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监狱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启发
对监狱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启发
对监狱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启发
来源:海南省美兰监狱
日期:2013年08月06日
作者: 李治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南省监狱系统开展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对笔者的一些启发,来论述如何改进现在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的、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监狱当中的开展,以提升改造质量,建立良好的监狱文化,实现首要标准。以求对未来监狱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借鉴作用。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背景
现状分析
启发 海南省司法厅在创全国之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目标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引入到罪犯的教育矫治当中,几年来,传统文化在教育矫正当中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刑法》的修正,监狱的罪犯构成将会不断的复杂化,服刑的平均时间也将大大增加,监狱的改造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挑战。此时,审时度势,反观全球的经济政治局面,不难看出,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国家都在察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管理的智慧和生存发展的哲学。我们应当反省,如今,世界局部战争不断,全球经融危机刚过,欧债危机还在继续,如何扭转现在的危机,利用这一时机成为世界强国,关键就在于如何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用以治国治企。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监狱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改造人、塑造人势在必行。
海南省监狱系统在经过几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各界的认可,但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并不仅限于此,其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有很大。本文通过分析海南省监狱系统开展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传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自己的启发,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海南省监狱系统实施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出台《监狱法》、《人民警察法》,不断地修改完善《刑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以及实践中的改造方法和理念的创新,监狱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理念上得到了转变,监狱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不容质疑的。2006年,海南司法厅是在总结总结经验,认真反省,在充分肯定过去的成绩的同时,勇于面对监狱当时取得的成绩基本上是建立在重监管轻教育的现实中的,认识到监管在监狱改造工作中的作用已经进入瓶颈状态,一味的重监管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监狱的要求。监狱要提高监狱改造质量就要真正的预防犯罪改造罪犯是要从根本上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经过调查研究,海南省司法厅在全国率先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中,现在看来,这一决定是多么的正确。2008年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简单得看,“首要标准”就是要求监狱要从根本上将罪犯改造成为一名内心善良的人,并不是单纯的保证在监管改造期间内不发生再犯罪。同时,我们的党和国家也提出的“以德治国”战略,也是源于传统文化之精髓,可见监狱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省监狱系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全部是精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在经历两千多年的精炼过后,如今我们要通过理性的态度去重新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能量。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必须吸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来帮助我们实现矫正犯罪内在原因的目标。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指儒家文化,而且包含老子的道家学说、佛教学说等等。然而六年来,我省监狱系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其实质上仅限于儒家经典文化的教育,而对于这样的教育也并非能够落到实处:
(一)教授课时太少,且现有课程制度仍然无法落实。根据司法部的“5 1 1”教育改造管理模式,监狱对罪犯开展五天的劳动技术教育改造,一天的文化教育,一天的休息,但是在实际当中,能够真实的落实这一模式的监狱并不是很多,监狱重劳动教育,轻文化教育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相当一部分领导仍然没有认识到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或者说认识到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了,但是认为思想文化教育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歪曲的政绩观使得部分领导认为现在的监狱管理中在不出现脱逃、自杀等严重事故前提之下,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就是出政绩的直接方式。因此,很多领导干部没有树立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或者是避重求轻。
(二)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内容单一。
当前,我省监狱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儒家经典文化之中部分著作的教育,这受到了我国从汉朝以来就“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给罪犯的感觉是学习传统文化无非就是在对他们就行“洗脑”,儒家思想当初只因是能为统治阶级维护稳定而被设立成至尊地位。而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束缚公民的思想,因此,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授过程中应该加入其它文化的因素。再者,现在的教育业基本上局限于课堂教育,服刑人员缺乏一些最接近其情感的实践方式。
(三)民警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并未成熟。虽然古语有言“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是在监狱这种特殊的教育地点,一方面面对的大多数是低学历甚至是文盲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是学历很高或者曾经职位很高(相比监狱干警而言)的人,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一方面要犹如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老师一样,我们扮演的角色是要在这些曾经扭曲的心灵,已经是贫瘠的土壤上重新栽种真实、善良、美好、向上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其新的人生当中有启蒙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在那些高学历罪犯人群中树立威性,不能只懂一家之言。因此,只有民警教师能够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个人生活中、工作中加以修炼,那么才有可能把这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传授给学生,使其祛除以往的错误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存态度。
