法体现古诗文的意境,无疑是对古典文学的一种“践踏”。
二、生活化教学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建议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应用,重在强调“生活”,小学生天性爱玩,“寓教于乐”便尤为重要,因此,古诗文的教学也应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其“生活化”,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古诗文都是文学作品,要想让小学生对作品有所理解,就要使其对作者有所了解。所有古诗文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反映了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满足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知人论世”,通过故事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化引导,使小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生活背景并进行对比,来突出现代生活的美好,以此让小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来进行讲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整首诗就是一个送别的描述,全文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平静的话别场面,但借桃花潭水深千尺,突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平静”场景的背后,所蕴含的却是作者与汪伦之间的友情。通过此方式“知人论世”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使小学生认识到友谊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其次,每一个流传千古的作品均具有着绝美的意境,小学生涉世不深,对生活的所有事物均充满着好奇,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古诗文当中的绝美意境呈现在小学生面前,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几乎所有的古诗文均讲究韵律和工整的对仗。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搭配影音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通过多媒体影音教学,将学生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学习畅想诗文中的画面,进而使学生通过自身想象的画卷来体会诗句的含义,使诗文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美。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探究式教学,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针对古诗文开展相互讨论,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散创造性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加强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初步的认知,不断丰富语言文学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古诗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渲染”,使古诗文更加“生动”,从而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褚黎芬.新课程背景下古诗文教学探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3(12):6-7.[2]吴丽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2(08):26-27.[3]张朝娟.小学古诗文“三段三维九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1):66-68.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08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校的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必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一个个非常实际的亟需调整的教学管理问题,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组织集体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组织观摩研讨、评课、议课,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教师考核评价怎么进行,学生期末综合评价如何进行等。我们认识到,原来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已有很多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要使新的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对教学管理制度的认识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和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学校人本文化推行的过程。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三大推动力:第一,热情和责任;第二,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第三,学校文化重建。我们以为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应该是新的学校文化。在新课程推进中,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学校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学校及其内部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学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将教育目的、课程蓝图变为现实。由此看来,如果说面对新课程学校文化制度必须重建,那么,我们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放在“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上。
什么是教学管理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而教学管理制度则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未把教学管理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大多数的《教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书上讲“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而不提教学制度,甚至在《学校管理学》著作里也很少有专章论及“教学管理制度”。实践上以“教学常规”论之。但教学管理制度确实存在,它具体表现为一种教学组织结构,比如班级授课制;有一套关于教学程序与教学行为的规范体系,比如教学常规;同时它还是一套分类系统与激励机制,如教师的职称晋升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系统是由有形的教学
人员、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时空等物质和无形的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等意识组成。正是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如同计算机程序一样,把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一方面,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总是借助一定的制度才能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人员设施等又总要不得不借助于制度才得以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三、学校重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逐渐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了,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障碍,矛盾越来越突出,重建问题显得越来越急迫,教学管理制度如果不尽快重建,可能成为新课程深入实施的“瓶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适应、相促进,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障。
随着学校重建工作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第一,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意义认识滞后,重建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1.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基础理论先天不足。一方面,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理论只是零星论述,不够明确,不成系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与之相关的只是侧重与课程实施相关的课程计划、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指导;在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只对与新课程实施的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考试评价等的重建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有利于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理论层面的指导,不利于学校理解和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工作。
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也是滞后的,较早见诸报端的是余文森发表于2002年05月28日第003版《教育时报》上的《如何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但仅局限在理念的指导。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理论缺乏系统的论述和指导,使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工作思路不清,无所适从。
2.新课程的实施策略使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处于被动地位。
