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2 12:5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篇: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乔太平

伴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低碳化时代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特别是在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化显得越来越重要。顺应时代潮流,我国义不容辞地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低碳化潮流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一五”规划列进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这两方面的约束型指标,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基本实现。各市(县)组织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对一些市(县)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市(县)低碳化进程中存有三大矛盾

1、经济增长硬指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硬任务产生冲突。无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县)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市(县),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尤其是设施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的市(县),发展不够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各市(县)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要点时,一般都对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作出预期,有的地方甚至还作出定量规定,以此作为一个地方中长期和年度目标。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任务也写进了上述规划与要点,并且各市(县)还要与上级政府签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状。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一个是硬指标,一个是硬任务,都十分重要。而在指标完成与任务实施过程中又往往产生矛盾,高增长需要大发展,一些市(县)在关停

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和项目的态度上犹豫不定,一些地方对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的整治不力,有的企业与相关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等,美其名曰为了保增长,其结果是以牺牲环境、资源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增长,在为经济增长作贡献的美丽光环下实质上滋生了既不节能又不环保的恶之花。有关资料显示,到去年上半年,全国只有北京市、天津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许多地方“十一五”期间对待节能减排工作前松后紧,从去年秋季开始,采取拉闸限电的办法限制企业甚至居民用电,这一措施虽然得到纠正,但已经与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本质背道而驰。

2、现实资源条件与选择低碳能源资源产生冲突。我国现有资源条件总体上是富煤、少气、缺油,这就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只能以煤为主,在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上空间十分有限。据有关资料,每燃烧一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当前,无论是市(县)工业还是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浪费比较严重。不少地方经常出现断油、停电、停气的现象。有的市(县)发展火电项目,污染了周边环境,离低碳化渐行渐远。同时,市(县)工业企业整体不高的技术水平又加剧了资源条件与低碳资源利用的矛盾,呈现更加明显的高碳化特征。

3、居民消费现状与低碳生活方式要求产生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县)人口随之日益增多,居民能源消费需求显著增加,有的市(县)城市因基础设施和能源条件有限,容纳过快增长的人口早已不堪重负,与城市低碳化形成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既秉承传统习惯又追求现代时尚,而有些消费又与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大相背离。比如,当塑料袋兴起逐渐取代竹、藤菜篮子为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以后,人们使用塑料袋成为一种习惯,尽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的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

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一些超市、卖场等并没严格执行国务院通知精神,违规使用塑料袋,且数量出现较大反弹,带来新一轮“白色污染”,不利于实现“限塑”亦能减少塑料制品生产、减少煤炭等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减排的目的。再比如,在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变快、消费观念转变的条件下,小汽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市(县)居民家庭,给石油供应、道路交通以及大气环境造成新的压力,这种情况在有的市(县)已经比较严重。

以上矛盾冲突的客观存在,由此出现了几种不良倾向:一是为时过早。一些市(县)认为目前低碳化时代暂时还是个遥不可及的国际话题,大城市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发展快、重大建设项目多、人口密集,注重节能减排,走低碳化发展道路非常紧迫,而市(县)一级相关问题还不很突出,现在谈“低碳”为时过早。二是与己无关。有的市(县)觉得现在说“低碳”显得比较虚幻,加之地方经济基础又不是很好,当务之急是要抓发展、是要保吃饭。三是我行我素。实际工作中对低碳化发展只是应付应付,或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认为“低也好高也好增长就好”,将主要精力放在抓GDP、抓投资、抓收入增加上。如此倾向,看似为了发展,实际上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务必坚决克服。

推进市(县)低碳化之对策建议

低碳化潮流势不可挡,市(县)低碳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推进市(县)低碳化,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切实更新观念,发展低碳经济,引导健康文明消费,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化发展之路。

1、牢固树立低碳理念。一是形成低碳化共识。要进一步深化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明确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领会发展低碳经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对全球气候、自然资源与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发展低碳经济,形成高度共识。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未来发展的竞争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竞争,而是科学发展的竞争;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只顾眼前的快速发展,而是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自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新能源开发与运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统筹发展。要打好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各市(县)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实际,坚定不移地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与措施,既要突出重点打好攻坚战,令行禁止,决不回头;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二是强化各方责任。要强化政府责任。一方面市(县)党委、政府要切实肩负起本地低碳化发展的重大责任,党、政“一把手”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要认真细化分解相关任务,与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另一方面要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市(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进行严格的考核奖励与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要强化企业责任,建立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严格企业环保、污染物净化排放标准,对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或限期整改。新建企业和项目要严格进行资源能源消耗测评和环保测评,严禁建设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三是广泛组织动员。要利用多种传媒载体广泛宣传低碳化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让低碳发展深入人心。要加强各级各部门协作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组织动员城乡居民从自己做起,主动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发展。

2、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一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展低碳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展低碳经济。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各市(县)要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大力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能源密集型企业,严禁“假关停真上马”等欺上瞒下的行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千方百计推动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正确处理好生态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掠夺式开发,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实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加快科技进步中发展低碳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支撑。要切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推动低碳产业健康发展。市(县)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投入方式,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资金保证。有条件的市(县)可学习借鉴杭州市政府主导“低碳产业基金”扶持低碳产业发展的做法,落实好节能减排措施,推进高碳改造;运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低碳升级;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推进无碳替代。市(县)在引进资金、项目过程中,不能“青菜萝卜”来者不拒,而应把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条件,特别是要把引进科技型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重蹈高碳增长的覆辙。三是在试点示范中发展低碳产业。国家要逐步扩大“低碳示范工程”,在市(县)开发区设立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在市(县)商业核心区打造 “零排放”绿色中心商务区。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