(四)监狱文化中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
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贯穿于整个服刑人员的生活劳动以及休息当中,要潜移默化的进行感化。监狱文化中包括监狱队伍文化、监狱建设文化、犯群文化、矫正关系文化等。现今,监狱队伍之间、民警之间以及服刑人员与民警之间的关系矛盾凸显,只有先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监狱的干群领导文化之中,让领导接近基层干警,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才能激发干警“士为知己者死”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而塑造好的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坏境。
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监狱工作中的启发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是一件关系国家富强、民族统一的大事,未来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不亚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为,纵观世界历史和现在的各国情况,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危机时期,人类的发展已经受到自然的惩罚,世界上的人们都应该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而结果就是很多发展的智慧,生存的哲学就蕴藏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中。监狱作为国家机器,其发展无疑也要遵循世界发展的规律。因此,监狱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管理的智慧已经是理所当然。未来几十年,监狱的发展重点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整个监狱管理过程中。
(一)取儒、释、道文化之精华,建立良好的监狱文化。“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角本来是一家”,儒释道文化原本相通,只因在过去的两千年中,道家的学说之所以没有被推崇,是因为道家的精髓是自然,是无为,不被统治者所认同。如今,在重新审视道家思想的时候,我们都认识到,自然才是管理的大道,无为是无不为,不妄为。在监狱管理方面和个人的修养方面都是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佛教远离尘世,无欲无求,也没有成为普世文化而开展常规教育学习,但是在监狱教育中,佛教的积善积德、因果报应、宽容大度、心无杂念等学说有也是有很大启发的。
1、监狱管理方面 监狱管理一方面是一个政府机关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一个教育改造人的“学校”的管理。
作为国家机器的管理,监狱天然的就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这一关敢为天下先”,这就是一个领导者的文化建构,也是其干群文化形成的一部分。监狱干群关系建立不妨仿效毛主席的教诲,为良好的监狱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接受道家的“无为而治”,才能让民警做到真正的执法作为,不妄为,成就一个具有战斗力的监狱文化精神。
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就必须尊重言论与思想的自由,对问题的分析不能有必然的正确与否。一方面,在教育改造工作中,监狱要通过征求民警教师的意见来制定教学规划,不能只是由上级制定教学规划。其原因在于:首先,虽然上级机关在制定方案前都会做过调研,但是单纯的由上级机关指定的教学方案仍然缺乏实践的检验,容易不切合实际情况,难于达到预期目标,毕竟直接接触服刑人员的是基层民警教师;其次,尊重民警教师的个人想法,容易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征求服刑人员的建议。教育改造其实质还是要服刑人员自我教育,因此,在选择教什么、如何教的时候不妨接受一些服刑人员的合理建议。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体现政府的宽容,体现对人的尊重,再施以教化,服刑人员也就能够顺利接受。
2、教育改造方面 监狱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本就是一种妄为,妄为就要受到惩罚,这是自然的大道。道家文化的核心就在于“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教育人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决不能妄为,妄为的后果就是被“道法”。那么什么该为,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简单说就是做对自己有利同时不能对他人有害、对社会有害的事情;那么不为什么,就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就是不能做任何有损他人或者社会的事情,即使可能对自己有利,否则就要接受惩罚。只有通过以上两方面将儒释道文化进行整合,吸取其精华来作为监狱管理和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工具”,才能构建良好的监狱文化,推进整个监狱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
(二)建立专门的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在民警队伍中培养专职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
我国监狱的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而教育就是改造人的方式,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间接地决定是否能够成功改造人。那么,由此可知监狱的教育改造专业化就必然的成为现代监狱发展的趋势。为了改变现在民警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监狱系统不光光要急一时之渴而举办大规模的短时间培训班,更要着眼于未来,建立规范的教育长效机制和一支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师。
1、对现行的“5 1 1”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现行的“5 1 1”模式明显重劳动改造轻思想文化教育,从制度没有很好地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保障,在此,本文提出“4 1 X”模式,将原有五天劳动改造改为四天,一天的专门文化知识学习,另外两天的安排全力下放到各个监区自主进行,但是也要明确禁止进行劳动生产。这样一方面,给予服刑人员足够的时间学习思考,提高效率,且能够正确的贯彻劳动改造要义;另一方面,给予监区自主的权力,能够发挥基层民警在教育改造中的热情和激发民警在教育当中的创新。
2、将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考试化,与减刑假释直接挂钩。当前,监狱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未实行考试制度,或者是应付性考试。用考试成绩将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量化,虽不能完全的展示其真实的效果,但是也如现在的高考制度,能够区别对待改造态度。进而作为提请减刑假释的一项考量指标。
3、规划民警教师专职化。
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要贯穿整个监管改造过程的,但是并不是说让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传统文化的教师,大部分的民警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只需达到自修的程度即可,我们需要的是抽调一些民警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让其免去带班,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研究服刑人员的学习特点,成为专业的教师。