新课程开始在实验区实施的时候,实施的策略是“自下而上”,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使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制度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新课程开始实施时重点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与之相配套的对于指导、规范教师观念转变和课堂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却没有马上引起大家的关注。高中阶段开始实施新课程以后,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带来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矛盾更为突出,学校纷纷将这项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提上日程,但很多仅仅停留在选课制度、学分制度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处于缺什么,补什么,满足于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的修修补补的状态。
第二,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内容的重建忽略了与制度共生的管理机制的转变,缺乏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管理体制)系统的规划和探讨。
1.没有意识到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涉及的内容和层面比较多,且多为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改变原来的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以及实现这些管理的运行系统。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育人目标,突破学科中心,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弹性的课程管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次新课程实验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全方位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也必将引起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施层面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内容涉及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而且都是一些根本的问题,确保这些制度实施贯彻的管理机制也必须跟着变化,才能确保新课程的组织的管理活动能够持续地运行。
2.只重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重建,忽略了教学管理制度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制度内容与管理机制一致。
《现代汉语词典》中,“制度”是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但教学管理制度因为其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它不仅仅是指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规章或行动准则,还应该包含与其内容实施相适应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只有形式与内容统一,即相适应,方能促进内容的发展,由于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在实践中又要重视形式,要善于及时改变已经过时、陈旧的形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更多的关注到了在改变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制定新的制度,也就是对制度的内容本身投入更多的关注,忽略了思考和探讨管理的内容变了,在管理的体制上是否应该相应的发生变化。现行的教学管理形式(体制)是与原来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是一致的,也是统一的,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之后,现行的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只有使教学管理的体制与教学管理制度相一致,才能发挥出教学管理的效率,反之,则会限制和压抑教学管理应有的效率。
第三,被动等待和“拿来主义”,使重建工作脱离实际需要,缺乏可操作性。1.被动等待上级和专家的指示,使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滞后于实际需要。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它既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适应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作为保障学校教学实施这一中心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包含教学思想的管理;包含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开发校本课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类、艺术类课程等的课程计划管理;包含集体备课、课堂质量、学生作业、课后
辅导、选课指导等的教学常规管理;包含选课与排班管理、教师配置与课表制定、学分与学籍管理、场所资源的管理的教学行政管理以及质量监控管理和教科研管理等,既包含宏观也包含微观,所涉及的对象既包含学校领导、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是家长;所涉及的行为既有学校行政运行的整体行为,也涉及师生的个体行为。在整个复杂的系统运作和实施过程中学生、教师、学校等会发现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新课程实施不适应的地方、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消极的等待上级和专家的指示,就会使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滞后于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需求。
2.生搬硬套、照搬全抄的“拿来主义”作风使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围绕新课程带来的变化,学校在落实和重建教学管理制度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由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学校领导、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达到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有的学校要么照搬别的学校的相关制度,要么硬套上级的文件,结果造成重建的制度不是针对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度的内容空泛不具体,制度的条文模棱两可,不利于师生的理解和掌握;造成制度的程序繁杂不清,不利于师生操作和运用;制度不配套,不能互相衔接,无法形成整体发挥综合效应等脱离学校实际的情况。时间久了,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慢慢地被师生们束之高阁,使之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应有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的问题,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纷纷对教学管理制度重建进行了指导和探讨。《纲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要求“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试验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稿)》等文件,提出“此次新课程实验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全方位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也必将引起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施层面的改革。”对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指导意见。
有些课程改革专家、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他们通过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以权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的弊端,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的观点,为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指明了方向。但是大都缺乏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
四、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的方向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高中的教学改革也需要加大力度。教学的改革需要管理的支持,管理需要制度作保障。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教学常规,建立新的教学规范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在其著作《教育学》中,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新课改背景下,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使新课程理念有现实的落脚点,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实现教师发展的最有效、最现实、最可行的途径。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我省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误区: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某校仅“备课”就有五条常规;而其中 “集体备课” 一条,又要求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并且每一条常规都要进行评估,可见其烦琐的程度。这给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流于形式,无从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过于抽象、笼统,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导致教师无法操作,教务处无从监管。譬如,一所学校的上课常规之一:“既反对满堂灌,也反对满堂问;既反对虚无化的分析,也反对以练代讲的做法。”这样的常规让老师如何执行呢?教师在课堂上是讲,还是不讲好呢?一堂课45分钟到底应该怎样讲,恐怕连制度制定者也不知道怎样做。第三,制度与分数和经济挂钩。教学常规制度管理变成了简单的量化评分,有的学校还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扣分细则”,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常规基本要求去做,各项扣分按学期累计,作为对每位教职工考勤、考绩、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这样,教师成了被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教学常规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和量化评分。
