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2: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 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研究制定 正确的对策,对餐饮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全国餐饮市场竞争的态势出现四大变化:

(一)从竞争内容看,重点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 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在改革初期,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 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 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 竞争。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永远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竞争的手段是多元的,竞争的重点是变化的。一个高明的经营者,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的 常规的竞争手段,还要善于随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竞争策略,运用新的更高层次的 竞争手段。

(二)从竞争规模看,重点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随着餐饮市场的扩大,餐饮业的业态已由过去少数比较高档的饭庄酒楼和比 较简陋的摊点小馆,发展到具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要的高档餐厅与大型酒楼,环 境较好的家常风味餐馆,快餐店,地方风味浓厚的小吃店和小吃街,购物、餐饮结合的超市 食府,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餐厅与文化广场,异国风情的专营店,方便居民的社 区餐馆,以及送餐上门的外卖店等等众多的业态。与此同时,餐饮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向集团化、连锁化,大卖场发展。据 2001 年统计,营业额居全国前 100 家的餐饮企业,差不多都是集团公司和连锁公司,尤以连锁占的比重最大,其营业额占到 100 强的 85.6 %。在许多城市,不少千座以上的大店拔地而起。这种态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激烈程度。

(三)从竞争地域看,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 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综观几年来 涌现出的一批大的餐饮公司和连锁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寻求向外地扩张,立足和 占据外地市场,甚至打进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如今,地域的概念已经淡化,餐饮企业 竞争的市场半径大大延长。

(四)从竞争对象看,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为主,

发展到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主,进而发展到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个体、私营企业先于其他行业发展起来,餐饮市场也比较早地向外资开放。目前全国的餐饮企业,98%以上属于非国有性质。2001 年营业额排行前 100 家的餐饮企业,国有独资企业仅 15 家,其营业额只占 8.7%。今后,国有性质的餐饮企业的数量只会进一步减少,非国有性质的餐 饮企业占的比重必将进一步扩大。进入我国的外资餐饮企业现在虽不算多,但其营业额很大,在中国餐饮市场上,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肯德基)的营业额傲居榜首,达到 54.9 亿元,占前 100 名企业营业额的 20.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特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企 业将进一步涌进中国餐饮市场,竞争也必 将进一步激化。

面对新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餐饮企业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应当从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形式、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调整、创新。具体说来,可以 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开拓进取。

(一)创名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有价的无形资产。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企业所以能占领 世界快餐市场,首先得益于它的品牌。就以麦当劳为例,仅仅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 汉堡包快餐店发展成为拥有两万多家店铺的世界快餐王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品牌。我们 国内有些企业,包括百年老企业常盛不衰,新企业迅速扩张,也是得益于它们在市场上树起 的品牌。这些知名品牌不仅为企业自身的经营创造效益,而且还能够有偿转让使用权,扩大 市场占有率。餐饮企业品牌的形成,是以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与营造,但其基础 是产品,是以产品的品牌为支撑。一个知名企业,必定有其知名产品。产品的品牌能否打响,能否保持,关键是要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的企业在创出品牌、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额扩大之后,不按标准和规范制作,甚至“偷 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质量下降,失去消费者信赖。这样做,无疑等于自杀,其市场占 有率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所有企业都要避免走这条邪路。

(二)发扬特色,不断创新,出奇制胜。特色,是拥有不同于他人或优于他人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餐饮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 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 老是学着别人

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发扬特色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业态,不同风味,不同档次,都可以做出自 己的风格和特点;大菜可以,快餐可以,小吃也可以。特色的确定,要与市场需求挂钩,离 开市场而盲目地发展某种“特色”,是难以奏效的。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图新求变心态的驱动下,餐饮食品的市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在 保持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创新菜,才能战胜对手,持续发展。创新,是企业保 持生机和活力的推进器。什么算创新菜?创新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确定两种衡量标准。一种是企业标准,就是企 业研制推出并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菜;另一种是全国标准,就是在全国(或大区)范围研制 推出的创新菜。属于全国的创新菜,应具备以下条件: 1.新原料。指新开发、新引进的可食性原料,或者过去未曾采用过的可食性原料。2.新调味。指利用新生产、新引进的调味品烹制新口味菜肴,或者利用原有调味品但采用 过去未曾采用过的调味方法烹制新口味或复合味菜肴。3.新技法。指新创造的烹调技法,或者在原有技法基础上有新发展的技法,以及烹制同类 菜肴使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技法。4.新配制。指原料、调味料、技法虽不新但配伍、调和、烹制有新变化的某些菜肴。