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这一试点也应逐步扩大到市(县)。要通过试点示范,积累经验,辐射带动,推动市(县)低碳产业大发展。四是在优化政策环境中发展低碳产业。市(县)要认真编制和完善低碳发展规划、明确低碳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制定推动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服务、土地使用、科技支持、人才培训等相关配套政策,营造低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一是建设低碳社区和低碳城市。加大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开发、引进和利用,逐步扩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占居民生活消费的比重。鼓励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发展低碳建筑。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注重低碳交通,为居民低碳出行提供便利。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营造城乡优美环境。二是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城乡居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养成绿色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鼓励居民购买小排量、经济型小汽车和各种运输车辆,倡导多乘公交,减少碳排放。提倡少食高热量食物,低碳饮食,科学平衡膳食。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运动,少用空调,节约能源。三是避免奢侈浪费。引导市(县)居民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合理安排消费,切不可超越自身收入水平和偿还能力盲目高消费。有条件的居民,也应树立节约和绿色低碳观念,尽量减少购买奢侈品与高碳生活用品,以实际行动为低碳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第二篇:施工阶段低碳化初探与对策

Probing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w-carb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Abstract—Low-carbon economy study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as the world environment ques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It consumes large resources every year and must be changed to adapt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request.Construction stage is materialized phase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in 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is probed in construction philosophy, material characters, theory study, management level, evaluation system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Furthermore,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suggested on how to implement low-carbon construction.Keywords-Construction Industry, Low-carb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I.引言

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施工层面而言先后经历了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当前世界气候发生严重变化,高碳排放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为相应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号召,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准则开展低碳施工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低碳施工日渐深入且不可逆转,将逐步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并成为未来施工的发展方向。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建设需求,建筑数量和建设速度前所未有,建筑业承担了转化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有效国民财富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使命,但同时,建筑业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资源和能源消耗非常突出,建筑业能否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有效实行“低碳”,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II.施工阶段低碳化问题分析

建筑业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建筑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我国传统的建筑业概念即指建筑施工业。广义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这里定义建筑业为广义建筑业,重点探讨施工阶段环节如何发挥作用,引领建筑行业低碳化。A.施工单位对低碳施工认识不到位

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扩展,低碳施工的提法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成为施工行业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与趋势。但人们的低碳施工意识仍然很淡薄,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低碳施工没有明确的概念,导致对什么是低碳施工认识不清;第二,低碳施工有哪些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没有明确提出;第三,人们对发展低碳施工有些什么内容,国际上低碳施工有些什么经验,还缺乏了解,相关知识的掌握还很不足。在实际的推行中,对低碳施工的认识与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以前提出的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上,存在深度、广度不足,系统化、规范化差,实际行动中照搬以前的模式,低碳施工的作用并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B.施工阶段所用建材仍属高碳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转换为实物的阶段,这一过程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木材等资源,施工阶段所用材料仍属高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由于我国的低碳研究刚刚开始,很多建筑材料不能满足低碳节能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建筑材料的生产仍属于粗放式生产,消耗能源以煤炭、电力为主,而这两种能源的使用是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数据,建材业能耗量逐年增多,2007年规模以上(指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建材工业企业的总能耗为1.95亿吨标煤(见图1),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35%,占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1.14%,位居各工业部门第三位;其中煤炭和电力折合标准煤占建材能耗总量的90.50%,是建材工业的主要消耗能源(见图2)。根据市场经济理论,需求决定生产,买方市场已成为当今经济活动的主导,施工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购买者,对建材供应有引导作用,如何发挥其在整个链条产业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施工阶段必然可以对建筑材料的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

图1 2001-2007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能源消耗量

图2 中国建材工业能源消耗构成

C.国内外学者对施工阶段碳排放研究不足

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筑行业对碳排放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依托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将建筑物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来评估与计算建筑碳排放量。德国DGNB可持续建筑评估技术体系对于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原则是:分别计算建筑材料在生产、建造、使用、拆除及重新利用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碳排放量并相加,形成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我国清华大学张智慧教授建立的建筑工程环境表现评价体系(BEPAS)从建筑物的物化阶段、使用阶段、拆除阶段及建筑附属物来评价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在具体的碳排放计量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都将重点都放在了建材的生产加工和建筑物的使用阶段,对把建筑物从构思转化为实物的施工阶段忽略不计。正是这样的原因,使我国施工建设单位没有树立正确的施工理念,忽略了施工阶段对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作用,在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的低碳经济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担起低碳的重任,降低了本行业在所有行业中的地位,导致国家对施工行业的重视与扶持力度不够。D.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低

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从企业具体情况看,管理并未同步跟上,存在杂乱无序、鱼目混珠、发展不平衡、管理粗放等现象。特别是建筑市场准入门槛低,行业施工操作方式落后,劳动力密集,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的过程,在方案、工艺、工序等方面科技含量都低于其他行业,加之特有的短工期、高速度等压力,对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为了从“高碳”向“低碳”发展,作为大量使用钢材、水泥、木材等物资原料,又大量耗水、耗电和消耗其他能源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担起低碳发展重任。在建筑材料使用、施工建造安装、能源的节约等各个环节,都应千方百计加强管理,提高效能,走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路子。

E.我国在推行低碳施工方面的法制法规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和碳排放的管理偏向钢铁等重工业和交通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低碳施工。而推行低碳施工,必须明确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拥有相适应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不少法律空白。F.缺乏施工阶段碳排放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文明施工的管理,对于低碳施工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来予以促进、评价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不能以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低碳施工水平。实施低碳施工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所以首先必须确认哪些指标因素应在招投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予以要求,哪些因素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予以监督和评价。在推行低碳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承包商与业主建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对低碳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评判。根据低碳施工发展现状选择评价指标,明确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从而最终建立低碳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

