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运用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的研究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运用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的研究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儿童都有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特殊儿童也不例外。一般在培智学校也和普通学校一样采取班级授课制,按年级编班。班级授课制要求强调统一齐步走,而智障儿童即使在统一年龄段,也存在着智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统一的班级教学很难适应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差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各种潜能的开发。
陈云英博士曾经说过:“整个教育学、心理学都在研究‘人的差异’,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必须实现个别化教学,而特殊教育学校不搞个别化教学,就不是特殊教育学校,好像灵魂都没有了。”本课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以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潜能”的主张,个别化教学的研究将会使智障儿童受到适合他们身心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使每一个智障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继续坚持对智障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加强因材施教;
(2)通过课题研究,真正确立智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3)探索课程管理和课堂教育的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4)通过课题研究,是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2、研究内容
(1)对智障学生的智力、心理特征、特长爱好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研究;(2)结合现实生活中智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不足的状况,通过个别化教学开发智障学生各方面潜能的研究;
(3)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合作,制定出对智障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的研究;(4)收集关于个别化教学的资料,更好地更针对地对智障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个别化教学是培智学校一种重要的、必要地教学方式,本课题主要通过大量的理论实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适合智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方式,使每一位智障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潜能尽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促使智障学生早日融入社会的大家庭中。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智障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的表现及接受程度,及时地分析调整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2、行动研究法:根据对本校智障学生的调查、研究、实践、分析,确定最有效的开发学生潜能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3、文献调查法:收集与个别化教学及潜能开发相关的理论文献来指导课题研究。
四、研究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11年8月-----2011年10月,观察分析了解智障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特长爱好和学习需要,通过图书馆,上网搜索等资源获取大量的国内外个别化教学与潜能开发的资料,整理出计划与实施的脉络。
2、实施阶段
2011年11月-----2012年5月,根据文献综述及本校学生的现状,制定出适当个别化教学计划,并通过行动研究法,总结出更有效地个别化教学方案;
3、总结阶段
2012年6月-----2012年8月,在广泛的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或论文。
第二篇:如何拟定培智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
如何拟定培智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
文/钟凤娇
摘要:智障儿童是否有发展是衡量一个培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智障学生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个差异,因此培智学校的教学应立足差异,设计针对不同类型培智学生的教学目标,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同样程度的发展,从而使培智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关键词:智障儿童;差异;个别化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同的儿童要达到一定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智障儿童较正常儿童思维水平低,对于他们的教学要相对复杂和困难。我们要对智障学生采取多样性教育,他们的病症多种多样,由此引发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人格特点、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因此急需拟定个别化的教学目标。
一、正确理解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在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差异程度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的不同的教学计划。尤其是针对智障学生的个体化教学,由于其个体差异性很大,我们更要正确地理解个别化教学的概念。个别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它针对的是 集体化教学的弊端。通过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需要设计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等,从而挖掘学生潜能,使每个智障学生都受到适合其特点的教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从而实现其个别化学习的目标。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好引导的工作,使每个学生在“自我比较”中完成有差异性的发展。从某一方面讲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个别化教学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人本主义思想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体现。它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个别教育需要开展教学工作。智障学生相互间巨大的个性差异和各知识体系的特殊性使培智教学中更适宜运用个别化的教学。
二、个别化教学策略的制定
