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七年级数学角平行线小结与复习.doc
角.平行线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相关角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并会用它们去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和计算。
2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框图和知识要点概括两种形式)。
3使学生对推理证明有进一步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难点是证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忆本章内容,得到知识结构图 提出以下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1)本章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哪几种位置关系?(2)相交线部分分别是几条线相交,所成的各是哪些角?它们的定义、性质分别是什么?(3)垂线部分都有哪些内容?(4)平行线部分的重点内容是什么?(5)命题的结构是什么?真、假命题是怎样定义的?命题证明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忆了本章主要内容之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的重要概念、性质、方法 1概念。
关于相关角的概念:对顶角、邻补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关于两线的概念:平行线、垂线、垂线段。
其它:点和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命题等。2性质。
(1)对顶角的性质;
(2)垂线的性质(一)(二);(3)平行公理及推论;
(4)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定理;(5)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定理。3画法。
(1)平行线的画法;(2)垂线的画法。
4证明几种类型问题的主要依据。(1)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依据;(2)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3)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
以上由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忆,一个小组说一个问题的答案,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三、辨认图形的训练
目的:概念不离图,图中识概念。“F”型中的同位角。如图2-92。
“Z”字型中的内错角,如图2-93。
“U”字型中的同旁内角。如图2-94。
四、学好本章内容的要求 重要概念要做到“五会。”
(1)会表达:能正确地叙述概念的定义。(2)会识图:能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部分。(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把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以及变式图形,会在图上标注字母或符号。(5)会应用:能应用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五、典型题目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B、A、E在一条直线上,∠1=∠B,问:∠C与∠2相等吗?为什么?
2.(5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若使AD∥BC,需添加什么条件?(要求至少找出5个条件),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3、(2分)如图:有一座山,想在山中开凿一条隧道直通甲、乙两地,在甲地测得隧道方向为北偏东41.5°,如果甲、乙两地同时开工,那么乙地隧道按怎样的方位角度施工,才能使隧道在山里准确开通对接?
4已知:如图2-95。∠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
解:∵∠3=∠6,(对顶角相等)∠1+∠3=180°,(已知)∴∠1+∠6=180°。(等量代换)∵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 AD⊥AD,(已知)∴∠7=90°。(垂直定义)又∵AD∥BC,(已知)∴∠7+∠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CE=90°。
又∵CM平分∠DCE,(已知)∴∠4= ∠DCE=45°。(角平分线定义)
5如图2-96,∠1=∠2,∠3=∠4,∠5=∠A。
求证:BE∥CF。
证明:∵∠3=∠4,(已知)∴ A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C=∠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5=∠A,(已知)∴∠EDC=∠A,(等量代换)∴DC∥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2+∠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已知)∴∠1+∠5+∠3=180°,(等量代换)∴BE∥F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6如图2-97,已知:DC∥AB,∠CDB+∠A=90°,求证:AD⊥DB。
证明:∵DC∥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3+A=180°。(等量代换)∴∠ABD+∠A=90°,(已知)∴∠3+90°=180°,(等量代换)∴∠3=90°,(等式性质)∴AD⊥DB。(垂直定义)
六、总结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1本章的知识结构。
2本章的重要概念、性质和方法。3变式图形的辨识。
4学好本章概念的五个要求。5典型题目练习。板书设计
第二章小结与复习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重要概念 略。三、三种图形的辨认 略 四、五个要求
五、练习(投影)
六、小结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节课也可以改为讨论式。教师于一至二天前先布置以下讨论题,让学生在谭外准备,分为两大组。第一组题目:(1)本章的主要内容:(哪些知识,分为几大部分)(2)主要概念和定理。(3)典型题目。(4)能否画出知识结构图。(5)出一份测试题。第二组题目:每人写出学习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后的总结。
提纲:(1)这一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学完第二章你对几何课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3)你对几何课的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在课前教师看几类学生(上、中、下)的准备情况,选几份较好的,也选两份写的不认真的或抓不住重点的,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让其他学生评论总结 中的优点和不足。比如:哪些重点内容没提到,知识间的关系说的不清楚等。课堂上发言会 很积极和活跃。
教师还可以让没有发言的同学想一想,自己的总结是否比他们总结得好。如果是这样,请主 动出来念一念,也会有学生站出来讲。
最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画的知识结构图拿出来,大家再评判,最后可找一个最好的作为样 本。
布置的作业是:某个同学的测试题。
这种形式的复习课,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没有不注意听讲的,也没有走神的。这种课型的 课,在课下一定要让学生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否则在课堂上大家乱说,针对性就不 会太强,效果也不会好。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经典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A. 5个 B.4个 C. 3个 D. 2个
2.如图,AB∥CD,直线MN与AB、CD分别交于点E和点F,GE⊥MN,∠1=130°,则∠2等于()
A.50°B.40°C.30°D.65°
3.如图,DE∥AB,∠CAE=1∠CAB,∠CDE=75°,∠B=65°则∠AEB是()
3A.70°B.65°C.60°D.55°
4.如图,如果AB∥CD,则、、之间的关系是()
A、1800B、1800
C、1800D、2700
5.如图所示,AB∥CD,则∠A+∠E+∠F+∠C等于()
A.180°B.360°C.540°D.720°
6.如图,OP∥QR∥ST,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1+∠2+∠3=180°B、∠1+∠2-∠3=90°
C、∠1-∠2+∠3=90°D、∠2+∠3-∠1=180°
7.如图,AB∥DE,那么∠BCD于()
A、∠2-∠1B、∠1+∠2C、180°+∠1-∠2D、180°+∠2-2∠
1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_______度.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10.如图,AB∥CD,AF平分∠CAB,CF平分∠ACD.(1)∠B+∠E+∠D=________;(2)∠AFC=________.11.如图,AB∥CD,∠A=120°,∠1=72°,则∠D的度数为__________. 12.如图,∠BAC=90°,EF∥BC,∠1=∠B,则∠
DEC=________.13.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则∠AEF的度数等于14.如图,已知AB∥CD,∠1=100°,∠2=120°,则∠α=____
三、计算证明题: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04°-∠2,∠ABC=76°+∠2,BD⊥CD于D,EF⊥CD于F,能辨认∠1=∠2吗?试说明理由.