III.建筑业推行低碳施工的对策及建议

上文对我国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当今施工阶段在低碳施工方面的症结,基于此,本文试图采取几方面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对策及建议如下: A.明确低碳施工的概念和内涵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提倡低碳施工,但令人尴尬的是迄今低碳施工尚没有准确的、大家一致认可的定义,大部分还是按照先前的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理解低碳施工,所以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低碳施工的概念问题,明确给出低碳施工的定义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对低碳施工有较好的认识与把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并且不断改进不足之处,逐步实现全行业的低碳化。B.给予施工单位充分的材料选择权,将施工所用材料生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纳入施工阶段进行考核 选择施工用材料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施工企业应对比各种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结合以后在使用过程中保温节能等情况综合考量,选出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的材料用于施工。施工企业不能只是仅仅考虑施工阶段成本,要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着眼,保证建筑物在现有条件下使用的材料是最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低的,对环境影响是是最小的。坚决不使用在生产过程期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材料,以此来引导材料生产部门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效,转变生产方式,杜绝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迈进。

测算施工阶段碳排放时,可以考虑将施工所用材料生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一并考虑进去,这样可以得出整个施

工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后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用其他材料代替现用的材料,对比替换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如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则认为合格,达到了低碳施工的效果,如果有明显大差距存在,则必须做进一步研究,找出原因。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应该有对应的奖惩机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施工企业实行低碳化施工,使建筑施工企业担起低碳的重任。C.进一步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阶段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实物,在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以及水资源和电能,而据其他学者的研究,这些资源和能源的生产过程也是向大气中大量输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材料的使用,杜绝浪费。此外,要不断创新施工工艺,采用更多的节材节能施工方法,推广低碳施工技术。

改进当前的项目管理模式,向总承包模式靠拢。我国目前的建设模式大都采用设计一招标一建造形式,这种模式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设计-建造脱节的现象,不利于低碳施工的发展。发展成熟的总承包企业,建立完善的总承包机制,可以有效地节约低碳成本,促进低碳施工的发展

D.加强积累和研究,建立和完善低碳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低碳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低碳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一方面要在推进低碳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低碳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低碳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低碳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低碳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低碳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低碳施工不仅是施工方一方的事情,而且还关系到项目中各利益相关者,这就需要将低碳施工工作提升至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来进行,即不仅要实施低碳施工,更要实施低碳项目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各方的关切度、认知度,为低碳施工提供强大的经济与法律支持,不使其成为无本之源,才能更好的促进低碳施工向深层次发展,营造良好的低碳建设氛围,提高认同度。

E.建立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对碳排放进行测算 以德国为代表的DGNB首次对建筑的碳排放量提出了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碳排放度量指标计算方法已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机构在内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而我国在建筑业碳排放评价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特别是针对施工企业的碳排放的评价与测算更是无从谈起,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恶劣的环境问题,建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评价体系已经十分必要,只有有了指标和评价标准才能准确的评价施工的碳排放情况,进而找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树立实施低碳施工的典型企业,学习推广好的经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走低碳经济之路。

IV.结语

建筑业推行低碳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同时也是中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途径。低碳建筑和低碳施工日渐深入且不可逆转,将逐步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施工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继质量、成本、进度、服务等四大竞争要素之后,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第五种竞争要素,低碳施工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碳排放量,面对当前的形势,低碳施工能力必将成为企业一种主要竞争力。不管是从宏观趋势上,还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具体现状上,可以说,能不能低碳发展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砝码。

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现状指出了发展低碳施工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中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建筑业推行低碳施工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施,低碳施工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碳排放量,低碳施工能力必将成为施工企业一种核心竞争力。低碳发展,不仅是世界的潮流、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References

[1] Tam CM,Tsui W S.Green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Hong Kong.Intern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 pp.563—571.[2] Xing Wu.Zhihui Zhang.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based on

the“ green tax ”-applied to several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pp.227-237, April 2005.[3] Fan Wu.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earthwork

activity based on units analysis [D].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2007(in Chinese).[4] Roger Fay,Graham Treloar and USha Iyer-Raniga.Life-cycle Energy

Analysis of Building.2000,pp.31-41.

第三篇:如何实现建筑低碳化

如何实现建筑低碳化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1、推广低碳建筑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中国每建成l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5吨的碳。另外,建筑中采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在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城市节能,却是一块“大短板”。目前,在中国城乡430多亿口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90%以上属于高能耗。许多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虽然制定出来,但是这些标准的执行率还比较低。不少地方追求奢华成风,大量使用远距离的高档原料(包括进口原料),造成建筑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浪费。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的风气不盛,很多关键问题往往无人问津,造成了从事建筑科研的人员虽然不少,可是研究的空白领域却依然很多。一些建筑在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外不同气候区那些“能耗杀手式”的建筑模式,导致了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另外,有些开发商对建设低碳建筑不太感兴趣,主要是担心成本过高。事实上,只需增加一点点成本,甚至完全不增加成本,就可以在大多数类型的建筑中融人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低碳建筑的终极目标是节能和低排放,这里的“节”与“低”,不一定要使用很多高科技,它不仅仅是环境绿化那么简单,也不等同于造价昂贵,更不是简陋难看。因此,应尽快建设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个环节,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使建筑物有效地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砒柱。

2、法规执行与政策扶持

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首次把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我国政府也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然而,建设领域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的领域众多,其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是刚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正在推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和绿色建筑能效标准,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将实行节能65%的更高级别的强制性标准,实现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的双跨越,特别要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可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到清除出市场。天津市今年采取了四项举措发展低碳建筑:一是建立低碳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二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对使用不节能墙体材料、门窗、卫生洁具和配电产品的项目不准质量备案,住宅工程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不准发放人住许可证,并责令返工。三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四是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和供热计量试点。低碳建筑发展既要有一套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也应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这个方面,建设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出市政配套费减免、公积金和信贷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应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低碳建筑不仅惠及当代,而且惠及下一代。也可以开展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设立“全国低碳建设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中进行低碳建筑的实践。要多举措促进民用住宅节能改造,如采取国家与居民合理分摊改造资金、实行政府贴息贷款等,推进市民居住低碳化。据了解,一些国家对居民应承担的住宅节能改造费用实行政府先行垫付,免收利息,然后由个人从水电受益中逐年偿还政府的资金,10年还清。这样做,既可减轻老百姓负担,又可让群众从节能改造中看到好处。