5.新款式。指器皿、装盘、造型具有创意性的新变化。以上五条,具备其中一条就可以认定为创新菜,具备条件越多,其创新含量就越大。对创新菜的研制、界定和销售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既要考虑全国性,又要考虑地区性。中国地域辽阔,菜肴品类繁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有些新菜在沿海地区早已上市,但在内 陆地区刚刚出现。对于后者,只要结合本地特点加以运用,对发展与丰富地方菜的风味体系 有贡献,也应当承认属于创新菜。所以,在评定创新菜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别,并以省(区、市)为基础推荐。二是研制 创新菜需要下功夫,经过反复试验,不要随便戴上“创新菜”的桂冠。要知道,创新菜不同于 创形菜,仅仅在形式上简单地变个花样而没有实质性变化,不能够称为创新菜。三是创新菜 要经过市场检验,要消费者认可。这就要求创新菜不仅要新,而且要好。如果某种菜肴虽符 合“五新”要求,但菜的味感和质感都不佳,消费者不喜欢,这种“创新”就不具有市场价值,因而也就没有生命力。四是区别对待。按上述条件研制创新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市场 又要求企业不断有新产品应市,怎么办?每个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推出一些过去没有 生产和供应的新菜,这些新

菜不一定要具备上述创新条件,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应该大力开发。

(三)营养卫生,“味”“养”兼顾,向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食品。在国家进入小康社会,居民解决温饱以后,营养卫生、健康消费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餐饮企业必须把营养卫生放到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上。现在,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饮企业,顾 客是不愿光顾的。因此可以说,营养卫生将成为新世纪餐饮业的生命线。营养卫生涉及许多方面,如环境卫生,绿色食品,科学烹调,膳食平衡,安全消费等等。所有这些,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有重要影响。这里只谈谈膳食平衡问题。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这是千百年生活经验的总结。过去讲这句话,指的是吃了不干净的 带菌带毒的东西容易生病。这当然要防止。但吃了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肠胃泌尿系 统疾病的食物,同样是“病从口入”。应当肯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原料为主,荤素 搭配,主副食搭配,用料广泛,提倡杂食,这些都是符合酸碱平衡要求的。但是,有的地方 有些菜肴也存在用油过多、菜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需要加以改善。我们的餐饮企业 有责任引导消费。对于酒会筵席,应根据不同消费标准合理设计菜单,有荤有素,数量适当,营养合理。对于零散客人,要建议并指导他们合理点菜,科学膳食。不能为了多卖钱而拼命 鼓励和引导顾客多点菜、点贵菜。北京全聚德集团规定由服务人员主动向顾客介绍菜的数量 和营养成分,指导消费者“适量点菜,够吃正好,科学膳食,健康消费”的做法,得到了顾客 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予效仿。在强调营养和膳食平衡时,决不能忽视每道菜的口味与特色。中国人是善于烹调的,“以 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它的基本内涵指的是,中国菜既讲口味、风味、特色,百菜百味,以味宜人;又讲营养、养生、健身,以养宜人。这就要求我们的餐 饮企业和厨师向消费者提供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把“味”与“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只讲美味 不讲营养与膳食平衡不行,这样做容易引起“文明病”,造成“病从口入”;但只讲膳食平衡不 讲美味同样不行,这样做看起来营养搭配是合理了,就是不好吃,倒胃口,引不起人的食欲,那还有什么营养可言,还有谁会到你那里去用餐呢?所以,一个好的餐饮企业提供的菜肴应 “味”“养”兼顾,并以此取信于消费者,赢得更多的顾客,决不能偏顾一头。

(四)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科学、严格、有序的管理,苦练内功,历来是企

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备条件。一个企 业内部管理松散软弱,杂乱无章,指挥失灵,运作脱节,是不可能在商战中打胜仗的。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餐馆的成 本降低了,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做到销售价格比其他餐馆低,销量比其他餐馆大;或者是价格 差不多,但毛利比其他餐馆高。两种情况一种结果,都是利润的增加,竞争力的提高。这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向管理要效益。降低成本,必须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就是说,降低成本要靠先进的管理 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而决不能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降低质量、降低水平的方法 去获得。这就必须走科学管理之路。我们知道,所有企业都是要盈利的,赔钱的生意谁也不 愿做,谁也做不起。如果由于客观原因而拉动成本提高,宁可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也不可降低 质量。须知,顾客是糊弄不得的。遗憾的是,有的餐饮企业在营业初期菜品质量不错,质价 相称,时间一长,菜品质量明显下降,导致顾客锐减,生意难以为继。这个教训值得记取。

(五)准确定位,多档次、全方位开发。当今的餐饮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公款消费减少,个人消费增加,平均消费水平下 降。市场形成了“大众化为主,高中低兼顾,多方位开发”的格局。这是餐饮市场走向稳定健 康发展的一种表现。所有餐饮企业都应根据市场需求、周围同业布点和经营情况,以及自身 的资金、技术、管理条件,选择自己的经营服务对象,正确作出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市场定 位确定企业的产品结构。如果市场定位不准,消费者群狭小,生意是很难做好的。所以说,正确定位是企业成败的前提条件。市场是经常变化的,一个企业的定位不可能经常变,这是一个矛盾。这就要求企业在总的 定位不大变的情况下(部分调整市场定位是必要的、可能的),随着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产 品结构。比如把菜品和筵席的档次适当拉开,不仅餐馆在这样做,高级饭店餐厅也在经营大 众化品种。这就是它们顺应市场而采取的结构调整措施。当然,大众化的内容和质量(含环 境、服务质量)是不尽相同的,其价位也应有所不同。在茫茫商海中企业要扩展,不能仅仅守住原有的阵地,还可以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扩大经 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如开发多功能餐厅,开发餐饮工业食品,以及发展与餐饮有关的产 业。总之,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放手开展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的事业。