新课改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第一,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与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相结合。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师生的民主参与很重要,这是他们的权力。作为管理者,要把教师作为平等的事业伙伴来对待,努力营造学校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文化,使教师把教育当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事业。
某校组织的“教学六认真”检查,(具体内容)曾经遭到老师们的质疑。一部分老师抄写了资料应付检查,一部分老师干脆公开抵制,在他们看来,这种检查只是为了找毛病、挑刺,是形式主义的做法,不能反映老师的真实水平。针对教师反映的问题,该校校长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学校通过教代会修改了原来的“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制度。经过修改的教学检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检查的目的,修正并丰富了教学检查的内容。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的,增加了制度的透明度,也使教职工理解了教学检查的目的,消除了以往教学检查中教师的抵触、拖延、弄虚作假等现象,使学校的常规管理走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第二,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制定的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的调查中,“学校对于备课环节的检查”一项,62%的教师认为,学校管理人员定时检查教案,检查形式单一,检查仍停留在教案的书写是否认真、环节是否完备等形式化水平上,教师每学期必须要写满满的一大本,写少了要被冠以备课简单、不认真、不负责、不敬业的帽子。这些僵硬的备课管理要求,使备课成了教师沉重的负担,教师为应付检查不动脑筋抄教参,抄教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教师成了这种僵化的、机械的管理制度下的奴隶,没有了自主创新,甚至没有了教学活力;还有一些学校对备课的管理仍然倾向于标准化与统一化,单元课时进度要统一、课时教案模式要统一等,这些现象使备课趋于形式化,失去了教师教学特色,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创新。
我们的教学检查的作用应该是了解情况,改进工作,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教学检查不应该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检查,为评估而检查,为分配奖金而检查,为检查而检查,不应该是浪费人力、财力、时间的误入歧途的检查。如果教师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那么,无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如果没有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其价值等于零。那种机械僵化的备课管理制度,无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善,多么冠冕堂皇,只要有碍教师扎扎实实的备课,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效果,其价值也同样等于零。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营中心小学的“0教案”备课管理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从2002年4月开始,该校取消了对教师书面教案的检查,不再以书面教案的编写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备课实效的依据。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自行选择教案表达方式,可以在教材、教参上批注,可以在以前的教案本上圈点勾画,可以写提纲,也可以制卡片,还可以什么都不写,老师们形象地将此改革称之为“0教案”。“0教案”给了教师一份难得的自由,让教师不再成为教案的奴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教师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写“花架子”教案,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把握教材、研究教学上,把自己的智慧、情感、个性魅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之中,创造出焕发生机活力的课堂。
第三,教学常规管理既要严格又要适度,更要便于操作、评估。从表面上看,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常规。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2、建立教学行为反思制度
任何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靠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靠自我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名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新课程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包括对新课程理念的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既可以撰写教学的成功之处,也可以写不足之处;既可以总结教学机智,也可以分析学生的创新,还可以写“再教设计”,逐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指导教师学会反思?
第一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营造全员反思氛围。学校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积极向教师传播反思的先进理念,在全校建立起全员反思的氛围。第二让教师明确反思的意义,认清反思的广度和深度。要让教师了解到,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过程,是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反思的广度就是要能够全面的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其中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反思的深度是指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揭露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且善于预见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第三审视教师的专业结构,鼓励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要唤醒教师的反思意训、增强其反思能力,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往往反映出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要源,使主体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就知识结构而言,反思也更关注教师知识结构中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改善。这类知识的获得,因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
第四寻找典型形象,进行案例指导 典型形象具有教育性。在现实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和方法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他们的成长过程体现出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对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范型。同时,可利用适宜机会,对各种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从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差距,寻找自己的突破点。
第五在科研中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给教师从事实践反思提供更多“实战”机会。让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各自关注的问题,使课题研
究成为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组成部分。
开设“成长与创新”教师沙龙,引导教师在参与、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建议教师记反思日记,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
第六是合作对话式反思。
反思可以其他人合作进行。让来自不同教研组、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学校的教师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曲讨论分析,然后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
第七是让教师多反思遇到的问题。
对具体问题的反思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如有一位数学教师反映说,他的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学习成绩好的能在区里拿我次,而不好的只得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学校领导与其共同探讨,这位教师发现自己讲课速度很快,且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一些学生能够跟上他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所以学习成绩非常好;跟不上的学生,就落得很远。这位教师通过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改进了教学方法,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学校管理者要针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回顾、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提问的方式,促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运用新课程理念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每位领导每次听完课后都能这样做,每次遇到问题都能这样做,与教师共同反思,使教师能切实按照新理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即日可待。