3、重视低碳建筑技术的开发

打造低碳建筑首先是建设者拥有低碳的概念,再通过具体的建筑科技来实现。这些科技包括外墙、门窗和屋顶等节能技术,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和光电玻璃幕墙等。也就是说,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和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建筑能耗也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和洗衣等耗能,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相比理念转变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对于施工企业低碳发展作用则更加直接。具体来说,企业实施低碳施工过程,一是要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机械使用效能的最大化,以此降低机械使用带来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二是要通过优化设计,促成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和低耗能设备在建筑上的使用,以及低碳、零碳建筑产品的最终实现;三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科学可行的范围内有效地节约建筑原材料,尤其是钢材、混凝土和周转材料的使用;四要广泛推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进而达到安全优质的目标,避免低品质的建筑产品带来更大的浪费。低碳住宅将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成为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与低碳有关的话题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低碳住宅。低碳住宅除了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社会责任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各项节能技术,让业主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低碳住宅技术体系分为八个部分: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和增加碳汇等。人们对开发商已经在做的“节能、环保、绿色、科技”等已经耳熟能详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低碳”。比如墙体没添加有污染的防冻剂,保温材料是环保的,内装修材料是绿色的,甚至水是再生的,光是天然光,风是自然风,热量是从地下通过热源泵交换来的等等,有些建在远郊的房屋直接做成木结构。

4、建筑节能是低碳化的关键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节能建筑中最关注的就是外墙保温技术,它是通过在外墙体上增加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使墙体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使室内冬暖夏凉,从而降低能源的损耗。从最初的绿色到生态,到可持续发展,到现在的低碳,是一脉相承的。节能低碳要有应用新技术的系统观。在我国,几乎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所有节能新技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用好。比如,在门窗节能技术中的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一E玻璃(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还有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智能玻璃等。又比如,在屋顶节能技术中可以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的通风屋顶等。再比如,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中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等,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节能,冷凝锅炉比一般锅炉节能。另外,低碳不是一个点问题,而是要通过全过程去实现。建筑与人一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项目定位到后续的运营维护,具体包含10个过程: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初步设计、做施工图、工程及产品招投标、施工、系统调试、工程验收、试运行、运行维护。参与主体涉及到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部门,还有租户和用户。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参与主体脱节的现象。比如,设计方设计好了,施工方却没有建好,而设计方在房屋运行中并没有参与其中,最后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大量消耗能源。节能的判断应有科学数据,行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仃技术手段)可以作为节能的判断依据。定量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减少重叠投人和资源浪费,有效地利用项目现有的资源条件。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这就是建筑节能设计定量化的思路,并通过低碳、节能来实现经济收益,进而推动产业进步。

要发展低碳建筑,科技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建材产业都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它的高能耗有三大原因,即结构不合理、单位耗能高和总量增长快。因此,节能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能耗、控制总量增长过快等几个方面进行,而结构调整又是降低行业综合能耗的最重要途径。低碳建材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追求绿色GDP的建材产业发展模式。国际上公认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不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无铅化设计、太阳能和日光利用、防噪声和振动对策,而且小到电梯的节能、低辐射玻璃、既能蓄热又能散热的天窗,甚至是能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量等技术。可见,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了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人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5“低碳世博”的设计理念

历史上的每一届世博会,都会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转变。“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园区内诞生了200多栋时尚的绿色建筑,它集中展示了各国的屋顶、墙体和立体绿化的新技术,展示了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新理念,成为一个精美绝伦的低碳建筑和环境保护的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各主题馆非常注重场馆建设的环保性,低碳则是始终坚持的原则。不少展馆在节能、环保、低碳这几方面做得尤为精彩,现举两例。第一,零碳馆的一大亮点就是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在白天储存的太阳能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建筑,真是奇妙无比!零碳馆表面上似乎无特别之处,似乎就是两座连体小别墅,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多种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理念。零碳馆的屋顶上有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这些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这些风帽可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人每个房间,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阳光和水的利用也成为零碳馆中节能减排的一部分,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屋顶收集雨水,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车辆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第二,观看中国馆的外观,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可能忽略的低碳设计。其中外墙材料均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的门窗都采取LOW一E玻璃,不仅可通过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能通过特殊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中国馆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措施和环保材料,除了上面介绍的自遮阳技术和屋顶太阳能系统外,顶层也有雨水收集系统。4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在展会举办期间无论是什么气候,都能让观众感到阵阵与人体相宜的气流。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低碳建筑的概念必将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总趋势。

6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都将建筑业列人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和克服金融危机的重点领域。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它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美国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就涉及到建筑的节能低碳,德国的建筑研究所把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日本建筑师看来,低碳建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他们早在年前就开始在建筑界践行。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国来说,能源就意味着生命,而低碳就成为大多数本建筑师当时考虑的出路之一。

荷兰阿姆斯福特著名的太阳能居住社区是以筑节能为中心的、装机容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太阳发电居住区,是当今荷兰住宅建设的示范项目。西牙毕尔巴鄂市的Atika住宅是一座将未来的居住念、绿色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设计理相结合,运用斜屋顶技术、低能耗策略、全方位的阳能系统(不仅是取暖、还包括降温)、楼宇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模数化技术而建造一座欧洲最新的节型住宅试点项目。英国伦敦的BedZED是未来居住的雏形,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设计了一个高生活品质、低能耗、零碳排放、再生能源、零废弃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未来。BedZED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即通过燃烧木材废弃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而燃料主要是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另外,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光电板,可为40辆汽车提供电力。BedZE没有任何中央暖气系统,但在其屋顶、墙体及地面均采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保证冬天住房的舒适。德国巴斯夫的“3升房”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在一幢已有7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因其每年每口使用面积消耗的采暖耗油量不超出3而被称为“三升房”。与改造前相比,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如按100口的公寓测算,每年取暖费可从5400元人民币降至770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降至原来的一半。屋顶的太阳能板群吸收了太阳能用于发电,电能随之进人市政电网,用发电所得的收人来填补建筑取暖所需费用;在屋顶墙壁上悬挂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热水。2009年1月25日,在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强调,近年内要对200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比如,纽约帝国大厦的绿色改造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工程完工后可为该地标性建筑节能近40%,每年节省440万美元能源费。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机场皇室专用航站楼的地面,一座占地6k口的马斯达城正在沙漠中崛起,目标是成为世界上首座不使用一滴石油、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资约为220亿美元。还有被形象地誉为“榴莲头”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屋顶窗户巧妙地使用遮阳部件,并根据光线角度设置于不同方向,在遮阳的同时保证了室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从诸多成功的实例中不难发现,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关键一环。我国应该吸取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绿色节能建筑上的最新技术,少走弯路,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办法推行建筑节能,为低碳生活作贡献。