(三)强化内修外行,多管齐下,实践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在课堂上,真正的学到、学好、学懂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修身”,这种修为是内在的,却是体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中,发挥在实践生活、工作、学习的行为与态度当中。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对于监狱来说一方面看其监狱文化构建,另一方面就是用“首要标准”来检验。
1、民警干部自我实践传统文化。
民警干部实践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了监狱文化的建设方向。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互帮互助的同事关系、彼此尊重的人情关系等等都是民警干部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
2、给服刑人员创造条件实践传统文化。监狱改造过程中已经引入社会帮教、家庭帮教,每年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活动,监狱可以利用亲情帮教过程中,引导服刑人员为父母兄弟端茶倒水、洗脚捶背等感恩活动方式实践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监狱还可以通过开展服刑人员民主生活会议、社会道德热点讨论等形式让服刑人员自由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看法和思考,对社会热点问题用所学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从而引导服刑人员树立正义感,反思传统文化对自己的作用,进而增加兴趣,热衷于加强自己的修为。终上所述,通过对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在监狱开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对笔者的启发。相信,在时间、空间上,在人力、物力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会在监狱管理中发挥其无限潜能,在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确保社会稳定的的工作中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第二篇:对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吉林体育学院学士学位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对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届 班:2012届4班 专 业:运动训练 专 项:越野滑雪 学 号:2008060429 姓 名:张冠翎 指导教师:常莉彬 职
称:副教授
吉林体育学院教务处制
对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所属院校:吉林体育学院
专业:运动训练
学生姓名:张冠翎
指导教师:
常莉彬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东北大学学生对滑冰选修课学习的兴趣、滑冰教学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师资结构的现状以及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着教学设施不足,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专业教师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深化普通高校滑冰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东北大学 ;滑冰;选修课;现状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kating Elective Course i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ports Training
Student Name: Zhang guan ling
Instructor:Chang libin Abstract : by using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bout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lective courses of skating and skating teaching facilities equipped, staff structures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kating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ed: exist teaching facilities is insufficient,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are single, the consider of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s ignored, and they are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earnest analysis and depth,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kating elective course in the ordinary colleg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Keywords: northeast university;skating;elective course;present situation 前言
随着我国坚持全面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产生, 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扑面而来,这势必要求加快体育教学法的改进步伐来适应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要
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滑冰课既是北方地区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体现了知识、技能、技术的培养以及全面协调发展机体的各项素质。滑冰教学是北方普通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最为传统的项目, 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滑冰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其适应外界环境能力, 培养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滑冰项目对每一个选修课大学生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滑冰运动不仅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增强了体质,也有效的发展大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滑冰选修课作为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滑冰选修课教学实践表明, 娱乐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冰上课程教学中切实可行, 其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趣味性和游戏性,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但是最近几年来,由于受特定教学环境条件的制约,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加之气候变暖、学生之间滑冰基础差距拉大、学校经费紧张、同时缺少专业滑冰教师、安排的教学时数逐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的开设总体不是很好,积极性逐渐减小。由于生长环境,地理差异,以及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速度滑冰基础参差不齐,因此,从事滑冰体育教师就必须采用实际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运用在滑冰教学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滑滑冰基本技术,从而达到速度滑冰课的目的。对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的分析有助与我们认清形势,为今后高校的滑冰运动发展及学生的素质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东北大学2010级选修滑冰课的学生50名和19名教师,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及互联网,搜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攥写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向东北大学2010级选修滑冰课的学生发放问卷50份,回收学生问卷50份,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为98.33%;向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教师发放问卷19份,回收问卷19份,有效率为100%。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 2003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效问卷数据经整理后逐一输入电脑,对调查问卷进行细致整理和常规数理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2.1.1 学生选修滑冰课的原因