(六)发展集团、连锁,壮大竞争实力。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实力
的竞争。走集团化、连锁化的道路,是近二十年来许多 工商企业在走之路,也是餐饮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各行各业所以选择了集团化、连锁化的发展模式,是因为它们有以下六大优势: 一是资金优势。集团与连锁企业不仅自身直接拥有雄厚的资本,而且可以通过加盟和特许 等形式,借助他人的资本进行低成本扩张。他们还可以创造条件发行股票,利用社会资金壮 大自己实力。

二是人才优势。集团与连锁企业可以吸纳大批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智能型人才,进行高 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三是信息优势。集团与连锁企业店多面广,形成网络,便于运用现代技术及时掌握信息,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捷足先登。四是管理优势。集团和连锁企业便于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 制,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企业在科学管理方面走在前列。五是成本优势。集团和连锁企业可以集中进行采购、加工和广告营销,便于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六是市场优势。集团和连锁企业在具备上述优势后实力大增,可以集中力量,整合运作,因而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占有率。发展集团和连锁要量力而行,稳扎稳打,要有规范,保证信誉。连锁企业还要对加盟店有 严格的监控,要能够“锁住”。切忌降低质量,无序运作,自砸牌子;切忌超越可能,盲目扩 张,形成泡沫经济,昙花一现。要认真研究社会上发展集团与连锁企业的经验与教训,经验 要学,教训更要记取,避免重蹈覆辙。集团和连锁企业要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应该走产业化之路,使自己成为多功能的“联合舰 队”。这样可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商海大战中占居上风。

(七)提升文化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对文化的需求是无限的。提高餐饮企业的饮食文化品位,已成为餐饮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重要趋势。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 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体现 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菜文化。这是饮食文化的基础。人们享受饮食文化,要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小吃文化。这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最有食文化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人们通过 小吃可以领略民间饮食的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筵席宴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交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的文化品位最高,文化含 量最大
,最能反映企业的文化档次。餐厅文化。这是一种环境文化。餐厅的装饰、布置、风格、情调,都会给客人留下深刻印 象,而且是第一印象。服务文化。这是一种形象文化--人的形象文化。服务员是代表企业为客人服务的“大使”,她们的装束打扮、服务动作、神态气质,都反映企业的形象。

营销文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它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特点以及营销策略、方式 等等,是企业包装和推销自己、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内涵,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开发。其实,饮食文化内容并不 止这些,像酒文化、茶文化也属于饮食文化。我们仅从以上几个领域就可以看出,饮食文化 品位上去了,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客源。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 形的,而且是有价的。文化品位的提高,可以相应地甚至超额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八)改善用人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精神。人才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资本。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关心人,留住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 关键;而人的培养和使用,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国有企业原来的用人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发挥和企业的发 展,正在进行改革。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比国有企业灵活得多,这也是民营企业得以网罗人 才、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民营企业也存在弊端,特别是家族式用人机制和家族 式管理,以及某些企业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等等,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格格不入,造成了 新的人才流失,继续下去也将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一些有识的民营企业家已经看到了 这些弊端,正在进行调整。这两种情况都说明,改革用人机制是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课题。用人机制的改变,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自由流动;二是能者上,庸者下;三是有职有权,责权分明;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报酬与职务与业绩挂钩,有条件的 可推行年薪制、股权制;五是强化监督机制,约束不轨行为。在人才管理与使用方面,应分三个层次: 一是决策层。指的是包括董事会、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内的企业最高领导层。他们是企业的 神经中枢,企业的所有重大决策都出自这个层次。因此,决策层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 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二是管理层。指的是分店与部门经理、技术总监等中层骨干。这部分人担负着承上启下的 重任,领导层的决策能否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他们。他们的素质要高,要有较强的组 织、指挥、协调、机动能力,能

第二篇: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研

究制定正确的对策,对餐饮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全国餐饮市场竞争的态势出现四大变化:

(一)从竞争内容看,重点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在改革初期,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竞争。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永远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竞争的手段是多元的,竞争的重点是变化的。一个高明的经营者,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的常规的竞争手段,还要善于随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竞争策略,运用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