选择正确的策略是确保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个别化教学策略的制定要立足于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指标。首先是针对性。要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状况,根据每个智障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教学计划,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和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应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达成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8 种智能,这8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导致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能力优势(潜在智能),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其次是计划性。要适时针对个别化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地调整,凡是不符合其学习能力的内容不列入教学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个别化教学计划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本学期内预计该生所能达到的知识或能力水平,短期目标是将长期目标进行能力层次的细化,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再次是多样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够促进智障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使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智障生的生活和经验。其一是教学道具的多样性,这就能够让智障生多动手操作和观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将问题生活化、简单化、细致化,便于智障生理解接受。其二是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教学中还可以选择性地运用游戏活动,调动智障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智障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个别化教学效果的评估
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中,最后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个别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修订目标和方案,以使个别化教学计划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效果评估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个别化教学计划是否切实契合了智障学生的需要;第二,给智障学生制订的短期目标是否完成;第三,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何种问题;第四,在执行个别化教学计划过程中的新的想法。评估的目的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从而在个别化教学过程中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提高培智学校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1994 年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特殊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残障儿童在有差异的个体中实现无差异的发展,上述便是我对拟定培智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诸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9).[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第三篇:浅谈培智教育学校中个别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浅谈培智教育学校中个别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每个儿童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我们的教育应该围绕儿童,以儿童需要为中心来进行教育。特殊儿童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为了使特殊儿童健康成长,满足学生个体需要,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个别化教学,使学校、教材、教师都适应儿童的教育需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班级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特殊儿童没有自然地融入集体教育,特殊儿童的主体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从特殊学校的特殊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发展特殊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特殊学生需要协助才能发展,学生需要的帮助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言语方面的,有的是体力方面,有的是交往方面,有的是情感方面的......。为了保证学生能获得适当的协助,对每一个学生要建立个别教学计划,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需要。
我们学校有学生70名多,智力程度不一,其中智力残疾学生占多数,大部分在中、高年级;肢体残疾占少数,分布在不同年级;而自闭症的儿童也占一部分,大部分在低年级。在采用班组集体授课教学中,发现这样的授课方式只照顾到中间的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两头的学生需要,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面对低、重度的学生,教材和方法都不适合,经常使这些学生处于陪读的位置,发展不大。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我们逐步实施个别化教学形式。为此,我选取了IQ10以上——50以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下面将以本班的学生李某某(IQ30)为例,来介绍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具体步骤。