表1 学生选修滑冰课的原因调查统计表 N=48 内容 锻炼身体 喜欢这项运动 拿学分 其它
人数(n)12 14 16 6
百分比(%)25 29.16 33.33 12.5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1),有25%的学生选修滑冰是为了锻炼身体,有29.16%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滑冰选修课,是因为从内心喜欢这项运动。学生喜欢这项运动,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了掌握滑冰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有33.33%的学生选修滑冰课是为了拿学分,出于无奈前来参加学习。同时还有12.5%的学生因为其他原因选择滑冰选修课,这两部分学生对滑冰运动兴趣不是很浓厚,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会给授课教师在上课时带来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而更好地完成冰上课的教学任务。2.1.2 学生选修滑冰课前的滑冰技术基础情况
表2 学生选修滑冰课前的滑冰基础调查统计表 N=48 内容 技术熟练 技术较熟 不太熟练 不熟练
人数(n)7 11 18 12
百分比(%)14.58 22.91 37.5 25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2),有14.58%的学生动作技术熟练,有较好的滑冰基础,这些学生多数来自我国北方地区,在我国北方滑冰运动是冬天主要的户外运动之一,他们经常接触滑冰运动,所以基本技术掌握的非常熟练。有22.91%的学生在选修滑冰课前,也练习过滑冰,基本技术较为熟练。有37.5%的学生在选修滑冰课前技术不太熟练。还有25%的学生接触滑冰运动少,有些学生来自南方地区,因天气和场地限制根本就没接触过滑冰。同时调查发现,东北大学的滑冰选修课是随机编班,这样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掌握滑冰运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这是影响滑冰选修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2.2.1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年龄情况
表3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年龄情况调查统计表 N=19
年龄 人数(n)百分比(%)50岁以上 8 42.1 35-50岁 7 36.84 35岁以下 4 21.05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3),滑冰选修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21.05%,35-50岁的中青年教师7人占总人数的36.84%,50岁以上的中年教师8人占总人数的42.1%。由数据可见,年轻教师占少数,在教学示范上技术动作较为准确,但是教学经验没有老教师丰富,有时不能切合实际的与学生沟通、教学。所以老教师与年轻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方面的沟通,老教师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共同完成滑冰选修课教学任务。2.2.2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学历情况
表4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学历情况调查统计表 N=19
学历 人数(n)百分比(%)本科 4 21.05 研究生 13 68.42 博士生 2 10.52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4),滑冰选修课教师是博士生学历的占总人数的10.52%,研究生学历有13人占总人数的68.42%,本科生学历4人占总人数的21.05%。随着时代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称、高学历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大学近些年,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学校大力支持,教师的学历结构也趋向合理化,合理的体育资配能给体育教学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2.2.3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体育专项情况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5),田径专项教师占滑冰选修课教师总人数的31.57%,足球专项教师占总人数26.31%,而滑冰专项教师只有三人,占总人的15.78%。专业教师相对不足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公共体育选修课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也将直接反映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乃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前途与发展。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专项教学水平,还要加强其他专项技能,能够在不同专项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以促进自己教学实力水平的提高。所以体育教师专项技能综合发展会给体育选修课教学质量带来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促进体育选修课整个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稳步发展。
表5 滑冰选修课教师的体育专项情况调查统计表 N=19
体育专项 人数(n)百分比(%)田径 6 31.57 滑冰 3 15.78 足球 5 26.31 排球 3 15.78 篮球 2 10.52 2.3 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场地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表6学生对滑冰选修课场地器材调查统计表 N=48
人数(n)百分比(%)充分 9 18.75 合适 17 35.41 不够用 22 45.83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6),有18.75%的学生认为滑冰选修课场地充分,有35.41%的学生认为滑冰选修课场地合适,有45.83%的学生表示滑冰选修课场地不够用。说明多数学生对滑冰选修课场地有一定要求,可能对现在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但老师应对课堂作出合理安排,有秩序的安排好教学和练习环节,防止学生因场地拥挤原因而放弃练习。在今后的冬季教学中学校应把滑冰场地作为首选改革目标,使学生在场地够用的情况下更好的学习滑冰技术。因为场地拥挤学校应该在课下适当开放冰场,保证对滑冰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能够有更多时间练习。在调查中还发现,冰刀有些鞋号相
对欠缺,一些学生因为鞋号借不到冰刀,所以学校要定期检查冰刀鞋号和质量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穿冰刀练习,不仅有利于教师授课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2.4 东北大学滑冰选修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2.4.1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的满意程度调查状况