(二)从竞争规模看,重点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随着餐饮市场的扩大,餐饮业的业态已由过去少数比较高档的饭庄酒楼和比较简陋的摊点小馆,发展到具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要的高档餐厅与大型酒楼,环境较好的家常风味餐馆,快餐店,地方风味浓厚的小吃店和小吃街,购物、餐饮结合的超市食府,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餐厅与文化广场,异国风情的专营店,方便居民的社区餐馆,以及送餐上门的外卖店等等众多的业态。与此同时,餐饮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向集团化、连锁化,大卖场发展。据2001年统计,营业额居全国前100家的餐饮企业,差不多都是集团公司和连锁公司,尤以连锁占的比重最大,其营业额占到100强的85.6 %。在许多城市,不少千座以上的大店拔地而起。这种态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

激烈程度。

(三)从竞争地域看,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综观几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大的餐饮公司和连锁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寻求向外地扩张,立足和占据外地市场,甚至打进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如今,地域的概念已经淡化,餐饮

企业竞争的市场半径大大延长。

(四)从竞争对象看,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为主,发展到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主,进而发展到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个体、私营企业先于其他行业发展起来,餐饮市场也比较早地向外资开放。目前全国的餐饮企业,98%以上属于非国有性质。2001年营业额排行前100家的餐饮企业,国有独资企业仅15家,其营业额只占8.7%。今后,国有性质的餐饮企业的数量只会进一步减少,非国有性质的餐饮企业占的比重必将进一步扩大。进入我国的外资餐饮企业现在虽不算多,但其营业额很大,在中国餐饮市场上,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肯德基)的营业额傲居榜首,达到54.9亿元,占前100名企业营业额的20.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特别是一些

国际名牌企业将进一步涌进中国餐饮市场,竞争也必 将进一步激化。

面对新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餐饮企业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应当从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形式、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调整、创新。具体说来,可以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开拓进取。

(一)创名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有价的无形资产。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企业所以能占领世界快餐市场,首先得益于它的品牌。就以麦当劳为例,仅仅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汉堡包快餐店发展成为拥有两万多家店铺的世界快餐王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品牌。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包括百年老企业常盛不衰,新企业迅速扩张,也是得益于它们在市场上树起的品牌。这些知名品牌不仅为企业自身的经营创造效益,而且还能够有偿转让使用权,扩

大市场占有率。

餐饮企业品牌的形成,是以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与营造,但其基础是产品,是以产品的品牌为支撑。一个知名企业,必定有其知名产品。产品的品牌能否打响,能否保持,关键是要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的企业在创出品牌、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额扩大之后,不按标准和规范制作,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质量下降,失去消费者信赖。这样做,无疑等于自杀,其市

场占有率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所有企业都要避免走这条邪路。

(二)发扬特色,不断创新,出奇制胜。

特色,是拥有不同于他人或优于他人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餐饮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老是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

伍,甚至被淘汰。

发扬特色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业态,不同风味,不同档次,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大菜可以,快餐可以,小吃也可以。特色的确定,要与市场需求挂钩,离开市场而盲目地发展某种“特色”,是难以奏效的。

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图新求变心态的驱动下,餐饮食品的市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在保持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创新菜,才能战胜对手,持续发展。创新,是企业

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推进器。

什么算创新菜?创新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确定两种衡量标准。一种是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研制推出并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菜;另一种是全国标准,就是在全国(或大区)范围

研制推出的创新菜。属于全国的创新菜,应具备以下条件:

1.新原料。指新开发、新引进的可食性原料,或者过去未曾采用过的可食性原料。

2.新调味。指利用新生产、新引进的调味品烹制新口味菜肴,或者利用原有调味品但

采用过去未曾采用过的调味方法烹制新口味或复合味菜肴。

3.新技法。指新创造的烹调技法,或者在原有技法基础上有新发展的技法,以及烹制

同类菜肴使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技法。

4.新配制。指原料、调味料、技法虽不新但配伍、调和、烹制有新变化的某些菜肴。

5.新款式。指器皿、装盘、造型具有创意性的新变化。

以上五条,具备其中一条就可以认定为创新菜,具备条件越多,其创新含量就越大。对创新菜的研制、界定和销售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既要考虑全国性,又要考虑地区性。中国地域辽阔,菜肴品类繁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有些新菜在沿海地区早已上市,但在内陆地区刚刚出现。对于后者,只要结合本地特点加以运用,对发展与丰富地方菜的风味

体系有贡献,也应当承认属于创新菜。

所以,在评定创新菜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别,并以省(区、市)为基础推荐。二是研制创新菜需要下功夫,经过反复试验,不要随便戴上“创新菜”的桂冠。要知道,创新菜不同于创形菜,仅仅在形式上简单地变个花样而没有实质性变化,不能够称为创新菜。三是创新菜要经过市场检验,要消费者认可。这就要求创新菜不仅要新,而且要好。如果某种菜肴虽符合“五新”要求,但菜的味感和质感都不佳,消费者不喜欢,这种“创新”就不具有市场价值,因而也就没有生命力。四是区别对待。按上述条件研制创新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市场又要求企业不断有新产品应市,怎么办?每个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推出一些过去没有生产和供应的新菜,这些新菜不一定要具备上述创新条件,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应该大力