7结语

一切迹象显示,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建筑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低碳代表一种态度,更代表一种责任。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让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都低排放。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理念和设计体系,努力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聂梅生,秦佑国等.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池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刘中伟.“馆藏"未来.万汇筑业,2009(11)

第四篇:浅析森林公园的低碳化开发建设

浅析森林公园的低碳化开发建设

摘 要:“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背景下提出的,蓬勃发展的森林旅游需要解决低碳化问题。国际低碳化的压力、森林旅游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低碳旅游意识的提升等都将促进森林旅游低碳化的推进,但在实践中,需要旅游企业实行低碳化运营,需要引领旅游者低碳化消费,还需要政府的低碳化激励。

关键词:低碳旅游,森林公园,生态,景区运营

早在古代,哲人们就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伦理关系,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了解自然个性特点,寻求天人合一,许多论述都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事实证明,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势必会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矛盾重重、举步维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

一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低碳经济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它“摒弃21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采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制度,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

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游、购、娱、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 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措施,它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的推广和实施是一件惠及我国旅游界的大事,是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但这种推广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旅游企业、旅游支撑和保障等多方面内容,难度较大。森林公园创建低碳旅游景区,能很好地将这些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为政府、当地社区、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和实施低碳旅游行为,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森林公园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功的先例。为此,森林公园在旅游规划、旅游吸引物的营造、产品策划、设施配置等方面都要贯彻低碳旅游的理念,打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景区”的内涵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内涵两部分。自然内涵是指,把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与低碳理念紧密相连,在开发和运营全过程坚持低碳化操作。人文内涵是指,森林公园的低碳景区建设要有一个良好的倡导低碳旅游的社会环境,要有对建设低碳景区的深度意义充分理解的广大参与者(包括建设者和游客),把建设和保护低碳景区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

二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后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强大的碳汇功能。森林蓄积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1·83 t二氧化碳,放出1·62 t氧气[1]。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通过扩大森林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目前来看是一种成本非常低的政策工具[2]。森林不只是最大的陆地碳库,而且作为生物类材料具有环保性,是一种低碳经济材料。林业生物质能源材料的生产既能固碳,又能减少对化石材料的需求,还能促进经济发展[3]。

从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最终公布的协议来看,林业成为其中唯一一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亮点,各国表示将通过REDD+(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发达国家300亿美元经济援助及碳排放交易等机制,加快世界森林资源保护,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滥砍滥伐现象加以制约。国际社会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将成为促进森林公园旅游低碳化与产业升级的动力。

(一)森林公园旅游蓬勃发展中的需要性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们逐渐厌倦充斥着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为新的旅游潮流,以休闲、健康见长的森林旅游备受游客青睐,近年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林业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低碳经济理论与思想促进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森林公园的旅游业发展是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三者可以和谐统一,既保护生态又促进森林公园的经济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也排放二氧化碳。同属旅游范畴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同样存在高排放、高耗能的问题。在全球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森林公园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业也要勇于承担低碳化的任务。

(二)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森林旅游过程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森林旅游要借助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每种交通方式都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饭店作为高消费场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污染源。一座中等规模饭店的燃煤锅炉,一年会排放4200 t二氧化碳、70 t烟尘和28 t二氧化硫[4]。再如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在购物环节,厂商为吸引顾客眼球,土特产和纪念品的包装上大量使用难降解材料,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旅游者乱扔的垃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同时也产生碳排放。森林旅游各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森林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优良的环境是森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森林旅游业的竞争力所在,为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求节能减排,保护森林旅游赖以发展的环境。

(三)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可操作性

多年来,森林公园不断地沿着“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方向发展,已为低碳化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依托, 利用森林及其环境的多种功能发展低碳旅游,不但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的目的,而且带来就业与收入增加、扩大交流、社会进步等多种协同效应,是林业产业体系中实现三大效益最明显的产业之一。此外,与木材加工、造纸等第二产业相比,与伐树开荒、毁草耕田、放牧渔猎等传统农业相比,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

三 发展森林公园低碳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低碳习惯差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森林公园发展低碳旅游意味着游客很多惯常的旅行行为需要改变。如酒店不再免费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减少换床单的次数;用电瓶车、牲畜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带回家;自己随身携带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这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对游客的旅游习惯提出了挑战,如果游客能够接受则无疑实现了节能环保和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双赢,反之如果不能接受则势必降低游客的体验价值甚至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

(二)技术门槛高

建设低碳景区,首先是引用低碳技术改变现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区能源供应如改变景区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替换如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替换汽车;建筑如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服务如增加低碳导游,设置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以及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等。对于大多数森林公园而言,资金缺乏是最重要的瓶颈。况且,就目前我国利用新能源的技术现状而言,完全在景区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难。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太阳能的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一些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

(三)经济成本高

从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来说,景区的低碳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技术更新、替换以及融资等方面。如自主创新技术不成熟所付出的设备购买成本;投资额大,融资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森林公园在实施低碳转型期间的举步维艰。