表7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的满意程度调查统计表 N=48 满意 一般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人数(n)10 15 18 5 百分比(%)20.83 31.25 37.5 10.41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7),只有20.83%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表示满意,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滑冰选修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是很满意。从调查中了解到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组织教法相对随便,而动作示范相对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了滑冰选修课学生不仅要求教师的专项技术水平,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讲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方面还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总结出滑冰技术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导致教学的模式单一。所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学习策略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 进行有目的培养。同时也应设计一些专门性的策略训练课,介绍一些滑冰教学中特有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滑冰技能的主动性,为其领会滑冰运动技术的学习技巧奠定基础。2.4.2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状况
表8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统计表 N=48 内容
满意
不满意
一般
很不满意
人数(n)8 13 17 10
百分比(%)16.66 27.08 35.41 20.83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8),有16.66%的学生对滑冰选修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示满意,有27.08%的学生对滑冰选修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示不满意,还有20.83%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示很不满意。调查发现,东北大学现在的滑冰教学仍然停留在一般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练习中处于被动状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滑冰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锻炼热情得到提高,教师在技术讲解过程中要配合采用滑冰游戏、娱乐性的活动和比赛教学等手段,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滑冰技术,有助于高质量的完成滑冰选修课教学任务。在目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2.4.3 学生对滑冰选修课考核方法满意程度调查状况
表9滑冰选修课考核方法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N=48 内容 合理 较合理 不合理 无所谓
人数(n)9 15 21 3
百分比(%)18.75 31.25 43.75 6.25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9),只有18.75%的学生认为当前滑冰选修课的考核方法合理,有31.25%的学生认为滑冰选修课的考核方法较合理,还有43.75%的学生认为滑冰选修课的考核方法不合理。当前滑冰选修课的考试还是以动作技术为标准,教师较少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情况。因课时和场地等条件限制,滑冰选修课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全面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在考核中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掌握和自身能力提高状况的评价。如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但由于先天身体素质等原因,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一些学生凭借先天身体条件的优势,就可以轻松取得优异成绩,这严重影响了先天身体素质不足的学生学习滑冰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考核时要尽量结合学生课堂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分。
2.4.4 学生对滑冰选修课教学时数满意程度调查状况
表10滑冰选修课教学时数满意程度调查统计表 N=48 学时多 学时正好 学时少 人数(n)9 16 23 百分比(%)18.75 33.33 47.91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10),学生认为滑冰选修课学时多占18.75%,这些学生选择滑冰选修课多数是为了拿学分;学时正好占33.33%;学时少占47.91%。多数学生
认为学时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无基础或基础差的学生想多练习,最后达不到要求会影响总体成绩。二是有些学生对滑冰运动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课堂时间能够深入学习滑冰技术。这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场地租借滑冰鞋给学生,这样在课下也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不但能强身健体,也有助于滑冰技术的提高。由此看出,兴趣爱好在学生学习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滑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在求知欲中掌握滑冰技能, 是滑冰选修课教学最终的教学目的。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东北大学学生选择滑冰选修课的原因总体上是良好的,其中锻炼身体,喜欢滑冰运动占多数。
3.1.2 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
一、重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3.1.3 考核方法不尽合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成果。3.1.4 目前学生对滑冰选修课场地器材有很大要求,场地拥挤问题需要解决。3.2 建议
3.2.1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游戏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3.2.2 改革考核制度,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技术提高情况、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来综合评定滑冰选修课成绩。
3.2.3 安排业余练习时间,适当开放冰场让更多爱好滑冰的学生去练习。3.2.4 添置教学器材,充分满足滑冰选修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斌等.大学生队体育选项课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2-123.[2]王建密.试论滑冰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2-23.[3]焦金雷.高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7): 22-25.[4] 王大伟,孙晓波.谈如何提高高校速度滑冰课的教学质量[J].冰雪运动, 2005(6): 92-106 [5] 闫雷,吴景全.黑龙江省高职学院滑冰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6): 28-36.[6] 金惠娟,于可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理论构思[J].浙江体育科学, 2004(1): 84-87.[7] 刘发利,和立新.谈高校冰上课教学中的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J].冰雪运动, 2006(1): 22-26.[8] 尹威.普通高校利用轮滑提高速滑课教学效果探析[J].冰雪运动, 2008(4): 87-93.[9]徐维嘉,杨春怀,丁树春.速度滑冰射频识别裁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冰雪运动,2006(6):84-86.[10]李雨.高中.对速度滑冰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认识[J].2006(3):13-17