开发。

(三)营养卫生,“味”“养”兼顾,向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食品。

在国家进入小康社会,居民解决温饱以后,营养卫生、健康消费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餐饮企业必须把营养卫生放到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上。现在,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饮企业,顾

客是不愿光顾的。因此可以说,营养卫生将成为新世纪餐饮业的生命线。

营养卫生涉及许多方面,如环境卫生,绿色食品,科学烹调,膳食平衡,安全消费等

等。所有这些,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有重要影响。这里只谈谈膳食平衡问题。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这是千百年生活经验的总结。过去讲这句话,指的是吃了不干净的带菌带毒的东西容易生病。这当然要防止。但吃了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肠胃泌尿系统疾病的食物,同样是“病从口入”。应当肯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原料为主,荤素搭配,主副食搭配,用料广泛,提倡杂食,这些都是符合酸碱平衡要求的。但是,有的地方有些菜肴也存在用油过多、菜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需要加以改善。我们的餐饮企业有责任引导消费。对于酒会筵席,应根据不同消费标准合理设计菜单,有荤有素,数量适当,营养合理。对于零散客人,要建议并指导他们合理点菜,科学膳食。不能为了多卖钱而拼命鼓励和引导顾客多点菜、点贵菜。北京全聚德集团规定由服务人员主动向顾客介绍菜的数量和营养成分,指导消费者“适量点菜,够吃正好,科学膳食,健康消费”的做法,得到

了顾客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予效仿。

在强调营养和膳食平衡时,决不能忽视每道菜的口味与特色。中国人是善于烹调的,“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它的基本内涵指的是,中国菜既讲口味、风味、特色,百菜百味,以味宜人;又讲营养、养生、健身,以养宜人。这就要求我们的餐饮企业和厨师向消费者提供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把“味”与“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只讲美味不讲营养与膳食平衡不行,这样做容易引起“文明病”,造成“病从口入”;但只讲膳食平衡不讲美味同样不行,这样做看起来营养搭配是合理了,就是不好吃,倒胃口,引不起人的食欲,那还有什么营养可言,还有谁会到你那里去用餐呢?所以,一个好的餐饮企业提供的菜肴应

“味”“养”兼顾,并以此取信于消费者,赢得更多的顾客,决不能偏顾一头。

(四)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科学、严格、有序的管理,苦练内功,历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备条件。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松散软弱,杂乱无章,指挥失灵,运作脱节,是不可能在商战中打胜仗的。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餐馆的成本降低了,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做到销售价格比其他餐馆低,销量比其他餐馆大;或者是价格差不多,但毛利比其他餐馆高。两种情况一种结果,都是利润的增加,竞争力的提高。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向管理要效益。

降低成本,必须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就是说,降低成本要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而决不能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降低质量、降低水平的方法去获得。这就必须走科学管理之路。我们知道,所有企业都是要盈利的,赔钱的生意谁也不愿做,谁也做不起。如果由于客观原因而拉动成本提高,宁可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也不可降低质量。须知,顾客是糊弄不得的。遗憾的是,有的餐饮企业在营业初期菜品质量不错,质价相称,时间一长,菜品质量明显下降,导致顾客锐减,生意难以为继。这个教训值得记

取。

(五)准确定位,多档次、全方位开发。

当今的餐饮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公款消费减少,个人消费增加,平均消费水平下降。市场形成了“大众化为主,高中低兼顾,多方位开发”的格局。这是餐饮市场走向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所有餐饮企业都应根据市场需求、周围同业布点和经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条件,选择自己的经营服务对象,正确作出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市场

定位确定企业的产品结构。如果市场定位不准,消费者群狭小,生意是很难做好的。所以说,正确定位是企业成败的前提条件。

市场是经常变化的,一个企业的定位不可能经常变,这是一个矛盾。这就要求企业在总的定位不大变的情况下(部分调整市场定位是必要的、可能的),随着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产品结构。比如把菜品和筵席的档次适当拉开,不仅餐馆在这样做,高级饭店餐厅也在经营大众化品种。这就是它们顺应市场而采取的结构调整措施。当然,大众化的内容和质量(含

环境、服务质量)是不尽相同的,其价位也应有所不同。

在茫茫商海中企业要扩展,不能仅仅守住原有的阵地,还可以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扩大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如开发多功能餐厅,开发餐饮工业食品,以及发展与餐饮有关的产业。总之,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放手开展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的事业。

第三篇:2014年中国P2P市场竞争态势

2014年中国P2P市场竞争态势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智研咨询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P2P贷款公司达到近300家,放贷规模达到228.6亿元,同比增长271.4%。预计未来几年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贡献获政府首肯。去年,余额宝横空出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揽获了1亿用户以及5413亿元资金,几近野蛮生长的状态。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逐步被大众接受,、众筹等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市场需求。今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其推动了金融创新和银行体系的开放给予了肯定。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将进入健康发展阶段。

