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信息大学:怎么样培养学历+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中国信息大学:怎么样培养学历+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时间在推进,时代在变化,连人才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许仅仅围绕着能力,而没有其他色彩,怎么样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就摆在中国高校面前,中国信息大学认为,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前的应试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
在教育改革上,中国信息大学确实是走在了中国其他高校的前面,在新时代的今天,特别是高校受到越来越多质疑的今天,中国信息大学的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迷信高校,在大学招生遇到冷空气的时候,中国信息大学的招生却异常火爆,从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信息大学在教育改革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首先在招生工作中,中国信息大学就走出了一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路线,不再以高考成绩为入学的唯一标准,能力测验的加入让中国信息大学在招生中更有自主权,而能力的标准也被正式提了出来。用中国信息大学自己的话来说,我们不是要挑选那些会读书的人,也不是挑选成绩好的人,那只说明一个过去,我们要找那种有潜力的人,给他们一个与他人同等的平台,让他们得以展翅高飞。
这一理念其实是贯穿整个中国信息大学。学生有多少学习的潜力,能够在大学期间获得多少能力,甚至大学期间所获得的能力是否能对她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信息大学所重视的。
根据学校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要和实际相结合。因此,很多学生可以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深入公司企业进行社会调研或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数据或者调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做出来的毕业作品才具有真实的意义。一个漂亮的毕业作品,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在就业竞争时可以轻易地把所谓的简历、证书、学历、文凭推到了一边,是具有说服力的就业敲门砖。
在中国信息大学比较重视自主学习,重视社会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正因为如此,中国信息大学的文凭才如此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
第二篇: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
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
5月6日下午1点半,信大持续每周二例行的学术研究会在9号楼302如期举行。本次进行汇报的是王海峰和吴彩英两位老师。他们汇报的题目分别是《探索家装行业发展新趋势——云装修》和《基于C# +Xamarin的跨平台移动开发的研究》。
王海峰老师就家装行业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云装修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了阐述。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大潮,家装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消费者则越来越希望互联网发挥更多的功能,例如寻找优秀的施工单位,满足个性化自由设计,以及足不出户掌握装修进程和装修的质量„„消费者的迫切期望和云计算的兴起,催生了诸如极客美家等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云”企业,导致一向严重依赖线下交易的家装行业都开始触及“云”的概念。“云装修”依托互联网技术,其核心内容包括云设计、云体验、云施工等。通过它,不但能让业主拥有更大选择的空间,让业主的消费更加透明,还能让业主自选工程经理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张子刈校长坦言,关于“云装修”,目前虽然只是少数几家公司在为数不多的城市进行实践,其真实的效果和意义还有待检验,但是通过“云装修”,确实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在下一步的研究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云装修”对于我校室内设计人才有哪些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相应的能力培养应如何展开。
吴彩英老师汇报的内容是跨平台移动开发,她说,当前移动互联的迅速崛起,使得移动应用得到迅猛增长,为移动开发提供了具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企业而言,移动平台(android、ios、windows phone)的增多,移动设备尺寸的层出不穷使得移动开发的成本越来越大 ——无论是开发者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还是培训成本;对于开发者而言,由于平台所需要的开发语言不同,他们必须要学会不同的语言及开发工具,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其对程序本身的开发。
在这种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Xamarin跨平台移动开发应运而生。它是一个跨平台开发框架,提供跨平台开发能力,开发人员透过它开发工具与程序语言,即可开发出ios、Android 与Windows 等平台的原生(Native)App 应用程序,不须分别使用各平台的开发工具与程序语言。
张子刈校长对吴彩英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一个刚刚问世三年的新技术、新平台,目前国内高校应该都还没有完善的课程,虽然某些培训公司会有,但也只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无疑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在下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吴老师要考虑如何将此项研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地将学术研究指导教学,让学生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适用人才。
第三篇:人才信息采集表(学历认证)
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深圳人才网(.cn)
人才信息采集表(学历认证)
(高端人才请继续背面填写)
郑重声明: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授权的深圳地区唯一开展中国高等教育
学历认证的专门机构。
咨询电话:0755-82122347,26712165(高新区分部)传真:0755-82122400,26588364(高新区分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苑南路综合服务楼5楼邮政编码:518023
第四篇:职业院校推行技能+学历 培养高端人才