第三篇: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本文从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出发,介绍了作者所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提出了优化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形成学生爱阅读的热潮,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拥有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尝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和渗透,学生的人文素质明显提高,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改善。
一、从学生最熟悉的传统节日切入进行教育
小学生都喜欢过节,但他们不知道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每年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有意识地查找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的有关知识,讲给学生听。当他们了解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后,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清明节期间,我不仅给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凭吊先烈的光辉业绩,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郭化如、张雨僧、何处、张保英是甘肃著名的革命先烈,我在清明前夕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这些出生、成长在陇原大地的英雄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前夕,我给学生介绍了包粽子、敲扇鼓的习俗;同时,给学生讲述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以及与端午节的关系。中秋节前夕,我给学生介绍了中秋节举家团圆的历史沿革,给学生灌输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和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热爱家乡。在重阳节期间,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灌输尊敬和爱戴老人的意识。每年寒假前夕,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假期作业,就是参加村庄或社区的春节文艺演出,在演出中体验我国传统的秧歌、武术等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
二、利用古诗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精华,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历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是我们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课中学到了许多古诗词,许多家长也习惯于利用古诗词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和陶冶情操的载体。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古诗朗诵比赛,给优胜者颁发奖品。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诗词中,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同时,我还利用第二课堂,教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创作美术作品,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甘肃省武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辖区内有大量的古迹遗存,也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教材。早在东汉时期,就产生了与华佗齐名的名医封衡,三国时期,又诞生了驰骋疆场、名震三军的白马将军庞德,此后又有陈青选等武山人引以为豪的人物。武山有世界第一摩崖大佛――拉梢寺,有国家4A景区水帘洞和木梯寺,有蜚声陇原的旋鼓舞。学生对这些家乡的人物、古迹和故事很有兴趣。我常常利用班会、第二课堂等机会,给学生介绍先贤圣杰的故事,介绍境内的文物古迹,增强了学生向先贤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
四、发挥学生家长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现在许多家长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调动和发挥学生家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尝试。为此,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短信、走访家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赞同和积极参与。家长对我们的倡导反应积极,他们有的给孩子购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有的利用周日、节假日带孩子到县内外的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有的给孩子讲述当地民风民俗的起源和意义,有的带领孩子参加民俗活动。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为了吸引家长的参与热情,我们还举办了传统文化知识讲坛,邀请有条件的家长聆听专家的讲座,参加学校举办的亲子互动节目等。
五、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我们在校园围墙上制作了《二十四孝图》《二十四节气歌》《家乡名人事迹展》,介绍传统文化知识;还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一歌》栏目,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中华名曲、名歌;还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向学生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本优秀作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形成了“人人争当读书标兵”的热潮。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J].人民教育,2014(24).[2]李学兰.从心里发出来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4(24).(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杨咀小学)
第四篇:开题报告-传统养生学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选题依据