3、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核心是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有了较大转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制约和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总是存在评价方式不变,应试教育难以改变的困惑和认识。教师中心、一讲到底、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等传统教学方式,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我省课改推进步伐、取得实效的主因之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但从我省课改总体现状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唯成绩、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大障碍。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省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评价目的与功能异化。教学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普遍反映学校的评价目的和功能,无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均被异化。对于教师而言,评价是以奖惩为目的,是为了考核教师(公开课的异化、末位淘汰等)、为了证明学校的实力、为了迎合家长及社会不合理的需求等;对于学生而言,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对其的不同对待。二是评价内容的学业化。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又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三是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以考代评”现象很难改变。四是评价主体局限化。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没有发言权,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五是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合我省教育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在这方面,我校在学生评价方面的具体做法是:编制《成长历程》,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2005年7月我校编印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学习成长历程》。这本《学习成长历程》不仅纵向展示同学们的学习进步情况,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判断评价自己,激励自己,自加压力的机会。手册中设计了“人生理想”、“高中三年奋斗目标”、“我的学习榜样”、“反思自勉感悟”等栏目,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记下成长历程中的得失与感悟,经常反思自我,长善救失,刻苦修炼,把学习成长历程作为自我教育的教鞭、自我管理的戒尺、自我战胜的号角。一本“手册”使用三年,学校领导、各科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该手册还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家校联系的特点,学生在“本月测验与成绩自我分析”一览填上考试成绩并写出存在的问题与自我分析,老师除了对学生的表现施以量化的评价外,还可以作出描述,手册中还设计了“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班主任与家长通信”两栏,加强家长和老师的联系。
我们组织了有关班主任对该手册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普遍认为它具有以下的优势:
“记录成长轨迹,留下美好回忆”,富有保存价值。《成长历程》集中记录了学生三年六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成长轨迹。翻开首页,校长如诗如画的寄语饱含谆谆教诲、殷切盼望和美好祝愿。各门学科的评价、“人生理想”、“承诺”、“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真实而多彩地记录了高中三年自己的成长轨迹,留下美好的回忆。毕业后,若干年后,甚至老了,重新翻开它,母校的记忆相信会如潮水般涌来,美丽而绵远„„
评价内容更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学习成长历程》不再仅仅把各科成绩放在突出的位置,而是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中的所有科目都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无形中告诉学生不能偏科,每门学科都很重要。另外,评价内容不仅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品质,还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发
展等;不仅评价在校的表现,也关注到家庭、社会服务意识等。
评价项目更细化,体现努力方向。对每一门学科的评价,《学习成长历程》都分成若干板块,每一板块又分出多条,每一条都是具体的要求,不仅对学生有了量化的具体准则,也明确地指明了学生努力的方向,以期达成目标。
主体意识更突出,体现人文关怀。《学习成长历程》建立了“高中三年奋斗目标”,还有“我的承诺”,“老师对我说”、“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人文关怀的凸显,让学生有了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主人翁感觉,也给了学生张扬个性、自主使用《学习成长历程》的机会和权利。《学习成长历程》成了学生自我鞭策、主动积极要求向上的一种动力催生源泉。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家长普遍感到这本评价手册所罗列的内容非常全面、细致,编排恰当,印刷精美,同时给予了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如有一位高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在反馈表写道:“《学习成长历程》能够连续、发展性地评估学生的情况,而不是仅仅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学习成长历程》还得到了我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4、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进入教学管理系统 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不存在课程管理的理念。1992年,国家首次把“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课程管理体制也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块。2008年我省推行新课程改革,将学校推上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地位,学校课程和部分地方课程将由学校自主开发、编制,两年来,我省一些中小学在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开发设计方面展开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极大地激发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对学校课程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新领域,我们需要加强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学分记载和学校课程资料的管理。
以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为例,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编写委员会,教师在全面理解新课程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编写校本课程。2006年我校编写出版了《基础书法教程》、《交际礼仪教程》、《学习方法指导》、《生命安全教程》、《心理健康指导》、《普通话口语》、《神韵漯河》等八种校本教材。这些教材丰富和充实了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目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年级开设了“基础书法课”、“交际礼仪课”、“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生命安全常识课”,二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指导课”、“普通话口语课”、“神韵漯河”等课程。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比如,家电维修、建筑知识常识、缝纫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好评,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此外是“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学校要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之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课程的内容既包括学科内的专题,也包括跨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大纲增设的一些此类参考性专题。如语文学科的“家乡方言研究”,“我家乡的历
史名人研究”;物理学科的“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化学学科的“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等。有些研究性学习注重教给学生研究方法,如上海市徐汇中学设置了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高一,初步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高二,能基本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高三,深化课题组的研究,初步掌握课题研究工作的一般方法。