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分为五个步骤:搜集信息、分析确定、制定计划、实施、评估。第一步搜集信息:搜集信息,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工作量大,如果获取各种数据资料的信息来源愈多,量就愈大,那信息就越充分,就越真实可靠,那个别化教学的成功率就高。搜集信息的内容:该学生的智商、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疾病、就诊的诊断书、是否吃药、对什么过敏)、情感、体力、自助、认知等。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的观察(自然观察、间接观察、情景观察)、面谈(与父母、与学生)。搜集信息的要求:细、全。搜集信息要用到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在学校的自然场景中了解评价对象的方法,被观察者在正常状态下活动,不会产生任何压迫感,收集到的资料是被观察者的常态表现,是自然、真实的。自然观察是教师直接用自己的眼、耳、口、身获取有关资料,如教师观察到李某某好兴奋、无意义地傻笑,开学时喊名字无反应,非要喊小名,喜欢吃东西,吃饭时满嘴都是等;间接观察是间接地通过录像、录音等了解有关资料;情景观察是把李某某放入劳动、游戏、比赛中,观察到李某某不会穿衣、言语表达含糊,喜欢抱小朋友,上课时其他小朋友举手,他也模仿别人举手......。教师观察要利用好记录表,记录下学生的行为表现。搜集信息要用到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活动内容、疾病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如与李某某的父母交谈了解到他出生时体软,在家喜欢吃东西,尤其喜欢吃鱼、糖,想与邻居小朋友玩并把玩具分送给他们,在家不大说话,不会穿衣穿鞋,需要大人的帮助做简单的事。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不理解意思,语言表达能力很低,只会说几个单音节的字。教师与父母面谈,在开始前就要确定好题目,面谈时关系要融洽,气氛要和谐,取得父母的配合,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不能低估父母的作用,父母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是与我们教师的观察相一致的,当然父母有时提供的是一些交际的语言,是无价值的信息,我们教师要善于与父母交谈,善于分析父母提供的信息。教师与父母交谈内容需要记录,一般采用事后记录。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关于这个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无论是谈话记录、观察记录、作业样品,还是调查表格,我们都要尽可能毫无缺漏地收齐,为下面的分析确定作准备。第二步分析确定:根据上面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这个学生的信息,我们都要按一定的时间,将所有的资料加以汇总整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事实(需要、兴趣、优点、弱点),分析确定指出I E P的方向。目的——使材料系统化、集中、可用,把信息转化为对个案进行判断的依据。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考虑——资料是否可靠、准确、完整。内容——分析学生的需要、兴趣、优势、弱点、重点。例如我们把学生李某某的信息收集来以后,要集中起来,进行筛选,把有用的找出来,进行归纳分析,这需要教师的智慧、经验才能完成。分析需要:从他送玩具给小朋友、搂抱小朋友可以看出他有交流的需要,从他睡觉起来知道穿衣,但不会扣纽扣、拉拉链,模仿同学端水把自己弄湿了,可以看出他有自助的需要,从他语言不清楚、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看出他有提高语言能力的需要,从他好兴奋好激动、无目的的傻笑看出他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另外,还有认知方面的需要、心理方面的需要。分析兴趣:从他模仿同学举手可以知道他喜欢参与,听到音乐会哼吟。分析优势:他想参与各种活动,虽然是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无意识的模仿,他特别喜欢吃东西,爱整洁,这些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都要考虑到。分析弱点:他好激动,兴奋时经常宜形于色,由于他认知少,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好哭,不配合。分析需要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分析需要中分析出最需要的,一般以2一3个为例。从李某某的需要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交流、自助、认知法三方面的需要是他的最需要,因此可以确定个别教学计划从交流、自助、认知这三方面来制定。第三步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的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制定计划的目标——长期目标(一年),短期目标(4—8星期)。制定计划的时间—开始时间2011年9月,结束时间2012年9月。目标是根据分析的学生需要的重点来制定,如学生李某某需要的重点是交流、自助、认知这三方面,我们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就从这三方面来确定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以一年为限,确定学生一年将要达到的预期水平。短期目标是根据长期目标来确定的,是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短期目标的时间一般是4——8个星期,制定短期目标时要求不要过高,要考虑目标是否过难过深,如果目标过简或过浅,或者一段时间后学生已先期完成预期目标,我们就要及时地调整,制定短期目标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掌握顺序(先会什么,再会什么)。例如学生李某某自助方面的长期目标:他将在一年内学会并掌握简单的基本生活能力,时间从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短期目标计划:
1、会独立吃饭、到指定场所如厕2、用碗、勺子、桌椅 会独立穿衣(扣纽扣、拉拉链)
3、衣服(有纽扣、有拉链)会自己穿鞋(无带、有带)
4、穿鞋子、系鞋带,能够自己端水、晒衣服
5、学会自己洗手帕
6、学会擦桌椅
7、抹桌椅、会扫地
8、用扫帚、簸箕,学会刨铅笔
10、叠被子。学生李某某交际方面的长期目标:他将在一阵内学会简单的交流用语,能够正确地使用交流用语与小朋友交流,时间从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短期目标计划日期所用设施
1、正确发音节“早、好、见”2、录音带 正确发双音节“谢谢、再见、你好”3、图片、同学 能够发三个字的音节(--好)4、图片、同学会发简单的同组(没关系)5、情景教学 学会说短句“我叫李某某,我几岁。6、情景教学 学会说短句,我在学校上学
7、情景教学 能和老师、同学进行简单交流
8、老师、同学 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思”我要......9、实物 长期、短期目标确定好以后,就要制定单科或综合的个别教学计划,在教学步骤这一栏里,我们要将目的进行任务分析,从学生的基本线开始,一步一步分解,使学生完成任务目标。计划里也要写上计划日期和检查日期,老师要按计划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决定是否要调整计划目标,计划制定得好坏决定了个别教学计划的成功与否。第四步实施 实施的办法——班级中重视小组教学、个别教学。实施的地点——班级教室、资源教室。实施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实施的刺激物——学生对什么兴趣,就采用什么为刺激物,(表扬、吃东西、红领巾、抚摸、音乐......),作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刺激物来帮助你完成个别化教学。实施是个别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实施要有时间、教师、场所的保证,学生大部分时间在班级中与小朋友一起度过,学习劳动,学习游戏,学习怎样交流,有些时间由教师在资源教室单独教学,学习语言,学习数学。第五步评估 1评估的定义 评估是进行测量、取得数据,偏重量化,是以教育对象(学生)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在一项计划结束时对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2评估的方法 评估时采用观察法、谈话法、综合分析法等来取得资料,利用一些表格作出判断,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进行描述,确定其达到目标的程度。3、评估学生 我们在评估学生时运用的是行为目标模式,是将教育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用可测的学生行为目标来表示(学生应达到的教育要求).那评估就是判断学生的实际活动达到计划目标的援度。如计划目标学生李某某将认识红颜色,用可测的学生行为目标--学生能认出红色图片,能找出教室中的红色物品,检查5次,正确5出来作为学生应达到的教育要求。评估时依据检查5次,正确几次来判断学生的实际活动达到计划目标的程度,5次正确那正确率为100%,4次正确的正确率为80%。