(四)衡量标准不确定

目前的景区评价标准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业化标准衡量后工业化时代追求个性的旅游业发展。在评定5A级景区时,停车场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宽,这些硬性的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合低碳型景区。对景区的评定衡量中,经济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游客接待量、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是景区GDP的主要增长点, 然而,毫无限制地扩大游客接待量和过分开发势必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现行评价体系与低碳景区评价标准不相符。

四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运营机制

目前,国内外及社会大众对“低碳”的理解有所不同,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对低碳经济都存在一些误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在中国还刚起步。在森林公园推行低碳旅游,将面临诸多障碍,要将低碳观念转变为自觉的低碳行为将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

(一)森林旅游企业的低碳化运营

森林公园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公园内的旅游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改变“旅游是无烟工业”、“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的观念,应该认识到投资环境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森林公园的旅游企业经营者要主导低碳消费方式,具有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并进行技术创新,为营造良好的环境,系统选择低碳运营方式,提供低碳节能的旅游消费品。

1、交通低碳化

发展绿色交通,建设低碳道路等途径,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发展低碳交通设施,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森林旅游区内禁止外来车辆、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以保护生态环境;修建生态停车场,使用无污染生态材料,如石板、卵石、沙子等铺设景区道路。

2、建筑低碳化

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游景区应提倡游客入住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在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注重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考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推广节能灯与智能控制等降低能源消耗。杭州黄龙饭店1-3号楼的外立面贴有TOTO科技瓷砖,可以吸附有毒气体,并释放纯净氧气, 1 m2瓷砖的净化效果相当于种植了40棵白杨树, 5、6号楼的外立面铺设了NAX的纳米科技瓷砖,不仅外观靓丽,还有独特的自洁功能,能让楼宇长时间保持光洁如新[4]。

3、能源低碳化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尽量使用自然能源、生态能源(沼气)、清洁能源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在日常运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尽量减少水污染。

4、用品低碳化

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5、商品低碳化

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合理利用当地全生态、无污染的原材料,采用绿色、生态标志,让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

6、废弃物低碳化

废弃物要分类收集,便于无害化,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发展低碳环境卫生设施;通过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提倡清洁厕所、节水厕所,推广生态、沼气厕所;餐厅内每天残余的食物,作为一种可堆腐的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

(二)旅游者低碳化消费观念的引导

1、提高低碳消费意识

低碳旅游者只会存在于现存的低碳消费者中,即低碳旅游者只是低碳消费者的延伸。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的行列,数量庞大的旅游者是践行低碳旅游方式的主力军,他们的示范效应又会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中普及,为此,景区要引导旅游消费者将低碳旅游观与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实现低碳旅游行为方式的转变。对于景区内各接待服务单位、本地居民、导游、外来游客应经常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影响。例如,可以与景区内的各接待单位签订《低碳环保经营协议》,有效加强督查和管理。让居民们了解到 , 好的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导游和游客可以采取免费发放《景区低碳旅游行为指南》的举措,,宣传低碳旅游理念,指导旅游者从传统的旅游方式向低碳旅游方式的转变。

2、引导低碳消费行为

旅游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政府层面对低碳旅游早已重视,非政府组织、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个人也有响应,全社会低碳旅游的意识渐渐提升。九寨沟各宾馆从2007年起,逐步取消一次性生活用品。杭州怡莱连锁酒店正在酝酿“碳积分计划”,鼓励客人在住店过程中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客人在住店过程中的各种减碳行为都将获赠相应积分,酒店给予奖励[5]。2009年3月,作为旅游中介的携程旅行网推出国内旅游行业首个“碳补偿”项目,身为旅游者个人的周迅以零代言费全力支持,捐出238棵树苗来抵消自己2008年航空里程的碳排放。

2009年6月, 10位上海市民组团“低碳”游北极,并为自己在行程中产生的所有“碳”买单[5]。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环保局等机构发起的“穿越长三角——— ‘绿色出行看世博’联合行动”于2009年10月13日从上海出发,宣传低碳理念,推崇绿色出行[6]。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发起,并会同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多家旅游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以“发展低碳旅游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09两岸三地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0年3月在深圳隆重召开。2009年是中国第二个生态旅游主题年,活动主题为“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随着相关活动的推广、舆论宣传的跟进以及政府与企业的积极引导,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绿色交通、碳中和酒店、碳补偿行为(如种树等),越来越多组织与个人加入低碳旅游的阵容。

旅游者要自觉肩负起环保责任,做有责任的旅游者,用低碳生活方式指导旅游活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尽量食用绿色、有机食品生和生态食品,选择以蔬菜和植物性为主的低碳食物。通过旅游饮食调整人们的饮食结构,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在选择旅游住宿时,抵制奢华之风,优先选择具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自备洗漱用具,不使用酒店提供的“六小件”物品;自觉节约水电;尽量减少更换床单、被子、毛巾的次数。

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交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在景区内尽量使用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在选择同一类型的旅游线路时,尽量选择个人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形式,如徒步、登山、有氧运动等运动康体类活动以及科考等对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旅游活动。

3、低碳化政策激励与管理

推动森林公园的低碳消费,必须要有低碳产业的支撑。低碳化需要上级管理部门应用政策工具,采取管理措施,助推森林公园的旅游业低碳化。

(1)政府的政策激励

倡导低碳旅游方式期待大量的绿色环保企业。绿色环保企业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实践者。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政府应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通过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影响旅游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对减少碳排放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直接补贴。

(2)政府的低碳化管理

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符合森林旅游业低碳化发展要求的森林旅游产品质量标准、森林旅游旅游服务标准与森林旅游管理标准,使森林旅游开发、经营、消费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鼓励森林旅游企业研发“低碳旅游”产品、服务及项目,开展“低碳旅游证书”等考评活动,以激励和督促森林旅游企业尽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为森林旅游业的低碳化经营服务。