5、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既是新旧教育观念最厉害的交汇点,又是教学改革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两年来,我省高中在推进新课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与成功经验,都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展开的,如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跑班制、弹性课时、课堂教学的自学——指导模式、目标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表明,我省的高中课堂教学及管理形式正在发生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弊端(教材本位、偏重知识传授的管理目标,强调规范化、制度化、呆板划一的管理方法,高度集中、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已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课堂管理的创新职能正日益得到重视。我们相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各类资源要素的重组和创新,其中包括师生相互关系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课堂时空结构的重新设计等,我省的高中教学一定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
6、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分析的数量化。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管理所需的教学信息,并进行数量化分析处理,推进管理的精确化,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管理的又一更高层次的要求。管理者借助电子计算机储存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将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信息及时输入,并进行分析处理和贮存,这不仅可以为教学组织调控领导和决策提供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还可以提高管理效能。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学管理工作只重定性、经验分析,忽视定量分析的状态,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道路。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对策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对策探究
摘 要:本文首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课改背景进行介绍,接着说明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并指出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存的问题,从课堂环境建设、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以及课堂教学安排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18-01
初中英语教学是为学生打下英语学习基础的教学阶段,虽然学生们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就已经系统地接受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并进行听力、口语、阅读、书面语等语言能力练习,但初中英语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而且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最重要的改革方向。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课改背景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英语教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英语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了改进,这使得英语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英语教学的方法脱离了原始的“死记硬背”,与学生学习习惯想读和的方法被应用在课堂上,使教学效率提高;再次,英语教学评价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关注英语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思想是以人本教育为主要思想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对英语知识的使用技能的关注,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1、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思想的改进
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最主要的发现表现之一。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同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血神单词记忆、语法知识理解程度的要求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扮演着高高在上的语言传输者;大多数教师都开始强调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进步,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传输和讨论,则成为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重视到的教学内容,这证明了目前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正朝向文化性和人本性方面发展。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方法也在新课改背景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通过英语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发掘和广度的扩展,采用差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们的欢迎,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英语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并且对课堂气氛的营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课程标准,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还不能深入掌握,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虽然教师都已经接受了新课标,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做到把新课标标准和要求落实到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去进行教材之外的扩展,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限制;还有些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依然只是强调自己的行为,把学生当成客体。这些教学行为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降低,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减弱,态度不足,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解决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主体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英语教师通过口头表达能够够做到的,而是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堂控制、课堂评价以及教师形象建立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的。例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违背了课堂纪律,教师对其严厉呵斥虽然能有效阻止学生的行为,但却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阴影,因此,教师需要真正理解和爱护学生,这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进一步发展教师的职业技能
英语教师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以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作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发展,以满足新课标下英语教学发展的需求。除了主动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培训之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通过组织集体教学观摩和讨论、多阅读英语包含和书籍、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案例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并提高教学水平。
3、对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创意安排
要使初中英语课堂能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需要对英语课堂进行创意安排,除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站讲台”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通过亲自教学,了解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本着实用性、文化性、人本性的教学理念,重视在课堂教学上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得到实际的发展。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建设师生双赢的课堂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以职业技能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变化,使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各种新要求才有可能达成。
参考文献:
[1] 夏海红.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3(06):115-117.[2] 杨引霞.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223-225.[3] 陈 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探析[J].校园英语,2014(11):101-103.[4] 石献立.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08):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