以此来对学生的行为达成目标的程度(完全完成、大部分完成、半数完成、一部分完成,不能完成)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掌握与否。根据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来考虑目标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如果教育活动偏离目标,我们就要调整教育活动,改进实际工作,例如教学生李某某认识“右”,要求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能迅速伸出右手,指出右边的物品,说出右,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听口令伸右手、指物品、说右边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不能说出名称,这样的教育活动脱离了目标,我们就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整,不要让学生说名称,调整教育活动使之符合目标,还要考虑所用教材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等;如果目标不当,则根据评价结果修正目标,例如学生李某某端水的目标提前完成了,我们在下一个目标中就不必再用此来要求学生,而要对下一阶段的预期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我们要及时通过信息反馈,使活动尽可能靠近目标。实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随时评估,如第一阶段的认识目标,学生李某某要认读出汉字一到十,检查时他能够读出一、二、十人、而不能全部完成计划目标,我们考虑到计划中目标技能过难,要对目标进行调整。4评估计划 为了使个别教学计划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对个别化教学的背景、投入、过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背景是指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的背景怎样,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是否在精神上、经济上支持他),学校环境(学生的行为情绪是否被气温、声音等环境因素所影响);评价投入到指对进行个别化教学的物质投入(教具是否适合、物品设施是否到位)、人员投入(教师是否合格、称职);评价过程是贯穿整个计划的形成性评价,我们要考虑个别教学计划是否准确反映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进步,学生能否成功地达到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需要修订计划,教师的记录是否客观、有效......评价结果是在计划结束时,对完成情况作评价,进行定性描述。我们在每一阶段、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结束,都要对学生完成个别教学计划的程度进行评价,尤其在一年结束时要用书面语言描述学生完成个别教学计划的情况,对照计划中学生的需要进行分项描述,描述要客观、可靠、可信。因为这个评价可以帮助制定下一阶段的学生个别进行计划,困此在评估结束时我们要考虑下一步学生需要什么、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下一个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什么,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教学的实践,学生李某某在认知、交流、自助三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
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对特殊儿童最佳的教育手段,这是被西方证明的客观现实,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也有必要反思特殊教育中成功、失败的经验,用新的理论武装教师,用新的手段教育学生,用新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一定的质的突破。参考文献:
1、肖非《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
2、丁怡《从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中国特殊教育
3、陈云英《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
第四篇:演示教学法在培智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演示教学法在培智语文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句话对于培智学校的智障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培智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演示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还能有效的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难题。教学中,演示的方式有很多,用实物演示能激发兴趣,用图片演示能解答词语句子意思,用视频录像能解决抽象知识,用动作表情对讲读进行补充。课堂上,教师的灵活使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演示教学
语文课堂
激趣
解意
释难
补充
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智障儿童发展语言,丰富生活内容,加深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演示法在培智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直观性强,可以帮助智障儿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将实际事物与书本知识相联系,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那么什么是演示法,运用演示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去运用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培智语文老师,尤其是低学段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一、演示法的概念
演示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上课时,配合讲授或问答,运用直观教具或以自己的声音、动作对学生进行示范表演,使学生通过观察演示的内容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①
如果根据演示的材料进行区分,又分为实物、标本盒模型演示,图片和图画演示,幻灯、电影、录像、录音演示,以及动作表情演示等。②无论哪一种演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当时、当地等实际情况做具体的选择。
二、演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教师的主导地位原则。演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教师必须要对演示的对象加以说明,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并且教师要配合讲解和问答,引导学生从观察结果中得到明确的结论。
2.目标性原则。语文教学中演示的选择,依据就是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内容,考虑教学对象,精心选择,有机组合,突出特点,突破难点,以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换句话说,无论何种教具演示,都仅是一种手段,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滥用教具,再好的演示也只能是花架子。