五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的背景,现在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不管是旅游者方面,还是景区经营管理方面,都需要建立低碳观念,通过旅游景区、旅游者、旅游业等的共同作用,森林低碳旅游将取得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在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7-09-29)[2009-10-28].http: //www.xiexiebang.com/jsly/showinfo/showinfo.aspx? infoid=0ff348fa-4701-43ca-ac2b-a4433f16060a&siteid=1.[2] 铁铮.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N].北京日报, 2009-9-23.[3] 铁铮.高度重视森林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 2009-9-15.[4] 薛惠锋.使命与挑战:构建节约型旅游生态饭店[J].饭店现代化, 2008(1): 60-64.[5] 祝洁炜.杭州酒店制定“碳积分计划”鼓励客人节能[N].每日商报, 2010-01-06.[6] 沈则瑾,“绿色出行看世博”环保行动启动[N].经济日报, 2009-10-14.[7] 王娟.低碳化: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N].中国旅游报, 2009-10-23.[8] 房田甜.倡导低碳经济•林业机会巨大[N].中国绿色时报, 2009-9-28.[9]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 2010(1): 13-16.[10] 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J ].旅游学刊,2010(2): 11-12.

第五篇:低碳建筑论文: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低碳建筑论文: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摘 要:就低碳建筑探索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存在的不足、政府应做的工作、开发相关建筑技术、重视建筑节能,以及说明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理念、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等,旨在强调推广低碳建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键词:低碳建筑 建筑技术 节能 世博会 成功经验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1、推广低碳建筑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中国每建成l耐的房屋,约释放出o.8t的碳。另外,建筑中采暖、空调、通风和

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在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城市节能,却是一块“大短板”。目前,在中国城乡430多亿口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90%以上属于高能耗。许多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虽然制定出来,但是这些标准的执行率还比较低。不少地方追求奢华成风,大量使用远距离的高档原料(包括进口原料),造成建筑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浪费。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的风气不盛,很多关键问题往往无人问津,造成了从事建筑科研的人员虽然不少,可是研究的空白领域却依然很多。一些建筑在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外不同气候区那些“能耗杀手式”的建筑模式,导致了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另外,有些开发商对建设低碳建筑不太感兴趣,主要是担心成本过高。事实上,只需增加一点点成本,甚至完全不增加成本,就可以在大多数类型的建筑中融人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低碳建筑的终极目标是节能和低排放,这里的“节”与“低”,不一定要使用很多高科技,它不仅仅是环境绿化那么简单,也不等同于造价昂贵,更不是简陋难看。因此,应尽快建设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个环节,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使建筑物有效地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

接或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砒柱。

2法规执行与政策扶持

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首次把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我国政府也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然而,建设领域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的领域众多,其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是刚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正在推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和绿色建筑能效标准,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将实行节能65%的更高级别的强制性标准,实现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的双跨越,特别要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可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到清除出市场。天津市今年采取了四项举措发展低碳建筑:一是建立低碳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二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对使用不节能墙体材料、门窗、卫生洁具和配电产品的项目不准质量备案,住宅工程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不准发放人住许可证,并责令返工。三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四是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和供热计量试点。

低碳建筑发展既要有一套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也应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这个方面,建设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出市政配套费减免、公积金和信贷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应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低碳建筑不仅惠及当代,而且惠及下一代。也可以开展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设立“全国低碳建设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中进行低碳建筑的实践。要多举措促进民用住宅节能改造,如采取国家与居民合理分摊改造资金、实行政府贴息贷款等,推进市民居住低碳化。据了解,一些国家对居民应承担的住宅节能改造费用实行政府先行垫付,免收利息,然后由个人从水电受益中逐年偿还政府的资金,10年还清。这样做,既可减轻老百姓负担,又可让群众从节能改造中看到好处[l].3重视低碳建筑技术的开发

打造低碳建筑首先是建设者拥有低碳的概念,再通过具体的建筑科技来实现。这些科技包括外墙、门窗和屋顶等节能技术,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和光电玻璃幕墙等。也就是说,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和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建筑能耗也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和洗衣等耗能,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相比理念转变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对于施工企业低碳发展作用则更加直接。具体来说,企业实施低碳施工过程,一是要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机械使用效能的最大化,以此降低机械使用带来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二是要通过优化设计,促成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和低耗能设备在建筑上的使用,以及低碳、零碳建筑产品的最终实现;三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科学可行的范围内有效地节约建筑原材料,尤其是钢材、混凝土和周转材料的使用;四要广泛推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进而达到安全优质的目标,避免低品质的建筑产品带来更大的浪费。低碳住宅将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成为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与低碳有关的话题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低碳住宅。低碳住宅除了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社会责任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各项

节能技术,让业主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低碳住宅技术体系分为八个部分: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和增加碳汇等。人们对开发商已经在做的“节能、环保、绿色、科技”等已经耳熟能详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低碳”。比如墙体没添加有污染的防冻剂,保温材料是环保的,内装修材料是绿色的,甚至水是再生的,光是天然光,风是自然风,热量是从地下通过热源泵交换来的等等,有些建在远郊的房屋直接做成木结构[2].4建筑节能是低碳化的关键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节能建筑中最关注的就是外墙保温技术,它是通过在外墙体上增加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使墙体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使室内冬暖夏凉,从而降低能源的损耗。从最初的绿色到生态,到可持续发展,到现在的低碳,是一脉相承的。节能低碳要有应用新技术的系统观。在我国,几乎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所有节能新技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用好。比如,在门窗节能技术中的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一E玻璃(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还有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

以及智能玻璃等。又比如,在屋顶节能技术中可以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的通风屋顶等。再比如,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中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等,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节能,冷凝锅炉比一般锅炉节能。另外,低碳不是一个点问题,而是要通过全过程去实现。建筑与人一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项目定位到后续的运营维护,具体包含10个过程: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初步设计、做施工图、工程及产品招投标、施工、系统调试、工程验收、试运行、运行维护。参与主体涉及到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部门,还有租户和用户。然而,在这ro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参与主体脱节的现象。比如,设计方设计好了,施工方却没有建好,而设计方在房屋运行中并没有参与其中,最后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大量消耗能源。节能的判断应有科学数据,行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仃技术手段)可以作为节能的判断依据。定量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减少重叠投人和资源浪费,有效地利用项目现有的资源条件。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这就是建筑节能设计定量化的思路,并通过低碳、节能来实现经济收