传统养生学是一门颐养身心的学问,它是建立在华夏民族对于人的生命的独特认识的模式之上,具有系统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法。在5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条件。经历人们不断地实践、创新、积累、总结,而成为世界罕有的文化瑰宝。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即可理解为对生命的保养。《老子》中有“善摄生者”的论述。汉代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即是养生学导引术的代表。到宋、明代,有陈希夷的《二十四气坐功导引》,后又有“易筋经”、“八段锦”以及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近代有著名伤科医师王子平先生创编的“祛病延年十二势”,以及现今的“练功十八法”。这些健身方法对祛病健身延年益寿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中华养生学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具有中国特色,是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依据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阐明的“体育者养身之道也”,体现了中国特色体育。综上所述,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传统养生的理论与实践对高等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独到的作用和功能,而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点专业。其学生是未来的体育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且博学而思路开阔,适应国家体育专业的需要。由于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要求逐步发生改变,他们不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而且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面对这样的要求,故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成为必修内容。《传统养生学》是我国特色的健身理论和方法,无疑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作为新开课程,我院《传统养生学》课程情况如何?本文拟对06级新开设养生学课程进行调查,了解该课有关情况,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我院养生学课程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学校的养生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例子。2 文献综述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社会对健身、养生教学的需求,各高等院校都逐渐将其作为普修课程开展,而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科学,许多专家学者在这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研究。张云崖、王震学者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功法>课程改革与实践》一文中阐述到:目前课改的理念是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重点是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师资、教学时间、教学场地等条件下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课程目标。李铁汉、金慧侠学者在《“三维体育观”影响下的传统体育养生课》一文中指出传统体育养生课势在必行: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有利于健身健心。
三、有利于育人。
四、有利于自我锻炼终身体育。郡君、林秀鳯学者在《传统养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开发》一文中提到养生的作用有:
一、调阴阳。
二、和脏腑。
三、通经络。
四、葆阴精。
五、重养神。
六、顺天时。
七、调气机。胡建波学者在《对高校开设中华养生课程必然趋势的研究》一文中讲到: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在高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体系,开设养生学课程,改变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促进人才素质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悦峰学者在《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中国传统养生学课程的必要性研指》一文中提到:
一、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相适应。
二、与体育教育专业新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三、可以弥补当前人文课程缺乏的不足。刘祥梅、吴宇强学者在《体育院系开设<养生学>课的思考》一文指出:最为理想的方法是由国家教委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应于体育专业的《养生学》统一教材,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作为正规必修课,将养生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合乎要求的授予学生。综上所述,传统养生体育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优点。与现代教育理念“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高等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研究内容
3.1吉首大学体育教育养生学课程的现状。3.2养生学课程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作用。3.3影响我院养生学课程的发展因素。
3.4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养生学课程发展措施。4 研究方法4.1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1997至2008年全国体育期刊中有关文章,以了解已有成果,发现研究不足,提出见解4.2问卷调查法
在听取专家和指导老师的意见下设计关于论文涉及内容的调查问卷,对我院06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相关检验 4.3访谈法
通过对相关专家及学生进行访问调查获取相应的资料 4.4系统科学方法
运用系统理论知识与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4.5 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得出结论 5 研究对象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养生学课程。6 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09.9─2009.12
确定论文题目,查找收集有关文献资料。2009.12—2009.1
撰写开题报告。
2010.1─2010.2
设计并发放和回收问卷整理和统计数据。
2010.3─2010.4
撰写论文,找相关专家和指导老师进行指导,修改论文。2010.4─2010.5
论文定稿,论文答辩。7 参考文献
[1]张云崖,王震.《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功法》课程改革与实践[J].武术科学,2008,9(9):73-76.[2]张子沙.对我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1(1):16-21.[3]邓跃飞,李炜.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2006,12(8):73-74.[4]邵君,林秀鳯.传统养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开发[J].上海应有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138-140.[5]胡剑波.对高校开设中华养生学课程必然趋势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9(5):575-577.[6] 王敬浩,虞定海.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2):94-96.[7]刘浪琪.浅谈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对高等体育教育的指导意义[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1(1):56-58.[8]易红.浅谈在校大学生的传统体育养生[J].中国水运,2007,12(12):215-216.[9]刘祥梅,吴宇强.体育院系开设《养生学》课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9,1(1):112-114.[10]季克异,黄汉升.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3(2):1-4.[11]刘祥梅,吴宇强.我院开设中医养生学课程的探索及反馈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6(2):82-84.