3、多元性原则。演示的目的是为了让智障儿童获得具体的印象,所以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充分感知演示的对象,教师要既能让学生看到,又能让学生听到,嗅到、摸到,甚至是尝到效果就更好。
4、适时原则。智障孩子注意力时间短,易分散。如果教师不在恰当的时间展示,不但起不到演示的目的,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会扰乱课堂。笔者就亲历,由于把实物过早放在讲台上,有学生下位拿着吃,然后一部分学生也下位了。所以,教师一定不能过早的把教具拿出来,用过后还要及时的收起来。
三、演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由于培智学校的孩子多是中重度儿童,他们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高,为了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校,自主的调动各种感官,课堂上就要灵活的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具演示以激发他们的兴趣。1.巧用实物激趣。
智障儿童的兴趣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兴趣单一,范围狭窄,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直接兴趣多于间接兴趣,兴趣的程度低,稳定性差等。而实物演示,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学生把学习事物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丰富他们的感性材料,提供生活场面,让智障生充分感受、理解,从而自觉地进入形象所再现的生活场景之中。例如教培智适用语文的第七课《萝卜 青菜》,要认识萝卜时,老师先将萝卜装在袋子里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再将萝卜展示给学生看,了解它的形状,颜色;最后再把切好的生萝卜块,熟萝卜条给学生尝一尝,让学生了解了解它的味道。这样把学生的视觉、味觉、触觉都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认知的兴趣,然后再出示词卡,结合实物进行“我爱吃萝卜”的朗读,让学生对课堂的记忆深刻,学生掌握就比较牢固。
2.善用图片、图画解意。
课文图片在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低学段的看图说话还是高学段的看图学文,图片都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通过文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图文对照,就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对于低学段的智障孩子来说关键是能解决他们不易理解的句子或词语意思,尤其是图片、图画的优点是轻便,准备容易。甚至有时候老师的简笔画也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合理的利用图片,有机地沟通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释词、析句、会意、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适用语文第五册第十课《人行道》课文里的四个词语:人行道,天桥,地道和隔离栏,对生活在农村的智障孩子来讲,见识的少,要掌握和理解就很不容易,上课时大量幻灯图片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在复习课的时候,为强化记忆,我又通过简笔画画出这些事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词语。运用简笔画起到的巨大作用,笔者还在一次公开课的比赛中见识过,当时是宜昌特校的唐金秀讲的《皮球浮上来了》,整堂课就围绕了几张课文插图和她自己的简笔画,课文一气呵成,让人过目难忘。对图画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完全解读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是很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3.活用录像,视频释难。
电子设备,电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它的制作和使用得到很大的提高,对智障孩子具体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把日常不能直接感知的现象展现在学生的而面前,从而扩大智障学生的生活视野。尤其是它通过形、声、光、色的相互作用,产生极强的直观效果,使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内容,进入情境,受到感染。例如实用语文第三册的第12课《不上当》,课文内容就一句话:“我们不上坏人的当”。对于抽象思维严重缺乏的智障学生来讲,这简单的一句话要理解是很难的,怎样才是上当,上当了会怎么样,任你有七存不烂之舌,你也不能让学生明白。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特意下载了几个关于儿童被诱拐的视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然后又创设情景拍摄了几组在校智障学生接受陌生人东西的录像在课堂上使用,视频加上熟悉的身边实例让学生明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跟别人走就是上了当。可能感受太深,以至于我班的一个学生经常自言自语当歌唱:“我们不上坏人的当。”还有教授《雨》这一课,视频中风声,雨声,各种动植物的表现,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四级雨的不同,各种感官也得到了。满足,4.利用动作、表情补充。
课堂上教师就如同舞台上一个出色的演员,需要把抽象的知识融入于每一个形象的表情、动作、手势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察颜观色,以及那些形象的表情及情感模拟,来领会知识的内容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表情、动作演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便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尤其在培智学校,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设置一些有形可见的动作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强化知识要点。像低学段的礼貌教育,教师边讲解边做动作,生活技能方面的洗脸,洗手帕,洒水扫地等,融合上自己的表情动作,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跟读,就有力的强化了知识记忆。所以说,教师恰当地运用表情演示,能激励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虽然演示法的作用大,但作为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的语文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需教师尽量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把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尽量摒弃单一的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①②(智力落后儿童学校)《语文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印刷13页
第五篇:游戏化教学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影响
游戏化教学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影响