16..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7.已知:如图23,AD平分∠BAC,点F在BD上,FE∥AD交AB于G,交CA的延长线于E,求证:∠AGE=∠E。
18.如图,AB∥DE,∠1=∠ACB,∠CAB=
∠BAD,试说明:AD∥BC.219.已知:如图22,CB⊥AB,CE平分∠BCD,DE平分∠CDA,∠1+∠2=90°,求证:DA⊥AB.20.如图,已知∠D = 90°,∠1 = ∠2,EF⊥CD,问:∠B与∠AEF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说明理由。
21.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G、H,A=D,1=2,求证:B=C.
22.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23.已知:∠1=∠2,∠3=∠4,∠5=∠6.求证:AD∥BC.24.如图,直线l与m相交于点C,∠C=∠β,AP、BP交于点P,且∠PAC=∠α,∠PBC=∠γ,求证:∠APB=α+∠β+∠γ.
25.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与∠A,∠C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26.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DEF=200,则图③中∠CFE度数是多少?(2)若∠DEF=α,把图③中∠CFE用α表示.DC F
图③ 图①
27、如图,已知:∠AOE+∠BEF=180°,∠AOE+∠CDE=180°,求证:CD∥BE。
28、已知:如图:∠AHF+∠FMD=180°,GH平分∠AHM,MN平分∠DMH。
求证:GH∥MN。
29、如图11,直线AB、CD被EF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E B A P
C D Q F
图11
第三篇:七年级数学下册2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基本结论;
2.进一步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其应用; 4.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一些结论,并会应用; 5.平移的特征并会应用其解决问题.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 难点:综合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
1、如果两个角的和为,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性质:对顶角。
3、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叫做.4、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5.过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6.如图,若l1∥l2,则① ;② ;③.7.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应用平行线的定义.(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3)如图,①如果,那么l1∥l2;②如果,那么l1∥l2;③如果,那么l1∥l2.(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8、只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画图,称为。(二)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一 与相交线有关角(对顶角、互余、互补、垂直)的计算
例
1、如图,直线BC,DE交于O点,OA,OF为射线,AO⊥OB,OF平分∠COE,∠COF+∠BOD=51°.求∠AOD的度数.
考点二平行线的性质
例
2、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考点三平行线的判定
【例3】如图,已知∠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2
考点四 尺规作图
例4 如图所示,已知∠β,求作∠AOB,使∠AOB=2∠β.(三)典例精讲
1.如图12,四条直线相交,∠1和∠2互余,∠3是∠1的余角的补角,且∠3=116º,则∠4等于()
(A)116º(B)126º(C)164º(D)154º
2.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满足a∥b,b与c垂直,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
3.如图13,AB∥EF∥DC,EG∥DB,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有()(A)6个(B)5个(C)4个(D)3个
4.如图14,一只小猴顺着一根斜放的竹竿往上爬,眼睛一直盯着挂在上端的帽子.在小猴爬行的过程中,视线与水平方向所成角()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C)内错角相等(D)等角的补角相等
16.一个角的补角与它余角的2倍的差是平角的,求这个角的度数.