所谓P2P(PeertoPeer)网贷,根据银监会与小额信贷联盟的公文,中文官方翻译为“人人贷”。简单地说,就是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其中,中介机构负责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并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等收入。这种操作模式依据的是《合同法》,其实就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只要贷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就是合法的。

三大利好引爆国内P2P市场。进入2010年后,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脱媒以及民间借贷的火爆,P2P贷款呈现出爆发性的态势,大量的P2P贷款平台在市场上涌现。

第四篇:2014-2019年中国自助银行行业深度研究与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2014-2019年中国自助银行行业深度研究与

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第1章:引言

1.1 建设自助银行的目的1.2 建设自助银行的意义

第2章:基本概念

2.1 什么是自助银行

2.2 自助银行的功能

2.3 银行自助业务

2.4 自助银行的发展历程

第3章:我国自助银行建设现状

3.1 我国自助银行发展情况

3.1.1 国内自助银行的发展

3.1.2 中国ATM普及率明显不足

3.1.3 市场化是必然—ATM专业化服务趋势

3.2 自助银行发展期待新的突破

3.3 案例分析:银行卡款不翼而飞专家剖析犯罪手法

第4章:国内自助银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自助银行建设面临的问题

4.2 自助银行面临的尴尬局面

4.3 自助银行的改进建议

4.4 案例分析:建行自助银行建成“都市风景线”

第5章:自助银行建设之自助服务设备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欢迎订购!1

5.1 自助服务设备

5.2 自助银行业务

5.3 自助银行系统总体结构

5.4 自助银行服务

5.5 自助银行风险

5.6 案例分析:自助银行门禁事件案例及防范

第6章:ATM风险案例

6.1 案例:ATM机上捣鬼

6.2 案例:谨防400电话与银行ATM机转账

6.3 案例:ATM分期付款诈骗结合游戏点数诈骗

6.4 案例:ATM新骗局疑银行系统遭入侵未转账钱也被划走

6.5 案例:假ATM机套取他人银行卡号和密码

6.6 案例:“销售低价打折机票”新骗局:ATM机选英文界面操作

6.7 案例:ATM故障致男子银行账户多出1700万

第7章:自助银行总体方案

7.1 系统结构

7.2 术语定义

7.3 自助银行工程策划

7.4 技术方案概述

第8章:自助银行发展规划与选址

8.1 如何规划自助银行

8.2 规划案例分析

8.2.1 自助网点选址—目标物业案例一

8.2.2 自助网点选址—目标物业案例二

8.2.3 自助网点选址—目标物业案例三

8.3 ATM运营成本分析

8.4 案例:自助银行选址目标物业

8.5 自助银行渠道开发创新模式研究

8.5.1 自助银亭模式

8.5.2 超市型自助

8.5.3 校园型自助

8.5.4 商业区模式

8.5.5 社区模式

8.5.6 离行式自助银亭

第9章:自助银行内部功能布局和设计

9.1 ATM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布局设计

9.3 场地布局方案

9.4 业务设计

9.5 形象设计

9.6 安全设计

9.7 结构设计

9.8 自助银行的设备选型

9.9 安防系统与布局方案

9.10 工程方案

9.11 案例:从全自助到微型银行中国自助银行的建设思索

第10章:工程的组织与实施

10.1 培训计划

10.2 工程组织

10.3 工程管理

10.4 实施步骤

第11章:国外各大自助银行展示

11.1 汇丰自助银行展示

11.2 花旗自助银行展示

11.3 渣打自助银行展示

11.4 恒生自助银行展示

11.5 荷兰自助银行展示

11.6 其他自助银行展示

第12章:国内自助银行展示

12.1 按形式分类

12.1.1 北京工业大学自助银行设置区域

12.1.2 异业联盟——大方便利与交行自助银行设置

12.1.3 南开大学校园内自助设置

12.1.4 天津市鞍山道与山西路交口西

12.1.5 友谊新天地附近自助银行

12.2 按照银行分类

12.2.1 工商银行自助银行

12.2.2 华夏银行自助银行

12.2.3 中信银行自助银行

12.2.4 建设银行自助银行

12.2.5 交通银行自助银行

12.2.6 民生银行自助银行

12.2.7 渤海银行自助银行

12.2.8 农业银行自助银行

12.2.9 兴业银行自助银行

12.2.10 浦发银行自助银行

12.2.11 储蓄网点自助银行

12.2.12 光大银行自助银行

12.2.13 中国银行自助银行

12.2.14 招商银行自助银行

第13章:2014年国内自助银行发展动态

13.1 国务院取消自助银行设立审批ATM效率有望提高

13.2 工行在京力推自助银行

13.3 广发银行自助设备“升级”打造卓越自助服务

13.4 浦发银行自助设备全面受理金融IC卡

13.5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首家离行式自助银行正式开业

第五篇:当前中国饲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定位分析

当前中国饲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定位分析 点击数:3862012-03-30 15:10:41 来源: 中国兽药策划网