【摘 要】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实施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上的特殊化,也产生很多影响。在培智语文课堂中,游戏化教学从智障孩子的特点出发,将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化,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遵循孩子的天性设计出游戏教学方式,能让培智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中体验游戏化教学的快乐,能让他们学有所获,习有所得,更能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愉悦。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培智语文;培智语文课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随着融合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尽管“游戏是儿童的天职”一说一被众人达成共识,然而,在我国特殊教育儿童游戏的理论及实践的论文为数不多,爱玩游戏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同样是他们的天性使然!那么在培智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会对培智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认知能力提高
与普通儿童相比,培智学生由于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语文识字、学词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当他们的认知出现问题就成为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矛盾。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语文学词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活使用夸张的语调,例如进行“你说我做游戏”时,教师说“站”,学生马上站起来,教师说“坐”,学生马上坐下。不仅认识了汉字,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语言学习,又活动了身心。
二、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言语能力的提高
言语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发音是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培智学生一般都有语言障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构音问题,在言语理解和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培智学生与他人交流范围狭小,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受到限制,常用的词语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有些音可能只是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听”来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对基本字词的理解有了偏差。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认识“黄”、“红”生字时,我先拿出这两种颜色让学生分辨时,发现他们红黄不分,判断不准;有的则发音含糊。这时候,我采用“听颜色,找物体”的游戏,让一个学生说出颜色,其他学生找出相应颜色的积木,卡片或者教室里别的物体,然后在进行“找朋友”,把玩具分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手中的教具颜色,再找出应“字卡朋友”,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尽力对文字、音韵的喜好,久而久之的就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度。自我效能感的获得与体验成功的与否有关,体验越多的培智儿童,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培智儿童因为受记忆、言语、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的影响,在学习上经常表现的比同龄人落后,因此他们就会感受到习得性无能。这种习得性无能感会使学生丧失努力的积极性,若当失败时,他们就会更加自怨自艾。那么如何让培智学生在语文游戏化教学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呢?通过日常语文课的经验,我一般会先采用带有游戏性较大、难度较小的任务,当他们在游戏教学中能获得许多成功体验时,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他们就会放心大胆探索各类与学业有关的游戏。比如刚上课时,经过课间的休息,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往往不在学习上,可以通过 “小猫钓鱼”“坐上火车去旅行”“大手小手动起来”等游戏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把课前复习看做“炒旧饭”,就能使学生在瞬间集中注意力,从而在这种宽松的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习困难儿童可以自由自在的探索知识世界,可以充分体验到游戏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效能感。
四、游?蚧?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被接纳的愉悦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智力障碍儿童是不可造就之才。因而人们很难讲自己的目光投入到这些孩子身上,甚至对他们采取漠视、轻视、和鄙视的态度。由于智障儿童缺乏平等的对待,他们也产生了不愉快的交往经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不易接近人。通过采用“我是老师”游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同学们成了互帮互助的小组,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愉悦,当老师教完一个生字时,每一组都会有一个小老师,他们会帮助其他组员进行改进,依次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当一名小老师的接纳感,使他们感受到安全、愉快、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五、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普通孩子都有追求成功的意愿,培智学生更是如此。但生活中多数孩子都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即便是很简单的认读生字,他们都很难完成。其实智力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会受快乐原则驱使,容易被游戏吸引,因而游戏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练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练习到位,如何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练习,我选择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将每个题型穿插在带有不同数字的“九宫格”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回答相应问题,当回答错误时,再由其他同学纠正,从而回答对问题,得到礼物,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打开培智学生的自己的心灵之窗,让孩子们有大的进步。特殊教育学者曾说:“山不来,我则去”,在培智语文课堂中,的确有很多“大山”,作为特教教师的我们应创设出更多的游戏,让孩子们可以和我们一起走进“大山”,让孩子们得到更长久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念丽.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陈云英.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