7.如图15,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AOE=∠EOC,且∠AOE=28º.求∠BOD、∠DOE的度数.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在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随堂检测
1.如图,DE∥AB,若∠ACD=55°,则∠A等于()(A)35°(B)55°(C)65°(D)125°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1=∠2时,一定有a∥b(B)当a∥b时,一定有∠1=∠2(C)当a∥b时,一定有∠1+∠2=90°(D)当∠1+∠2=180° 时,一定有a∥b
3、如图,已知AB∥CD,AE平分∠CAB,且交CD于点D,∠C=110°,则∠EAB为()(A)30°(B)35°(C)40°(D)45°
4.如图,已知BD平分∠ABC,点E在BC上,EF∥AB,若∠CEF=100°,∠ABD的度数为()(A)60°(B)50°(C)40°(D)30°
5.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BOC=50°,则∠AOC=________°.6.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________度.7、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8.已知:如图15,AD⊥BC于D,EG⊥BC于G,∠E =∠3.求证:AD平分∠BAC.五、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两份,左边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学习练习题,重复使用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彭宏威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个数是()
A.0B.1C.2D.
2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bB.b⊥d
C.a⊥d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关系是()
A.m = nB.m>n
C.m<n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A.55°B.60°C.65°D.75°
1m2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12
等
于另一个角的13,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
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COB =。
A
E
D
D
O
C
B
AB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
为AC平分∠DAB,所以∠1 =。所
以∠2 =。所以AB∥。
三、做一做(本题10分)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
平移后的图形。
A
D
BC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等线练习题2012-2-25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A.50°B.60°C.140°D.160°
2、如图,已知AB∥CD,∠A=70°,则∠1的度数是()
A.70°B.100°C.110°D.130°
3、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
F
D
AO
B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C
E
D
第3题第1题第2题
4、如图,AB∥DE,E65,则BC()
A.13
5
B.115
C.36D.65
5、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
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A.右转80°B.左转80°C.右转100°D.左转100°
6、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3=∠7;B.∠2=∠6C、∠3+∠4+∠5+∠6=180D、∠4=∠8
A B E
A
B
第6题第4题第5题
7、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180
M
1P
23N
a
B.270
C.360
D.540
b8、如图,已知∠3=∠4,若要使∠1=∠2,则还需()
A.∠1=∠3B.∠2=∠3C.∠1=∠4D.AB∥CD9、如图4,AB∥DE,∠1=∠2,则AE与DC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垂直D、不能确定
10、如图5,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
A、2个B、4个C、5个D、6个
11、如图6,BO平分∠ABC,CO平分∠ACB,且MN∥BC,设AB=12,BC=24,AC=18,则△AMN的周长为()。
A、30B、36C、42D、1812、如图7,如图,AB∥DE,∠E=65 º,则∠B+∠C=()
A.135ºB.115ºC.36ºD.65º
13、如图8,当剪刀口∠AOB增大21°时,∠COD增大。
14、如图9,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______,∠3的内错角等于______,∠3的同旁
内角等于______.
15.如图10,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______.
16.吸管吸易拉罐的饮料时,如图11,1110,则2(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图8图9图10图1
117.如图12,CD⊥AB于D,DE∥BC,∠1=∠2,则FG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
18、如图13,已知AD∥BC,∠B=30°,DB平分∠ADE,则∠DEC为().A.30°B.60°C.90°D.120°
19、如图14,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
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图
2A
c
a
b 图1
4E C
图1320、如图15,直线a∥b,直线c与a,b 相交.若170,则2_____.
21、如图16,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
22、如图17,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
c a b
a
D
C
b
A
B
图15图16图17
23、如图18,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
24、如图19,已知AB//CD,=____________
25、如图20,若如果∠1=那么AB∥EF,若如果∠1=___那么DF∥AC,若∠DEC+___=180°,那么DE∥BC.A
3B
C
a b
A图20
E B
图18图1926、如图21,l1∥l2,∠1=105°,∠2=40°,则∠3=.27、如图22,AB∥CD,BC∥DE,则∠B+∠D=.28、如图23,AD∥BC,AB∥CD,E在CB的延长线上,EF经过点A,∠C=50°,∠FAD=60°,则∠EAB=.图21 图2
2图2329、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下底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
刀片时会形成∠
1、∠2,则∠1+∠2=___。
30、推理填空:
如图: ① 若∠1=∠2,则∥()若∠DAB+∠ABC=180,则∥()
C
②当∥时,∠ C+∠ABC=180()当∥时,∠3=∠C()
A
B31、已知: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AGE=50,求:∠BHF的度数. 解:
32、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 解:
D
A
EH
B
CFD
B
E
F
G
C33、如图13,已知∠AED=60°,∠2=30°,EF平分∠AED,可以判断EF∥BD吗?为什么? 解:
34、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求∠2的度数。解:
35、如图25,已知:AB∥CD,AE平分∠BAC,CE平分∠ACD,请说明:AE⊥CF.解:
E
图
5B D36、如图,AB∥CD,需增加什么条件才能使∠1=∠2成立?(至少举出两种)解:
37、在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交点分别为E、F,∠AEF=∠EFD.(1)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
(2)若EM是∠AEF的平分线,FN是∠EFD的平分线,则EM与FN
平行吗?为什么? 解:
38、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和∠PAB、∠PCD的关系,请从你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A
B
D
(1)(2)(3)(4)
解:结论:(1)(2)
(3)(4)
选择结论:,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