一、当前中国饲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的定位分析

饲料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从全球饲料业的发展看,随着饲料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大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角。目前,世界上约25%的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占总量的80%。虽然我国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二,但行业集中度不高。洛伦茨曲线显示,尽管近年我国饲料行业的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变化不大,在正大、希望等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众多小企业也在不断产生。目前,正大、希望、六和、温氏、禾丰、正虹、唐人神、双胞胎、海大、正邦等国内10家集团企业占到饲料市场30%以上的份额,90%以上的饲料企业则为微型规模企业甚至小作坊。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后,我国饲料行业已逐步形成以少数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部分中型企业占据区域性市场,大批小企业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

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可以将正大、希望、六和、温氏、禾丰、正虹、唐人神、双胞胎、海大、正邦称为第一阵营;中型企业称为第二阵营;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品牌称之为第三阵营。

目前市场的竞争趋向是:

1、第一阵营的目标很明确:抢占家具市场的制高点。

这些企业既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又有科学的管理技术,同时还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大有咄咄逼人之势。

2、第二阵营的企业,急需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获取与第一阵营抗衡的更强大实力。

3、第三阵营的企业面临的生存条件恶化,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这些实力弱、效益差、抗压能力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低,自己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极差。它们多源于作坊式的生产小厂,工业化起步晚,也极不成熟: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几乎没有建立;营销思路狭隘且滞后;对市场更多是跟着感觉走;制定决策,盯着同类企业生搬硬仿。他们急于寻找生存的缝隙。

二、对第二、第三阵营企业的品牌建议

中国目前众多的企业营销观念淡薄,广告投放极少,产品竞争还是低层次的价格战,谈不上品牌竞争。企业要尽快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信誉,抢占市场份额。根据最早实施名牌战略运作的体验和国内一些企业的经验,名牌战略及其运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塑造名牌形象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以产品质量体现。质量不仅仅是材料和做工的问题,而是一个满足人的需要的完整的体系,它至少应包括:①工艺;②科技内涵(技术、材料的物化性能等);③时效内涵(流行的生命力);④服务内涵(为运送、维修、质量保证等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及广告质量等)。

(2)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可以博得消费者喜爱并令其深信不疑。品牌形象包括:①牌名形象---使顾客通过品牌名称的文字形状、读音和含义得到美好的视觉、听觉享受,引起美好的联想和情感以及记忆品牌的能力;②风格形象---即品牌的个性形象。例如以浪漫、温馨特征塑造品牌特征,是为了向顾客传递信息,以期引起共鸣、亲和感和信任感;③社会阶层形象---即品牌的文化品位。产品所表现的角色得

到目标顾客的认同,从而使他们乐于与品牌沟通(即购买产品)。

(3)企业形象

名牌的企业形象,是具有高文化品位的形象,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素质来体现,至少包括:①现代科学管理能力;②把传统的商品生产改变为把研究成果投入市场,进行社会实践并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③对顾客关怀备至的社会服务者形象;④自上而下都具有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团队精神、效率意识、自尊意识和文明意识的企业。

2、强化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的营销文化是具有时代感的,而时代感是一种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社会结构、人文关系的综合表现形式,是新思想、新工艺、新材料、新构思,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和时代步伐构成的一种时代消费文化。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创造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品牌经营方式,在市场角逐中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

三、对第二、三阵营企业的营销建议

有先进的思想,而后才会有正确有效的行动。胜人一筹的长远营销思想和眼光,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树立超前意识的大营销观,创建自身企业的整合营销体系,就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在物理学上,当多种作用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无论力的大小,只要方向相同,其物体就能获得向这一方向运动的这些力的总合。

企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的、各种“力”朝同一目标奋斗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整和营销过程。

整合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硬资源,包括厂房、设备、资金等,和软资源,包括企业理念、营销意识、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控制)等,以及外

环境的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引导、政策法规、银行等融资渠道、历史文化、新闻事件、传播媒体……等等,并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综合,使企业产品(有形或无形)获得最大商品价值化的系统过程。

整合营销是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调动企业的各个因素,使之形成强势合力的有效途径。实施整合营销,要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克服浮躁心态,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在我所考察和诊断的企业中,经常听到老板说,“我要请××大师给我个‘惊世骇策划’的点子。。”,指望凭这一两下“创意”,就可以掠城拔寨,迅速拓展市场,企业在短短时日内,便可获得什么“超常规”发展,完全是痴人说梦。

我还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就陪上血本贷款××万,到省级、全国级新闻媒体,把知名度打出来”。问题是,产品质量把关严格而科学吗?生产环节管理妥当吗?广告诉求点正确吗?有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吗?最终只能是眼见了那几百万、几千万一阵“无可奈何花落去”。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无什么奇招怪式可代替艰苦的科学探索过程。摒弃“愚昧”作用下的浮躁,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观,是当前第三阵营的企业的第一要着。