第五篇: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郑智红
现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评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在质疑我国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常常做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少为自己作任何辩解。在这里我想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看法。首先“我们”并非顽固的守旧者,“我们”也希望通过改变自己使自己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为了使“我们”能更快地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下面仅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做一些分析与反思。
1、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
我国学生与其它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国外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合我国的学生,而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从而导致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就传统教学的合理成份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1.1、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并非马上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因为这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我国的数学教学实际。一般来说我们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或者介绍生活实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进行新课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测定“认知起点”,搭起“认知桥梁”,为学生认知结构中能够提取适当观念起固定作用,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APOS理论的活动(Action)阶段。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思维活动、理解或顿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习者己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传统数学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特别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如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第一章第一节“集合”中以鲜明的实例“我班的全体同学构成一个集合”引入,既自然又生动。
1.2、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生搬硬套。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使最主要的数学内容呈现出来,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多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由学生得出答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还特别强调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理解概念的外延。如在“函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入:(1)先给出实例:设火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千米)与行驶的时间(时)有怎样的关系?(2)问:其中哪些量数值保持不变,哪些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由此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概念。(3)通过几个例子说明常量和变量是相对的。(4)创设情境引入函数的概念1。可以看出传统数学教学并不象有人分析的那样是“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典范,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不仅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而且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理性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并通过提出内在的思想方法使之成为“可以学到手的”和“可加以推广应用的”。
1.3、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
在传统数学概念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堂练习,也就是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教师精心准备的配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这些练习要么是为了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要么是为了建立所学概念与其它概念间的联系;要么是为了深化概念的内涵,从而对概念进行再创造。在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中特别强调“精讲多练”、“变式练习”。如教师在介绍“求函数y=(x2-x+2)/(x+1)(-1
2、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
虽然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帮助,甚至有抑制作用。此外,教师还是个弱势群体,受社会各界所制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由别人说了算,教师缺乏自主权。于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为了完成高考应试教育的全部内容,“争课时”、“满堂灌”等现象应运而生。下面就传统教学的不合理成份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2.1、传统数学教学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指导,不提倡学生无方向性的自主思维。
传统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以其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步步为营,为学生铺设问题情境,但不鼓励也不允许学生有其它不遵循教学目标的行为和思想,在教学内容上也只是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不重视问题的提出,造成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很低下,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不能同步。
2.2、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单一化,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单一化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2.3、由主动变被动,失去自由发展空间。
教师在完成为“教”而教的课堂中,学生的“学”难以体现,致使学生从主动的“学”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2.4、为谋求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利益。教师为了谋求高考升学率的提高,采取如“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等投机取巧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短期效益。而且这些方法因为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5、为谋求眼前利益,忽视学生整体发展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现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制的管理下(即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许多教师为谋求眼前利益,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只关心个别优等生的发展,甚至出现过教师主动放弃学生的现象。也许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人都该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何况还可以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但是这毕竟是违背良心、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6、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再教育,对于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等新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难以展开。
大多数教师都知道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还有探究性、合作性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如何开展、怎样开展、如何掌握活动度、如何评价活动效果等问题许多教师都感到一片茫然。
2.7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甚至有盲目自信的情况。
有的教师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盲目自信,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如在一所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中,一位教师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关于重量单位换算的数学复习课,这位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做了约30分钟的练习(每节课是40分钟),练习的内容非常单一,类似于1吨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250千克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就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后这位老师的自我评价是她认为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她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但当被问及她是如何知道学生掌握得好时,她却不知如何说才好。而当令家随机地对其班级的6名学生问了几个与本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后,发现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重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教育中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教的内容,而是如何掌握与操纵这些内容。所以,对于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来说,教师的掌握与操纵水平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之,我认为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中有其可让后人继承并发扬的精华,但传统教学方式又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如何做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是我国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我希望所有有识之士都能清醒地面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真正找到我国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陈华忠。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与反思。http://www.xiexiebang.comhi。net。[3]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