职业院校推行技能+学历 培养高端人才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比,近几年职业院校最吸引社会关注的就是其居高不下的就业率,廉思教授在对蚁族多年来的调查中发现,蚁族中211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要远高于比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考生、家长仍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学生家长除了别无选择委曲求全地让孩子接受高职教育外,鲜有把职业教育作为首选,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就业要技能传统观念要学历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长期存在着的重学轻技的传统。在传统观念中,技术工人即便是再高级,仍然不过是个“工人”,而不是“干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传统观念在现代中国仍然根深蒂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高学历等于高能力,等于成才的观念仍牢不可破。
但是随着我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现在就业前景就好的汽车行业、现代交通运输、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等高端服务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不缺“白领”唯独缺乏高技能人才。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的技能人才,比如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职业教育在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不逊于高等院校。
职业院校技能+学历大势所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表示,我国将探索建立包含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职业院校未必不能培养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些职业院校目前也在向这一体系靠拢。像国家汽修人才定点培养基地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就将“技能+学历”率先与高等教育接轨,万通学子在掌握实用型技能的同时,还能享受额外学历服务,获得相关学历证书,实现了现代社会经济需求与传统观念的完美结合。
在采访中,作为山东万通校企合作单位,上汽通用五菱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在多年的招聘过程中,我发现,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而是技能+学历的复合型人才,只要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快速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信息大学:孟亚利老师:正确看待学历文凭和知识能力的关系
导入: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正确看待学历文凭和知识能力的关系”。为什么要谈论这个主题,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文凭”已经严重贬值,“文凭”本该代表的知识能力已经严重缩水,“一纸文凭”决定你未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学历文凭和知识能力的关系,现在我们就很难理解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举措的目的,将来我们就很难以自信的心态面临就业的问题,很难接受社会对我们的选择和挑战。
一、“学历文凭与知识能力关系”问题下暗藏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众多问题。
1.文凭与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
文凭,在古代是指官府发给的证明文书。在如今的社会,用它来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凭虽然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文凭于能力对等。
能力,是指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是影响一个人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它不能单纯以文凭的高低衡量。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几个例子,进一步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A.打工皇后吴士宏的故事。
1998年2月吴士宏改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执掌世界上最富有公司的金印,1999年10月以后又任TCL集团信息产业公司总裁,一直是中国年薪最高的“打工皇后 吴士宏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1973年初中毕业,由于父母所谓的“政治问题"不能继续上学。一年后,她被分配到一个街道小医院当护士,默默无闻又体弱多病,一晃就是十年。1983年吴士宏似乎悟出什么,决定自学英语。她依靠一台小收音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许国璋的三年英语教程,并通过成人高考取得英语专科学历。1985年通过公开应聘,吴士宏成为“蓝色巨人”IBM公司北京办事处的普通职员。在IBM的前几年,她“扮演卑微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完全是脑袋以下肢体的劳动”。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吴士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达到打字的专业水平,她没日没夜地苦练,很长一段时间手指拿不住筷子;为了通过计算机语言考试(否则要“下岗”),她用两个星期的全部夜晚啃完一尺半高的教材;为了能够锻炼口才以适应推销业务;她把自己关在家里对着墙壁反复练习绕口令,练习专业术语快读,导致咽喉充血不能吞食。吴士宏在IBM公司工作了12年,以勤奋好学工作拼命著称,终于从一名勤杂人员成长为高层管理。
B.我校学生吴振国的例子。
我校03新闻的伍振国,毕业后进入北京晚报工作,北京晚报是北京著名的媒体单位,当时面向社会招聘时,我校学生伍振国经过层层筛选,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被成功录用。和他同时应聘的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很多著名高校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只招聘几名员工的压力下,伍振国同学最后脱颖而出,被成功录用。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名同学当时在学校就表现很好,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很强,善于抓住每次机会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最后通过个人努力才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吴振国同学正式通过个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任和青睐。
思考:所谓名牌统招大学的文凭就一定能保障你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吗?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
相反,还有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对大学生整体能力素质评价较低,认为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就业难”、“用工荒”是一对看似矛盾,却客观存在的现象。到底是大学生没有知识,还是用人单位看不起大学生呢?