2、制定本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没有战略的企业,即使一时在某一区域可获一定市场份额,但最终会因经营层次低,宣传单一,营销手段简单,市场管理无科学性、系统性而被同类产品逐渐排挤。很多企业,在走过艰苦创业阶段后,就再难上台阶,甚至三五年便纷纷落马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企业须有自己5至10年的战略发展目标,至少也应有3年的谋局规划。

3、细细深究市场。市场在哪里?在消费者心中,在需求当中。谁能最大限

度地引导消费,谁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并满足需求,谁就拥有了市场。

4、最大限度地吸纳企业外部的一切有利之力,并达到为我营销所用的目的。

5、充分激活自身内部各种积极因素,构建属于自身品牌的立体营销网络。

6、正确选择销售对象与适当的销售渠道,发展质量客户。

在将品牌推向市场过程中,是直销还是代理?是区域专卖还是经销?其实就分销渠道而言,无所谓好坏,关键是看企业自身综合开发市场的实力更适应哪一种。

选择客户,也就是选择市场通道,因此,该步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企业在这一市场的成败。那些管理规范、有序;有品牌拓展意识;信誉良好;销售渠道较完善的公司或个体,才是企业要真正争取与发展的质量客户。

7、突破旧思维,组建自身品牌的销售网络。

群雄纷争的市场,已难使各经销商认定某一品牌长期坚持经营。他们为“利”所驱,朝秦暮楚显得十分自然。企业要避实就虚,强攻市场某一方面的消费群--愈具体愈好,方可求得生存。

8、深挖自身内部力量--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也还有80%的潜力待开发,这是一切整合的根源力。身处该阵营的生产企业,因其“先天”不足,欲图后发制人,必须依靠更先进的企业理念、科学的营销思想,创建自身的整合营销体系,最大可能的有机结合各积极因素产生的作用力,开拓市场,图存发展。

归根到底,该阵营的企业缺乏的不是市场,而是缺乏拓展市场的能力。对这一阵营的企业,最好的建议是:

1、尽快确立自己的经营特色,寻求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与其做大池塘里的小鱼,不如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2、“高起点”发展策略

毕竟,在低档次上企业的生存空间和经济效益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该阵营中有条件的企业最好的选择是提升品质,走高起点发展之路。

3、企业领导人要尽快实施个人“换脑工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企业的发展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开明程度和进步程度。

4、加强业务队伍建设

一般来讲,这些企业的业务员素质都较低,待遇也不高。这类企业一般也招不来业务能力高的销售人员。培训是解决其业务队伍问题的捷径。要知道,培训可以创造利润。

5、要树立消费者观念,确保产品质量,切莫存有侥幸心理,对客户不负责任。

6、销售组织体系问题

建立高效率的销售组织体系,是确保销售业务高效率运转的前提。从实践上看,一些企业的销售组织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的在组织建设上过于滞后,对市场反映迟钝;有的致力于一味模仿。企业在销售组织的建设上,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尤其不能从战略高度来进行组织设计,从而制约了组织的正常发展。企业的销售网络建设,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企业在构建销售网络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现状、产品特点、消费者因素、竞争格局、区域市场特点、中间商选择等因素。现实中的问题是:企业缺乏“三赢”的网络建设理念;缺乏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缺乏有力的促销支援;缺乏全面的网络服务和一支优秀的销售队伍。

下载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养老公寓市场竞争态势报告(2013-2018)

    2013-2018年中国养老公寓市场竞争态势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养老公寓是一种专供老人居住的专用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住宅类型。养老公寓属于商业房地产范畴,具......

    大型零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劣态势分析及对策思考

    大型零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劣态势分析及对策思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零售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大中型零售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中国家庭网关市场竞争态势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精选五篇)

    中国家庭网关市场竞争态势与投资 前景分析报告(2012-2016)报告简介 智能家庭网络是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又一个高科技产物。它借助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家庭内各种家电和设备......

    中国焦化苯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国焦化苯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焦化苯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 易挥发, 具有芳香味, 有毒;密度0.879g/ml,沸点80.1, 熔点5.51,闪点-11(闭......

    国际烟草业全球市场竞争态势概览

    国际烟草业全球市场竞争态势概览 2013-1-17 总部设在英国的市场咨询公司ERC最近公布了一份报告,对近年来烟草行业的全球竞争态势做了一次简要回顾。这份报告显示:10年前,至少50......

    麦当劳市场竞争态势分析报告1

    麦当劳市场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一、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在市场竞争态势中,用市场区隔的方式将快餐行业区分为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两种。其中,中式快餐以WA与CD为代表,西式快餐则以麦......

    2013-2017年中国五分类血球仪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2013-2017年中国五分类血球仪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随着我国五分类血球仪市场......

    中国反洗钱对策研究(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洗钱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各国反洗钱的实践表明,利用金融系统洗钱是洗钱的主要渠道。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