益,进而推动产业进步l3]。

要发展低碳建筑,科技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建材产业都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它的高能耗有三大原因,即结构不合理、单位耗能高和总量增长快。因此,节能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能耗、控制总量增长过快等几个方面进行,而结构调整又是降低行业综合能耗的最重要途径。低碳建材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追求绿色GDP的建材产业发展模式。国际上公认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不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无铅化设计、太阳能和日光利用、防噪声和振动对策,而且小到电梯的节能、低辐射玻璃、既能蓄热又能散热的天窗,甚至是能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量等技术。可见,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了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人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

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5“低碳世博”的设计理念

历史上的每一届世博会,都会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转变。“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园区内诞生了200多栋时尚的绿色建筑,它集中展示了各国的屋顶、墙体和立体绿化的新技术,展示了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新理念,成为一个精美绝伦的低碳建筑和环境保护的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各主题馆非常注重场馆建设的环保性,低碳则是始终坚持的原则。不少展馆在节能、环保、低碳这几方面做得尤为精彩,现举两例。第一,零碳馆的一大亮点就是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在白天储存的太阳能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建筑,真是奇妙无比!零碳馆表面上似乎无特别之处,似乎就是两座连体小别墅,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多种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理念。零碳馆的屋顶上有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这些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这些风帽可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人每个房间,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阳光和水的利用也成为零碳馆中节能减排的一部分,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屋顶收集雨水,净化

后用于冲洗卫生间、车辆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l4]。第二,观看中国馆的外观,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可能忽略的低碳设计。其中外墙材料均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的门窗都采取LOW一E玻璃,不仅可通过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能通过特殊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中国馆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措施和环保材料,除了上面介绍的自遮阳技术和屋顶太阳能系统外,顶层也有雨水收集系统。4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在展会举办期间无论是什么气候,都能让观众感到阵阵与人体相宜的气流。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低碳建筑的概念必将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总趋势。

6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都将建筑业列人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和克服金融危机的重点领域。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它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美国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就涉及到建筑的节能低碳,德国的建筑研究所把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日本建筑师看来,低碳建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他们早在年前就开始在建筑界践行。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国来说,能源就意味

着生命,而低碳就成为大多数本建筑师当时考虑的出路之一。

荷兰阿姆斯福特著名的太阳能居住社区是以筑节能为中心的、装机容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太阳发电居住区,是当今荷兰住宅建设的示范项目。西牙毕尔巴鄂市的Atika住宅是一座将未来的居住念、绿色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设计理相结合,运用斜屋顶技术、低能耗策略、全方位的阳能系统(不仅是取暖、还包括降温)、楼宇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模数化技术而建造一座欧洲最新的节型住宅试点项目。英国伦敦的BedZED是未来居住的雏形,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设计了一个高生活品质、低能耗、零碳排放、再生能源、零废弃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未来。BedZED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即通过燃烧木材废弃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而燃料主要是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另外,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光电板,可为40辆汽车提供电力。BedZE没有任何中央暖气系统,但在其屋顶、墙体及地面均采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保证冬天住房的舒适。德国巴斯夫的“3升房”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在一幢已有7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因其每年每口使用面积消耗的采暖耗油量不超出3而被称为

“三升房”。与改造前相比,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如按100口的公寓测算,每年取暖费可从5400元人民币降至770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降至原来的In。屋顶的太阳能板群吸收了太阳能用于发电,电能随之进人市政电网,用发电所得的收人来填补建筑取暖所需费用;在屋顶墙壁上悬挂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热水。2009年1月25日,在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强调,近年内要对200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比如,纽约帝国大厦的绿色改造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工程完工后可为该地标性建筑节能近40%,每年节省440万美元能源费。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机场皇室专用航站楼的地面,一座占地6k口的马斯达城正在沙漠中崛起,目标是成为世界上首座不使用一滴石油、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资约为220亿美元。还有被形象地誉为“榴莲头”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屋顶窗户巧妙地使用遮阳部件,并根据光线角度设置于不同方向,在遮阳的同时保证了室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从诸多成功的实例中不难发现,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关键一环。我国应该吸取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绿色节能建筑上的最新技术,少走弯路,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办法推行建筑节能,为低碳生活作贡献。

7结语

一切迹象显示,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建筑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低碳代表一种态度,更代表一种责任。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让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都低排放。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理念和设计体系,努力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聂梅生,秦佑国等.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池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刘中伟.“馆藏"未来.万汇筑业,2009(11)

下载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区域低碳化的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碳化建设的规划与实践

    低碳化建设的规划与实践1、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打造低碳型社区依照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建社区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装置。通过分散式处理方式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大全)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对目前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以及曲江模式的分析,结合区域的区位优势和优势资源,提出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

    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范文模版)

    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1-01-10 摘 要: 2010年三季度以来,受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上......

    对策建议

    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7-09-05 | 编辑:enablesite | 【大 中 小】 一、三大市场开发重点导向 要继续贯彻“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

    贫困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今年4-5月,本人参加了由**州政协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我认为**州作为贫困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抓住机遇,形成合力众所周知,**州的社会经济还非常落后......

    试论审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试论审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区“三区”战略提质增效、冲刺千亿城区和高质量发展的起飞之年,**区审计机关顺势而为,把全面推动经济高......

    关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淘马鞍山”座谈汇报材料 一、公司目前发展现状与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包括平台策划、网站设计、程序开发、网站运维、商务拓展等,需要专业人士经过一......

    简论推进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的对策和建议

    简论推进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面临的主要重点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和......