据有关调查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5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2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4.6%。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毕业生成了弱势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门,拥有诱人的红色证书,但到头来却是一无所有。家长、大学生普遍对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表示不满。
3.中国的高等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于5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高等教育由国家统一办学,高等教育所需经费几乎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国家根据行业、部门和地区发展计划制定招生规模并按不同层次、专业和学校分配招生指标,政府批准设置专业、规定所开设的课程,按计划招收学生,学生毕业后由政府统一安排对口工作。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弊端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等很多方面的都进行了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有一个最关键、最根本的需要改变的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地位,中国单一的办学体制没有改变,于是出现了今天高等教育的可悲的局面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相脱轨,大学生就业及其困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普遍较低,社会、家长、学生对大学教育质量抱怨很多。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4.中国高等教育的众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的问题。政府垄断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竞争。
政府垄断的结果是,一方面,稀缺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因为教育产品周期性长,政府根本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一哄而上,就是一哄而下,使得教育人才不是紧缺,就是过剩。另一方面,教育的完全垄断必然会弱化学校教育的自主性,抑制增加教育供给的积极性。可见,政府垄断下的单一的办学体制,抑制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就如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的国有经济一样,犹如一潭死水,缺少活力,缺少竞争。
政府垄断造就了官本位体制,在这种官本位学校体制下,教育思想陈旧,管理水平低下,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整体低劣;工作不思进取,不负责任,缺乏活力;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普遍存在,高等教育质量自然无法保障。
垄断有违高等教育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鼓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各就其位,办出特色,争当一流。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私立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总的特点是: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西方最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反而是为了教育公平而设立的。中国高等教育恰恰相反,因此无法创立世界一流大学,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进行竞争。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是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失败,必须尽快改革,改革不能只改形式,从根本上说是需要改变政府对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需要改变中国高等教育一元化的办学方向。
因此我们决不能步政府垄断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后尘,而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时求实的办学,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上,为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使大家在走上社会时,不仅有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通识课),而且能够向聘用单位展示个人的才华,拥有一技之长。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特别是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发展有后劲。
二、中国信息大学如何开创教育新理念,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做了哪些教学改革?
1.废除传统的学年制,及时推行学分选课制,为学生提供成才的平台。中国信息大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08年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的优势:有利于克服专业面狭窄的弊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和加强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育复合型人才;通过增加学生在选课反面的自由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依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施教,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通过调整课时计划,压缩必修课时,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通过设置开设各类选修课,促进师资队伍的更新,使其结构更趋合理,提高科研水平,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
2.大力推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避免教师照本宣科,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言堂”现象及其严重,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是一味输灌知识,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差,只会死肯书本知识,没有创新能力。
我校示范课教学、讲义编写、大纲编写很多工作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方法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指路人而不是输灌者,要求教师要能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社会目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3.毕业设计环节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校废弃其他高校仍在沿用的通过大四最后一学期做毕业设计的思路,而是提前到大三就开始做毕业设计,这样避免了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而进行四处剽窃的现象,这样为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提供的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导师的指导下,边学习专业知识,边开展毕业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把毕业设计贯穿到整个专业课程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对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毕业设计的大胆创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长久发展的源头活水,赋予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学生可以通过两年的努力,毕业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份能反映自己客观水平和实实在在的“学历文凭”,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三学期制的改革,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续期制是国际流行的先进学制,相比传统的两学期制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充裕的时间。两学期制下学生实践的时间有些短,会影响学生实践的效果。实行三学期制后学生可以利用集中的几个月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来说提供了更好的接触社会的机会。
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后期应该在学校学习什么?同时也能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5.课题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中国的民办高校中,很少有学校愿意拿出经费来搞课题研究。我校搞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步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校的课题研究是紧紧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方向开展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基础,我校的课题研究就是针对目前专业设置的问题,要求教师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背景和市场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相信这项工作必将对我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能起到很好推动作用,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作为学生应该如何适应学校的教学改革,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作为学生一定要主动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和高中已完全不同,学生必须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应该逐渐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多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增加我们的知识信息,为我们储备更多的可用知识。通过思考、提问提高我们的质疑能力,不唯书。通过动手、交流提高我们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必须积极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吸取每堂课的知识精华,提高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每个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树立信心,努力调整自己,积极适应学校教学改革,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就一定会满怀信心,信心百倍的走向社会,直面竞争.课后思考:
作为中国信息大学的一名学生,请结合学校教学改革,谈谈你打算如何通过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各方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